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2300000014

第14章 富而不贵的生活(3)

一个人的生存境界,还可以从他发迹之后的行为看出来。过去,因为贫穷和社会的普遍抑制,人心中龌龊的东西沉藏在心底,显示出一种近乎君子的德相。现在有了钱,有了表达的机会和条件,大家都不愿亏待自己,于是那些家底都沉渣泛起,浮出水面,总想通过糟践那些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物来出一口恶气。有的人,跟他过穷日子没有问题,穷的时候他是一个好人,好不容易攒了几个钱,或是一旦升个一官半职,就要包养二奶、三奶,把家庭闹得鸡飞狗跳。某老者过七十岁生日,儿子们尽孝心,送来的礼物竟然是一个三陪女。有的地方,连祭祀祖先这样跟灵魂有关的事情,除了烧钱、房子、汽车,还要烧几个半裸的纸美女。肉欲的生活是这群人能够体会到的最高福祉,他们的生活情趣与消费基本滞留在这一层面。除身体上的这点滋腻,有些人重视的是在社会排场中,如何将自己的尊严面子撑大,显示出人头地、在众人之上的风光。在同一权力体系中,提升自己的地位尊严,意味着贬抑他人的地位尊严。也就是说,给自己挣面子实际上是在砸人家的面子,人与人之间处在互相砸挣之中,平等、和谐和仁爱都难以落实了。财富和权力的增长并不能直接改变人性的粗鄙。

物质狂欢的烈焰,销蚀着精神生活的金币,包括义务、责任、诚信、仁慈等神圣的道德价值,都受到了以个人为单位的身体欲望的吞噬,社会进入一种过度世俗化的状态。对物质的神经性焦虑,加剧了社会竞争的疯魔程度,那些利益肥厚的领域,更是成了鳄鱼出没的池塘。在公共场合,人们要把一条队排直都很困难,总有人想办法要插到你的前面,机会均等几乎无法做到。谁都不愿意跟别人站到同一条起跑线上,与人平等分享机会空间,他们千方百计规避与权利相对应的责任和义务。种豆得豆,获得与自己付出相应的报酬,在许多人看来是一种无能甚至吃亏的事情。他们梦想种豆得瓜,把付出少得到多当成一种光荣本事。对于从眼皮底下流过的利益,不抓摸一把就觉得自己吃了天大的亏。因此,他们连救灾的物资、希望工程的捐助都敢贪,连公民无偿捐献的鲜血都敢拿去卖钱。他们的聪明更多地表现在钻制度的空子上。人们总在不断地呼吁要完善各种法律制度,但一旦跟自己的利益发生关系,他们就要来修订制度。

假品牌、假发票、假文凭、假论文,从流通领域蔓延到学术领域的作伪之风,和政治生活中大肆流行的假话、空话、套话,表明一些人内心的真诚所剩无几。总有一些人爱讲假话,而且讲得脸不红心不跳,比讲真话还振振有词。很多贪污成千上亿的官员在被抓之前,都曾经滔滔不绝地宣讲过如何坚决杜绝腐败廉洁自律之类的报告。当今社会,你要找一个忠诚可靠的人,跟找一条不忠诚的狗同样困难。毒米、毒咸鱼、毒牛奶事件,食品药品安全方面暴露的一系列令人惊骇的事情,更让我们感到一些人良心大面积的心肌坏死,他们对他人生命的敬重与悲悯是那样的稀缺,做起伤天害理的事情来,似乎没有什么心理障碍。

在这个时代,人们热衷于谈论财富和权力上的成就,放弃了对人品格和道德的要求。贪污腐败的官员东窗事发,被拎起来,周围的人就大发感慨:怎么那么不小心啊!这个人运气怎么那么差啊!听起来像一个窃贼对同道的惋惜,道德底线显然下降到法律底线以下。道德楷模体现一个时代的道德上限。有的人不过是忠于职守,做了些分内该做的事情,却被媒体大张旗鼓地包装,添光加彩树立为时代精神的榜样。

艺术和宗教是一个民族精神生活的重要领域,这些地方,在相当程度上已被娱乐与物质利益所割据。应当说,中国当代文学三十年的历史,在艺术上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产生了非常有才华的作家,但读者仍然看不到在民族精神上有重大建树的作品。高度物化的生活已经风化了作家的灵魂,他们丧失了反思这种生活的语言,也丧失了超出这种生活的想象力。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作家还有一种探索的精神和追求的姿态,现在,他们只愿意记录和描摹世俗生活的风景。他们所热衷的更多是身体的日常生活流程,身体的冲动和疲软,身体与身体之间的权谋算计。他们最乐于挑战的是道德的边界,而不是人性的极限。现在,从小说家到诗人,都是清一色的写实主义者。少了抒情和质疑的写实主义,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细腻、琐碎、华丽,更婆婆妈妈、不厌其烦。

宗教生活是一种精神性极为纯粹的活动,但许多人进寺庙求神礼佛烧高香,为的是升官发财、生男不生女。华贵的法衣被人们用来包裹和装裱世俗的利害,信众中真正具有生命终极关怀、追问生命从何而来向何而去真谛的又有几人?

这种富而不贵的状态,借助中国俗话来说就是人只长肉体不长精神。肉体上大腹便便,油光可鉴,精神上却骨瘦如柴,暗淡无光。肉体上胖子越来越多,精神上的巨人却越来越少。

物性成就与人性成就

“放之则弥于六合,收之则退藏于密”,人的心灵是一个神秘浩瀚的世界,中国的先贤很早就认识到其中的璀璨。在许多地方的人还提着弓箭在灌木丛中追逐野兽的时候,他们就十分珍重精神生活的价值,并积累了深厚的道德资源。屈原大夫的《离骚》开篇如是写道:“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虽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于修能。”屈原显然为自己的血统出身感到自豪,但他更重视的是自己个人心性的修养:“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朝搴沘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他从早到晚都在寻找、采集各种“香草”,披佩在自己身上,让自己成为一个“美人”。他要把人类精神中最芬芳的花卉都荟萃到自己的心灵里,成为自己的情怀和品质。在屈原的辞篇中,常常出现美人和香草两种意象。美人之美并非玉树临风、秋水横波,而是内心散发着道德的馨香,即精神性的“内美”。古人常常表现出对自己道德情怀和精神品格的自豪,哪怕是面对贫困潦倒和生死交割。刘禹锡的《陋室铭》写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现在,我们很多人都为衣食担忧,为没有住上好房子、坐上好车子而自卑,但有谁像屈原、刘禹锡那样,为自己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而自豪呢?

嵇康是中国古代的美男子,不仅因为他身长九尺、气宇轩昂,而是因为他有高贵的灵魂。由于不愿趋炎附势,与强大的政治势力同流合污,倾心于养生之术的他最终获罪弃身。临刑赴死前,他仍雅兴高致要弹一曲《广陵散》,高山流水,荡气回肠,让在场的人得到了一次灵魂的洗礼。我曾听过现代人弹奏的《广陵散》,夹杂着噪音和烟火气,那种高妙绝伦的精神流韵,真像嵇康所感慨的那样失传了。

中国古典文化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谱系,涵盖世间、出世间诸法。修身属于内圣之学,治国平天下属于外王之学。在儒家看来,人的存在是有深度的,内圣之学是人通过性命的修炼,开显天命所给予人的“明德”,从而达到“新民”——不断提升自身精神境界,获得层层超越,最终达到天地通而为一、止于至善的境地。它是一种安身立命的学问功夫。外王之学则是关于人如何整合各种社会关系,驾驭各种社会力量,在社会层面建功立业,使家国天下得以治理并走向兴旺发达的知识体系。广义上讲,外王之学是一种经世致用的政治经济学。就今天而言,建构和运用权力,创造和积累财富,成就种种社会事业,都属于外王之学的范畴。作为经世致用的学问,外学必须与时俱进,不能因循守旧,在这个领域,我们需要学习西方合理的观念。但在关于安身立命的内学领域,中国古代积累的精神资源,是现代西方所不能比拟的,他们还需要虚心求教。就因为近代中国在器物和外王层面的失败,就彻底否定中国经典文化的价值,把整个内圣之学当成腐朽没落的东西加以埋葬,从而导致民族文化的断层和精神血脉传承上的断流,是一件极其悲哀的事情。如今,内学所涵盖的心性领域,几乎完全被一套虚假的话语所充塞,成为谋求外在利益的一种运筹。

内学和外学是生活的两大课题,前者完成的是人性的成就,使人能够“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开掘生命潜在的宝藏,还原自己的本来面目,显发生命内部被深深遮蔽的光辉。这是人对自我的战胜和完成,是凤凰一次次在烈火中的涅槃和再生。后者完成的是物性的成就、社会的成就,是人对世界的征服,让人能够建立丰功伟绩、青史留名。这种成就也可以说是,人对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身外之物的经营。内学的成就体现为人格上的果位,它在先秦诸子学说中排列成这样的谱系:小人、常人、贤人、君子、圣人、神人、真人,后来的佛家还延续到四果罗汉和十地菩萨,人的精神在自我超越中不断晋级直至圆满。外学上的成就往往以一个人积累财富的数量和获得权力的大小来衡量,人因此被分为穷人与富人、权贵与百姓。在中国古典文化谱系中,内学为本,外学为末;内学为体,外学为用。性命的成就是人取得社会成就的前提,因此,“自天子以至于庶民,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古人把实用的技艺称为小学,把安身立命的学问称为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孔子和柏拉图的想象中,公共权力特别是最高权力应该交给在内学上有大成就的人来行使。

曾几何时,这种本末关系已经被颠倒过来,人们钦慕那些积累大量财富和掌控强大权力的人,渴望成为他们或者干脆投入他们的怀抱,不再仰望苍穹、对圣贤人物存有高山仰止的情怀,也不再为自己内心的高贵优雅而自豪、为内心龌龊阴暗而羞愧,放弃了升越人性的神圣祈求。而这种放弃,意味着作为一种生灵的人,委身物质下沉的势能,以自由的名义缴出自性的尊严。人于是以所依附的事物来估量自身的价值,拥有财富者以财富为贵,拥有权力者以权力为荣,并且互相炫耀着,殊不知,这是对自家性命最大的玷污和辱没,其背后隐藏着深不可测的釜底抽薪的危机。

前些年,熟人朋友聚在一起,喜欢谈论贵族。有人津津乐道自己祖上怎样阔,结婚的场面如何富丽堂皇,生日的晚宴如何极尽奢华,死后的哀荣如何隆盛无比,然后就以贵族自命,认为自己跟一般草民不同。殊不知,没有灵魂上的高贵和精神上的超越,钱财再多、地位再高也不过是物质的仆人而已。倘若那些以肮脏手段攫取不正当利益的人,那些在精神上流离失所、找不到安身立命之地的人,都因为掌握财富和权力的缘故以贵族自居,傲视人寰,睥睨众生,我们这个民族还称得上是一个高贵的民族吗?

同类推荐
  • 如果这样,会怎样

    如果这样,会怎样

    为什么许多我们曾经认为天经地义的事情,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变得那么脆弱?在规则混乱和失序的时代,如何让我们的大脑跟上未来的趋势?你听说过一种心理叫“旁观他人之痛苦”吗?比如我们总是很轻松地认为AV女优赚钱容易,很轻率地对医生歇斯底里,很轻佻地把记者称作“妓者”,试问依据是什么?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这些只是本书所要讲述内容的冰山一角。许骥认为真理是常识,常识却不一定是真理。绝大多数的常识都是感觉。所谓文明社会,是在常识的基础上,大家进一步建立起共识。许骥开腔不走火,用温和、客观、中立的态度告诉我们:世界不是我们表面看见的那样!每一个敢于和别人不一样的人,都有一颗强悍的大脑!
  • 世界最具智慧性的哲理故事(5)

    世界最具智慧性的哲理故事(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你,可以不泯然于众人

    你,可以不泯然于众人

    《你,可以不泯然于众人》是作家颜卤煮的全新随笔精选集。这是一个时光的逆行者,写给所有不向世界屈服的同类的生命笔记,一部用敏感的神经走出的一套藏有生命答案的地图。作者用自己真实的体验带你解读生活的表情,寻找生命本质的答案。本来模糊,幽微难辨的生活,在作者冷峻,真实的笔下逐渐清晰。所有你未曾意识到的问题、感受到却又无法说清的事情,在这里都有答案。主要从工作,生活,自我探寻和爱的报达等四个方面写自己对这个世界的体验和理解。孤独,清冷,明晰,一针见血,生活中所有的模糊地带都被她的文字揭开,谜底一览无余。
  • 感谢折磨你的人(畅销精读本)

    感谢折磨你的人(畅销精读本)

    没有经历过风霜雨雪的花朵,无论如何也结不出丰硕的果实。失败、挫折并不可怕,正是它们给了我们经验与教训,让我们超越自我,不断进步。只有历经折磨,才能够历练出成熟与美丽,锻炼我们的意志,增强我们的韧性,让我们得以成长,并取得成功。感谢折磨你的人,就是感恩命运。本书立足于感恩,通过全新的案例和说理,告诉人们:折磨你的人是你生命中不断进步的动力,是提升你个人魅力的最佳拍档。只有感谢那些曾经折磨过你的人和事,你才能真正体会到生命的意义;只有宽容那些曾经折磨过你的人,你才能重新认识自己,获得更加美妙的人生。
  • 心灵源头的教子方略

    心灵源头的教子方略

    一种教育方法在别人家的孩子身上有效,到了自家的孩子却没有效果,这是很多家长困惑的问题。原因就在于没有考虑孩子的个体差异。一把钥匙一把锁,而不能一把钥匙千把锁,这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家庭教育有没有一些普遍的规律呢?这是肯定的,但这是要在充分考虑孩子不同时期、不同个性、不同心理需求的基础上,加以科学的运用才有效。本书就是这些普遍的规律,让家庭教育变得简单。?  一种教育方法在别人家的孩子身上有效,到了自家的孩子却没有效果,这是很多家长困惑的问题。原因就在于没有考虑孩子的个体差异。一把钥匙一把锁,而不能一把钥匙千把锁,这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家庭教育有没有一些普遍的规律呢?这是肯定的,但这是要在充分考虑孩子不同时期、不同个性、不同心理需求的基础上,加以科学的运用才有效。本书就是这些普遍的规律,让家庭教育变得简单。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非心即悲

    非心即悲

    三月:“可以问你两个问题吗?”时钟:“嗯.”三月:“第一,你是不是对所有人都这么好。第二,如果我向你表白你会接受吗。”时钟:“不是所有人,对不起啊,我现在不想谈恋爱。”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时节已经过去了。毒辣的阳光,豆大的汗珠,还有开学后的铃声……连自己喜欢的事都做不好,是不是存在的有些多余。不经意的我又是否己经错过了太多!青春原来真的很痛!
  • 乐土

    乐土

    本诗集有6部分组成,分别是行者、如来、裂心、囚岛、目黑、乐土。他试图在昏暗中撕开一条通往纯粹的路,在这里,时光已经失去了意义,后现代的物质表象随手拈来,解构的是一个个微喜、微惘、微碎的个体精神世界。?叶冠的诗歌,不人云亦云,他注重新的表达,对语言的拿捏、把握恰当,他也尝试新的思路,标题较独特。?作者的绘画功底也不错,书中配有不少自画图,简洁明了,富有深意。
  • 沁情毒

    沁情毒

    秋风瑟瑟,他们相遇。相知,相伴,相爱。“心有所属,伴君左右。”生活却如同水面,一颗石子也能激起涟漪。没有原因的消失,没有原因的杀戮,让她心如死灰。服毒,割腕。忘了他,忘了他们的一切。他们的这一生,皆为情所困。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别人不说,你一定要懂的沟通心理学

    别人不说,你一定要懂的沟通心理学

    洞悉人间冷暖,让你在人际交往中游刃有余。年纪小的人瞧不起人际交往,年纪大的人虽然也不喜欢,却非常愿意去学习这些。很多人其实并不了解,人际交往过程中,不是让你去虚伪地说假话和逢迎别人,而是让你用更委婉的方式去和这个世界一起生活。《别人不说,你一定要懂的沟通心理学》这本书对人际交往、沟通方面进行了周密的解读和完整的分析。
  • 反穿越:公主穿越到现代

    反穿越:公主穿越到现代

    她是亡国公主,与挚爱之人逃离那场浩劫中,阴阳相隔。面对爱她至深的敌国首领,她最终选择跳崖自尽。却没有想到,阴差阳错间穿越到了现代,遇到了三个与前世有纠葛的男子。究竟谁才是她前世的恋人,命运之神又会对这个亡国公主怎么样的考验……旧时红袍新,旧时宫花艳。那时花常开,那时他还在。背井离乡,再世为人,如今重唱相思曲,不知弹剑和者谁?她的他,究竟是谁?
  • 龙龙龙

    龙龙龙

    新书出炉啦~~~~~~先说好哈,我不是恒源祥粉丝,其实原本想用别的名字的,但是反复想来,……
  • 重生之豪门辣妻

    重生之豪门辣妻

    他,姒悬,28岁面瘫处女男,擅长高冷装酷,爱好宠养娇俏小萝莉!她,丁荼蘼,18岁,软绵绵腹黑萌妹纸,擅长扮猪吃老虎,爱好泡上某个高冷男!他,以为自己养的不过是只柔弱萌哒哒小猫咪,渐渐察觉这只伪猫咪原来是藏着锋利爪子的小狐狸!
  • 盛金王朝

    盛金王朝

    曾经我是社会主义接班人,我很低调,从不告诉别人,不过,已经没有机会了,直到有一天,有个人告诉我,可以接班封建社会,我该答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