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6400000031

第31章 散论五则(2)

当时政府的对策着力在两方面,一是“贩运外洋之米入口为挹注,二是以官力限定各地之米价,勿使米商居奇”。梁赞同贩运外米为治标之计,但他的顾虑却难以理解:“然亦当念生计无国界之理,全世界之米价,必与我国内之米价同一比率,欲求更廉焉者,决计不可得。”(25上:95)此事他有所不知:中国人口稠密,可耕地相对不足,而南洋人口较稀,且米可一年三熟,洋米入华之事早在19世纪90年代就很明显了。南洋米廉,对中国的米粮需求与米价的平抑应有作用。然而运送成本高昂,效果会随着各省市的位置与运送条件的差异而不同:外米船运入沿海诸港,海运成本尚足以偿米价之差,然而洋米要溯江逆河转运入内地诸省,以当时中国内地的运送条件,成本必昂。多层转运之后,内地诸省的米粮或许不缺,然而价格亦必不低于本国米,勃兰特(Brandt,1985:189)的研究亦证实此点。依梁的说法:“以今日米价与畴昔米价比较,其翔踊之一部分,则见蚀于外国人之手者也。”(25上:93)

梁反对贩运洋米的第二项理由,是执行此事的资本仍需从民之脂膏刮取,“官吏方且将借此名而恣朘削之以自肥耳,则民且益病,究其极也”(25上:96)。他有理由怀疑此点,但这是对执行成果的预测,难以评断。

他反对洋米的第三项理由不够清晰:农民产米需先付出诸项成本与劳力,收成之后又需付税,若以所产之米适市而所易犹不能偿其本,则农民劳亦死,逸亦死,必至全国无一农,而斗米之价必非常人所能负担。此说有两解:若因米禁而价昂,农民必因而受利,但米贵之后,农民的实质所得亦减,所以长期而言农民未必得利。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若贩运洋米入境,国内米价若因而大跌,则农民终年辛劳所得必不能偿其本,梁所担心之事才会发生。

问题至此已成为两难窘境:若洋米丰廉,百姓受益,何以不运入?若洋米丰廉,农民受害,本国农业受摧残,何以为之?析论至此,可知梁反对贩洋米入境的两项理由。第一,因生计无国界,世界米价必与中国同,“欲求更廉焉者,决不可得”。此点是梁对国际农产品贸易的专业认知有限,不必计较;但若考虑转运多次,洋米价格抵达之后未必低于国米,则此论成立(是结果正确,而非梁的认知正确)。第二,他在文中未说明白,何以农民所得不偿其本?是洋米价廉所致?若是此因,则反对洋米运入与他所主张的“生计无国界”矛盾;若梁认为是因禁各省之米出境而有此结果,则因果关系应是:

米价会因米禁而涨,农民会先受利然后受害。梁的论点若是属于此项推理则可接受,但他在文中并未明示这种推论,故难以断言。

他接下来谴责此项决策的后果:“若夫禁米出境之谬见,在愚民之为自卫计者,诚不深责。若乃地方长吏……徇其请而贸然行之,则误国之罪莫甚焉。”他作此谴责的推理是:“今者举国米价诚皆昂矣!而甲地之米运至乙地而犹有利,则必乙地之米昂更甚,而其供不逮求之势更急也。遏而不之济,其势必非酿大乱于乙地不止。”(25上:96)此说难解:若甲地之米运乙地之后犹有利,则乙地米价必高于甲地,甲地之米入后,乙地米粮数必增,米价若不减也应不增,怎会酿大乱于乙地不止?从另一方面来看,就供应者的角度来说,梁认为甲地米价低,“必其地业农者众,而大多数人资米以为生”,若把甲地之米运往乙地,会使甲地之人“牵牵其地之人以俱毙也”。此点需以事实来证明,而非单靠逻辑辩论就能推论断定。若纯就逻辑而言,梁既言禁米出境之谬,则他应是主张各省之间的米粮可以自由交易,互通有无;而现在他又说甲地之米运乙地之后,乙地会大乱,甲地之人会俱毙,岂非矛盾之论?

梁的基本立场是反对各省禁米出境,主张各省之间的经济资源应互相流通。他以德国为例:德国在政治上虽尚未联合,“则生计之联合先之,今我乃欲以一国而裂为数十国。政治上之分裂已不可收拾,犹以为未足,而重之以生计上之分裂”(25上:96)。他的主张很清楚,其间的说理或稍有逻辑词语之差,应不碍其基本立论。但若从主政者的角度来看,为何要禁米出境?他省米价高,本省米若因商人逐利而出境,省内米粮数量必日减而贵,在无其他来源(如洋米)能确保粮食充足之前,唯出此下策。梁当时置身海外,远离水火,而以史密斯的经济自由主义、太史公之利导说来评议此事,正如《盐铁论》第41篇所说的:“文学、贤良不明县官事。”若梁当时主掌国政,不知如何下决策应对此事?

7.1.3病情诊断

在前两小节内,梁运用诸项统计数字解说中国国际收支的严重性,视之为“国富损失之大凡也”(21:29)。在国内经济方面,他用近五年市面恐慌的诸多事件与米禁问题,来显示经济结构的不稳定。无论是对内或对外的经济问题,都是长期积弱的体现,梁对中国经济结构的缺失与病情,有一套体系性的见解,析述如下:

在工业方面,欧洲有产业革命与新式机械化生产;而中国只有旧式工业,虽勤劳但获报甚啬,虽无冻馁之民,亦无千金之家。“近世所谓新式企业之组织法,吾国人至今莫能运用之。加以在现今腐败政治之下,不容此种工业以发达,……则我国境内之生计现象,必将分为两阶级。甲阶级则资本家,而其人则皆外国人也;乙阶级则劳动者,而其人则皆中国人也。”(21:32)

在商业方面,中国缺少两项要件:经营技术之精与挹注资本之雄。换言之,“由于全国企业资本之缺乏也,由于企业之涂术不健全也”(25上:140)。中国之商业以小型居多,号称大型商者集中在三类业务内:垄断业(例如有特许权的盐商)、厚息举债业(如当铺及票号)、赌博业(如各省之彩票商)。而这三业“皆以不法之行为,弋不当之利益,其于国民生计全体有损无益”(21:35)。中国输出商品以丝茶为大宗,“而试问我国商家曾有一人能自设一行栈于各国市场,而与彼之消费家稍相接近者乎?……质而言之,则我国现存商业,不过为外商之补助机关而已”(21:36)。

农业可分广狭两义,狭义者如传统的五谷、菜蔬、树艺,广义者如蔗糖业与橡胶业等。中国农业几乎限于狭义的范围,而人口稠密,天然灾害频仍,“夫以今日农民之境遇,本既已岁暖而号寒,年丰而啼饥矣,则稍遇灾祲,益以速其槁饿,此五尺之童所能知也。……则良懦者有束手待死,而骁桀者有铤而走险耳。故循今日之政治现象而不变,则我祖宗五千年来世守之农业,不出三年必全灭绝”(21:39)。

除了上述农工商业的积弱外,货币体制的不健全更加重了市场的恐慌。(1)不行金本位,固守银铜币制,国际银价大跌时受害甚深。(2)银行制度不颁定,金融体系仍在传统的钱庄银号手中,每遇钱庄变故,祸害广被。(3)币制混乱,各地银两重值不一,铜币种类过多过杂,交易困难。(4)大清银行冒中央银行之名,而营一般银行之业务,既无货币发行准备金,信用终必无据。

7.2外资利弊

梁有两篇文章论外资问题,一长一短:《外资输入问题》(1904,16:61-98)、《利用外资与消费外资之辨》(1911,27:77-80)。他对外资问题的论述,起意于“今日中国立于列强间,至危极险之现象不啻千百语。其最甚者,则外国纷纷投资本,以经营各大事业于我腹地,直接生影响于生计上,而并间接生影响于政治上,此最为惊心动魄者矣。……吾固案诸学理,……就种种方面以研究此问题之真利真害,……略陈今后政府国民所当采之方针为结论”(16:61-62)。

7.2.1剖析与对策

此长文共7节,分述外资输入中国的原因、外资的性质、外资在华略史、外资的类别、评比外资的利害、论外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中国可采之对策。此处不拟依序摘述,只选论梁个人对外资的见解,凡背景性(如外资输入史)与解说性(如外资的事业项目)者皆不论。

何以列强争相以雄资进取中国经济之命脉?“故今日列强之通患,莫甚于资本过度而无道以求厚赢(利润)。欲救此敝,惟有别趋一土地广人民众而母财涸竭之地,以为第二之尾闾,而全地球中最适此例者,莫中国若。此实列强侵中国之总根源。”(16:63)

外资在华活动的性质,自甲午之战以来的十年间,依梁的见解约略有七项性质上的进展与变化。(1)马关条约内特别提到日资可用机器改造土货(中国之制造品)。(2)马关条约之后数月,英人赫德(总税务司)拟出机器制造抽税章程,范围限定在制造业内,未及他业。(3)中俄密约(《喀希尼条约》)要求东三省铁路权与矿权,德国依《胶州湾条约》要求同一条件,然势力犹有限制。(4)开始有正式借债兴业之交涉,然借债之主动权犹限中央政府,势力尚未普及。(5)民间与私人假财团法人名号,与外国资本家交涉,外资输入之途大开;但名义上仍是借债,主权在华,债务与利权仍在我。(6)华洋合股向外借债,冒华人名义发起,洋人附股,华人总办洋人帮办,其实正好相反。(7)明订华洋合资之权利义务,要求改正矿务章程;外资输入已不必假名华人,门限全撤。

接下来梁要谈论的,是借用外资的时机与原则:

(1)“凡一国中以特别事故(例如战争忽起、兴学骤盛),致金融紧迫之现象者,最善莫如得外资以为调和。……苟政府财政之基础稳固,而所以运用者适其宜,则外资之必不为国病明矣。”(16:77-78)

(2)外资输入时,因大笔资金短期涌入,最易发生通货膨胀,扰乱国内金融市场,物价变动剧烈。梁的反论是:“在浅识者,以为是货由外国输入之意义也。……故坐是因噎废食以诟外资,……然按诸实际,外资之来者一千万,其引受现金,通例不及一二百万,盖其大半皆由各种国际动产券面上所有权之移转,而甲国之中央银行与乙国之中央银行,为一纸汇票之划拨而已。”(16:81)

(3)若“外资输入太骤,……无奈本国之场业不能与之相应,……阿根廷当四十年前图治太锐,大借金于英国,……俨然大进步之幻象,及实利未收,而偿还本息之期已至,于是全国骚然,百业中止,而国势从此不可复振”(16:82)。

(4)“然则外资最可怖之问题何在乎?曰:不问其外资之来源,而问其外资之用途。用之于生产的,往往食外资之利;用之于不生产的,势必蒙外资之害,此其一。曰:不问输入时之受纳法,而问输入后之管理法。苟能全盘布画,分期偿还,则虽多而或不为病。反是则其末路之悲惨不可思议,此其二。”(16:83)

(5)“要而论之,外资之来,能如欧美各国之以本国公债券自由吸集者最善也,盖有外资之实而无其名,万无牵涉及于政局之患,……不用一毫人事之干涉。”(16:84)

从这五点看来,梁通过日本的财经著作,对欧美运用外资的史例与基本原则,掌握得相当不错。梁说在光绪四年到二十七年间,中国向外借债九次,大部分为偿外国兵费(赔款)之用,这是属于非生产性的外债,这是本书第4章的主题。梁认为对中国前途最危险者不是外债,而是外人投资本于内地,以经营铁路、矿务及其他工商业者。一般持此论者以为外资所到之地,即为他国权力所到之地,外资的恐怖之处在此;梁认为商权归商权,政权自政权,不必混谈。这个观念是正确的,但接下来的三项论点却甚可商榷:

(1)外资与中国劳动者。一般的见解是中国人口压力大,失业者多,外资来华利用中国的资源与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增加生产价值,故应欢迎外资。梁的见解不同,他认为外资初入的数年或十数年间,或许有此良效,但恐长期之后,将步欧美后尘,产生中国前所未有的劳动阶级,中国社会因外资深入而阶级化,接着出现贫富悬殊。他的推理方式,是眼见欧美尚无法摆脱工业化之后的这两项恶果,所以事先考虑中国若采外资及其经营方式,要如何才能避免同样的后果。

这或许是一项考虑,但因为实际后果并未发生,所以难下论断。

若纯就学理来推论,清末中国失业人口的压力不轻,一般劳工生活水平不高,果若有外资能提供相当的工作机会,减少失业人数,何乐不为?在贫弱的经济结构下,是要先考虑中国社会阶级分化与贫富悬殊化的后果呢(这两项结果尚不知何时才会出现)?还是以救命活口、增加工业产能为优先考虑?求生尚且困难之时,梁先顾虑到欧美社会工业化之后的弊端,犹如半饥之人担心日后患高脂血症,而推拒眼前的牛油、牛排。梁认为“而今也国中一切生利事业,皆仰成于外资,则彼外资者,无异吾臂取吾民固有之幸福而横夺之也,是外资之可怖一也”(16:88)。这是尚未噎而已思废食的见解。

同类推荐
  • 经济学会撒谎

    经济学会撒谎

    本书是一本趣味性经济学读物。通过一些有趣的话题,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经济学,学习经济学,用好经济学。其核心思想仍与经典、传统的经济学思路一贯,但看事物的角度则力求新奇,改变大家对经济学的传统认识,解决一些学习经济学,运用经济学时的观念误区,使经济学能够更好地为我所用。
  • 现代服务业:特征、趋势和策略

    现代服务业:特征、趋势和策略

    本书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深入分析了现代服务业的概念、内涵、分类体系和理论基础,归纳总结了当前全球现代服务业发展总趋势,全面客观评价了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发展现状和主要问题,提出了新时期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目标、方针、 战略、重点、科技支撑体系和区域布局,以及相应的政策措施。 本书可供经济规划工作者、研究者、高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阅读。
  • 后谷歌时代:大数据的没落与区块链经济的崛起

    后谷歌时代:大数据的没落与区块链经济的崛起

    《后谷歌时代》一书的作者乔治·吉尔德是一位颇具远见卓识的智者。他在技术和文化领域具有无与伦比的视野和见地。他向读者描述了谷歌所面临信任与安全危机,并勇敢地预测了即将到来的后谷歌时代。谷歌的“搜索和排序”能力吸引了世界。看似免费小应用,诸如视频、地图、电子邮箱等让用户欲罢不能。但一个没有价格竞争的体系必将扼杀创业精神,并最终将互联网变成广告的荒原。缺乏信任与安全是谷歌致命的弱点,且当前的计算机和网络体系无法解决这一危机。如果价值和安全不是信息技术体系结构的组成部分,那么这个体系结构必将被替换。作者认为长期由少数巨头把持的互联网将面临着一场“大拆解”。
  • 经济的逻辑(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经济的逻辑(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经济学家永远在寻找人们观察不到的生活逻辑,以及形成该逻辑的看不到、数不清的理性决定。一本书,将经济那点事儿说清楚。
  • 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债务融资研究

    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债务融资研究

    徐丽梅等编著的《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债务融资研究》在总结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现有的投融资体制和经济环境的限制以及现有融资模式的局限性。原有的地方投融资平台虽然在一定时期内有存在的必要,但也同时存在着缺陷和风险。《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债务融资研究》在考虑目前法律框架的前提下,探讨了创新地方投融资平台的做法,包括改革依据、基本特性、功能定位和运行机制等内容;其次,对于债务融资模式,分析和探讨了“准市政债券一市政债券”的发展路径,并对未来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市政债券融资的方向提出建议。
热门推荐
  • 仙凡至尊

    仙凡至尊

    开先河,揽美人,承疾苦,历千难,搅动乾坤阴阳。得气运,脱地府,拦风云,闹苍穹,终至神人之列。
  • 缱绻时光

    缱绻时光

    时光缱绻,情深久伴,厚爱无言,当尘埃落定,铅华褪尽,他们,依旧如初。
  • 封家外传之轩传

    封家外传之轩传

    这是一个人的故事,也就是讲述他成长故事,他如何经历这么多事情,如何一步一步成为无敌存在,又是如何看清世界的美好和黑暗。
  • 玄幻之超神QQ

    玄幻之超神QQ

    一人之力,何以逆苍天?以身化界,掌世界之力,握规则之刀,持法则之剑,战天斗地,唯我独尊。洞天,衍灵,造化……一步步走上超脱之路……林天携大道本源所化的变异QQ,穿越神武大陆,这一次,誓要踏上世界之巅,成就诸天主宰,领味那属于我一个人的风采!
  • “猎户星座”行动

    “猎户星座”行动

    毫无疑问,这《“猎户星座”行动》将使阅读产生一种力量,如同白昼使工作、高山使远瞩、游走使风景产生越来越远的期待一样。无论是写战地风采,还是绘边塞风情,还是叙京风民俗,邓友梅作品中涌动的都是那份中国文人的传统道德。生活故事、人生体验,在他的笔下娓娓道来,向读者诉说着多彩的人生,读之启人心智,催人奋进。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黄河异事录

    黄河异事录

    传说,黄河上有一个最神秘的职业——黄河捞尸人。他们繁衍上千年,经历了无数奇诡往事,也掌握着黄河最大的秘密。我自小随身为捞尸人的爷爷在黄河上干着捞尸的营生,耳闻目睹了各种诡异的现象。一次,爷爷从黄河里捞出一具藏在巨型龟壳里的棺材,由此引出一桩桩离奇事件。我、爷爷、叶教授、古枚笛四人经历无数艰难险阻,九死一生,在浩荡不息的黄河中寻找着上古的秘密。阴兵渡河、幽灵船、鱼骨神庙;龟型巨棺、死亡灵蛊、巨型石碑出世,真相尚未水落,谜团蜂拥而至,我们一行四人更落入一个步步为局的阴谋之中……
  • 创世星界

    创世星界

    血气方刚大将军在炮火下穿越和正在夺舍的鹿仙人的碰撞能有什么火花呢?一个血气方刚,有血有肉一个成熟老道,老谋深算两者合璧,天下无敌,谁人能破?这一世,我必创造星空神话这一世,我必遨游九霄这一世,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 某科学的黑猫

    某科学的黑猫

    某一瞬间的懦弱会让人用一生去铭记,然后在回忆中受到无休止的的折磨。这次,我打算守护她的微笑。即使作为一个影子。
  • Little Lord Fauntleroy

    Little Lord Fauntlero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