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55300000009

第9章 梵呗唱诵所用的法器(2)

在成为乐器之前,鼓主要是作为祭祀的器具。在我们的祖先和现在很多少数民族的心目中,鼓被尊奉为神器。所以在狩猎、征战、祭祖、祭神的活动中,在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的民俗生活里,鼓都被广泛地应用。鼓作为乐器,是从周代开始,周代有八音,鼓是群音的领袖。到了汉代,出现了用于军旅之中激励将士冲锋陷阵的鼓吹乐。而在隋唐,则更多地进入了华丽典雅的宫廷礼乐的层面。宋朝以来,鼓乐渐渐遍及全国。由于鼓的历史久远,参与演奏的人数众多,鼓这一古老的乐器,比其他任何乐器都更普及、更兴旺。

“鼓”的质料,初期有“金(金属)、玉、木、石”等种种制品。一直到现代,则多已改用木料和牛、马、猪皮等制造了。用金属制造的叫“钲鼓”,用石料制造的叫“石鼓”,兽皮制成的称为“皮鼓”。

在佛门中,关于“鼓”的用处,《释氏要览》(又名《佛学备要)中说:“《五分律》云:‘诸比丘布萨,众不时集。佛言:若(或)打犍椎,若(或)打鼓吹贝。’若食时击者:《楞严经》云:‘食办击鼓,众集撞钟。’若说法时敲击者:《僧祇律》云:‘帝释有三鼓,若善法堂说法,打第三鼓。’”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佛陀住世时期,“鼓”本来是在“诵戒(布萨)、用餐、听法……”等场合敲打集众用的。后来才在寺院的早起夜寝时,规定击钟鸣鼓,作为号令。更进而把“鼓”加入了赞诵的行列,配合唱念、谱成曲调,作为“伎乐供养,庄严道场”,以音声作佛事,助发大众的诚敬心念。

近世佛寺中所用的“鼓”,通常都是以木为壳、用牛、马、猪的皮作面,形状类似矮桶式的。大型“鼓”多半悬挂在鼓楼中,或大雄宝殿的檐角下。中、小型的“鼓”,则配以“吊钟”,架放在鼓架上,以备赞诵唱念之用。“手鼓”(最小的鼓、或有柄的小鼓)则于离位行进时执持敲用。

大鼓的敲法:右手执槌(桴)打鼓,左手执槌敲吊钟。敲打的时候,必须注意“节拍、板眼”,不可错乱。

“手鼓”的拿法和敲法是:不敲时,两手捧持,椎横摆在鼓的外面,用两食指与两中指托住,两大指挟在鼓内,其余四指(两无名指与两小指)环拢着。这种姿式叫做“捧月手鼓”。敲击时左手持鼓,右手执槌。持鼓是以左手大指和食指,中指托之。执槌是以右手大指、食指和中指合持,向内敲之。另有一种如团扇形有柄的单面“手鼓”,则用左手握持其柄便可。

以上所介绍的敲击法,都是现在所常见的普通的打法。

四、磬

“磬”,起源于我国古代,在很早时期,便成为重要的乐器。当时的磬是用玉料或石料琢磨而成的。根据考证,我国在南宋时代才有铁造的磬,到了梁代才有铜制的磬。初期使用玉料或石料所造的磬,是把石头磨成石片,形状如“矩”,中间折曲,两端低垂。

我国古代磬的种类很多,有玉磬、铁扁磬、铜磬等,每一种磬都是利用一枚到十六枚的石片或铁片组合而成。这是由于利用石片或铁片的长短厚薄的差异,而发出不同的音律。

在印度佛教僧侣中,各种发音法器都统称为“磬椎”,所以,这个将中国原有的磬引进佛教中,成为“磬椎”的一种。从南北朝到唐代,寺院中使用的磬还是中国传统的扁磬。而现代寺院中所使用的圆磬,大约是在五代至北宋年间出现的。佛教的“磬”大致有圆磬(即大磬)、扁磬、小手磬(即引磬)三种。

圆磬,是铜制的,形状如盂型,在课诵时由维那师击鸣的法器。大磬是用来指挥腔调,多半在起腔、收腔、合掌、防掌以及佛号等处敲击。如同乐队中指挥的指挥棒一样,音的高低由维那师指挥。另外,还有一种小圆磬可以移动,这是在做法事时用的。

扁磬,形状和云板相类似,常用石头或金属制成,悬挂在方丈院门廊的里面,作为通报之用。如果有客人想见方丈,知客僧鸣三下。

小手磬,俗称为“引磬”。底部中央用一个钮来贯穿,附在一根木柄上,用小铁槌敲击。引磬的敲用多半是在问询、转身、礼拜及其他动作的场合,如晚课、蒙山施食时,用引磬来指挥行者的动作。执持引磬的方法,左手执引磬槌的下端,右手抱住左手,平于胸,将引磬正对口部,所以称为“对口引磬”。敲击时,左手拿着,右手执磬槌敲击,或者仅用右手中指、无名指、小指与手掌拿住,并且用食指与大拇指向上勾击。

“磬”是一种神圣的器物,《只园图经》中说:“佛衣服院,阿难所止,常护佛衣。有一铜磬,可受五升。磬子四边,悉以黄金缕作过去佛弟子。又鼻上,以紫磨金为九龙形;背上立天人像。执玉槌,用击磬,声闻三千世界。音中亦说诸佛教诫弟子法。磬是梵王造之,及佛减度,娑竭罗龙王收入海宫。”磬的声音清脆、悠扬,具有振醒昏迷的作用,体现着佛教庄严、肃穆、超尘、清净的形象。

五、板

“板”也是佛教的法器之一。寺院所用的板有两类,一类是用于佛教音乐中的板,叫做“拍板”,在乐队中击节以控制音调神韵;另一类板是用于报时、报事的工具。目前寺院里用的板主要有钟板、云板、照板、序板等多种。

云版是禅林中为众僧报粥饭时间所击打的器具。以其铸为云形,或于平版上镂刻云形花纹而得名,又称大版。《禅林象器笺·呗器门》中说:“云章曰:版形铸作云样,故云云版。俗事考云:宋太祖以鼓多惊寝,遂易以铁磬,此更鼓之变也,或谓之钲,即今之云板也。”

云板通常由青铜所制。形式原则上为云形,上部有悬挂用的洞孔,中央偏下有撞座,分为两面式与片面式,细部有若干差异,形式有十多种。云版挂在斋堂前,因位在粥(朝食,即早饭)、斋(昼食,即午饭)之前连打三十六响,故称长板。又以当时之众僧可取下钵盂以集合,故长板又叫作下钵板。日本江户时代的《洞上僧堂清规考订别录》上记载:“于粥饭已热而熄火时敲响三下,因而名为火板。因于斋粥时长打,又称长板,均针对用途而命名。”如此举出依照用途所取之名。

钟板,贯穿着寺院所有法器的使用,对于每日生活、四季修学最为重要。

照板,由巡照师掌握,每日早晚与报钟配合使用。

序板,挂在客堂,方丈升座、传戒法会等场合敲击。

六、钹

钹,古称铜钹、铜盘,民间称镲,是常见的打击乐器。钹流传于西亚,流行于北魏,历史悠久。该乐器在公元4世纪前后随天竺乐、佛教音乐从印度传入中国。早在北朝(公元386—581年)的石窟伎乐中,便可以看到钹与各种乐队的组合形式以及与佛教音乐的密切关系。如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宾阳中洞藻井中部浮雕有伎乐天8人,所持乐器为笙、笛、阮、细腰鼓、铜钹、筝、排箫、磬。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第6窟东壁最上层浮雕有伎乐天11人,所持乐器为鼓、琵琶、排箫、萧、筝、阮、贝、铜钹等;第16窟南壁西龛拱额浮雕有伎乐天10人,所持乐器为义觜笛、细腰鼓、琵琶、铜钹、贝、排箫、鼓、竖箜篌等。

钹在佛教中是一种法器。通常在某些经文每念诵完一小段后鸣3次,某些特殊经句念完后鸣1次,某些经典中要求在念完某一佛号后鸣1次,在法会结束时鸣3次。演奏时,双手各持一面互击,有轻击、重击、磨击、扑击等手法。

钹属于金属体鸣乐器,其音响洪亮而强烈,穿透力很强,善于烘托气氛,是佛教音乐中不可缺少的法器。

求人不如求己

一天,一人到寺院参拜观音菩萨,几叩首后,这人突然发现身边一人也在参拜,且模样与供台上的观音菩萨一模一样。此人大惑不解,轻声问道:“您是观音菩萨吗?”那人答:“是。”此人更加迷惑,又问:“那您自己为什么还要参拜呢?”观音菩萨答:“因为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第二节法器组合形式及其在佛事中的应用

一、法器组合形式

法器的组合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用于佛事赞颂伴奏时的组合形式,一种是用于佛事音乐演奏时的组合形式。

用于佛事赞颂伴奏时的组合形式,所用的法器主要有大鼓、大磬、引磬、木鱼、法铃、铛,有的寺院也用钹、镲。

用于佛事音乐演奏时的组合形式,所用的法器主要有大鼓、忏钟、云锣、铛、大铙、大钹、镲。

法器除了用于佛事赞颂的伴奏及音乐演奏外,在佛事仪轨中,常常单独进行演奏,是整个佛事仪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重要的法器牌子如[开坛钹]、[河西钹]、[过街仙]、[粉蝶儿六条]等等。

中国佛教京音乐《瑜伽焰口施食》仪轨中法器组合与演奏布局:

正座:“放焰口”全部佛事仪轨的主持者,振法铃。

主行:也称播文,在“放焰口”仪轨中,居正座之上手,击木鱼。

邦照:在“放焰口”仪轨中,居正座之下手,击引磬。

鼓、忏钟由1人演奏。

云锣由2人演奏,其中一人兼击铛。

头管兼击大钹。

头笙兼击镲。

头笛兼击大铙。

二、法器在佛事中的应用

法器的演奏是佛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演奏上的要求也比较严格和规范。除前面所讲到的法器在佛事中的功能外,法器的演奏,其功能主要表现在对一个完整的佛事或佛事中某一个段落、或一个段落中的某段诵经与梵呗,起到开启、指引、过渡、烘托气氛、加强节奏与结束的作用。

几乎所有的佛事均以法器牌子[开坛钹]的演奏为总起始的标志。而在佛事的段落起始,往往演奏法器牌子[粉蝶六条]。用于过渡(间奏)、指引的法器牌子,多演奏[河西钹]等。用于佛事段落的结束,多奏法器牌子[过街仙]等。烘托气氛、配合吟诵咒语节奏的法器牌子有[三字贺]、[五字贺]、[七字贺]、[九字贺]以及“音乐关灯打贺”的专用牌子等等。

目前寺院演奏的法器牌子曲目越来越少,有的甚至吸收了地方其他民间音乐的锣鼓牌子用于佛事活动,演奏的规范方面也越来越趋向宽松。

礼物

一位禅师在旅途中,碰到一个不喜欢他的人。连续好几天,那人用尽各种方法污蔑他。最后,禅师转身问那人:“若有人送你一份礼物,但你拒绝接受,那么这份礼物属于谁呢?那人回答:“属于原本送礼的那个人。”禅师笑着说:“没错。若我不接受你的谩骂,那你就是在骂自己。”

同类推荐
  • 孟子(教育部新编语文教材荐阅阅读书系)

    孟子(教育部新编语文教材荐阅阅读书系)

    本版《孟子》特邀请复旦大学哲学系徐洪兴教授注译,紧贴广大中学生的阅读需求,呈现一个较为清晰、准确的文本,以增强读者的文本理解,培养国学素养。《孟子》是一部语录体散文集,《四书》之一,为儒家经典著作,主要记录了孟子的语言和政治观点,其文章气势充沛,说理畅达,并长于辩论。
  • 职业教育主体性教学体系论

    职业教育主体性教学体系论

    该书以主体教育理论为指导,从职业教育的教学实际出发,以促进学生主体发展为主线,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职业教育的主体性教学体系进行了架构。这是国内职业教育界一本颇具原创性的有关职业教育教学论的专著,既为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论建设作出了贡献,又为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者、教育教学研究人员和职业院校一线的同仁们开展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和借鉴。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 教你学滑冰(学生水上与冰雪运动学习手册)

    教你学滑冰(学生水上与冰雪运动学习手册)

    水上运动是集竞争性、观赏性和刺激性于一体的、富有现代文明特征的竞技体育项目。它是为了区别于陆上和空中体育项目,全部过程或主要过程都在水下、水面或水上进行的体育项目。
  • 悲惨世界(中)

    悲惨世界(中)

    《悲惨世界》作为人类苦难的“百科全书”,是一部气势宏伟的鸿篇巨制,它以无与伦比的厚重与深沉,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是一座永立的丰碑。雨果用高超的艺术手法,以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满怀激情地讲述了冉阿让坎坷的一生。冉阿让和他周围的普通人芳汀、珂赛特、马吕斯、伽弗洛什等,同不公正的黑暗社会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许多场景催人泪下,还有很多场面催人奋进。雨果的大手笔准确地描述了滑铁卢战役、巴黎大起义,酷烈的场面足以感泣鬼神。雨果还熟练地运用了大悬念笔法,伏线千里,在富有戏剧性的情节中,将历史大事件以及小人物的悲惨命运有机地联系起来。
  • 青少年名著快读1000部

    青少年名著快读1000部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古今中外名著可谓浩如烟海,长篇巨著同样为数不少,而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要一一精读,恐怕穷尽一生也难以做到。为此,我们精心编写了《青少年名著快读1000部》,旨在帮助你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引领你步经典名著的殿堂。当然,你更应该把《青少年名著快读1000部》中的每一篇作品当作一叶扁舟,通过它们航行到原著的海洋中去。
热门推荐
  • 八倍镜的一见钟情

    八倍镜的一见钟情

    写作小白易安为了写电竞文,从未玩游戏的她首次玩起了当下爆火的吃鸡游戏。不过这个规则是什么啊?怎么拿枪啊?怎么算赢啊?疑问三连让易安在吃鸡的道路越来越远,虽然技术并没有长进。在咖啡店里看见一个男孩子正在玩吃鸡,她忍不住凑上去去看,不仅被他的技术打动,更是为他的颜值着迷。了解之后才知道,原来这是一个职业选手。易安靠着自己死皮赖脸地纠缠,最后才得到这位大师的教学。不过,好像没什么用哈……不过这最后啊,吃鸡还是不会,不过会谈恋爱了。——记者A“听说顾大神正在教某位新手作家打游戏是真的吗?”顾衍川“无可奉告。”是又怎样?记者B“听说最近顾神的成绩不是很好,是什么原因呢?真的恋爱了吗?”顾衍川“无可奉告。”小家伙又偷偷用我的号吃鸡啊……记者A、B:顾大神脸上宠溺的表情是怎么回事?
  • 不会死的悠闲生活

    不会死的悠闲生活

    我做过皇帝,也做过乞丐。我曾在渭水河畔,见那刀光剑影,也曾在牡丹江上,泛舟屈原。我一直活着,什么都会一点,就是不会死。这是一个享受癖,收藏癖悠闲全世界的故事。淡然风格,轻松写实,至于把亚特兰蒂斯的女王,还有法老,以及一群嗜血焦躁症晚期患者放进玻璃柜里展览的事情,请相信我,这才是真正的历史。你若暴躁,本书治愈。潜藏型暴躁症患者,享受流,以及收藏癖患者的最爱。
  • 中美比较文学·第三期

    中美比较文学·第三期

    《中美比较文学学刊》(Journal of Sino-American Comparative )为中美比较文学界同仁共同创办和编辑,北京语言大学和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为主体合作方,并共同在全中国和全美国范围内选择业内知名学者组成中方和美方两个编委会,分别受理和负责审阅中美学者的来稿。《中美比较文学学刊》集中展示中美比较文学界在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范围内及其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探讨前沿理论问题,拓展文学批评空间,研究学术焦点问题。以期实现中美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的最平等、最直接、最充分的学术交流。
  • 我们都是能力者

    我们都是能力者

    假如让你获得一种超能力,你会选择什么?隐形,透视,让身体变硬,立志成为超级英雄的叶维怎么可能使用这些福利满满的鸡肋能力,他选择了能切割万物的空间门!直到有一天叶维发现自己在游戏外也可以使用能力时,心里充满疑问:那些超级英雄组织怎么还没找我加入?是我太低调了吗?然而事情并不简单……
  • 腹黑夫君妃倾城

    腹黑夫君妃倾城

    莫名穿越,身份成谜,她以为自己是个小人物,心心念念着报恩,却不想随着彼此身份的揭晓,她与他都身不由己卷入一场场阴谋。深宫诡谲,他宠她入骨,甘愿抛却万里江山,陪她策马江湖。
  • 家有恶妻:娘子,我错了

    家有恶妻:娘子,我错了

    她和他原本是契约关系:洞房花烛之夜被踹下床,娘子大人发话:以后家里我说了算!倾国倾城的祸水男人要我当他情人的替身:我说我真的爱上你了你相信吗?小丫头你知道我只是把你当成了奈奈的影子。深受打击的她扑到夫君的怀里:相公,你家娘子我被人甩了!娘子乖,相公带你去闯荡江湖。
  • 那颗星照亮了她

    那颗星照亮了她

    一位平凡学生与当红巨星之间的美好友谊……
  • 替嫁狂妃惹邪王

    替嫁狂妃惹邪王

    新婚之夜,她昏了过去,再次醒来,灵魂重生,狂女归来!她踢了残暴夫君,撕毁装逼情敌的假面;毁了庶姐的容颜,与亲爹断绝父女关系,这些非她所愿,她只想过安静日子,怎奈美男纠缠,阴谋丛生……
  • 经典音乐故事

    经典音乐故事

    西方古典音乐博大、灿烂,源出于古希腊和希伯莱文化,肇端于文艺复兴时期,繁盛在十七世纪到二十世纪初。西方音乐生长在西方文化的土壤里,具有浑厚的文化内涵,在西方的宗教精神、科学思想、民主意识滋养下,更透射出人类文明之光。然而,在一切艺术形式中,音乐里蕴含的捉摸不定的因素最多,这本小册子从西方音乐作品的时代文化背景入手,指明风格,析清流派,点评艺术价值,试图帮助音乐爱好者深入理解音乐的艺术内涵。音乐欣赏既能愉悦身心,又能提高修养。谈音乐、欣赏音乐,就不可避免地涉及一些音乐知识、专业名词一般性判断原则,这本小书里尽量避开复杂的专业术语,而那些浅显的知识一点就通,无须作更多的解释。
  • 德闻视界:我在德国当记者

    德闻视界:我在德国当记者

    本书是作者在驻德期间所当记者采访的一些文字集结,可以作为一段心路历程,一个时间标签,一种历史纪念。此书不是的单纯叙事,而是一部触景生情的思想札记,它更偏重于抒发作者内心感受。通过作者的采访纪实,本书为我们展示出德意志家多姿多彩的风俗画卷,而且,又涉及了外交时政、人生、社会、历史等重大的时代课题,并不断地给人以精神启迪。本书作者是央视驻外记者,从2005年2月28日到2008年6月30日,3年多的光阴,40个月,作者在德国当央视驻外记者。那是一段忙忙碌碌、风风火火、变动不居的日子,作者接触了不同层面的人,采访经历了不同的事,足迹几乎踏遍了整个德国,但是却似乎总是无暇看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