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76100000004

第4章 古代天文历法知识(2)

【纪年法】历史传统纪年法是以帝王公侯即位年次和年号纪年。先秦时,各国年次不同,纪年有异,如:同是公元前770年,在周为周平王元年,在鲁则为鲁孝公二十七年,在齐则为齐庄公二十五年,在秦则为秦襄公八年等。用年号纪年始于汉武帝,皇帝更迭要换年号,同一个皇帝也可以有几个年号,更换年号就重新纪元。如:“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并序)》)(元和,唐宪宗年号。元和十年,即公元815年。)“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石钟山记》)(元丰,宋神宗年号。元丰七年,即公元1084年。)用干支纪年,约始于东汉,即用六十甲子周而复始。近代历史事件用干支纪年表示的很多,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赔款”、“辛丑条约”、“辛亥革命”等。

【纪时法】古人纪时主要依天色而把一昼夜分为若干段,称为“时段”、“时分”或“时辰”。有的分为十个时段,昼分朝、禺、中、哺、夕;夜分甲夜、乙夜、丙夜、丁夜和戊夜,即一更、二更、三更、四更和五更。也有分为十五个或更多时段的。古书内时辰名称很多,如:日出时叫旦、早、晨、朝,日入时叫夕、暮、昏、晚。例:“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木兰诗》)又太阳正中时叫“日中”、“正午”或“亭午”,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太阳偏西时叫“昃(zè)”或“日昳(dié)”。古人一日两餐,朝食在日出后隅中前,称“食时”或“早食”;夕食在日昃后,日入前,称为“晡(铺)时”。日入后是黄昏,黄昏后是人定,人定后是夜半(夜分),夜半后是鸡鸣,鸡鸣后是昧旦(昧爽),昧旦后是平旦、平明,这是天已亮的时间。如:“晡时,门坏”、“鸡鸣,雪止,愬入居元济外宅。”(《李愬雪夜奔蔡州》)“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史记·留侯世家》)大约在汉武帝太初改历以后,有人把时辰整理成十二段,即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然后用十二地支表示,以夜半23点至1点为子时,1至3点为丑时,3至5点为寅时,5至7点为卯时,7至9点为辰时,9至11点为巳时,11至13点为午时,13点至15点为未时,15至17点为申时,17至19点为酉时,19至21点为戌时,21至23点为亥时。近代又把每个时辰分为初、正,(如子初、子正等)这样就成了二十四个时辰,跟现在一日二十四小时一致了。

【漏刻】又叫“刻漏”、“壶漏”、“漏壶”。乃古代计时仪器。到明代以后有了钟表,才息用。历代刻漏种类很多,有一种是用四个铜壶由上而下叠置,上面三个壶底有小孔,最上一壶装满水后,水即逐一流下各壶,最下一壶内装一直立浮标,上刻时辰,水逐渐升高,浮标也随之上升,这样就能从壶上看到标记知道时辰。“时八月初三夜,漏三下矣。”(《谭嗣同》)“漏”即“漏刻”,“漏三下”指三更时。

【金柝(tuò)】古时军中守夜打更用的器具,又名“刁斗”,铜制,像锅,三足一柄,日间当锅,夜里打更报时。《博物志》:“番兵谓刁斗曰金柝。”《木兰诗》:“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日晷(guǐ)】又名“日规”,是古人利用日影测定时刻的仪器。也作“日影”解,指时间。如:“相持既久,日晷渐移。”(《中山狼传》)其中“日晷”即指日影渐渐移动,时间渐渐过去。

【六合】在古代有多义。指婚嫁选良辰吉日,要年、月、日干支六个字相适合,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称“六合”;另一说是月建与日辰相合,即子与丑合,寅与亥合,卯与戌合,辰与酉合,巳与申合,午与未合,称为“六合”。如:“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孔雀东南飞》)“六合”的另一义指一年十二个月中,季节相应的变化。《淮南子·时则》记:“六合一,孟春与孟秋为合;仲春与仲秋为合,季春与季秋为合,孟夏与孟冬为合,仲夏与仲冬为合,季夏与季冬为合。”此外,“六合”又指天、地和东、西、南、北四方。

【人日】旧指阴历正月初七为“人日”。据传,正月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猪日,初四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初七为人日。如:“元日以到人日,未有不阴时。”(杜甫《人日》)

【元宵】阴历正月十五日叫“上元节”,这天晚上叫“元宵”,又叫“元夜”。唐以后有元宵观灯的风俗,故又名“灯节”。如:“梁中书道:‘年例城中大张灯火,庆贺元宵。’”(《水浒传》第六十六回)

【下九】古人以每月的二十九日为“上九”,初九日为“中九”,十九日为“下九”。每月“下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置酒游戏,以待月明,常有忘寐而达曙者。如:“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孔雀东南飞》)

【社日】指古代农家祭社祈年的日子。古时每年春、秋两次祭祀土神:春分前后祭社叫“春社”,秋分前后祭社叫“秋社”。《荆楚岁时记》载:“社日,四邻并结综合社牲醪(láo)为屋于树下,先祭神,然后飨(xiǎng)其胙(zuò)。”再如王驾《社日诗》:“桑柘(zhè)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秋社》:“八月秋社,各以社糕、社酒相赉(1ài)送。”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古人称之为“清明节”,有扫墓踏青的习俗。如:“清明时节雨纷纷,行人路上欲断魂。”(杜牧《清明》)

【花朝】旧俗阴历二月二十二日为百花生日,称“花朝节”。一说二月十五日或二月二日。如:“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琵琶行(并序)》)

【上巳】古时以阴历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为“上巳”,又称“三巳”。旧俗以此日临水祓(fú)除不祥,叫“修禊(xì)”。《后汉书·社仪志上》载:“是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chèn病),为大洁。”魏晋以后,把节日固定在三月三日。后来就变成了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如:“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杜甫《丽人行》)

【重阳】阴历九月初九日为“重阳节”。古人以九为阳数,日月都逢九,故名。相传这一天人们有登高、赏菊、饮酒的习俗。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初阳】指冬至以后立春以前的这段时间。约在阴历十一月间。这时阳气初动,故称“初阳”。如:“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孔雀东南飞》)

【天帝】或称“天”,或称“帝”,就是“上帝”。古人把自然看得很神秘,以为自然万物都由天帝主宰。如:“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赤壁之战》)“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国策·楚策一》)

【羲和】古神话中驾日车的神。屈原《离骚》:“吾令羲和弭(mǐ)节兮,望崦嵫(yānzī)动而勿迫。”意思是说我命令羲和不要急着把太阳赶向西山。又,古史传说乃执掌天文的官员。

【丰隆】古神话中的雷神。屈原《离骚》:“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fú)妃之所在。”又说,“丰隆”乃云神。

【望舒】古神话中驾月车的神。屈原《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飞廉】古神话中的风神。屈原《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三光】指日、月、星。《白虎通·封公侯》记:“天有三光,日、月、星。”又指房、心、尾三星宿。《礼记·乡饮酒义》记:“立三宾以象三光。”郑玄注:“三光,三大辰也。”《尔雅·释天》:“大辰,房、心、尾也。”

【七曜(yào)】古指日、月与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曜也作“耀”。范宁《谷梁传序》说:“七曜为之盈缩。”杨士勋疏:“谓之七曜者,日月五星皆照天下,故谓之七曜。”后,因日月五星的运行如国家之政,故又称之为“七政”。又称“七纬”。如:“七纬顺度,以光天象。”(刘昼《新论·恩顺》)

【分野】此概念约创始于春秋战国之际(公元前350年前后)。当时,人们根据地上区域来划分天上星宿,把天上星宿分别配属于地上州国,使其互相对应。说某星宿是某州、国的分野或某地乃某星宿的分野。二十八宿对应州与国、十二星次对应国见下列图示表:

战国星宿分野传统概念对后世影响很大,所以古籍中写到某地区,往往连带写到与其相配的星宿。如:“以鹑首而赐秦,天何为而此醉。”(庾信《哀江南赋》)“星分翼轸,地接衡庐。”(王勃《滕王阁序》)古人建立星宿的分野,目的是用它来占卜地上所配州、国的吉凶,这是一种迷信。

【天罡(gāng)】古星名。指北斗七星的柄。《抱朴子·杂应》记:“又思作七星北斗,以魁覆其头,以罡指前。”

【文曲星】旧说指主管文运的星宿。文章写得好,能高中做大官的人就是“文曲星”下凡。袁枚《与韩绍真书》:“盖贵直者人也,贵曲者文也,天上有文曲星。”《范进中举》:“这些中老爷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

【白虹贯日】白色的长虹穿日而过。这里说的“虹”实际上乃是“晕”,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古人以为人间有了不平凡的行为就引起这种天象的变化。如:“昔者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三十六天罡】道教说北斗丛星中有三十六个天罡星,七十二个地煞星。《水浒传》作者受此迷信说法的影响,将梁山泊中的一百零八名大小起义头领,附会为天罡星、地煞星降生。

【三元】旧时把阴历正月十五叫“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又,“三元”特指阴历正月初一日,意思是年、月、日三者之始,故也称为“三元”。

同类推荐
  • 蔡元培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蔡元培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共收录蔡元培关于教育和人生的文章36篇。前大部分文章均为蔡元培先生以一个教育家身份所撰写的关于教育的心得文章,主要收录了能够代表蔡元培教育思想的全部重要文章,如《美育与人生》《以美育代宗教》《美育》《学生的责任和快乐》等,也包括一些为师生做的演讲稿;后面部分的文章是蔡元培所写其他方面的文章,包括北京大学、谈文化、他读书、谈孔子等方面的文章。
  • 驯化

    驯化

    被誉为与《人类简史》《枪炮、病菌与钢铁》比肩的人类史著作;打通人类学、考古学、历史学、基因研究等多领域;罕见的全能型天才专家艾丽丝·罗伯茨为你讲述人类及其盟友间彼此纠缠的史诗故事。4万年前,人类尚以狩猎采集为生。某个格外漫长而寒冷的冬天,原来搜寻动物残骸为食的狼群,受饥饿驱使,靠近了人类的营地。到了夏天,狼群开始参与到狩猎行动中。猎人们发现,狼群提高了捕猎的成功率,人们挨饿的时候减少了。于是人类与狼群,渐渐形成了联盟。过了几代人的时间,那些友好的狼已经开始对人摇尾巴了。它们已经变成了狗。人类不断驯化新的物种为己所用。
  •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

    人们或因学缘关系,或因前期相关学科习得惯性,对“人类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和“体质人类学”等相关概念,或多或少会出现认识与理解上的偏差。笔者认为有必要将民族学、人类学与所涉及的姊妹学科及子学科的亲缘关系和隶属关系加以梳理澄清,以便更好地解读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 空间正义论:正义的重构与空间生产的批判(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空间正义论:正义的重构与空间生产的批判(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空间正义是当今时代正义理论新的生长点,新的发展趋势。伴随着现代都市化运动,空间生产成为社会生产与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是对空间正义的本质及其在信息时代的新发展的详尽论述。
  • 重塑中国人文秩序

    重塑中国人文秩序

    作者比较了中西方各时期的文化传播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性后发现,中西方社会之间存在一种看不见的力量,相互较量并形成主导力,谁掌握了各历史阶段最先进的文化传播载体和技术,谁就获得了更强的文化渗透力,并逐步掌握了世界话语权,乃至决定权。基于此,作者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一整套顺应历史发展规律、符合中国社会特点的人文秩序理论,期望未来的中华民族文化发展之路,能够实现掌握最先进的文化传播载体和技术。
热门推荐
  • 二郎墓

    二郎墓

    人间突然出现的名为“二郎墓”的神秘大墓,与人间失去联系了千年的天界,直接有什么关联?无奈身负重任却只是个普通人的家伙能有什么作为?当花满天下,佛光再现的时候,这人间是否还在………
  • 我能看见经验条

    我能看见经验条

    某天,物理课上正在呼呼大睡的赫小锅,被物理老师一个粉笔头正中脑门。“赫小锅,你来回答一下我刚才提出的问题!”赫小锅擦了擦嘴边的口水,一脸懵逼的站了起来,随后,他便看见了自己脑门上面的经验条……新人新书,写的不好,请多多指教逗比书友群:535676098群里都是一群逗比,快点进去一起玩吧!
  • 海贼之熔岩巨兽

    海贼之熔岩巨兽

    这是海贼王的世界!这是一名穿越者的故事。“我将以熔岩巨兽之名墨菲特之名响彻整个世界!”这是……ps.本书慢热,喜欢就看看,不喜欢就算了。
  • 重生之影帝的隐婚日记

    重生之影帝的隐婚日记

    上辈子作天作地的大小姐终于把自己给作死了,本打算翘着二郎腿去会会传说中的阎王爷时,却猛然惊醒在十八岁的病床上,盛摇光:excuseme?既然重活一世,那自然不能混的像上辈子那么惨了,背靠家里雄厚的资金人脉,盛大小姐表示:空降综艺、买个热搜、投资一部电视剧……那都不是事~可是,这位顶级流量大佬,上辈子您不是靠着艰苦奋斗才走上人生巅峰的么?这辈子怎么堕落到要……入赘豪门?总之,这是一个重生的千金大小姐与她的忠犬男神花式秀恩爱的日常~
  • 第二个世界的你

    第二个世界的你

    我追寻你的脚步,只为在另一个世界与你再度相遇。许庶雅收到了一封神秘的信封之后,在当晚穿越到了灵魂的世界。被迫卷入一场杀人游戏。“这只是游戏,这不是游戏。”“自相残杀吧,活到最后的两个人才能回去。”信封里简单明了的写着。江辰希笑着那她打趣道:“你小心不要一开始就死掉哦。”许庶雅思考自己来到这里的意义。谜题一步步揭开的时候,她才明白。奈何春风寒冷刺骨,人心可畏,与你相遇,愿你安好。我们一起回家吧,江先生。
  • 我真不是大帝

    我真不是大帝

    【火爆畅销】上官宗主,T恤已给您发货,请注意查收。天教圣女,高跟鞋和你的剑法更配哦。那个大和尚,虽然你们是光头,但也得用我们的飘柔呀。莫小白穿越至玄幻世界,从卖T恤开始,成就不朽大帝。==本人完本4万订作品《重生之我为书狂》以及2万订作品《我是全能大明星》,天下第一白出品,质量保证,请放心阅读。---QQ群:565142078
  • 我们的魔法传奇

    我们的魔法传奇

    现在的你因为自己一个人而感到不安,你需要相互扶持、往前走下去的伙伴。只要跟他们一起,踏出脚步的话,力量自然会涌上来。
  • 火影世界的幻术大宗师

    火影世界的幻术大宗师

    华夏第一本关于幻术的专著是明代的《神仙戏术》,记载古代幻术二十多种,可惜此书已失传。真正集中国幻术大成者,是清末唐再丰所著的《鹅幻奇书》。一个少年带着《鹅幻奇书》来到了火影世界,只为争夺最强幻术的荣耀!月读、别天神、操控五感、伊邪那支、伊邪那美......九龙取水、白鹤升空、芝麻变鱼、口吐四花、使鬼打门......鞍马明镜微微一笑:“嚯嚯,真正的幻术又岂是这般肤浅?”PS:本文非传统火影同人,不喜勿喷,文明你我,谢谢!
  • 花果山最后一只猴子

    花果山最后一只猴子

    花果山被天雷轰成了焦土,我身为花果山最后一只猴子,必须等待着大王回来,看我如何科技兴国,一统三界。
  • 掀翻这末世

    掀翻这末世

    你穿越了,发现这是一个充斥着混乱,无序,血腥,恐怖的超凡世界。你很害怕,但为了保护自己,不得不抬起手中的刀。你想要变强,发现自己随身带着无法交流的智障系统。通过不懈的努力,你找到了系统的功能。于是你开始狩猎。经过许多次战斗,在野外你遇到了一个杀戮成性的死灵法师。你杀死了他,获得能力点500,源技【亡灵尖啸】【召唤死灵】【地狱魔犬】许多年后,你成了强者。为了保护城市,与一只魔龙展开殊死搏斗。你惨烈的赢下了战斗,获得能力点999+,【魔龙吐息】【巨龙之力】【直死光线】你成了万众敬仰的传说,正当你以为世界恢复和平时,新的混乱出现了。于是,你开始弑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