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56800000006

第6章 赴金(2)

康王赵构北上议和,途径磁州,宗泽深知,金军大兵压境,意在灭宋,不可能轻易接受和谈,赵构此行必定凶多吉少,于是,极力劝阻赵构不要赴金营。

赵构心里本来就一个百个不愿意,上次自己装个假亲王,让金退了货,这次再去议和,定会败露身份,金人本来凶狠残忍,一怒之下,很容易把他给结果了。

赵构这个怕啊!

现在好了,有宗泽出来阻止,自己也有了不去的理由,赵构便打定主意,留了下来,不再继续北上议和。

滔滔黄河,根本阻止不了金军的铁骑。

金军渡过黄河后,立即派使臣到宋,提出划黄河为界,河东、河北地全部归金所有。

宋廷立即召开紧急会议进行商讨,唐恪、范宗尹等投降派举双手赞成!秦桧等三十六人坚决不同意!

关键时刻,秦桧又一次站了出来,大声的说:“不!”

尽管这声音在一片投降叫嚷中显得微弱,但他毕竟表明,在整个朝堂之上,还有人反对投降,还有人敢于说“不!”

这需要勇气,需要魄力,需要胆识!

钦宗也许正是被秦桧这种胆识所感动,没过多久,就将任命为御史中丞,等级为三品。

秦桧打心眼里感激钦宗,感激赵宋江山,他多么希望钦宗能把这各皇帝继续当下去,那样自己真的是前途无量了!

他从这一刻起,就发誓要永远忠于赵宋!

树欲静,而风不止!

在金军强大的威慑力面前,早已经被金吓破胆的钦宗,对金人提出的丧权辱国条件,能说的只有两个字:“听命!”

秦桧真的感到很无奈,他觉得这个皇帝,真的好可怜!

皇帝答应了,好使吗?不,不好使,老百姓不答应,在他们看来,自己祖祖辈辈是大宋的子民,生是大宋的人,死是大宋的鬼!

尽管大宋的皇帝,一次次让他们伤心,一次次让他们失望,一次次将赋税重担压在他们身上,但他们对大宋仍然不离不弃!

多好的百姓啊!怎么就不知道珍惜呢?钦宗!

钦宗指派的两个割地使臣,一个叫耿南仲,另一个叫聂昌,分别到河东和河北割地。

割地使的到来,激起百姓强烈抵制,聂昌在河北割地,被当地军民杀死!耿南仲到了河东,面对群情激愤,他灵机一动,谎称是让赵构起兵保卫京师,决口不提割地的事,才算是侥幸逃过一劫!

这小子真聪明!

钦宗和唐恪等人只忙着和金议和,一点抵抗的意思都没有,各路勤王之兵纷纷撤回原地,而由于河东、河北人民的强烈抵制,割地无法完成,金军乘机南下,东西两路大军胜利会师,一举包围了汴京!

还谈什么?小命掌握在金人手里!想怎么玩你,就怎么玩你!

十一月的汴京,正值寒冬,瑞雪纷纷,那是苍天眼泪!

不是为昏庸的大宋皇帝而哭,也不是为懦弱的投降大臣而哭,为的是那些无辜的黎民百姓!为的是那些流血流汗的士兵!

面对宋使,翰离不、粘罕仰起了高傲的头:“我们不是为灭宋而来,只要赵佶来和我们谈割地的事,我们就退兵!”

说的多轻松啊,赵佶亲自去金营和他们谈?赵佶是大宋的太上皇,让他去和他们谈,不是在羞辱大宋吗?

这刚刚是羞辱的开始,大宋的皇帝要为他们昏庸买单!报应啊!

赵佶敢去吗?不敢!

这时候作为儿皇帝的钦宗硬着头皮出面了,他是个孝子,应该为老人分担,他也知道,太上皇去不了的话,别的亲王去,金人也不会答应。

已经没有任何选择的可能,只能放下皇帝的尊严,屈身到金营去和他们谈。

皇帝做到这个份上,还有谁能看得起呢?

大宋不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钦宗手里还有分散在各地的几十万大军,还有大片山河,还有抵抗的资本!

但是钦宗选择却是另外一条路——自暴自弃!

在金营,慑于翰离不、粘罕的淫威,金人提出一切条件,钦宗全部答应。为了达到羞辱大宋的目的,金人在接受钦宗递交的降表时,焚香设案,让钦宗面北而行跪拜之礼,堂堂大宋皇帝,向来都是受臣子跪拜,今天终于尝到了为人臣下的滋味!

三天,度日如年。

当钦宗怀揣一颗饱受摧残的心,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汴京的时候,面对迎接他的文武百官,顿时嚎啕大哭!

他真的很委屈,真的很没面子,真的很后悔!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啊?钦宗!

在翰离不、粘罕的授意下,金人对汴京展开了大肆搜刮,库房的积蓄全部封存归金所有,又额外索要巨额财产,钦宗没有办法,只好下令,全城搜刮,一时间,原本一派繁华景象的汴京城,被掠夺得狼藉不堪,萧条破败,满目凄凉。

尽管如此,金人仍不罢休,他们又把钦宗叫道金营,扣押起来,以他为人质,继续变本加厉勒索宋廷,除了索要金银绢帛之外,又索要去皇帝宝玺、仪仗、各种书图典籍、乐器、祭器,更令人发指的是,金人还疯狂掠夺妇女,供他们淫乐!

世人都说靖康耻,耻在哪里?就在这里,战争目的就是为了争夺土地,掠夺金钱,这无可非议,政权的更迭,也在情理之中。但如果战争目的,囊括了摧残妇女,那就是耻辱,就是深仇大恨,就是历史的污点。

也许这就是金,让后人一直仇视的原因所在。

当汴京城被掠夺一空,当大宋太上皇、皇帝及皇亲国戚全部被俘,当金太宗吴乞买对这样成果心满意足,金人才抛出真实目的:废黜赵宋,另立政权。

在汴京,宋亡了。

9、存忠赵氏

钦宗和徽宗的先后自投罗网,让大宋政权走进了死胡同!

二帝被俘,金军南下的第一步“斩首行动”圆满成功!

原来骆驼一样庞大的宋帝国,竟然像蚂蚁一样,轻轻一踩,就死了!

宋亡了,群龙不能无首,急需册封一个听命于大金的皇帝,建立一个臣服于大金的政权!来填补宋亡后的统治空白。

谁有资格做这个皇帝呢?

翰离不、粘罕心理早就有人选,但他们不急于说出来,让大宋的官员们自己先猜猜吧,看谁猜得准!

于是,他们两个起草份文书,要求在汴京城里留守的宋廷官员立刻推举出一个异性到金营结接受册封,改旗易帜,另立国号。

当时为金军来回传递文书消息的就是钦宗重用的投降派莫俦、吴开两人,他们将金军的文书交给了担任留守大臣的是宰相孙傅,孙傅接到这个文书后,坚决不从,执意要求保留钦宗皇位和大宋国号。

莫俦、吴开两人立即回金营向翰离不、粘罕作了汇报。他二人一听,连钦宗、徽宗都被拿下了,你一个小小留守官员竟然如此不识时务,难道是找死不成!

金军要求莫俦、吴开两个人立即督促孙傅,马上按金军的意思办,不然的话,金军就开进城内,大开杀戒!

孙傅被逼无奈,只好召集百官商议。

再看看平日里作威作福的官老爷们,如今到了何等地步,一个个耷拉着脑袋,大眼瞪小眼瞅来瞅去,也拿不出个主意来。想当初,搞政治斗争,暗算他人,那主意是何其的多啊。

自作孽啊!

莫俦、吴开两人在旁边监视,见大家都在那里傻看,半天也没个说法,就恐吓他们说,如果今天不推举个人出来,金军就会把他们都抓到金营里去。

这帮大臣们都有“恐金症”,一听说金军要动手,吓得腿发抖了,立马开始嚷嚷起来,依旧是到了这个地步,还不如顺水推舟,推举出一个人来,把金军应付过去,再做打算。

推举谁好呢?哪个人符合金的要求呢?大家把目光对准了尚书员外郎宋齐愈,他刚从金营回来,一定知道内部消息吧。

恰好,这个宋齐愈就是金军派过来的,他的使命就是向留守官员们传达金军认可的人选,这个人是谁?就是张邦昌!

投降派里面最投降的一个!

孙傅、张叔夜等人坚决不在推举书上签字!

结果呢,金军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孙傅、张叔夜很快把金军抓到金营。

为了尽快完成推举工作,担任留守的王时雍用强制手段把百官关在秘书省,大有不签字,不放人的架势!

很多人都被镇住了,不敢吭声!

在这个时候,作为御史中丞的秦桧站来出来,严厉痛斥张邦昌结党弄权,祸国殃民,导致社稷倾危的卑劣行径。

好一个秦桧,该出手时就出手,置个人安危于度外,誓与投降派斗争到底!

钦宗用人,错的多,正确的少,秦桧就是这少中的一员。

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秦桧誓死要为赵氏尽忠到底!

秦桧的进状之词,更像一篇精彩的演说,他的目的就是要说服金军统帅,让他们认清形势,保留赵氏江山。

真可谓煞费苦心啊!

让我们来看看,秦桧是怎么来阐述自己的主张的。

首先,秦桧表明自己是受国厚恩,皇帝很重用他,特别是在国家危难之时,屡屡提拔他,让他感到十分惭愧,觉得无以报答。他这话就是让金军统帅明白,我秦桧能有今天,是大宋皇帝恩惠,我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绝不能干那种忘恩负义的事情,所以今天要冒死争辩。

其次,秦桧让金军统帅认清形势,别以为占领一个汴京城,就以为把大宋彻底灭亡了,宋立国有一百七十多年之久,国土辽阔,城池众多,百姓拥护,根基稳固,你是轻易能灭得了的。实际上秦桧是在告诫金军,你们别高兴得太早了,知道不?历史的西汉灭亡了,人家不是还有个东汉吗?东汉亡了,刘备还有个蜀汉来延续呢。唐被朱温篡夺了,李克用还建立个后唐呢。奉劝你们这些塞外野人,还是好好回去研读一下历史吧!

最后,秦桧猛烈的抨击了张邦昌这个人,认为他从徽宗时候就开始结党营私,弄权误国,大宋沦落今天这等地步,都是他的错,他已经成为千夫所指,万众唾骂的对象。如果让他统治国家,天下的豪杰一定会联合起来攻打他,结果是,他不但皇帝干不长,政权也保不住,大金也会因此失去了屏障。

秦桧为什么要执意和张邦昌过意不去呢?他们之间有什么私人恩怨吗?说老实话,秦桧之所以讨厌张邦昌,就是看不管他这种两面派的嘴脸。老赵家在位的时候,就像个孙子似的使劲拍皇帝马屁,极力阿谀奉承,装出一副忠于赵氏的假象。等到老赵家被废了,又马上落井下石,摇头晃尾巴去投靠金军,想讨个傀儡皇帝当当。

对张邦昌这样一个不忠不义之人,秦桧是最鄙视的。

当别人沉默的时候,秦桧不能沉默,他要冒死力争,因为,他知道只有这样,才是报答大宋,效忠钦宗。

他要尽最大努力去证明,自己忠于大宋,忠于赵氏。

纵使是死,他也问心无愧!

不出意外,秦桧的这番演说,同样触怒了金军的统帅。他们迅速派兵把秦桧抓到金营,随他而来的,还有他的夫人王氏。

这是一对患难与共的恩爱夫妇,这是一个乱世里的模范夫妻。

金军用武力为张邦昌扫除称帝的障碍,在百官的推举下,他可以名正言顺的荣登大宝,号令天下。

天好冷,风好大,汴京好不幸!

靖康二年(1127年)3月,在金人册封下,张邦昌登基称帝,国号大楚。

和陈胜、吴广建立的张楚一样,大楚国也注定是一个短命王朝。

和陈胜、吴广不一样的是,前者是起义,后者是篡位。

张邦昌称帝后,为了拉拢人心,彰显宽容大度,标榜招良纳贤,专门派人到金营,恳请金军释放孙傅、张叔夜和秦桧。

金军能放吗?这三个人不但对张邦昌重要,对金也同样重要,在金看来,这三个人都是不可多得人才,如果能够招降他们,让他们为金服务,那么何愁搞不定整个华夏。

金灭宋,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掠夺人才,因为金人是个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政治经济文化皆不发达,之所以能够灭辽胜宋,靠的就是野蛮暴力。

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难!

野蛮暴力能够赢得天下,却不能管好天下,金要想长治久安、繁荣兴盛,必须依靠中原政权发达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

所以,金人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把宋的人才笼络到帐下,为金效力。

孙傅、张叔夜和秦桧自然在金笼络之列。

另外,在与孙傅、张叔夜和秦桧三人交手的过程中,金人也为这三个人对宋的一片忠心所感动,希望把他们带回金国,用高官厚禄,金钱美女来诱降他们,让他们将这片忠心转献给大金。

连敌人都为之感动,这样的人格魅力,怎不叫人赞叹!

可惜,大宋百官中,这样的人太少了!

10、与狼共舞

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初一,狂风突起,飞沙走砾,断木摧墙。

大获全胜金军押解着徽宗、钦宗及皇后、太子、宗室、贵戚、妃子、宫女等三千多人,分乘八百六十余辆牛车,缓缓向北行进。

秦桧夫妇也在其中。

车轮在大宋的疆土上滚动,大宋的主人,却成了阶下囚。

不知道徽宗、钦宗行走在这熟悉的土地上有何感想?他们有没有想到,这是自己今生最后一次与故土的接触?

流泪是一定的,后悔是必然的,但这又能怨谁呢?命运原本掌握在他们自己手里,上天一次次给他们机会,但遗憾的是,他们竟然一次也没有抓住。

望着渐渐远去的京城,渐渐远去的故土,渐渐远去的大宋。

秦桧的眼睛有些湿了,到一个陌生的土地上,过着亡国奴的生活,那是怎样一种痛苦。

初春的北方,寒冷依旧。

凛冽的北风,透过单薄的衣裳,吹残着失魂的肉体。

心都快碎了。

痛苦,痛苦,超越痛苦的极限,那就是顽强的意志。

一路走过来,秦桧的拳头越攥越紧。

我一定要回去,回到江南,回到故乡,回到成长的地方!

我必须回去!

梦随着思念的增长而变得优美漫长。

童年的老屋、学堂、玩伴,江南水乡的秀丽,反反复复在梦里出现。

经过一百多天的漫长跋涉,牛车抵达了燕京。

在燕京,金军觉得庞大俘虏队伍实在是个包袱,既容易生变,又严重影响了行进速度。于是就采取分流的方法,把一部分皇亲贵族留在燕京,派兵严密监视。

在燕京休整期间,徽宗以为到了终点,开始做上了安居乐业的打算!

别高兴得太早,余下的路还很长。

还有更大的磨难在等着你们!

同类推荐
  • 蜚声世界的中国作家:林语堂

    蜚声世界的中国作家:林语堂

    林语堂一代国学大师,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被提名人。著有《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等,并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海外,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知名学者。 《蜚声世界文坛的中国作家林语堂》由厉向君所著,可供广大文学爱好者们阅读。
  • 杨绛先生

    杨绛先生

    百岁老人杨绛的生命已经跨越了两个世纪,她的生命历经了中国社会最动荡、最混乱的几十年。本书以清新细致的笔触描绘了钱锺书眼中“最贤的妻,最才的女”,记述了这位世纪才女充满柔情、磨难的一生,展现其如何一步步获得“先生”的赞誉,让人深刻体味到穿越荆棘的朴实平静,理解何谓“活着真有希望,可以那么好”。
  • 中国飞机设计的一代宗师徐舜寿

    中国飞机设计的一代宗师徐舜寿

    徐舜寿是我国著名的飞机设计师,在他自己短暂的一生中,为中国飞机设计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本书荟萃大量由他本人提供的珍贵文字及历史资料、回忆、纪念文字等,内容丰富、翔实,生动感人,其中所记述徐舜寿的历史功绩和他的科研设计思想、对事业的奉献精神以及人格魅力,对于今天从事和关注中国航空事业发展的人们,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 名人传记丛书:海顿

    名人传记丛书:海顿

    名人传记丛书——海顿——身处黑暗,光照世人:“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雍正的智慧

    雍正的智慧

    公元1678年十二月十三日,也就是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伴随着几声响亮的婴儿啼哭声,一个男婴诞生在皇宫中。康熙皇帝给他的这第十一个儿子取名叫“胤禛”,在这名字里面“胤”字代表他们兄弟的排行。而这“禛”字在许慎的《说文解字》里面的解释是“以真受福”,康熙希望这个儿子对上天和祖宗真诚,并以此得到福祉。同时也希望这个儿子能健康成长,因为虽然之前康熙皇帝有十个儿子,但不幸的是这些男孩中有不少幼年夭折,活下来的也就只有胤裎、允礽和胤祁三人,所以这样算下来,这个婴儿就成了康熙的第四个皇子。它就是本书的主人公雍正,一个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很大影响的皇帝。
热门推荐
  • 一品风华

    一品风华

    孟宁一觉醒来,竟发觉自己变成了个小孩,看着对面一脸怪笑看着自己的奇怪叔叔,孟宁有种很不淡定的冲动;既来之则安之,且看孟宁如何玩转这个奇怪的古代世界,拜师学艺,女扮男装,一连串搞笑事件也接踵而至!【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春秋大梦(下)

    春秋大梦(下)

    浪漫人气王梦三生,惊艳之作,绝美出击。如果西施是天然呆少女,春秋的历史将被怎样改写?且看吴越春秋,是谁不爱江山如画只爱美笑面如花,且看江山美人,是谁坐拥天下富有四海一生空劳牵挂。吃喝玩乐,插科打混是香宝的终极人生目标。命运却同她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明明不是巾帼英雄的料,却偏偏背负了不属于她的荣耀。都说红颜是祸水,红颜何罪?谁在乎谁主春秋?谁为谁袖手天下?
  • 疗养(中国好小说)

    疗养(中国好小说)

    本文主要描写的是一群搞文艺创作的男女借疗养之际,一边畅谈自己的文学思想和创作之路,一边各自寻找自己的情感的宣泄之处。男主角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喜欢上了一个跟着来的女人。两人的故事发展水到渠成,当然也有旁人的热情相助。
  • 重生青梅:总裁竹马太缠人

    重生青梅:总裁竹马太缠人

    天之骄女司徒玉前世瞎了眼,被渣男骗了心,爱错了人,丢了命!一朝重生,她踏恨归来,这一世,她势必要夺回属于她的荣耀,这一世,她势必要好好待他……新文《重生娱乐圈:影帝很娇羞》已经上线啦!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呀!
  • 流浪的美食家

    流浪的美食家

    一路走,一路吃,见证各地特色美食。一路听,一路看,走遍广阔中华大地。如果你想在深夜安慰饱受折磨饥肠辘辘的胃如果你想了解各地风俗习性文化已经相互礼仪如果你想了解那些不为人知的奇闻异事就来加入流浪的美食家的大家庭吧!
  • 独自等待

    独自等待

    新的厂单身宿舍楼竣工的时候,我便面临着入厂以来第一件头疼事。本来,焕然一新的宿舍楼美观、挺拔,甚至有种巍峨的感觉,交付使用后,我们单身职工的居住环境将会有很大程度的改观,这是毋庸置疑的。而我非圣人,又非怪异,放着那么好的居住条件却故意装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确实不是我的性格。说实话,平心而论,我比任何人都渴望着早日搬入新的宿舍楼,以逃离我那个夏季闷热、冬季阴冷,而且空气中还时常混杂着霉味的“窝棚”。但如果真像传言说的那样,厄运将有可能降临到我的头上的话,那我却宁可死守原来的阵地。
  • 大商皇族

    大商皇族

    文青版简介:皇族的血是冷的,话是假的,但是做的事,不可亵渎。通俗版简介:重回大商,顶包即将登位的嫡公子子荡,单身二十年的子荡决定,先去找八百个狐狸精,然后开酒池肉林派对,鬼混五十年后在姜子牙来杀自己前服毒!可是自己皇帝交流群的老铁们不乐意了。始皇帝嬴政:“你说撒,你想当咸鱼?谁给你的勇气?吕不韦吗?!”汉高祖刘邦:“政哥说的对,乱党贼子,神仙妖佛,皆可杀之!活人能让尿憋死啊!还没看到敌人,你就准备棺材,群主,你退群吧!”明太祖朱元璋:“杀杀杀,就知道杀,我群里说过多少次了,平乱灭贼,要讲个和平过渡,先拉一批,再杀一批杀鸡给猴看,不服了再杀!大家都服了,你这皇位不就稳了吗!”殷荡叹了口气:“瞧瞧,这他么都是人话么……”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A Woman of No Importance

    A Woman of No Importan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人物志一日一品

    人物志一日一品

    该书首先论述了人的才能的实质,提出从神、精、筋、骨、气、色、仪、容、言等九个方面的外在表现,并由外及内,再由内到外,来察知一个人内在的性格特征。该书认为人的素质以“中和”为最可贵,主张神必须平淡、精必须坚刚、筋必须劲精、骨必须植固、气必须清和、色必须愉悦、仪必须肃正、容必须端直、言必须缓和才是真正意义上有才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