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9800000006

第6章 台海问题的由来(3)

与此同时,大陆还主动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两岸交流、促进台湾民众利益的措施。简化台湾同胞往来大陆的出入境手续、放宽台胞来大陆就业限制、宣布开放大陆民众赴台观光、来大陆就读的台湾大学生与大陆学生同等收费、对原产台湾的15种水果给予零关税、为大陆台商提供300亿元人民币的开发性贷款,这些措施想台湾同胞之所想,急台湾同胞之所急,受到热烈欢迎。

2005年,大陆推出一系列展现新思维的对台政策、举措,“软的更软,硬的更硬”,务实灵活,台当局则陷入左右为难、被动的困境,陈水扁当局的“台独”气焰遭到沉重打击,“法理台独”得到有效遏制。

2006年,大陆继续出台灵活务实的政策方针。2006年4月14日至15日,由国共两党主导的两岸经贸论坛在北京举行。4月15日,在论坛闭幕式上,中共中央台办主任陈云林受权宣布大陆“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惠及台湾同胞的15项政策措施”。主要包括:进一步扩大台湾农产品和水产品在大陆销售、正式认可台湾高等学校学历、继续欢迎和鼓励台湾医疗机构与大陆合资合作兴办医院、公布大陆民众赴台旅游新办法等等。

2006年4月16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会见出席论坛的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一行时,就发展两岸关系再次提出四点建议:第一,坚持“九二共识”是实现两岸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第二,为两岸同胞谋福祉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根本归属。第三,深化互利双赢的交流合作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有效途径。第四,开展平等协商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由之路。

2007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作报告时强调:“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尽管两岸尚未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中国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家园,两岸同胞理应携手维护好、建设好我们的共同家园。台湾任何政党,只要承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我们都愿意同他们交流对话、协商谈判,什么问题都可以谈。我们郑重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2008年3月22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尘埃落定。2008年3月26日,胡锦涛与美国总统布什通电话,胡锦涛希望中美双方继续为维护台海和平稳定共同努力。胡锦涛表示,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恢复两岸协商谈判是大陆的一贯立场。

2008年4月12日,胡锦涛在海南博鳌会见前来出席博鳌亚洲论坛的台湾地区当选副领导人萧万长时强调,两岸同胞应该抓住难得机遇、共同应对挑战、切实加强合作、努力共创双赢。

2008年4月29日,距第一次“胡连会”整整3周年之际,胡锦涛会见到访的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会见中,胡锦涛指出两岸双方应当共同努力,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切实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胡锦涛用“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回应了萧万长的“正视现实、开创未来,搁置争议,追求双赢”的提法。

在马英九2008年5月20日发表就职演说后,2008年5月22日,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主任陈云林就当前两岸关系问题发表谈话。全文如下:

在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下,台湾局势发生了重大的积极变化。事实证明,搞“台独”不得人心。台湾同胞希望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台海和平。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成为两岸同胞共同愿望所系、共同利益所在。

当前,两岸关系呈现良好发展势头,面临难得的重要机遇。我们将继续贯彻发展两岸关系、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继续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努力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中国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家园。实现两岸共同繁荣发展,是两岸同胞的共同期盼。2005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领导人共同发布的“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指明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对于两岸关系中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和今后遇到的新问题,应当也完全可以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过程中寻求解决办法。在新形势下,台湾方面表达了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的积极愿望。我们希望,两岸双方以两岸同胞福祉和中华民族整体利益为重,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扎实推动两岸关系不断改善和发展。

当前,两岸双方正为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恢复协商谈判作出积极努力,并展开相关准备。我们期待,正式恢复协商后,双方共同努力,通过平等协商,务实解决台湾同胞关心的各种问题,并不断取得实际成果,促进两岸交流合作取得新进展,逐步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框架,以造福两岸同胞。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将更为努力地推动两岸直接“三通”进程,更为努力地促进两岸经济文化等各项交流合作,更为努力地推进两岸同胞和社会各界的交往,扩大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厚植两岸同胞的共同文化根基,增进两岸同胞的手足亲情,让中华民族精神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中焕发新的光彩,世代永续传承。我们理解、信赖、关心台湾同胞,尊重台湾同胞爱乡爱土的情感、当家做主的愿望,将继续实施和充实惠及广大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切实维护台湾同胞的正当权益。对于一些由于对大陆缺乏了解而对发展两岸关系存在误解、疑虑的台湾同胞,我们都将以诚相待,欢迎他们来大陆访问、交流,增进相互理解,努力实现两岸同胞大团结,促进两岸关系大发展。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将继续加强与台湾各党派、团体和各界人士的交流,共同致力于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对于那些曾经对“台独”抱有幻想、主张过“台独”甚至从事过“台独”活动的人,我们热忱欢迎他们回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道路上来。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广大台湾同胞以各种方式给予灾区同胞深切关怀和无私援助,充分体现了血浓于水的同胞爱、骨肉情。这一感人肺腑的篇章,将永载两岸关系的史册。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前途,掌握在两岸同胞自己手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属于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我们相信,两岸同胞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共同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共同迎来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明天。

2008年5月,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团访问大陆。大陆对此访高度重视,甚至连在南京举行的奥运圣火传递路线都作了调整,为的是给吴伯雄一行敬谒中山陵,向中山先生汇报国民党在台湾“赢回政权”的喜讯创造便利条件。2008年5月28日,胡锦涛与吴伯雄举行举世瞩目的“胡吴会”,两岸关系的新纪元进一步开启。

进入新的世纪,大陆在台海问题上政策越发明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一个中国”表述的变化

大陆在“一个中国”问题的表述上体现出极大的弹性和诚意,主要反映在由“新三段论”替代了先前的“老三段论”。今天大陆的“一中”原则已经不再是所谓“一中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僵硬的政治表述,而是改为“两岸同属一个中国”。

长期以来,大陆在国际场合对台立场,向来是说“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中国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2000年9月5日以正式新闻发布会方式宣示,中国政府的立场是“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国台办发言人张铭清宣读谈话稿说:“我们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一贯的、明确的。我们主张,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2001年9月10日,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在“21世纪中国与世界”国际会议上,再次向国际社会宣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与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不容分割。

2005年3月15日下午,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台办副主任王在希回答台湾《联合报》记者有关新的“一中三段论”提问时说:2002年11月召开的十六大已经明确提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这实际上也已经成为我们处理台湾问题的一个基本的立场。

2005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在第二条明文宣示:“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2.“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表述的消失

1949年以来的几十年间,大陆对台政策从来没有放弃使用武力的提法,但是新世纪以来,“使用武力”等字眼渐渐消失在两岸关系发展的大潮中。

2002年11月8日,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上作政治报告,关于两岸关系的表述他提到:“我们将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贯彻八项主张,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我们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不是针对台湾同胞的,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台湾分裂势力搞“台湾独立”图谋的。”2007年10月24日,胡锦涛在十七大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动武”二字始终没有出现。

2005年3月14日,大陆通过《反分裂国家法》,文中也没有明显的“武力”字样,法典中的表述是“非和平方式”。

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高丙中认为,大陆与台湾经过多年的敌视和对峙,尤其是近几年台湾民进党为“去中国化”而刻意攻击甚至侮辱大陆,大陆民众对“台独”势力的容忍已经接近爆发点,要求用武力惩罚“台独”的呼声也逐渐高涨,这种呼声已经使政府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受到挑战。

在此情况下,大陆在是否“不承诺放弃使用动武”上毅然决然,刻意模糊“动武”一词,体现了大陆在解决台海问题上的耐心,也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大陆对台湾的善意,传达了大陆对海峡对岸同胞的诚意,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第四节 台湾台海问题的策略演化

一、两蒋时期

1949年,蒋介石带领国民党部分军政人员退败到台湾,在美国支持下,勉强维持了一个落魄的小朝廷。台湾当局目前实际控制的地域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金门岛、马祖岛(台澎金马)。

在蒋介石、蒋经国父子主政时期,台湾当局坚持反共,拒绝统一,长期坚持“一个中国政策”,抱定“汉贼不两立”的立场——不承认大陆,而始终以“中华民国”为正统,但在国际场合始终坚持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反对“两个中国”、“一中一台”。

1979年4月,蒋经国在国民党高层会议上正式提出“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立场,坚持“反共拒和”。针对大陆提出的“一国两制”方针,1980年6月,台湾当局提出“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主张。

1986年5月,大陆中国民航总局和台湾中华航空公司展开会谈,对台湾当局的“三不政策”造成极大冲击。海峡两岸的接触谈判引发台湾民竞相走上街头,要求台湾当局开放探亲。1987年初,蒋经国批示研究返乡探亲问题。9月28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允许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案。

二、李登辉时代

1988年1月蒋经国去世之后,李登辉出任台湾当局领导人。在最初几年,李登辉在台海问题上采取了一些具有积极意义的措施,如成立“国家统一委员会”、制订“国统纲领”、确定国家应统一的大方向、制订《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以及规范两岸民间交流交往。不仅如此,李登辉还在上任的第一次记者会上公开表示“只有一个中国的政策,没有两个中国的政策”,“中国必将统一”。

1987年底,台湾方面开放居民到大陆探亲后,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等各项交流随之发展起来,同时也衍生出种种问题。面对两岸交往中衍生的具体问题,台湾当局不得不调整“不接触、不妥协、不谈判”的“三不政策”,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就事务性问题与祖国大陆方面进行接触商谈。台湾方面于1990年11月21日成立了得到官方授权的与大陆联系与协商的民间性中介机构: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由辜振甫担任董事长。

1992年8月1日,台湾“国家统一委员会”通过所谓“关于一个中国”的涵义的政策文件,该文件有关一个中国涵义的叙述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之原则,但双方所赋予之涵义有所不同,中共当局认为一个中国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将来统一后,台湾将成为其管辖下的一个特别行政区。我方则认为一个中国应指1912年成立迄今之‘中华民国’,其主权及于整个中国,但目前之治权,则仅及于台澎金马。台湾固为中国之一部分,但大陆亦为中国之一部分。”

同类推荐
  • 班主任工作与班级管理艺术

    班主任工作与班级管理艺术

    班主任是一个平凡而普通的岗位,但他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所起的作用是未可限量的。正如2006年8月教育部下达的《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中所指出的:“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
  • 网言网语Ⅳ

    网言网语Ⅳ

    网言网语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就其影响的广度而言,它已经覆盖了包括传统媒体在内的每一个社会角落。现在网言网语已经渗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越来越多的人在使用网言网语进行交流。《网言网语Ⅳ》收录了2012年出现的网络新词和热词,选取那些既通俗易懂而又不低俗,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网言网语,帮助大家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网言网语。
  • 民航职业道德建设

    民航职业道德建设

    本书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力求从民航的实际出发,阐述马克思主义伦理道德的基本理论,提出中国民航职业道德建设的内涵、原则和作用,以及民航党政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员、运输服务人员、财务人员等职业道德规范和基本要求。书中吸收了行业内外关于道德和职业道德建设研究的新成果。
  • 中华词源(超值金版)

    中华词源(超值金版)

    每一个词的背后郜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故事,每一个俗语的形成都记录着一段历史生活。在故事中r解词汇的历史、典故、深意,使你成为一个更懂表达和倾听的人。《中华词源(超值金版)》精选汉语中妙趣横生的近千个历史典故,可以让广大读者朋友充分体会词语的奥妙,了解历史的真相。为完成《中华词源(超值金版)》,我们参考研究了大量专业书籍,从人类灿烂的文明中撷取最光辉、最耀眼的词语典故一一辑录在此,希望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词语的来源。
  • 梅贻琦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梅贻琦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本书从梅贻琦先生公开发表的文章中,选取较有代表性的,能反映其教育思想或记录时代变迁的34篇文章。因梅贻琦长期担任清华大学校长,故文章也多围绕清华校园、清华学生、清华学制建设而展开,反映了民国时期、抗战时期清华学校的教育思想。梅贻琦(1889—1962),1914年由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学成归国,即到清华担任教学和教务长等多种职务。1931年任清华校长,自此后一直服务于清华。在他的领导下,清华才得以在十年之间从一所颇有名气但无学术地位的学校一跃而跻身于国内名牌大学之列。
热门推荐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借魔成神

    借魔成神

    新书《树大好除妖》正式发布,敬请新老朋友支持!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魔龙皇

    魔龙皇

    龙族一个强大又恐怖的种族,在这个人世间有着关于它不少的传说。残忍,独断,邪恶,恐怖甚至不寒而栗。其实这是龙族其中一面,其实它还有另一面......比如,中二,护短,贪财,傲娇,死不承认,脸皮厚......给你一个契机让你了解一个完整的龙族!
  • 逆女成凰:阴毒五小姐

    逆女成凰:阴毒五小姐

    青州商家的嫡出大小姐凄惨死去。重生后的她,只有三天的时间,来改变命运——先拯救即将被人暗害的嫡母,和被人抛落水塘溺死的亲弟,然后,再一步一步地改变自己的命运。
  • 归期已至

    归期已至

    时间是最好的良药,然而是时间却是庸医自称包治百病然而并没有实现,时间也许长了,心里的伤就会淡了,时间长了,心里的那个人就会渐渐忘却了……时间真的可以可以愈合伤口吗?愿时间不会抹去我在你心里的地位……
  • 我的零食有异能

    我的零食有异能

    魂穿异世,少年身怀夷族血脉,被人族所排斥受尽人情冷暖,看尽世间人心开启系统,以恶制恶,以善待善一边忽悠、一边碰瓷、顺带敲诈用尽手段守护族人、亲人、爱人我的人没有下限,但我的心有根红线PS:这是一个关于守护的故事,正如我们每一个人一样,守护心中的挚爱。PS:此书已经没有推荐,所以我也可以不为数据所困,静下心来,认真写好每个情节,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 影后的通关攻略

    影后的通关攻略

    【甜宠文】【不虐】一次意外的坠机,来自X星球的Aida从本体脱离,精神源正好和即将死亡的高中生赵清雅契合。从此,她便成了她,代替她活下去,替她报仇。可谁又知道她是怎么在半路惹到一只“小奶狗”的?黏人就算了,谁让他长得帅!生气的时候看看这张脸,什么气都消了。“顾北陌,你要是再气我,我就和你分手!”“你确定?过了我这个村,后面可都是我的连锁店,你还想到哪儿去?”“哦~你这是打算赖上我了?”“可不是?我这一辈子,就赖着你不走了。哼!就算是你赶我走,我也不走,就要赖着你。”
  • 来自快穿的自己

    来自快穿的自己

    新文《大佬快穿以后》已肥,可宰!无CP!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