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4700000034

第34章 挑战现实理性构建浪漫真实——解读新新闻主义的价值观及其叙事结构(3)

新新闻作家虽然强调上述技巧,并力主记者介入事件以获得最为真实的感受,但不认为他们的报道是小说。新新闻的主要干将、《祖路易斯五十而知天命》的作者泰利斯(Gay Talese)曾断然指出新新闻虽然看起来像小说,却是实实在在的“报道”,“用脚跑出来的事实报道”。因为新新闻作者用尽了小说所率先采用的技巧,并且将散文中每一项技巧组合使用,所以更多的人将之看作是“新式的非虚构小说”(new nonfiction)。所以在当时,新新闻尽管风靡一时,却从未与当时的大报沾边,连杂志也只有少数能搭上《绅士》、《纽约客》的列车,偶尔也会在《生活》、《大西洋》上露露脸。也只有沃尔夫、米勒这些顶尖的新新闻作者才可能在《村声》、《滚石》这些与大报差不多的刊物上露一手。

新新闻作为新闻叙事的出轨者在20世纪60年代的疯狂烟消云散之后也销声匿迹了,那些“说故事的人”终于消失在记者的队伍中。可是人们并不会因为他们的消失就能摆脱“故事”本身对他们的吸引。心理学家Howard曾引Mair之言表示:故事就是我们的居所(habitations),我们依故事而生,并且生活在故事所形成的世界中。故事连接“我们的”世界,在故事外我们无法了解别的世界。故事讲述声明,将我们聚集亦将我们分散。我们生活在文化的伟大故事中,我们透过故事存在。

20世纪90年代中期,传播研究者开始注意到“新闻与说故事(news and story-telling)”的关联性,不但直接把新闻描述为具有叙事结构成分的“故事”,Campbell更采取叙事结构和文学作品技巧调查美国著名新闻节目《六十分钟》,发现贯穿新闻故事的轴线与贯穿小说、虚构文学故事的轴线两者在社会价值意识和社会迷思层面具有一致结构。Hart曾主张新闻写作者应多掌握人性中的戏剧性。他认为,好的新闻故事可以将媒介与读者连接起来,借着新闻故事所探索的人类情景,使读者的生命产生意义;这种启示与一般故事对人生的启发有同样效果。他强调,故事属于人生的深层部分,是人们思考及再现世界的起点。他更以海明威所撰写的新闻稿为例,说明新闻从业人员需要学习使用好故事的要素,方能检视新闻素材及新闻价值,写出具备文学风格的新闻故事。

人们似乎不再忌讳新闻是一种“说故事”,只是必须在客观世界中有真实对应。新闻特写、新闻文学、报告文学、深度报道以及口述实录新闻无一不带有新新闻的影子。它们或是将新新闻所提倡的技巧中的部分发挥到极致;或是平衡信息与故事性之间的关系,巧妙掩盖新新闻所提倡的写作技巧。但是将新闻作为故事的形式进行处理已不再是惊世骇俗的离经叛道而成为言之有理的叙事技巧。随着对叙事语言的研究不断深入,对文化与社会关系研究的不断开拓,许多新新闻曾经面临的诘难已经在历史的车轮之下消解,所以我们有必要重新寻找新新闻主义的叙事特点以及它给新闻报道方式带来的冲击。

“星期日早上10时,在北卡罗来纳州的山头。车,数里长的车,四面八方而来;数以百万计的车阵,似用蜡笔画成,水绿色、水蓝色、炭棕色……。香吉士的橙车,三十一种口味的冰淇淋车,统统在这些车龙中。守护着北卡罗来纳州的老太阳,一直从挡风玻璃爆出光芒。”

这是沃尔夫在《美国最后的英雄》(The Last American Hero)中所描绘的场景。任何初读这段文字的读者都会在脑中不自觉地勾勒出作者所希望展示的画面,很直觉地将这一段充满想象力的描述与小说中所设置的场景联系起来。新新闻的作用从不讳言,场景对于新新闻主义者而言是将新闻戏剧化的主要技巧。没有场景的贯穿,这样的报道只是一部详细的史料记载。而Joe Mcginniss所做的《一九六八年总统促销》将1968年尼克松竞选总统时拍摄三条宣传广告共拍了12次的事情从头到尾、事无巨细地记录下来,光描述摄像机开关的次数就多达19回。随着每一次摄像机开关的“哔、哔”声,读者随着记者一同体验着事件的发展过程。如果是一般性新闻描述这样的过程大致会描述其中的两三次过程,然后总结:尼克松重复这样的事情达12次之多。

可是如果这样,读者完全体会不到这一事件所真正具有的意义。而当你看完Joe的文章时,会不自禁跟随作者在心中默数拍摄次数并因此而暗自发笑。作者对于这一事件的真实感受已经通过他的叙事方式达到目的,会让你在看似戏剧化的场景中感受到目击者的真实体验,而他所选用的技巧恰恰是没有对新闻的要素进行摘要和浓缩,而是一反常态的照实记录,几乎真实到了“虚构”的地步。因为在传统新闻报道所建构的真实语言机制中,这样的叙事方式是没有被真实语言机制纳入轨道的,但并不能说这是虚构的。以新闻追求符号真实的目的而言,当作者真的将过程以第三者的视角全程记录下来的时候反而缺失了传统新闻报道所建构的真实感而更像是虚构小说。

而要达到这样以真乱“假”的目的除了新新闻者所提倡的四种技巧,还有一样使新新闻可以公开宣称自己是新闻报道的“法宝”:密集采访(intensive reporting)。Robert Stein就曾指出,从事新新闻写作,不在于它的“小说化形式”,而在于事前巨细无遗的“饱和采访”。1965年以《冷血》一书名噪一时的卡波提(Truman Capote)以极为琐碎的叙述报道了美国肯萨斯州一个富农家庭的谋杀案,花了六年的时间去采访,在6000多页笔记中剔出自己所需要的材料;泰利斯也花了整整七年的时间去为《荣耀归诸天父》积累材料;而写《一九六八年总统促销》的麦基尼斯在1968年为了收集各项详细的资料,几乎花了全年的时间呆在尼克松总统竞选大本营中。沃尔夫才敢说:“报道的基本单元,已不再是何人、何事、何时、何地、如何与何故,而是所有场景与对话的伸展。新新闻牵涉到一种深度的报道,以及注意到最细微的事实和细节。这些都是大多数记者,即使是最有经验的报人,所从来不敢奢望的”。

沃尔夫强调这是一种深度资讯(a depth of information),是报刊上从未有过的需求。除此之外,主观性的视角也是新新闻不同于传统新闻报道的特质。Stein相信:在新新闻中,目击者的眼睛就是一切——或者几乎等于一切,戏剧化的文艺技法加上密集式采访这样的报道方式不可能摆脱个人的主观。新新闻主义者索性坦然这种属性,并努力在这一特点的约束下报道一件特殊的事实或一件专门事件,以帮助读者游历这些事实或这一事件,透过个中人物的眼睛,去目睹事件的发生,而让读者能深深地体会某一个类别人物——而非作者。沃尔夫认为这才是新新闻这种风格的“正字”招牌。

此外,沃尔夫还提到他所定名的“社会勘察”(socialautopsy)——一种作者在记录个中人物的详尽生活、态度,以及一切举凡能显出其人其事所花的心力;目的在于提供一幅更为综合性的画面,让读者不但获得其人其事的资料,并能对其有更深一层的了解。这也是文学理论大师巴赫金所说的“观看盈余”(excess of seeing):我能看到别人所无法看的能力。这是指作者观看周围世界的独特视角,由此而建构的叙事弥补了我们对这个世界真实看法的缺失。如他所言:当他在我之外且面对我时,我将总是看到和知道他自己所不能看到的。……当我们彼此注视时,我们的瞳孔反映出两个不同的世界。正因为相信我们的叙事对于真实的建构总是有限的,新新闻主义者才认为这种“见而写之”的介入视角能更加贴近真实本身。

同类推荐
  • 诸葛亮文集译注

    诸葛亮文集译注

    纵观诸葛亮的一生,他不但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导演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活剧,创造了彪炳千秋的业绩,而且以其精辟的著述,丰富了我国思想史的宝库。诸葛亮的著作,涉及内容十分广泛,既有论及治国富民的篇章,又有谈论发展生产的内容;既有治国治军的宏论,又有举贤斥佞的表文;既有畅谈外交、形势的文章,又有提出战略决策的雄文。其中,有关治军、用兵的论述,又成为诸葛亮著作中引人注目的、闪耀着朴素辩证法思想光辉的瑰宝。罗志霖译注的《诸葛亮文集译注》即对诸葛亮的著作进行了翻译和注释,题解着重介绍时代背景、著作内容,并简要揭示其思想意义。
  •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

    人们或因学缘关系,或因前期相关学科习得惯性,对“人类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和“体质人类学”等相关概念,或多或少会出现认识与理解上的偏差。笔者认为有必要将民族学、人类学与所涉及的姊妹学科及子学科的亲缘关系和隶属关系加以梳理澄清,以便更好地解读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 从红中社西安分社到新华社陕西分社·上卷:分社简史

    从红中社西安分社到新华社陕西分社·上卷:分社简史

    本书共分两个部分,上卷是陕西分社简史,依照国家重大历史时期和分社发展的不同阶段,按时间先后或专题进行叙述,上限由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红中社西安分社成立写起,下限至2016年12月,时间跨度为80年。80年来,新华人一脉相承,薪火相传,继往开来,奋勇向前。下卷为“作品集萃”收入陕西分社多年来采访的新闻作品近200篇,作品记录了陕西省各个历史时期发生的重大事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变化,以及科研成果和建设成就等。
  • 纪念与怀念:杨克离休后部分文稿集

    纪念与怀念:杨克离休后部分文稿集

    本书汇集了杨克同志离休后部分文稿,追述了中国革命的那些重要的历史瞬间,回顾了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充满了对有关领导同志和战友的怀念之情,文章还记录了作者参与反腐倡廉及扶贫的各项工作,具有重要的革命历史史料的价值,是一部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也是一本记述革命史实和人物的翔实资料集,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本书稿是一部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专著;书稿内容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概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专业化问题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研究、美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结合、基于突发事件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等。
热门推荐
  • 总裁请接招,情意绵绵掌

    总裁请接招,情意绵绵掌

    “你怎么整天就知道惹祸,我见你的每一天都是麻烦”程炙痕看着墨笑沮丧的样子哭笑不得。“可你就喜欢我这个麻烦啊。”墨笑走上去挽着程炙痕的手臂,蹦跶起来。。。
  • 听风铃

    听风铃

    每一首诗歌都会有自己的故事,诗人借诗抒情,而我,想把这些故事写下来
  • 男神你ooc了

    男神你ooc了

    她从小到大都是一个学霸级人物,某次意外,她人都没问题,就是遇见了坑货系统!说坑是真的坑,说好只用逆袭人生呢?临时出来的完成原主心愿,还要攻略男神是什么意思啊?屁颠颠的跟着她的是谁?男主你人设崩了!PS:简介废,正文我的文笔也废,看就看吧……不看点叉,在下玻璃心。
  • 无敌无限成长系统

    无敌无限成长系统

    苏流年主角绑定无线成长系统,开始无敌万界的故事
  • 古龙文集:绝不低头

    古龙文集:绝不低头

    《绝不低头》,是古龙唯一一部现代都市武侠作品,“江湖名篇”之一。古龙说:“每个人都会变的。唯一永恒不变的,只有时间,因为时间最无情。在这无情的时间推移中,每个人都会不知不觉地慢慢改变。”所以,波波变了,黑豹变了,罗烈也变了,三个人的命运却依旧交织在一起。好在总有一些东西无论如何都不会改变,只要想认真活下去,勇气、侠义、爱与宽容,都是不可或缺的精神源泉。
  • 亦云回忆

    亦云回忆

    沈亦云是民初政坛风云人物黄郛之妻,见证了现代史上风起云涌的中国政治。本书是研究民初政坛的一手史料,价值极高。黄郛在辛亥革命前后,与孙中山、陈其美、黄兴等人关系密切,并与陈其美、蒋介石结为义兄弟,但他却不是国民党员。在北洋政府中,他先后一直担任重要职位。冯玉祥发动的“北京政变”中,他是幕后人,扮演了重要角色。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后,他又立即成为蒋氏的政治灵魂。从这本回忆中,我们能够了解黄郛的性格和应世处事之道,见证黄氏的理想是要讲辛亥革命未完成的事业继续完成。亦能看到作为对蒋介石施政影响极大的人,黄郛的艰难处境,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蒋介石最终失败的原因。
  • 神寂魔灵

    神寂魔灵

    本故事纯属虚构,喜欢看故事的小伙伴可以观看哦,文笔很烂,奈何本人水平如此,时间很宝贵滴,如果你不喜欢,就请忽略叭,这样就不会浪费大家的时间。此书不会太监,适合收藏观看哦,只是偶尔会更新很慢,这个故事一定很会很精彩滴,(疯狂暗示(′???‵))
  • 花瓶重生日记

    花瓶重生日记

    老婆,只许我宠你简介这个世界真是太玄幻了!她这个云氏集团顽劣三小姐,在绝望自杀未遂之后,怎么忽然变成炙手可热的豪门媳妇人选了呢?有着“GAY”传闻的雅痞美男动不动就对她又搂又抱,哪有半点儿同志的倾向!青梅竹马化身天王巨星对她无微不至的关怀,引来无数粉丝的嫉妒唾骂!曾经暗恋的学长居然想要抛弃她的闺蜜,对她展开追求,幡然醒悟想吃回头草?我滴个心肝脾肺肾啊!她只想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女人就好了,她才不要嫁入豪门,成为娱乐大众的对象呢!可是选来选去,为什么她的新郎官居然是最最最不普通的那一个?呃.她退婚可以不?答案是:绝对不行!某男将某人吃干抹尽之后,才深情地告白:这辈子,只许我宠你!美女帅哥众多,欢迎领养先苦后甜的宠文,过程有点儿小虐哈~精彩片段一“听说那个自杀的云家三小姐的男朋友是个GAY?”“哪里,我听说是一个超级大明星!”“不是吧,我听说的是她抢了闺蜜的未婚夫.”面对如此众多的听说,云缈只是云淡风轻的一笑,将那些聒噪的声音抛在脑后。精彩片段二“老公,我想开一家自己的餐厅.”“没问题!我出钱你管理。”“老公,我想买一栋属于自己的写字楼.”“没问题,想要哪一个楼盘?”“老公,我想去看XXX的演唱会.”某人不乐意了“不行!要听歌,我唱给你听!”精彩片段三“我求你劝劝你老公,让你高抬贵手,放过云家!”云一峰垂丧着头,拉下老脸对这个从来不上心的女儿恳求道。云缈冷笑着。“凭什么我要帮你?!”云夫人再也坐不住了,站起来破口大骂。“你这个死丫头,你怎么能这么对待自己的亲人?!好歹养了你十几年,你连一点儿亲情都不顾还在这里幸灾乐祸,你到底有没有良心啊?!”“亲情是什么玩意儿?”云缈的眼中充满了不屑。“是我的亲人,会轻则蔑视辱骂,重则拳打脚踢?如果这就是你们所说的亲情,那我还真是不敢领教!你们这么对我,我为什么不能这么对你们?!”
  • 通天召唤师

    通天召唤师

    一朝被辞,蓝枫进入了全世界最风靡的游戏‘世界起源’。在游戏当中,他上揽九天,下通五海。挥手间,万兽随身,抬头看,世界之巅,紫灵毒蟒,水火真龙,五彩孔雀......都是他掌中之物。
  • 冷口味心理学

    冷口味心理学

    《冷口味心理学》这本书以心理学规律和理论知识为依据,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我们介绍各种出彩的心理学领域中所涉及的“冷”知识。这些知识包含心理学规律、心理学依据、心理学效应、心理学现象等,同时用生活中的事例揭示了心理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性格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社交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成功心理学、经济心理学、爱情心理学、情绪心理学等内容让你听上去认为觉得很冷门,那么这本书就是对这些冷”知识最好的解读。本书用简练通俗的言语和生动有趣的案例,从理论到实践,全面阐述了冷口味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之道,帮助读者掌握并运用冷口味心理学的理念和规律引导自己走向成功,实现幸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