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9800000007

第7章 台海问题的由来(4)

但随着李登辉权位的日益稳固,以及他对国际形势、大陆形势和两岸关系形势的误判,在台海问题上,李登辉逐渐背离了他的初衷,先后提出“一国两府”、“两个对等的政治实体”、“阶段性‘两个中国’”、“七块论”、“两国论”、“特殊的国与国关系论”,直接导致两岸关系的倒退,引发包括两岸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广泛不安。

1991年8月,李登辉在《中国时报》举办的“中华民国与国际新秩序”研讨会上致词时提出:“两岸统一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德国统一的过程看,双方首先经由交流互动,在人民之间建立了某种程度的共识,并且在国际上形成了对等的政治实体。……对等的政治实体架构必须先确立” 。

1993年11月21日,李登辉授意“经济部长”江丙坤在亚太经合组织西雅图会议期间,就一个中国问题发表谈话:“中国只有一个,地理文化上台湾是属于中国。在统一的条件未成熟前,我们将以务实的态度,采取以一个中国为指向的阶段性两个中国政策,台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两个主权互不隶属的国家”。

1994年李登辉与日本作家司马辽太郎交谈时,毫不隐晦地表示要建立“台湾人的国家”。

1995年5月6日,李登辉会见日本记者时说:“我们愿意与中共进行政府对政府的对话……我们愿意谈判,但是不能由两个政党进行谈判,因为国家的统一不仅仅涉及两个组织,一个国家、两个政府,这是现实。”

1995年6月9日,由于美国向李登辉发放了入境签证,李登辉在母校康奈尔大学的“欧林讲座”发表题为《民之所欲,长在我心》的讲演,一字不提一个中国,却多次使用“中华民国在台湾”和“在台湾的中华民国”的说法。

1997年2月22日,在李登辉授意下,台湾当局发布《透视“一个中国”问题》,提出与其说“一个中国”,不如说“一个分治的中国”(one divided China)。

1999年5月20日,李登辉推出《台湾的主张》一书,他用煽动的语气写道:“最理想的状况,是大陆摆脱大中华主义的束缚,让文化与发展程度各不相同的地区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如台湾、西藏、新疆、蒙古、东北等,大约分成七个区域。”这就是所谓“七块论”。

1999年7月9日,李登辉接受“德国之声”电台专访时表示:“1991年修宪以来,已将两岸关系定位在国家与国家,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北京政府将台湾视为‘叛离的一省’,这完全昧于历史与法律上的事实。”

三、陈水扁时代

2000年3月18日,台湾地区举行领导人选举。民进党的陈水扁、吕秀莲以39.3%的得票率险胜,国民党在台湾50多年的统治宣告结束。陈水扁上台后,顽固坚持“台独”立场,一步步从“九二共识”、“一个中国”原则上后退,终于露出“台独”面目。

2000年5月20日,陈水扁在就职仪式中提出“不会宣布独立,不会更改国号,不会推动‘两国论’入宪,不会推动改变现状的统独公投,也没有废除国统纲领和国统会的问题”(四不一没有),同时托人带话给美国,表示自己不会做“麻烦制造者”。但是2000年6月,陈水扁就说“九二共识”是没有共识的“共识”;7月,再将“九二共识”歪曲为“九二精神”。

2002年1月10日,陈水扁与美智库会谈时称,“在台湾的中华民国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不是任何国家的一部分……中华民国存在是一个事实”。

2002年8月3日,陈水扁向台独组织“世台会”发表电视讲话时称,“台湾主权独立”绝对不能被剥夺和限制。“台湾是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国家不能被欺负、矮化、被边缘化及地方化,台湾不是别人的一部分;不是别人的地方政府、别人的一个省,台湾也不能成为第二个香港、澳门,因为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简言之,台湾跟对岸中国一边一国,要分清楚。”这就是陈水扁抛出的“一边一国论”。

在此次电视讲话中,陈水扁还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投论”,叫嚣“公民投票改变台湾现状”。“中国一直不放弃对台湾使用武力,在国际上打压台湾,这对台湾人民的感情有很大伤害,中国说的所谓‘一个中国原则’或‘一国两制’就是对台湾现状的改变,我们不可能接受,因为台湾的未来,台湾的现状是否要改变,不是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政府、任何一个政党、任何个人可以替我们决定,只有二千三百万伟大的台湾人民,才有权利对台湾的前途、台湾的命运和现状来做决定。而有需要的时候要如何决定?就是我们长期追求的理想和目标;也是大家共同的理念——公民投票,公民投票是基本人权,也是二千三百万人民的基本人权,不能被剥夺和限制的,个人要诚恳地呼吁和鼓舞大家,要认真思考公民投票立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2003年12月21日,陈水扁参加台北县台南县市同乡会会员大会,以台南“蕃薯仔”自称,他并且强调两岸关系为台湾、中国、蒙古“两边三国”,所以没有一个中国两边各自表述的问题。陈水扁声称,实际上,不仅是“一边一国”,两岸关系实际上是“两边三国”,也就是台湾、中国、蒙古。陈水扁称,“以前叫做‘中华民国’在台湾,现在叫做‘中华民国’是台湾,所以,‘中华民国’就是一国,与对岸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蒙古人民共和国可以并称为‘两边三国’。”

2003年12月22日,陈水扁在与台湾媒体记者的座谈会上,公开否定了“四不一没有”的承诺。他声称他在2000年5月20日就职演说中提到的“四不一没有”是有前提的,前提是“如果中共无意对台使用武力”,那他保证在任期之内做到“四不一没有”。陈水扁声称,“何谓有意动武?已经瞄向台湾、针对性来做所谓飞弹试射和演习等,我们认为,这已经是很清楚的对台动武的意图,本来就没有‘四不一没有’的存在。”

2004年3月20日,在台湾地方领导人选举中,在两对组合的对决中,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吕秀莲以647万1970票的得票数微幅领先国亲联盟候选人连战、宋楚瑜的644万2452票,陈水扁获得连任。选举的侥幸胜利,促使民进党在“台独”路线的推进上变本加厉。

2004年“双十节”,陈水扁发表讲话,首度提出“‘中华民国’就是台湾,台湾就是‘中华民国’”。2004年12月,陈水扁抛出了“‘中华民国’四段论”——“中华民国”在大陆、“中华民国”到台湾、“中华民国”在台湾、“中华民国”是台湾。所谓“‘中华民国’四阶段论”,即一九一二年“中华民国”在大陆成立,一九四九年“‘中华民国’到台湾”,李登辉时代“‘中华民国’在台湾”,二〇〇〇年后“‘中华民国’是台湾”。2005年8月2日,陈水扁在台北会见美国“福尔摩莎基金会”青年亲善大使时,再度提出“‘中华民国’是台湾”的概念。

2006年以来,陈水扁民调支持率跌至18%,民进党士气低迷。为挑动族群冲突,打压泛蓝阵营,陈水扁利令智昏、孤注一掷,在“台独”道路上越滑越远。

2006年1月29日,陈水扁于台南县设宴款待地方人士时指出,目前已是认真思考废除“国统会”及“国统纲领”的适当时机。2月22日,陈水扁在与到访的美国众议员会面时,称他提出“废统”是“涉及民主、安全考量”,并称“国统会”是“荒谬年代的荒谬产物”。

2006年2月27日,陈水扁在“国安会议”上作出裁决:“国家统一委员会”终止运作;“国家统一纲领”终止适用。陈水扁亲手“终止”了存在15年的“国统会”、“国统纲领”,达成了他非干不可的“废统”。

四、马英九时代

2008年3月22日,台湾地区举行领导人选举。选举结果,马英九、萧万长囊括7658724票,谢长廷、苏贞昌则获得5445239票,马萧配取得压倒性胜利,不但创下台湾“总统”选举史上最高票纪录,也结束了民进党8年执政。在台湾地区,“马英九时代”正式到来。

马英九的当选宣告台湾地区实现了二次政党轮替,殊属不易。自1988年李登辉上台以来,台湾当局不断在台湾政治、文化、教育等领域进行“台湾正名”、“去中国化”等“渐进式台独”活动,蓄意挑起两岸对立,竭力破坏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现状。“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日益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成为对台海地区和平稳定的最大现实威胁。

从李登辉到陈水扁,台湾执政当局倒行逆施,受到大陆的严正谴责,遭到国际社会的批评,也受到包括国民党在内台湾反分裂力量的强烈反对和有力制约,“台独”势力的嚣张气焰不得不有所收敛。

在李登辉时代,国民党内部分成了“主流派”和“非主流派”,李登辉是主流派的大佬,而非主流派以俞国华、郝柏村、林洋港、李焕、梁肃戎、关中等人为代表,前四人都是蒋经国时代的元老重臣,关中则是中生代龙头人物(现任国民党副主席)。1992年8月,韩国与大陆建交,引发台湾岛内一片哗然。国民党内部开始讨论“一个中国”是否适当的问题。国民党主流派与民进党一唱一和,公开提出反对“一个中国”。非主流派则出面捍卫“一个中国”。1992年9月2日,中国广播公司董事长、非主流派代表人物之一关中,在台湾《中国时报》发表《谈一个中国政策》文章,强调“一个中国”政策的必要性。1992年10月2日,台湾“行政院长”郝柏村在“立法院”,面对国民党主流派对“一个中国”政策的质询,明确表示:“分裂的中国是一项事实,但一个分裂的中国不等于‘两个中国’,也不等于‘一中一台’。”

尽管遭到李登辉的打压和民进党的包围,非主流派的代表人物被迫陆续离开台湾的权力核心,但这些反对分裂、反对“台独”的力量,实力犹在,在一定程度上掣肘了李登辉的分裂活动。1993年5月,由郝柏村、李焕、蒋纬国、许历农与梁肃戎五人,在台北拟筹备成立“新同盟会”。1994年5月8日,“新同盟会”在台北成立,梁肃戎任大会主席。大会发表宣言,主张“依据民族主义,追求国家统一,反对分裂国土”。“新同盟会”发起了“我是中国人”的大游行,台北就有五六万人上街,有力地打击了“台独”的气焰。1995年是甲午战败清政府割让台湾100周年,民进党在6月17日举行“告别中国大游行”,甚至跑到《马关条约》签订处的春帆楼“感谢”日本人。针对这一活动,“新同盟会”在8月13日举行“我是中国人”大游行。

2000年陈水扁上台以后,国民党、亲民党和新党为代表的泛蓝阵营,以“立法院”为舞台,充分发挥在野党的作用,有效地制约了陈水扁的“台独”主张和路线的实施。

2001年12月1日,台湾地区举行第五届“立法委员”选举,民进党获87席,成为“立法院”第一大党;国民党以68席成为第二大党,首次参选的亲民党获得46席,台湾“立法院”里,民、国、亲三党格局初步形成。国、亲两党为核心的泛蓝阵营占据了“立法院”的多数席位。

2004年12月11日,在第六届“立法委员”选举中,泛蓝阵营的国民党、亲民党、新党夺得225个席位中的114个席位,维持在“立法院”多数席位。泛蓝阵营先后数十次否决了民进党当局提出的购买潜艇、反潜机和“爱国者”导弹的特别军购案,使“台独”分裂活动遭到重创。

2008年1月12日,台湾地区举行第七届“立法委员”选举,在总共113个席位中,国民党赢得2/3以上的席次,遥遥领先于民进党。此次选举中,国民党获得81席,民进党获得27席,亲民党1席,其他政党及无党籍人士获得4席。2007年10月17日回锅担任民进党主席的陈水扁随后宣布辞去民进党主席职务。

早在马英九当选的三年前,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就开始了密切商谈,为此后几年两岸关系的互动注入了新的活力。2005年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逝世80周年,以缅怀孙中山先生为契机,两岸开启了对话的大门。受大陆方面的邀请,2005年3月28日至4月1日,以“缅怀之旅”、“经贸之旅”为主题,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率团访问大陆。这是中国国民党自1949年迁台以后的56年间,向大陆派出的第一个正式访问团。4月25日,国民党主席连战开始了对大陆的“和平之旅”。从5月5日开始,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来大陆实现了“搭桥之旅”。连宋先后登陆,顺应潮流,合乎民意,得到台湾民众的广泛支持。尤其是国民党主席连战通过对大陆的访问,不仅给自己的政治声望创下了历史新高,而且给国民党指明了生路。2000年来的几次重大选举反复证明,国民党仍是最大的在野党,仍是抗衡民进党的重要力量。她不但站稳了脚跟,而且正处于自1993年新党出走以来10年中的最为辉煌的上升阶段。

同类推荐
  • 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文集

    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文集

    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研究中,我们要重点研究如何使我国的高等教育成为培养和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思想家、科技领军人才和一线优秀人才的摇篮,知识创新、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坚强阵地。 本书为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召开的“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论文集。全书分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做强省一级和地方高等教育、做强高等职业教育等四编,选录了来自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余所高校和教育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来自香港、澳门的代表及美国、日本的专家学者等近500人的论文。
  • 用心爱:中小学教师师德修养漫谈(创建和谐校园16本)

    用心爱:中小学教师师德修养漫谈(创建和谐校园16本)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社会主义社会里,教师已成为社会的主人。教师的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他们在培养社会主义新人,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和现代化发展做出贡献的过程中,自己也相应得到发展。这样的一致性使教师的劳动热情得到极大的激发,他们主动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自觉履行师德的规范要求,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为培养社会主义新人而竭心尽力。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教师依法执教,享有社会赋予的各种权利,同时履行相应的义务,这种权利与义务、道德与利益的统一,也是社会主义师德平等性的重要表现。
  • 用生命的母语做教育:陶行知与杜威教育思想对比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用生命的母语做教育:陶行知与杜威教育思想对比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这是一本以“草根立场”,揭示杜威、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异同之处,以反思和启示当下教育的学术研究类著作。什么是教育?如何教育?这本书给你答案。
  • 谚语荟萃

    谚语荟萃

    集经典谚语于一家,给你不一样的谚语体验。既是增长知识的必备宝典,又是方便的谚语工具书。
  • 传播学十年(1998-2008):阐释与建构

    传播学十年(1998-2008):阐释与建构

    充分关注时代主题,密切联系现实问题,在全球多元视野中寻求学术话题,传播学专家与您一起,阐释社会巨变,建构认同体系,寻找传播学的中国问题。
热门推荐
  • 天绝魔妃

    天绝魔妃

    一世为魔,非我所愿,转世为魔,是我夙愿。第一世两人相濡以沫,携手同行,最后催了第二世他年少气盛时说过:我要保护你,可是我太弱了,不管付出什么代价,我想要变强,不管付出什么代价,让你喜欢我……诺言未成,她最终还是孤独了一世,他等了她一世,等来了绝望前面都不重要,第三世,他可不想在等了,先想办法把婚约给订了再说!他和她玩游戏下了一个赌约,她输了,就嫁给他。最后她赢了,可是没想到,她还是要嫁给他。她到底是被他坑了。这可是命中注定!她注定是他的人!在风雪里,等她强大到可以只手遮天,她便风风光光的嫁给他。『甜宠微虐』『女强』(萌新上路,喜欢收藏)群聊号码:901263637
  • 08号声讯员

    08号声讯员

    紫凝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跟公司编辑部的主任黎琛会有什么“缘分”。那天,斜阳把城市照得一片紫红,趁着下班的空闲,紫凝去逛了一趟超市。回去的时候,遇上了一个“公交色狼”。那时候,公交车上人很多,紫凝像被挤扁了的粽子一般,只能贴在人缝中,这种状况给那个臭男人提供了方便。发现被这个臭男人盯上后,紫凝就从后面挤到了中间,又从中间往前挤;而那个臭男人一步不离地跟着她,挨得紧紧的。紫凝回身狠狠地瞪了那人一眼,那人就像睡着了一般,垂着眼皮,身体并没有离开紫凝一分一毫。
  • 异界之暗夜箭神

    异界之暗夜箭神

    带着前世魔法师和射手双职业的最高成长值和四系生活职业宗师渊博的知识来到了这个世界,这个世界的规矩杨进很熟悉,就是网游《陨落》又名:神磷,的现实体验版,当然,杨进不可能將这个世界当作真实感100%的网游来玩游戏,这是一个真实的世界,死了就是死了,并不可能因为你信春哥而满血满状态原地复活。
  • 雪中悍刀行7:白发舞太安

    雪中悍刀行7:白发舞太安

    烽火戏诸侯开创奇幻武侠新世界,持续热销,再创高峰!北凉草包世子横空逆袭,一刀将这世俗捅了个透!奇异人物,奇幻场景,颠覆传统,荡气回肠,组成不一样的鲜活历史,不一样的瑰丽江湖!妖刀烽火颠覆传统用鬼斧般的文字创造了一个奇特而神秘的世界。这里有牵瘦马缺门牙见着歹人跑得比主子还快却是传说中的高手的老黄,有整日摇摇晃晃不求道却能一剑开天门,倒骑青牛的年轻道士,有刚出世便跌入武评第八,一声剑响成了陆地神仙敢叫天下第二劈海相送的断臂抠脚的老剑神,还有骑熊猫扛向日葵不太冷的少女杀手……
  • 我的身体有bug

    我的身体有bug

    有没想过在武侠游戏里用魔法,西幻游戏里用武功,石器游戏里开歼星舰?《家园》是一款囊括一切的游戏,玩家可从家园进入一个个不同的游戏,体验不同游戏的同时,从中获得各种稀有道具和技能,通过家园带到别的游戏内成为游戏高手,叱咤风云!陈兵对家园游戏起了兴趣,只是没多久他就发现,他的身体似乎自带bug,每进入一个新的游戏,那个游戏就会出问题,服务器继而崩溃完蛋。【时间回溯?】第五次导致游戏服务器崩溃,陈兵骤然发现他身上多了一个逆天技能!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重生孤女奋斗记

    重生孤女奋斗记

    重生回来,骨念歌决定要守护好自己在意的一切,她要变强,要好好的过一生……只是,为什么总有奇葩让她遇到?
  • 薄情苏少难伺候

    薄情苏少难伺候

    “家道中落,为还债林琪儿与他草率领证,婚后苏辰喜怒无常,冰冷善变!”“与当红影后里外给她气受,知自己处境困难,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岂料影后不但不知悔改,且三番两次找她麻烦……
  • 太华希夷志

    太华希夷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狩魔领主

    狩魔领主

    这是一个技术宅拯救世界的故事。因沉溺游戏而疏远现实生活的宅男罗迪,是《裂土》中最具名气的游侠之一。然而一次穿越,却让他意外的进入了游戏世界,并回到了开服前两年这个微妙的历史节点上。覆灭的国家仍旧维系,心爱的女人尚未死于兽人的战火。亡灵的阴影还在边境徘徊,贵族们虚伪的面具还未摘下。在这一切尚未发生之际,罗迪发现自己所能做的,就是紧握手中弓与箭,望着尚未因灾难而分崩离析的土地,走上注定成为史诗的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