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12800000011

第11章 诗意春秋伴人眠——拂拭古诗里的繁华与苍凉(10)

诗人写牡丹从去年暮春的牡丹开篇,去年春天,牡丹花开得特别热闹,但暮春的来临依然凋零了牡丹花的热情。牡丹花的花期究竟敌不过暮春的到来。只一个“怨”字,把离情说得令人心痛。后一句“因何重有武陵期”用武陵渔人发现桃花源及传说中的刘晨、阮肇遇仙女的故事来说看到牡丹二度重开的欣喜。末一句“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诗人爱牡丹之深,在相会的短暂欢愉过后平静下来,再默默无语显然不够。就想在栏边安枕席,倚着枕头,沐着清幽的月光,叙相思之苦,中间一个闲字表达诗人在相聚后的恬淡、怡然。来日方长,再苦的别离也已熬到头了,以后的日子就是长相厮守,其中“闲”字包含无限惬意。薛涛边书边诵,吟咏一停,在场的文人雅士无不拍手叫绝。韦皋虽是一员武将,但也颇通文墨,深深地被女诗人的才气和处境所打动。于是就将薛涛留在了幕府之内。

韦皋对薛涛相待甚厚,给予了非常好的照顾,所以在这段时间里,薛涛的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都有长足的进步。韦皋也因为得到薛涛这位才貌双全的名妓而颇为得意。一次,身为太子校书的刘禹锡到成都来谒访杜甫草堂,刘禹锡对薛涛的诗才已有耳闻,特别是见到她的《牡丹》诗之后,更是见之若渴,特地到韦皋府上拜访,求一睹薛涛之芳容。薛涛也久慕刘禹锡的诗名,且这次刘禹锡又是过路,不能久留,更增加了薛刘之间的惋惜之情,于是薛涛在宴会上当即赋“七律”一首,这就是本文开篇提及的《送友人》。

“蒹蒹苍苍,白露为霜”,在这“悲哉秋之为光”的季节,相迎却又是送别难得相见的友人,当是格外难堪。蒹葭与山色共苍苍的景象,令人凛然生寒。《诗经·蒹葭》中那种友人远去思而不见的意境,隐喻其间。“千里自今夕”使人联想到“千里佳期一夕休”、“隔千里兮共明月”等名句,表现出相思情意的深邃与执著。“关塞”之“长”,使“梦”都难以度越,更何况“离梦杳如(杳如黄鹤)”了,江相聚又离别之情推向更高之巅……当时刘禹锡读后,不由得为之扶案称妙:“薛校书实为一代才女,今得相会真是三生有幸。”

薛涛的才华惊艳古今,但是个人的幸福却没有因才华出众而有丝毫改变,也许自她没入乐籍那一天就注定了她一生的落寞孤苦。当然她的情感生活也不是古井无波,这里不得不提到我们的大诗人元稹。薛涛与元稹算是一见钟情。当时薛涛三十八岁,而元稹小薛涛十一岁。当时薛涛在诗坛已有盛名,令元稹十分仰慕,只恨无缘一面。直到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元稹任监察御史,奉使按察两川,才有机会托人与薛涛相识。三十八岁的薛涛,成熟且有魅力,才情俱备,虽不复当年那样花样貌美,但也风韵犹存,深深地吸引了亡妻的元稹。二人一见如故,共同赋诗吟词,好不惬意。已近不惑之年的薛涛,对迎来送往的诗妓生涯早已颇感厌倦,见到元稹,即有托身相许之意。她还作过一首诗《池上双鸟》:“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更忙将趋日,同心莲叶间。”表达了她追求真情挚爱愿与元稹双宿双飞的愿望。然而此一段缠绵缱绻的情感,却因数月后元稹离蜀返京,从此天涯两分而告终。薛涛在《赠远》诗中是这样描绘的:“知君未转秦关骑,日照千门掩袖啼。闺阁不知戎马事,月高还上望夫楼。”大约两人分手之际,元稹曾答应过了却公事之后,会再来成都与薛涛团聚。但世事难测,实际情形并不如约定的那样,元稹后来仕途坎坷,官无定所,在后来频繁的调动之中,原本比薛涛年轻的元稹,自然不能坚守爱情,加之唐代官吏与妓女交往并无禁令,元之移情别恋,也就在所难免。尽管分手之后,两人也还保持文墨往来,但元稹似乎只是应付,并非如当日之信誓旦旦了。薛涛只有远望长安,掩袖悲叹,像所有盼望丈夫归来的妻子,在月缺月圆的时候,登楼寄托一份怀旧的哀思。两人也许算得一段佳话;但从薛涛个人的角度来说,却是一幕遥远凄清的回忆。最终,元稹52岁时,在武昌得病暴亡。第二年,终身未嫁的薛涛也跟着郁郁而终,终身未嫁,时年64岁。

28.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祖咏《望终南余雪》)

——被破格录取的科举考生

《望终南余雪》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祖咏(约公元699~746年),确切生卒年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进士及第,长期未授官。后入仕,又遭迁谪,仕途落拓,后归隐汝水一带。有诗名,与王维交谊甚深,有诗唱和。王维《赠祖三咏》一诗说:“结交二十载,不得一日展。贫病子既深,契阔余不浅。”可见其一生困顿失意,仕途坎坷,生计维艰。其诗多写田园、隐居,风格接近王、孟诗派。个别诗篇也写得情调昂扬,气势豪放。《全唐诗》录存其诗一卷。事见《唐才子传》卷一。

祖咏远不如他的好朋友王维名气大,但他对创作的要求同样是精益求精,常常为一句好诗终日冥思苦想。唐诗选本《唐诗三百首·五绝》卷便有他的诗作《望终南余雪》,这也可以算是他的代表作吧。关于这首诗,自然又有一段传奇的故事。据《唐诗纪事》卷二十记载,这首《望终南余雪》是祖咏的应试之作。按照考试的要求,考生要写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诗,应试的题目就叫《望终南余雪》。终南山,即横亘在陕西等省的一座著名山脉,关于这座山的故事也是十分多。

按照规定,考生应该作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但这首诗只有四句。交卷的时候,考官问他为什么,这样作诗很难过关。他说:“题意是望终南馀雪,意思说尽了,无话即短,否则就是画蛇添足了。”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看见自然是山的背面,即“阴岭”(山北叫“阴”);而且正因为是“阴”面,才使得后面的“馀雪”更加醒目深厚。“秀”是诗人遥望的印象,是对终南山的刻画描写。“积雪浮云端”,承接“终南阴岭秀”的具体内容。这个“浮”云端就很了不起了,似乎雪是天上的,与云相伴。云是流动的,高出云端的积雪不正给人以“浮”的感觉吗?终南山的阴岭高出云端,积雪未化,风景固然壮丽,但是诗人的妙笔更是幻化无穷,让人神思天外。“林表明霁色”中的“霁色”是什么样子?雨后晴天的天空就是霁色,这是多么清澈通透的感觉。

终南山距长安城南将近三十公里,从城中遥望终南山,平常日子也是极难看清楚的,能看到只是笼罩终南山的蒙蒙雾霭。贾岛的《望终南山》:“日日雨不断,愁杀望山人。天事不可长,劲风来如奔。阴霾一似扫,浩翠泻国门。长安百万家,家家张屏新。”似乎也是对这种经验的解读和验证。因此,祖咏用了“霁”,而且选择的是夕阳西下之时的“霁”。西山已衔半边日,落日的余光铺洒过来,染红了林表,照亮了浮在云端的积雪。日暮之时自然又比白天寒冷;终南余雪,光芒闪耀,就令人更觉寒意阵阵。意思确实完满了,何必再凑几句破坏意境的句子呢?王士稹把这首诗和陶潜的“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王维的“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宽”等并列(《渔洋诗话》卷上),称为咏雪的“最佳”作,确有道理。

主考官仔细品味着祖咏的诗作,反复思量。一方面觉得这是首难得的佳作,另一方面也很赞赏祖咏的勇气和才华,遂不由含笑地点了点头,这也算是祖咏的造化。玄宗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诗人高中进士。很有点像现代高考,才子们不拘一格,或诗歌或文言,一举成名的故事。不过,祖咏的仕途生涯却并不怎么顺利。王维曾感叹道:“结交三十载,不得一日展。贫病子既深,契阔余不浅。”可以算是对他的高度概括吧。心中失落的同时,想想如此不拘一格的才子俊逸之士,在官场坎坷起伏似乎也在意料之中。

29.漉酒有巾无添酿,负他黄菊满东篱(司空图《五十》)

——五次坚辞高官厚禄的司空图

《五十》

司空图

闲身事少只题诗,五十今来觉陡衰。

清秩偶叨非养望,丹方频试更堪疑。

髭须强染三分折,弦管遥听一半悲。

漉酒有巾无添酿,负他黄菊满东篱。

司空图(公元837~908年)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晚唐诗人、诗论家。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公元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公元904年),朱全忠召其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公元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司空图20岁左右,就开始四处出游,奔波10多年,希望得到高官名人的引荐。史称司空图小的时候就很有文才,但不见称于乡里,后来朝廷大臣王凝被贬为绛州(今山西新绛)刺史,司空图带着文章进谒,得到王凝的赏识。不久王凝返回朝廷得任要职,做了礼部侍郎。唐懿宗咸通十年(公元 869年),科举主考官就是王凝,司空图应试受到王凝赞许,擢进士上第,时年三十三岁,名声也随之越来越大。而立之年的司空图在《与惠生书》颇为慷慨地说:“及览古之贤豪事迹,惭企不暇,则又环颇尘蔑,自知不足为天下之(上敖下且)也。”诗人意气风发,想通过“修平讨原”及于“济世之机”。不过,之后的几年他并不得志。王凝后因事被贬为商州刺史,司空图感其知遇之恩,主动表请随行。

同类推荐
  • 有一种爱叫心痛Ⅱ

    有一种爱叫心痛Ⅱ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级灾难性大地震。此次地震强度之大,波及范围之广是历史罕见的。汶川大地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牵动着全世界人民的心,在地震发生后,人们在第一时间想到灾区人民需要救援,需要医药、帐篷、食物等物资。于是,人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积极捐款捐物,为灾区人民奉上自己的爱心,这爱心迅速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这爱心催人奋进,支撑着灾区人民勇敢地面对灾难。
  • 金性尧注唐诗三百首

    金性尧注唐诗三百首

    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不仅象征古典诗歌的成熟,继承了汉魏民歌与乐府传统;也开创出新的面貌,将古典诗歌的艺术形式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历来皆不乏唐诗选本,尤以蘅塘退士编选的《唐诗三百首》最为突出。收录作者共七十余位,皇帝、和尚、歌女、无名氏皆见于其中。选入作品计三百余首,篇目适度,体裁兼备,内容丰富多样。自选定以来,《唐诗三百首》对中国文学有极为深远、广泛的影响。《金性尧注唐诗三百首》是著名古典文史大家金性尧晚年大成之作,他的注释“博而能约,浅而能切,通而能清”。通俗易懂的特色使本书自初版以来重印无数,发行数量超过三百万册。金性尧令唐诗再次进入今人视野,让当代读者能欣赏唐诗的艺术性、思想性与真正价值。
  • 往事回味(读者精品)

    往事回味(读者精品)

    爱人的目的是爱情,为了目前的小波浪忽然舍得将几年来两人辛辛苦苦织好的爱情之网用剪子铰得粉碎,这未免是不知道怎样去多领略点人生之味的人们的态度了。 本书收集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往事回味的故事
  • 活在18线:那些远离北上广深的真实生活(南瓜屋故事)

    活在18线:那些远离北上广深的真实生活(南瓜屋故事)

    县城被吐槽为“18线”城市,连接大城市与乡村。在这里既有田园的安逸也有城居的喧嚣;既有繁华热闹也有贫困潦倒;既有恬静幽美也有困苦挣扎;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并存;亲情友情与冲突矛盾同在……有人说:了解一个时代,看一个县城就足够了。我诚以为然。县城里话题很多,人人都在拥挤中前行,讲述着各自的故事,演绎着各自的人生。谁在编曲谁在听……人生百态,冷暖自知。写下这些老人故事、婚恋故事、“车祸”故事和债务故事,不是批判也不是颂扬,只是站在我个人的角度,以我个人的眼光,观察和思考发生在“18线”里的那些人、事、情。
  • 玫瑰的秘密

    玫瑰的秘密

    希望和记忆的女儿名为艺术,她建造的住所远离那片绝望的战场,在那片战场上,人们在分叉的树上晾挂他们的衣服于是衣服便成了战斗的旗帜。啊,心爱的希望和记忆的女儿,请在我身边停留一会儿吧!
热门推荐
  • 神医农女的一亩三分地

    神医农女的一亩三分地

    现代中西医双料博士意外重生在异时空的小农女身上。吃不饱穿不暖?住着没顶的观景房?没事!咱有双手和头脑,外带附送的空间。缺啥买啥,盖个新屋不愁住。嗯,这个面瘫男是个壮劳力,就勉为其难的收入家门。可为毛这男人会惹上那么多麻烦?“尼码,你不是孤苦无依的伤兵吗?”某女怒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网游之戏命师

    网游之戏命师

    网络一宅男,半夜点开神秘网站,不料竟然发现一个新型网游。从此走上人生巅峰
  • 给年轻人的寓言

    给年轻人的寓言

    《给年轻人的寓言》是编者从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寓言海洋中,精心撷取的几朵美丽的浪花,希望对年轻人能产生智慧的启迪。《给年轻人的寓言》在编写过程中,并没有满足于仅仅作简单的汇总工作,而是尽量以一个年轻人的身份和视角对寓言进行了解读。对内涵相当丰富的寓言进行解读,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一万个人就有一万种不同的理解。因此,希望各位青年读者能在阅读的同时充分动用自己的思考,让自己在欣赏寓言的同时,充分领略生活的真谛。
  • 运气要诀

    运气要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寂如春雨

    寂如春雨

    仙法与异能的碰撞!外星文明与古代神仙的战争!当所有的人都在为了生存而战时,每个人都是自己种族的英雄!而英雄都是如同春雨一样,寂静无声般滋养着自己脚下的土地,让新的生命延续和生长!
  • 荒川雪

    荒川雪

    樊朝年间,各派林立,自称霸武林十余年的应龙卫覆灭,江湖再次动荡。
  • 中国电影的起源

    中国电影的起源

    电影是一种能够将光影关系玩弄得出神入化的现代发明。有人认为,如果要谈电影,就要上溯到我国汉代出现的灯影戏及之后出现的皮影戏。但是,真正有意义的电影,不是发明自中国,而是科技发达的近代欧洲。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电影的诞生,确实经历了欧洲国家中许多科学家、发明家,甚至模仿者的漫长的实验过程。他们对运动的光学幻觉进行了科学探索与实验。《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电影的起源》文字优美生动,语言简明通俗,适合大众阅读。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陀思妥耶夫斯基文集(套装共9册)

    陀思妥耶夫斯基文集(套装共9册)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不但是十九世纪群星璀璨的俄罗斯文坛上最伟大的小说大师之一,也是全世界范围内有史以来最复杂、最矛盾、最伟大的小说巨匠之一。他以其卷帙浩繁的创作,在对于人类复杂的甚至分裂的人性以及心理乃至变态精神的深刻描绘和深度开掘上独树一帜、无人能出其右;如果说托尔斯泰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广度,陀思妥耶夫斯基则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深度。上海译文出版社布面精装本“陀思妥耶夫斯基文集”收入陀氏《被伤害与侮辱的人们》、《死屋手记》、《罪与罚》、《白痴》、《鬼》、《少年》和《卡拉马佐夫兄弟》全部七部长篇小说以及中短篇小说集《白夜》,共八种九卷,基本囊括了陀氏一生创作的所有最重要的作品。
  • 冰山总裁的小娇妻

    冰山总裁的小娇妻

    这是什么状况?就因为昨夜喝了点酒,怎么就。。。不管了。脑子好乱,一定要离开!........该死的女人,竟敢就这么走了,等我找到你一定要你好看!等等什么结婚?才一下飞机去公司报道,却出现了被我抛弃的?未婚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