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8900000027

第27章 道家的宇宙观(10)

(三)通变论

公孙龙在《通变》篇中告诉我们的,是“不变”的哲学。他不承认变化,他以为变化的只是形式,物的本质是不变的。所以他主张“二无一”,这是说两件东西无论如何总是分离的,孤立的,没有结合统一的可能。在本篇里这样写着:

日:二有一乎?曰:二无一……日:谓变非变(依俞荫甫校改)可乎?日:可……羊合牛非马,牛合羊非鸡……青以白非黄,白青非碧。(“以”即“与”的意思)

由本篇看来,他不但是个观念论者,他还否认“变”的绝对性。他以为变只有形式的变,本质是不变的永恒的。他既不承认变,自然也就不了解矛盾,更不了解矛盾的统一。所以主“二无一”,以为“二”是彼此绝对孤立,不相联系的,没有合而为一的可能。但我们知道变是绝对的,矛盾是绝对的;两个不同的质素,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有统一的契机,变成第三种新的质体,把“二”结合为新的“一”。所以我们是承认“二有一”的。

(四)坚白论

这是说明“坚白相离”的道理。他以为“坚白石”是二不是三。手抚石得“坚”而不能得“白”,目察石得“白”而不能得“坚”,这时只有“坚、石”或“白、石”的两概念,并没有“坚、白、石”同时具备的三概念,可见坚白是相离不相盈的,所以说“白石”可,说“坚石”亦可,说“坚白石”则不可。文日:

坚白石三可乎?日:不可。日:二可乎?日:可。日:何哉?

日:无坚得白,其举也二;无白得坚,其举也二。……视不得其所坚,而得其所白者,无坚也;拊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坚者,无白也……得其白,得其坚,见与不见离。不见离,一一不相盈,故离。离也者,藏也。

这是说主观与客观之分离,主观方面的感觉——触觉感坚,视觉感白,与客观方面的物质——石,不能发生联系,纵发生联系也是片面的,所以只有“坚石”、“白石”,而无“坚白石”。这是由于他把抽象作用和具体的直观之联系截断了,所以感觉不到“坚白石”。他只知道“坚”、“白”两抽象概念各各独立,却不知道这具体的“坚”、“白”的事实,是在“石”里面渗透着,融合着。这样,作为认识内容的抽象作用,仅仅成为固定的孤立的僵固体,不仅主观与客观之辩证法的统一谈不上,即主观与客观之静的统一亦谈不上,结果完全陷入诡辩论的渊底。

(五)名实论

这篇可看作他的形式论理的结论。他想完全用概念说明个物,表面上虽然名实契合,实际上都是实随名变。所以他说:

……正其所实者,正其名也。其名正,则唯乎其彼此焉。谓彼而行不唯乎彼,则彼谓不行;谓此而行不唯乎此,则此谓不行……故彼,彼止于彼;此,此止于此,可。彼此而彼且此,此彼而此且彼,不可。夫名,实谓也。知此之非此也,知此之不在此也,则不谓也。

(依俞荫甫校改)知彼之非彼也,知彼之不在彼也,则不谓也。

在这里,他虽然认识名与实的联系,可是他没有想到“名”是随“实”而变的,概念是跟着个物的发展而发展的。在这点,也十足地表现他的观念论的立场。

关于公孙龙的思想略如以上的说明,因本讲已太长,故未加细论。现在简略地说明辩者二十一事。

第三、《庄子·天下》篇的二十一事

《天下》篇所载的二十一事大概是公孙龙及其同派者的主张。先记二十一事如下:

(1)卵有毛。

(2)鸡三足。

(3)郢有天下。

(4)犬可以为羊。

(5)马有卵。

(6)丁子有尾。

(7)火不热。

(8)山出口。

(9)轮不辗地。

(10)目不见。

(11)指不至,至不绝。

(12)龟长于蛇。

(13)矩不方,规不可以为圆。

(14)凿不围柄。

(15)飞鸟之影未尝动也。

(16)镞矢之疾,而有不行不止之时。

(17)狗非犬。

(18)黄马、骊牛三。

(19)白狗黑。

(20)孤驹未尝有母。

(21)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这二十一事,我们可分作三组来说:

(A)属于肯定矛盾之观念论的辩证法

(1)卵有毛。

(3)郢有天下。

(5)马有卵。

(6)丁子有尾。

(11)指不至,至不绝。

(12)龟长于蛇。

(14)凿不围柄。

(19)自狗黑。

(B)属于否定矛盾之观念论的辩证法

(15)飞鸟之影未尝动也。

(16)镞矢之疾,而有不行不止之时。

(21)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c)属于形式论理

(2)鸡三足。

(4)犬可以为羊。

(7)火不热。

(8)山出口。

(9)轮不辗地。

(10)目不见。

(13)矩不方,规不可以为圆。

(17)狗非犬。

(18)黄马、骊牛三。

(20)孤驹未尝有母。

现在依次说明:

(A)属于肯定矛盾的。这是说表现在思想上有肯定矛盾的成分。不是承认有可能性、发展性,便是承认有联系性。在这样简短的词句中,当然只能推定它的倾向,不能确定它的内容。我们看:

(1)卵有毛。

这是主张“卵”有“有毛”的可能性。在卵的个体上看,虽无毛,但卵实含有毛的种子,这种子经过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发生突变,便变成有毛的动物了。可能性经过某种发展阶段,就成为现实性。这条很显明地说明这个道理。

(2)鸡三足。

这就是把鸡足的概念和鸡足的实数加起来而成为三,其式如次:“谓鸡足”一,“数鸡足”二,故云:“鸡三足。”

(3)郢有天下。

这条与惠施所主张的“大一”、“小一”相同,所谓“郢”,便是“小一”;所谓“天下”,便是“大一”。“小一”虽是“大一”的一个小部分,却备有整个的“一”的要素。譬如一滴的海水,却备有全海水的质素,所以说“郢有天下”——这是把万事万物看作有密切联系性的,不是各自孤立的。

(4)犬可以为羊。

如果站在形式论理的立场,只见有同一,不见有变异,只重概念的世界,不重现实的世界,那就“犬可以为羊”了。

(5)马有卵。

(6)丁子有尾。

这两事都是说明发展的道理,与(1)条相通。就是说:“马”是经过卵生动物的时代而发展成功的;至于“丁子”,则在其每个个体成长时,都经过有尾的阶段。

(7)火不热。

这是说火的概念不热,热的是实在的火,故“火不热”。

(8)山出口。

成玄英云:“山本无名,名出自人口;在山既尔,万法皆然也。”这里所谓山,即是山的概念,即所谓山的名。山的名是“出自人口”的,故日“山出口”。一切的名,都出自人口,“在山既尔,万法皆然”。人们尽可以仿着说:“天出口”,“海出口”……

(9)轮不辗地。

轮的概念不辗地,因为辗地的是具体的轮;又地的概念亦不为轮所辗,因为为轮所辗的乃具体的地,即地的一部分,部分的地非地,犹白马非马。

(10)目不见。

目是概念,目的概念不能有见的作用。

(11)指不至,至不绝。

“指”是抽象的概念,是代表物性的。这里是说“指”不能纯粹的代表物性,即一时偶然地代表物性,也不是绝对的。倏忽问物性变了,便不能代表了。这条很可注意,它承认了发展,承认了概念不能支配个物,并承认个物的重要性。这是一种比较进步的思想。

(12)龟长于蛇。

这条是说龟有长于蛇的可能性。

(13)矩不方,规不可以为圆。

概念上的矩,才是真正方的,概念上的规,才是真正圆的,现象界一切的矩都不方,一切的规都不可以为圆。

(14)凿不围柄。

宇宙万事万物都是变化的,凿与柄同在变化过程中,而所变不一,故“凿不围柄”。

(15)飞鸟之影未尝动也。

这是否认运动的可能性,以为飞鸟的影子在每个阶段停住,并不曾动。人们所看到的影子的移动,只不过是许多停住的影子的连续。这种说法在另一方面,也可说飞鸟未尝移动。可是我们能够相信么?这是因为对运动的意义不了解,不知所谓运动乃是时间和空间联合而生的,单着眼空间一方面而摒弃时间不顾,当然会发生这种错误。这条与齐诺的“飞箭不动说”相通。

(16)镞矢之疾,而有不行不止之时。

这条有许多人拿“形”与“势”的道理去解释,并不曾指出这条的错误。我们知道,在运动中的镞矢只是行着的没有“不行”的。这里所谓“不行不止”,意在说明静止的连续。这是观念论者在抽象观念上斗法宝而已。

(17)狗非犬。

这是从概念上说明部分与全体不同。犬是全体,狗是部分(《尔雅》“犬未成豪日狗”),部分不等于全体,犹之白马非马,故云。

(18)黄马骊牛三。

这与“鸡三足”同一道理。黄马、骊牛的概念一,实数的黄马骊牛二,合起来为三。其式如次:“谓黄马骊牛”一,“数黄马骊牛”二,“黄马骊牛三”。

(19)白狗黑。

这条也是说明发展性可能性的道理。所谓白狗,它本身并不是纯粹的白,是有其他各种颜色的内含着的。在某一个契机,这黑的颜色会体现出来;所以白狗有黑的可能性。同此,也可说“白狗黄”……这都是就可能性着眼的。

(B)属于否定矛盾的。这是说表现在思想上,有否定矛盾,否认运动的成分。这是一种静的思想、不变的思想的暴露,和齐诺的主张正有许多暗合的地方。

(21)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这与齐诺的“二分说”陷于同样的谬误。齐诺的“二分说”,是谓运动不能开始,即谓运动不能发生。欲运动到一定的距离,必先经过其中分点,欲达到此中分点,必先经过此中分点的中分点,如此推求至尽,结果只经过无数的点,并没有运动。这里所谓“万世不竭”,不是说运动,而是说一定的有限距离,可以无限地分割的。可是运动的法则告诉我们,一定的有限距离,不是由无限的部分成立的。那么,这里所说的“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只不过是概念上“万世不竭”而已,事实上是不会“不竭”的。

(c)最后,属于形式论理的。这是说表现在思想上,完全将概念与事实的关系分离。概念自概念,事实自事实,所以有许多乖谬的现象发生。

(20)孤驹未尝有母。

“孤驹”的概念是未尝有母的;实际的孤驹纵在未孤时尝有过母,但概念的孤驹是不承认有母的。

除《天下》篇所载二十一事外,《列子·仲尼》篇也载有七事,为“指不至”,“白马非马”,“孤犊未尝有母”,“意不心”,“发引千钧”……这些不是与《天下》篇二十一事重复,便是和其中某种道理一致的,我们若能把握住上述的三个观点,便不难窥察他们的思想了。

综合上面所述各家思想观之,我们知道惠施的见解是高人一等的。公孙龙的坚白异同之说,实无惊人的议论。若辩者的二十一事,益见芜杂,更远在惠施之下了。章太炎先生特别推崇惠施,不重二十一事,我以为是有他的独到的地方的。

同类推荐
  • 少年中国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少年中国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本书精选了梁启超先生在政论、文论、讲演和诗词等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一些作品。可以说每篇文章都展现了梁启超先生独特而汪洋恣肆的文笔和激扬而与时俱进的思想,具有极高的知识性和可读性。
  • “否定性辩证法”视域中的“女性”主体性重构

    “否定性辩证法”视域中的“女性”主体性重构

    这是一次女性主义的突围。在克里斯蒂娃与阿多诺的浪漫相遇中,在女性特质和男性特质的相互纠缠中,在意识与肉体的和平交往中,语言的囚牢被攻破,理性主义的皇权被废黜,主体性的定义被改写。前主体的“女性”因素重返主体,破坏了“男性”主体的统一,成就了女性特质的僭越。母性的因素取代了文化的父权(男根)基础,女性特质的书写也成为文艺创新的场所,并且走出自说自话的封闭圈,进入广阔的社会领域,成为政治颠覆的主导力量。打开这部严谨而不失可读性的哲学文本,就可以见证这场邂逅的美丽。
  • 南怀瑾:真正的修行是红尘炼心

    南怀瑾:真正的修行是红尘炼心

    都市的繁华、漂泊的迷茫、生活的压力,让我们逐渐失去了品味幸福的能力。为了找回内心的宁静,有的人到处奔走寻求,可是修了很多年,没有任何改变。因为,这不是真正的修行。真正的修行不能脱离社会,不能脱离现实,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人生本就是一场修行,面对工作、生活中的各种境遇历事炼性,对人炼心。做到心中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多一些责任和义务。当你不求回报地给予奉献的时候,这就是修行。你会得到无比的快乐,你的事业、家庭等都会顺利。
  • 《论语》哲学

    《论语》哲学

    阐发《论语》的现代价值,让其活在当代,成为当代人的思想和精神资源,是《论语》研究者一个美好的愿望。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美好的愿望?除了考察《论语》的外围问题,比如产生的时代背景,从时代需要去考察其现代价值以外,从《论语》自身的材料出发阐发其自身的哲学义理的工作,彰显《论语》自身的思想结构及思想的合理性也是非常重要的。本书揭示《论语》所代表的儒家哲学的原始内涵,说明孔子在《论语》中所揭示的意义世界的格局,把握孔子在《论语》中显示出来的哲学思考方式,有助于实现儒家哲学的发展和振兴。
  • 孟子旁通

    孟子旁通

    全书包括三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讲在前面”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大势,以人物和重大事件为纲,作为切入点予以介绍;第二、三部分则是以《孟子》梁惠王篇为核心,详解文字,对文字所反映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问题,进行贯通式专题性地分析与讲解,使得全书内容不拘泥于《孟子》原文,使读者获得大量通识性的知识,体现了南先生独特的历史观与哲学观。
热门推荐
  • 洪荒二郎传

    洪荒二郎传

    垂死梦中惊坐起,身处已是不知年。无痣青年杨戬过马路抱着手机翻起点找小说,倒霉的被一辆闯红灯的货车撞飞,醒来后发现自己正重伤蔫在土炕上,身旁还多了个泪眼汪汪的可爱小萝莉……既然魂穿为大名鼎鼎的二郎神杨戬,那有件事就是必须去做的!拜师玉鼎?劈山救母?肉身成圣?遛狗追嫦娥?错!且等他,左手开天斧、右手三尖刀,金弓腰上别、天狗食日月,玄法战乾坤、八九力通天!先把那个刘彦昌捏死,看谁敢算计杨小婵!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女保镖穿越:朕的皇后很大牌

    女保镖穿越:朕的皇后很大牌

    皇后?没兴趣。圣宠?不稀罕。侍寝?不好意思,本宫很忙。本宫千辛万苦地穿过来,可不是为了跟一帮女人争宠的。本宫可有着远大的目标:建立天下最大的保镖组织,赚很多银子,努力扩张势力,最终称霸天下!
  • 步步皆无你

    步步皆无你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纳兰容若
  • 花朵摇晃

    花朵摇晃

    我们在青春的河流里前行,总是肆无忌惮,或引吭高歌,或泪湿衣襟,或快意恩仇,或黯然神伤,我们无赖一样狂笑,疯子一样痛哭,我们只求不负这大好时光,万丈红尘,我们是时光里蹒跚前行的孩子.
  • 重生之仙也是人

    重生之仙也是人

    怪力仙尊触犯天条被贬入凡间,本想凭借万年修为装个酷,谁知道装酷不成反遭雷劈......
  • 单亲妈妈古代奋斗史

    单亲妈妈古代奋斗史

    做个母亲不容易,做个穿越便带了球的便宜母亲更不容易。想为娇儿选个爹,是原装的凑和还是外进的优良?怀胎十月儿降生,说得容易怀起来难啊!
  • 小酒快跑

    小酒快跑

    窗外晃动的柳枝,梦境中的触手,这些到底意味着什么?天空中不时出现的裂缝,耳边时常响起的低语声,为什么只有我能察觉到?还有,那号称能够治愈所有疾病的“血疗”,真的没有任何副作用吗?自从2012年12月21日开始出现的地震,洪水,海啸,这些奇异的现象又是什么情况?还有,赵忆汝,你到底是不是人?还是说,你是……古神!
  • 漫威世界里的LOL

    漫威世界里的LOL

    主角拥有LOL系统,并且穿越到漫威宇宙中的事情
  • 桐城往事

    桐城往事

    民国军阀混战时期。但在江南的烟雨夜色之中,一场又一场杀人不见血的权谋之战却在持续不断地进行着,握住权力便要担起家国重任,放下权力则注定让你颠沛流离,忠义自古难两全,又该如何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