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29900000002

第2章 近代中国鸦片烟毒(1)

髑髅,生髑髅,眶陷颐缩如猕猴,痰声来,嗽声续,黔到指头疲到足,汗渍眉心泪注目,逆气辘轳转心腹,溺泄便溏沾被褥,明明有鬼如钳梏。——林纾:《闽中新乐府》

上引林纾的这首《闽中新乐府》,是对吸鸦片烟鬼丑陋形象淋漓尽致的描绘。在近代中国灾难深重的百余年间,西方列强不仅屡次发动侵华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各种不平等条约,用武力在中国强行攫取了一系列政治经济特权,并且开辟租界作为“国中之国”,使中国逐步沦入半殖民地深渊。与此同时,西方列强还向中国大肆走私贩卖鸦片,致使鸦片烟毒充斥整个近代中国,禁而不绝,产生了极其严重的危害。

一罂粟种植与鸦片生产

鸦片在民间俗称为大烟或烟土,亦名阿芙蓉、阿片、亚荣,是从一种被称为罂粟(也称罂子粟)的栽培植物的果实中提炼而成,在医学上具有某种麻醉镇痛的功效。

严格说来罂粟本身其实并非毒品,甚至还称得上是一种看上去颇为漂亮的二年生草本植物,秋种春收或者春种秋收。罂粟的种植,起初主要是用于观赏或药用,种植面积和范围也不大。罂粟所开之花有白、红、紫等多种颜色,十分鲜艳和夺目。每朵花一般有4个花瓣,叶子也非常光滑,并呈现出类似银色光泽的绿色。所以,如果从远处一眼看去,开满白红紫绿各种亮丽花朵的罂粟园,就好像一个五光十色的漂亮花园。连徐霞客在贵州看到罂粟花后也十分欣赏,故《徐霞客游记》中曾有记载:“莺粟花殷红,千叶簇,朵甚巨而密,丰艳不减丹(牡丹)药(芍药)也。”当果实生长成熟以后,罂粟的花瓣就会自然脱落。

罂粟花不仅可供观赏,其果实罂粟籽经加工食用,也有治病止痛功效,可镇痛、止咳、定喘、止泻。历史上民间百姓还将罂粟籽作为食补之品,加上其特有之香味,可达开味之效果。然而,罂粟本身虽然不是毒品,但后来却成为制作鸦片的主要原料。鸦片就是由罂粟果实中的白色乳汁凝结而成,剩余的罂粟壳煮汁食用也有一定止泻止痛作用,但多食同样会上瘾,只是较诸鸦片的成瘾中毒症状要微弱许多。除鸦片之外,从罂粟果桃中还可提炼纯度和毒性更高的海洛因、可卡因等毒品。

鸦片又有生、熟之分。生鸦片是用特制小刀将罂粟果划破,将其中流出的白色乳汁收入容器,干燥凝结后变成深褐色,有些品种也呈黑色,可制成圆块状、饼状或砖状。由于生鸦片具有强烈难闻的味道,类似令人作呕之氨或发酵的尿味,一般不会直接吸食。生鸦片经烧煮、发酵、去渣等工序之后,就成为熟鸦片,称之为烟膏。熟鸦片可制成条状、板片状或块状等多种形状,不仅外表十分光滑柔软,呈棕色或金黄色,而且吸食时能够发出强烈的香甜气味。吸食者通常将鸦片搓成小丸或小条,在火上烤软后放进烟枪的烟锅里,然后对准火苗翻转烟枪,吸食燃烧产生的烟。

与首次吸抽卷烟令人眩晕的感觉相似,最初吸食鸦片也并不舒服,有头晕目眩、恶心或头痛之感,然而随后不久就有某种独特的欣快感。吸食鸦片者,虽然在初期尚能维持日常的正常活动,但上瘾之后因吸食次数不断增加,即逐渐有明显的中毒症状。长期吸食鸦片的瘾君子,大多都非常消瘦,而且面无血色,目光呆滞,神情恍惚,“奄奄若病夫初起”。久而久之,就会导致严重的体质衰弱和精神颓废。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急性中毒,使呼吸、循环、消化、神经等系统受到损害而死亡。

罂粟并非中国古已有之,而是从国外传入的。目前比较普遍的看法认为,阿拉拍、印度是罂粟的原产地,但也有记载称罂粟原生于地中海东部山区以及小亚细亚、埃及等地,在古希腊即有种植罂粟以及制作鸦片,用于治病和麻醉的相关记载。阿拉伯帝国鼎盛时期,横跨欧亚非三大洲,受埃及、希腊影响也开始种植罂粟,提取鸦片烟膏用于麻醉和消毒,并在战斗前夕供官兵服用,以提升战斗力。在唐代,罂粟经由阿拉伯商人传入中国西南地区的云南、四川。唐中期以后,逐渐在云南、川西、川北等地也开始种植罂粟,随后又从川北传入陕甘地区。到宋代,罂粟种植的面积虽有所扩大,但主要都是用于观赏,尚未见到制成鸦片作为毒品吸食的历史记载。不过,罂粟的药用价值在宋代也开始为人所知,及至明代,罂粟种植仍主要是用于观赏,食用也主要只是为了治病。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一书中,对罂粟的药用功能以及割制鸦片的方法,均有较具体的阐释。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8),中国已开始有了制作鸦片的记载,同时也开始出现“鸦片”一词。起初,阿芙蓉之称更为多见,系从阿拉伯语Afyun音译而来,在最早传入罂粟种植的云南,直到民国时期仍称简称芙蓉,后来最常用的则是鸦片一词。

明代的制作鸦片记载,虽表明当时中国人已知道从罂粟果中割浆提取鸦片,但类似情况并不多见,明代的鸦片实际上主要来自于东南亚,为数也不多。当时的暹罗、爪哇等国几乎每年都将鸦片作为贡品,进献给明朝皇帝和皇后,只不过称之为“乌香”而非鸦片。

到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罂粟之种植与功能在中国已逐渐开始发生根本性变化。其主要原因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占领东南亚罂粟种植地,广泛种植罂粟生产大量鸦片,并向落后国家倾销或走私,从中牟取高额利润。于是,鸦片主要变成为供人吸食的毒品。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清王朝仍一度禁止种植鸦片,因而鸦片在国内的种植区域并不大。但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清王朝受英国胁迫默许鸦片贸易合法化,种植鸦片之禁令也趋废弛。19世纪70年代,云南全省几乎三分之一的耕地都种植了鸦片,陕西南部“秦川八百里,种烟者多。渭南地尤肥饶,近亦遍地罂粟”。在山西的太原、榆次、交城、文水、归化等地,也都普遍种植有鸦片。与此同时,鸦片种植的区域也日趋扩大到山陕周围更多省份。例如,往西传到甘肃、青海、新疆等省,往东传入河南,往北传入内蒙以及东北地区。除此之外,在两广和闽浙地区还经由海上从东南亚传入,也开始种植罂粟,生产鸦片。受两广和云南的影响,贵州东部各县均普遍种植罂粟,并扩大到全省。

综上所述,鸦片战争之后罂粟的种植已迅速蔓延至全国范围,大肆泛滥。罂粟之花四处绽放,甚至被外人称为中国的“国花”。其中种植面积超过百万亩的省份,有云、贵、川、陕、甘等5省,占全国罂粟种植总面积的70%以上。

随着罂粟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鸦片生产也畸形繁荣,产量不断增长,中国似乎成为了一个“鸦片王国”。据不完全统计,在云南,1879年的鸦片产量即高达3.5万石,此后仍持续增长,鸦片收入成为该省的主要经济支柱。在四川,鸦片产量的增长最为迅速,甚至超过了云南,在1879年达到17.7万石,居全国之首位。当时的贵州,鸦片产量也有1万至1.5万担。除了西南,西北的山陕甘等省是中国的第二大鸦片产地。此外在华北、华东、中南、华南、东北等地,鸦片生产都迅速增长。

二鸦片进口贸易与走私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罂粟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鸦片产量的急剧增长,完全是受西方列强对中国大肆进行鸦片进口贸易与走私的影响。

最早向中国输入鸦片的是西方老牌殖民主义国家葡萄牙的商人,但起初数量有限,影响并不大。16世纪初,葡萄牙人进入罂粟种植和鸦片生产大国印度,占领果阿(一译“卧亚”),设置印度总督进行殖民统治。据早期学者的研究所知,葡萄牙人最早是将鸦片作为药品,向粤海关纳税之后,合法向中国输入的。到清朝康熙年间,因进口鸦片日益增多,在中国上流社会中开始流行,上瘾者也与日俱增,清廷遂提高了鸦片的进口税,但仍无法减少鸦片的进口数量。清雍正七年(1729),清王朝首次下诏查禁鸦片。在此之后,葡萄牙人不顾中国的禁令,以先前强占之澳门作为跳板,利用中国政府对其货船不予检查的优惠条件,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不法葡商一般都是将鸦片藏于商船底部夹层,偷运至澳门,与中国鸦片商私下交易,再由中国鸦片商将鸦片运至内地,葡澳当局则公开保护这种鸦片走私活动,甚至还派出武装舰船,在澳门至泉州的走私热线为走私船护航。鸦片走私不仅使葡萄牙商人获取了高额利润,而且使中国内地也出现了一批见利忘义的鸦片走私犯。

除葡萄牙之外,荷兰殖民主义者也进入印度,占领了爪哇,成立荷兰东印度公司。随后,荷兰又曾于1624年侵占我国澎湖与台湾地区,直至1661年被郑成功率军驱逐。在侵占台湾期间,荷兰人将鸦片与烟草拌合吸食的方法传入台湾,后经厦门传入中国内地。荷兰殖民当局还实行鸦片专卖制度,通过鸦片贸易获取利润。在17世纪70年代,荷兰每年都利用从中国取得的自由航运权,在印度收购30余吨鸦片运往中国和东南亚,在1800年以后又增至近60吨。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后来居上成为向中国进口和走私鸦片的头号大国。经历了工业革命之后,英国的经济与军事实力跃居世界前列,对外殖民扩张也发展迅速,先后侵占印度、孟加拉、槟榔屿、马六甲,并成功打入暹罗和缅甸,最后将目标瞄准了中国这一东方最为古老的大国。东印度公司是英国侵略东方的殖民机构,它名义上是一个享有商业垄断特权的贸易公司,但实际上还拥有代表英国的政治权利,负责管理亚洲英属殖民地。

英国东印度公司很早即试图以各种方式,打开对神秘中国的殖民贸易大门,以便倾销英国商品,但却屡次碰壁。由于当时的中国是一个以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的封建国家,根本无需依赖对外贸易而生存。后来曾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长达40年的英国人赫德在《中国闻见录》中说:“中国有世界上最好的粮食,米;最好的饮料,茶;以及最好的衣着,棉、丝和皮毛。既有这些大宗物产以及无数的土制副产品,所以他们不需要从别的地方购买一文钱的东西。”与此相反,中国许多精美的手工业品如瓷器、漆器、丝绸品等,却很受英国以及欧洲各国上流社会的青睐,大受欢迎。此外,清香芬芳并具有提神解暑功效的中国茶叶,更是受到西方国家各阶层的喜爱。于是,鸦片战争前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对华贸易虽有所扩大,但推销英国商品十分有限,用现银进口中国手工业产品和茶叶的数量却迅速增加,从而使英国在对华贸易中形成十分不利的入超局面。

作为“世界工厂”的英国,当时一心只想向中国倾销商品,对于这样于已不利的贸易入超局面,自然是无法容忍。在此情形之下,罪恶的鸦片贸易就成为了东印度公司改变不利贸易入超局面的一种手段。其实,早在18世纪20年代,东印度公司就已经开始向中国贩卖鸦片,只是数量不多。1729年清廷宣布禁烟,鸦片贩卖又成为非法贸易,也使外国对华鸦片贸易不可能得到发展。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眼看流入中国的白银日益增多,无计可施的英国东印度公司不顾中国禁令,开始大规模地向中国非法贩运鸦片,而且这种方式也得到了英国政府的支持。英国的中国贸易特别委员会质询对华贸易商人A.马塞松的一段对话即透露了这方面的信息:问:“你是否认为英国商人经营鸦片贸易能够使英国对中国贸易的局面全面打开?”

答:“我确信如此。英国工业产品进入中国东面海岸时,只能售出极小部分。如果装载棉制品的船不携带鸦片的话,该船恐怕连路费都赚不回来。”

问:“照此看来,现在鸦片可以成为对华大规模贸易的先驱者了?”

答:“的确如此。我认为如果没有鸦片的贸易,棉制品贸易也就不会发展,因为在目前的情况下,继续棉制品贸易的费用是承担不起的。”加藤祐三:《十九世纪的英国与亚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98页。上述这段对话,可以说明白无误地和盘托出了英国方面对华进行鸦片贸易走私的根本目的,也揭示了鸦片在当时中英贸易中的特殊重要作用。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东印度公司从波斯大量购入罂粟种子,在印度各地广泛种植;占领孟加拉之后,东印度公司又陆续在该地种植50多万英亩罂粟,由此在印度和孟加拉培育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罂粟栽培地。与此同时,在英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东印度公司于1773年即获得了向中国出口鸦片的专卖权,1797年又取得了鸦片制造的垄断权。自此,英国东印度公司控制了输入中国之鸦片的原产地、制作与销售等各个环节,并从中获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高额利润。

同类推荐
  • 汉风长存

    汉风长存

    河间王刘陔,河间安王刘利之子,光和二年继河间王位,至建安二十五年,曹丕登基为帝,降为崇德侯。……一个后世的灵魂,投胎转世在新生的刘陔身上,时值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诸侯并起,新生的刘陔又会有怎样的人生呢,他会阻止炎汉的覆灭吗,能阻止五胡乱华的悲剧吗。(本书暂停更新,还请见谅)
  • 大周中兴

    大周中兴

    西周末年,朝纲不振,一场国人暴动逼得天子出奔,下落不明,朝野上下,暗流涌动——贪官横征暴敛,诸侯离心离德,四夷趁势作乱,巫教死灰复燃,致使大周礼崩乐坏,民不聊生。就在这时,一群布衣之臣横空而出,站在历史的十字街口,扶大厦之将倾。他们能否成为大周的救命稻草?能否实现空前绝后的中兴大业?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 霸王春秋5:破局入杀越勾践

    霸王春秋5:破局入杀越勾践

    春秋第五霸,越王勾践。没有人愿意被消灭,这是一场很残酷的较量。作为大禹的子孙,在即将亡国之际,忍辱负重,屈膝投降。时刻不忘会稽之耻,卧薪尝胆,以待时机。 做局者设局围杀,入局者破局反噬,每个人都生活在各自的局中。谁是别人的工具?谁是别人的棋子?蒙在鼓里,到死不明真相! 弱小的越国究竟凭着什么苟活了下来?凭什么骗取了夫差的信任?又凭什么横行江淮,观兵中国,以尊周室,号称霸王?越国果真那么弱吗? 本书带你重返春秋,揭示“做局”的秘密。
  • 我在战国当大王

    我在战国当大王

    一觉醒来,烟尘落尽,误入先秦大地。这里有丰神如玉的战神蒙恬,亦有腹黑闷骚的燕太子丹。这里的女子风华无限,这里的男儿慷慨悲歌。既来之,则安之。且看一朝穿越过来的叶泽,如何玩转战国…
  • 回到宋朝中状元

    回到宋朝中状元

    千年难得一见的流星雨,把他送到了南宋末年,蒙古即将灭宋,华夏民族将要第一次亡国,他竟然莫名其妙的被宋理宗最喜爱的瑞国公主看中,并因此考取了状元。。。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苦着坚持,笑着放下

    苦着坚持,笑着放下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因此,许多人说,人生是一段苦难历程。其实,大可不必如此伤感。只要掌握了在苦与乐、坚持与放下之间进退、选择的学问,就能品出人生的味道。本书围绕“坚持”和“放下”来阐释人生的哲理,为读者提供了在人生道路苦难与挫折的策略。成功从来只青睐人生中的种种负累,比如名和利及以往的成功与荣耀,只要淡然面对,你就可以活得更轻松、更快乐。
  • 回忆周作民与金城银行

    回忆周作民与金城银行

    周作民(1884—1955),民国时期著名民族金融家。1917年发起组建金城银行,并历任该行总经理、董事长。金城银行是民国时期重要的私营银行之一,是其时民族资本金融业的一个典型。本书收录了许家骏、徐国懋等许多业内老人的回忆文章,记述了金城银行在官僚资本的压迫下图存发展,并大力支持民族工商业的情况,是研究金城银行和民国金融史的重要资料。
  • 谈古论今说“圆满”:中国文化心理偏失

    谈古论今说“圆满”:中国文化心理偏失

    本书从分析中国叙事文学作品中司空见习惯的“大团圆”结尾模式入手,由浅入深地梳理了中国审美情趣、社会心理以及哲学观念中一脉相承的圆满崇拜意识,视为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的主要偏失与病态。作者引导中国人反思种种历史教训,从而决心无情抛弃那种热衷目的与理想却轻视手段和过程的思维习惯,真正落实“改造国民性”的历史使命。
  • 女子道学院

    女子道学院

    一位凡间女子看破红尘,最终走上修真路。爱也人间恨也人间。原是姑射仙子转世而生。此生可否断轮回,回归来处。
  • 萧贝贝

    萧贝贝

    小农场主萧贝贝获奖,太开心喝多了!一觉醒来,她居然穿越到一个架空年代,变成了十三岁小姑娘肖贝贝……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医学传灯

    医学传灯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减肥档案

    减肥档案

    一个简单朴素的减肥馆,一个不算苗条的减肥师,几个不算胖的减肥顾客,上演不一样的酸甜苦辣,经历起落沉浮的不同人生。且看相同的经历,不同的选择,谁才活的更精彩?幸福的人们是相似的,不幸的人们则各有各的不幸。有时候,造成这种不幸的正是我们自己。创造幸福的也是我们自己。相信我,苦难也是一种人生历练,正视它、战胜它,它就会成就你。敬告:千万不要小看女人的智慧,更不要把女人逼急了,因为被逼急的女人,非常恐怖。男同胞们,你们可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