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6400000025

第25章 社会主义与土地国有论(1)

6.1时空环境

1898年梁启超26岁时,因戊戌变法事败在8月逃到日本。康、梁抵日后不久,有日方人士居间调停,希望能和兴中会孙中山等人联合起来共同救国,但双方的立场和主张有不少歧异。孙曾访康,但康匿不见。康称奉清帝衣带诏,以帝师自命,意气甚盛,视孙一派为叛徒。犬养毅等人在革命党与保皇党之间斡旋,但两派之间歧见日深,势同水火(《梁任公年谱长编》,页83-84)。1899年康离日赴加拿大,孙与梁往来日密,梁对孙“异常倾倒,大有相见恨晚之慨”,双方合作声浪日高,计划以孙为会长,梁为副会长。梁甚至在给康的信中说:“吾师春秋已高,大可息影林泉,自娱晚景。”康甚怒,令梁赴檀香山办理保皇会之事。梁行前与孙“矢言合作到底,至死不渝”,孙“作书为介绍于其兄德彰及诸友”,但梁抵檀后仍从事保皇会活动,创夏威夷维新会,双方交恶。1900年梁自檀函孙表示分道扬镳,自此双方在海外开始激烈的冲突。

6.1.1论战始末

这些冲突是众所周知的事,但较有系统且形诸文字的,是在梁办《新民丛报》(1902-1907,半月刊,6年间共发行96期)和孙派办《民报》(1905-1910,不定期,4年内共发行26期)的时期。双方针锋相对的事项很多,大都以政治方面的议题为主。与经济事务相关者主要有两项:一是中国日后是否应采社会主义的经济路线,二是应否采土地国有化与实施单一土地税的问题。双方对这两项主题的争论过程大致如下。《新民丛报》对《民报》的排满革命论屡有意见,《民报》在第4、5两期(1906)有汪精卫、县解(朱执信)、辨奸(胡汉民)的激烈答复(如《斥<新民丛报>之谬妄》)。梁不甘示弱,在《新民丛报》第84-86号(1906)3期连载长文《杂答某报》,前4节的内容主要是政治方面的议题,互辩经济路线的论点出现在第5节:“社会革命果为今日中国所必要乎?”(《新民丛报》第4年14号〔总号86〕页5-52)。《民报》在12期(1907年3月)刊出署名“民意”(这是胡汉民与汪精卫合用的笔名)的长文《告非难民生主义者》,副题是“驳《新民丛报》第14号社会主义论”。此文甚长,超过百页(12:45-155)。这两篇辩驳性的长文,主要是在争论中国将来是否可以采用社会主义的经济路线,在学理与实际执行上各有哪些强弱之处。

《新民丛报》在1907年第90-92号刊出梁的长文《再驳某报之土地国有论》,分39点驳斥《民报》。此文收入《饮冰室文集》(18:1-55),但原刊在《新民丛报》第92号的第3节“就社会问题上正土地国有论之谬”(92:1-22),却遗漏未收。此外, 第39点之后说此文“未完”(92:22),但查《新民丛报》第93号之后,梁就未发表过论说文,只在第95号上写了一篇诗话,而第96号是《新民丛报》的最后期,所以这篇文章到此应该就结束了。

《民报》第15、16号(1907年7月-9月)有朱执信(署名“县解”)的反驳《土地国有与财政(再驳<新民丛报>之非难土地国有政策)》,以及第17号署名“太邱”(不知何人)的《斥<新民丛报>驳土地国有之谬》。这几篇辩驳的主题都是土地国有论,虽然在顺序上接着前述的社会主义经济路线问题,但一因这两个题材的性质可以独立处理,二因这两个题材各自牵扯到不同的论述领域,所以在以下的两节内分别处理。但整体而言,这两项题材应相互参照,才能理解双方在1906-1907年对经济问题大争辩的全貌。1907年10月《新民丛报》停刊,1910年2月《民报》停刊,双方正式争辩经济路线的文献也就止于上述几篇。

6.1.2相关研究

本章的主题设限在两个经济问题上,但整个辩论的背景和社会主义这项大主题是密切相联结的。本章把焦点界定在经济议题内,是一种局部性的分析方式,会有见树不见林的缺陷;较完整的全面性解析,至少还应该包含几个面向。(1)孙文与《民报》派的人士,他们所主张的社会主义,和其他众多的社会主义主张,有哪些异同?他们的特点何在?(2)同样的问题,也可以用来问梁的情况:他心目中的社会主义是什么?他为什么反对这条路线?为什么他和孙派人士会有这么歧义的见解?(3)土地国有论既是孙派人士的主帜,这个问题在他们所主张的社会主义路线中,是居于一个怎样的地位?此派人士对土地国有的意见有何异同处?

这些都是背景性的大问题,在大陆已有许多相关的研究,能提供相当清晰的答案。我推介皮明庥(1991)这本综述性的著作,读者可以从此书的第3、5、7、8、9、12、15、17诸章,得到上述三个问题的相关答案。这本书还有一项文献上的优点:脚注所附的相关研究书目齐备,在书后的附录里,详列1871-1923年中国“介绍和研讨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论著要目”,这是很方便研究者的资料整理。

台湾学界对大陆社会主义学说史的研究也不少,较具代表性的,是萧公权(1980)等人编著的文集:其中有甘友兰分述中国社会主义运动,有黄顺二析论梁任公的社会思想,有六篇论孙中山的社会主义观,在附录里也有相关的推荐书目。这是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主要文献,之后的期刊论文,也可以在台北的台湾图书馆网站上,查询期刊索引。

从梁的《合集》里,也可以看到他在不同时期,针对不同议题,与不同派别的人士对社会主义做过不少激烈的争辩。他们所辩论的主题,是从整个体制的角度来看:社会主义的基本性质为何?在欧美的落实情形有何障碍与优势?欧洲式的社会主义,对当前与日后的中国,在本质上有何落差?这些争辩是属于政治性的议题,虽然其中也难免提到经济问题(如生产、分配、福利等等),但都不是对单一经济问题的深入争辩。从这种宏观性的角度,来观察梁对社会主义观点的长期变化,已有许多文章析论过:例如在1995-1996年就有应学犁(1995)、刘圣宜(1996)、董方奎(1996),由此也可以推想这类论梁启超与社会主义文章的数量。整体而言,中文学界对孙、梁的社会主义观点,已有相当好的理解,但尚未见到有专文把焦点集中在《民报》与《新民丛报》的经济争辩上,尤少见到以经济专业的观点,来评比双方论点的内在逻辑。

国外对这两项主题的相关研究,在社会主义经济路线争论上的析述较少,以Scalapino和Schiffrin(1959)、Bernal(1976)为主;在土地国有论方面的研究较多,如Schiffrin(1957)、Schiffrin和Sohn(1959)、Lin(1974)、Lindholm和Lin(1977),Trescott(1994)。这些作者各自侧重的面向不同:有些注重社会主义的思潮,有些注重亨利·乔治(Henry George,1839-1897)学说引入中国的过程与反应。这些作者的论点繁复,在篇幅的限制下,不拟在此综述比较。

台湾学界对《新民丛报》与《民报》之间这项大争辩,有两项较完整的分析:一是张朋园第7章析论“梁启超与革命党论战的影响”(1964:207-252);二是亓冰峰第5章论“《民报》与《新民丛报》的大论战”(1966:145-234);三是朱浤源第4章论“社会革命论”(1985:155-226)。以这三项研究为例,他们的视角较广,把政治、社会、经济三个面向都合并考察。高桥勇治(1943)的写法也类近:在单篇论文内,综述了这个议题的民族、民权、民生三个层面。这种写法的优点是,问题处理得较平衡,然而缺点是,以经济面向为例,辩论双方有许多需要较专业深入解说与评比的子题,就处理得较平面,篇幅也明显不足,甚至放过了某些重要的论点。本章因而把着重的角度,放在析述孙、梁双方辩论的经济论点及其内在逻辑,并评判各个论点的强弱优劣。希望这种从经济史角度的单题深入析述,可和上述历史专业人士的相关著作互补。

6.2社会主义经济路线

有了上述的背景理解之后,现在进入主题,来看梁与孙派《民报》之间的对立状况与辩论要点。

6.2.1基本立场

梁在《杂答某报》第5节“社会革命果为今日中国所需要乎?”(86:5-52)内,前半部旨在列举三大项理由,说明何以中国“不必行、不可行、不能行”社会革命;后半部(86:24-54)旨在批驳《民报》第10号所刊的孙文演说辞。综观全文,梁的第一项论点是反对《民报》的革命论,他的要点是:“吾以为欧美今日之经济社会,殆陷于不能不革命之穷境,而中国之经济社会,则惟当稍加补苴之力,使循轨道以发达进化,而危险之革命手段非所适用也。”(《新民丛报》,86:6)梁的第二项论点是关于中国将来的经济路线问题:

如何奖励资本家,采取保护主义以免他国资本势力充满国中,如何保护劳动者,何以所得分配问题并非首要,等等。

此节文长近50页,广征博引,词繁不杀,且常有人身攻击的文字:“于是卤莽灭烈,盗取其主义之一节以为旗,冀以欺天下之无识。”(86:24)“孙文之民生主义正此类也。孙文乎!苟欲言民生主义,再伏案数年其可也。”(86:35)“若孙文,则头脑稀乱,自论自驳,无一路之可通。”(86:42)“此等四不像之民生主义,亦以吠影吠声之结果,俨然若有势力于一时。”(86:52)文中所牵扯到的经济问题繁多,有物价、工农商诸业、国际贸易、经济阶级、社会福利、国际竞争、土地国有论、单一税制、社会主义之优缺点。但各项说法大都点到为止,也时常数项主题并谈,这是笔仗性的文字,不患言辞之激昂。

这节的文字毫无遮掩地显现出梁的主要诉求:“今日欲救中国,惟有昌国家主义,其他民族主义、社会主义,皆当诎于国家主义之下。闻吾此论而不寤,必谓其非真爱国也。”(86:52)梁的国家主义论,就经济面向而言,正是他所主张的:“吾以为策中国今日经济界之前途,当以奖励资本家为第一义,而以保护劳动者为第二义。”(86:16-17)也就是要排除外国资本在中国的力量,因为“但使他国资本势力充满于我国中之时,即我四万万同胞为马牛以终古之日”(86:18-19)。

由此可以明白梁的《新民丛报》与孙的《民报》,对将来中国要走的经济路线有基本认知上的差异:梁主张保护政策式的国家主义,先发展工商业,可暂时不顾虑所得分配不均的问题;孙主张生产设备公有、土地国有、欢迎国外资本、强调注重所得分配的社会主义。

6.2.2梁的论点

梁以三大项论点来反对社会革命(其实主要目标是孙文的民生主义),但论说歧杂冗长,以下以简要方式重述他的论点,并稍加评述。

梁认为中国“不必行”社会革命的主要论点是:“彼欧人之经济社会所以积成今日之状态,全由革命而来也。中国可以避前度之革命,是故不必为再度之革命。”(86:6)他摘述西洋近代社会经济的史实,给对这方面较少接触的中国读者当作背景知识。梁认为中国不宜仿西欧采社会革命的原因是:中国的经济社会组织与西洋不同,“中产之家多而特别豪富之家少”。

这有几项历史根源:(1)中国无贵族制;(2)中国采众子继承制,“欧洲各国旧俗大率行长子相续”,长子继承制有助于财富积累;(3)中国赋税较欧洲轻:欧洲有贵族和教会“重重压制”,且“侯伯僧侣不负纳税之义务”,中国无此弊端。欧洲各国在各时期的状况不一,梁所说的这三点是否成立是另一个问题,因为这不是此处的主题,不拟深辩。晚清在政治、社会、经济等诸多面向皆弱废,朝廷内也多有兴革之议(例如百日维新),在野人士也时常有所主张。孙文的社会主义式革命虽然不一定是最好的方式,但梁上述的三点理由对孙派人士而言不够说服力,后人观之也多有简化史实之处。综观之,梁的第一项论点较弱。

他的第二项论点是中国“不可行”社会(主义)革命:“社会革命论以分配之趋均为期。质言之,则抑资本家之专横,谋劳动者之利益也。此在欧美诚医群之圣药,而施诸今日之中国,恐利不足以偿其病也。吾以为策中国今日经济界之前途,当以奖励资本家为第一义,而以保护劳动者为第二义。”(86:16-17)这个论点说明,双方的共同点都是要谋劳动者的利益,此点可以不必细说。双方的差异在于对资本家的态度:社会主义的首要敌人是资本家,这是欧洲历史的教训;梁认为西欧之病中国并无,何必以他人之圣药来医己病?

同类推荐
  • 经济的逻辑(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经济的逻辑(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经济学家永远在寻找人们观察不到的生活逻辑,以及形成该逻辑的看不到、数不清的理性决定。一本书,将经济那点事儿说清楚。
  • 经济改革新征程(全面深化改革研究书系)

    经济改革新征程(全面深化改革研究书系)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指导全党全国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献,是对我国到2020年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的重要部署。这次《决定》标志着中国重启改革议程,吹响了改革攻坚的新号角。本书比较分析过往几届重要的三中全会决议的异同,解析全面深化改革任务的具体内涵,分别讨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重大意义、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国有企业改革、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等重要议题。
  • 国富论

    国富论

    《国富论》中亚当·斯密解释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国家因何而富有?作者从劳动价值理论、分工理论,货币及价格的解释以及利润工资、地租、资本、税收、贸易等等的分析。将经济学、哲学、历史、政治理论和实践计划结合在一起,以大量的历史知识为基础,巧妙采用丰富的生活实例来诠释经济学的现象和道理。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并在批判吸收当时有关重要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包括分工理论、货币理论、价值理论、分配理论、资本积累理论、赋税理论等,就整个国民经济运作的过程做了比较系统、清晰的描述。
  • 可持续发展目标使用手册(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可持续发展目标使用手册(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是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可持续发展司为帮助各级政府(国家、地区政府和基层政府)更好地理解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进程而编写的手册,参考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相关经验,为各国更好地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指导性原则。
  • 中国的房价问题

    中国的房价问题

    住房是每个人的基本需求,房价居高不下,何时能降?保障房、高首付、限购能否拉住房价这匹野马?房价究竟与那些经济因素息息相关?
热门推荐
  • 江山为聘:魔祖,悠着点!

    江山为聘:魔祖,悠着点!

    第一次见面,他塞给她一块玉佩:“我比你对面的男人更适合你。”从此之后,每天她都可以收到他送的花,各种各样。第二次见面,他把自己的过去和所拥有的一切都摆在她的面前:“这是我的诚意,证明我对你是真心的。”自此,只要是他府上的人,见到她都尊称她一声“瑾世子妃”。第三次见面,她对着一个男人笑的明艳动人,他吃醋,强吻了她:“记住,你是我的女人,不可以对其他男人笑!”从此,她身边就好像有一双他的眼睛,只要她看了别的男人一眼,他就会出现在她身边。终于,她忍无可忍,扯着他的衣领,踮起脚尖吻上他的唇,“我等你来娶我。”
  • 奇迹一班

    奇迹一班

    奇迹中学2018届一班学生的成长历程,见证全市最好初中的不为人知的生活
  • 神探凰妃

    神探凰妃

    堂堂国际刑警女组长竟然穿越回古代,一睁眼竟然发现自己身陷死牢!开什么玩笑,洗冤脱罪顺手收拾所有不待见自己这个庶女的无良亲人,逍遥人间才是正道。可是!死赖自己不放的王爷是怎么回事?想娶自己,别开玩笑了!请拿万里江山来换本妃一纸婚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一定会拯救你

    我一定会拯救你

    为了[拯救],所以需要[杀戮]为了[守护],所以需要[毁灭]我,一定会拯救你.目前进度:前段后期由于剧情过长,所以进度会有些缓慢,还请各位大大莫要取消收藏[跪谢]顺带一提,本作的轻松基本全在一百万字的前期,从中期开始,剧情就会开始紧凑起来,含有部分血腥暴力成分。涉及题材:漆黑的子弹,绯弹的亚里亚,约会大作战,魔法禁书目录,加速世界,魔法少女小圆,命运石之门,灼眼的夏娜,re: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GOSICK,AngelBeats,fate/staynight,游戏人生,K,刀剑神域,未来日记,杀戮天使,机巧少女不会受伤参考题材(不会出现相关角色):龙族,超自然九人组,Re:CREATORS,以及部分假面骑士的设定ps:前面直到两百多章都算是黑历史,不想看的大佬可以直接跳过另外,说句各位大大可能不信的话……本作,或许会有一千万字左右.
  • 救赎

    救赎

    汶川大地震的幸存者何国典跟随妻子杜茉莉来到了上海,在这个大都市里他经历了种种来自灵魂深处和现实生活中的困境和折磨,一步一步走向自我救赎之路。同样是汶川大地震的幸存者,作家李西闽用他细腻的笔触和悲悯的情怀,真实描绘了灾难给人带来的残害,深层次剖析了受难后人们的心灵创伤,为幸存者的心理重建作了深刻的探索。《救赎》不仅仅给受地震灾害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心理救助的文本,而且给所有经历过灾劫的人的心灵安抚提供了一种可能。在黑暗的心灵中寻找光明。
  • 棉检组长

    棉检组长

    “你看,我的理想就是当上棉检组长,可是跌了一堆跟头也没闹成。一点希望没有了,谁知我们的上级——县供销社这些年不景气,大中专生纷纷跳槽走了,为了挽留这些有生力量,就下了一条规定,凡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大中专生一律原地提拔,瞧,连考察都不用就一下子把我提拔成了分管棉检的副站长!”宋子秋说完,见小王老师目光如水深情地望着自己,就问:“你的理想呢?”“找个有理想的人。”小王老师的目光更深情了,并且尺水波澜起来,“现在,我的理想也实现了。”小王老师说完,身子就有些发软发颤,娇弱不堪的样子。望着宋子秋宽厚的肩膀和坚定的胸脯,大有投奔之意。
  • 星辰武帝

    星辰武帝

    古武高手苏邪,意外重生到强者如云的异界,恰逢家族遭难,更被未婚妻逼迫入赘!且看苏邪强势崛起,传奇再续,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
  • 田园娇宠奋斗日常

    田园娇宠奋斗日常

    赌棍黄鹂要娶夫了,顿时村子里面就闹开了锅。她家是穷的叮当响,就连住的那房子都是租来的,而且还是那种一下雨就要拿锅碗瓢盆来接的日子。想想这样的人还能娶夫郎,村子里的人自然是瞪大了眼睛,看看那个瞎眼的男人进她家门……
  • THE OATH

    THE OATH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初见时你我皆是少年

    初见时你我皆是少年

    高二下的最后一个月,班级来了一个插班生,名叫林易言。 于声觉得,这个名字有点熟悉,抬头看了一眼,长得还挺好看的,然后,又低头写作业了。直到放学后翻墙回家,在某个手机店看到一个人形广告牌,(⊙o⊙)这广告牌怎么这么像那个插班生。高三,老师根据高二下的期末成绩来调位置。“于声,数理化生单科年级第一,语文英语班级倒数第一、第二。”“林易言,语文英语单科年级第一,数理化生班级倒数第一。”“你俩,同桌!互补!”于是于声和林易言成了同桌。接着,于声每天上课吃饭翻墙回家,有了一个同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