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6400000026

第26章 社会主义与土地国有论(2)

梁提出一项对立性的论点:这是一个国际资本相互竞争的时代,国际资本会因为逐利而迁移[“故拥资本者常以懋迁于租(地租)庸(工资)两薄之地”(86:17)],西洋诸国资金较中国雄厚、科技较发达,“我中国若无大资本家出现,则将有他国之大资本家入而代之;而彼大资本家既占势力,以后则凡无资本者或有资本而不大,只能宛转廋死于其脚下,而永无复苏生之日”(86:18)。他主张“我国民于斯时也苟能结合资本,假泰西文明利器(机器),利用我固有之薄租薄庸以求赢(利润),则国富可以骤进十年,以往天下莫御矣”(86:18)。他认为这样才能“从各方面以抵挡外竞之潮流,庶或有济。虽作始数年间,稍牺牲他部分人之利益,然为国家计,所不辞也”(86:19)。

简言之,他主张采国家主义路线,行保护政策以抵挡外资侵入;同时奖励本国资本家,运用西洋的新式生产设备,以求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在追求扩展时,难免出现所得不均的状况(资本家与工商业变富,农业部门的资金则被挤压),这是必然会出现但也是应该容忍的初期牺牲。他继而批评《民报》的见解:“呓倡此与国家全体利害相反之社会革命论,以排斥资本家为务。寖假而国民信从其教,日煽惑劳动者以要求减少时间,要求增加庸率,不则同盟罢工以挟之。资本家蒙此损失,不复能与他国之同业竞,而因以倒毙,……坐听外国资本势力骎骎然淹没我全国之市场,欲抵抗已失其时,……全国人民乃不得不帖服于异族鞭棰之下,以糊其口。”(86:19-20)

对现代读者而言,若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国际分工的角度来看,梁的主张比孙更能符合此潮流,他认为要这么做才能迎头赶上。

若行社会主义,视分配平均为首要,则最多也只能达到“均贫”而已,不如先求富之后再求均。至于中国当时能否累积出足够的资本,且能在国际上竞争,仍是一项假设性的大问题。

第三项论中国“不能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理由很简单:“虽然欧美现在之程度,更历百年后犹未必能行之,而现在之中国更无论也。”(86:21)梁在1906年写此句时,俄国的“十月革命”尚未发生。史实证明半世纪不到,在20世纪40年代末期,社会主义就在苏联、东欧、中国、非洲、拉丁美洲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实现了;之后再40多年,又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出现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此则非梁所能预见。

梁在1906年时的论点很清楚:中国若要行社会主义,当时世界上有哪个国家曾经有过成功的例子可仿效?同样的问题,也可以用在《民报》所主张的土地国有论上。简言之,梁一方面认为中国无实行这两项经济政策的条件,先进诸国在当时也无一成例可仿效。然而半个世纪之后,中国实现了社会主义和土地国有化这两件事,此事在第6.5节内会再讨论。

6.2.3《民报》的反击

《民报》第12期(1907年3月6日)的《告非难民生主义者》,是胡汉民和汪精卫合写(署名“民意”)的长文(12:45-155,共111页),内含20条批驳。写作的手法是先引上述梁文的某些段落,然后逐点驳斥。前15条分在3节内(依梁的“不必行”、“不可行”、“不能行”顺序),后5条在驳斥梁对孙的批评。整体而言,这是一篇强有力的作品,在《民报》内少见这种论述经济问题的佳作。缺点是冗长杂芜,论点不够集中,小辫子式的纠缠过多,大问题所用的篇幅反而不够;此外,常有人身攻击的文字,例如批评梁的“经济观念之谬误”8大项(12:51-52),以及说梁是文抄公(12:54、88)。另一项特色是在文末(12:147-155)表列梁文的12项矛与盾,此表虽然醒目,但其中约有半数不易看出有何明显的矛盾。若此文能删缩一半,精彩与分量当不逊于梁文。

对中国“不必行”社会主义的说法,梁的见解是因为欧洲有阶级问题,有革命的传统,有不公平的税制。《民报》的批驳是:梁只举欧洲之例来说明中国的状况不同,是“其谓中国不必行社会革命之惟一依据也”,“而于美洲则无一字道及”(12:53)。如果美洲(应指北美)行社会主义成功而梁一字不提,那是梁的大弱点;然而北美非但不行社会主义路线,走的还是梁所倾向的资本、竞争、保护等路线。《民报》的第一项反击无功。

第二个论点是依埃利的书中所言,“美国社会进步之后,其分配之不均尤甚剧也”(12:55)。美国在19世纪中叶后逐渐发展工商业,有铁路、钢铁、石油等大王,所得不均化是有目共睹的事,而梁也说过,若中国采工商业资本化路线,必然会牺牲某些人的分配公平性。这一点是清楚明白的事,不知《民报》的反驳如何能“有足以正梁氏之谬失”?同一问题的另一项批评是对的:梁认为中国无贵族制度、采诸子继承制、赋税极轻,所以财富分配问题不会比欧洲严重,将来也不会是个大问题。《民报》举例反驳:美国亦无此三个问题,但所得分配仍会恶化(托拉斯式的产业集团是原因之一),可见梁的论点不充分(12:57-58)。

针对财富分配的问题,梁另有一项认知上的错误:他以为公司股份化之后,一般市民可以投资持股,大公司的利益就可以由社会分享,“亦即我国将来经济社会均善之朕兆也”(12:60)。这是他在19世末初见股份公司制时过度乐观的看法。相对地,《民报》(12:61)

对此问题的见解相当成熟。占10股以下的小股东人数再多也无用:

一因股票可以随时转售他人;二因小股东不易结合,不易产生足够的影响力;三是大股东可以收买股份来垄断公司决策。要言之,在尚未见到股份公司制度有助于分配平均化之前,已有实例见其自肥之弊。

以今日经验证之,梁的见解较粗浅。

接下来是中国“不可行”社会主义的问题,要点是批评梁的主张:奖励本国资本家、排斥外资的国家主义式保护政策。《民报》的论点值得考虑:何必拒外资?能共荣共享岂不更佳?“则外国资本其能输借于中国,……我宁欢迎之不暇。……梁氏勿疑经济的国际竞争为一如武力的战争,……其能商于我国而获赢,大抵其能有利于我,而非朘我以自肥也。”(12:69-70)作者举日本煤油矿与美国斯坦达(Standard)公司合作互利为证,来批评梁的闭关保护政策:若万一无法扶植本国强有力的资本家成功,则中国在国际竞争上必无胜理。《民报》以梁的语气反讽:“故梁氏排抵外资之政策,求之各国无其类例。”(12:74)

接着批评梁的保护主义。《民报》(12:73-74)的论点是漂亮有力的自由贸易论:有行保护主义也有行自由贸易的国家,“各持学说相攻难,至今无定论”(这是实话)。《民报》对此事并无创说,只是提醒说:在保护政策之下,企业易有依赖心,怠于改良进步;行自由经济政策则可鼓励国人“从事于其贸易上最适宜之生产”。这个问题几乎在世界各国都辩论过,这是个永无结论的争辩,因为利弊得失会随着经济环境而变迁,固守着某条路线皆非上策。至于清末的中国应采保护主义或自由政策,这也是一个难有定论的争辩,因为这两条路线都有强力的拥护者,双方所持之论也都有事实依据,所以对这个问题无法判断双方何是何非。

虽然梁反对社会主义,但他也赞成“以累进率行所得税及遗产税……制定工场条例、制定各种产业组合法者”(12:74)。《民报》说梁“于其论分配问题时崇拜社会主义,而于论生产问题时则反对之,此其所以为大矛盾也”(12:77)。《民报》的理论分析较梁的见解深入:“分配含有二义,其一为关于个人财产贫富之问题,其二则为庸银(工资)与租(地租)息(利息)赢(利润)之问题。”这是根据埃利著作的说法,即所得可分两种:一是个人财富,二是生产要素之所得(劳力得工资、资本得利息、经营得利润)分配,也可以说是劳动阶级和资本阶级之间的分配。他们批评梁“惟知从事于生产,而不计社会个人贫富之家”(12:78),结果会再度陷入西欧诸国的阶级矛盾。这是有力的批评。

第三点驳中国“不能行”社会主义之说。梁的基本意思是:中国在当时具有哪些条件,来实行西洋先进诸国尚无法达成的社会主义理想?《民报》对此问题的回答不切要点,只抓住梁的语病,说他们要做的并不是梁所认为的“圆满之社会革命”:“吾人所主张为非圆满之社会革命也。”(12:90)这是无力的论点:中国要实行的是“多不圆满”的社会主义?若很不美满,那又何必?若只是有一些不圆满,也要确切说明程度才能服众。《民报》舍此要点,转而强调土地国有之优越性,批评梁对土地国有的误解,之后再转向土地国有的理论性说明,似乎土地国有是民生主义的唯一要务。其实《民报》可以就社会福利、保障就业、卫生医疗、基础教育等具体生活项目来答辩,反而较能引人关切。此节除了辩解土地国有的优越性外,并未回答何以中国不能行社会主义的质疑。

最后一点是《民报》要给民生主义拟一个英文名称,以示它与社会主义之区别:“民生主义一名词当为Demosology而不为Socialism。”(12:126)此字可拆成Demo(民主)和sology两词,sology又可拆为so-(代表有一点“socialism”)和-ology(代表“学”)而非“主义”。这是把西洋的社会主义改变名称,以纳入中国情境的一种作法,被梁讥为“四不像”。最后的附录是在答辩梁对孙文演说的批评,内容要点在前面已多提过,只是换另一套词辞,佐以不同史实。这个附录少见新意,不如删去来得简洁有力。

6.3土地国有论

在第6.2节的社会主义经济路线问题,基本上是原则性的争论,具体执行的问题较少。本节的土地国有化论争,虽然也有原则性的问题,但主要的争辩环绕在如何把这项主张在中国落实。社会主义和土地国有是《民报》的两大经济主张,也是孙文路线的鲜明标志,所以梁在《杂答某报》内,把两者视为一体之两面,行文时并未刻意区隔,《民报》在答辩时也是把两者混在一起。梁写《再驳某报之土地国有论》时,就把焦点集中在土地国有化的问题上,不再谈社会主义的面向,《民报》在随后的几篇回答,也是集中在土地问题上。

6.3.1梁的批评

梁在《杂答某报》内论说何以中国“不能行”社会(主义)革命时,批评“今排满家(即孙文与《民报》)之言社会革命,以土地国有为唯一之橥,不知土地国有者,社会革命中之一条件,而非其全体也。……如今排满家所倡社会革命者之言,谓欧美所以不能解决社会问题,因为未能解决土地问题。一若但解决土地问题,则社会问题即全部解决者然,是由未识社会主义之为何物也”(《新民丛报》,86:21)。

梁的论点是:欧美经济社会分配不均的主因,是在资本问题而不在土地问题。这是有道理的说法:试想马克思为何写《资本论》而不写《土地论》?梁的推理是:孙文说地价与地租之所以暴涨,是都会发达的结果。但都会何以发达?根源还是在“资本膨胀之结果而已。彼欧洲当工业革命以前,……土地之利用不广,虽拥之犹石田也。及资本之所殖益,则土地之价值随益腾,地主所占势力于生产界者,食资本之赐也。……又况彼资本家常能以贱价买收未发达之土地,而自以资本之力发达之,以两收其利,是又以资本之力支配土地也。……要之,欲解决社会问题,当以解决资本问题为第一义,以解决土地问题为第二义,且土地问题虽谓资本问题之附属可也”(《新民丛报》,86:22)。

这是合理的论点:今日东京、纽约、伦敦、巴黎地价之高,固然是都会发达之结果,但若这几国的经济不走资本主义路线,岂有今日之状?反之,在行社会主义的国家,都会即使发达,地价涨幅仍有限,因无资本之煽动力也。同一文章的附录(86:24-52)是梁批评孙文的演说,他重复了上述资本为主、土地为属的说法,并举上海、香港之例为证,说明“使资本家永不出现,则地价其永不增加矣”(86:26)。

同类推荐
  • 政府与市场: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

    政府与市场: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

    本书从历史、现在、未来三个视角和理论、实践两个方面,以时间为线索,通过回顾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建设成就和教训,以事实论证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论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的重要意义;而后分析当前政府和市场关系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对2013—2020年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指导方针、目标和主要政策进行阐述。
  • 基于重庆实证的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机制研究

    基于重庆实证的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机制研究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新农村建设理论研究;农村土地流转制度背景与理论研究;重庆新农村建设现状与问题;重庆市农村土地流转研究等。
  • 人口预测模型研究及应用

    人口预测模型研究及应用

    本书总结了人口预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及主要应用模型:尝试将灰色系统模型应用到区域流动人口规模预测,以期更好地描述未来特大城市人口的发展趋势和变动趋势;在此基础上对其人口政策的调整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建议。
  • 人人都要懂点经济学:这个时代不懂点经济学要吃亏

    人人都要懂点经济学:这个时代不懂点经济学要吃亏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尽力还原经济学的本来面貌,剔除了经济学中那些枯燥、抽象的数学函数和定理法则,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来揭示其中的经济学原理,让您在轻松的阅读中,真正掌握这门会使您的人生更加幸福的学问。全书共分12篇,以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为骨架,以古今中外的经济学现象为血肉,几乎涵盖了经济学的各个专业和领域,囊括了国内最新、最经典的经济学概念,生动而又严谨地阐述了社会生活中的各类经济学热门话题,可以说是一部经济学知识的百科全书。
  • 宏观经济思想七学派

    宏观经济思想七学派

    目前,对宏观经济学理论精髓的学习,对于克服在政策制定和理解上存在的简单化、泛理论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菲尔普斯教授根据对工资与价格的处理方法以及关于预期的等等标准,将现代宏观经济学思想分为七个学派,即凯恩斯学派、货币主义学派、新兴古典学派、新凯恩斯学派、供给学派宏观经济学、新古典与新一代新古典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以及结构主义学派。阐述他对于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看法,定义了不同的学派,并介绍、评价了各学派的研究进展和前景。内容系统、简洁,具有诸多独到见解。
热门推荐
  • 变身之我是魔法师

    变身之我是魔法师

    一个主角异界回归,重修魔法的故事。变身文,不喜误入。暂定变嫁,可能单身,不百合,如果变身就是为了百合,那还变什么身呢?
  • 浮生若梦尽天下

    浮生若梦尽天下

    恨嫁公主对当朝侯爷的大公子曹钰一见钟情,却不巧造意外竟直接穿越成了侯府夫人白若,白家是前朝世家,当今的京城商贾,朝思暮想的心上人成了自己的相公,但是看似幸运却有着更多的麻烦随之而来,白若身后的白家关系复杂,又有着怎样的秘密,而曹钰更是难以接近,对她避而不见,以礼相待。在这朝局动荡中,她又该如何追求自己的幸福
  • 愿闺阁依然蜜友

    愿闺阁依然蜜友

    两个都是没有父母陪伴成长的小孩,从小学就一直陪着刘亚梦的唐凰却在临小升初考试时莫名失踪,没有唐凰陪伴的日子,刘亚梦一度患上了轻微抑郁自闭症。亚梦的妈妈高绮担心女儿病情严重,跟据心理医师定制的治疗方案,赶紧把女儿接回到了自己的身边,给她换了新的环境。后来,刘亚梦重新认识了一群新的伙伴,有花心萝卜杨凯,天真可爱的黎娜,每恋每败却坚持每败再恋的好强狮子座徐楠,青春期的一群小伙伴一起经历了属于她们“闺阁里”的故事,新的小伙伴们让刘亚梦逐渐恢复了正常。幸运的是,即便她们现在已经各自踏入了复杂的社会,这段属于“闺阁里”的情谊依旧没变,真正的友情,哪怕隔着千山万水,哪怕过了日久天长,依然蜜友。
  • 中华神话故事

    中华神话故事

    《中华神话故事》从盘古开天辟地到东周前期这一段历史时期中,选出了三十个神话人物,来展示中华远古神话的一些状况。在编写《中华神话故事》的过程中,作者尽量忠实于神话的原始面貌,不徒逞臆想,不横添枝叶,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只是在文字上做一些渲染。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黑夜将尽

    黑夜将尽

    上海沦陷前夕,梅机关、特务处、特别行动科,契卡、战情局,各方势力明争暗斗……
  • 夫人,请加工资

    夫人,请加工资

    她是阎罗殿老大白芷,令人闻风丧胆的红蝙蝠,却不知这个女人并不是想象中的冷血。她当杀手,纯属闲得无聊!生日将近,一群人合计来个奇葩庆生,竟致使意外穿越。人生地不熟的,为谋生计,当起了奸商。熟料捡来俩便宜哥哥,莫名其妙当起了被众人放在心尖上宠爱的白家四小姐。还真是踩了狗屎,运气来了挡也挡不住。接二连三认识了这个世界数一数二的大人物,一个个对她死心塌地竟甘愿共侍一妻。为将资源利用彻底,她重操旧业不断扩大商业版图,克扣员工工资,成了不折不扣的一大奸商。“夫人,加点工资吧,我快买不起酒了。”“就是就是,我还想买两件新衣服呢。”“买个屁!喝酒伤身,给本夫人戒了!穿新衣服给谁看?你想勾引哪个狐狸精?”
  • 圣·孔子年谱

    圣·孔子年谱

    何新是名振中外的著名学者,其在政治、经济、国际关系方面的研究早已素为人知。他在中华古典方面的研究,更为独树一帜。“何新国学经典新解”收入近二十年来,何新研究古学的全部重要著作。何新认为:中华乃是“日华”贵胃。惊世之论,石破天惊,欲寻民族文化之根者,不可不读这一套千古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