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17200000021

第21章 激发孩子的求知欲(1)

1.什么是求知欲

求知欲是推动人们自己去探求知识并带有感情色彩的一种内心要求,是人们追求知识的动力。一个求知欲强烈的人,总是用好奇的目光注视周围世界的一切事物,从中捕获自己需要的奇妙的猎物,获取新的知识。对于孩子而言,求知欲就是对知识的学习具有一种内在的渴望,按照通俗的话说,就是“爱学”。孩子只有“爱学”,对获得丰富的知识和好的成绩具有一种内在的持续的追求愿望,才可能“学好”,并持续地保持好成绩。

作为父母亲,需要特别重视如何诱发孩子的求知欲。从小培养孩子旺盛的求知欲可以使孩子具备努力驱动自己求知的动力,自觉地、发自内心地去探求知识的宝库,不会因以后失去老师的教导、帮助而失去学习和求知的动力。求知欲的培养,能让孩子受益一生。

2.诱发求知欲的因素

孩子的求知欲是通过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形成的。《论语·述而》里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指求知欲的内外因互相作用的过程最终转变为孩子的自主的求知愿望的状态。

那么,究竟是外因为先,还是内因为先呢?这个问题大家讨论的很多,似乎没有什么定论。但针对不爱学的孩子来说,由教育者对孩子施加影响,从而导致内因的形成并发生作用,应当是可能的。

(1)内在求知欲与外在求知欲

由外因所导致的求知欲叫做外在求知欲,外在求知欲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呈不稳定的状态。孩子在形成内在求知欲之前,随着知识的增加,社会接触面的扩大,外在求知欲的鞭策作用将由强变弱,如果在此过程中过分强调外在求知欲的作用,反而会加速孩子厌学,外在和内在的两者相互作用,才能起到作用。

因此,外在求知欲不是最终的目的,而应该是通过外在求知欲的诱发,最终引导孩子形成稳定的内在求知欲。

所谓内在求知欲,就是孩子有意识或者潜意识地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进行推理、接受新知识,有意识或者潜意识运用知识进行学习,在此过程中找到动脑的感觉和自己智慧的存在,从而强化了能力的培养,心理感受到付出和回报之间的平衡,感受到知识的作用,领悟到学习的真谛,从而产生发自内心地想拥有更多知识的欲望。

(2)诱发孩子求知欲的主要内容

诱发,就是说要让孩子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产生求知的需求和内在动力,主动去求知。

孩子的内心世界由个性、需要以及价值观、态度、动机构成。个性、需要、价值观决定了一个人的态度,态度是这三者的综合。态度在外在诱因的作用下形成动机,动机在外界时间地点条件都适合的时候就会产生行为。

一个人只要注意到某一个事物,他就会对它进行认识,而且伴随着认识,还会产生一定的情感。基于这种认识与情感,人就会对这一事物形成一种反对或者赞成的倾向,这就是这个人对这一事物的态度。

所以,态度就是一种心理倾向,既包含着理性的认识,也包含着情感的体验。态度是产生动机的一种准备状态和愿望。态度包含着认识、情感和自主选择三个内容,其中核心是自主选择,这是最能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成分,是一个人内心世界中核心的核心。

一个人的认识与情感是由客观条件、主观的个性和需要以及主观能动性决定的,而最重要的是主观能动性。当一个人处于逆境时,危害最大的不是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而是自己放弃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放弃了自己的选择权与控制权,让自己被客观条件牵着走,也让自己的恶习、本能牵着走,好像一艘船,不但随波逐流,而且发动着机器,失去了控制,横冲直撞……

人的心理活动是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所以周围世界的结构特点也必然反映到人的心理活动上来。人们活在一个充满对称结构和因果关系的物理世界中,一切物质都在持续地运动着。因而人也具有一种相应的心理特征:总喜欢追求规律性,总喜欢追求对称、均衡、持续、普遍、完满等。

如果在某种条件下这种规律、对称、完满等等有了缺陷或者遭到破坏,该有而没有,这就出现了空穴。这种空穴会让人产生上面所说的完满心理,使人产生一种欲望,希望去填补上这个空穴,可以把这种欲望比喻成空穴产生了吸引力。知识结构与能力机构上也会产生这种空穴。因此,启发就是形成空穴,所谓空穴就是“该有而没有”,它是由一些已有的东西特殊地组织在一起衬托出来的局部的“没有”。怎样形成空穴呢?一是让孩子感到“该有”,二是让孩子看清“没有”。

孩子的天性和需求为诱发求知欲提供了可能,即提供了“有”,所以诱发孩子的求知欲的主要内容是,从天性出发,着重指出“无”的存在,从而让他们感到“该有”并看清“没有”。把知识的学习放在知识体系中去理解,让孩子不但知道该知识点,而且知道与该知识点相关的知识,做到“知其然,亦知所以然”,这样就会使新知识很容易被原有知识兼容,在兼容过程中,培养更高的解决问题能力,形成更多求知意识。

前面说过,求知欲是人内在的动机和愿望,所以,一定不能阻塞了孩子内心深处向外延伸的线路。内在线路阻塞,就不可能与外在的影响对接,那样你怎样打骂,怎样苦口婆心,怎样恨铁不成钢,也是无济于事的,孩子就会把你的话当作耳边风。

孩子不爱学,通常不是家长的影响或者严格要求不够,而是人为地阻塞了孩子的求知欲输出的线路和接口,比如梦想、好奇心、成就感、感恩、发奋、发愤等就是需要经常疏通和维护的重要接口。

(3)好奇心、上进心与求知欲

①好奇心。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受认知的水平和能力的限制,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总想知道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总会问些诸如煤为什么是黑的、雪为什么是白的等等之类令家长啼笑皆非的问题。他们甚至还会出于好奇,把爸妈给他们刚买来的玩具拆得七零八落,把活蹦乱跳的小金鱼扔进滚烫的开水里。

好奇心往往能够促使孩子对某种事物、某项活动产生求知的欲望,产生兴趣,从而在这种欲望、这种兴趣的驱动下,去探究,去思考,去学习,去发现,使他们最终可能成功、成才。对于学习尤其这样。无论是学龄前阶段,还是真正成为一名学生,知识的海洋对于他们来说,永远充满了奥秘,充满了神奇。这也正是促使他们产生好奇心的不竭的源泉和动力。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们思想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常常来源于好奇心。”他认为学生学习最可宝贵的动力就是好奇心、求知欲、学习中的乐趣以及对学习结果的社会价值的认识。

爱迪生小时候就是个充满了好奇心的孩子。有一次,到了吃饭的时候,仍不见小爱迪生回来。他的父母亲都很焦急,四下寻找,直到傍晚才在场院的草棚里发现了他。父亲见他一动不动地趴在放了好些鸡蛋的草堆里,就非常奇怪地问他:“你这是干什么?”小爱迪生却不慌不忙地回答:“我在孵小鸡呀!”原来,爱迪生是看到母鸡能孵小鸡,觉得很奇怪,他就想自己去试一试。爱迪生好奇爱问。由于他问的问题太多,他家的大多数成员甚至都不想回答。但是,他的母亲总是试图帮助他。也正是他母亲的耐心和帮助,才促使爱迪生喜欢上了科学,后来成为了世界著名的“发明大王”。

由此看来,好奇心对于孩子求知欲的培养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的。在儿童时期,正确对待孩子的好奇心,鼓励与发展孩子的好奇心,对于他们的成长,良好的习惯、倾向、态度、爱好的形成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基础作用。但是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好奇心往往只是孩子一时的冲动,要真正使孩子能够坚持下去,还必须要像爱迪生的母亲那样,及时加以帮助和引导,使孩子把对事物一时的探究欲望化为长久的兴趣和动机。

②上进心。上进心是孩子成功的关键所在。孩子不管具有怎样的缺点,但他们表现出的强烈的求知欲望与探索精神常常令成年人感到惊讶。在父母们赞叹自己的孩子聪明或是埋怨自己的孩子不争气的同时,应激励孩子求知上进。因为上进心是几乎所有成功人士的共同特征,从古代到现代的科学家和企业家无不如此。微软的创立者比尔·盖茨从小就是一个很有上进心的孩子,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学生也大多有这样的特征。富有上进心,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而且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这个人的能力。

孩子强烈的上进心首先来源于对远大目标的执著追求。所以父母应帮助孩子从小树立远大的目标,激发孩子为了实现目标而百折不挠的上进心。

求知欲是激发孩子上进心的内在动力。求知欲是推动人们自己去探求知识并带有感情色彩的一种内在要求,它是探索、了解自己所未知事物的欲望,是人们追求知识的动力。人们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碰到问题、面临任务,感到自己缺乏相应的知识,就会产生探索新知识的冲动,这种情况多次反复,求知的冲动就逐渐转化为人的内在的求知欲,这种求知欲能够促使人坚持不懈地探究知识。

求知欲在孩子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这是一种可贵的主动求知的表现。一个求知欲强烈的人,总是用好奇的目光注视着周围世界的一切事物,从中捕捉自己需要的奇妙的猎物,获取新的知识。

小爱因斯坦的父亲给他买来一个小罗盘玩。小爱因斯坦拿到这个玩具,高兴极了,摆弄来摆弄去爱不释手。忽然,他的眼睛被玻璃下面轻轻抖动的那根红色小针吸引住了。他把罗盘翻转过来,倒转过去,可罗盘下的那根小红针老是指着原来的方向不变。他好奇地问父亲:“爸爸,这根小红针怎么老是不变方向呢?”父亲没有马上回答他的提问,而是对他说:“你再好好思考思考。”

就这样,一个小罗盘唤起了这位未来科学家探索事物原委的好奇心。可见,求知欲具有神奇的效力,它能激发起孩子们学习的热情和毅力,激发起孩子强烈的上进心。当孩子在奋斗目标和求知欲的驱动下积极进取时,身上的缺点会越来越少,而优点会越来越多,父母此时更应当不断地激励孩子,使他们保持永远的上进心,纠正身上的毛病,攻克学习的难关,一步步实现他们的人生理想。

有缺点的孩子更需要激发上进心。孩子都是有上进心的,包括那些缺点、毛病比较多的孩子,都希望得到表扬、肯定和鼓励。当他们由于进步或是做了好事而受到父母的表扬和鼓励时,都会在情绪上得到满足,精神上受到激励,在心理上产生快感。这样,积极的内心体验就会逐步丰富和加深,从而更增加自信心、自尊心和上进心,产生再进步或做好事的欲望。如果孩子总是受批评,总是产生不快的内心体验,他们的情绪就越来越低落,逐渐丧失自信心、自尊心和上进心,缺点也就越来越难以改正。

其实,缺点再多、毛病再多的孩子,身上也总有积极因素,总有所长,只不过是不太显著、突出而已。如果父母不抱成见的话,肯定会发现孩子身上有很多的优点。问题是,很多父母对于身上有些缺点的孩子总是抱有成见,从感情上就讨厌,即使孩子有积极的因素也视而不见。抱着这种态度和情绪教育孩子,只能是批评来批评去,孩子的进取心和精神支柱就在父母无休止的批评中被销蚀了,搞垮了,反而更难教育了。

清代教育家颜元曾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这个原则对于任何孩子都是适用的,对那些不听话的孩子来说,尤其要少批评,多表扬。这样做,有时候会在孩子身上产生奇效。

有一个孩子很贪玩,每天放学后就像出笼的小鸟,尽兴地玩耍。直到玩得满头大汗,才去做作业。作业也极为马虎,常常出错。父亲为此很生气,几乎天天批评、数落他,可孩子总也改正不了贪玩的毛病。恰好孩子的舅妈从外地来,她是个教师。舅妈看这孩子和小朋友玩得很好,趁他回家喝水的工夫,边替他擦汗边对他说:“你跟小伙伴们玩得不错,很团结,还知道让着别人,真是个好孩子。你能不能先和小伙伴们一块做完作业再玩?做完作业再玩,不是玩得更开心吗?”孩子很懂事地点点头。从此,孩子养成了一个好习惯,他总是一放学,先做作业,然后再去玩。为什么这样就很有效呢?是因为舅妈发现并抓住了孩子能团结人、知道谦让这一积极因素,给予充分肯定,使之受到了激励,然后加以引导。在某些行为习惯不太好的孩子身上,积极因素表现得不太明显,甚至是潜在的,很难发现。要做到“奖子一长”,父母必须努力克制自己无益的感情冲动,不用直接的批评,而改用期望、信任和鼓励,用正面激励的方法,这样,效果肯定会更好。

同类推荐
  • 好妈妈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好妈妈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就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教育孩子,先从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开始。好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可以推动孩子在人生道路上奋勇向前,只有从小养成好习惯,才能使孩子终身受益。研究表明,3~12岁是孩子形成好习惯的关键期。所以,妈妈一定要抓住这关键的几年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为了让父母更切实有效地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我们全面总结了影响孩子一生的50种好习惯,分别从做人、做事、生活和学习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可以帮助广大妈妈从纷乱的各种习惯中理出头绪,并能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
  • 你真的不会做父亲:好父亲就该这样做

    你真的不会做父亲:好父亲就该这样做

    父亲,对于孩子究竟意味着什么?著名心理学家格尔迪说,父亲的出现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英国著名文学家哈伯特则认为,一个父亲胜过100个校长;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自传《无畏的希望》中曾这样写道:“人不是完其父愿,就是缮其父过。”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父亲的巨大影响里,这种影响往往超越生死,超越时间与空间!
  • 亲子教育万事通

    亲子教育万事通

    亲子教育是20世纪末期兴起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亲子关系主要是父母亲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亲子教育是一种双向的教育,父母及孩子两方面。亲子教育给人的感觉亲切、温和,它强调父母、孩子在平等的、情感沟通的基础上双方互动,而且亲子教育涵盖了父母教育和子女教育两方面。它是通过对父母的培训和提升而达到的对亲子关系的调适,从而更好地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 听听孩子的心里话

    听听孩子的心里话

    教育孩子不是驾驭孩子,教育的大智慧是源于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感受。要想培养出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请先多听听孩子的心声,不要忽略孩子的感受!《听听孩子的心里话》:你家的孩子成天跟你讨价还价、磨磨叽叽吗?先别着急,也别上火,看看书中这个叫杜小豆的孩子,正在和妈妈的“斗智斗勇”中快乐地成长着。这不仅仅是一个个发生在孩子身上的片段,更是一部快乐教育成果的检验报告。每个孩子都会经历他们注定要经历的故事,而故事的色彩与味道,父母是有导演权的。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开明妈妈把“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理念”融入到教育的方方面面,这样,世界上就多了一个快乐的小豆,一个身心健康的小豆。
  • 改变孩子一生的七堂课

    改变孩子一生的七堂课

    《改变孩子一生的七堂课》一书共分七个部分,分别从孩子的学习、习惯、兴趣等方面人手,将孩子与父母之问的矛盾与隔阂进行了——化解。文中结合了大量的案例,既有探因,也有建议,希望能给家长带来一些启示,促成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中健康成长!
热门推荐
  •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毛笔书法学习与欣赏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毛笔书法学习与欣赏

    现存文献没有明确记载书法艺术起源于何时?不过,我们可以从文字研究中得到某些启发。汉字最初叫做“文”,甲骨文写作,像经纬交错的织纹。上古陶器多以织纹作为美饰,因此“文”字引申出美饰的含义,如古汉语中的“文饰”、“文身”等。古人用具有美饰含义的“文”来给汉字定名,说明汉字从一开始就注意美饰,具有艺术化的倾向。并且也可以由此推断,书法艺术与汉字一样古老,书法艺术的起源与汉字的起源是同步的。
  • 心情·百味卷

    心情·百味卷

    本书收录的散文包括:“你是我梦中的期待”、“请把我的情感留下”、“将芳年写在心灵”、“珍视心中的爱”、“淡淡柳如烟”五个栏目。
  • 星胞

    星胞

    宇宙中万物追寻自然演变,国家文明生命无不在此中循环,直到某天循环的宿命被打破,整个世界,迎来了最不可思议的时代。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嫡女炼丹师

    嫡女炼丹师

    现代的异能者苏峦清穿越到一个修炼灵气的大陆。她看到的一切都是图纸,包括人。给人调理阴阳,调和灵气。“小医仙,我最近元力运行不畅,虚弱无力,修炼速度过慢怎么办?”“小医仙,我的修为已经三年没有再增长过了,你看还有没有什么办法?”“小医仙,他们都说我天赋不够,那么多年都没有办法修炼,为什么只有你说我是天赋凛然,还说我是纯阳体质?”一个专门给别人治疗修炼上的问题的小医仙,如何在异界大陆风生水起?但其实她的本职工作……
  • 投资自己的梦想:孙正义的人生哲学

    投资自己的梦想:孙正义的人生哲学

    软银成立三十余年,孙正义首度袒露沉浮经历,倾心讲述创业来路,逐一分享“人生五十年传奇规划”、经营千亿级公司的“孙孙兵法”、超常规的工作法;解密互联网思维下的投资趋势,大数据时代的高科技产品方向;公开300年愿景下的接班人如何实现世代进化、团队开放式建设、培育完整的企业群生态等重磅内容。字里行间闪耀诚恳的人生智慧,处处是原汁原味的血汗经验。世界商业思想史白金之作,只言片语,价值千万。
  • 童年兽

    童年兽

    小说将咒骂式的排比、酣畅淋漓的宣泄和混合着严肃精神的幽默讽刺融为一体,繁密、迅疾,通篇保持强劲的势能。它像是作者直接与读者展开的交谈,窘境、失败、滑稽或遗憾,化为一场作者和读者彼此共振的大笑。故事的空间在体校、南园小学、城市街道之间切换,通过一个少年的成长经历,作者勾勒出整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社会风貌。围棋队的生态,也是整个时代记忆的缩影,它唤醒了我们心中不可言说的欢乐与哀愁。《童年兽》以戏谑、跳脱、极具个性的叙述语言,讲述了“我”的小学时代:“我”即围棋队的陆小风,从六岁到十二岁,“我”一直在体校的狭小空间中比拼棋艺,过着枯燥的生活。“我”和众多其他少年一样,挥洒着幼稚而野蛮的青春期本能,同时也见证着生活中最黑暗的一面……定段赛失利后,父亲不得不让“我”离开围棋队重返校园。从此,陆小风告别了沉重的记忆、开始“欢畅呼吸”,但同时也有点“脱狱者惦记牢房”般的怅惘。小说记录了八十年代生人的心灵史,并勾勒出中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城市生活的面貌。
  • 小小宝贝逃不开

    小小宝贝逃不开

    大二那年,顾夏认识了林宇,是她幸福的开始,也是她不幸的开始萌动,暗恋;分手,心伤。她绝望过,也想过放弃,却不曾成功;时光荏苒,她以为时间可以让人忘却不想提起的曾经,但,直到他再度出现,顾夏才知道,这样的想法,不堪一击!他曾经占据了她的眼他的心,现在,依旧。七年光阴,她有了自己的生活,有了家,但——她遭人绑架,陪在身边的却是他,那个她想忘记却不曾忘记的男人,她满身伤痕,他却已昏迷不醒。她举行婚礼,新郎新娘天作之合,他再度出现,大闹婚礼…片段一:“顾夏,让我以后保护你!好吗?”紧了紧扶住她肩膀的手,到了这个时候还是担心她会不答应。“嗯…”声如细丝,心像是喝了蜜一样甜。林宇毫不掩饰的轻笑出声,目不转睛的看着她,问:“那你是答应当我女朋友了?”“嗯…”错开他渐渐变得炙热的目光,嘤咛一声。片段二:林宇急得瞪眼,她的手在流血居然不在意,一闪身跑到了她身边,将她的手腕牢牢抓住,紧张的吼道:“有没有事儿?受伤了怎么不包扎?”顾夏一双眸子毫无波澜,淡淡的看着他,说:“心里的伤都还没包扎哪里顾得上它。”
  • 晚次修路僧

    晚次修路僧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沉雪

    沉雪

    “文革”期间,来自天津的女知青孙小婴插队北大荒,柔弱的身体、敏感的心灵,不断遭受恶劣环境的磨砺、伤害。另一位女知青舒迪,高大健硕、积极乐观,充满生命活力,她们的情谊照亮了孙小婴黯淡的青春岁月。然而,个人命运被历史洪流裹挟,少女之间纯净如雪的感情,能否经受自然与社会的双重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