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7700000006

第6章 我与无线的恩恩怨怨(5)

二十多年后因西九计划我再次坐在一间办公室里,近看远看当年的“事头婆”,可观性仍旧五粒星。极喜欢扔出问号集思广益,一面沉思的背后,原来已把思绪整理清晰,再向长桌上的各路人马分析利弊。不主观、不霸气、不作情绪化的捶胸顿足,就是以事论事,有那么一阵让我想起芭芭拉·史翠珊的某出电影:ON A CLEAR DAY YOU CAN SEE FOREVER。

周梁也是一种史翠珊吧。上星期看ACTOR'S STUDIO的美国演员访问系列,史翠珊的谈笑风生看得我泪水直下——我们的艺人几时才能像她般把自己琢磨成艺术家?如果无线当年不是落在会计师和推销员手中,而是继续由周梁揸大旗?

毕竟是她和旗下女将如叶洁馨、吴慧萍等给了我们缪骞人和新的汪明荃、黄淑仪、苗金凤和郑裕玲。格调之外,更是一种精神力量。

2007年11月5日

十五个陈志云是香港之子的理由

有日走过香港某大学的校园,入眼尽是宣传广告。吸引我停下脚步,并非因为我是它们招手的对象,而是在图文并茂的夹攻下,我看见了高等学府如何“打造”青年才俊。我已忘了广告中是否黑纸白字写着给大学生“增值”二字,但肯定这目的呼之欲出。即是,为了帮助新鲜人踏足社会之初不用由零分,甚至负数开始,有关部门便给他们设立“赛前热身”的讲座。一个一个城中名人排名不分先后在广告上出现,有人“训练口才”,有人“改善形象”,也有人指点什么是“人情世故”,看上去良师益友济济一堂,同时亦教我感触丛生:这些在课外给大学生上的“补习”,似乎是实用多于启发,而“名师”玉照更俨如反映学生的“未来”——学府是否认同各人在其领域上的成就,就是大学生值得照办煮碗的地方?珠玉在前,使“MODEL ANSWER”的气息益发浓厚,在香港教育制度培养出来,典型的“考试精英”眼中,他们就是被建制盖章认同的“样本”。换句话说,名师们位列“增值榜”上,是提供现成经验作为值得大学生借镜的技术或者方法,如果效果彰显,那就是社会上将多了更多他们的复制品——纵然实际结果可以不是这样,但是主办单位的“苦心”不难理解。

而就在昨日看着陈志云“云开月出”主动招开记者会的新闻片的某一刹那,一个念头的诞生忽然与之前的感触连接起来:假设不是发生了涉贪事件,荧幕上这个被官非阴影笼罩,却仍不忘“安定人心”(“不要慌,不要乱,不要放弃”)的“上上等人”(形容他的位置总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会不会就是香港人眼中的“理想楷模”?多少父母,以至年轻人本身,会由“不介意”到“向往”拥有陈志云身上的一切?

不,我真的不是有意以偏盖全与哗众取宠。极其量,我只是把假设从不太明显的位置推前到聚光灯下。事实上,这假设已有确凿证据证明推论的可信可取:陈志云能有信心在看似对他“不利”的气候下“挺身而出”,这份“信心”已包含他对大众心理的一定掌握:(一)媒体不会对他视而不见,因为大众期待看见他作出交代;(二)大众对他“不离不弃”,表面上是八卦需要,但想深一层,“八卦”只是行为,它的背后是由复杂的心理活动组成。陈志云不怕在此时此刻弄巧反拙,可能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陈志云”(或一干能登上封面头版当新闻主角来帮助传媒促销的“名人”)的“价值”在于:看着“他”的言行举止时,大多数人还是会被激发起“他“有”而我(们)“没有”的“一种目光”。不论出于妒忌或羡慕,媒体上“陈志云”所象征的“吸引力”,更多应是来自他对我们的欲望的操纵——诚然,若是在看见他的时候,只会让我们满足于他“没有”而我们“有”,那便等于咒语的魔法已被破解。举个例说,谁不希望陈先生的酒涡是长在自己脸上?

不如,就让我们由最表面的“酒涡”说起。

(一)酒涡

酒涡,顾名思义,是“酒”加“漩涡”,两样都是叫人“无法自持”的东西。酒涡和其他受诸父母的外表条件和身体部位不同,它没有美丑之分,分别仅是“有”和“没有”,“有”便是“美”。不信,请提名一个长了酒涡而失分的例子。“有酒涡,有丑人”。也没有不因此而被“看见”的人。“你有酒涡……”,当事人难道不照镜?但酒涡的实际好处是什么倒不见得人人知道,原来可以是“让笑容更亲切,因为酒涡使人看见纯真。”

能一眼被看见的“纯真”就是“方便”,它能使人放下或减低戒心。

陈先生在这方面不容否认得天独厚,给他从行政人员跃身演艺工作大开“方便”之门。对于……不要说入娱乐圈,就是连日常生活也没有“观众缘”的人而言,长在他人脸上的“财富”当然也可以是自己的“刺痛”。

(二)变身

传媒人——尤其幕前的,永远不能缺少变魔术的能力。法力愈高,幕前的魅力便愈大。因为那是令大众目不转睛的最大本钱。陈先生投身幕前的决心可见诸他个人形象的变化。或者,这也是为了达致“寓工作于娱乐,寓娱乐大家于自娱自乐”的双重目标。“电视台(男)高层”在过去都是“其貌不扬”,但自从陈先生掌政,他的角色——不是会计师而更接近是“推销员”,包括之前的政务官,他的专长——由内务转向建立关系网,加上电子媒体过去数年的营业额受到网络冲击,各阶层员工的“功能”亦趋向一身兼数职。MULTI-TASKED的职业需要给予陈先生一个“最佳舞台”让他“千变万化”——这,应该就是特首如何甘辞厚币亦无法成功挖角他当广播处长的原因:与其说陈志云是TVB的人肉台征,不如说,时代变化因缘际会,是TVB成就了陈志云由制度里的一口螺丝钉,化身翩翩起舞的花蝴蝶。对于大多数只能是螺丝钉的制度维持者,谁不想一尝自由自在,但又不会消失在大众眼前的滋味?

(三)英语

每年邵逸夫奖颁奖典礼,陈志云都让观众再次见识大学生的今非昔比。收起花俏的造型,专攻字正腔圆的英式口音,陈先生经常把身边的CO-HOST郑裕玲给比下去——她也是英语对答,但就嫌太美国化,也就是“不够有文化”。陈先生的英语能力(魅力)不只给人“胜任”的感觉,更生“众星拱月”的“气势”——性质不同娱乐节目的学术颁奖晚会,得奖嘉宾大多腼腆,司仪如是获得更多“表现”的机会。虽不至于喧宾夺主,但无可否认,“行云流水”的英语确实有助陈先生“鹤立鸡群”——看,“阶级”这回事还是有高低之分的,“高”者,见诸番书没有白念,“低”的,则只能望“洋”兴叹——虽然那些字句不外乎是什么奖和谁得奖。

没有办法了,谁叫英语之于香港人不同它之于新加坡人——不是生活工具而是身份象征?

(四)韦家晴腔

每当韦家晴腔在空气中响起,就是人民关怀像毛毡、像棉被般“送暖”而来的时候。《铿锵集》、《向世界出发》、《一百万人的故事》中每集的详细内容,容或将被岁月冲淡,被人们遗忘。忘不了的是“旁白”的感染力——哪里被特定的腔调触碰,哪里就有值得观众悲天悯人的地方。几乎已成香港纪录(或游记)片集的旁白代言人,“韦腔”听上去已从一种功能,变成一种灵性——即便不是化腐朽为神奇,至少是这把声音令大众心目中平淡以至乏味的纪录片增添了丝丝的“人性”——抑或戏剧性?就是这样,观者恍如也在观看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灵魂的存在。

明明应该是SEEING ISBE LIEVING的时候,是韦腔发挥作用让耳朵转过来扮演眼睛,好处是,大家不用再为什么是真实争辩不休,因为一把戴上“人性光环”的声音,已经提供观众需要的全部批注……和投射。

(五)口才

香港人对口才的向往一般基于两种需要:(一)希望惹人注意、受人欢迎;(二)在化解麻烦,甚至推卸责任时,姿势最好漂亮、潇洒。所以,香港人认为口才了得者通常乃诡辩之士,又或“无厘头”。前者能够顺应大众的犬儒性格,后者除了也是犬儒产物,更可让人满足对自己既“有个性”又不会给人制造威胁的想象。所以,香港人对“口才”的需求是“守株待兔式”的——愿意买票去听栋笃笑的人,远超于培养自己做栋笃笑者。

陈先生也有做过类似的舞台演出,但那是“访问”。而一切缘起于以他名字命名的“饭局”系列。“访问”与“栋笃笑”都是以语言艺术取悦大众,差异在于一个专以揶揄和得罪人搏取掌声,另一个刚好相反,就是把栋笃笑需要的鲜明立场消弭于觥筹交错、宾主尽欢。以陈先生主持的访问风格而论,看点是让受访者在险象环生的八卦题目下安全着陆。“口才”在他身上有如降落伞,降落伞既是“逃生用品”,当窘境出现在他本人身上时,他当然会选择以“现身说法”来显露生存意志。

一切能够显示“生存力量”的东西,都会令香港人眼前一亮,心生共鸣。

(六)慈善

TVB的“公信力”是由主办慈善活动起家——1972年6·18雨灾,请出任白复出与雏凤合唱《李后主之去国归降》到今日已成“佳话”,之后一年一度的《欢乐满东华》及与其他公益机构携手合办的筹款晚会,无不有助电视台的公共形象。但真要说到机构的慈善形象,全天候体现在一个行政人员身上,陈志云是开台以来第一人——由《志云饭局》到《志云上素》,全香港都知道(一)他茹素;(二)表明是天主教徒——然而却又有志云大师的称号,虽说名字不外是戏谑,但大众对于艺人“明明不认识,却像老朋友”的似熟还生,还不是由这里一块,那里一段的印象撮合得来?故此,陈志云的“慈善形象”,既是承袭“历史”,同时开创“个人风格”:身居高层本该酒色财气都多,大众却可能在陈先生口中听得最多“我食斋嘅”,而对他另眼相看。不杀生,少肉欲——能在娱乐圈中清者自清,即便盛传陈先生月薪、年薪多少,这些数字只会让人更加欣赏他的发财立品。

加上未曾成家立室,陈先生这位“好男人”的另一半仍是虚位以待属于“公众”的。一方面他没有欲望,另一方面,频密的曝光又让大众把幻想投射在他身上,既有宗教信仰又被捧为偶像,可说是面面俱到、功德无量。这样的一个人怎能叫人不折服?

(七)虚假

不要看香港人拍得最多的类型电影是黑社会片,便以为香港人最讲义气——幻想世界往往是对于现实不足的补偿,银幕上以手足情兄弟爱建立伦理价值,便反映银幕下这些精神的买少见少:社会一日比一日关系利害化,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只会沦为投资市场的负资产,大家当然不会浪费人力心力在得不到对等回报的付出上。一日卖出三百个假,三年卖不出一个真,为何要是众人皆假我独真?

如何假,有多假,以至明明是假却有办法使自己相信“那是真的”尽皆成“社会学”。传媒马首是瞻,带头示范“伪术”也可以是“艺术”。陈先生麾下每多“真情流露”的制作,偏偏它们引来不少“节目流于矫情、煽情”的批评。以《一百万人的故事》为例,面对贫穷线下的受访者时,主持人愁眉苦脸,镜头愁云惨雾,旁白(陈志云)更是愁人莫对愁人说,说起愁来愁更愁,很难不令主角变成配角。

但从娱乐性的角度来看,唯有“反客为主”才能令观众免于一不小心便陷入“旁观他人之痛苦”的痛苦中。陈先生和他的制作团队从来看不到“怜贫”也可以是“嫌贫”的变奏,是不是因为“假的真不了”——每个位置的人都太在乎自己的表现——变成了有太多姿势——而忽略了节目的本质(关怀)?

在TVB剧集一出比一出来得夸张的今天,香港人早已习惯有样学样:在生活中演技大过天,而且相信那不等同“假”。

同类推荐
  • 我为过客,你是天涯:三毛遇见张爱玲

    我为过客,你是天涯:三毛遇见张爱玲

    这是一本关于三毛与张爱玲的文学传记。本书详尽的记述了三毛和张爱玲两人看似相近实则不同的人生,文中人称互换,抒情叙事相结合,委婉的混合着作者对两个传奇女子人生经历的独到见解与感悟。文章整体叙事风格温婉流畅,语句优美动人,叙事抒情融合的自然协调,读来有畅然之感,文字之间所流出的真情实感很是感人,包含着作者对两位女性的敬仰与怜惜之情。
  • 当代中国农民阶级发展问题研究

    当代中国农民阶级发展问题研究

    自农民阶级产生以来,中国农民历经了封建社会(含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两个不同性质的社会形态,以及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两种不同的经济形态。在不同的社会形态和经济形态下,农民的社会地位、身份、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都呈现出不同特征,历经了不同的变化过程和阶段,但最富有划时代意义的变化是始于1978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民从此逐步冲破传统的束缚向现代文明迈进。
  • 梦醒了的人生

    梦醒了的人生

    本书主要内容讲:娜拉走后怎样;人生的足迹;著者自叙传略;我的第一个师父;我的种痘;阿长与《山海经》;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女吊;父亲的病;琐记;忽然想到;致萧军;藤野先生;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范爱农;杂忆;《呐喊》自序;《自选集》自序;通信;我和《语丝》的始终;妇女与儿童的发现;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对人生的沉思等等。
  • 学·问:聆听李敖的睿智人生课

    学·问:聆听李敖的睿智人生课

    《学·问:聆听李敖的睿智人生课》以语录、述评、小传的形式,从处世、两性、文章、政治、文化等视角向读者展示这位“文化狂人”的傲骨与个性,揭示并审视他的各种思想和观点,可以帮助读者朋友们更深刻、全面地了解和理解李敖先生的为人和学问。除此之外,《学·问:聆听李敖的睿智人生课》还有另外一个使命,那就是通过李敖先生幽默、犀利的态度以及对生命的顿悟与达观,鼓励更多的人热爱生活,积极地面对人生。
  • 谁的青春不曾迷茫(醉美文摘)

    谁的青春不曾迷茫(醉美文摘)

    本书没有华丽的语言,有的只是个人经历和感悟。文章始终以第一人称述说现在,以当代人为背景亲情吐露的思想。作者们用自己的人生经历来劝解大家青春的迷茫人人都有,希望读者能够从作者身上找出答案,看清自己,走出迷茫的青春。天空中有雨滴滑落,矜持说那是她的眼泪,做男人的悲哀,莫过于真正爱上一个女人,风吹开了云,风却不知将要飘向何方……本书将让你体验前所未有的心灵盛宴,获得终身受用的人生智慧。
热门推荐
  • 王爷,有种别娶我

    王爷,有种别娶我

    【天才小宠妃】空有花瓶长相没半点才艺的废物,上吊自尽,醒来相爷千金挺起脊梁,用现代的包装与小聪明,该赚钱就赚钱、该出手就出手,美男天生就是用来调戏滴嘛!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The Jimmyjohn Boss and Other Stories

    The Jimmyjohn Boss and Other Stori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崔家嫁女

    崔家嫁女

    简介:崔家有四个女儿,均已及笄,崔夫人后半生的愿望便是给女儿们挑选称心如意的夫家,只要有些财产的,她都认为是良配。崔家二女崔霜雪,冷眼旁观了各式婚姻,喜怒哀乐相伴相生。她不明白到底怎样的家庭才算是幸福的,才是她想要的,直到遇到他。他宁可不要山河也要护她周全,他许她看每一个日出日落,度尽春夏秋冬。她以为完成了宿命,就可以和他潇洒于江河湖海,从此不分离,却终究抵不过命运的安排,相忘于江湖,留他独自看日出日落,寻遍春夏秋冬。
  • 江辰传奇

    江辰传奇

    莫霄世界五胡十六国时期,王朝异侠横空出世,入世修仙,以武入道,剑开天门,终成逍遥道果,破碎虚空。少年出寒谷,一匹马,一壶酒,一个行囊,一把剑。磨剑十年,锋芒毕露。黄龙士布局天下,欧阳扶风品评江湖。江南明教义军起,西蜀唐门血饮流。一人于华山之巅,怒涛卷霜雪。一人手提玉剑,飞剑断江横。一部《苍龙诀》。半部《逍遥游》。领太极志,造三尺剑,携道同游,三千苍穹。——血,染红了整个冬天。
  • 重生小甜妻:薄少,请低调!

    重生小甜妻:薄少,请低调!

    (超甜宠文,放心入坑)重生一世,顾熹微只想安静地做一朵白莲花。将伤害她的人亲手送下地狱,守护她爱的人。一纸婚约,传闻神秘多金的薄少成为了她的丈夫。婚后,本以为是取各自所需,她却渐渐沦陷。“这个花是送给夫人的。”“夫人要的东西,自然是全部都买了。”顾熹微惊恐状:“你,我们不是说了不能那啥吗!”薄少冷着脸甩出结婚证,欺身而上:“婚姻合法要求。”.......总感觉自己跳进了一个坑。
  • 父亲的晚年生活

    父亲的晚年生活

    把母亲埋好之后,父亲在家里翻了半天,把母亲生前吃剩的药片子,还有几双布鞋、几双袜子、几件衣服,包括一条断齿的桃木梳子,统统地搜腾出来,堆在院子中间,打火机弄了半天,才一把火点着了。衣服、梳子都很好烧,燃起蓝蓝的火苗,很快就烧成了灰。而鞋底子是塑料的,衣服扣子应该也是塑料的,治疗心脏病的药片子不知是什么,加在一起就特别难烧,沤出来十分刺鼻。在这个初冬的黄昏,我们整个塔尔坪村子,就弥漫着这种中药熬煳了的气味。烟也很浓很大,把半个村子都遮挡住了。说是母亲,其实我的母亲在三十年前就去世了,当时三十九岁,父亲四十多岁。
  • 代罗敷诮使君

    代罗敷诮使君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神别闹

    大神别闹

    【2018王者荣耀文学大赛·征文参赛作品】新书《让子弹飚》喜欢的去支持下当王者荣耀不在是单纯的娱乐游戏,更多的时候它代表的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一种信念,一种兄弟之情,还有燃烧的青春!纯青春校园电竞文小说,萝卜出品,必定精品!
  • 职场之一见钟情

    职场之一见钟情

    是谁说只要爱上了谁,那么所有与她在一起的时光都是最美的消遣。纪若白,一个把商场沉浮看作简单游戏的男人。却并不张扬,沉默得把自己的姿态隐藏,清冷淡漠。他们相遇在电梯间,她撞进他的怀抱,仿佛也撞进他一向无情无欲的心里。明知道她会离开,但还是孤注一掷得宠爱。把所有与她在一起的时光,都当做最美的消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