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1300000039

第39章 工业革命:英国与欧洲大陆(1)

我们已经看到,在1750年以后,工业革命最初主要集中于英国。解释英国为什么领先于欧洲大陆诸领国,数十年来在经济史学家中曾经是一个广受欢迎的消遣活动,尽管没有出现一个一致意见。在某种全球性的意义上,考虑到“在同一时期为什么欧洲和世界其他大部分地区之间形成了如此巨大的鸿沟”这个大得多的问题,上述问题有可能看起来不那么重要。尽管如此,欧洲作为世界“成就辉煌”的地区,其内部存在的差异仍然让人迷惑不已。困难在于,在英国工业革命期间,这个在本质上非技术型的经济体在诸多方面发生了变化,而且不可能把技术变革从纷繁复杂的诸如人口变化、城市化、圈地运动、战争和商业政策等等中清理出来,然后将其技术成果同欧洲大陆所发生的事情做一对比。后文我将继续局限于以下问题:为什么在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英国设法以快于欧洲大陆的速度产生和传播了高超的生产技术,而且被当做所有欧洲国家争相效仿的一个典范;英国又是如何以及为什么丧失了其在技术上的领先地位的。

技术成就既有赖于积极因素的存在,也取决于消极因素的缺失。在积极因素中,技术思想的产生和实现这些思想的能力似乎是一个十分自然的出发点。我们已经看到,思想的产生常常是一个跨国协作的工作。诚然,英国在提供革命性的技术思想上表现突出:几乎毫无疑问的是,这一时期大多数真正至关紧要的发明都是英国佬做出的。可是相比较而言,英国在发明创造上的作用不如其在将发明付诸实践的作用。许多重要的发明虽然可以归功于欧洲大陆的发明者,但它们却在英国得到成功的实施。诸如贝托莱、吕布兰、德·沃甘森、罗伯特、阿佩特、德·吉拉尔德、雅卡尔、阿甘德、勒伯恩、海尔曼和福尼龙德等大名都应该在名望仅次于纽可门、阿克赖特、瓦特、科特及其各自伙伴的发明家殿堂之上占有一席之地。在18世纪,英国并没有在特别擅长发明创造方面获得很大的名声。丹尼尔·狄福(Daniel Defoe)于1728年注意到,英国人长于完善他人的思想。一名瑞士棉布印花商让·莱因勒尔(Jean Ryhiner)于1766年就他的生意写了一篇文章,他这样写道: “英国人还不能以众多的发明而自夸,他们只不过洋洋自得于完善了其他人的发明……因为一项发明做到完美无缺,它肯定诞生于法国、完工于英国。” (转引自Wadswoxthand Mann,1931,p.413)多年以后,即1829年,工程师约翰·法雷(John Farev)向国会的一个委员会作证说: “英国人和苏格兰人的主要天分是把新思想付诸实践,并把这样的应用予以完善,可是他们不如外国人那么有想象力。”(引用自Mussion,1975b,p.81)发明并不等同于技术变革,还需要更多的东西。

英国和欧洲大陆之间存在一个关键差别,这就是在工业革命肇始时英国所拥有的熟练工人这个天赋资源,它帮助英国建立了自己的领先地位。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ifred Marshall,1919,pp.62—63)在《工业和贸易》一书中评述道,英国拥有极为多样性的高度熟练的技工,储备的工具逐渐增加,这些工具比人手的工作做得更精确。“所以…….与其他任何地方相比,每一项实验花费更少、完成得更快。当成功终于完全达到的时候,新发明就能够更便宜地制造出来……而且能够以比其他任何国家大得多的规模进行生产。”换句话说,到18世纪中叶的时候,英国有大批的技师和工匠可以随意支配,他们能够对“新发明”完成平凡却不可或缺的工程细节工作。这些技能建立在一个非正式的和陈旧的学徒制的基础之上。如果说英国在工业革命中领先于世界其他各国,这也不是由于其正规的教育体系。在这方面,苏格兰是不同的,因为其学校比英国的学校高级得多。在英国,技术知识的传播是经由非正式的演讲、科学社团和技术著作而发生的。

英国过去是幸运的。在17世纪晚期,英国在钟表制造上领先一步。作为英国最靠近的对手,法国“由于为了逃避一波偏狭的反新教浪潮,某些最优秀的从业者流落他国,因而遭受重创” (Landes,1983,p.219)。与之形成对照的是,对于拥有技能的人才,不论他们的宗教信仰如何,英国一概欢迎。钟表制造者的机械技能变成新的工业技术的基石之一。产生熟练技工的另一个产业是造船部门,该部门需要精确的、制作优良的仪器。帮助工业革命准备其所必需的熟练技能的第三个产业是矿业。抽水机和运输设备对矿业至关紧要,而且蒸汽机和铁轨首先是为矿业用途建造的。到17世纪末,英国的矿业和冶金技术仍“落后欧洲的最优技术100~150年” (Hollister—Short,1976,p.160)。到1760年,英国在这些领域处于欧洲的最前沿,使其拥有了技术优势,这种技术优势只是在近期才得到历史学家的充分认可。英国在高技术工业传统的净成果是,它可以依靠威尔金森、纽可门和斯密顿之类的工程师来帮助建立并完善其他人所构想的机器。当然,其他国家也拥有一些赫赫有名的工程师。但其中大多数人相对来说是单打独斗的,例如瑞典人克利斯托弗·伯勒姆、奥地利人约瑟夫·卡尔·赫尔和法国人雅各·德·沃甘森。在英国,工程师和技师的数量之多足以使他们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其途径有演讲、搞间谍活动、抄袭和改进。在英国,在技术思想和信息得以交流的众多机构当中,著名的曼彻斯特文学和哲学学会(Manchester literature and Philosophical Society)和伯明翰月球学会(Lunar Society)只是其中的两个。工程师、科学家和商业人士之间的互动创造了一个大于局部之和的整体。技术变革和新知识的创造均不服从算术定律的过程。

英国并没有拥有一种显著的科学优势能够解释英国在技术上的领先地位。考虑到科学进步在技术进步中所扮演的角色,上述言论几乎不会令人惊讶。一位科学史学家(Kuhn,1977,p.144)甚至把工业革命前后一个世纪的英国描述为“普遍落后”,并推断科学在当时的技术变革中肯定不重要。如前所述,这样一种观点稍显过于简单化了。关于科学在解释英国领先地位之作用的问题,或许一个更好的解决办法是要认识到,英国比其他国家拥有“更多的”科学并不是必要的,但是它确实拥有一种不同的科学。有一种传统观点认为,英国的主流科学都是实验式的和机械式的,而法国在很大程度上是数学式的和演绎式的科学。库恩注意到,这种观点似乎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同上,p.137)。在工业革命的早期阶段,拥有一种现实的应用科学,拥有一个同工程师和制造者维持了紧密关系的科学团体,这些确实具有优势。正如雅各布(Jacob,1988)最近所强调的,在英国,科学家既不处于政治现状的对立面,也不是它的仆人。在欧洲大陆,科学家和哲学家要么反对已确立的政治现状,要么为它所用。英国则不然。英国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同具有商业头脑的人士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后者对金钱比对政治或军事问题更感兴趣。在这个方面,英国的优势似乎不言而喻。可是,这样一种优势不可避免地转瞬即逝,因为英国技术所依据的自然法则在19世纪期间渐次显现出来。实际上,西里尔·斯坦利·史密斯(Cyril Stanley Smith,1981,D.36)提出,英国在冶金技术(与科学见解没什么关系)上的成功迫使欧洲大陆国家极力探明实践背后的科学,以便最后在英国自己的游戏里击败英国。

在工业革命以前和期间,英国的人力资本的形成有赖于一个有点独一无二的社会环境。到1750年,英国已经拥有一个由各色人等组成的“中产阶级”,他们有文化,营养充足,具有商业或技工背景。这个阶层为英国提供了大多数大型工业企业的创始人(cmuet。1985),而且毋庸置疑的是,大多数创造性技术的头脑在很大程度上也来自这个阶层。创造力之所以源源不断地导向工业活动,很大一部分是无奈之举。政府和军事服务性职业向非循规蹈矩者关闭了大门,因为这些职业实际上对没有出身于英国有钱人家的人关闭了大门。国会成员和军队官员必须出钱购买官职,并维持昂贵的生活。职业性文职规模较小,帝国官僚机构在1800年仍然处在初期阶段。此外,官僚机构通过排外和独占迫使有才能的出身于其下的人搜寻唯一能够打开政治生涯、公立学校和不动产大门的钥匙:金钱。就社会精英阶层来说,在1850年以前控制了政治权力的有产精英在技术或者企业家精神方面对工业革命没有作出什么贡献。不过,他们也没有抵制工业革命。

有一种事态的发展有助于解释工业革命所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它涉及到受过教育的和有文化的精英阶层对技术变革的态度。麦克劳德(Macleod,1988,ch.11)最近指出,从巴洛克时期视为增长财富的手段到工业革命时期,技术进步观念的变化发展并不是直线式的。她认为,对发明创造的态度在17世纪晚期倒退了,变得更加迷茫和游离,经济学家和哲学家的作品中流露出对失业的关注,其中还夹杂了一种英国人的自卑情结。技术进步在休谟和斯密的作品中所扮演的角色就比它在培根和波义耳作品中的角色温和得多。可是到1776年的时候,潮流变向了,而且斯密对发明创造缺乏热情在他那个时候是异常的。麦克劳德把她的证据解读为,作者们受到了技术成就以及技术需要防备诽谤者和仇敌的影响。我们一再看到,对发明创造的价值标准和态度随时间的流逝和地点的变化可以而且确实大不相同。其因果关系的方向既可以从态度到成就,也可以从成就到态度。玛格丽特·雅各布(Margaret.Jacob,1988)对这个机制进行了毫不含糊的辩论,即,巴洛克时期的进步观念日益为英国受过教育的精英阶层所接受,并构成了工业革命成功的一个本质的先决条件。此外,她向世人展示了其他国家是如何落在接受了这些观念的英国的后面的,由此为英国的卓越表现提供了一个看来合理的解释。

可是,人力资本的优势是不堪一击的。除了某些例外,英国的早期发明者往往是没有受过很多正规技术教育的“修补匠”,他们的天分主要在于他们在机械上的独创性。巧合的是,在1750—1830年间所发明的大多数装置往往属于一个类型,具有机械才能的业余爱好者在这方面表现出色。尽管在许多例子中英国发明者看起来纯属侥幸,可是正如帕斯特说过的,幸运女神眷顾有准备的头脑。在工业革命时期,有些技术进步对所涉及的物理过程不需要大量的科学理解,棉花、铁和机床等工业就是此类。1850年以后,当需要更深入的科学分析时,德国和法国的发明者逐渐赶了上来并领先一步,而化学和材料科学的突破往往更加集中于欧洲大陆。尽管涌现了贝西默、佩尔金和吉尔克利斯特一托马斯等人,可是技术史上的“业余选手”阶段到1850年的时候正走向尽头。不过英国人这个阶段叱咤风云、纵横捭阎。

在工业革命初期,英国人之所以在技术上领先的另一个因素是,在欧洲各国中,唯有英国建立了一个比较统一的市场,物品和人员可以在这个市场中顺畅地流动。相较于欧洲大陆,英国拥有出色的国内运输业。沿海航运、运河和道路为之提供了一个运输网络,这是任何一个欧洲大陆国家无可匹敌的。在英国,运输业本身变成了一种专家的职业,由于是由专业人员来运营,从而提高了效率、速度和可靠性(Szostak,1986)。此外,英国在政治上统一,具有凝聚力。不收取河道通行费,通过人为的边界时不征收关税(法国则不然,例如,在大革命以前的法国国内,对物品征收内部关税)。随着18世纪道路和运河建设技术的改进,英国形成了一个一体化的市场体系。

同类推荐
  • 中国经济大讲堂

    中国经济大讲堂

    《中国经济大讲堂》是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邀请我国高端人士,以通俗、生动的演讲形式,站在世界经济发展的高度,紧扣中国经济发展实际,纵论中国经济方略,向广大读者传递丰富的经济知识,解读中国经济政策的权威之作。对书对当前中国经济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进行了及时、深刻、有针对性的诠释,使各领域、各阶层人士都能从不同的角度,清晰、系统地认识和判断当前中国社会所面临的问题,进而精确地把握中国经济脉搏。
  • 国企热点面对面3

    国企热点面对面3

    "本书从为何国企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怎样深化国企改革、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什么样的经济、国企高管究竟该拿多少钱、国企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五个部分对当前国企改革中的热点问题,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多角度阐述。"
  • 公共财政评论(2009.2)

    公共财政评论(2009.2)

    公共财政是一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以弥补市场缺陷并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目的的财政模式,其本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提出,必然要求公共财政制度的呼应和支撑。从此角度讲,公共财政制度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远未到位,公共财政建设之路还很漫长,财政的公共化改革也必然“路漫漫其修远兮”,在此过程中,无论是在公共财政建设的理论方面,还是在公共财政建设的实践方面,都会不断出现各种新问题和新情况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探索。
  • 大繁荣

    大繁荣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就业与增长理论全球权威学者;数十年磨一剑,中英文同步出版;经济如何增长?经济繁荣又来自何处?繁荣的源泉在今天为什么受到威胁?在本书中,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费尔普斯根据毕生的思考对此提出了革命性的观点。为什么经济繁荣能于19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在某些国家爆发?它不但生产了规模空前的物质财富,还带来了人们的兴盛生活——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了有意义的职业、自我实现和个人成长。
  • 变局:新经济时代中国企业大变革

    变局:新经济时代中国企业大变革

    “变局”是一个符号,也是一种宿命。适应变化的惟一途径就是应变,应变术就是生存术。企业如果仅能维持今天的视界,必然丧失其适应力。世事沧桑,一切都在变。在变动的明天的世界里求生存图发展,变才是惟一的不变。
热门推荐
  • 情似故人来(上册)

    情似故人来(上册)

    一段丝绸世家的盛衰荣辱,一场前世今生的风花雪月。赵以敬和宋清扬,生活在两个世界的人。一次雨夜的邂逅,他记忆深处的那双熟悉眉眼,有了新的灵动。沉稳冷酷的他,淡薄清静的她,第一次爱得欲罢不能,飞蛾扑火。他是她的劫,没有遇到他,今生如虚度;她是他的孽,没有遇到她,岁月空被误。
  • 位面大佬聊天群

    位面大佬聊天群

    空间意外破碎,江凡穿越到了一个叫做宇宙一号中站的地方,这是一个浩大的世界,这里穿梭着修士,魔法师,精灵,类人族,每个人都有劈山断海之威,同时宇宙中还分境界:一阶凡,二阶灵,三阶王,四阶地,五阶天,六阶尊,七阶帝,八阶道,九阶圣,十阶虚,十一阶渡,十二阶归,十三阶乘。传说突破十三阶乘境便为神,但这似乎远远不是终点……一直保持着凡人之躯的江凡靠着凡人保险活着,江凡本以为自己就这样度过一生,但没想到,大佬聊天群的出现,改变了一切。…………大蛇:“吾之复活竟有蝼蚁阻拦,可有道友相助?”灰太狼:“我来!我来!像以往一样,一只羊就行!”波罗斯:“对手强吗?我需要挑战性!我需要强大的对手!”卡普:“路过一下,那个……谁还有仙贝?发个红包?”江凡:“……你们问过我这个管理员了吗?”创了个群:736827835
  • 职场百诫

    职场百诫

    很多人的第一个工作是在匆忙之中选定的,为了生活嘛,顾不了那么多。这个工作一日一日地做下去,一年、二年过去了,人混熟了,经验也有了。有的从此安安份份地上他的班,以求生活稳定;有的为了寻求较好的待遇和工作环境,运用已经学到的经验,自己创业当老板;有的则转行,到别的行业中试试运气。
  • 密使

    密使

    这部作品叙述了南京解放前夕,发生在国民党江防要塞的故事。侦察队队长于明辉奉命策反留学归国的军事专家、也是他双胞胎哥哥的于明阳。在混战中,于明阳不幸中流弹身亡。不得已,于明辉变身为哥哥于明阳,打入了国民党边防要塞。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末日重生种田去

    末日重生种田去

    前世她死在实验室的手术台上重生回到末日来临前一个月末日是否能过着种田的悠闲生活!?那可是很遥远的目标...=================================== 新書《书萝莉养萌夫》書號:2429036 重生机甲世纪,还成为豪门子弟, 虽然拥有强大精神力,体质却孱弱,天才与废材只在一线之隔 重生后,目标是养成一位好丈夫,绝不重复前世的错误 但萌夫上哪去?养成游戏才玩到一半怎么落跑了? 此文是半機甲半養文成,前面會有較長的舖陳,請耐心收看,謝謝!
  • 废后归来:至尊凤华

    废后归来:至尊凤华

    前世她贵为大将军之女,从小与太子青梅竹马,成为最尊贵的皇后。那知后宫深似海,从前青梅竹马却也不过转瞬即逝。胎儿被害,打入冷宫,弟弟为救自己而死,却遭受满门抄斩。一朝为敌国宠妃,匕首亲自插入他胸膛,鲜血染红了白色长裙,大仇终报,匕首插入自己心脏,终于得以解脱!却知重生回到了小时候,或许只是为了亲口和他说一句对不起!安嫣然;我若在你心上,情敌三千又何妨。温懿轩;你若在我身旁,负了天下又怎样。安嫣然;你赢,我陪你君临天下,你输,我陪你重头再来。温懿轩;你生,我陪你踏破天涯;你死,我守你直到白发。一句话文案;淡漠女扑到腹黑男的故事。青梅竹马,宠文~
  • 妖凤归来:重生不为后

    妖凤归来:重生不为后

    前世她是魔教妖女凤朝舞,重生后,她成了将军府的大小姐陆青瑶。江湖险恶,朝堂诡异,没有金手指的闺阁小姐是羸弱的,有绝世神功的闺阁小姐却是恐怖的。重活一世,她可以对酒当歌,亦可以金戈铁马。乱世红尘,她要的很简单:坐看风起,笑谈归期。直到有一天那个帝台之上的少年天子微笑着对她说:“你若在这,这便是天下;你若不留,天下便是你我的家。”从此策马影成双,对酒话桑麻。
  • 陪你伸手摘星

    陪你伸手摘星

    前世,他是功高震主的异姓王,她是名动天下的天才琴师。他和她的相遇,是命中注定,是在劫难逃。十年筹谋只为她一人破。你赢,我陪你携手天下;你输,我陪你黄泉碧落。今生,命运让他们再次相遇,唯有紧紧抓住对方,方能不负这次次轮回,这悠悠岁月。***大框架灵感来自《一生一世美人骨》,介意者误看。
  • 苍天万道

    苍天万道

    守我心,顺我意,逆天行,不问脚前有路否,不问天意许不许,点点星辰,苍天万道,吾只求本心之道!一个灵魂在一名气海破裂、灵脉断尽的少年身上重生。背负着前世的血海深仇,怀着今世身体主人的梦想;踏歌修行,生死寻道,待回首,携美笑苍天,弹指已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