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3400000027

第27章 月明林下美人来(5)

对张充和的才学,梁实秋说她“多才多艺”;沈尹默说她的书法是“明人学晋人字”;波士顿大学白谦慎教授说:“她的书法,一如其为人与修养,清淡之中,还有一种高雅气质。而这种气质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少了。”中国书协主席欧阳中石认为:“她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书家,而是一位学者。无论字、画、诗以及昆曲,都是上乘,很难得。她一贯保持原有的风范,格调极高。像昆曲,她唱的都是真正的、没有改动过的。书法上的行书、章草非常精到,尤其章草极雅,在那个时代已是佼佼者。”

王人美:民国影坛的“小燕子”

1957年7月,在上海的一次有赵丹、罗稷南等文艺界着名人士参加的座谈会上,毛泽东饶有兴趣地问起演《渔光曲》的女影星王人美来了没有?并谈起王人美的父亲是自己的老师。

这个王人美,可谓大名,曾为旧上海演艺界明月“四大天王”之首。王人美1914年11月8日生于长沙,祖籍湖南浏阳,父亲是王正枢,号立庵,曾在湖南一师当老师时,是毛泽东、周世钊(解放后曾任湖南省副省长)等的授业先生。

1928年,13岁的王人美与15岁的三哥王人艺离开老家湖南,投靠老乡黎锦晖创建的明月歌舞团,王人美成为了一名歌舞演员。

她本来不叫王人美,叫王庶熙,黎锦晖就说你哥哥叫王人艺,把字序翻过来说,就是艺人王,艺人里头的王,你是美人,名字叫成王人美,翻过来就是美人王,这样不是很好吗?

王人美好高兴,从此就改了名字就叫王人美。

明月社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非常有名的民间歌舞团体,也是中国创建最早的歌舞团。创办人黎锦晖在《我与明月社》一文中写道:“在明月社的历程中,由于各个阶段必须适应环境,社的名称不尽一样,有过语专附小歌舞部、中华歌舞专修学校、中华歌舞团、明月歌舞团、联华歌舞团、明月歌舞剧社、明月歌剧社等七种称谓,名异实同。”明月社是当年上海明星的摇篮,黎先生曾不无欣慰地回忆说:“明月社育才不少,歌舞有黎(黎明晖、黎莉莉)王(王人美)周(周璇)白(白虹),作曲有耳(聂耳)艺(王人艺)弦(张弦)簧(张簧)。”这一时期,真可谓明月高悬,星光灿烂。于是,“明月”之中便有“四大天王”冉冉升起,她们是:王人美、黎莉莉、薛玲仙和胡笳。

王人美和黎莉莉都主演过不少的电影,且红极一时,故又和阮玲玉、陈燕燕一道被誉为“联华四大名旦”。

在旧中国最杰出的电影之一《渔光曲》中,王人美饰演了粗犷健美的渔家女小猫。这部电影于1933年开拍,1934年6月14日在上海金城大戏院首映,当时正值上海60年来少有的酷暑,居然创造了连满84天的纪录。第二年5月,《渔光曲》参加了苏联电影工作者俱乐部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电影节。在这个有31个国家的代表和影片参加的电影节上,《渔光曲》获得了荣誉奖,成为我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渔光曲》为王人美赢得了很高的荣誉,也让她从此有了“野猫”之称。

为什么叫她“野猫”呢,因为她的表演风格就是奔放,自由活泼,这么样的,就是有点野性十足,所以大家都叫她“野猫”。当时中国电影中的人物形象男的多是张君瑞式的文弱书生,女的是捧心西子式的可怜虫,那是一种病态的美。王人美廓清了当时影坛的这种病态的美,为影坛带来了一种非常野性、奔放、朴素、自然的这样一种美,这种美对于在中国荧幕上的女性形象,是一种突破。王人美的表演风格很像美国好莱坞的玛琳戴德莉,也有人说如果是现在,那么电视剧还珠格格中的小燕子一定非王人美莫属。

王人美的母亲生有十个孩子,王人美小名细细,是家中最小的孩子。父亲王正枢是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有名的数学老师,对当时是其学生的毛泽东很是偏爱,经常在孩子们的面前夸他,说他刻苦、勤奋、有才华、有见识,等等,加之王人美的几位哥哥又与毛泽东是同学,因此毛泽东与他们一家的关系也就非同寻常。

有一年夏天,毛泽东就住在他们的家里。当时,王人美的家就在长沙天心阁的旁边。

王人美在《我的成名与不幸》一书中便谈到过她记忆中的家:“我们居住的这幢房屋,前面归湖南军阀叶开鑫使用,后面归我们和姓陈的两家使用。平日倒也互不相扰。最后一进的小楼,我们叫它后楼,那是哥哥们读书、休憩的地方。

由于它在房屋末端,十分安静,它还有一扇小门,门外直通高高的古城墙,城墙上有座天心阁……我小时候,天心阁的午炮亭天天放炮,炮声一响,等于告诉我们午饭时间已到。重阳佳节,父亲带我们登天心阁望长沙内外,讲古往今来的山河变迁。”

毛泽东住在王人美家时,王人美还很小,她说第一次见到毛泽东时,毛泽东还把她抱了起来,问了她叫什么名字,几岁了,等等。王人美模糊地记得,当年毛泽东经常和她的几个哥哥由小门出去,沿城墙上天心阁。“阁的左右有好几座炮台,他爱坐在台座上,论太平天国的兴亡,谈当今社会的弊端,说到慷慨激昂处,喜欢大步地来回走动。有一次,他俯瞰滔滔的湘江,还吟诵了几首古人的诗词。”毛泽东住在她家时,还犯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错误:“他临睡前取水洗脸,罐里的水已经不多了,因为炉灶里还留有封好的火,所以罐里必须有些水,否则铁罐会干裂。我们长沙这种灶很普遍,可是毛泽东缺乏这方面的常识,他舀干了水,不知道添水,结果第二天早上铁罐炸裂了。易嫂在背后嘀嘀咕咕,说他是书呆子,连添水也不懂。”

王人美的婚姻很坎坷,其第一任丈夫是有“电影皇帝”之称的金焰,后两人离婚。离婚十年后的王人美又嫁给了第二任丈夫——画家叶浅予。他们是1955年结婚的,当时叶浅予47岁,王人美41岁。第二次成家后,王人美长期身体不好。1957年7月,毛泽东在文艺界着名人士座谈会上问起她这位小同乡、小师妹时,她正又一次发病,而且非常严重,被送到了医院治疗。1987年,王人美去世。

张爱玲鲜为人知的显赫家世

绝代才女张爱玲的作品受到无数人的追捧,张爱玲的作品取材于世俗生活,将西方现代心理分析派的要领和中国古典小说的叙事笔法奇特地结合在一起,风格绮丽而且充满丰富的意象。西方汉学界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先行者和权威之一、英文着作《中国现代小说史》的作者夏志清认为,在中国现代小说家中,当推张爱玲为第一高手。夏志清说,钱钟书的巧妙譬喻,沈从文的乡村风景,在描写上可与张爱玲相比,但在意象上只能让张爱玲独领风骚。张爱玲小说中的世界,都用视觉想象加以描绘,其华丽程度可与济慈(英国大文豪)媲美。其对女性角色衣饰的描绘,更是直逼《红楼梦》。

张爱玲作品中的非凡意象,得益于其出身豪门家族的生活阅历。在现代着名作家中,张爱玲是唯一真正具有贵族血统者。

张爱玲似乎很少数说她的显赫家世,但晚年写的《对照记》是个例外,大概是人之将老,特别想追根溯源吧!《对照记》共收照片54幅,大多是张爱玲自己的个人照以及她与家人朋友的合照,除此之外,最多的就是她祖父母的照片。张爱玲自己在书中说:“……满目荒凉,只有我祖父母的姻缘色彩鲜明,给了我很大的满足,所以在这里占掉不成比例的篇幅。”

张爱玲的曾祖父张印塘,字雨樵,曾任安徽按察使。咸丰年间,李鸿章回乡间办团练时曾得到张印塘支持,两人共同镇压太平军,可称世交。张印塘的儿子张佩纶,即张爱玲的祖父,由于父辈的关系,受到了当时权倾一时的李鸿章的关注。光绪五年(1879年),张佩纶母亲毛太夫人去世,李鸿章就托人邀张佩纶入幕,接着张的原配夫人朱芷芗也去世了。张佩纶回乡营葬,路过天津时,面见李鸿章,虽辞谢了入幕邀请,却接受了李鸿章为营葬之需的千两白银。这使张佩纶很感激,在日记中曾记这件事:“先世交情之耐久如是,孤儿真感德衔悲也。”

祖父张佩纶一生颇富传奇色彩,少时熟读经书,23岁便中进士,开始就是翰林,1875年,以编修大考擢升侍讲,充当日讲起居注官。1882年署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凭着一支笔,张佩纶参倒了许多的贪官,也得罪了不少的人,被誉为清流健将,名震天下。中法战争时,其以一介书生统兵与洋枪洋炮的法国鬼子对阵,兵败后被朝廷革了职,发配到了边疆。数年后,张佩纶又以一个罪臣之身,得到了当时权倾朝野的洋务派领袖李鸿章的赏识。李鸿章很欣赏张佩纶的品行与才识,有意促成他与自己女儿的婚事。

光绪十四年(1888年),李鸿章的大女儿李菊耦嫁给张佩纶做继室夫人。李菊耦时年23岁,知书达理,貌美如花,而张佩纶已年届四十。据京中同僚说他已蓄须,是“美须髯”,即有一把大胡子,又结过两次婚(原配夫人朱芷芗、继室边粹玉均已去世),而且是一个流放归来的罪臣,怎么讲两人都不相配。然而如日中天的李鸿章却偏偏挑选了他当自己的乘龙快婿,留下了一段当时文人称羡的佳话。《孽海花》生动地记述了这桩在当时极为轰动的豪门婚姻,也有好事者借此调侃一番,如梁芬为张佩纶一张画题诗竟写出“篑斋(张佩纶号)学书未学战,战败逍遥走洞房”之句,玩笑中不无讥讽。

张佩纶为迎娶李鸿章的千金李菊耦,不惜重金购下南京着名的豪宅——张侯府。据说当时的建筑主要有三幢,呈品字形分布,南侧一幢似为主楼,东西两楼各连着一个花园。张佩纶将东楼命名为绣花楼,专为李菊耦,即张爱玲的祖母居住。

虽然张佩纶在任时也只是一个穷京官,但有李鸿章给女儿的嫁妆做经济基础,张家在南京的生活想来应该是不错的,况且还住在那样带花园的大宅子里。

张爱玲在《对照记》中说:“……我祖母的婚姻要算是美满的了,在南京盖了大花园偕隐,诗酒风流……”“我姑姑对于过去就只留恋那园子。她记得一听说桃花或者杏花开了,她母亲就扶着女佣的肩膀去看……”在南京的这所带花园的大房子里,张佩纶夫妇不但合写了一本食谱,而且还合着了一本武侠小说,其“诗酒风流”的豪门生活真是雅致!

张佩纶学问渊博,当时与张之洞并驾,毕生致力于研究《管子》,擅长奏议,着有《涧于集》、《涧于日记》。张佩纶晚年看透了官场上的世态炎凉,坚辞了清廷以四品京堂的再次起用,并写下“袖中合有屯田策,懒向辕门更纪勋”等诗句以明志。1903年正月七日,张佩纶病死于南京,终年56岁。

张爱玲的父亲张志沂就出生在南京的这所富丽堂皇的张侯府内,并在这里迎娶了张爱玲的生母黄逸梵。李菊耦在世时便为她的儿子张志沂定下了这门亲事。

1916年,两人结婚时都是20岁,新娘黄逸梵非常漂亮。然而,这个婚姻是悲剧。

张爱玲说:“我母亲还有时候讲她自己家从前的事,但是她憎恨我们家。当初说媒的时候都是为了门第葬送了她一生。”

黄逸梵亦是门庭显赫,祖父黄翼升是清末长江七省水师提督,通常称军门黄翼升。在李鸿章淮军初建、开赴上海时,黄翼升所统带的五千水师也归李鸿章节制,是他的副手。同治四年(1865年),李鸿章奉命镇压捻军,在对东捻的战斗中,黄翼升的水师驻守运河一线,阻拦了东捻的向西突围,又为清政府立下了功劳,功封男爵爵位。黄家在南京也留下了房产,在莫愁路上的朱状元巷14号,现在被称为军门提督府,明代本是朱状元府的一部分。黄翼升到南京任职后,曾将西侧厅改建为生祠,以炫耀其战功。皇帝命人查办此事时,李鸿章曾为其庇护。

1894年,黄翼升去世,享年76岁。他只有一个儿子黄宗炎(另二子早夭),早年中举,黄翼升为他捐了道台,承袭爵位后,便赴广西出任盐道。这位将门之子,婚后一直未有子嗣,赴任前,家中便从长沙家乡买了一个农村女子给他做妾,有身孕后,将其留在南京。黄宗炎去广西赴任,不到一年便染瘴气而亡故,仅活了30岁。黄宗炎死后,全家人都关注着姨太太的临产,1896年生下了一女一男的双胞胎。女孩子便是张爱玲的母亲黄素莹,又名黄逸梵,男孩就是张爱玲的舅舅黄定柱。

张爱玲父亲这辈人中,最辉煌的是她的“三大爷”张人骏(父亲张志沂的堂兄)。张人骏是清朝最后一任两江总督,总督府就在南京。如今南京长江路总统府内的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楼,就是张人骏任两江总督时所建,1910年建成。

张爱玲的父亲张志沂很有才华,靠父辈的余荫过着豪华奢侈的生活,但没什么远大志向,并沾染了富贵之家少爷的所有毛病,是个典型的公子哥儿。

张爱玲的母亲黄逸梵是一个了不起的女子。她虽然生身豪门,但由于是小妾所生,父母又早逝,因此童年并不幸福。她缠过脚,又深受五四新潮的影响,20世纪20年代出国留洋,学过油画,跟徐悲鸿、蒋碧微等都熟识,沐浴欧风美雨后,她已经完全是一个新派的女性了。作为张志沂的妻子,接受了新思想的她自然无法容忍丈夫吸食鸦片、嫖妓、娶姨太太,更看不惯他无所作为,最终两人的婚姻破裂,黄逸梵本人孤苦地死在异国他乡。婚姻解体后,张爱玲的父亲就更自由了,把一个妓院里的“老八”接进家门。后来,他经孙用时的介绍,再娶孙用时的妹妹孙用蕃。

同类推荐
  • 名人传记丛书:瓦格纳

    名人传记丛书:瓦格纳

    名人传记丛书——瓦格纳——欧洲音乐史上最具争议的歌剧大师:“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中国历史名人之二

    中国历史名人之二

    秦始于公元前221年,止于公元前207年;汉包括西汉和东汉,始于公元前206年,止于公元220年。秦始皇顺应时代潮流,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秦的统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华文化共同体的初步形成,国家统一、多元文化整合的速度和力度加强。汉王朝是政治一元化的大一统国家,不同于政治多元的诸侯列国。西汉武帝时,汉王朝经过数十年的休养生息,进入政治、经济的全盛时期。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奖励儒术,正式开启了中国历史上儒学成为学术思想主流的时代,是主导中国文化的最大力量。汉武帝本人雄才大略。
  • 安全保护证(小经典系列)

    安全保护证(小经典系列)

    《安全保护证》是二十世纪俄罗斯著名诗人、作家帕斯捷尔纳克40岁以前写的第一部自传体随笔,该书是在奥地利作家里尔克的影响下创作完成的,作者在自传中大量地阐述了自己对艺术创作的看法。它带领读者穿过一个隐晦的回忆录作者的散文的迷宫,进入诗人的内向性的核心。在书中,作者对生活、对世界的独特感受和联想,随处可见;他的文笔同时还具备一种通感式的感受力,能轻松跨越人与事、自我与世界的界限,游刃有余。
  • 不是冤家不聚头:鲁迅与胡适

    不是冤家不聚头:鲁迅与胡适

    说到胡适与鲁迅,两大对峙的奇峰,他们有着太多的相同:一样的出生于文化丰厚之地,一样的来自于文脉世家,一样的青春年少便出门求学,最终又一样的漂洋过海留学深造,甚至一样的被守寡的母亲以同样的“母病速归”的谎言诓骗回家,娶了一个同样的没有文化的小脚太太。这太多的相同背后,又有着太多的不同:一个求学金陵,一个求学上海。在金陵的学校,鲁迅过的是比绍兴还要保守、传统的封闭生活。而在上海求学的胡适,则被开放、摩登的殖民文化所陶醉,如鱼得水,如浴春风,用他自己的话说:“自打进入上海后,我几乎没有一天不读报纸。”成山成堆的报纸杂志,兼收并蓄的海派文化,开阔了胡适的心胸,拓展了他的视野,让他看到了世界范围内风起云涌、此起彼伏的文化大潮。
  •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大师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大师

    《图说世界名人: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大师)》介绍了,奥诺雷·德·巴尔扎克,法国小说家,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擅长塑造被贪婪、仇恨、野心等强烈情感所控制的人物。一些评论家认为他的文学造诣仅次于莎士比亚。巴尔扎克计划以《人间喜剧》为题,撰写描绘和分析法国社会各个层面的系列小说共137部。至其逝世时,《人间喜剧》已完成91部小说。这些小说主要分为三组:道德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每一组又可以分为个人生活、外省生活、巴黎生活、政治生活,及乡村生活等场景。
热门推荐
  • 头上顶的黄土(王韶华文集)

    头上顶的黄土(王韶华文集)

    这部散文集,首先与“黄土”有关,它是作品中蕴含的“气”质,一方面,黄土赋予人生活的浑厚感,以及它包举历史的深厚感;另一方面,黄土那种自然的本真的质朴味、真淳味,尤其融入文化就愈加深刻了。无论纵观天地沧桑,或者俯首风土人情,还是直面苦乐忧思,有的洋洋洒洒以宏论,有的几句闲言碎语道之,可谓“黄土文章”是也。
  • 女儿心

    女儿心

    在武昌革命的大背景下,麟趾从杀了一家人的父亲的魔爪下逃离出来,带着父亲掉落的两根指头,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路途中和宜姑成了好朋友。经历了种种折磨,长期受着苦难的麟趾在碰到了帮助他的老和尚之后,决心找回失联已久的父亲。船上的一场大火,老和尚为救火而逝世,麟趾看到老和尚烧掉的两个指头,痛哭不止……
  • 荣誉法则:道德革命是如何发生的

    荣誉法则:道德革命是如何发生的

    道德进步是如何发生的?社会是如何摒弃那些长期沿袭的不道德习俗的?在《荣誉法则》一书里,奎迈·安东尼·阿皮亚探讨了一个长期受到忽视的改革动力。阿皮亚审视了以往道德革命的实例,并且对当代反对残忍习俗的运动作出描述,揭示了一个道理,即理性、道德或者宗教都不足以推进社会的改革。只有在不道德习俗与荣誉发生冲突之后,不道德习俗才会最终消亡。阿皮亚拥有讲述故事的天赋,以及哲学家的严谨态度,他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探讨了与道德相关的问题。从满人废止中国古以有之的缠足习俗,到弗里德里克.道格拉斯在伦敦与废奴运动领袖们的会晤,《荣誉法则》一书揭示了道德革命是如何获得成功的。
  • 三国壕杰

    三国壕杰

    一个只想在虚拟三国游戏中种田的少年,开局便被骗光了所有的金币,不能种田的游戏不存在快乐,看洛林如何在三国乱世中寻找快乐。QQ群:736871735
  • 晨曦之枪

    晨曦之枪

    公元2024年,全球有将近五百万的游戏爱好者因虚拟网游“神子”而陷入昏迷。同一时间,漫天流萤降临于弥赛大陆。一群自称“玩家”的冒险者开始出现在弥赛人的生活。
  • 我的良心又痛了

    我的良心又痛了

    “我这一掌下去,你可能会死。”萧剑仁蓄势‘亢龙有悔’。“这一刀下去,天下最快的剑非我莫属!”萧剑仁提着水果刀,看着辟邪剑法眼神阴晴不定。极寒之地,萧剑仁运转九阳神功打着赤膊发起冰桶挑战。极阴之地,萧剑仁发出鬼狱阴风吼,装神弄鬼。……日月轮转,阴阳交替,元气复苏,遗迹降世!不知为何,萧剑仁的良心,又痛了!
  • 十国行周

    十国行周

    五代十国——当郭信回到这个乱世,赵匡胤还是老爹手下的小弟,李煜还在金陵的后宫吟唱着宫词。藩镇桀骜、山河破碎、四方裂土,还有幽云十六州的耻辱……一切是否还有另外一种结局?(书友群:672194685)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艾约堡秘史

    艾约堡秘史

    《艾约堡秘史》称得上是一部出人意料的奇书:就高超精湛的语言艺术、层层递进的叙事技巧、深接地气的当下生活、复杂迥异的人物形象来说,无疑是当代文学中迷人的创作之一,也是张炜本人具有突破意义的长篇力作。
  • 被你温柔以待的时光

    被你温柔以待的时光

    从来没有喜欢过谁,也没想过会喜欢谁,母胎solo多年,对恋爱也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谁曾想,遇到喜欢的人还暗恋了多年,而这份爱恋竟然占据了她接下来的人生?!纪学妹:易学长,我。。我期饭你。易学长:。。。你说的哪国语言?纪学妹:算,算了。易学长:纪冉,乖,再说一遍。他抬起手摸了摸她的脑袋。纪学妹:我。。我。。我xi。huan你。说完扭头就跑走了,只剩他一人在原地。易崇言看着落荒而逃的纪冉,抿嘴偷笑。这个笨蛋,哪有人告完白就直接跑掉的?微风轻扬,暖阳初上,关于你的记忆扔在持续放映,这场爱恋依旧那么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