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8900000026

第26章 道家的宇宙观(9)

(B)惠施的历物十事《天下》篇这样记着:“惠施……历物之意,日: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天与地卑,山与泽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南方无穷而有穷;今日适越而昔来;连环可解也;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汜爱万物,天地一体也。”这十事有许多人解释过,虽他们所解释的不必相同,而能满人意的,实在很少很少。现在用我们的观点分项解释:

(一)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这是说明整个宇宙就是“一”。和齐诺的思想虽不相同,但在认定整个宇宙为“一”,说明宇宙的整一性这一点,是没有什么差异的。“大一”是就宇宙的全体说,“小一”是就宇宙的部分说。部分积成全体,是为“大一”;全体散为部分,是为“小一”。全体和部分合而为“一”,所差的只是“大”“小”之不同。在这段文句里面,有两层很重要的意思,便是“无外”和“无内”。“大”而至于“无外”,则“大”是有限的,不是无限的;“小”而至于“无内”,则“小”是不可分的,不是无限可分的。

在这两点,我们可以知道惠施是站在形上学的立场,并且是站在观念论的立场。先讲“无内”。希腊唯物论开祖德谟克利特士认原子为物质的最后质点,以为原子是“无内”的,不可分的,结果走到静止的,孤立的一个机械论的立场,自陷于形上学的窠臼之中。惠施的“无内”,正犯着同样的谬误。次讲“无外”,亚里斯多德的“第一形式”,是“无外”的,结果完成他的神学。黑格尔的“绝对理念”是“无外”的,结果完成他的绝对的观念论。惠施的“无外”,又是什么不同?宇宙本身是无限的,又是无限可分的,外之外又有外,内之内又有内,来无尽而去无穷,这点是惠施所不能理解的。

(二)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

这两句是继续地说明“大一”和“小一”的。“无厚”是说明非体,“不可积”是说明非面且非线,因为面由线积成,线由点积成。然则所谓“无厚不可积”,便是说点了。罗素的新论理学,便从数学的点出发。从前数学的公理,都以为一部分是比全部小些,但是新数学的基础观念,不以量为标准,而以点为标准。以点为标准,那就一部和全部都没有大小的区别。换句话说,一部分所含的点数和全部所含的点数,都是无限的。这不是“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吗?

(三)天与地卑,山与泽平

以上说明宇宙的全体和部分,现在说明宇宙的形成和毁灭。惠施是站在肯定矛盾的立场的。他以为宇宙是时时刻刻变化发展的,时时刻刻在形成和毁灭的过程中,“天”有“与地卑”的时候,“山”有“与泽平”的时候,天地山泽的变化,便是宇宙发展的真相。

(四)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这是说明宇宙之所以变化发展。他以为宇宙的变化发展,由于矛盾的统一。一种事物,当其发生时便潜伏了消灭的因子。发生的刹那便是消灭的刹那。譬如人身细胞,在一刹那间,细胞生长,同时细胞死灭。因此,日“方中”的时候,正是“方睨”的时候;物“方生”的时候,正是“方死”的时候。个体的生长,便是个体的死灭,个体的死灭,便是个体的发展。个体因了自己的死灭而得到更高的发展。这是辩证发展的形式。

惠施取宇宙间最大的最普遍的对象——日与物——来说明,是有他的深意的。

(五)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这是说明宇宙万事万物的联系性。宇宙间一切事象都互相联系,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本来是永远变化发展的过程,找不出它的同异的地方。

从同方面看,可以说是“毕同”,从异方面看,也可以说是“毕异”。不过实际上不能不假定一些“大同”和“小同”,从整个过程的切断面去看,从静态和个别相去考察,以求获得静的认识和个别的认识,所以有“小同异”。“小同异”是就形式论理方面说,“大同异”是就辩证论理方面说。

这是惠施的识解过人处。

(六)南方无穷而有穷

在这里,我们要认识他所谓“南方”,只是随意拿来做主语的,并不是指实际方向部位的“南方”。因为他承认宇宙是整个的过程,永远变化发展,续连不绝,所以说“南方无穷”。但我们说某处是“南方”,某处不是“南方”,这是实际上的假定,所以说“南方有穷”。和上面“大同异”“小同异”有互相发明的地方。

(七)今日适越而昔来

这仍然是他一贯的说法。他认宇宙是整个的发展过程,时间不过是一条长流,在人们所假定的“今”与“昔”,都离不掉这时间的长流,都在这一条长流之上。所以说“今日适越而昔来”。

(八)连环可解也

这是说明矛盾统一律。宇宙整个体系的存在,就是矛盾的作用。矛盾.内在于体系本身,成为一个“连环”。这个“连环”,不仅促进体系的运动,并且发生质量的变化,成为宇宙发展的规律。故日“连环可解”。关于这条,只是说明一个大意。若欲详加解释,须待专篇。

(九)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

“天下之中央”,是实际上的假定。整个宇宙无处不可作“天下之中央”,故日“燕之北,越之南是也”,这条与“南方无穷而有穷”相发明。

(十)汜爱万物,天地一体也

这是一个总结,也可以说是他的伦理思想的表现。

总看上列十事,我们可以知道惠施的思想是站在肯定矛盾之观念论的辩证法的立场。他能认识事物的矛盾性、发展性和联系性。他虽是站在观念论立场上,但其说法委实有令人特加注意之处。他在十事中能一贯地解释各种事象,把辩证法上各个要点阐明,这是他识力独到的地方。无怪有些学者认他远胜于公孙龙,非思想芜杂的公孙龙所能及。

第二、公孙龙

(A)公孙龙传略公孙龙的生卒年月亦不可考,我们只知他比惠施稍后些。他本是赵国人,曾到过燕国,劝昭王偃兵,(见《吕氏春秋·应言》)后来回赵国也曾劝平原君勿受封。(《史记·平原君列传》)他的著名的学说是《白马论》。鲁孔穿和他会于平原君家,劝他放弃“白马非马”之说,然后愿为他的弟子。他痛斥孔穿,说这不是请教他的,乃是指教他的。(《公孙龙子·迹府》)他和孔穿也辩论过“臧三耳”的问题。(《孔丛子·公孙龙》)当时有许多人以为他立言诡异,如邹衍,便说他“烦文以相假,饰辞以相悖,巧譬以相移……”因此他很受一般人的非难。相传他著有《公孙龙子》一书,他的思想都表现在那部书里面。又《天下》篇所列“辩者”二十一事,也是他和他的同派所主张的。

(B)公孙龙子六篇《公孙龙子》一书,内含《迹府》、《白马》、《指物》、《通变》、《坚白》和《名实》六篇。《迹府》一篇是后人加上去的,所说种种并非公孙龙本人的口气,兹不具论。现在将其余五篇大意,概述于后:

(一)白马论

在这篇中他说明“白马非马”的道理,他以为“马”是命形的,“白”是命色的,命形与命色不同,所以“白马非马”。他的原文是:

白马非马,可乎?日:可。日何哉?日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日白马非马。

为明了起见,他又说明求“马”则什么马都可以应,不拘黄马黑马;若说求“白马”,那便不同了,那只有“白马”才可以应。因此所谓“白马非马”,更可得到证明。原文是:

求马,黄黑马皆可致;求白马,黄黑马不可致。使白马乃马也,是所求一也;所求一者,白者不异马也。所求不异,为黄黑马,有可有不可,何也?可与不可,其相非明。故黄黑马一也,而可以应有马,而不可以应有白马,是白马之非马审矣。

在后他又说明“马”是不拘什么颜色的,“白马”是指定着颜色的;不拘颜色的和指定颜色的自然不同,故日“白马非马”。原文是:

马者无去取于色,故黄黑皆所以应;白马者,有去取于色,黄黑马皆可以色去,故惟白马独可以应耳。无去者非有去也,故日白马非马。

在这篇《白马论》里面我们发现他完全站在形式论理的立场。他是把概念和现实隔离的,把现实的“白马”和概念的“马”截成两段,在同一律上,认概念的“马”比现实的“马”实在。认“甲是甲”,“马是马”,“白马非马”。不知概念是和现实根本不能分离的东西,“马”的概念是随着“马”的种族的进化而进化的。在这点就表现着惠施和公孙龙的不同。

(二)指物论

这篇他说明“指”与“物”的不同,说明概念的“指”与现实的“物”不相切合,把抽象的、普遍的概念和具体的、特殊的事实,看作完全隔离的。这篇开宗明义便是这样几句话:

物莫非指,而指非指。天下无指,物无可以谓物。

在这几句话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公孙龙是十足的观念论者。所谓“物莫非指”,所谓“天下无指,物无可以谓物”,这不是说宇宙万物都是概念所形成的吗?这明明是主观的概念论的主张。一个主观的观念论者夸张概念的作用,走人形式论理的深渊,这是毫不足奇怪的。

同类推荐
  • 系统思考之“道”:探索东方哲学与系统思考之共性

    系统思考之“道”:探索东方哲学与系统思考之共性

    老子在2500年以前写下的《道德经》和今天随着现代计算机的出现而日益受到重视的“系统思考”之间,存在着许多共通之处。本书将引领我们去思考有关“系统思考”的永恒的智慧,并在我们试图解决未来的许多难题面临诸多挑战时,指出了一些发人深思的问题。而贯穿全书的理念是,我们在当今世界的状况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而当我们对于我们个体及人类这个物种有了更清楚的认知以后,我们又能如何改变或改善。
  • 博爱:胡适人生讲演集

    博爱:胡适人生讲演集

    《读点大师:胡适人生讲演集·博爱》收录胡适先生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关于人生 问题的讲演实录,内容详尽充实,原汁原味地再现一代大师的讲演风采,还原当时中国社会的风起云涌,让我们领略特定时代风口浪尖上催生的伟大思想和智慧结晶。 胡适先生主张修己以安天下:“为己而后可以为人,求学而后可以救国”,这种圆融的态度在当时曾引起轩然大波,但在今天看来,这种通达的思想未尝不是饱含着热情和希望,将民族的气节和精神有力地传承下去。他给读者带来的不一样的声音,足可以引起我们对人生更深层的思考。
  • 人生五大问题

    人生五大问题

    《人生五大问题》是法国著名犹太作家莫罗阿的一部代表作,书中探讨了人的一生中不得不面对的五大问题,如婚姻和家庭、友谊和幸福、生命和死亡、道德和艺术、经济和政治。这本书曾风靡全世界,改变过许多人的命运。莫罗阿以其深刻的观察,对人生中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并且鞭辟入里。全书条分缕析,通晓明白,且傅雷先生的译文优美流畅,为本书增添了不少色彩。
  • 更美好世界的梦:恩斯特·布洛赫艺术哲学研究

    更美好世界的梦:恩斯特·布洛赫艺术哲学研究

    在白日梦、艺术作品和社会乌托邦中,人类预先退订和描画了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一个更美好的社会。在大百科全书意义上,布洛赫汇集、解释和系统化了人类的伟大希望方案,这些方案涉及从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诗歌到童话、电影、旅游、时装、橱窗陈列、舞蹈,从宗教、神话到节庆、假期、集市等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各种现象。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人类活动和现象的研究,布洛赫令人信服地证明这些活动和现象都是人类希望在人类文明中呈现的各种表达方式。
  •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马克思主义综论Ⅲ(第25卷)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马克思主义综论Ⅲ(第25卷)

    本卷收录关于马克思主义具体理论问题的研究资料,内容涉及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伦理学、政治学以及人类进步和历史发展等问题上的一些基本观点和理论贡献,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宏大视野。
热门推荐
  • 佛说未曾有正法经

    佛说未曾有正法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父母新知:理解孩子的坏脾气

    父母新知:理解孩子的坏脾气

    家庭教育畅销书《我家小孩不拖拉》作者闻少聪最新力作。本书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着手,帮助家长分析孩子的问题,用一些实用的心理学小技巧、小训练,教孩子学会如何表达自己,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也让家长学会理解孩子,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
  • 当下的修行:要经得起诱惑

    当下的修行:要经得起诱惑

    生活中充满了形形色色的诱惑,而事实上,这些诱惑的根源实际上来自人们的追求,来自人们内心深处对现实世界所产生的欲望。人生最大的成功就是战胜自己、超越自己。只有戒掉浮躁、看穿名利、正确取舍,保持一颗平常心,才能抵挡得住来自四面八方的诱惑,才能不断地超越自己,拥有长远的幸福和成功。
  • 纸婚:念念不忘

    纸婚:念念不忘

    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她破坏了他的海选,乱了他所有的期许;第二次见面的时候她当着全公司员工的面吻了他,却让所有人以为是他强吻了她;第三次见面的时候她打伤了他的助理,却还讹了他一大笔的赔偿金;第四次见面的时候她放了他的鸽子,却还是很成功地把所有的过错都推到了他的身上;第五次见面的时候,她让他见识到了她的另一面,心里有个地方在悄然塌陷;第六次见面的时候,她又多了一重身份,却再一次觉得她的遥远;……似乎每一次见面她都能给他不断的惊喜,陌生而又熟悉的感觉,让他愈发地想要一个真相;却从未曾想过这些一点点累积的惊喜是她步步为营换来的……
  • 王小波全集(第一卷)

    王小波全集(第一卷)

    《王小波全集》共分为十卷本。第一、二卷为杂文把王小波留下的35万字的杂文全部收录,另外还将原来从来没有收入的杂文分别插入两卷中。第三、四、五卷为长篇小说和剧本。第六、七卷为中篇小说。第八卷为短篇小说。第九卷为书信,除收入原《爱你就像爱生命》中的书信外,还收入了新近收集到的王小波部分书信,并将李银河写给王小波的信及他们二人的部分照片也收入其中,这些都是第一次公开出版。第十卷为未竟稿,所收作品除原《黑铁时代》中的三篇小说未竟稿外,其余作品都是李银河根据作者留存下来的电子文件新近整理出来的,也是第一次公开出版。这本书在编辑出版过程中,曾得到了作家夫人李银河和作家生前好友们的热心支持和帮助。
  • 神秘彼岸花

    神秘彼岸花

    本书收集了32个精彩小故事,其中包括了飞机为什么飞得远、特殊拍卖、再来一个、凌晨五点有盗贼、疯狂的鸡蛋、金镶玉观音、温暖大篷车、一辈子就窝囊这一回、一句话的事儿、阿p学模特、三文钱、喊鹊桥、污点证人、笨谍一箩筐、天下有谍、保卫敌酋大岛浩、说好了一辈子在一起、二十二世纪卖房记、农夫山泉有点甜、爱情三碗酒、涨什么别涨脾气、沈老太的长征、火车上的三字经、这钱借得值、粮心良心、月老病毒、神秘彼岸花、陵园里的约定、这个婚宴混不得、地下举办的婚礼、直起你的腰来、少收了五块钱等精彩内容。
  • 陆西星四篇

    陆西星四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反爆魔王

    反爆魔王

    天意原本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少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因为一个不认识或者可以说是不熟悉的人改变了他的人生。而这个人就是李叔,李叔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把一本神秘的书交给天意,从此也因为这本神秘的书让天意本来无忧无虑的少年,变成一个有声望,受人尊敬强大的人。天意获得无上的神功,从此达上神秘的余途。
  • 节节向上:怎样把节日过得有点意义

    节节向上:怎样把节日过得有点意义

    本书由33篇意旨深远、风格迥异的文章组成。有的重新解读传统节日,用大量耳熟能详的典故指引青年一代在物欲横流的新生活下回归传统、重温文化;有的回顾重大事件,在纪念日的隆重氛围里再现历史事件的真实与意义;有的是经典书籍和时事热点的鲜活还原,以别开生面的视角审视传统价值观在当下生活流淌出的新鲜血液……作者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和深入浅出的逻辑,阐释着一个个与我们息息相关的节日,让大家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遗忘的传统,在异化的节日氛围中探寻蕴藏的文化,在中西文化的交融中感受自信的力量。
  • 诸天求道士

    诸天求道士

    (群859565020)穿梭于诸天之中,一个求道者的故事。这一路上所有的磨难与拦路者,都只会是我的垫脚石罢了。从一人之下开始,聊斋志异,斗破苍穹、遮天、东西游记、阳神、一世之尊(主角注孤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