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59400000011

第11章 我们怎样学习国文(3)

6.归纳式。我们看王引之《经传释词》、俞樾的《古书疑义举例》,收罗材料很丰富,经过比较研究的结果,归纳到一个原则,断定每一个字有几种意义;这是写过无数札记,从无数小纸条子里头得出来的成绩。这种功夫,我们希望少数的高级中学生去做,要细心,要耐烦,要专一,要分类,要持久,试验了又试验,研究了又研究,才有所得。武断是不行的,速成是不了的。

7.演绎式。不经过归纳式,不能用演绎式。若是闻见之中,得到一鳞一爪,便以为金科玉律,奉如神明,不问它的见解普遍不普遍,确实不确实,便胡乱定别人之是非,以为合他所说的是,不合的就非,这等札记式很有危险,很有流弊,希望大家不要做。这种功夫,一定要等阅历丰富、读书广博之后,才能下手。譬如章太炎先生的《文始》、《新方言》起头就《说文》字中选一个字为主,下面胪列几个别的字来证明它,完全用的演绎式;有的是很有心得,很有道理,很不错;但是穿凿附会,不能概括一切的毛病,也就难免。以海内大师之章先生,作演绎式的札记,尚有流弊,何况浅尝薄学的中等学生呢?所以我希望大家作以上几种的札记,不要作演绎式的札记。

(三)组织读书会

读书最好有许多朋友的;没有朋友,则孤陋寡闻,减少了读书的趣味和效率。从前宋明人聚徒讲学,欢喜在什么洞里,立什么社,便是切磋观察的意思。欧美学者有所谓学会团体种种组织,每一新学术发生,则登坛辩难,议论风生。像这种交换知识的机会既多,往往开发一己的性灵,大可补充私见所不及。

我国人最不讲究谈话,除了宋明学者以外,很少有一种讨论学问的机会。用功的人,躲在深山野谷里,荒村古庙里,苦读书,有了疑问没有人问,有了新见解,没有人参证,兴趣还不索然吗?这种人研究学问能够成功,是了不得的,是凤毛麟角的。又有人以通信为唯一的商榷学问的机会,此来彼往,严勘得失,往往费千数百言而不惜这种办法,也是有了国文根基以后可以行的,但很不方便,很不经济。在学校里的时候,异方知己,共处一堂,这是何等的乐事!月明星稀之夕,风和日暖之晨,大家踞着绿茸茸的草地上,听着鸟叫,读着书声,古人所谓“共君一夕话,胜读十年书”,这又是何等的乐事!所以我想,读书会之在今日中等学校,是唯一的研究国文的组织了。

我把组织的办法,略说一点如下:

1.会员不必过多,以确有志于读书而能持久者为限。

2.每会员须定几种研究的书籍,在固定期限内完成之。

3.每会员入会费一元,常月会费半元,以便购置书籍及报章杂志。

4.请学校指定一间或数间房屋为会所,以环境优美为宜。

5.会中书籍除募捐及公共储金购置外,各会员所私有者,另开清单陈列会所,以便流通阅读。

6.会员中互推干事书记会计各一人,俟成绩丰富,预备出版时,再推编辑一人,每学期始改选一次。

7.每星期开会一次。地址和时间,由书记预先通知。

8.开会时的事件:

a.节述某书之内容,使未看某书者,在短时间内,得知其梗概。

b.报告研究的心得。对于某书某文的批评优点何在?缺点何在?

c.质疑辩难,可以自由谈话,不拘形式问题重要复杂,不容易解决者,不必武断解决,留待下次讨论。

d.请校内外学者演讲,最好预先告诉他们,自己所要听的东西。

e.各会员须轮流报告演说,不得躲懒。

9.会员三次不到会者,取消其资格。

10.请教师数人为指导员。

四 国文学习的精神

朱子说:“万事须有精神方做得。”这句话说到实行上去了,实在好。我们徒然知道国文的内容怎么样,学习国文的方法怎么样,不去身体力行,又何必白费时间,看这一篇长文呢?

从前人说读书,要专一,有恒细心……其实就是说要有精神。换言之,就是要有趣味。试问没有趣味,还有精神吗?什么叫作趣味?我说:凡一件事做下去不会生出和趣味相反的结果的,这件事便可以为趣味的主体。有始有终,而继续不断地增加其趣味者,才算真趣味。这种趣味,唯有学问;国文不过其中最重要的一种。王阳明的学生王心斋说:“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不乐,不是学;不学,不是乐。乐便然后学,学便然后乐。乐里学,学里乐。”这把趣味和学问,融成一片,当然不觉得学习的困难,只觉得学习的愉快了。

国文原是个范围广漠、不易研求的东西。知难而退、望洋兴叹的,不知有多少人!半途而废、功亏一篑的,也不知有多少人!不得其门而入的,更不知有多少人!为鼓励初学者学习国文起见,不得不先鼓舞有学习国文的精神——就是学习国文的趣味。

趣味不是一时得来的,总是慢慢的来,越引越多;像吃甘蔗一样,越嚼越有滋味。假如你尽管每天定有一点钟做学问,但不过拿来消遣消遣,不带有研究精神,趣味便引不起来。或者今天研究这样,明天研究那样,趣味还是引不起来。趣味总是藏在深处,你想得着,便要入去。这个门穿一穿,那个窗户张一张,再不会看“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如何能有趣味?你应当拣你所嗜好的学问,就国文说,或诗,或词曲,或散文,或平民文学,或古籍,或近作,用全力来研究它。不怕范围窄,越窄越便于聚精神;不怕问题难,越难越便于鼓勇气。你只要肯一层一层地往里面追,我保你一定被他引到“欲罢不能”的地步。

趣味又和电一样,越摩擦越出。一个人总要有几个共学的朋友。能够有同一的嗜好最好了;即不然,只要彼此都有研究精神,不知不觉地也把趣味摩擦出来了。前段说要组织读书会,即是此意。

总之,趣味是活动的源泉,趣味干竭,活动便跟着停止。不但学习国文,要有趣味,便是学习其他科目,也要有趣味。梁任公先生是主张趣味主义的一个人。他说倘若用化学化分“梁启超”这个东西,把里头所含一种原素名叫“趣味”的抽出来,只怕所剩的只有零了。他说天下万事万物都有趣味,只嫌二十四点钟不能扩充到四十八点钟,不够他享用。这种乐观的精神,我们青年,应该有的。我们不能说,读外国文有趣味,读国文没有趣味;也不能说看现在新书有趣味,看古书没有趣味。佛典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趣味是要你自家领略啊!旁人没有法子告诉你!

作文的基本的态度

夏丏尊

今夜的话题,叫作“作文的基本的态度”。我在这寒假中,曾看了不少关于文章作法的书籍,觉得普通的文章,其好坏大部分是态度问题。只要能了解文章的态度,文章就自然会好,至少可以不至十分不好的。古今能文的人,他们对于文章法诀,一个说这样,一个说那样,各有各的说法,但是千言万语,都不外乎以读者为对象。务使读者不觉苦痛厌倦而得趣味快乐。所谓要有秩序,要明畅,要有力等等,无非都是想适应读者的心情,因为离了读者,就可不必有文章的。

要使文章能适合读者的心情,技巧的研究,原是必要,态度的注意,却比技巧更加要紧。技巧属于积极的修辞,大部分有赖于天分和学力;态度是修辞的消极的方面,全是情理范围中的事,人人可以学得的。诸君要学文章,我以为初步先须认定作文的态度。作文的态度,就是文章的ABC。

诸君之中,有的文字已过得去,有的还是不大好。现在作文用语体,诸君又是学过了语法的,语句上的毛病,当然不大会有;平日文题又很有自由选择的余地,何以还有许多的毛病呢?我以为毛病都是由态度不对来的。态度不对,无论你加了什么修饰或技巧,文字也不能像样。反觉讨厌,好像五官不正的人擦上了许多脂粉似的。

文章的态度,可分六种来说。我们执笔为文的时候,可以发生六个问题:

(1)为什么要作这文?

(2)在这文中所要述的是什么?

(3)谁在作这文?

(4)在什么地方作这文?

(5)在什么时候作这文?

(6)怎样作这文?

用英语说,就是Why? What? Who? Where? When? How?六字可以称为“六W”。现在试逐条说述。

(1)为什么要作这文?这就是所以要作这文的目的。例如:这文是作了给人看的呢?还是自己记着备忘的?是作了劝化人的呢?还是但想作了使人了解自己的意见,或是和人辩论的?是但求实用的呢,还是想使人见了快乐感得趣味的?是试验的答案呢,还是普通的论文?诸如此类,目的可各式各样,因了目的的如何,作法当然不能一律。普通论文中很细密的文字,当做试验答案,就冗琐讨厌了。见了使人感得趣味快乐的美文用之于实用,就觉得不便了。周子的《爱莲说》,拿到植物学中去充当关于说明“莲”的一节,学生就要莫明其妙了。所取的题目虽同,文字依目的而异,认定了目的,依了目的下笔才能大体不误。

(2)在这文中所要述的是什么?这是普通所谓题义,就是文章中的中心思想。作文能把持中心思想,自然不会有题外之文。例如在主张男女同学的文字中断用不着“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等类的废话。在记述风灾的文中,断不许有飓风生起的原因的科学的解释。最近入学试验,我出了一个“元旦日的我家”的题目,记有一个受试者开端说什么“元旦就是正月一日,人民于此日大家休息游玩”等类的话,中间略述社会欢乐情形,结末又说“……不知国已将亡,……凡我血气青年快从今日元旦觉悟”等,这是全然忘了题义的一例。

(3)谁在作这文?这是作者的地位问题,也就是作者与读者的关系问题。再换句话说,就是要问以何种资格向人说话。例如:我们现在大家都希望春晖中学添办高级中学,假定我们将此希望的意思,大家作一篇文字,我的文字与诸位的文字,是应该不同的。我以春晖教师的地位来说,诸位以春晖学生的地位来说。校长经先生如果也作他的文字与我们亦不相同。一般社会上的人,如果也提出文字来,更加各各不同。要点原是一致,而说话的态度、方法等,却都不能不异的。同样,子对于父,和父对于子不同,对一般人和对朋友不同,同是朋友之中,对新交又和对旧交不同。记得有一个笑话,有一学生写给他父亲的信中说:“我钱已用完,你快给我寄十元来!勿误!”父亲见信大怒。这就是误认了地位的毛病了。

(4)在什么地方作这文?作这文的所在地,也有认清的必要。或在乡村,或在都会,或在集会(如演说)或在外国,因了地方不同,态度也自须有异。例如在集会中,应采眼前人人皆知的材料,在乡村应采乡村现成的事项。在国外,应用外国语,在国内应用本国语(除必不得已须用外国原语者外)。“我们的father”、“你的wife”之类,是怪难看难听的。

(5)在什么时候作这文?这是自己的时代观念,须得认清的。作这文在前清,还是在民国成立以后?这虽是大家都知道的事,但实际上还有人没了解。现在叹气早已用“唉”音了,有许多人还一定要用“呜呼”、“嗟呼”,明明是总统,偏叫作“元首”,明明是督军,却自称“疆吏”。去年黎元洪的电报,甚至于使人不懂,这不是时代错误是什么?

(6)怎样作这文?上面的五种态度都认清了,然后再想作文的方法。用普通文体呢,还是用诗歌体?简单好呢,还是详细好?直说呢,还是婉说?开端怎样说?结末怎样说?先说大旨,后说理由呢?还是先说事实,后加断定?怎样才能使我的本旨显明?怎样才能免掉别人的反驳?关于此种等等,都须自己打算研究。

以上六种,我以为是作文时所必须认清的态度。虽然很平凡,但却必须知道。把他联结起来,就只是像下面的一句话:“谁对了谁?为了什么?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用了什么方法?说什么话?”

如果所作的文字,依照这里面的各项检查起来,都没有毛病可指,那就是好文字,至少不会成坏文字了。不特文字如此,言语也是这样。诸君以后作文说话时只要能留心这“六W”,在语言文字上就可无大过了。

(《春晖校刊》)

研究国故的方法

胡适

研究国故,在现时确有这种需要。但是一般青年,对于中国本来的文化和学术,都缺乏研究的兴趣。讲到研究国故的人,真是很少。这原也怪不得他们,实有以下二种原因:(一)古今比较起来,旧有的东西,就很易现出破绽。在中国,科学一方面,当然是不足道的;就是道德和宗教,也都觉浅薄得很,这样,当然不能引起青年们的研究兴趣了。(二)中国的国故书籍,实在太没有系统了。

历史书,一本有系统的也找不到;哲学也是如此。就是文学一方面,《诗经》总算是世界文学上的宝贝。但假使我们去研究《诗经》,竟没有一本书能供给我们做研究的资料的。原来中国的书籍,都是为学者而设,非为普通人一般人的研究而做的,所以青年们要研究,也就无从研究起。我很望诸君对于国故有些研究的兴趣,来下一番真实的功夫,使彼成为有系统的:对于国故,亟应起来整理,方能使人有研究的兴趣,并能使有研究兴趣的人容易去研究。

同类推荐
  • 跳出教育看教育

    跳出教育看教育

    可以说,一档财经对话节目《冬吴相对论》激发了作者的灵感。作者发现,这虽是一个经济节目,却涉及大量关于社会和文化的新信息,两位主持人新颖的见解吸引着作者“追”下去,从而产生了与教育相关的听后感、读后感。这是一种“跳出教育看教育”的思维方式,适合教师、家长,以及中学以上学生阅读。
  • 红月亮:一个孔子学院院长的汉教传奇

    红月亮:一个孔子学院院长的汉教传奇

    本书是作者在被委派到土耳其中东技术大学孔子学院担任院长两年间所撰写的教育经历及教育感悟。目前汉学热正在国外流行,本书对传播汉学文化,让国内人士了解汉语在国外现状,以及了解汉学工作者的生活及工作也大有帮助。
  • 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研究

    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研究

    近年来,随着传媒制度的创新,资金、人才、技术等市场要素快速投入到传媒产业发展中来,引起传媒产业结构的急剧变化,产业升级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日益凸显。本书是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研究的最新成果,运用经济学相关理论,并结合深入的实证分析,阐释制度因素和市场供给因素对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提出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选择。
  • 课堂密码(第二版)

    课堂密码(第二版)

    《课堂密码(第2版)》就是想达到一个目的,那就是让大家尽其所能地用科学的眼光来审视课堂教学,因为只有科学化的课堂教学,才可能被我们深入研究,我们才可能根据研究成果,改造自己和他人的课堂;而那些艺术化的课堂教学,虽然会让我们很兴奋、很激动、很崇拜,但并不会对我们的课堂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因此,真正的课堂密码,并不是可以启动核爆炸的按钮,也不是可以打开保险柜的密钥,而是一种对待课堂教学的科学观念和思维方法。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医能少女

    重生之医能少女

    前世,她是未来世界的千金小姐今生,她是落后乡镇的“遗孤”没事,她有逆天系统助她风生水起而他,是“沉默寡言”的贵公子两不相及的人如何相遇、相识、相缘且看她如果过好重生的这一世走向人生的巅峰
  • 姑娘揍人贼狠

    姑娘揍人贼狠

    洛慕晚是一朵紫宸星年轻一辈人人闻之色变的霸王花。其手下兄弟一群,大将五个,横扫中都城,踏遍紫宸星。每每出行,骑着她那头银白银白的究极机械虎,威风凛凛,前呼后拥,浩浩荡荡,紫宸星内独领风骚……
  • 山河染灵

    山河染灵

    凤鸣岐山,星月逆转,彩霞映满大历天。世人皆谓祥瑞之景,却是灵族被创的伤痕。族人凋零,少主失踪。狼烟四起,血漫千里。她欲执剑镇守山河,可怎耐命运无常。这兜兜转转,生死相随,能否换得一句:岁岁常相见?
  • 人鬼情如梦

    人鬼情如梦

    人鬼殊途,似梦似幻!下辈子如果再相遇,我一定会认出你……
  • 仙尊在上:拐个萌徒当娘子

    仙尊在上:拐个萌徒当娘子

    前世,她是世间最古老的神,却在生命陨落时留下最后一丝魂魄守在他身边。那时,他刚修的仙身。一梦千年,温景过迁。今生,她成了世间最古老的神留下守在他身边的一丝魂魄。而他,成了众仙之首,成了最让人可望而不可急的存在。他收她为徒,只是为了弥补遗憾还是另有所图?前世遇上今生。为了唤醒最古老的神,一时的迷途,让他入了魔。当尊敬的人由仙变成了魔,最爱的人一心想杀了她。她负着天下的己任,却始终逃不过宿命的蹉跎。
  • 褚时健传

    褚时健传

    本书讲述了昔日红塔集团掌门人、“褚橙”创始人、著名企业家褚时健精彩非凡、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作者是云南日报资深记者,跟随采访褚时健多年,尤其深度追踪调查“褚橙”从无到有,直至一“橙”难求、风靡全国的创业发展过程,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和图片。褚时健的故事和创业精神,深深影响了当代心怀创业梦想或已在路上的年轻人,以及有所成就的企业家们。
  • 我在三月初春看见你

    我在三月初春看见你

    黎洛洛第一眼见到严复的时候,她六岁,他二十岁。她叫他小叔。严复是她爸爸的学生,她们之间的关系比一般父女之间还要亲近。她们相互陪伴了大概有十年之久。然后,他们分离。严复去了美国深造,她留在原地念书长大。他们之间没有联系。很多事情都在悄无声息地发生改变,五年是一个分界线,黎洛洛第一次发现自己喜欢严复的时候,是在五年后他回国之后。她第一次向他表白,他拒绝了。她第二次质问他是不是喜欢自己,他还是否认。黎洛洛在追严复的路上从不回头,直到有一天,她发现五年前关于自己的秘密暴露了。一些属于过往的疤痕也在曲曲折折中被人撕开重见天日。她选择了放弃。不再追着严复跑。很久很久以后,那个时候,严复已经跟黎洛洛在一起了。他没有告诉黎洛洛,他其实比她想象的还要早喜欢上她一点。这个世界最好的事情,大概就是,我喜欢你的同时,恰好你也在喜欢我。
  • 新鬼时代

    新鬼时代

    这世界上的鬼会以怎样的形式出现,你见过鬼吗?如果你没见过,一定认为鬼是这世上最可怕、最凶恶的存在,无时无刻都在刺激人的眼球和惊人心跳。百万年过去,人和鬼和平相处在一个平行世界,阴曹地府里还关押着恶鬼,奈何桥上孟婆依然端着一碗汤,身后还站着无数要转世投胎的灵魂。再没有鬼扰乱人间秩序、祸害他人,若问这时代的鬼魂和以往有什么不同,呵...你不知道白日里的鬼异常娇艳,这个时代鬼模人样的灵魂多了去了,人模鬼样的灵魂也多了去了。
  • 一夜惊喜:总裁爹地超给力

    一夜惊喜:总裁爹地超给力

    上一世——苏芷挺着肚子惨死在同父异母的妹妹手里……如今,她涅槃而生,势必要那对母女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斗恶妇,踢渣女。可是在路上……“苏芷,逃了六年,你这一回,再没有机会了。”
  • 集诸法宝最上义论

    集诸法宝最上义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