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51900000005

第5章 导言(4)

如果说本土现代美学家包括蔡元培、梁启超、林语堂、周作人等人都将审美提供的关怀仅仅局限于“审美人生”或“生活艺术”,即尘世慰藉和现实关怀,那么最多只在“信仰”层面上,即对这种人生的诉求(如朱光潜)和这种生活的持留(如周作人)上符合广义形而上学;但是潘知常先生所提供的“终极关怀”却来自神性信仰,美的本体来自形而上学本体,从本体论上符合形而上学;他的审美主体也不可能如“审美人生”或“生活艺术”的提倡者们那样包括了身体,而是孤零零的一颗要慰藉的灵魂,是纯粹的精神本体;他提倡的审美活动也绝不可能是包括身体关怀在内的尘世活动,而必然是依赖静观沉思以发现自身神性、获得精神超越、达到“澄明”境界的超凡活动;他所面对的现实世界也全然区分于分享了神性之美的世界,现实世界只有丑陋横行,而美的世界则只能依赖于内心所建立的信仰世界,是完全形而上的世界。从这四点看来,即便我们能够获得临终前的慰藉,填补潘知常所暗示的本土“未知生、焉知死”所留下的文化空洞,但无论如何已将美学与形而上学捆死在一处了。

为了更为充分地展示审美形而上学的畸形,以此进一步了解尼采采用谱系学对传统美学进行批判的深刻意义,割断美学与形而上学之间的必然联系,此处我们还需要引入对另一位深受我们尊敬的学者的分析。

2007年“审美超越论”的主张者王元骧先生在更早的时候写了一篇《关于艺术形而上学性的思考》,开篇一段如下:“在今天,当艺术为金钱所收买,丧失它自身所固有的人文性,而沦为人们休闲、消遣的玩物;当作家不再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满足于对所谓‘原生态’的生活的真实呈现,而使作品日趋粗鄙化、浅俗化;当艺术理论正在怀疑美是否还是艺术的本质属性,并致力于消解美的超验的、形而上学的意蕴,而把它降贬为只是感官和欲望的对象的时候,回过头来再重新来探讨和阐述艺术的形而上学性的问题,对于我们思考和认识艺术的性质,恐怕是不无启示意义的。”作者首先批判了新世纪“极为不堪”的文化现实,并将艺术的本质属性——美与形而上学意蕴紧密联系在一起,似乎一旦形而上学与美脱离了关系,美就因沦为“感官和欲望的对象”,而使人向动物发生退化。“艺术形而上学”这个命题,在王元骧处是直接等同于“审美形而上学”的。

当然,为了证明他自己所说的审美形而上学与他认为要重视的形而上学传统——即从柏拉图到康德的传统之间的区别,王元骧将之宽泛化为广义的形而上学,即终极关怀:“这种神秘,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由于其中体现着艺术家内心的形而上学的诉求所赋予的。而我们之所以把这种神秘看作是一种形而上学,就在于在我们看来艺术的形而上学不属于一种知识的终极真理,而是生存的终极关怀;同时也决定了在审美活动中所产生的形而上学的情怀不可能通过理智而只有通过感觉和体验去进行领悟,它的思维方式也往往是启悟的、交感的,人们所‘听见的是一个心灵在回答他的心灵’。”王元骧先生所谈的“终极关怀”就是“形而上的关怀”,而“形而上的关怀”也就是“形而上的慰藉”,其英文是Metaphysical comfort;“神秘”是由“艺术家内心的形而上学诉求”所带来的,王元骧所指的艺术家及其神秘体验,主要就早期浪漫主义诗人、哲学家诺瓦里斯的话而言:“诗人是没有感官的,对诗歌的感受就是对特殊、个性、陌生、秘密、可启示的、必然而又偶然的感受。它表现不可表现的东西,它看到看不见的东西,它感觉到不可感觉的东西等……因此一首好诗才是无限的,才是永恒的。对诗的感觉近乎对预言、对宗教、对一般先知的感受。”

没有感官的诗人只能通过“神秘的内心”(或者“内在感官”)才能产生这些感受,我们此处并没有要否认诺瓦里斯这种审美感受的真实性,而是仅仅希望指出这种审美主体作为意识主体或精神主体的纯粹性,并将这段话与一个世纪后尼采所说的话并置起来一同品味:“当代艺术中的感性——艺术家在其作品中追求感性效果,此举经常弄巧成拙,因为观众或听众不再集中精力于感官的体验,而是与艺术家的本意背道而驰,被艺术品带入了一种近乎乏味的‘圣洁’的感受。——也许,他们的感性开始的地方,就是艺术家感性终结的地方,双方的感性充其量只会在这一点上相会。”尼采此段中有两种感官体验以及两种感性,艺术家的和观众的。艺术家的本意是要观众集中精力于感官体验,因而追求感性效果;然而此举弄巧成拙,观众反倒产生了“圣洁”感,从而离开了艺术家的感性。这段话存在着一个根本问题,艺术家增加了什么样的感性效果,导致观众精力转移?从观众产生的感性——近乎乏味的“圣洁感”推断,显然艺术家调入了宗教体验或诺瓦里斯所谓的“对预言、对宗教、对一般先知”的感受;这种感受一旦产生,“感官体验”,也即艺术家真正希望观众集中注意的体验也就终结了;何以形而上学的体验或宗教神秘体验会排斥感官?因为纯粹的意识主体、精神主体从根本上否定身体;最具反讽意味的是,虽然形而上学的“圣洁感”当然不是什么来自神性的感受(因为这也仅仅只是一种身体感受或仅仅只是某类群体的身体感受罢了),但也只是一种“稀薄到乏味”的感受了。

如果结合潘知常所给出的两个形象来看,即海德格尔笔下“终有一死”却在听神性声音的人,以及被美丽女妖的美妙歌声所诱惑的那些希腊水手,那么很显然,“终有一死”而“有信(仰)”的人们所获得的不过就是尼采所轻蔑的一种“稀薄到乏味”的感受,而塞壬歌声之所以迷人,以致奥德修要自缚于桅杆之上才可抵御,恰恰说明了审美感受的身体性。

尼采的这段话只是指出了形而上学思想作祟后为审美体验带来的问题,终极关怀也好,神性体验也罢,不过是审美体验中的一种构成元素,而决不是审美体验的目的,更不是通过审美要超越到任何世外桃源中或彼岸世界中去。然而,王元骧其后所主张的审美超越论不仅存在纯粹的意识主体问题,也存在着形而上学思维所带来的两个世界(审美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分裂,并以审美世界来谴责现实世界,使人只能从现实世界向审美世界逃离的问题;还存在着依赖一个只有在想象中才存在的绝对完美的人性本体(在他这篇文章中,人性本体是以康德勾画的完美人性蓝图为模型的,康德“从本体看的人”,是谨守着胸中的道德律令并抬头仰望星空的人。无论如何,“仰望星空”总是指向了那个不可认识的“物自体”,“谨守律令”则因理性先验性之不可解释而为上帝的存在留下了地盘)的问题。后两个形而上学的思想症结被“审美超越论”的争论者彭江虹、宗志平等人所抓住并予以批评。

不仅如此,王元骧先生在该文中还对后期尼采将一切形而上学的慰藉、包括早期他在《悲剧的诞生》中提出的艺术-审美形而上学“一道抛还魔鬼”进行了批判:“尽管尼采后来由于思想的困惑否定了早年的这一见解,把‘形而上学的慰藉’改为‘尘世的慰藉’,并扬言要把它‘扔给魔鬼’,但这并不能掩盖和抹杀它的思想光辉,而只能说明他思想的倒退。”此处“尘世的慰藉”(earthly comfort)是与“形而上的慰藉”(metaphysical comfort)形成鲜明对立的,如果说我们一见到“形而上”就感觉到玄虚难知,那么“尘世”(earth)至少是我们所熟悉的;从我们至少自认为熟悉的“尘世”出发,“形而上的慰藉”肯定不是来自这个世界,而是来自“非-尘世”;“尘世的慰藉”取代“形而上的慰藉”这点一旦被否定、被视为“倒退”,那么艺术只能在天国(与尘世对立,因此形而上的世界与天国半斤八两)的虚无世界中开辟王国了。王元骧在批判尼采前引述克罗齐对尼采艺术形而上学思想的肯定,所重视的也只是克罗齐为尼采前期美学所戴上的“高尚的希翼”的帽子,而之所以“高尚”,是因为克罗齐认为尼采“将美学思想引向了精神的领域”,“其高度是十九世纪下半叶几乎从来未企及的。”尼采早期美学思想之所以被克罗齐、被王元骧乃至其他本土接受者如此看重,不能不说是“精神领域”或“精神生活”具有不言自明的崇高价值这一思想习惯的结果。

可以确定的是,晚年尼采消解了“审美形而上学”的意义,表现出斩断美学与形而上学关联的主导性倾向,这是与他在早年祭出“审美形而上学”命题时的立场根本对立的。然而,我们与王元骧先生的根本分歧正在此处:宣称要抛弃审美形而上学并试图斩断审美与形而上学关联到底表现了尼采的思想飞跃还是像王元骧先生所认为的是“一种倒退”?这个问题直接关涉到身体在审美活动及美学研究中的地位问题:如果审美形而上学的抛弃是一种倒退,那么就意味着审美必须和形而上学即超验活动捆绑在一起,是一种纯粹的意识活动,其审美经验的品质是排斥感官无视身体的“圣洁感”,而具有此类审美经验的人们的形象是试图遗忘身体而只听神性声音的人们;如果这种抛弃(对审美形而上学)并非是倒退,美学虽然正如汤森德指出的那样是牵着形而上学的襟带才学会走路的,但成熟后的美学却可以斩断与形而上学相连的脐带,正如后期尼采通过谱系学方法所做的工作那样,指出审美活动的身体差异和强调审美感受的身体性来源,那么身体在审美创造活动、审美接受活动乃至美学研究、审美文化研究中的重要性就得到了正确的认识。

因此,本书的篇章安排,首先从尼采《悲剧的诞生》开始,进入到他早期美学——审美形而上学的命题中去。在这本处女作中,尼采虽然祭出了审美形而上学,但其目的是反对另一种形而上学,即苏格拉底-柏拉图以来的科学形而上学;而且这一命题本身出现了本体论内核上的裂痕,即来自叔本华的意志形而上学和赫拉克利特的生成论差异性,“酒神”如果是一个关于本体论内核的称呼,那么至少有两个酒神;尼采从中期《人性的,太人性的》一书起,开始认识到自身存在的形而上学思想,因此围绕着早期著作展开了深入批判,并宣称最终要抛弃“一切形而上学”以及“一切形而上的慰藉”。第二章则主要围绕《论道德的谱系》一书进行梳理,揭示谱系学方法的根本出发点——身体,或拒绝分离肉体与精神的整体;梳理从身体出发的谱系学如何从四个方面反对形而上学;展示谱系学方法的幅员,即谱系学斩断道德、哲学、美学(艺术)等领域与形而上学之间的关联。第三章首先对“权力意志”概念做本体论层次的分析,正视戴着“形而上学家”面具的尼采;进而通过商务版《权力意志》一书中尼采对名为“权力意志”写作计划的抛弃,以及尼采后期公开出版著作中权力意志概念使用次数及使用意涵的分析,展示尼采在何种意义上放弃了本体论立场,在何种意义上摆脱了“形而上学家”的面具。在结语部分,笔者一方面通过对希瑞夫特“谱系学层面上的权力意志”的涵义进行揭示和质疑,呼吁广大研究者注意到谱系学方法与尼采抛弃形而上学思维之间存在的关系;另一方面总结了谱系学方法对提升身体在美学研究中地位的贡献,并指出了这一方法对美学“身体转向”或“身体美学”新路径的开启意义。

同类推荐
  • 南怀瑾的16堂智慧课

    南怀瑾的16堂智慧课

    南怀瑾先生将儒、释、道三家思想精华,西方哲学与诸子百家智慧融合,深入浅出,化深奥晦涩为平易晓畅,讲述人生大得大失间的成败智慧。大师之言,字字珠玑;大师之语,意蕴无穷。平实的话语挥洒如诗,智慧的箴言豁达飘逸。仿佛一泓清水,清明透彻又无边无底。沉浸在国学大师思想的汪洋中,渡光浮动,光华闪现,无价的瑰宝呈现在你我眼前。
  • 每天读点哲学

    每天读点哲学

    智慧不是知识,知识关乎自然,智慧关乎人生。而关于人生的“知识。是没有规律可循的。因为没有哪一个人能够找到人生的规律,谁也不敢说自己掌握了人生的真理。所以,哲学家寻找人生的智慧,注定了是在解答一个没有固定答案的“人生方程式”,每天读点人生哲学,其内容或来自经验的总结,或来自理论的阐释,或是生活的感悟,它们以一种浓缩的方式记录了人类的思想史。也就是人逐渐认识自己的历史。从这意义上来讲,人生哲学都已经被读了几千年,但今天我们还在读,而且每读一遍都有不同的体会,究其根本,就是因为里面是。点燃火焰。的智慧,而不是“授人以鱼。的知识。
  • 于丹趣品汉字:节气节日篇

    于丹趣品汉字:节气节日篇

    从2016年11月30日开始,我们的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实从小时候起,许多中国孩子都熟悉且背诵过《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四句里,藏着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这是古人长期对自然界的物象进行观察的经验总结,里面充满了生活的智慧。春种夏耕,秋收冬藏,节气与节日里藏着大自然的语言和代代沿袭的民族基因。于丹老师从文字学角度,讲中国历史悠久的节日与节气。从节气故事、历史由来到古诗谚语、天文气候,应有尽有,字里行间传递着传统文化与自然之美。
  • 刘宗周与蕺山学派(阳明学研究丛书)

    刘宗周与蕺山学派(阳明学研究丛书)

    刘宗周被认为是宋明儒学的殿军,在晚明儒学史上独树一帜。本书从对刘宗周哲学体系内在逻辑分析入手,将研究推至思想家本身,希望借此能呈现出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对其人格结构和哲学思想的影响;尝试通过刘宗周人格结构的内部机制来解说其心性哲学,以期能够更真切地体认他的思想。本书认为,刘宗周的心性哲学是将理学的内容注入心学体系之中,使客体之理变为主体之心,客观之理成为主观之意,由此统一心学和理学,其实质是以理入心,进而以理代心。对蕺山学派的研究是本书的又一主要内容。我们将重点放在梳理刘宗周之后学派内部变化,以张履祥、陈确和黄宗羲为例,通过他们的学术异同及冲突来解释蕺山学派分裂没落的内部原因。
  • 从成语典故看《易经》生存智慧

    从成语典故看《易经》生存智慧

    我们如何才能读懂古老而神秘的《易经》呢?《易经》的道理,对于我们今人有什么意义呢?《易经》中的智慧和我们日常生活的连接点在哪里呢?有没有一种东西能够更通俗地让我们认识《易经》中的智慧呢?有,这就是中国文化中的“成语典故”。 本书就从出自《易经》或与《易经》密切相关的成语入手,为您通解《易经》的符号,探求《易经》的智慧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法则。
热门推荐
  • 弑神者兰斯洛

    弑神者兰斯洛

    身为弑神者的兰斯洛总是孤身一人走在弑神的道路上,直到有一天,一个懵懂少年的出现打破了他寂静枯燥的生活,少年的身影与弑神者心中的那团光芒重叠,这次,他还能一如以往地弑神么?
  • 地理常识悦读(健康快乐悦读)

    地理常识悦读(健康快乐悦读)

    本书搜集了有关地理方面的世界最早和最新、最大与最小、最多与最少、最高与最低等多项纪录,内容丰富,既有一定的知识性,又有一定的趣味性,因而对广大读者增长科学知识、开拓眼界大有裨益。你想不想外出旅游?你想不想看看世界的变化?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领略下地理世界的多彩吧!
  • 王小波文存

    王小波文存

    我二十一岁时,正在云南插队。陈清扬当时二十六岁,就在我插队的地方当医生。我在山下十四队,她在山上十五队。有一天她从山上下来,和我讨论她不是破鞋的问题。那时我还不大认识她,只能说有一点知道。她要讨论的事是这祥的:虽然所有的人都说她是一个破鞋,但她以为自己不是的。因为破鞋偷汉,而她没有偷过汉。虽然她丈夫已经住了一年监狱,但她没有偷过汉。在此之前也未偷过汉。所以她简直不明白,人们为什么要说她是破鞋。如果我要安慰她,并不困难。我可以从逻辑上证明她不是破鞋。如果陈清扬是破鞋,即陈清扬偷汉,则起码有一个某人为其所偷。如今不能指出某人,所以陈清扬偷汉不能成立。但是我偏说,陈清扬就是破鞋,而且这一点毋庸置疑。
  • 火影之日向天佑

    火影之日向天佑

    主角:日向天佑身份:日向家族分家中的分家(父日向树前战死,母林原红独自养育孩子)出生时间:木叶历45年大纲:九尾之夜,母亲被九尾与木叶战斗波及而亡,夺走我的阳光,一个志于复仇的幽灵苏醒了,自此之后天佑的目的是复活母亲和向九尾之夜的参与者复仇。PS:有系统但存在感低,只出现在前期,只是为天佑提供能变强的契机。
  • 正说孙子兵法(大众阅读系列)

    正说孙子兵法(大众阅读系列)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兵学的杰出代表,被誉为“百世谈兵之祖”。它所揭示的基本原理和思想方法,始终是我们在从事各项工作时所必须遵循的认识路线和指导原则。本书完整介绍《孙子兵法》的兵学理论体系,揭示《孙子兵法》的重大学术价值,同时考察《孙子兵法》的历史文化渊源,认识《孙子兵法》的辩证思维方法和卓越的领导艺术,并对《孙子兵法》在当今社会活动中的启迪潜鉴意义作出实事求是的分析。有助于广大读者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古典兵家文化的成就和影响,理解和运用兵家领导艺术和管理智慧,在人生竞争中牢牢立于不败之地。
  • 特工妈咪狠彪悍

    特工妈咪狠彪悍

    这是一个现代白富美狠狠“扑倒”多个现代高富帅妖孽美男们的激情史!她是高氏投资集团的二小姐,一串七色水晶手链却成就了她超级特工的身份,让她的性格变得很神秘!一会儿是“风情万种”的夜店尤物一会儿又是“清纯天使”的护士助理一会儿又是…而她的真实性格则是:【一】她的宣言就是(爱钱,爱色,爱美男!)【二】她的原则就是(美男可以上,责任不可负!)【三】她的信条就是(唯美男与小人难养也!该蹂躏时绝不手软!)此女乃是一位表面多变,内心很强大,很腹黑,很伪善,很腐女的一名“秀外慧中”的超级特工女王!她的神秘,她的美丽,她的智慧,她的深藏不露,吸引了众多男人的目光,他们追逐,他们溺宠,他们倒贴,他们争宠,只为独占她的一切。而她却始终坚持自我原则!【她的美男军团】:他是黑道中让人“闻风丧胆”的“索命阎王”,薄情寡义,冷酷无情,却因为一次意外受伤掉进了那只狡猾“小猫”的“恩情陷阱”,从此沉沦不起!他是白道中让所有女人“又爱又恨”的多情“玫瑰公子”,却被这只性感妖媚,诡计多端的“猫女”轻易“虏获”。他是黑白两道人人“敬仰畏惧”的“黑市鬼医”,只要出得起“代价”,他可以让人生,让人死!却对这个深藏不露的神秘“猫儿”情有独钟,为了宠她不惜一切代价!他是…他是…还有他…--------------------------------------------------------------------------------------------------------------------------------------------------------------------------------【恶魔宝贝篇】(五年后)金牌“女总裁”带来一对小恶魔轰轰烈烈再现“江湖”,某妈咪大吼一声“美男们,老娘又回来了!”恶魔宝贝们:“妈咪,注意素质,矜持一点好不好!”众男人:囧!想他们都是黑白两道“呼风唤雨”的厉害人物,今天竟然跌倒在这三个大小恶魔身上,真是失算呀!一对可爱龙凤胎,一个爱钱,一个爱色,果然深得她的真传!不错,不错!(本文男主痴情专一)本文乃【女强】+【爽文】+【宝宝】+【NP宠文】+【黑帮火拼】+【美男无限】+【伪兄妹】+【腹黑】+=【本文】NP宠文,不喜的请点X,喜欢的请点加入书架。
  • 我靠技能逆袭人生

    我靠技能逆袭人生

    穿梭于各个时空,帮助悲惨的人逆转人生。死亡,并不意味着结束,相反或许意味着开始,我的故事便从这里开始……【古代篇】堂堂一代忠心护国的长公主,被人污陷谋反,最终惨死于酷刑之下。【修仙篇】明明是天赋绝佳的修仙者,却被宗门上下当做替身,最终惨死于爱慕女主的男配手中。
  • LES'T终结暗恋

    LES'T终结暗恋

    把一个人藏在心底的感觉,充满羞涩的甜蜜,淡淡的满足,多么美好的情感啊……笨蛋才会这么想!!我不要偷偷地守在他的身边,傻傻地等待到奇迹出现的那一天。我的幸福我做主!从今天开始宣战!向暗恋大声Say No!
  • 飞凤潜龙

    飞凤潜龙

    本书讲述南宋初年以鲁世雄、独孤飞凤、孟中还之间的传奇故事。研经院士的考场上,一位由檀元帅推荐的少年鲁世雄,通过了医术、武术的测试,却被送进牢狱。随后又经历了一场意料不到的考试,终于赢得了金国皇叔完颜长之的重重考验,成为验经院士。这研经院是金国的秘密研究机关,网罗天下高手研究从大宋抢劫来的武林珍宝“穴道铜人图解”和陈博所撰的“指元篇”内功心法。
  • 漠里寒阳

    漠里寒阳

    (女扮男装)第一次见面,夜色太黑,没看清脸,不要紧。第二次见面,美色误人,之前的不愉快统统忘掉。见面就开撩,君北漠无奈,最后把人按在床上“九九,撩够了吗?来点实际的吧。”九爷邪魅一笑,“美人,你总算从了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