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29900000014

第14章 近代中国通商口岸(2)

上海是近代中国最早设立租界的通商口岸,然后又从上海推及到其他通商口岸。1843年11月上海正式对外开埠通商,几乎与此同时英国也在上海县城北郊划定居留地,起初议定的范围为北至苏州河,东濒黄浦江,南至杨泾浜(后称洋泾浜),1846年将以界路(今河南路)定为西界,面积共1080亩,两年后又将西界扩展到了周泾浜,面积也增至2800余亩。随后,美国与法国也分别在县城北郊的其他地方,划定了各自的居留地。根据1845年签订的《上海租地章程》,外人居留地并非租界,只是规定“界内土地,华人之间不得租让,亦不得架造房舍租与华商”;“洋商不得建筑房舍租与华人或供华人之用”。在居留地之内,除原本拥有土地房屋的中国业主和服务于外侨的部分华籍雇佣人员之外,只允许外国人居住。外国人可以在居留地内修路造桥,设立消防机构,但居留地的主权仍属于中国。也就是说,这种居留地只是上海地方当局在上海城外划出一个区域,作为外国人的专门居住之地。

但到1854年,通商口岸外人居留地的性质即发生了根本改变,演化成了“国中之国”的租界。1853年9月上海爆发了小刀会起义,县城一度被占领,城内居民纷纷躲避到郊外,其中两万余人涌入北郊的外人居留地。上海道吴健璋曾被起义军捉拿,被外国人救出后也避居在英国居留地内。由于大量华人进入外人居留地,使先前的“华洋分居”变成为“华洋杂居”,列强遂借口华洋冲突以及治安、卫生、税收等一系列新问题,攫取居留地的司法与行政管理权,在居留地建立了一个新政权。

当时,清朝上海地方政权已陷于瘫痪,英、美、法三国领事居然抛开中国中央及地方政府,对《上海租地章程》擅自进行修改,商议起草了一个名为《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的新章程,报请三国驻华公使批准后,即于1854年7月以三国领事名义予以公布。与原章程相比较,这个新章程主要作了以下三个方面的修改:一是在三国的居留地租地买房,不再经各居留地的领事批准,只经租地人本国领事官批准;二是取消华人在外人居留地租地赁屋的限制;三是外国租地人有在居留地征税、设警、组织市政机构、决定居留地内有关土地问题等权力。上述三方面的变化中,最重要的是外国人有权在居留地组织市政机构,这是西方列强一直希望达到的目的,也是使居留地得以演变成租界最重要的一个步骤。

就在《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公布的同一个月,居留地的市政机构即选举了第一届董事会,宣布正式建立。该机构在英文中称市政公会或市政委员会,但在中文中一直将其翻译为“工部局”,实际上就是列强利用上海局势动荡,在租界中建立的一个行使各方面权力的外国政权。正如有的论著所说:它从修路、造桥、收税、派警开始,逐步地建立起具有全面功能的,即对外国居留地的建设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掌握的统治机关。工部局在以后确实是这样地向前发展的,作为一个机关,它由小到大,由简单至复杂,最后形成为一个庞大的五脏俱全的租界“市政府”。

“租界之性质,永久根本更改”了,因“华洋杂居”的形成,改变了居留地的外侨区的性质,而工部局的建立以及以后在其之下各种下属机关的陆续设置,最终导致了外国居留地完全脱离出中国政府的行政治理范围而取得了一种独立的地位(只是让中国政府虚拥土地主权之名),成为人们通常所说的“国中之国”式的租界。张仲礼主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607页。由上可知,在条约口岸城市中,不受中国行政与司法权力管辖,完全由外国领事或外人组织之工部局行使管辖权的外国人与中国人混居地,即是我们所说的“租界”,它完全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

工部局建立之后,使原来英、法、美三个居留地分立的道路码头委员会,合并置于一个统一市政机构之下,有权对所有外国人进行管束。随后,根据新租地章程的有关条款,工部局又设立了武装警察,中文名称为“巡捕”,其所在机关则称为“巡捕房”,并设有监狱。另外,工部局还宣布租界为“武装中立”的区域,组织了“义勇队”(又称商团义勇队),后发展成为军事装备优良的万国商团。尽管名为“商团”,实际上就是武装的军队,成为租界当局镇压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一支重要军事力量。

上海英、法、美三国居留地合并实行统一管理,演变成为具有特定含义的租界之后,列强之间又产生了一些矛盾。尤其是法国与英、美两国出现隔阂,法租界于1862年独立出来成立了“公董局”。次年,英美租界正式合并称为“外人租界”或上海英美租界,但后来中国人更多地是称之为“公共租界”。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不仅在中国新增开了11个通商口岸,而且将租界制度也推及到其中的一部分条约口岸。1861年2月,英国领事巴夏礼与镇江知府订立租界批约,规定出租给英国的土地,“由英国驻扎镇江领事官分为官商建造署栈之用,均照领事官所定章程办理”,意味着英国领事享有一切管辖权。同年3月,巴夏礼又相继与湖北布政使、江西布政使分别签订了有关汉口、九江租界的租约,“一切事宜全归英国驻扎湖北省领事官专管,随时定章办理”。这样,英国几乎是同时在长江中游地区的汉口、九江、镇江这3个通商口岸,新开辟了3个英租界。与此同时,英国还在天津、广州、厦门这3个重要口岸也建立了租界。这样,英国除在上海与美国共同设立了公共租界之外,在中国的其他通商口岸又先后开辟了6个租界,是西方列强中在中国建立租界最早,并且也是在中国拥有最多租界的殖民国家。这一情况,也是与当时英国在世界上的实力以及对华侵略最为迫切相对应的。

在此期间,法国除了在上海建立独立的法租界之外,也于1861年在天津和广州设立了法租界。另外,法国和英国都还曾企图在南京、营口建立租界,后因种种原因最后未能建成。烟台与宁波也曾是法国选为设立租界的口岸,但由于英、美两国反对而未果。

美国是在中国建立租界较少的后起西方大国。除了与英国在上海共同建立了公共租界之外,美国在其他通商口岸并没有独立开辟美租界。其原因是美国根据其在中国和东亚的利益布局情况,后来一直主张所谓的“门户开放”政策,反对租界专管制度。甚至当清王朝曾主动表示“没有存心歧视美国人的意思”,让美国在天津开辟一块专管租界。但是,“美国政府始终未予核准”,并在1880年将租界“退回”给了中国。李育民:《近代中国的条约制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83页。这种情况在当时称得上是一个例外,实际上并不表示美国对中国的真正友好,但却使不少清王朝和民国北京政府的官员对美国抱有好感,乃至在后来多次谈判修约与改约的过程中,一直寄希望于美国能够给中国提供外交支持。

到中日甲午战争之前,租界数量的增加虽并不多,但这一时期西方列强通过各种方式,进一步强化、明确甚至是扩大了租界的特权。从1865年开始,英、美两国再次采取自行修改租地章程的方式,对1854年的租地章程又不断进行了修改,到1869年9月经外国公使团批准,公布《上海洋泾浜北首租界章程》29款。该章程主要就租地立契之法、工部局组织办法、权限、工部局董事资格、工部局法人地位等一系列问题,作出了一些原则性的规定。另还订有附则42条,对相关问题制定了更为详细的具体规定。例如关于租地立契,规定中国原业主须在契约上写明“永远出租”,以便给予外人永租权;关于工部局董事资格,规定只有“西人”享有被选举权;关于工部局的权力,在市政管理、指挥巡捕以及征税等方面均在原来基础上又有所扩充,并规定“该局董有随时另行酌定规例之权”,而且无需报请中国政府审核,仅由公使团批准和执业租主会议应允之后,就可以付诸实施。

甲午战争之后,西方列强尤其是日本又在中国掀起了新一轮开辟租界的狂潮。先是德国通过与清朝地方官订立合同,在汉口、天津设立了德租界。俄国、法国紧随其后,也分别在汉口建立俄租界和法租界。最为贪婪的是日本,凭借着战胜国的身份,仅在战后两年多的时间内,即先后强迫清王朝同意日本在湖北的汉口、沙市,江苏的苏州,浙江的杭州,福建的福州、厦门,加上天津等7个通商口岸,均有权设立日租界。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只在汉口、天津、苏州、杭州4个口岸开辟了日租界。德、日两国当时还一直想在作为中国进出口贸易与金融中心的上海设立租界,但始终受到英、法、美3国的反对与阻挠,未能如愿以偿。

1900年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并攻占天津与北京,又乘机提出开辟租界的要求。同年底,俄国率先与清王朝订约得以在天津建立租界。1901年,日本早就要求在重庆设立租界的企图最终达到目的。1902年,意大利、奥地利以及比利时又相继在天津设立了租界。

1902年以后,西方列强在中国强行开辟租界的侵略行动终于告一段落。据统计,从19世纪40年代英国在上海划定居留地开始,到20世纪初的1902年,在近60年的时间内,西方列强连同日本这一后起的东方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10个通商口岸总共建立了25个专管租界。有的租界后来进行了合并,但仍有22个专管租界,2个公共租界。费成康:《中国租界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第53—54页。其中英租界6个,法租界4个,德租界2个,俄租界2个,日租界5个,比租界、意租界、奥租界各1个。2个公共租界,除前已述及的上海英美租界合并的1个之外,另一个是日、英、美、德、法等9国参与开辟的鼓浪屿公共租界。

如上所述,租界的建立以及租界市政机构的权力,起初在条约中并无相关的法律依据,而是西方列强根据所谓划定“居留地”的规定,利用中国政局动荡和各级政府官员软弱无能,侵夺中国主权建立起来的,并长期得到清王朝的默认与许可。到甲午战争以后,租界才开始获得了条约的法律依据,并成为条约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1896年中日签订的《公立文凭》第1款规定:“添设通商口岸,专为日本商民妥定租界,其管理道路及稽查地面之权,专属该国领事。”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册,三联书店,1957年,第686页。有了法定条约的这一依据,日本即得以将租界所享有的“国中之国”的各方面权力,明文载于各个具体的租界合同之中。《厦门日本专管租界条款》第2条即载明:“租界内所有马路、警察之权,以及界内诸般行政之权,皆由日本政府管理。界内道路、桥梁、沟渠、码头由日本领事设法修造,并由日本领事官管理。”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册,三联书店,1957年,第925页。在此之后,其他欧美强列援引片面最惠国待遇的规定,也使其租界都获得了同样的条约依据和权利。

租界的立法机构为纳税外人会议,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资本主义国家政权体系中的议会。以上海英美公共租界为例,按照规定,产业地价在银500两以上,年纳房地捐银10两以上,或者年付房租银500两以上的外国人,有资格参加租界的纳税外人会议。每年召开年会一次,一般都是由英美驻沪领事主持,主要负责审核通过财政预决算,通过捐税案,选举工部局董事和地产委员。除年会外还有特别会,特别会无固定时间,根据需要由外国领事随时召集,其职责为讨论批准工部局拟订的各项行政法规,以及一些与大众相关的重要公共问题。纳税外人会议表决时,以投票的方式为准。租界内的华人必须纳税,但却被纳税外人会议完全排斥而不能参与。到1920年,华人参政意识增强,强调“既为纳税人,也应有参政权”,于是为争取参政权也组织了一个纳税华人会。但该会并无直接选举工部局董事会之权,只能选举华董参加工部局,而且按照规定,仅限选举原本为数较少的参加工部局华董中的三分之一比例,另外三分之二由上海商界团体、同乡组织进行选举。因此,租界内纳税华人会的参政权是非常有限的。

由于租界改变了先前外人“居留地”的性质,而且租界内的居民以华人占多数,中外居民之间的司法纠纷越来越多,于是最早于1864年在上海英美租界建立了一个中外混合型的司法机关——会审公廨,又称会审公堂,由中方设立1名主审官,英、美领事为陪审官,凡涉及外人或为外人服务的华人案件,外方均参与会审、陪审。这样,外国领事又获得了对租界内华人和无约国外人的部分司法管辖权,这实际上是领事裁判权的扩大化。与此同时,中国官府在租界内捉拿或提传人犯,需要经领事签字,并经由工部局巡捕执行,这也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领事裁判权。

同类推荐
  • 万年乾坤歌

    万年乾坤歌

    沧海桑田,万物皆自化,唯有日月星辰不变,人心不变,世间道理不变。
  • 重生三国之游龙戏凤

    重生三国之游龙戏凤

    一次偶然重生到三国时期,看看男主马超是如何驰骋三国战场,打造自己的天下。
  • 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1917~1991)(下册)

    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1917~1991)(下册)

    苏联74年的历史是丰富多彩的,特别是最近十几年来,俄国解密的大量档案文献,涉及方方面面。本书所写不仅把每一事情的来龙去脉讲得清清楚楚,向人们呈现出一个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完整的和客观的历史现象,而且引入了新视角,让读者看到了问题的各个侧面,从而对这段历史可以有一个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解读。
  • 大明之崛起1646

    大明之崛起1646

    【已完结】【严谨历史爽文】新书《娘子请住手》火热连载中!(书友群:683142639,欢迎您的加入)八旗骑射无敌?让你试试燧发枪刺刀方阵!女真重步兵凶猛?给我再拉两个团的炮兵上来!大明经济崩溃?抢荷兰海上马车夫的生意啊!日本人闭关锁国?欧洲人贸易保护?太平洋舰队就多辛苦几趟吧,舰炮外交这种事,其实我们大明也不想的。看苏承羽悲催地流落南明,如何力挽狂澜,让大明疆域横跨天下!
  • 历史虚无主义评析

    历史虚无主义评析

    本书对以否定人民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历史为重点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进行了分析和批判,详细阐述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泛起的历史背景、新时期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若干特点、历史虚无主义的严重危害,并指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虽然主张各异,表现形式不同,却有共同的政治诉求,即反对四项基本原则,力图扭转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发展方向,把中国纳入到西方资本主义体系中去,对此我们应该警惕。
热门推荐
  • 拾荒星空

    拾荒星空

    寒衣破烂,拾荒场中少年遇古船。宇宙中,星空下,一座普通的星际拾荒场,却是新纪元的起点。煌煌古元早已覆灭,于那风尘中消弭,但残余逃出的一艘普通战舰,历尽风霜,于轮回的生命中,注定再次掀起巨浪。铁拳之下,唯有俯首,棒挥过处,尽做领土!
  • 千秋不易岁

    千秋不易岁

    沧海桑田,千秋万载。家国万里,谁来肩负河山?红颜枯骨,唯有真情不败。谁谁都虐结局不虐,哪哪都甜作者不甜。
  • 时光中,阳光留下的颜色

    时光中,阳光留下的颜色

    外表可爱的像天使,但捣蛋时就像一个大恶魔。小颜儿从出生开始就被万人瞩目着:什么好吃好玩的全部尝试一遍,浑身上下都被宠的无法无天。作为家里最小的,小颜儿还有个妹控的哥哥,所有的人都把她宠上了天!真的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从小到大对所有人冰冷冷的他,偏偏对她动了心...一个人是多么不幸,才会发现自己身上全是不幸...同样,一个人是多么幸运,才会发现自己一直被幸运女神眷顾了!
  • 冰上情缘逐梦佳人

    冰上情缘逐梦佳人

    书上说:人的一生会遇到两个人,一个惊艳了时光,一个温柔了岁月。文娟认同。只是这两个人对于她来说,却都归于了同一个人身上。当年她,把手交到了年长自己两岁的张雍和的手上,她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一牵就是漫长的一生。一路上有过误会,伤痛,别离,以致后来他们分开了,越走越远,远到以为从此再没相见的机会。但机会却在十年后突然降临眼前。他们再度见面。彼时的他们,已物是人非。他的身边有了一个前妻,而她的身边也有了一个“她”。
  • 独自等待

    独自等待

    新的厂单身宿舍楼竣工的时候,我便面临着入厂以来第一件头疼事。本来,焕然一新的宿舍楼美观、挺拔,甚至有种巍峨的感觉,交付使用后,我们单身职工的居住环境将会有很大程度的改观,这是毋庸置疑的。而我非圣人,又非怪异,放着那么好的居住条件却故意装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确实不是我的性格。说实话,平心而论,我比任何人都渴望着早日搬入新的宿舍楼,以逃离我那个夏季闷热、冬季阴冷,而且空气中还时常混杂着霉味的“窝棚”。但如果真像传言说的那样,厄运将有可能降临到我的头上的话,那我却宁可死守原来的阵地。
  • 蜀山风云录

    蜀山风云录

    大唐乾符二年,黄巢借阴兵于泰山,并毁阴阳界。三山龙脉大乱,五岳失其真形,五灵化而为妖祸乱天下。王朝倾,诸藩乱,烽火不休!万般祸事,唯以紫青双剑解之!庙堂之外,江湖之间,何尝不是一部修道史。蜀山二创,全新归来!
  • 使命的传说

    使命的传说

    父母双亡,让一个五岁的孩子从小就把报仇埋在心中,但是他的爷爷却告诉他,他要去完成父母的使命而不简简单单的报仇,国家的使命,家族的使命,这才是他人生最重要的事情。
  • 橐钥子

    橐钥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流年女子

    流年女子

    寂寞的天空仍然吹起阵阵冷风,心雨站起身来,掏出手机,看看上面的时间,看看离客户约好的时间还早,她又重新坐下,继续把自己沉沦在那抹苍凉里。嘉禾茶楼。“我说米白,你到底怎么回事,就你那神情,仿佛我心雨就是一个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主,要不就是找你们准没有什么好事似的。”看着米白的神情,心雨特郁闷。“差不多,还真让你说准了。”米白笑。“你……”米白这样的回答,差点让心雨吐血,她拿眼瞪着米白。“得,你别拿眼瞪我,我米白的一颗芳心特脆弱,经不起你心雨小姐的诱惑!”米白看着心雨杏眼圆睁,仍然是一脸的坏笑,开着玩笑。“唉!不信算了……”心雨低下眉头,轻缀一下茶杯,喝了一口茶。“哦,我还说把今年下一个季度的订单给你,今天就让你把合同给签了,没有想到,人家竟然不领情,看来,是我米白一厢情愿、自作多情了哦。”米白看来心雨一眼,像是喃喃自语。“什么?”听了米白的话,心雨差点跳了起来。“淑女点,淑女点,小心我收回我说的话……”米白看见心雨一脸的兴奋,忍不住揶揄地说,”你看看四周有多少双眼睛在看着你。”“要不,我请你吃饭?”心雨笑,她真的很感谢米白。“得,你请了这杯茶,我把合同签给了你,你若再请我吃饭,恐怕我把我这个人都要签给你了。”米白又恢复了吊儿郎当的样子,“哈哈”一笑。……心雨也从兴奋中冷静了下来,她半靠在窗前的椅子上,月光斜斜地射了进来,照在心雨的脸上,使她多了一层柔和、宁静的美。程健,想起他,心雨的心里就多了一沉莫名的烦,这个是心雨在少女时,就让自己的父亲把他女儿的终身托付给他的人,如果要说什么,竟然也是那么地无语。她永远也忘不了,她在结婚时,父亲送她回门时说的那句话:“心雨,你一定要争气啊!”想起这么多年的生活,回头看看,心雨竟然有些不寒而栗,往事如烟,此时却一幕幕从脑海中掠过……青雨,心雨的姐姐。“青雨,我们结婚吧!”“啊?”青雨吃惊地抬起头,她的头顶一下撞到了苏阳的下巴上,苏阳吃疼地咧咧嘴。“我还不到二十岁呢?”青雨撅着嘴巴,“我才不想那么早结婚。”“别人早就结婚了!”苏阳笑。“你……”说道别人,青雨想起了妹妹心雨,这是她心灵的禁区,是她最不愿触及的问题,她猛地推开苏阳,转身径直走了。看见青雨生气的样子,苏阳又好气又好笑,他紧跟几步,一把拉住青雨,重新把她圈在怀里:“你听我把话说完,你别这样!”
  • 亲爱的面试官

    亲爱的面试官

    本书故事缘起于桑静三十五岁生日前夕,她的精神导师白帆发来一条短信,打算替她过三十五岁生日。从此开启了她本命年整整一年的悲欢离合,也因此打开了三代人的回忆。一桩金融大案,一场精心安排的迷局。十年前,从桑静接受顾超然的面试,正式踏入金融江湖,走进这个巨大的财富世界开始,故事中的每个人就都不得已卷入了纷争,身不由己。顾超然原本只是把桑静当成别人不要的弃子,桑静却因知遇而付出真心。两人在一个案子里,同进退共命运。顾超然一次次成就桑静,又一次次将她置于险境。桑静为他险些毁了自己在银行的前途。冲出困局六年后却因顾超然处心积虑的一场复仇,终于携手的两人再次陷入既爱又恨的纠葛。他们两人的交往从来不单纯,却都挚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