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4000000030

第30章 流浪过最初的梦想地(6)

第二点影响要素就是你的兴趣和性格。一般说来,每份职业都有与之相匹配的兴趣和性格特征。如果一个人呆板沉闷,不愿也不擅长与人沟通,那么,村官这份职业他也就不适合。当然兴趣可以培养,性格可以逐渐改变一些,但这个过程会比较痛苦。

第三个需要考虑的就是能力。在这里能力分为两类,一类是从事这份职业的通识能力,比如做村官需要的与人沟通能力、演讲能力等等;另一类则是专业能力,比如村官需要具备的农村生活的知识、与农民相关的法律法规等。

《青年心理》:但是目前的确有很多人是因为找不到工作、想解决户口等原因,选择了做村官之路。

李家华:就业压力之下,这些想法无可厚非,但问题在于,如果把这些东西当成做村官的全部价值,那么未来的发展肯定受影响。

人的一生必须准备三个“业”:学业、职业和事业。不要以为大学毕业,学业就结束了,我所说的学业是终身型的。庄子讲,生有涯而学无涯。尤其现代社会发展迅速,一天不学习就得落后。如果大学生把做村官当成一种学习,在农村的实践中获得技能技巧和人生经验,那么他就多了一份学习经验。

第二就是职业,它的特征是满足型的,满足我们的基本生存需求。薪水、住处、衣食等等,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找一份工作就能解决的。而第三个就是事业,它的特征是发展型的。它决定你一生的发展方向和成就水平。

所以,大学生去做村官之前恐怕要想想:我是把它作为一个学业的过程,去练练手就完了?还是把它作为一份职业,赚点钱养活自己?或者把它作为未来事业的一个平台,积累经验。事实上,如果你把它放在学业和事业的层面上考虑,你就不会在意眼前的点滴得失,而且肯定能取得比“为了户口做村官”更大的成就。

提升自己的村官素质

《青年心理》:如果大学生确定了村官就是自己的“职业锚”,那他们需要培养哪些素质以胜任它呢?

李家华:我想,大学生村官首先应该有人文关怀的情怀,是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人。如果对农村毫无感情,对农村生活没有兴趣甚至是厌恶的,那肯定做不好村官。其次,他应该有理想,在基层工作需要一点人生追求。

第三,他必须敬业,懂得付出比索取更重要。最后我要强调的是,他必须是个具备现代复合能力的人。

这里的复合能力包括理论能力,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能给农民讲清楚,这样大家才会信服他;实践动手能力,要学习干一些农活,不能做甩手掌柜;还有之前提到的沟通动员能力;最后就是自我管理能力,能够有效地制定并实施计划,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抓住恰当的机会。

所以,一个好的村官应该是清楚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的人,是一个能够在了解周围环境的基础上,有效地管理自我的人,是用一种乐观健康积极自信的心态规划人生的人。

《青年心理》:很多大学生觉得自己具备了这些能力,但是他们的职位多是助理,做的工作比较烦琐,没有实权,让自己有力使不出。

李家华:没有人会把一个村的命运交给毫无经验的人来掌握,大学生必然面临100%期望遭遇10%现状的情况。事实上,要摆脱这种心理落差,大学生可以有两方面的努力。

最容易做到的就是降低期望。这就像你去旅游之前,如果对景区期望很高,那么看了之后很容易觉得“不过如此”,但如果你对它不过分期待,倒容易出现惊喜。现在网络发达,去之前还可以查阅一些当地的相关资料,让自己现实地设置预期,甚至可以故意把预期降得低一点,很可能收获意想不到的喜悦。

第二点就是要通过努力证明自己,这是你获得信任、开展更多工作的前提。很多大学生一去就想:我要做出什么业绩,赢得什么奖励。与其这样不如把眼光放在村里有哪些实际问题需要解决,我自己能贡献的力量有哪些。

很多成功的村官都是从修一问破校舍、臭水沟开始做起,赢得大家的信任的。

另外我想给大学生一句劝言:做村官本身就是一种超越,在一定程度上挑战物欲和世俗。村官要走出的第一步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生存需要,更重要的是为了人生的发展和精神锤炼的需要。

《青年心理》:在做村官的过程中,大学生还常遇到一种障碍,那就是跟农民沟通困难,自己的想法不被大家接受。

李家华:这很正常,双方的知识结构、生活态度和习惯等都有差异。在工作初期,大学生村官甚至要面对一些误解和排挤。但是,如果你肯付出信心和耐心,那么一定能成就一个出色的村官。

每个人掌控事物的程度可以分三种:

付出100%的精力,能够控制的却是0。如果大学生到了农村,不先了解农民的心理特点和习惯,不先学习一些农业常识,就开始蛮干,那么无论他付出多大努力,所能控制的肯定是零。

付出100%的精力,可掌控的是50%。大学生可能认真做了调研,做出的计划也确实可行。但是农民就是固守传统思想不肯接受,此时你能控制的也只是50%。如何掌控另外一半呢?那就需要你拿出耐心,通过自己做出实效来改变农民的想法。

付出100%的精力,可掌控的也是100%。唯有自信是可以百分百掌控的,只要抱有信心,你就不会急于求成,也不会因为暂时的困难而放弃,而是会先适应环境,伴随环境成长,最终改造环境。

村官的前景与未来

《青年心理》:今年,国家在有关村官的政策上做出了调整:鼓励大学生任满后不要回城,鼓励长期的村官任职。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李家华: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向。新农村建设无论是从经济、政治还是文化方面,都需要高素质人材。如果三年任期一满就离开,造成村官的高流动率,这无疑提高了人力成本,显然是不符合农村发展需要的。

另外从大学生的生涯规划来看,高流动率也会带来负面影响。如果大学生村官能够扎根农村,那么就会有一个示范效应,会引导更多的青年选择这条道路;反之,大家会觉得农村就是留不住大学生,这种群体性的心理暗示是非常可怕的,会造成从众心理,让很多原本可以在农村做出事业的人也流失了,与符合自己的职业擦肩而过。

《青年心理》:除了薪酬待遇等相关政策的调整,您认为影响大学生去留的还有什么因素?我们的社会能做些什么?

李家华: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建设“村官文化”。一是社会对村官的价值判断,认为大学生做村官值不值、傻不傻,周围的亲友们是否支持大学生做此选择。这也是我们所说的职业排名、职业声望,它会影响一个人的职业取向。第二是周围人对大学生村官的认可和包容度。大学生,尤其是在城市长大的人,他们没在农村生活过,对农村工作不了解,难免会犯一点错误。大家是否接纳他们的缺点,并且给他们改正和成长的机会,这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大学生村官的归属感。第三点则是对村官的价值判断,也就是说,当地人如何评价他们的村官是否称职。是给本村创造了多少经济利润,或者他升了多大的官,还是他传播了一种文明?这些也会影响大学生的去留。

最后,我想对大学生们说,每个人在职业规划时都要做两个思考:社会发展将带动哪些行业进步?我自己适合做怎样的职业?

村官无疑是农村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朝阳职业”,如果你认为自己的性格、能力和兴趣都适合做村官,那么就义无反顾地到农村去。拿出信心和耐心,相信一生做好一件事,用激情和理性照亮你的村官之路一生涯发展之路!

现身说“村官”

文/吴志成

2005年11月,当我第一次在网上看到北京市招聘大学生村官的消息,脑海里马上浮现出乡间的优美景色,再加上考虑到能解决北京户口,于是,我报名参加了村官选拔。半年后我来到北京郊区某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助理。

初来乍到,异常新鲜。我跟六名同事住进了一个荒废已久的小院,尽管环境艰苦,但没人觉得辛苦。在这里,我遇到了人生的很多个“第一次”:

第一次在村干部联席会议上发言,紧张到几乎听不见自己的声音;第一次为村民调解矛盾,结结巴巴地“说都不会话了”;还有第一次独自骑车去河北看五十年前修建的水利设施,内心被深深地震撼……这里并不像我想的那样山清水秀,但是,这片天地却生机勃勃,让我着迷。

2006年10月,全国第一次农业普查正式开始。我负责周围两个村的普查工作。在这里,可供我选择的交通工具只有两样:腿和自行车。于是,每天我骑着那辆老爷车,往返于二十几公里的黄土地上。因为农业普查是建国以来第一次,没有经验可循,所以各项工作细微繁琐,任何一点差错都要推倒重来。于是,我经常不得不为一张改了四五遍的表格从镇里跑到村里,然后再从村里跑回镇上。有几次,为了赶工作进度,我只能晚上“出差”。农村的夜路很难走,一旦遇上赶路的汽车,车灯一开,我的眼前只剩一片刺眼的光芒,只能凭着直觉往前骑。如此往来,常常是中午时满头大汗,晚上时又冰冷彻骨。

就在我成为村官的第二个年头,村党支部和村委会面临换届选举。而我担负起了了解村民思想动向、做好思想工作的重任。说实话,这是个出力不讨好又极需要人际经验的活儿,而我作为一个初出校园的“菜鸟”,压力可想而知。

刚开始,没有一个人愿意跟我讲心里话,每次座谈会都是敷衍了事。后来我放弃了这种走形式的做法,而是与他们挨个“侃大山”,天南海北的聊,有时是最近村里谁家的果树摘果了,有时是台海局势发展如何了,反正只要他们感兴趣的,我都跟他们聊,然后慢慢把话题转移到村委会选举上,让大家很自然地说出自己的看法。某次,一个村民直接问我说:“谁能保证人选不是之前已经确定了的?”我说:“这不能靠某个人保证,而应该靠大家。你们每个人手中都有一票,投给谁是你们的权利。而且差额选举,全程跟踪,绝对没有指定的可能。”最终,选举的事实也是如此。从这次“亲密接触”之后,我不仅得到了村里人的信任和赞扬,更加体会到了在学校里无法体会的成就感。

自此之后,我的干劲儿更大了。我主动提出周围各村的新农村规划,想利用已有的工厂、蔬菜种植区和自发集市等资源,将这里发展成一个小型工业园区和生态农业生产基地。这个计划得到了村领导的赞同,但最终却因为与邻村的土地纠纷而宣告流产。

现在,三年任期已满,我离开了曾经服务的乡村,带着从那里获得的知识、经验、朴实和自信开始崭新的人生。

如果一个人在大学毕业时才想起要做自己的生涯规划,那一定是晚了。

对于这一点,古语有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另外,还有一句脍炙人口的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所以,生涯规划是不得不做的一件事,而且,早做比迟做好,具体比抽象好,行动比想象好,这“三好”原则,应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就业、考研还是留学,该怎样做生涯规划

专家/李家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教授,大学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整理/吴桐

世界上没有两个职业规划是完全相同的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人生有很多十字路口,每一个十字路口都会让我们感到彷徨。就业、考研还是留学,做自己的生涯规划,是大学生们难以抉择的问题。我们在腾讯上做了一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2%的参与调查者都正在遭遇这些问题。您作为青年问题专家,对这个问题应该深有体会吧。

李家华:对,这样的问题,我在工作中、生活中经常遇到。很多即将毕业或者已经毕业的学生,都通过各种方式询问我这方面的问题。就在来做这个节目之前,我刚好收到一位学生的电子邮件。她说:现在研究生的状况相对比较尴尬。我是女生,性格内向,有点儿清高,您觉得我应该是工作、考研还是参军?我还有别的选择吗?您的回答对我人生很重要,我相信您,万分感谢,谢谢。看,这个同学遇到的也是很多学生面临的问题。

主持人:所以说,我们的调查结果还是很具有普遍性的。毕竟70%以上的人都有这方面难以抉择的困惑,那该如何回答这些难题呢?

李家华:这个问题在青年大学生中,确实很具有普遍性,而他们也迫切希望能解决这个问题。但我想表明的是,我们首先要分清这个问题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从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上来说,我认为天底下没有两个职业规划是完全相同的。每个人的问题既有个性,又有共性。因此,对于遇到这个问题的同学,除了要掌握处理这些东西的基本原则以外,更主要的还有你自己的个性,比如说每个人的经济状况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实际能力、兴趣爱好、家庭背景不一样等等,因此应该区别对待。

管理学认为,一个最优化的方式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实际上是很难实现的,但是次优化方案就有可能实现。对于就业或是考研这个问题,不要希望会有非常完美的答案,因为这不太可能。所以,次优化方案相对来讲更理性、更合理一点。因此,我们今天不是找到一个最好、最完美的方案,但可以找到一个相对的,可能有普遍性,适合大多数人,但更主要的是适合个体的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主持人:大学生给您写信、求教,就是希望您帮助他们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但是,正如您所说的,职业规划你了解肯定要比不了解好,但不能一下子都解决了。是这样的吧?

同类推荐
  • 情绪平定术:不失控的人生

    情绪平定术:不失控的人生

    人生路上的风景也许总是山重水复,却不见柳暗花明;前行的旅程也许总是步履蹒跚、举步维艰;你也许需要在黑暗中摸索很长时间才能找寻到光明;虔诚的信念也许会被世俗的尘雾所缠绕……这诸多的不如意,都可能导致你情绪起伏不定,甚至情绪失控。本书从平定抱怨、自卑、自负、愤怒、焦虑、疲惫、忧郁、后悔、挫败等方面详细讲述了如何平定这些情绪的方法,以使人们迅速摆脱这些消极情绪的困扰,摆脱所处的困境,并最终获得人生的快乐和幸福。
  • 躺着思考不如站着行动

    躺着思考不如站着行动

    文中的小故事如一股清泉,浇灌着每个孩子的心田,使他们的心灵深处开出幸福之花、智慧之花。这些故事有的生动有趣,有的委婉动人,有的极富哲理,相信一定能够引起读者的某些共鸣,并能引发孩子们对成长的深层次思考。
  • 请别在该奋斗的年纪选择安逸

    请别在该奋斗的年纪选择安逸

    本书收录了39篇精短故事,文笔细腻,有趣好读。书中人物从白领、私企老板到新兴职业的陪跑员,再到动物园的兽医、户外攀岩爱好者等,涉及行业各有不同,相同的是他们遭遇坎坷后,对梦想依旧执着。随着故事一一展开,本书呈现给我们的是生活中既熟悉又有点新奇的人物。他们接地气,面对未知也曾迷茫动摇,但他们平凡却不平庸,每一个人都活得真实努力,奋发向上。不管是努力之后成功的范例,还是正在努力的典型,读完之后都会让人若有所悟,心生共鸣。
  • 唤醒:激发你心中的潜能

    唤醒:激发你心中的潜能

    在生活中,一些人看到别人的成功,他们往往把其中的原因归结为自己能力有限,认为自己本就是不如别人。看到有些看似不如自己的人都活得比自己好,他们原因就归结为命运。其实,他人的成功并不是他天生就比你能力强,人生的暗淡更不是自己命该如此。强者之所以强,是因为他拿出了自己好的一面面对生活,因而他才超越了所有人,活得比其他人要好。不难看出,人潜在的能力是无可限量的,只是没有激发出而已。每个人都有好的一面,拿出自己好的一面去生活就是人生的成功。那么,我们如何去激发内心的潜能呢?《唤醒:激发你心中的潜能》将告诉你答案。
  • 优秀职场男人是甲壳虫

    优秀职场男人是甲壳虫

    如果将丛林比做职场的话,那些强壮、勇猛、机智、勇敢、绅士的甲虫与职场男性之间有着许多生存的共同点,本书将这其中的共同点娓娓道来,将动物本能的生存原则引入职场规则之中。本书对刚涉入职场的基层、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中、高层职场男性具有自我培训、方向性引导等价值。
热门推荐
  • 解剖手记

    解剖手记

    5年的不供之仇,警局的短暂,持久的卧底生涯,待到真相大白确实永不瞑目……本文处于初期创作,人物,环境都来源于个人想法,请勿对号入座!!!本文系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漏网喁鱼集

    漏网喁鱼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妾心如宅1: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妾心如宅1: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曾经名动天下的花魁,如今豪门深宅的贱妾,传奇浮生所给予她的,是冰火两重天。乱世倾覆,帝心难测,时局诡谲,世家变迁……她洗尽铅华独守承诺,铁腕缔造家族荣耀。四个痴人,三段感情,两次婚姻,一生缱绻。逆来顺受的伎者贱妾,终成覆雨翻云的不世红颜。妾心如宅,繁华无声,门庭深冷,来者须诚。
  • 便纵有千种风情:柳永的风月情缘

    便纵有千种风情:柳永的风月情缘

    柳永,始终行走在宋朝仕途的边缘,他以傲视才情挥就迤逦宋词,他以真心温暖那些倾城女子。想弃了浮华,醉了烟花,终是不舍;想远了脂粉,一心求仕,也未成行。本书为散文体传记,以丰富的历史知识为背景,以柳永的词为脉络,运用散文化笔法点评、赏析,进行个性化、情感化解读,展开柳永一生的爱情传奇与功名得丧。
  • 你这么可爱,可惜不会谈恋爱

    你这么可爱,可惜不会谈恋爱

    当下社会,女性经济独立容易,情感独立难。独立了经济独立不了感情,那么单身女孩到了一定年纪,往往会说两句话:好想要个男朋友;第二,要男人做什么,一个人过得挺好——而且这两句话往往是同一个人在说。现如今,有很多女孩面临这样的问题:她们并非拒绝爱情,却不知该到哪里找寻优质男,即使碰巧遇到了,也往往会由于缺乏恋爱经验,丢盔弃甲、仓皇落败。本书以女性视角为广大单身的女性读者讲述如何聪明地爱,幸福地爱,其中包含许多非常典型的场景处理,如异地恋危机、回头草摇摆、失恋自我拯救等。语言机智风趣,观点犀利警醒,内容可操作性强。
  • The Story of an African Farm

    The Story of an African Farm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国际传播受众研究

    国际传播受众研究

    《国际传播受众研究》是国内第一本系统探讨国际传播受众理论、方法和实务的专门著作,也是一本综合性、理论性和实用性较强的专业教材。《国际传播受众研究》有三大特点:一、对中外国际传播受众的概念、特点、研究演进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二、详细介绍定量与定性受众调研方法,并对互联网受众测量和调研方法进行了创新性探讨;三、总结归纳国际传播媒体受众工作的特点、原则和反馈等管理机制,并对其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新动向进行了前瞻性分析。对于从事或有志于从事受众研究、国际传播受众研究、国际传播研究或相关领域工作的研究人员、实务工作者,以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均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参考价值。
  • 道之风云

    道之风云

    大道茫茫几多求,少年易凡多烦忧,血剑破解无情道,有情天地空悠悠;眼前飞鸟轻曼舞,怀中人儿荡悠悠,共赏落日繁华色,同度白首到九洲。
  • 强扭的甜瓜

    强扭的甜瓜

    许家于苏家祖上有恩,苏家那报恩爷爷用孙身相许,承诺若日后违背婚约必赔偿两成身家。吝啬爸妈当年200万嫌贵舍不得出手赎儿子的自由身,一拖拖到现如今的200亿,许家那挂名未婚妻还要各种幺蛾子膈应他……到底是巨款赎身,还是咬牙就义,苏家大少每日一闭上眼就是那个风情万种的娱乐圈第一女神做着鬼脸朝他吐舌:我就是要强扭你这个瓜—— 文案二 便宜老爸给她定的娃娃亲,有钱有势有颜有品还有很多钟意的灰姑凉。 谁让便宜老爸得罪了老妈,她就死活赖着不退婚,进入演艺圈撩遍男色,膈应死他俩—— 苏子衡:你求你退婚行不行?每天看你跟别的男人卿卿我我真他妈眼烦 盛凌:想退自己退,老娘懒得退(内心OS:主动退婚损失200亿,当我傻子么?) 苏子衡:你确定不退? 盛凌点头:不退不退就不退,略略略…… 男主暴躁傲娇,女主傲娇暴躁,一对活宝幼稚鬼! PS:为什么许家大小姐会叫盛凌?行走娱乐圈谁还不批个马甲什么的,对吧?
  • 梦回大唐之相爱太难

    梦回大唐之相爱太难

    一朝梦醒居然穿越到了唐朝,还是一个小乞丐。后来遇到了贵人改变了一生的命运,虽然知道历史的结局,可也身不由己的陷了进去。既然相爱那就轰轰烈烈的爱一场;……而自己所经历的一切厄运,都来自自己最好的姐妹……心已碎,还有什么值得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