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3500000030

第30章 游于方外无生死(11)

腐骨都是一样的,谁知道他们有什么区别呢?所以人只管活着的时候怎么活得有趣,谁还管死后如何呢?”

这个故事,主旨在于最后的结论,即只管活着的时候怎么活得有趣,也就是且趣当生,与“晏子问生”一致,不过它的立论基础则是万物归一。因为生死、贤愚、贵贱都是一样的,到时候大家都得归于一死,所以趁活着的时候琢磨琢磨如何生活得好一些。

这里面带有一定程度的无可奈何,具有消极的情绪,不过它引出的结论还没有达到纵欲的程度,仅只是把心思放在了调节眼前的生活方面。

还有一个“生有何乐”的故事。故事说:

杨朱说:“太古时期的事情早就已经失传了,有谁还能记得它们呢?三皇时期的事情有些还在流传着,有些已经无人所知。

五帝时期的事情好像是真的又好像是梦,模模糊糊。三王时期的事情一时隐没一时显现,一亿件难得记得一件。当代的事情有的听说过有的见过,一万件难得知道一件。眼前的事情有的正在做有的已经过去,一千件难得知道一件。从太古时期到今天,经过的年代数也数不清了,仅从伏羲算起也已经三十多万年了,贤者愚者,好人恶人,成事败事,是是非非,没有一个不消失的,不同的仅是迟早的问题。为了一时的好名或恶名而耗神损形,即使在死后百年得到了一个好名声,难道能够浸润已经干枯的朽骨吗?那样活着有什么乐趣可言呢?”

这个故事与“名而不实”大体上是一个意思,不过说得更直接。其一是说,死后得了好名声也无用处,所以用不着为了死后的好名声而耗神损形、受苦受累。其二是说,一切事情都会烟消云散,没有永叵久存的东西,所以成败是非都是一样,用不着去追求,也用不着去逃避。

《列子》书中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人不属于自己,他是自然界的一分子。所以既不可以以自身为私有,也不可以以外物为私有。所以人没有权力有意地占有己身和外物,也没有权力有意地抛弃己身和外物。

《杨朱篇》中“人生最灵”的故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杨朱说:“人和天地是同一类东西,接受了金木水火土五种原素。不过他在众生之中最为灵敏、优秀。他的爪牙不足以保护自己的生命,他的肌肤不足以捍卫自己的身体,他的腿脚不足以逃利避害,他的绒毛不足以抵御寒冷。之所以能生存下去,全凭借助于外物。之所以能借助于外物,不在于他有力气,而在于他有智慧。智慧是宝贵的,之所以宝贵,是因为它能使人生存。力气是低下的,之所以低下,是因为它危害他物。

“虽然身体不是我自己所有的东西,但是既然它已经出生了,就不能不保全它。虽然外物不是我自己所有的东西,但是既然它已经产生了,就不能抛弃它。

“身体固然是生命存在的前提,物质固然是保养身体的前提,然而却不能为了保全生命而将身体据为己有,不能为了留存物质而将物质据为己有。将身体据为己有是强行将天下之身化为私身,将物质据为己有是强行将天下之物化为己物。

“不强行将天下之身化为己身,不强行将天下之物化为己物,只有圣人才能做到。以身体为天下之身,以物质为天下之物,只有至人才能做到。这些人可以说是达到了做人的最高境界了。”

这个故事基本意向是生死随其自然,所以说,身体虽然不是自己的,但既然已经出生了,就不能不保全它,外物虽然不是自己的,既然已经产生,就不能抛弃它。

与其他故事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以自己一无所有、天地万物皆为公有的理论来论说。认为天地万物原本都是一体,我只不过是其中的组成部分。正因我身非我私有,所以不能强求长生;正因外物非我私有,所以不能追求物欲。正因我身非我私有,所以不能强行弃身;正因外物非我私有,所以不能强行弃物。最后的结论只能是来之则安,去之不嫌,随自然之造化,顺万物之波流。

这个故事还含有三个观点:其一是人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原素组成的,与天地万物为一类;其二是人是天地万物中的优秀者,出于万物而高于万物;其三是人之所以高于万物,根本原因在于他有智慧,他不是依靠力气维持生活,而是依靠智慧维持生活。第一个观点破除了人的神秘性,第二种观点点明了人的特殊性,第三种观点道出了人之所以特殊的根本原因。这些观点对人类认识自己具有开入耳目的价值。

四、顺随自然抽奋讲杨帆

有关生死的态度,上面列出了种种观点,它们大都与列子的观点有关联,但并不等同,其中存在着各种程度的区别。

人生不能选择,人死不能回避;我由无中来,又向无里去。

所以无须强生,无须避死,顺随自然,尽其天年。这是列子的基本观点。

我们曾经说过,列子的这个观点是自然的,实在的,通达的,透彻的,认为它是中国古代的一面明镜,大可照亮人的心田,使人活得轻松,死得自然。这样说需要回答一个问题,这就是人生在世要不要努力,要不要奋进,要不要树立一个奋斗目标。如果不要,岂不陷于庸碌、颓废?怎么能说它通达、透彻,犹如明镜,照人心田?如果要,岂不违背顺随自然、尽其天年的根本原则?怎么能说活得轻松,死得自然?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分析什么是随其自然。

随其自然,这句话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一种理解是像植物那样,无感无觉,无知无识,完全被动地生活,东风来了向西倒,西风来了向东倒,有水有光则生根开花,到了老时则根枯叶黄;一种理解是像低级动物那样,有感有觉,无知无识,懵憎瞳懂地生活,顺着感觉去觅食,依赖反应而逃生,生而不知其乐,死而不知其去;一种理解是像圣人那样,知渊识博,明察洞见,潇潇洒洒地生活,食不出饥愎所需,饮仅为滋肤润体,行人生可行之路,趋天下必趋之地。

上面这三种理解有着明显的区别。第一种是无感地顺随自然,第二种是有感而无知地顺随自然,第三种是理智地顺随自然。依照顺随自然的法则,作为一个人,当然应该像圣人那样,努力于理智地顺随自然。否则的话,何以称之为人?

按照这样的思路考虑问题,随其自然与努力奋进不但不矛盾,而且恰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因为人来到世上不是孤立存在的,他既要依靠前人创造的文明生存,又要依靠他人创造的财富生活,因此他也就要既为后人创造文明,又为他人创造财富。

这既是社会发展自然而然的程序,也是一个人自然而然应做的事情。既然如此,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就理应有自己奋斗的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这既是一个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途径,又是一个人顺随自然的具体表现。如果仅只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无所事事,得过且过,那就脱离了人的自然轨道,错位到了动物、植物的自然轨道上。

确立奋斗目标,为之努力奋斗,并不是要做自己做不到的事,也不是强求根本得不到的果,而是要尽己之力而为之。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努力的结果也不同,认识到了这一点,就不为成绩斐然而骄傲,也不为成绩微小而懊恼,只要尽其之智而思之,尽其之力而为之,也就是了,心中永远保持着泰然自若状态。所以,努力奋斗仍然可以活得轻松,死得自然。只有强求不可得,强做不可做,为不得而苦恼,为已得而炫耀,才会违背随其自然的根本原则。

所以我们说,有益的生死观应该是:随其自然而扬起风帆,扬起风帆而随其自然。

应该指出的是,我们认同的这种观点与列子原本的观点不尽相同。列子生死随其自然的观点不是理智的,而是蒙咙的、直观的。在列子看来,所谓顺随自然是在超越理智后达到的无知无感的行为。这种行为建立在对生死历程的真实认识之上,但已经不再直接用理智支配,它处在一种行不逾矩的境界中。在这种境界中,不虑而言,不思而行,都不会超越客观存在的生死法则。列子认为,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一般人很难达到,所以把达到这一境界的人称为圣人、至人。

同类推荐
  • 庄子全鉴

    庄子全鉴

    本书是道家学说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庄子》的作者并非庄子一人,据后世学者考证,其中“内篇”出自庄子之手,而“外篇”和“杂篇”就比较复杂了,多是庄子学说的继承者所作。庄子是奇人,《庄子》是奇书。博大精深的《庄子》,对后世思想史、哲学史和文学史的发展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 复旦名师陈果:人生哲学课(共2册)

    复旦名师陈果:人生哲学课(共2册)

    复旦名师陈果,用哲学的方式告诉你,孤独的自己有多强大,怎样的爱情才更长久!陈果博士,多年来因课堂视频而红遍网络,她的课堂付费音频课程播放量破1200万。《新京报》《南方日报》《三联生活周刊》《中国青年报》、凤凰卫视等媒体平台疯转课堂视频。孤独藏有巨大的精神力量,找到它你就可以脱胎换骨。长久的爱情,就是一次又一次地爱上同一个人。
  • 常识与洞见:胡适言论自由思想研究

    常识与洞见:胡适言论自由思想研究

    《竟业旬报》——“重要出发点”、《新青年》——自此“暴得大名”、《努力周报》——“忍不住谈政治”、《新月》——争人权的“斗士”、《独立评论》——“诤友”与“诤臣”之间、《自由中国》——勉为其难的“教父”、言论自由与个性发展、言论自由与人权保障、言论自由与民主宪政等等。
  • 孟子七讲

    孟子七讲

    儒家代表作之一的《大学》,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但我们现在通常看到的《大学》是二程及朱熹对原本《大学》改编、注解而成的。南先生认为《大学》原文本来就是儒家追求“内圣外王”之道的集中表述,逻辑严密,文气通顺,粲然可观,不必加以篡改。为了向大众揭示原本《大学》短短千余字中所包含的微言大义,先生特依据西汉小戴所传曾子《大学》原经,对其本旨重新加以阐释。
  • 关于庄子的五十四种解读与书写

    关于庄子的五十四种解读与书写

    本书共有54个篇章,如“与物无待”、“万物皆一”、“天下至正”、“从容无为”等,皆由3部分组成:1.庄子语(原话);2.作者的解读及感悟;3.书法(庄子语)。作者为知名书法家及作家,稿中有些是在《书法报》等媒体发表过的篇章,有些则是新写的内容,作者对庄子话语的解读,富有哲理、给人启迪,有着很强的感染力。书法书写飘逸洒脱、独具一格。
热门推荐
  • 华裔大负翁

    华裔大负翁

    异时空,1984,西雅图,姜启默得到了一个借钱就能抽奖的系统,于是乎……【恭喜你获得肯德基炸鸡配方。】“这么好的机会,偏偏就抽中肯德基这个路边摊的炸鸡配方,我到底是有衰啊?”【恭喜你获得QQ软件。】“我就是把钱丢弃掉,扔华盛顿湖里听个响,也不会去推广这种没有半点前途可言的即时通讯软件!”
  • 快穿系统世界之中只因有你

    快穿系统世界之中只因有你

    (1v1甜宠)穿越成皇权争斗尔虞我诈中被人蹂虐骗身骗心的替身,之后踩踏渣男坐拥天下美男?淡远勾了勾唇角,不,她喜欢玩更大的。穿越成初恋失意父母双亡后无依无靠沦落底层的孤女,之后逆袭崛起走上人生巅峰?淡远摸了摸下巴,不,她喜欢走不寻常。穿越成二次元世界里身体羸弱性格孤僻被排挤的少年,之后打脸人渣被万千少女爱?淡远眨了眨眼睛,不,她喜欢扑倒男神。世界之中,轮回百态。天地浩瀚,道法万千。冉冉众生皆映入眼帘,浅笑。她有一双古潭般幽深的眸子。.——企鹅群号:1012402885(要来调戏我嘛……)
  • 死了就变强

    死了就变强

    穿越后,陆远眼前始终浮现着一道光幕:每死亡一次,寿命扣除百分之五十,实力增长百分之百。以至于到最后,曾经杀死他的仇人一脸懵逼的看着比自己修为还高的陆远,你,你怎么还没死!(频道一不留神放错了,暂时找了编辑,还没消息,应该是幻想修仙的,抱歉啊)
  • 快穿之炮灰大道

    快穿之炮灰大道

    以平静来掩饰卑劣。她将心中的光明无限放大,却将黑暗打入无尽的深渊。时刻向往着美好,时刻忘不了自己的肮脏。厌弃自己的身体,却又保持着无可奈何。蝴蝶破茧成蝶,需要多少天?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养生秘旨

    养生秘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安全健康教育综合读本1·上册

    安全健康教育综合读本1·上册

    2008年5月12日,那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夺去了许许多多含苞待放的小生命,灾难固然难于避免,但如果懂得更多的安全避险知识,预防救助措施得当,就有可能把损失降到最低。
  • 十一种孤独(中英双语珍藏本)

    十一种孤独(中英双语珍藏本)

    《十一种孤独》以冷峻的笔触描写了美国二战后五六十年代普通纽约人的生活,写了十一种孤独的人生,主人公都是缺乏安全感、生活不太如意的人:曼哈顿办公楼里被炒的白领、有着杰出想象力的出租车司机、屡屡遭挫、一心想成为作家的年轻人、即将结婚十分迷茫的男女、古怪的老教师、新转学的小学生、肺结核病人、老病号的妻子、爵士钢琴手、郁郁不得志的军官、退役军人等。耶茨笔下都是普通人的普通生活,描写的是普通人的孤独、失落与绝望,他自己曾说:“如果我的作品有什么主题的话,我想只有简单一个:人都是孤独的,没有人逃脱得了,这就是他们的悲剧所在。”?耶茨作为二十世纪中叶美国主流生活的忠实记录者,批评家们将他与契诃夫、菲茨杰拉德、约翰·契弗相提并论。1962年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十一种孤独》出版,更被誉为“纽约的《都柏林人》”。耶茨的作品曾获《纽约时报书评》、《君子》、《华盛顿邮报》等媒体的好评,有四本小说入选“每月一书俱乐部”。此外他还拥有一大批作家拥趸,其中不乏著名作家,如库尔特·冯古内特、安德烈·杜波依斯,他的作品也影响了许多作家,如雷蒙德·卡佛,他被誉为“作家中的作家”。
  • 三国之灵气复苏

    三国之灵气复苏

    [本书已崩,作者毒发身亡。慎入。书荒不在乎的可以看看前20万字,当时时间充足,没有那么水]当灵气复苏的故事发生在三国时代,面对无法调和的种族之战,三国的豪杰们能否放下仇恨与对立?曹刘孙三人又是否甘心放下手中权力,还给献帝?当一道现代的灵魂重生在麦城之战,面对灵气复苏的大争之世,面对关羽兵败被擒的结局,又会发生何事?(推荐票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