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14800000018

第18章 心的顿悟(2)

在哈瓦登,还有一则关于核桃的谈话。格拉斯通顿挫了一下,以尖锐的语调说:“我16岁以后,就再也没有吃过核桃了。”然后,他接着以甚为忧郁但饱含尊严的语气说:“更确切地说,是再也没有吃过任何坚果了。”当时的听者告诉我,在场的人听到此话之后似乎醍醐灌顶。在那一瞬间,他给人留下极为出众与强烈的自信感,让人觉得他是一位如此具有魅力的谈话者。我想,格拉斯通说话的气势因为他在发“R”时的颤音而大大提升,让他的整个说话语调更富节奏感。

关于他这方面才华最为深刻的印象,就是我曾在伊顿听他就“阿尔特弥斯”这一题目所做的一次演讲。那场演讲不对外公开,也不允许记者采访。我受委托为《标准杂志》撰写一篇演讲总结,当时我坐在离他演讲很近的位置。格拉斯通讲了将近一个小时,双眼炯炯有神,手势得体,抑扬顿挫。当时,我觉得这是自己有生以来听过的最有意味与最富激情的演说了。他在演讲中谈到了一个女人史诗般的冒险过程,我忘记了其中这个典故。他说:“这个女人不止一次做出严重不当的行为了。”我们都为她如此放浪堕落的行为甚为震惊,觉得不可思议。接着,他说到盛怒的“天意”对她“加以惩罚”的时候,我们终于长长地舒一口气了,觉得如此的罪行接受这样的惩罚是极为适当的。而当他说到阿尔特弥斯对奶酪与黄油有特殊的喜好时,我们都深深震撼了。在演讲的最后,他为了答谢现场观众的热情,还作了一篇动情的即兴演讲,他说自己就是一位重回母校的参观者,正如阿尔特弥斯从自己的故土中汲取能量。说到这里,他结束了这篇充满情感、让听众如痴如醉的演讲。这是我听过最棒的演讲了。但是,当我对此撰稿总结时,却发现他所说的很多话语都消失无形了。演讲时的那股力量与散发出的芳香,仿佛都随蒸汽消融了。事后回想,我发现他的结论是有失公允的,所举例子也是琐碎的。我无法据此作一篇生动的总结,甚至无法使之变得有趣。

我觉得格拉斯通的演说极好地展现了他的智趣力量。他思路清晰,表达流畅,内容显得很丰富,但失去了应有的魅力与人文关怀。他的散文读起来很无趣,出于一时激情的探索让人难以信服。他的文章虽然给人逻辑上的信服感,却无法带给读者想象与智趣上的洞察力。试图重现某个时代的生活风貌,是不可能凭借某个理论来实现的,无论这个理论在已有的细节上是多么的真实。任何作品都不可能单纯凭借现有的细节来完成,必须借助某种历史的想象力来完成这一宏愿,而这恰恰是格拉斯通所做不到的。他无法让自己置身于已有的事实之外,而是过分沉迷于此。这样的事实不能被忽视的,也不能全盘地接受。甚至关于他演讲的内容在文学上具有可读性,我都是持怀疑态度的。他的演讲稿展现了他惊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他说话从不吞吐,时常能想出很多让人拍案叫绝的句子,内容层层铺垫,层层深入,让人信服。但他表现出雄辩的心智力量,而非为了表达思想与情感。他的演说过分依赖于个人的背景、个人的能力以及名望,这些都可以增强演说的说服力。而格拉斯通又过分执著于自己在文学上的造诣,但他却少有神来之笔。关于他是否具有幽默感,这点仍是众说纷纭。人们可能会得出肯定的回答,但这样的肯定想必也难以持久。他讲故事的时候有着刻意为之的幽默,情感有时则流露在俏皮的短诗里。但他的性情、强大气场、推论力量,这些都与广义上的幽默是不搭调的。他的这些特点无疑削弱了他展现幽默的能力。若他真的有幽默的性情,那么他是无法具有这种高尚、真诚的自我说服力的。显然,他的这种能力是练就出来的。他曾被人指责表里不一,但他却是最为真实的一个人。他有能力去梳理重整自己的想法,这都是出于他那一颗全然真诚的心。

无论格拉斯通选择怎样的人生道路,他都能做到最好。他纯真的心灵、无尽的能量、举止有礼散发出来的巨大魅力与智趣力量,让他成为一个具有强烈吸引力的人。若他从商,可能赚取很多金钱;他也可以胜任财政大臣,甚至可以去当教皇。总之,他这个人不可能默默无闻,他就像漆黑中的萤火虫,闪烁着光芒。因为他为人真挚简朴,从不给人留下矫揉的感觉,总让人觉得充满力量与活力,就像太阳传播温暖。

但是,当世人深思他风光的一面的时候,脑海中就会泛起他在家中安静恬淡地坐着,保持着高贵尊严的形象,就会发现他其实不大喜欢公众的注视,而是喜欢静思。此时此刻,我的眼前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年老的他精神矍铄,身披斗篷,在10月的一个早晨,冒着毛毛细雨,只身一人吃力地跋涉到教堂参加礼拜的情景。我仍记得,1896年家父去世了,我那时待在哈瓦登。某个仍让我伤怀的晚上,我与他还有另一位客人一起吃晚餐。他甚为小心,语气平和地谈论了一些他认为我们可能会感兴趣的话题,讲了一些无须评论或是回答的话语,谈话显得如此自然轻松,让人难以察觉他背后的良苦用心与周到细致。

最后,我还记得后来到哈瓦登与他共进晚餐的情景。当时,夺走他生命的病魔开始发作,他深感不适,身体孱弱。我走进了餐室隔壁烛光幽暗的前厅,他坐在一张沙发上,妻子坐在他身旁。他们俩静静地坐着,手牵着手,就像两个小孩,又像一个年迈的勇士与他忠诚的妻子。那幅情景极为神圣,但用文字记录下来似乎有点平淡,褪去了光环,感觉只是一份爱与家庭的温馨感觉,化作丝丝缕缕,润物无声。

被人曲解的时候

最近,我一直在阅读沃德所著的《纽曼①的一生》这本书。作者写得很坦率,文学造诣颇高,显示出传记作家高超的水准与不偏不倚的写作态度。

这是一本满怀苦楚甚至是让人心碎的书!读者在阅读此书的时候,就像在感受一位迷途天使的艰辛历程。读者看完此书后,会对纽曼简朴、真挚与磊落的性格而感动。但是,纽曼的一生却又让人感到莫名的悲催,他总是畏首畏尾,犹豫不定。读者会觉得,他时常被人欺压、否决、阻挠、漠视乃至误解。纽曼就像一个小孩被那些工于心计的外交家或是教会游说者玩弄于股掌之间。曼宁与塔尔伯特都是行事果断、精于算计之人,这些人最终都只能归为二流人物。这两人在罗马教会给人留下极为不佳的印象。纽曼似乎都被某些愚钝的趋炎附势者与富有心计的投机者所操纵。其实,那些人并不知晓当时所面临的问题,全然失去了某种信徒般的热情。甚至可以说,他们这班人对基督信仰并不感兴趣,他们没有“蛇的智慧”,却完全领悟了“蛇的狠毒”。教会那班权力执迷狂是绝对不允许纽曼参与到这场博弈中来的,相反,他们却完全利用了纽曼所具有的声望来为自己服务。

①全名约翰·亨利·纽曼(John Henry Newman,1801—1890)原为圣公会神父,后成为罗马天主教枢机。

我记得有次在哈瓦登的时候,听到格拉斯通在谈到曼宁时说,此人终将被世人视为一位工于心计的外交家。接着,他着重强调说:“当曼宁面临政策性的问题时,一切原则都必须为此让路,无论是柏拉图、年鉴乃至真理本身!”人们在阅读《纽曼的一生》一书时,就会发现这并非偏颇的评价。

最后,读者看完此书,就会因为纽曼从未参与任何关于他子虚乌有的阴谋,而对他倍感敬意。当别人需要利用他的时候,他被人无情地利用;他从未被人深信过,从未有机会独展拳脚。显然,纽曼并非一位实干之人,他几乎从未将自己的计划付诸实践,诸如筹建爱尔兰的罗马天主教大学,或是他原本要为剑桥大学设立的学院,这些最终都化为泡影。纽曼做事拖沓成性,有点儿想蒙混过关的习惯。对于自己将要去做的事情,他从来都不敢确定,也不敢明确表明自己所持的立场。他似乎是故意做出这些计划,自娱自乐一番,而压根就没想过要真正去执行。当他内心满怀苦楚地回首时,读者大可明白他的沮丧、无助,深深意识到自己一事无成。

尽管纽曼在实干事务上显得很软弱,但读者却可清楚地认识到,他的性情充满了柔和的力量。直到读完这本书,我才真正地了解纽曼的为人。现在,我觉得自己开始懂他了。我深信,纽曼首先是一位诗人,一位艺术家。他对道德的美感有很极高的洞察力,但他对罗马天主教的坚持并非出于宗教议题。罗马天主教在情感与艺术上都深深引起他的共鸣。罗马天主教优雅、让人尊重的传统,让人敬畏的历史,辉煌的建筑,壮观的排场,睿士辈出。英国原先实行自由主义宗教改革的教会已经渐渐堕落沉沦于享乐与物质主义之中,无法带给纽曼他所需要的。他希求更为古老,更为柔和,更具美感与更加振奋的东西。我觉得纽曼的智趣能力很强,卡莱尔曾粗俗而愚蠢地说过,纽曼有着一颗兔子般的脑袋。但阅读这本书之后,读者会理解卡莱尔的真正意思。纽曼并非一位思路清晰或是思想深邃之人,他并不了解哲学,惧怕任何思想上的臆测。他渴求休息、舒适、平和,沉浸于美好的梦想,往昔的回忆,渺远的情感。他具有逻辑性的思维,但却深陷于表面上的逻辑。他的心很容易深信某物,然后心智就趋向于此。

但纽曼所真正具有的,是他那无与伦比的语言表达能力。他笔下所写的文字,尽显他个人的风格。在这个世纪的所有作家里,只有他与罗斯金拥有对事物极为细致的观察力,然后还能在思想领域产生影响。他的文字就像汩汩流淌的清泉,能以最佳的方式将自身心智与本性中柔和、幽默、勇敢及美好的一面展现出来。无论他的布道演讲、信件、备忘录或是记录稿,都是如此,他所创作的谈话录语言流畅,又让人感觉私密,似乎完全发自他内心的纯真之音。这就是他极高天赋、艺术造诣、精妙笔触,十足独创性的体现,而且还不留下加工的痕迹,一股纯天然的芳香扑面而来。纽曼才华横溢,他的《辩解文》给人深刻的印象。书中那种忧思般的自我拷问,仿佛他正在与读者面对面交谈,说着悄悄话。纽曼能将内心所想的东西完整精确地表达出来,可做到笔随心动。正如他自己所坦承的,《辩解文》可说是他含泪之作。读者可从该书中感受到作者悲伤的心境。

在《纽曼的一生》一书里,还有其他的内容也可证实纽曼的这种观点。他曾说,唯一让他得心应手的就是诗歌的创作。从《纽曼的一生》一书中可知,他是多么热爱音乐,但却出于某种自我克制的苦行而压抑多年。纽曼曾说,只有音乐才能让他沉静下来,给予他振奋,让他重新拾起手中的笔。在他60岁的时候,朋友送给他一把小提琴,在吕内尔乡村的小礼堂里,四处寂静,没人打扰,他津津有味地拉着小提琴,不觉时间的流逝。

纽曼对朋友以及自己生活的挚爱之情,在他的文字里都染上了浪漫的色彩。他曾这样描述道,他要离开利特莫尔的时候,他亲吻了自己睡过的床,房间里的壁炉台。当他重返故地时,读者似乎能看到当时的他,泪眼婆娑、百感交集的模样。20年后,他仅有的一次重返故地,别人对此的引述相当感人。据当时一位目击者说:“当时,我正经过利特莫尔附近的教堂,我看到一个衣衫破旧的人,倚靠在停柩门前,号啕大哭。他似乎身处困境,他穿着古旧灰色的外套,领结上扬,帽子遮住了脸庞,似乎要掩盖自己的窘境。”此人正是重返故地的纽曼!这些描述的话语带有某种莫名的伤感,也证实了纽曼异乎常人的敏感与丰富的情感。读者更加深入的时候,就会发现纵观纽曼的一生,他都期望被别人理解、热爱、欣赏与赞扬。他像一个纯真的小孩,时常因臆测别人的猜忌、反对或是叱责而深感恐惧。但是,《辩解文》一书的成功让他的幸福感大增,声名日隆让他深感满意,也让他可以大胆地表达内心一些看似幼稚的想法。世人对他诗歌的认可带给他带来深沉的满足感。读者会觉得,纽曼似乎过分看重红衣主教的价值了。对于自身纯粹的动机以及奉献的精神只有自己明了的状况,让他深感不满。纽曼想让别人也能知道这点,希望别人也能对此加以承认或是给予赞许。他渴求荣耀、情感以及认可。他无法忍受在静寂中默然,他有着艺术家天生的自我主义,他想要诉说自己的故事,阐述自己的思想,表达自己的信念。但在某种意义上,他又害怕这样做。实际上,他所真正惧怕的,是别人的批评与诋毁。任何看过《辩解文》的读者都会有这样的感想,即作者是怀着喜悦的心情,饶有兴致地讲述自己的故事。正是纽曼对赞同、自尊与怜悯魂牵梦绕的忧思,让这本书呈现出这副模样。

我并没有否定纽曼是一位情感丰富,洋溢热情的人。他骨子里是一位道德主义者,罗斯金、卡莱尔、丁尼生等人皆是如此。我想这才是对纽曼评价的分野之处,区分于其他的哲学家、牧师、宗教政治家等。

同类推荐
  • 女人的资本大全集 第二季:修炼实践篇

    女人的资本大全集 第二季:修炼实践篇

    人生中最大的悲剧莫过于没有发现自己巨大的潜能而潦草度过一生,而女人一生中最大的遗憾则莫过于没有去发现、发挥和利用自己的生存优势,最终与精彩的人生擦肩而过。女人生来就有独特的生存优势,这些并不仅仅是人们传统眼光中的漂亮、姿色、风情等,而来自于女性强大的内在潜能和人格魅力。作者肖卫通过多年的研究发现,总结出女性的二十种独特的生存优势。通过阅读本书,每一位女性都可以找到提升自身资本的良方。如果你能够对自身的这些资本加以运用,就能开创幸福美满的人生。
  • 细节决定成败大全集(超值金版)

    细节决定成败大全集(超值金版)

    对于个人来说,能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能把每一件平凡的小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对于天下的企业来说,只有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才能打造企业品牌,铸就企业辉煌!这是一个精细化的时代,最终极的竞争就是细节的竞争。抓住了细节,也就抓住了成功的手。凡禹等编著的《细节决定成败大全集》全方位地为您介绍职场、管理、处世、说话、应酬以及生活中不可忽视的方方面面的细节。相信《细节决定成败大全集》一定能为您的成功之路加油助推!
  • 成功者简单思维

    成功者简单思维

    世界上的最成功人士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明智的思维方式是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的。很多人都会跟着别人的思维走,要想走出这个怪圈,你必须要有足够的承受力来,因为不随波逐流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思想压力。你要知道,总有那么有一群人在按照自己的思维行事,而往往取得成功的也正是那群人。日本有一则古老的传说,一个好勇斗狠的武士向一个老禅师询问天堂与地狱的意义,老禅师轻蔑地说:“你不过是个粗鄙的人,我没有时间跟这种人论道。”
  • 柴静的沟通力

    柴静的沟通力

    本书向读者展示了著名媒体人、前央视主持人、记者柴静在新闻采访中高超而富有技巧的说话、沟通之道,同时结合柴静新闻采访、播报的具体个案,从多方面、多角度与读者深入浅出地探讨锻炼口才的有效途径。希望可以借此帮助广大读者找准沟通之道,为自己创造更为宽广的人生舞台。
  • 思路决定出路(女性版)

    思路决定出路(女性版)

    还在偶像剧的泡沫里幻想着灰姑娘的异彩人生吗?你可知道,社会不会等着你成长。陈腐的观念还在蒙蔽你的眼睛吗?你可知道,狭窄的思路会影响你的出路。新思路女人在社交、职场、婚姻、家庭等各种圈子都能游刃有余,因为思路明晰,便知道属于自己的精彩出路在哪里。你的思路是否该更新了呢……
热门推荐
  • 初出茅庐不识恶人

    初出茅庐不识恶人

    江湖小白花,遇到作恶多端的魔教教主,孽缘从此开始。师兄惨死,宗门被灭,小白花也走上黑化之路。
  • 所安遗集

    所安遗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白多黑少

    白多黑少

    欧阳黔森,中国作家协会七届全委,贵州省文联副主席,贵州省作家协会主席,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青年常委,贵州省青联副主席。先后在中国中文核心朔刊《当代》、《十月》、《收获》、《人民文学》、《中国作家》、《新华文摘》等发表长、中、短篇小说四百余万字。出版有长篇小说《雄关漫道》、《非爱时间》、《绝地逢生》等。中篇小说集《白多黑少》、《水晶山谷》,短篇小说集《味道》等十部。根据其小说改编的电视连续剧《雄关漫道》、《绝地逢生》、《风雨梵净山》、《王阳明》,电影《云下的日子》、《幸存日》、《旷继勋篷遂起义》等十一部作品中,任编剧兼总制片人。曾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电视“金鹰奖”,全军电视“金星奖”及贵州省政府文学奖一等奖等奖项三十余次。国家一级作家,国务院津贴专家,中宣部“全国四个一人才”,中宣部、中国文联“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
  • 契诃夫作品选

    契诃夫作品选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游园

    游园

    本书是“悦读日本”书系之一,从日本庭园的三大形态谈到各类庭园,包括佛家庭园、武家庭园、宫廷庭园、神社庭园、商家庭园、美术馆庭园等。以庭园的发展串起了日本社会历史发展的长线,读者行于文字之间,游览于庭园山水之间,也是漫步在日本历史的长卷中。
  • 医往情深:诱妻入怀

    医往情深:诱妻入怀

    她出身豪门,偷偷爱着门当户对的他,一心只想等着自己长大,为他披上婚纱。一朝梦醒,她被扫地出门,变成灰头灰脸的丑小鸭,就连幻想中的新郎也有了心爱的别的她……她灰头土脸地准备落荒而逃,命运却把她推到了悬崖边缘。他说,她的双手沾满了他爱妻的鲜血,他说,她处心积虑爬上他的床,他说,她腹中的孩子是因为她与别人有染,他说,她妄想逼迫他娶她……而她,林初夏,就如同那用歌喉换取双足的人鱼一般,每一步前进都要踩着他尖锐的责难,被割得遍体鳞伤,直到最后一刻,她的爱化成了水中的泡沫,成全了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神厨娘子

    神厨娘子

    我,邵若萱,神厨徒弟,做的烧卖天下第一。因一次意外落水,莫名成了一只多情大学士的正室娘子,虽然是会轻功的快递小哥的VIP顾客,虽然是饭馆小东家的暗恋对象,虽然烧卖一举夺得了天下第一!但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俗话说未同执手,何以同白头?于是在漫漫休书路上下求索,休书不得,奋斗不止!
  • 九夜归途

    九夜归途

    本已对人生失去希望的宅男游言不知因何原因来到了JoJo的世界,但这只是个开始,如果想要实现自己的愿望并且回到原来的世界,需要在无尽的世界中找齐九个终极秘密。游言本只想做一条咸鱼,却被其他轮回者逼着行动了起来,既然什么都不做剧情都会改变,那就让我改变个够吧。波纹疾走,替身能力,狩猎风格,修仙秘法,魔武传承,基因改造......在这个无限的世界里,无尽的可能性在未来等待着他,战斗,成长,开辟属于自己的归途。
  • 末日降临中二病系列

    末日降临中二病系列

    当末日降临时,我们的主角却是个中二病患者,这可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