登陆注册
3124000000045

第45章 解读《生死疲劳》(2006,长篇小说)(5)

减之又减”。她的策略让我想起卡夫卡(FranzKafka,1883年—1924年)笔下的《绝食艺术家》(The Hunger Artist),以自己肉身的消弭为艺术的极致造像。但我们不能无惑的是,她以极简主义削去一切叙事的骨肉后,剩下的是事物的本相,还是残骸?她理想的读者必须默会致知,然后心照不宣。果如此,她的小说艺术为所谓的“莫/默言”提出新解。

莫言和朱天文的新作和对小说艺术的看法为当代中文小说做出重要示范。他们的取径不同,关怀却互相呼应。我以为他们触及以下三项命题;这些命题也许是老生常谈,但在新的脉络里却绽现不同意义。

第一,小说创造“自由”的意义。吴义勤以《生死疲劳》为例,指出莫言是当代中国小说极少数能够听任想象驰骋,挥洒自如的作家;他的小说代表“一种完全没有任何束缚和拘束的,随心所欲的自由境界”。吴的品评有夸张之处,但吴仍点出莫言现阶段的特色。《生死疲劳》卷首不讲自由,而讲自在——“少欲无为,身心自在”——尤其耐人寻味。无独有偶,台湾作家舞鹤和朱天文对谈时认为“那种‘离题’式的写法,颇得我心,在我的第一个长篇曾大量使用括号括号再括号,离题离题再离题,当时也有批评怀疑究竟是不是小说,其实守住固定题旨范畴和主线支线的写法早被颠覆,‘精准’早已不是最高的标杆,书写自由与书写真实是更为紧要的。‘离题’为了自由与真实”。这让朱天文喜不自胜,原因是在完成《荒人手记》时她自认对胡兰成的悲愿已了,可以“自由了”。《巫言》开篇就写巫人和帽子小姐同居一室,互不搭理,因为各自需要“自由,自由,自由”。

“自由”的哲学意义我们在此无从辩证,但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的名言“文学就是自由”可以作为参照。小说既是虚构游戏,理应创造解放和变化的空间。一个世纪以前,新小说的开始的动力正是瓦解国家和个人主体的禁锢。

何以到了新世纪,莫言和朱天文又提出了“自由”的话题?比起上个世纪末的狂欢、解构等“后学”口头禅,两位作家书写“自由”——以及自由的对立面——又代表什么意义?吴义勤从现当代中国政治、意识形态、文类对小说的局限来谈论莫言新作的解放意义;陈思和则点出《生死疲劳》纯任自然的民间情怀。而《生死疲劳》的偈语“少欲无为,身心自在”更投射超越此世的愿景。

朱天文《巫言》论创作与自由来自对生活/生存的根本思考。她操作叙事岔题和离题,用以“回避一切一切,一切的尽头”,无非“就是一种应付死亡的方法”。在世俗层面,面对于消费社会商品化的自由,朱天文则暗示她的自由是要“修”来的。更吊诡的,自由和自闭形成连锁,互为底线。阿城对朱天文的话:“你找到了限制,就找到了自由。”无论如何,作为体现“自由”的文本,《生死疲劳》有着永恒轮回的宿命,《巫言》的人和物“各自好了”,则透露着孤独荒凉的气氛,两作的潜台词都有叹息的声音:自由与自在,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第二,小说表达“悲悯”的能量。20世纪的小说家以倡导革命启蒙始,以咏叹颓废,“否想”现代终。人道主义曾经是现代文学的最重要的口号之一,而当当代文学随着革命完成而开始之际,更有救赎不义、体恤无辜的历史性抱负。曾几何时,同情与关怀成为陈腔滥调,甚至政治迫害的前提。

莫言另起炉灶,在《生死疲劳》的后记里,他提出小说必须有“大悲悯”。悲悯不是听祥林嫂说故事,因为“苦难”太容易成为煽情奇观;悲悯也不必是替天行道,以致形成以暴易暴的诡圈。“只有正视人类之恶,只有认识到自我之丑,只有描写了人类不可克服的弱点和病态人格导致的悲惨命运”,才能真正产生惊心动魄的大悲悯。换句话说,唯有对生命的复杂性有了敬畏之心,小说的复杂性于焉展开。《生死疲劳》里人物和动机的千回百转,就是最好的例子。据此,悲悯也是写作形式问题,因为一旦跨越简单的人格、道德界线,典型论、现实论的公式就此瓦解。莫言更认为“小说”之必要,正在于它有其他媒介所不及的救赎力量;长篇小说如此兼容并蓄,繁复纠缠,绝不化繁为简,就是一种悲悯的形式。

朱天文的看法别有所见。《巫言》的第一句话就是“你知道菩萨为什么低眉?”菩萨低眉是因为众生皆苦,爱莫能助,“怕与众生的目光对上”?是对众生有太多不舍,因此不忍一睹?

还是视众生一切如梦幻泡影,因此另有眼界?我以为在这个层次上,朱天文提出她的小说不在悲喜、美丑、善恶之间打转,而是一种静定的敛目或直观。她的叙事意在对眼下人与事物一视同仁,也更是对天道无亲的见证。如此,她企图将自己和自己的书写放在一个微妙的平衡点,悲悯和漠然只有一线之隔。这里所暗示的一种近似宗教启悟的感受(而非信仰)似乎更胜莫言一筹。

第三,只有在以上的两项观察的基础上,我们得以重新看待小说和历史与记忆的辩证。这应该是小说研究最耳熟能详的话题了。从上个世纪初梁启超提倡“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改变世道人心”以来,现代中国小说和历史的命运一直紧紧纠缠。不论是夏志清先生的“感时忧国”还是刘绍铭先生的“涕泪飘零”,都指出小说不甘也不能只为小说,而必须成为大说——历史大叙事——的起点。此一历史“时间”基本是线性也是现行的,指向历史作为“事件”的实践,和创作/叙事主体的完成。当代小说史每以革命建国或反攻复国为开始点,恰恰印证了这样的历史时间/事件表。

这一历史想象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松动。一方面“后学”推波助澜,力求解构历史的理性或意识形态基础,另一方面各种名目的创伤研究(traumastudies,如后殖民研究、浩劫研究、伤痕文学)又借力使力,将主体建构与历史暴力当作辩证论式来展开。一时错乱的历史,破碎的记忆,受伤的主体成为学界必备的口头禅。

针对这一写作和论述方式,莫言和朱天文在新世纪里以各自定义的“自由”与“悲悯”提供了更积极的意义。他们各花了四十三天和八年经营新作,却都强调是一笔一画写出他们的小说。他们的题材风格迥然不同,却都强调对生命巨细靡遗的想象和记录。即使在写作现场,他们作品的速度和密度已经有了不同含义,成为批判当下文学生产和消费模式的方法。莫言的作品大开大阖,一向被当作是颠覆历史的范本。《生死疲劳》依然沿着同一路数,但对历史起承转合的幽微神秘处有了新解。他写五十年的农村社会主义革命,融入了世俗佛教的因果轮回和章回小说的下回分解,仿佛现实只是生生世世的一环,又一次故事——和历史——的开始或结束。故事中的冤鬼西门闹拒绝忘记过去的故事,但每一次的投胎转世却使他记忆的方式和内容产生异化。量变带来质变,到了小说的结尾,不该忘却的和本应记住的形成复杂网络,不断释出正史和“大说”以外的意义。莫言似乎暗示,六十年的革命历史并不轻易解构,但历史要如何“解放”,不正是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巫言》要让书写解散,逃离线性时间,亦即逃离死亡。巫的灵光乍现将最切身的台湾经验和亘古的魔术时刻相连接;这魔术时刻可以是生死大限,也可以是计算机E界。《巫言》把原不值得一顾的琐事编纂起来,让浮光掠影发“潜德之幽光”。这是历史的微物论,也是历史的唯物论——朱果然是最令人意外的“左派作家”。

就此有心人可以征引本雅明(Walter Benjamin)的灵光(aura)论,卡尔维诺的离题论,或是形式主义的“陌生化”(defamiliarization)论。但我更认为朱天文有意无意地回归了中国抒情传统里“物色”

的历史。“物色”使诗人体悟四时推移、万物变迁的必然,还有人生渺小无常的存在位置。中古文人从客观世界辗转流变滋生了不能或已的情,又从情滋生了辞。“感物”与“感悟”因此以不断相互对话的方式形成抒情美学的伤逝特征。在这一方面,引渡朱的仍然是胡兰成,但她真正应该对话的对象不是胡兰成——胡太机巧——而是沈从文。想想沈从文的话,“自然既极博大,也极残忍,战胜一切,孕育众生。蝼蚁,伟人巨匠,一样在它的怀抱中,和光同尘”。“在一切有生陆续失去意义,本身因死亡毫无意义时”,唯有文字所投射的图像“是生命之光,煜煜照人,如烛如金”(《烛虚》)。

《生死疲劳》和《巫言》在“红楼梦奖”的出线,促使我们重新思考新世纪小说的叙事学。

“狂言与流言、莫言与巫言”也许可以作为勾画当代小说的流变和不变的一种方法。我无意以莫言和朱天文二人为样板,或将他们的作品化约为对立的公式,因为在他们创作的同时,许多作家也正实验不同的叙事、言说策略。因此谈《生死疲劳》所铺陈的新中国乡土视野,我们不能忽略贾平凹的《秦腔》、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或谈《生死疲劳》那样光怪离奇的民间想象,我们也必须安置阎连科的《受活》、《丁庄梦》,张炜的《刺猬歌》这些作品的位置。而具有马华经验的台湾作家像张贵兴(《猴杯》)和李永平(《大河尽头(上卷:溯流)》)等,早已提醒我们另有瑰丽奇幻的原乡存在。朱天文走在“不结伴的旅行者”的路上,其实可以发现不少同道的身影,从同一屋檐下的朱天心(《漫游者》),到苏伟贞(《时光队伍》),到大陆的史铁生(《我的丁一之旅》)都可入列。论当代小说的狂言,难有出舞鹤的《乱迷》之右者,而王安忆的《长恨歌》、林白的《妇女闲聊录》不正是后社会主义版的流言?从董启章(《时间繁史·哑瓷之光》)到骆以军(《西夏旅馆》),从残雪(《突围表演》)到黎紫书(《山瘟》),当代文坛的男巫和女巫祭起文字的法事,幻化自己,也迷惑众生。最狂躁的巫者也可能是最凌厉而沉默的苦行者。郭松棻(《论写作》)和李渝(《贤明时代》)的身影浮现眼前,这些作家追求无声胜有声的终极点,可以用香港黄碧云的书名涵盖:《沉默·喑哑·微小》。狂言与莫言,流言与巫言相互交错,形成不容错过的多声部奇观,当代小说六十年的喧哗与沉默,也由此可见一斑。

同类推荐
  • 从往事门前走过

    从往事门前走过

    也许走过的人生驿站,就不能回头。即便回头,也不可能再找到当年的痕迹了。驿站重新装修,旅人华发丛生,小乔变老乔。老乔也得往前走啊!
  • 纳兰词 笺注全编

    纳兰词 笺注全编

    纳兰词是清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纳兰性德的作品。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明珠之子。康熙进士,官一等侍卫。他的诗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以“纳兰词”为词坛一说而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之地。他所生活的满汉融合的时期;他贵族家庭兴衰关联王朝国事的典型性;以及侍从帝王却向往平淡的经历,构成特殊的环境与背景。加之他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的创作呈现独特的个性特征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 石头记索隐

    石头记索隐

    《石头记索隐》虽非鸿篇巨制,但在红学研究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蔡元培的《石头记索隐》是旧红学中的主要流派索隐派的最后一部重要论著。虽然索隐派随着新红学的兴起而日渐式微,但正是此文引发了胡适的《红楼梦考证》一文的诞生。作者在书中逐条分析了《石头记》中人事物等的影射内容,具有参考价值。
  • 朱湘全集·书信卷

    朱湘全集·书信卷

    书信卷收录了朱湘的《海外寄霓君》(1934年,北新书局出版),《朱湘书信集》(1936年,天津人生与文学社出版),以及陈子善编的《孤高的真情朱湘书信集》(2007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中的《集外》,另新收朱湘逸信1封,将朱湘书信比较完备地收录,全面展示了朱湘与当时文化名家的交往和朱湘的生活、一些作品背后的故事,读者可以从中感知那个时代的文人风骨和社会世情。
  • 奇来后书

    奇来后书

    杨牧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十年之内持续地书写三本以少年时光为叙事反思之聚焦的《奇来前书》,在某种意义上也代表了那一远阶段的结束。之后,杨牧自觉地开始了一件新的写作,前后易六寒暑才完成,即《奇来后书》。《奇来后书》在时序上衔接《奇来前书》之结构,同样隐含文学自传的况味,却是从杨牧十八岁之后写起,告别青少年岁月、故乡花莲的山林与海洋,以成年后的学院时光为追探主题──东海、爱荷华、柏克莱、华盛顿、东华等大学……置身多样的人情和知识环境之间,感受学术、伦理,与宗教等及身的信仰和怀疑。笔法翻复、文类跨界之际,依然紧扣“诗”主题,对诗的执著始终不变,于风雨声势中追求爱与美之恒久。
热门推荐
  • 娇娘首辅:农家女的科举路

    娇娘首辅:农家女的科举路

    苏锦以为自己穿成了官家千金,结果亲爹在赴任的路上与胞兄遭遇意外去世。即将跟着亲爹鱼跃农门的苏锦不仅变回了农家出身,而且她还得变成他!娘亲说,“娇娇,从今以后你是娘亲的儿子,叫苏瑾,千万不要说错了!”回到乡下,别有用心的祖母只想赶走她们娘俩,苏瑾为了好好活着,决定铤而走险,男儿装到底,走上科举路。苏瑾一路奋进,最后进入官场,且在官途越走越远。官越做越大,身为首辅的苏瑾有些意外,她的政敌不想着怎么把她拉下马,竟想着要娶她。
  • 天荒帝庭

    天荒帝庭

    重生天荒世界,王轩剑挑天下,败尽群雄。当他登临九天十地之巅,建神朝,立帝庭,诸天皆要俯首,更何况是家里那个爱捣蛋的小狐妖?
  • 快穿之近反派者黑

    快穿之近反派者黑

    一只十七万三千五百年的幼虫,犯了大错,被踢去补书,然而,书中反派总找死……谁知传承断裂,直至谜底揭开:身份是假的,反派是假的,任务是假的,全都是假的!气运子,天地宠儿?还是窃运者?幼虫:“开门,放反派!天地气运,统统到碗里来!没错过,没放过!”反派:“谨遵媳妇儿令。”气运子:“嘤嘤嘤,有异性没人性,我要跟你们绝交!”
  • 北大送给青少年的最好礼物

    北大送给青少年的最好礼物

    本书从北大所具备的精神和气质出发,从培养青少年的品质切入,以认识品质、树立品质、在品质的指导下做人做事为宗旨,重在阐述针对青少年自身品质的各个细节,共分为优雅、自信、坚韧、好心态、独立、聪明、气质、宽容、智慧、梦想、感恩、爱情等十二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是一项青少年应该而且必须具备的优秀品质。在阐述的过程中,既有深入浅出的理论阐述,也有鲜活的北大事例加以佐证,还真切地结合当下的一些社会现实,用现身说法的方式层层推进,使结果或者论点呼之欲出、水到渠成。
  • 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变化新趋势(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变化新趋势(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自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创建以来的近四分之三个世纪中,全球经济治理逐渐经历着由国际体系向世界体系转型的深刻变迁。本书介绍中国应对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新变化的战略选择。
  • 末位淘汰

    末位淘汰

    滨海报业大厦是一栋橄榄绿玻璃幕墙装饰的二十七层大楼,半岛晚报位于二十一层。透过小会议室宽大明亮的窗子,白云、大海、码头、游艇就会依次映入眼帘。春节刚过,海边就浩荡起春风,散步的游人多起来了。可小会议室里闻不到一丝春的气息,社会新闻部的十名记者东倒西歪、懒洋洋地坐在椅子上听部主任老郝新年后的第一次训话。
  • 九华殇

    九华殇

    凰灵州上,十大势力联手剿灭千年古宗九华门。九华弟子首席张景凡,执剑重生。张景凡跪在血水溪涧,对着崩碎的陨灵大山起誓。染我九华之血者,地狱三千,任其挑选。罗刹鬼间,随他魂归。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小婢难宠:国师大人不好惹

    小婢难宠:国师大人不好惹

    一朝穿越死人肚皮上,还没弄清楚状况又面临死局,因为一张与过世宠妃相似的脸,她被送入宫中,不惹皇权,却惹上与世无争的国师大人。他如出尘仙人,却为她落了凡尘,宠溺入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十五年等待候鸟

    十五年等待候鸟

    根据本书改编的都市青春偶像剧《候鸟之恋》,由张若昀、孙怡、邓伦、张雪迎、李宗霖、刘美含、代超等联袂主演,8月6日深圳卫视再次开播。讲述一个平凡的女孩黎璃用十五年时间暗恋一名叫裴尚轩的男生的故事:黎璃的掌心有一道疤,切断了事业线、生命线、爱情线。这是裴尚轩留给她的伤痕,永不磨灭。整整十五年,裴尚轩终于爱上了黎璃,但是,她对他的爱已不能继续。原来爱情不是候鸟,它没有归期。“你知道我想要什么!”话没说完,他就扑了过来!谁叫她恬不知耻,半夜还赖在他房间不走……她本长得丑,觉得自己很安全,不料一夜之间成了他的菜。哭过天,骂过娘,坐过牢,割过脉,却还是逃不过他的五指山……读原著小说才是正确追剧方式,还有作者新增的三个番外的读者福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