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8900000045

第45章 体用一源论(2)

所以船山说他们是“灭之而终不可灭”,乃至于有那种“淫坊酒肆,皆菩提道场”的遁词。那种“化身无碍”的遁词,正足以证明释氏所主张的无和灭,不过是一种不能成立的错误的思想而已。所以船山曾经慨乎其言之说道:“天下恶有所谓无者哉?于物或未有,于事非无;于事或未有,于理非无。寻求而不得,怠惰而不求,则日无而已矣。甚矣,言无之陋也。”

(《正蒙注》)然则船山自己怎样来说明宇宙间一切现象的关系呢?他认为宇宙间的一切,都是聚散屈伸的关系,根本就没有所谓生灭。聚散屈伸的意义,和生灭的意义完全不同。生灭是说明从无生有,灭有为无的关系,聚散屈伸是说明显和隐的关系。我们知道无中不能生有,有亦不能消灭为无。若隐显之说,则与生灭之说大异。所谓显者,是我们对于事物,能见能闻的时候;所谓隐者,是我们对于事物,不能见不能闻的时候。不过我们要知道,事物虽由于我们的能见能闻与否,而有所谓显和隐的关系,然而事物本身,则永存于宇宙之间,决不因我们的不见不闻而有所消灭。船山说:“吾目之所不见,不可谓之无色;吾耳之所不闻,不可谓之无声;吾心之所未思,不可谓之无理。以其不见不闻不思也,而谓之隐,而天下之色有定形,声有定响,理有定则也。何尝以吾见闻思虑之不至,为之藏匿无何有之乡哉!”(《经义》)这就是船山的思想和释氏的思想一个重要的分野,也就是船山之所以重有,释氏之所以重无的关键。所以船山说:

散而归于太虚,复其姻缢之本体,非消灭也;聚而为物之生,自捆媪之常性,非幻成也。(《正蒙注》)

聚而成形,散而归于太虚……聚而可见,散而不可见尔。其体岂有不顺而妄者乎?(《正蒙注》)

聚则显,显则人谓之有;散则隐,隐则人谓之无。(《正蒙注》)故日往来,日屈伸,日聚散,日幽明,而不日生灭。生灭者,释氏之陋说也。(《正蒙注》)

散非消灭,聚非幻成,散而不可见,聚而可见,散则隐,聚则显。故船山反复说明聚散屈伸的关系,而不言生灭。明乎此,则知船山之所以重有,与其所以反对释氏的无的缘故。

我们在上面曾经说过,重有重动,是船山全部思想的两大柱石。我们又说过,船山重有的思想,是从他的体的观念出发;船山重动的思想,是从他的用的观念出发。他因为反对释氏的无,所以重有;因为反对老氏的静,所以重动。关于他的重有的思想,我们已经说明一个大概,现在进而讨论他的重动的思想。船山说:

太极动而生阳,动之动也;静而生阴,动之静也。废然无动而静,阴恶从生哉!一动一静,阖辟之谓也。由阖而辟,由辟而闺,皆动也。废然之静,则是息矣。至诚无息,况天地乎!维天之命,于穆不已,何静之有!(《思问录》)

又说:

时习而说,朋来而乐,动也;人不知,而不愠,静也,动之静也;嗒然若丧其耦,静也,废然之静也。天地自生,而吾无所不生。

动不能生阳,静不能生阴,委其身心,如山林之畏佳,大木之穴窍,而心死矣。人莫悲于心死,庄生其自道矣乎!(《思问录》)船山把动和静的关系,分为三种:第一为动之动;第二为动之静;第三为废然之静。他认为宇宙间的一切,都是时刻在变动不停,所谓静,不是停息不动的意思,静,不过是动的另一种方式,所以称之为动之静。假如是真的停息不动了,我们不应叫它做静,只应叫它做息。这种停止不动的息,船山称之为废然之静。我们要知道静和废然之静,是完全不同的。

静是动的另一方式,静是包含在动的关系当中,所谓静,实际上就是动,不过是名词不同,不过是一件事的两面观而已。所以船山称之为动之静。

至若废然之静,其含意大不相同。废然之静是息,是停止不动的意思。所谓息,是指不动而言。息与动处于对立的地位。息则不动,动则不息,息和动,决无同时并存的可能。我们知道宇宙间的一切,都是“由阖而辟由辟而阖”地变动着,永远没有停息的时候。假如说宇宙是不动的,那么,生机断绝,作用全失,宇宙还能成其为宇宙吗?所以船山说:“至诚无息,况天地乎!”因此船山认为庄生之“嗒然若丧其耦”,为“废然之静”,而称之为“心死”。老氏因为主静,所以看重一个朴字,船山对此,异常反对。他说:“朴之为说,始于老氏,后世习以为美谈。朴者,木之已伐而未裁者也。已伐则生理已绝,未裁则不成于用,终乎朴,则终乎无用矣。

如其用之,可栋可楹,可豆可俎,而抑可溷可牢,可桠可梏者也。”(《俟解》)又说:“养其生理自然之文,而修饰之以成乎用者,礼也。诗日:

‘人而无礼,胡不遄死。’遄死者,木之伐而为朴者也。”(《俟解》)木之未伐的时候,生机盎然,充满条达荣茂,这是动的缘故,也正是用的缘故。木之已伐而裁之以用,大而用之则可栋可楹可豆可俎,小而用之则可溷可牢可扭可梏,这依旧是动的缘故,也正是用的缘故。至于朴,是指的那种停息不动的已伐之木而未裁之以用的关系而言。此种生理已绝不成于用的废物,有何价值之可言!所以船山称此已伐而未裁的朴,为“遄死”,为“终乎无用”了。船山曾经说明动和用的关系,有如下的话语。他说:

存诸中者为静,见诸行者为动。(《正蒙注》)

中涵者其体,是生者其用。(《正蒙注》)

温凉,体之觉,动静,体之用。(《正蒙注》)

乾坤有体则必生用,用而还成其体,体静而用动。故日:静极而动,动极而静,动静无端。(《正蒙注》)

我们看他既说“存诸中者为静”,又说“中涵者其体”;既说“见诸行者为动”,又说“是生者其用”。所谓“存诸中”,就是“中涵”的意思;所谓“见诸行”,就是“是生”的意思。可见静,是指体而言;动,是指用而言。所以他说“体静而用动”。但是“体静而用动”,是就动和静的本身而言,若以动静对体的关系来看,则又不同。何以故?因为“静极而动,动极而静,动静无端”的缘故。所谓“动静无端”者,就是说动静都是用的关系。船山所谓“动”是动之动,“静”是动之静,正是这个缘故。

他说:

动极而静,静极复动,所谓动极静极者,言动静乎。(《思问录》)方动即静,方静旋动,静即含动,动不合静,善体天地之化者,未有不如此者也。(《思问录》)

在这两段话里面,可以看出船山说明动和静的关系。但是动和静是怎样发生的呢?他以为是由于阴阳二气的作用。他说:

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亦无间隙。天之象,地之形,皆其所范围也。散入无形,而适得气之体,聚为有形,而不失气之常。(《正蒙注》)

虚者,太虚之量,实者,气之充周也。升降飞扬而无间隙,则有动者以流行,则有静者以凝止。于是而静者以阴为性,虽阳之静,亦阴也;动者以阳为性,虽阴之动,亦阳也。(《正蒙注》)感者,交相感。阴感于阳,而形乃成;阳感于阴,而象乃著。遇者,类相遇。阴与阳遇形乃滋,阳与阴遇象乃明。感遇则聚,聚已必散,皆升降飞扬自然之理势。(《正蒙注》)

又说:

动静者,即此阴阳之动静,动则阴变于阳,静则阳凝于阴……非动而后有阳,静而后有阴,本无二气,由动静而生,如老氏之说也。(《正蒙注》)

“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亦无间隙”,这是就体而言。

“散入无形,而适得气之体,聚为有形,而不失气之常”,这是就用而言。

惟其有体和用的关系,所以发生阴阳动静的作用。静,以阴为性,动,以阳为性,静以凝止,动以流行。因为有动和静的关系,于是阴阳二气,发生感和遇的作用。阴阳交相感,然后形乃成而象乃著;阴阳类相遇,然后形乃滋而象乃明。这种成形、著象、滋形、明象的感和遇的作用,完全是由于动和静的关系。不过我们要知道,动静,就是阴阳二气本身的动静,并不是说在阴阳二气之外,另有一种动静的关系存在。如果说因动而后有阳,因静而后有阴,那就等于是说,在未有体之先,已有用的关系存在,先有用而后有体。我们知道,用的关系,从体而生,用何能先体而存在。

动静的关系,从阴阳而生,动静又何能先阴阳而存在。船山以为老氏那种本无阴阳二气,由动静而生阴阳的说法,完全是一种先有用而后有体的倒果为因的谬说。但这点也是船山思想和老氏思想的一个很重要的分野。船山对于这种体用动静的关系,曾有一段明白晓畅的说明。他说:

虚必成实,实中有虚,一也;而来则实于此虚于彼,往则虚于此实于彼,其体分矣。止而行之动,动也,行而止之静,亦动也,一也;而动有动之用,静有静之质,其体分矣。聚者聚所散,散者散所聚,一也;而聚则显,散则微,其体分矣。清以为浊,浊固有清,一也;而清者通,浊者碍,其体分矣。使无一虚一实一动一静一聚一散一清一浊,则可疑太虚之本无有,而何者为一?惟两端迭用,遂成对立之象。于是可知所动所静所聚所散为虚为实为清为浊,皆取给于太和捆媪之实体。一之体立,故两之用行。如水唯一体,则寒可为冰,热可为汤,于冰汤之异,足知水之常体。(《正蒙注》)“一之体立,两之用行”,是船山说明体用以及阴阳动静关系的一句最明了的话语。我们既然知道动静和阴阳的关系,那么当阴阳发生了动静的作用以后,将成何种状态呢?船山以为那是一种变化不息,日新不已的状态。他说:

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正蒙注》)

以气化言之,阴阳各成其象,则相为对。刚柔寒温生杀必相反而相为仇,乃其究也,互以相成,无终相敌之理,而解散仍返于太虚(《正蒙注》)

相反相仇则恶,和而解则爱。阴阳异用,恶不容已。阴得阳,阳得阴,乃遂其化,爱不容已。(《正蒙注》)

又说:

形者,言其规模仪象也,非谓质也。质日代而形如一,无恒器而有恒道也。江河之水,今犹古也,而非今水之即古水。灯烛之光,昨犹今也,而非昨火之即今火。水火近而易知,目月远而不察耳。爪发之日生,而旧者消也,人所知也;肌肉之日生,而旧者消也,人所未知也。人见形之不变而不知其质之已迁,则疑今兹之日月,为邃古之日月;今兹之肌肉,为初生之肌肉。恶足以语日新之化哉?(《思问录》)

宇宙间的一切,是永远在继续不停地日新月异地变化着。为什么我们好像感觉到一种“质日代而形如一”的关系存在呢?这原因是由于我们往往只觉察到一些近而易知的事物,是在那里变化着;对于那些远而难察的东西,好像是有一种千古不变永存的关系。我们对于近而易知的水火,知道他是今昔不同;不过对于远而难察的日月,就认为是永古不变的。不但如此,就以我们本身的关系来说,我们所能察知有变化消长的关系的,仅仅限于易知易见的爪发而已,对于自身的日生着的肌肉,则反以为是没有变化消长的关系,而认为是“今兹之肌肉,为初生之肌肉”。但是我们要知道宇宙的万事万物,是永在日新变异之中,易知易察的水火爪发,固然是在日新不已地变动着,难知难察的日月肌肉,也同样地是在日新不已地变动之中。因为只要有象,在他的本身当中,就存立着一种与之相对而相反的关系,有了这种相对而相反的关系,因而更发生一种相仇的作用。在这种“反而仇”的作用当中,就产生那种“和而解”的结果。因此,我们知道,相反相仇的恶,和那种和而解的爱,正是说明万事万物日新不已的变动的法则。于此,船山的“体用一源”的思想,得到了一种圆满而有力的完成。

三、船山的性论

关于船山的思想体系,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说明,现在可以研究船山的性论。船山的思想体系,是建筑在“体用一源”说的基础之上,船山的性论,是建筑在“理气一源”说的基础之上。船山的“理气一源”的思想,当然是从他的根本思想“体用一源”说引申出来的。他说: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理气一源,而各有所合于天,无非善也。

同类推荐
  • 人的哲学理论:对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一种阐释

    人的哲学理论:对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一种阐释

    本世纪初,我党提出了“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用“以人为本” 作为基本原则与方式方法,来处理我国现代化以及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并对人的哲学理论作了的精辟诠释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最新成果。本书主要阐释马克思和恩格斯人的哲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并对科学发展观的创新性作了阐释;还联系我国学术界有关人的问题(包括人性论、人道主义、人本主义等)的论争,提出自己的看法。
  • 佛语禅心:随遇而安,自在洒脱

    佛语禅心:随遇而安,自在洒脱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可谓是有事必有缘,如喜缘,福缘,人缘,财缘,机缘,善缘……万事随缘,随顺自然,这不仅是禅者的态度,更是我们快乐人生所需要的一种精神。本书从生活感悟和禅宗故事出发,运用禅理,回答了人们在工作、生活、情感和人生中的各种困惑,通俗易懂,能够启发人的生活智慧,并有助于人的身心灵成长和升华。
  • 论语

    论语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之作,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同时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道德观念、政治主张、伦理思想以及教育原则等。它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本书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主要从原文、注释、译文、解说四大方面进行精练的解读。同时适当穿插孔子门人故事,以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孔子及孔子所处的时代。"
  • 大学之生命十大道

    大学之生命十大道

    本书乃根据《大学》精华提炼而成。《四书》之一的《大学》,系小戴《礼记》中的第四十二篇,是孔氏之遗书,初学入德之门径。该书由宋儒朱熹经过四十余年的精心研究编写而成,共分经一章,传十章。经一章乃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传十章是曾子之意而门人所记。
  •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们30年来上下求索、深刻反思的思想历程,是作者们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心灵写照和诚实记录。在这里,作者们以“客观的理解”为准绳,力图用简洁的语言、适当的叙述、合理的逻辑展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理论。但是,我们并不认为这部著作完全恢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的“本来面目”,这些解释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本”,因为我们深知解释学的合理性,深知我们与马克思之间存在着“文化差”、“时代差”,而且马克思离我们的时代越远,对他理解的难度也就越大,就像行人远去,越远越难辨认一样。
热门推荐
  • 反派Boss是女人

    反派Boss是女人

    本设计好的实验竟然发生失误!再次醒来,已是尊贵皇子之身!圆圆的眸子精光一闪,轻轻微眯,既来之则安之,无论如何,也不能糟蹋了这有趣重来的生命。(这本坑了,慎入)
  • 凡间的玫瑰

    凡间的玫瑰

    他本是天上一盆受宠的紫色玫瑰花,一个不小心,来到了凡间,封建的社会,他被认为是丧门星下凡,他尝到了凡间的酸甜苦辣,同时也收获了美好的爱情。
  • 皇者道贱

    皇者道贱

    胖子,世界上数不胜数,但要说一个被青梅竹马玩弄感情又被屠杀家庭的,可只有这一个人。几年后,他摇身一变,变成一位绝世天骄,手握世界三大组织之一的一半权利,返回故乡,以牙还牙,屠灭仇人一族。他的妻子曾强上了他,让他有些害羞,可却阻挡不住他不要脸的行为。残忍与逗比,每一面都是他,可他却往往将真正的自己隐藏起来。一介少年大能,为寻求世界的真相(复仇后闲的没事),(顺便)踏上他的路途(吃喝玩乐,耍贱找乐子)!
  • 人间四月天(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人间四月天(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本书收录了林徽因几乎所有的经典文学作品,体裁包括散文、小说、戏剧和诗歌。此外,还精选了她谈建筑的三篇文章。在她的作品中,建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作家的文学气质交相辉映,每篇文章都是她灵动思绪和满腹才华的凝结。她的语言温婉淡雅,如行云流水,又如拂面的春风。可以说。她的文字拥有超越时间的魅力。
  • Cause to Save (An Avery Black Mystery—Book 5)

    Cause to Save (An Avery Black Mystery—Book 5)

    "A dynamic story line that grips from the first chapter and doesn't let go."--Midwest Book Review, Diane Donovan (regarding Once Gone)From #1 bestselling author Blake Pierce comes a new masterpiece of psychological suspense: CAUSE TO SAVE (An Avery Black Mystery—Book 5)—the final installment in the Avery Black series.In the epic finale of the Avery Black series, serial killer Howard Randall has escaped, and the entire city of Boston is on edge. Women are turning up gruesomely murdered, and everyone suspects Howard is at it again.When Boston's most brilliant and controversial homicide detective—Avery Black—is herself stalked—and when people close to her are brutally killed, one by one—it seems the city's worst fears are confirmed.But Avery is not so sure. The murders remind her of something she once saw in her past. They remind her of something too close to her heart—something that had to do with a secret she thought she had buried long ago….
  • 诸天最牛师叔祖

    诸天最牛师叔祖

    新书《我在诸天收徒忙》发布,已签约,可开宰了!都市酒店保安莫寒山,灵魂穿越诸天万界,每一次穿越之后辈分都很高,是师叔师叔祖、叔爷老祖宗般的人物,再加上一身过硬的手段本领,于是他牛了!
  • 我变成了一只松鼠

    我变成了一只松鼠

    一觉醒来,林旭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赤腹松鼠。松鼠有文化,动物都害怕。勇斗菜花蛇,降服云豹,他成了山中名副其实的王者。没事偶尔溜进村子摘些水果,或者搞搞直播,他是网友眼中调皮可爱的萌宠……总之,这是一本轻松温馨的动物生存小说。
  • 邪王的难养妃

    邪王的难养妃

    一朝穿越,孔小满穿越成了赤阳国欧阳家五小姐欧阳雪纯。叔公家做客,偷看到六姨娘与叔叔私通的她被抓包。六姨娘灌她喝下药酒威胁她,谁知她在后巷药瘾发作。为自救,她趁月黑风高之际敲晕某路人甲,拖至角落……却反被折腾晕。次日醒来发现自己躺在自家的卧房中,欧阳雪纯挑眉偷笑:少年品质不错吗,还负责完事儿后送货到家,啊,口误,送人到家。殊不知外界早已谣言四起:欧阳家美人五小姐在后巷被糟蹋...三日后,大红花轿落门前,妖孽般的寒王率美男五人奉旨前来迎娶她。纳尼?路人甲竟是传言府中养美男三千的花花王爷百里奕寒?
  • 万界本源之无限越界系统

    万界本源之无限越界系统

    一个酷爱斗罗大陆的高中生在网吧看斗罗小说看到一半,电脑突然死机,一股电流就将倪麟带进了斗罗大陆的世界!
  • 埃及艳后

    埃及艳后

    既来之,则安之。克里奥佩特拉算什么?她不过是朵末世狂花,我,才是真正的埃及艳后。不过……这个金毛丫头凯罗尔是从哪里冒出来的?还有这个光头祭司伊莫顿,看起来真的好面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