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20600000017

第17章 80后创业者:痛并快乐着(2)

这时正是11月,刚下过一场雪,天气很冷。两个女孩都穿了厚厚的、保暖的衣服,高燃只穿一件衬衫。他们很随意地聊了几句,两个女孩就要告辞离开了。高燃心想机不可失,于是急忙问道:“可不可以告诉我你的电话号码?”两个人都大惑不解,另一个女孩问高燃,你在问谁。高燃连想都没想,指着“最漂亮的她”说,问她。

两个女孩子这才明白过来,原来高燃和谁都不认识,只是想搭讪,于是骑着自行车准备离开。高燃想,一定要用苦肉计,要不就不可能要到电话了。于是他装着瑟瑟发抖的样子,“我穿了这么少的衣服,快要冷死了。你们连个电话都不给吗?”“最漂亮的她”摇摇头,说,真的没有电话。高燃退了一步,说,给个Email也行。又被拒绝了。

高燃几乎要绝望了,大声喊“那就给个QQ吧,哪怕假的也行啊!”不知道是不是被高燃的执着打动,“最漂亮的她”最终还是给了高燃一个QQ号。

所幸这个QQ号是真的。回到宿舍以后,高燃就加了她,开始天天和她聊天,给她发有意思的帖子。后来她要写论文,问高燃,你能帮我吗。高燃当然是迫不及待地答应了,于是两个人再次见面了,也就有了后来的故事。

下次创业,自己做老大

2006年10月,正当高维视讯蓬勃发展、蒸蒸日上的时候,传出了高燃退出董事会的消息。对于他的退出,传言四起,有人说“80后”创业者遭遇资本腰斩,有人惊呼高燃是被董事会无情地踢出局的,更有人揣测,是高燃的张狂性格致使他不得不离开高维视讯。对于这些传言,高燃解释说:“之所以离开高维视讯,是因为自己对这个行业已经失去兴趣了。”除此之外,他还留下了一句斩钉截铁的话:“下次创业,我一定要做老大。”

果不其然,2007年春天,高燃就创立了海川传媒,融资高达1000万元。他说:“对于从新闻系毕业的我而言,这个行业是我更为熟悉的。”

对于新一轮的创业,高燃明确表示他大概只会做两三年左右,之后虽然不会离开这家公司,但是也不会在台前了。那么,几年之后,他的目标是做什么呢?他淡然地说:“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一些事情。比如创立一个基金,或者出国游学。”

作为中国“80后”的领军人物,高燃始终认为,创业并不是一辈子的事情,他也不会用自己的一生来创业。他希望能够涉足更广泛的领域、有更丰富的体验。对于财富的追求并不是最终的目的,它只是一种人生体验而已。

有人曾经这样评论高燃:“这个令人炫目的年轻人,已经把自己对于速度的追求带入了下一单。现在的高燃,似乎拥有了比以前更大的舞台和更多的机会,似乎比以前更加自信。我不知道这算是屡败屡战的坚持,还是‘80后’率性自我的体现,但我看到,高燃在享受这种速度的晕眩感,享受这种创业的刺激。”

李想:不按常理出牌的“偏执狂”

李想,1981年生于河北。高中毕业的时候就开始了创业的历程,现任泡泡网和汽车之家首席执行官,目前网站访问量已经做到了业内的前3名。不是“海龟”,甚至连大学学历都没有,在风险投资家们的眼里,李想的创业显得十分另类。在专业IT网站名列前茅的5家网站里,都是靠几千万美金的投资“砸”出来的,只有李想旗下的网站是白手起家,自己滚雪球滚大的,这不能不让风险投资家们大跌眼镜。

2006年5月20日,在北京大学的百年世纪讲堂举办的“2006年创业中国高峰论坛”上,“80后”青年李想以北京泡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的身份,跻身年度十大创业新锐。他是这个榜单上最为年轻的一位,同时也是“80后”创业群体首次进入该榜单。

不到30岁就身家过亿,这样一位年轻的财富新贵的诞生,无疑为蓬勃的财富界增添了活力和戏剧的色彩。

迷恋网络的少年

上初一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李想在一个偏僻的报摊前发现了一本叫做《家用电脑与游戏机》的杂志,他捧起来之后立即被里面的内容所吸引,爱不释手,在报摊前从下午一直站到了晚上。摊主看到这个瘦弱的小男孩在报摊前津津有味地看着这么高深的杂志,就好奇地问他:“小孩,你能看得懂吗?”令他惊讶的是,李想竟然坚定地点了点头。摊主十分疑惑,不相信这么小的孩子能够看懂,但他还是对李想说:“你要是能看懂,以后每期我都给你留着。”李想于是当场买下了杂志。这本杂志让李想如痴如醉,年少的他突然发现自己对电脑有着不同寻常的兴趣,小小的他第一次有了自己朦胧的方向。

年纪虽小却很有想法的李想并不只是满足于看懂一些杂志,他觉得自己也能够写出这样的文章。通过阅读类似的报刊杂志,他发现读者最感兴趣的主要是电脑的选购、配件的选购、应用技巧等等,于是就以这些为主题写文章。先是尝试着向一些小杂志投稿,然后是《电脑报》、《计算机世界》等有知名度的报刊,因为他有自己的见解,因此中稿率很高,当时他的稿费每月加起来大概有一千多元。第一次拿到这么多的钱,李想十分高兴,他对母亲说:“以后你就可以在家休息了,我养活你。”母亲知道他这是在开玩笑,但是心里还是觉得十分欣慰。

不仅热衷于投稿,李想还一放学就跑到电脑市场去“考察市场”,当时石家庄的各大电脑专卖场里都能见到他的身影。在这里,他了解电脑配置,还跟着学习怎么组装电脑,一开始的时候,销售人员都嫌他碍事,不爱搭理这个孩子,他就安安静静地在旁边看,聪明的他只看了几遍就能够学会。那个时候的李想,非常渴望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台电脑,于是他经常缠着家长要买电脑,连电脑怎么配置都想好了。后来,他发现自己对最新推出的显卡有一些陌生,就侧重搜集这方面的文章,咨询专家,还到电脑市场上去请教销售人员,经过一番仔细的研究之后,李想很快成为了显卡方面的专家,讲起来头头是道,连销售人员都对他刮目相看。

在人生的每个阶段,李想都力求做到最好、最完美,在这个基础上才会向着下一个目标前进。因此后来的成功虽然看上去来得有些突然,但实际上正是因为他日复一日的长期探索和一步一个脚印的踏踏实实的行动而得来的。

第一桶金来自互联网

1998年,出于对显卡的了解以及兴趣,李想创办了自己的个人网站——显卡之家(www.3Dhome.cn)。这一年,李想还是一个高二的学生。在当时来说,上网似乎是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8块钱上网、4块钱电话费,上网一小时就要花去12块钱。但这对于李想几乎不成问题,那时他的稿费已经足够让他每天在网上呆上五六个小时。

当时,正是互联网的大潮从大洋彼岸席卷中国的时候,网络股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瞬间造就网络新贵的传奇激励着国人亢奋的神经,神州大地网络公司遍地开花。仅石家庄,在李想最开始做个人网站的时候,相同的网站大约就有上百个。李想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个网站做到最好。为了每天让上网者看到最新的消息,上高中的他每天4点钟起来更新网站,一直做到7点钟,再去上学,下午5点放学后,他跑到电脑城找经销商借一些硬件以便晚上回家做评测;然后写稿,并将其放在自己的网站“显卡之家”上,提供给各媒体选择刊登,以赚取每月2000元的稿费。这就是李想的一天,几年如一日。十五六岁的年纪,别的孩子还在玩耍,李想已经为自己的事业拼搏了。有时,特别是冬天,外面天寒地冻,他真想在暖和的被窝里多睡一会,但是想到自己的理想,他又立即起来,走到电脑前。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仅仅3个月,李想的网站IP访问量就由最初的每天200人,增长到了每天7000人。1999年5月,他开始把一些广告放在网页上,1000次显示10元钱,一个月有700元到800元的收入。到1999年年底,日访量已经超过了1万,每月广告费也有六七千元的收入。到高中毕业的时候,李想已经积攒了10万元的资金。这就是他的“第一桶金”。

互联网催生了李想目标性非常强的思考方式,让他开始习惯用单刀直入的方法来思考问题。既有利可图又是兴趣所在,他的眼前顿时出现了一条阳光大道!于是高考前,李想做出了平生第一个重大决定:放弃高考,开始互联网创业。

创业的艰难历程

考进一个理想的大学,读个就业好的专业,毕业以后去一个知名杂志当编辑,这是李想最初的理想。然而,当时李想做了自己的网站,也就相当于拥有了自己的杂志,每个月已经有了六千多元的收入。“后来我发现,即使上了大学,我也很可能找不到比现在更好的工作了。”于是,正在上高三的李想毅然决定放弃高考,用自己攒下的10万元资金创业。李想的父母一直从事艺术工作,比较开明,一向更为看重李想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并没有表示反对。

李想非常清楚,要想创业,一个人的力量是十分有限的,只靠单打独斗是不可能成功的,要把更多的优秀人才吸引到自己的身边,带领他们一起前进。就在这时,一个叫樊铮的小伙子出现在李想的视野里。樊铮比李想大几岁,毕业于河北科技大学计算机系,代码技术一流。他也创办了自己的网站,这个网站和李想的网站,流量始终处于第一、第二的竞争状态。俩人也因此认识,经常在网络上互相交流。

李想向樊铮非常详尽地说明了网站的运营情况,并勾勒了一副网站发展的美好前景,邀请樊铮加入到自己的团队中来一起创业。樊铮被李想的构想深深打动了,他非常欣赏李想自信而又果断的作风。于是,2000年春节前夕,樊铮从深圳回到了石家庄,两个人的网站合并,正式创立了泡泡网,公司就设在石家庄大学科技园内的一间办公室里,当时的工作人员只有他们两个人。

这时的李想,对于网站运营已经有了两年的经验,因此,再做网站就显得轻车熟路起来。泡泡网建立不久就有了可观的访问量,但是却没有什么效益,甚至一直在亏损。随着当年互联网泡沫的破灭,李想和泡泡网更是跌到了谷底,网站每个月接近2万的广告收入也达不到了。为了维持网站的运营,李想一度靠码字挣稿费糊口。

正当危难之时,泡泡网的“贵人”出现了,他就是邵震,泡泡网的第三个合作伙伴,现任泡泡网的COO。

2001,邵震离开了“走进中关村”(www.intozgc.com),从北京到石家庄找到李想。“他什么都不要,就要每个月2000元工资,而且工资不用我掏,工资和房租都从他的销售收入里出。我给他印了名片,他就开始去拉广告。”李想到现在还是非常感激邵震。

邵震加盟泡泡网之后,开始充分发挥自己的销售才能,他先是找到了联想集团的QDI主板部,向他们推销广告,成功带回了14000元现金广告费,解决了工资和房租的难题。然后又找到了华旗资讯公司,换回了3台电脑,办公机器就这样到位了。于是2001年底,李想移师北京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了。

刚到北京的时候,他们租住在中国林业大学的一个不到60平方米的房间,白天办公,晚上睡觉。就在这个简陋的居民区里,一个商业化运作的网站雏形已经大致完成。半年之后,网站IP访问量每天有四五万人次,开始有广告商找上门来,网站的发展进入了正轨。

在危机中成长

当“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以后,李想不得不面对更多的问题。

2003年,泡泡网的编辑人员已经达到了二十多人。然而就在泡泡网发展的如火如荼之时,李想遭遇了一场倒戈——10个编辑集体辞职,跳槽到泡泡网最大的竞争对手的阵营之中。

“当时我缺乏管理经验,强制性地把自己的想法施加到员工身上。”最终,李想为自己管理经验的缺失而付出了代价。那天,李想整夜都在考虑怎么办,人也着急上火,满嘴起泡。他给10个编辑一个一个地打电话挽留,但都无果而终。令他备感欣慰的是邵震和樊铮等元老还在,李想的倔劲上来了。“我们一定要活下去!”于是,召集几个骨干开会研究对策,大家分头去招聘、面试,然后一个个重点培养。在大家的努力之下,只用了一周多的时间,整个网站就恢复正常运营了。

编辑出走事件发生以后,李想变得更加成熟了,他深刻反省了自己浮躁的一面,更加意识到团队的重要性,对于公司的管理也有了成熟的看法。后来,他特意制定了新的规章制度,在公司内部提倡民主的风气。他提出这样一个口号:“只要正确的建议,没有职务的压制!”就是他错了,只要大家能够诚恳地指出来,他一定会立即改正。

实际上,李想遭遇的困难绝不止这一次,这只是冰山一角而已。所幸的是,每一次,他都能靠自己的智慧化解危机于无形。

同类推荐
  • 我的N种生活

    我的N种生活

    我崇拜痛苦和不公,生活深处的隐痛,它们唤起了我以及我的语言,让我的休闲有痛的感觉。我的隐痛是无限的,语言对于我来说是阶梯,经过攀登,我希望尽头是一扇门,打开它我就可以看到那些痛楚和不公了。这种感觉比做爱、喝酒、游荡、读书更重要,它来自语言,语言深处居住着的理解自己、安慰自己、灭掉自己的冲动和愿望。
  • 春天对樱桃树做的事

    春天对樱桃树做的事

    看电影有如吃西餐。青春片是前菜,没有情爱就失了焦点;剧情片是主菜,没有情爱就少了高潮……情爱之于电影如盐似糖,时而有形,时而无影,一直被低估,却从未被遗忘。这是一本专门研究情爱电影的专栏随笔集,《看电影》杂志主编阿郎用他锐利的眼光,犀利的口吻,如花的笔触,解构出一个隐秘而独立的情爱电影星球。在这个隐秘的情爱电影时空里,你可以体会到大师们离奇的人设,曲折的想法,以及我们内心艰难的取舍与复杂的欲望。《感官王国》《漂流浴室》《枕边书》……人、性与人性的撕扯之间,渲染出灵魂本真的颜色。红尘里无趣的君子很多,人海中丰饶的妙人很少。我想对你做,春天对樱桃树做的事。
  • 无人送行

    无人送行

    我跟石杭生反目是在那个如火如荼的夏天。作为烈士子女,他被推举为中学红卫兵的小头目。起初我想他也是身不由己,后来发现不对了,他爱上了这种一呼百诺的快意日子。抄京剧大师盖叫天家时我没有说他,抄电器行小开子荣家时我也没有说他。前者我不了解;后者童年时经常在我们面前摆阔,我想让他家在红色风暴中吃点苦头也没啥大不了。没想到他们株连到了子荣的娘舅周克,这是我们童年的开蒙先生,我就不得不去找他交涉了。让人触目惊心的标语和大字报覆盖了所有街道的墙面,报馆门口人头攒动,迷惘的苍蝇在男女老少头上旋转飞舞,嗡嗡地闹成一片。喇叭在响。
  • 我想与世界有一点不同

    我想与世界有一点不同

    用20个故事书写青春的气息,离散的人,少年时期特有的迷茫与彷徨,是青春平等地赋予每个人的爱与痛的勋章。它让我们确信:每个梦想纵使微小如萤火,精心灌溉以爱,以信仰,以赤诚,时间终将让它们绽放独一无二的光芒。故事里的他们把过往勇敢地摊开,脆弱而倔强,真实有力量。没有显赫登场的身份,没有传奇叠起的际遇,只有平凡长情的坚守。纵然这一生拼尽全力,也不过完成了最普通的生活,“繁星照亮夜空的一瞬,便是萤火全部的向往。”
  • 敦煌大梦

    敦煌大梦

    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多世纪以来,一批中国知识分子为敦煌的保护、研究事业而殚精竭虑的故事,真实而全面地再现了凝聚在这些中国知识分子身上为民族文化事业勇于牺牲敢于承担的优秀品质。
热门推荐
  • 摩根传

    摩根传

    一提起摩根这个姓氏,全世界都会为之震荡。1837年的时候,一位从美国来的商人乔治·皮博迪来到英国敦伦,开办了一家商号。16年后,另一个名叫朱尼厄斯的美国小伙子成为了皮博迪的合伙人。10年之后,年轻人将这个商号更名为自己的姓氏——摩根,从此这个姓氏为世人所熟知。
  • 实用商务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商务文书写作大全

    日常商务信是指商业机构、公司、企业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处理的一些有关的事务性书信来往。其作用是维持商业经营的正常运转,处理一些必要的商业事务,作为一些贸易活动中的过渡性、衔接性环节,保证商业活动的正常开展。
  • 流光祭

    流光祭

    曾有一祭祀,名为流光。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
  • 营养保健粥

    营养保健粥

    要健康,多吃粥。《本草纲目》中李时珍有云:"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也。
  • 末世之重启新世界

    末世之重启新世界

    未知源处的灵气降临,浩瀚宏大的新世界即将出现。有即将化龙的,横跨大江的峥嵘巨蟒;也有展翅翱翔,遮天盖地的神凰。试看人在末世的无穷伟力,欲与天公比高!
  • 常言道

    常言道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为你洒下月光

    我为你洒下月光

    古典风华 文字幻术 青春挽歌 忏情秘录,数本友人遗赠的手札,款款勾缝出情牵一世的缱绻数十万字忏情录,见证手工时代刻骨墨缘这样的书,一生只能写一本,当代华语文坛散文大家简媜写作三十年纪念之作——献给被爱神附身的人。若我走累了天涯,看倦了风景,尝够了苦涩,你是否愿意变成柔软的草榻,让我把余生靠一靠?所有的感情故事,精彩的是怎么开始,动人肺腑的却是怎么结束。
  • 寂静欢喜,不来不去

    寂静欢喜,不来不去

    【风尚阁】告诉你,阅读是一件美丽的事情:http://m.pgsk.com/fengshang【公告】本书已经完稿,所以大家可以放心的跳坑,后面也许会有小虐,但是结局一定温暖,里面也有很多美好温暖的小细节的,希望大家会喜欢,会陪着云初她们一路成长下去。也希望大家多多留言◇◇◇——————————————————————————————————◇◇◇【文艺版文案】沈云初一直觉得自己不过是一个平凡普通的女生那年的蓝白色格子衬衫,嘴角清浅的酒窝,还有少年清澈的眸子都是云初记忆里,无法遗忘的海一直到后来的遇见,慢慢深爱,最后离开那天,云初淋了雨,所有的爱情被湮灭在其中可是云初最终还是相信爱的,她那么热烈的期盼爱情,导致那些撕心裂肺,都变的虚无了起来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会比爱情和梦想,更能让人成长云初掉过很多眼泪,终有一天安然微笑,身边的那个少年,也长成了沉稳的不浮躁的样子所有的秘密交织在一起,那些谎言,也不过以爱之名,也许笨拙,但是却是最真的真心最后不管世界怎么变,伤害怎么勇猛,他们都还有彼此,相拥而爱【装X版文案】当‘善良’温柔的现任男友PK多情花心的前任男友沈云初觉得,这个世界上,其实没有谁比谁更加的极品可是当现任男友的前任女友勾搭上前任男友的现任女友的时候云初知道,这真的不是什么天雷狗血的言情偶像剧而是她更为撒泼狗血的人生最后的最后,一切的一切都化为朵朵的浮云,飘在她悲摧的人生上空最后唯有,寂静欢喜,不来不去◇◇◇——————————————————————————————————◇◇◇【沈云初】如果你们都不爱我,那我一定会好好的爱自己【宋希年】云初,你永远不知道,我曾经多么用力的爱过你,即使现在,依然无法说不爱,这便是我的宿命【周青木】云初,对不起,终究是我对你不起!◇◇◇——————————————————————————————————◇◇◇【推荐时间】《岁月长,不见忘川》【古风】http://m.pgsk.com/a/296304/《日安,摩纳哥海岸》【轻松向暗恋成真】http://m.pgsk.com/a/313390/《全世界借我一秒遗忘你》【已完结】http://m.pgsk.com/a/252968/
  • 佛说须赖经

    佛说须赖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武风传

    武风传

    元末明初。天下大定。天下明朝经过多年纷争,终于迎来大统。百姓也都安养生息。江湖却是另一番景象,各门派经过元末各种冲击也是损失惨重。此时各门派除了几大顶级门派都在争夺地盘抢夺弟子。在朝廷的干预下才渐渐平息。暴风雨的前夕都是平静的,一场令武林和新朝震动的大阴谋也在进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