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3500000031

第31章 名利富贵皆烟云(1)

老庄意境产生于两千数百年前,由于时代性的限制,我们不能指望它含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思想,因为这种思想,作为为人民服务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在近现代社会的条件下才有可能产生。

不过反过来说,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思想,只是现代的最高人格标准,只是现代人格的时代标志,只是时代先行者们的人格目标,只是时代对现代人提出的一种修养要求。如果说得客观一点,真正将它作为自己人格行为准则的,还在少数。大多数人只是将它作为未来的理想人格来看待,而在现实的生活中,则更注重于个人的物质利益。还有一些人,虽然在口头上也在讲为人民服务,也在讲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可是一旦遇到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的矛盾时,则把关系颠倒了过来,作出损人利己的事情。且不说那些本来就自私自利的人,更不说那些社会的蠹虫。

也就是说,在现实的生活中,还有相当一批人有待引导,有待塑造。当然,如果他们能够逐步接受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能够逐步树立起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格自尊,那自然最好;如果他们一下子还难以接受这样的引导,老庄意境则不失为一剂良药。

就一般人而言,之所以会在人生的道路上误人歧途,在很多情况下,都与名利富贵脱不了关系。而在这些方面,老庄意境为人们打开了一扇窗户,在人的面前展示出一个新的天地,它虽然不能引人奋进,将人直接导人现代人生最有价值的航道,但却含有超时代的真理,能开阔人的眼界,扩展人的心胸,消除人的邪念,平衡人的心理,使人活得潇洒自在,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安宁。

如果将老庄有关于此的意境归纳成一句话,那就是“名利富贵皆烟云”。下面我们分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名誉面前的辩证思考

名誉,在人们的心目中,当然非常重要,因为它是人格自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名誉都无所顾忌,那他也就失去了羞耻之心。失去了羞耻之心,也就成了“无耻之徒”。何谓“无耻之徒”?如同禽兽之人是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它也就成了一句骂人的话,不但好人不愿担此恶名,就是坏人也不愿意。

由此可见,羞耻之心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名誉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有鉴于此,所以,维护自己的名誉,在一般人来说,那是正常的心理要求,不但是应该的,而且是必须的。

现在的问题是,不少人在维护自己的名誉方面存在误区,不知道名誉的实质是什么,不懂得名誉的源渊在哪里,不知道如何求得名誉,不懂得如何维护名誉,因此往往闹出笑话来,甚或闹出人命来。结果,或许名誉的称谓得到了,而真正的人格却丧失了;或许不但名誉的称谓没得到,而且连自己的性命也搭上了。

就拿对待职称来说吧:

专业技术职称,本来是一个人在某种专业技术领域达到某种水平,具有某种能力,作出某种业绩的标志。这种标志既包含着社会的承认,社会的回报,又包含着个人在此领域的潜心磨炼和艰苦奋斗,它是汗水和智慧的结晶。正因为如此,所以与之相伴的是社会的尊敬和个人的自尊。

可是,一些人却不懂得这个道理,只看到它那成功之后闪射的光辉,看不到它那熔铸过程经历的艰苦;只想得到它给人带来的光荣和尊重,不愿付出那必须付出的辛勤和劳苦。所以作出了种种令人哭笑不得的蠢事情。

剽窃抄袭以增加科研成果者有之,虚报浮夸以提高晋升几率者有之,请客送礼以拉拢领导者有之,后门托情以游说评委者有之。于是乎出现了一些技能低下的高级技术人员,漂浮起了一些知识浅薄的高级专业人员;而未能如愿的人又如何呢?消极沉寂者有之,骂爹骂娘者有之,投水轻生者有之,持械行凶者有之。

这样一来,不但把名誉的称谓与它的实质颠倒了过来,将名誉的结果与它的塑造过程割裂了开来,而且也将名誉自身掏得空空的,使它失去了社会价值,成了一张画皮。且不说为此丧失生性命有何意义。

对待职称如此,对待其他的名誉也有类似的情况。他们的一个共同点是以虚代实,以假代真,图其虚名而弃其实质。

对于这些人来说,用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熏陶一下,那是最好不过的了,只怕是阳春白雪,和之者寡;退一步说,用老庄意境熏陶一下,也不至于走到这种地步。

老庄意境有何见地?请看下面的论述。

1.道隐无名善贷且成

按照老庄的意境来分析,名誉,只是人生价值的标志,而不是人生价值自身。人生价值自身是什么?是对他人的奉献和给予。一个人对他人奉献的越多,他人也就越是需要这个人,那么这个人的存在也就越有价值,这个人在他人的心目中也就越是高大,越是尊贵。

为什么?因为大道的价值就是这样的。老子说:

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其意是说:大道自身是没有形象,没有名称的。可是只有它在那里默默无闻地给予、奉献,不但生出了天地万物,而且拿出自己的营养来养育天地万物,使天地万物得以生长、发育,以至有所成就。可是它自己却无所索取,自然而然。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天地万物都非常尊敬它,珍陪它。

也就是说,价值不在于名,价值在于奉献;无私奉献,无名也尊。大道就是这样。

大道是人类的源头,是人类本性的渊源,是人类行为的楷模,是人类效法的榜样。大道是这样,人类也应当这样。这一点老子说得很明确,那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认为,以大道为榜样,就应该只想到付出,不求取名声。不求取名声,名声自然会来到;求取名声,名声永也得不到。因为名声是奉献的结果,奉献是名声的成因。奉献就好比身形,名声就好比影子。有了身形,影子自然而然也就存在,想要去掉也去不掉,而没有身形,影子也就不会出现,想要得到也得不到。老子将奉献与名声的这种关系视为自然的关系,认为只有遵循着这种自然的关系,才能实现自己的伟大价值,也才能得到天下的归附和拥戴。他说: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也就是说,越是付出,天下越是拥戴;越是不求名声,越有伟大的名声。

老子在人间为人们树立了榜样,这就是遵循大道而行的圣人。在他看来,圣人都是这样的人,一心想着的是他人,唯独没有自己,把自己放到最低下的位置,不辞劳苦,不辞羞辱。可是,也正因为这样,他们得到的是天下的爱戴,得到的是天下最高的名誉——“圣人”。他说: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抱一为天地式”,意谓遵守大道而为天下人作出榜样。

“不自见,故明”,意谓不表现自己,所以才显出了自己的光辉。

“不自是,故彰”,意谓不自以为是,所以才成为人们的榜样。

“不自伐,故有功”,意谓不自我炫耀,所以人们才肯定他的功劳。

“不自矜,故长”,意谓不骄傲,所以才得到了天下最高的声誉。

总之,正因为圣人与人无争,处处谦让,所以天下谁也无法与他相比,谁也无法得到他所得到的声誉。

老子对这一道理作了理论性的总结。他说: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彀,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数誉无誉。

其意是说:尊贵起始于卑微,高大奠基于低下。想要得到尊贵,就要勇于做那服务于人的低微事;想要达到高尚,就要从小事上进行修养。达到最高声誉的人,从来不去追求声誉;不去追求声誉的人,才能达到最高声誉。

名誉只不过是人生实在价值的标志。人生活得有价值,名誉也就自然而然地来了;人生活得无价值,名誉求也求不来的。强力求来的名誉是虚假的,虚假的名誉圣人是不取的。

这是老庄意境关于名誉的见解之一。老子作了理论上的阐释,庄子又用寓言故事作了表述,并将名誉与人生真实价值的这种关系归纳成一句话,说“名者,实之宾也”。故事说:

尧让天下于许由,日:“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

许由日:“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其意是说:尧帝想要将天下让给许由,许由不接受。他说:

“先生已经将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了,还让我来代替先生,那我又是为了什么呢?难道是为了名声吗?可要知道,名声只不过是实在事物的附属之物,难道我就为了得到这附属之物吗?我要这附属之物干什么呢?要知道鹪鹩将巢筑在深林里面,虽然树木多得数也数不清,它所需要的只不过是一个树枝而已;鼹鼠饮大河里的水,虽然水深数丈,它所需要的只不过是喝满自己的肚子而已。我处在天下,天下虽然很大,我所需要的不过是一碗饭、一身衣而已,天下对我来说有什么用呢?您还是快快回去休息吧,我的君王!厨房里的厨师虽然不愿意做饭了,主管祭祀的人也不能放下自己的工作去代替他呀!

这里明确地点出,名声不过是实在事物的附属之物,附属之物对于一个真正的人是无用的。

庄子还直接表白了不图虚名的意境。他说:

无为名尸,无为谋府;无为事任,无为知主。休尽无穷,而游无朕;尽其所受乎天,而无见得,亦虚而已。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其意是说:不要做荣名的得主,不要做计谋的渊薮,不要做肇事的首领,不要做智慧的主谋。将自己的心境完全融化在那无穷无尽的大道之中,到那无形无象的境界去漫游。完全遵循着那自然的天赋,而无所谓得否,所谓的得否都像那眼前的烟云一样,只是一片虚无。完全与道融为一体的人,心境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外物来到了它的面前,就自然而然地照了进去,照进去了就照进去了,并不是镜子有意要迎接它们;外物离它而去,就自然而然地从镜子之中移了出去,移出去就移出去,并不是镜子有意要送它们出去的。是来是去,是短是长,对于镜子来说,完全是一种自然而然的随应,对外物的形象没有一点儿歪曲和隐藏,是什么样子就映照出什么样子,正因如此,所以它能容纳一切物而自身永不损伤。

对待身外之物都应如此,其中也包括名誉,所以说“无为名尸”。

“尸”,在这里是主体之意;“名尸”,亦即名誉的得主。

“无为名尸”,是说不要追求名誉,通过追求而得到的名誉是虚假的。虚假的名誉会给人带来危害,随其自然,任其来去才能终生平安。

2.图于虚名有伤于德

老庄认为,虚假的名誉会给人带来危害。其中一大危害就是有损自己的人格。结果是,名誉有了,人格没有。这样一来,名誉不但不再是人生价值的标志,反而成了卑鄙无耻的象征。

庄子立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以仁义为例,对虚假之名的危害作了深刻的剖析。

在庄子看来,仁义这个名称本来是品质高尚的标志。一个人施惠于人,加爱于众,大家拥戴他,热爱他,所以给他一个崇高的名誉,称其为仁义之人。由此可见,获得仁义之名,本不是仁义之人的出发点,而只是人格高尚自然形成的结果。

可是世间的事物就是这么奇怪,坏的东西有可能变好,而好的东西也可能变坏。由于仁义的称谓如此美好,如此尊贵,所以也就成了一些人争相追求的猎物。他们不是通过自己的高风亮节去铸造自己的人品,而是使用权势,玩弄手腕,窃取仁义之虚名,把它高高地戴在自己的头上,作为装潢门面的幌子。这样一来,仁义的称谓在一些人的身上便变了质,不再标志高尚,而是标志卑鄙。

庄子认为,他所生活的战国时代,世风日下,天下无道,这种情况已经成了普遍现象。在这种世道里,那些有权有势的人,不但窃取了高位,而且也窃得了仁义之名,使得仁义之名完全失去了原本的光辉,与人的纯真本性大相背谬。仁义的虚名不但害了社会,使得人们难分白黑,而且也害了求取虚名者自己,使他走向堕落,沦为窃贼。

在这种情况下,越是追求名誉,就越是远离自尊。

为了表达这样的思想,庄子编造了一个盗跖怒骂孔子的寓言故事。故事说:

盗跖是一个大强盗,聚集了九千名徒卒,横行于天下。袭击诸候,破门入户,掠人牛马,抢人妇女,只要是钱财则取之,从来不讲究亲情,不顾及父母,不考虑先祖的荣誉。所过之地,大国则坚守城池,不敢开门;小国则缩于内城,严阵以待。老百姓为此可受了大苦了。

孔子为了使他改邪归正,冒着生命危险前去劝导他。

当孔子找到盗跖的时候,盗跖正率领着他的徒卒们在泰山的北坡下休息,嘴里还嚼着煮熟的人肝,吃得正可口呢。

同类推荐
  • 政治学

    政治学

    《政治学》被公认是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最重要的政治学论著,也是西方传统政治学的开创之作。它所建立的体系和一系列政治观点,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当经成为经典:现代儒学的型变

    当经成为经典:现代儒学的型变

    本书展现出一种较为通达的论述景象:既展现了儒学与社会互动的大场景,也呈现出学思人物的所得所失,更呈现出古今中西积极互动可能具有的儒学发展前景。就此将现代儒学的宏大场景展示出来。任剑涛教授有力地凸显了“中国中心观”的立场,突破了或以西学,或以传统僵化对待儒学,看待中国历史、现实与未来的窠臼。将中国的现代变迁作为再思儒学的社会切入点,从而有力把握住了儒学研究服务于中国现代化的核心论旨。
  • 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

    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

    《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选择以清末民初三十年间的社会与文化为背景,通过对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代表的“晚清”与“五四”两代学人的文化理想、学术思路、治学方法以及文化心态的描述,展现中国现代学术转型的复杂性,揭示、发掘各种被压抑、被埋没的声音,挑战以“西学东渐”为代表的“现代化叙事”。
  • 高清海哲学思想讲座

    高清海哲学思想讲座

    本书依据作者开设的本科生课程《高清海哲学思想讲座》的讲课录音整理而成。高清海教授是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最有创见、影响最大的哲学家之一,也是吉林大学哲学学科的主要奠基者。他的理论创新的勇气和学术思想极大地推进了我国哲学研究的风气和研究范式的改变,对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也产生了广泛影响。本书主要依托高清海教授几个重要学术阶段的代表性论文,围绕这些论文,作者在比较广阔的理论背景下阐述高清海哲学思想的当代意义,力求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本书主体分为六部分。序言从总体上介绍了高清海教授学术思想的特点、原则以及学习高清海哲学思想的意义。第一讲主要介绍高清海教授哲学原理教科书体系改革的工作。第二讲主要讲解高清海教授实践观点思维方式和哲学观念变革。第三讲主要解读高清海教授的类生命与类哲学思想。第四讲详细解读了高清海教授的哲学遗嘱。附录部分为作者介绍和评述高清海教授的文章。
  • 清代学术概论

    清代学术概论

    《清代学术概论》是一部阐述清代学术思潮源头及其流变的经典著作,也是梁启超先生的代表性作品之一。梁启超先生将清代学术从时代思潮的角度划分为四个时期,并对每个时期作了简要而中肯的评介,精辟分析了各个时期及其代表人物的成就与不足。《清代学术概论》一经问世即受到读者欢迎,并成为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子了解清代学术文化史的入门必读书。
热门推荐
  • 职业精神

    职业精神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是:缺乏有职业精神的员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的职业精神。工作中,很多员工虽然表面上敬业,但却抱着一种打工的心态,并没有真正和公司融为一体,他们从根本上缺乏一种职业精神,始终徘徊在真正的职业化之外,没有真正认识到职业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三国之兴汉封神

    三国之兴汉封神

    诸葛亮黑化,修炼禁术唤醒前世记忆,摆出上古大阵!张鲁进入天师道秘境练成法术,召唤鬼卒出战……结束三国乱世之路如此艰难!(欢迎来给你心目中最喜欢的三国人物封神,感谢你的收藏和所投下的每一张推荐票、月票,感谢你的订阅和任何形式的支持。)
  • 重生之嫡女的光芒

    重生之嫡女的光芒

    人都会变不是吗?我上一世单纯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可上天带给我的是什么结局?从高处坠落,死前才明白,自己有多傻.简单的像个傻瓜,妹妹欺,朋友骗,被暗恋的男生利用,亲身父母竟然眼睁睁的看着我被那善于伪装的妹妹一步步推向永远无法走出的深渊,一切竟只因为自己的善良。疼爱的妹妹,你竟是如此痛恨我!然而命运,似乎并不能这样结束,当我醒来,一切竟然回到自己十岁的模样.天意如此,重生.这一世,凤凰涅磐,对我好的人,我将用尽全力让他们过的幸福快乐,欺骗我伤害我的人,我必以百倍还之.如此,掀我一世风华。
  • 精灵大修改

    精灵大修改

    神出鬼没的沙奈朵受到削弱技能反而起到强化作用的君主蛇随着时间推移而速度不断提升的火焰鸡………………在这个对小精灵了解不是很深的世界里,这些精灵为易辰带来了一个称号“诡天王”且看带着修改器穿越到异界的易辰会有何成就
  • 人间无妖

    人间无妖

    人类有206块骨头,中土人士204块。人类还在茹毛饮血的时期,中土人士已经建立王朝,人类还在刻石记事的时候,中土已经有了完整的文字体系。我们来自哪里?祖先是谁?女娲、伏羲人首蛇身,炎帝牛首人身,为何远古时期的领袖都不是人类?中土根本没有人类,我们都是妖!
  • 中国历史上的“坏”女人

    中国历史上的“坏”女人

    被世人蔑称为“七为夫人”、“九为寡妇”的夏姬真的嫁了七次,以采补术克死了九个男人吗?千古一帝秦始皇的母亲赵姬真的如史话中那样,是一个淫乱无度的妓女吗?一代明君唐太宗宠爱的高阳公主为什么性情乖戾,身为皇家金枝玉叶却作奸犯险?千古第一女“丞相”上官婉儿有着怎样波折艰辛的人生经历?在这些众口相传的坏女人身上究竟发生了怎样刻骨铭心的事情,让她们前后性情大变,在人性的道路上迷失了方向?
  • 重生寒门之商女

    重生寒门之商女

    日子过得要死不活,从没想过,这样的她也有被人谋害的一天。一朝醒来,竟回到95少女时代。父母健在,弟弟活泼,所幸遗憾都还没发生,很多事情尚能挽回。这一世,她绝不再胆小软弱,为保护至爱的家人,定要把命运牢牢抓在自己手里。贫穷和鄙视如何,嘲讽和阻碍怎样,坚信只要有一颗顽强不倒的心,就绝对能笑到最后!从农场发家,步步经营,学医武,闯商界,混校园,秒黑道,且看一代贫女奋斗史!片段一:“那莫江强家,真不要脸,又来借东西!”“嘭!”伴着不屑的哼声,邻居的门在眼前狠狠关上。穆春华眼中盛满愕然和愤怒,却只是转身,默默离去。“妈,别难过,这样的日子终究会过去的!”莫小茜心一紧,垂在身侧的两手紧紧握成拳。这样子的日子一定不会太久的,迟早有一天,我要把所有鄙视我们的人高高的踩在脚下!片段二:风华绝代的男人倚在劳斯莱斯身上,笑得兴味索然:“女人,五十万包养你如何?”“那我用一百万,请你滚出我的视线!”一个过肩摔,直接把人甩飞出去。她用了很久的时间才看得明白,想要对自以为是的人说“不”,就得先有把他们狠狠摔下马的资本!世界的法则,永远都是强者为尊,用实力来说话!PS:抽风型作者,新人一枚,试写喜欢的故事。文明看书,欢迎留评,拒绝人身攻击。
  • 遇见你真欢喜

    遇见你真欢喜

    萧筱重生,为了跟萧翊宸冷漠冰山男离婚,她花光了她生平所有的时间在离婚这件事上。离婚不成,她便重伤自己。一日家人来找老公来哭诉……婆婆说:这媳妇要不得,大手大脚早晚把家产败光。公公说:这媳妇太闹腾,三天两头进警局,赶紧离。兄弟们说:你这媳妇太强悍,镇不住,赶紧离。嫂子们说:你媳妇娘家天天来打秋风,什么时候到个头。萧筱开心坏了,连连点头说:“说的好,离婚,离婚。老公说:“离不了……因为我爱她。”“……”
  • 斯人应未眠

    斯人应未眠

    浮世一生,初恋、暗恋、单恋、热恋、异地恋、失恋、虐恋,只与你沧海桑田。
  • 娘子,别抛下为夫

    娘子,别抛下为夫

    他,一城之主,本是残忍,不近女色,在外人眼中的恶魔。在遇到她之后一切都不一样了,所有的一切都成为了谣言,什么不近女色,分明是将某人缠得紧紧的,什么恶魔,在她面前,他永远都是一副温柔,宠妻的模样。“城主,柳家公子看上了夫人,说要将夫人娶回家。”“我的人,也是他可以想的,居然还惦记我的卿儿,灭了柳家,我看他怎么惦记。还有,别让卿儿知道。”下面的人都在想会不会太残忍了些,人家只是说说而已,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