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5300000022

第22章 梁漱溟访谈录(7)

当时土地改革,是共产党看得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不是在分土地,重要点不在此,表面是分田的事,毛主席之用意是不在此。在什么地方呢?在发动阶级的变化:要佃农、小农、雇农挺直身来做人,做有自己人格的人。消灭、打破这种阶级关系,入手好像是分土地,其实不是。因为理想的不是成为小农,在合作社初级前叫互助组,做个国家的公民。组织起来,互助组、合作社、人民公社,这才是向共产主义社会前进。这是主要方面。

我们去先是组织土改参观团,后进一步参加土改。当时四川分为四个大区,我参加的是川东,团长是章乃器,副团长是陆志韦。我当时从北京出发入川。参加土改团是我主动提出来,向统战部(李维汉、徐冰这两人,早相熟,南京和谈时)。

参观团我没去。后去川东参加土改(合川县),我还提出来让我的朋友黄艮庸跟我一块去。8月底离四川回北京。

(梁说我的小本子里有详细记录,你可拿去看。于是借了10本笔记本,带回。梁老又说,《1939年敌后游击区域行程日志》,箱子里有,以后再看。)

追记

在重庆与蒋介石说要到游击区去参观,蒋说很好,我们已经要派于学忠作为敌后游击司令,你可去找他。给了1万块钱及密电码,有事可与蒋联系。

又找中共方,当时周不在重庆,找秦邦宪,请他与延安联系,让我们去,并领导协助。

到山东见到杨勇、罗荣桓等。

(可查见于上述之笔记本中。)

1985年12月7日 星期六

(还所借10册日记,又借笔记本5册来。)

(见面,我问冯友兰云松堂出版事。)

我补充说一点。一天,接到一个电话,冯友兰女儿打来的。父命请到他家吃饭,准备派车来接,我马上一口拒绝,我说我不想去。她说:“不需你找车,他来车。”我回答她说:“我也有车,不过我不去。”电话到此为止了。

我就写了一封信给他。我就叙说当时我在北大教书的时候,在我班听讲的同学,除了冯友兰之外,后来都成了名教授,如朱自清、顾颉刚、孙本文、古元锐,都是一个班的。特别后来顾、朱最有名,可惜他们都不在。当时的同学、朋友就剩我跟你。我们两个人,有几十年前的关系,当时我20多岁,你也是20多岁。现在我们是老了,到90多岁了。既然是老的伙伴,为什么我不愿见你?就因为你谄媚江青,并不是江青来看你,你不得不应付,而是你作诗词、写信谄媚江青。这个问题,我认为引以为我们同学、朋友耻辱的。我不去见你。我怎么能去见你?你如果来看我,那倒是要接待你,不会拒之门外。你让我到你那里去,那是不可能。我就回他这一封信。

(我问:是什么时候?)

是最近的事,顶多1个月。11月份里的事。后来我想电话拒绝不够,用信写了几张。

(我说:他走不动了。)

(按:此事大概是与我去访问冯友兰先生有点关系。之前,10月23日下午,我到北大访问冯先生,请他谈谈胡适与梁漱溟这两位先生。因为我准备为他们写传。当时我告诉冯先生,说我常到梁老家去,听他讲述自己经历。他身体很好,行动、谈话都很正常,没有什么毛病。言下之意,跟冯先生就大不一样了。当时我看到冯先生腿脚都不灵了,要人搀扶,坐下就不能起来了。行动不自由,讲话也感到吃力。因此我没敢多坐,怕影响他休息,大约半个小时,就告辞了。踪上所述,可能由我谈起梁先生近况而引发了冯先生思念故人、老师之情,后来有邀请梁老一会之念。)

与陈真如之交(谈到陈1953年9月的发言事。)

陈铭枢(真如)是可以注意的一个人。我们关系是从佛学来的。日本留学时,常听桂伯华先生讲佛学。桂是杨文会先生弟子。近一百几十年,中国佛学的兴起,就是由杨文会开创。四大弟子都是江西人,各有所长,各有所讲究。四人:欧阳竟无在南京开办支那内学院,梁任公住南京时去听讲一个月;桂柏华、李证刚、黎端甫都出于杨之门。我对前三个先生都请教过。桂是佛教密宗。陈铭枢学陆军,常去听桂讲佛法。桂死在东京,临终对陈说,你要学佛学,你就去见欧阳先生吧。

我呢!也是每年都要去南京见欧阳先生,这样跟陈碰到一块儿,大概是民国9年、10年样子。陈还到我家(北京),那是民国12年(1923)。那时熊十力住在我家,他跟熊先生认识,大家就认识了,以后往来很多。他在广东军队当团长,陈炯明部下。关于他本人,在政治上的变化,我们不需多说。可以说一句,很有变化。陈后来背叛孙中山,这些就不去多说。陈叛孙时,倒没有一直跟着叛孙(这是他的优点)。陈的号,用佛家叫真如。关于前后的变化就不讲了。

1951年土改

谈1951年事,即土改,过去是说过一些。毛主席倡导大家去参观土改,后来转而就倡导大家不是参观而是参加土改,领导或推动农民起来解决土地问题。以土改为名,实际用意不在分土地,要一个一个农民挺起身来做人,不受地主压迫。表面上分田,实际是解决阶级问题、人格问题,要每个人挺身起来做国家公民。用意是很好的,用意在人而不在地。可是在土改中不免有偏差,也是不符合主席的意思。毛要贫雇农起来做国家公民,并不是要伤害所有地主,不要打他们,斗争是需要的,用意如此。但事情不能如他的意思,所有地主都大吃苦头。我是参加第二批土改团的,川东这团,团长是章乃器,副团长是陆志韦,另一个是孟秋姜?可能是新闻界的。我是团员,向统战部说明愿意去,一个人单薄,要个朋友两个人一道去。后来统战部同意我带个学生去,即黄艮庸。我记得各自带行李,我还带蚊帐。川东包含几个县,我们在合川县云门镇住,住地主房产。地主被赶出来了。有偏差,事情不少。我记得跟我一同参加土改第一团(也在川东)的,还有东北高级将领于学忠(没在一个地点),时间不短,3个多月之久,离开是8月底回北京。

我记得,毛听到我回来,派车接我到他住的地方中南海,那么我就去了。章乃器谈话完告辞时,我到了。章已经作了报告,我就没谈土改的事情,谈了些别的话,现在记不清了。接着是开饭,我说我吃过了,没有参加吃。桌上摆着蜜桃,我吃了一个蜜桃。我是从颐和园来的。饭桌上毛主席要江青到南方去土改,江苏那个团长不让她下乡,后来回来了。毛对江青说:不行!你还要再下去。说这个话我在座。

刘邓大军在四川,第二野战军。我谈到邓小平办事作风,表示也很佩服。毛接着说,面孔不是对着我,回头取什么东西,顺口赞邓小平说:那是一把好手,军事、政治都行。这是我亲自听说的。

(我问:批判梁老的事是否可说一说?)

好像1955年,地点在中国科学院,就是现在北京图书馆隔壁,现撤掉了。批判一上来,郭沫若(院长)讲话,他讲之后,以后没有再来,主席是潘梓年。开场白是郭,后由潘主持这个会,题目是批判我,所以要我的学生、朋友都参加。

(谈到此,协和医生来检查身体,中途停止。)

1986年1月9日 上午

在中国文化书院讲课。原定讲题是:《中国、印度及西方文化的异同》,后改为专讲“儒家”。讲两个半小时。

(以上是梁老的开场白,接着对我讲起儒家学说。)

孔子以后的派别及儒家的转变

派别,孔子当时弟子就不相同,往后更多变化。韩非子的书里有一篇《显学篇》,已经讲到儒分为八,墨分为三。事实上儒分为八,后来没有像韩非说的,数不出八派,很难说得上来,没有流传下来。孟子、荀子两派,再往后宋儒、明儒了,程、朱、陆、王。王阳明门下也有好多派。60多年前,中西哲学书里很重视,推王艮(心斋)一派。王本人是工人,海水晒盐,江苏北部。王阳明讲学,他的思想很有契合的地步。见王守仁,很有自信,不承认是学生弟子,跟王阳明坐在客位辩论,服了,跪下承认为弟子。第二天来翻案,说昨天那个不算,回来想想不对,又坐在客位,与之辩论,这次服了。王艮原来叫王银。王阳明改其名叫王艮,去掉金字旁。王艮的工人在他门下,不一定都认字。有工人、农民在明儒里叫泰州学派。我过去读书很推崇泰州学派。当时我说,把宋、明儒的讲学,跟外国的社会运动(工人)合而为一,不一定是念书人的讲学,与社会运动打成一片,我的思想,从王心斋来的。后来我搞农村运动。我很欣赏他,不是在书斋里讲学,而是面向工农劳动人民,等于是一种社会运动。后涞在广东、河南、山东都是搞农村。

他儿子王东崖传其学,代表一种人生,当时思想看不对,人生的实践,不讲空谈。他的徒弟是劳动者。

(我问,章士钊先生也主张以农定国论?)

章行严没有实践,他有那个话,有鉴于中西社会不同。

搞农村运动的思想来源

从青年十几岁说起。我在18岁年尾,跟一个广东的同学——甄元熙,是同班同学。他已经受孙中山同盟会影响,是会员,他来北京插班到我班。那时清朝还是光绪年间,根本学制未定,没有制度。清廷感觉到要兴学了,西洋人势力过来了,要兴学校,设学务大臣。这学务大臣叫张百熙,后有学部、六部衙门(吏、户、礼、兵、刑、工)。后设的学部,后来即教育部。在这种萌芽时代,我所读书的学校,高等学堂,念了五年半(没有一定年限,4年、5年都没有定下来),我14岁进学校,同班同学有23岁的,很混乱的情况。

后改顺天高等学堂,算是此学校毕业。改来改去,五年半那年毕业了,算是读了五年半,辛亥年毕业。

这个时候,转来说革命了。

读书时,上海有于右任主持的《民立报》,这是革命派的报纸,在北京看得到。还有日本东京出版的梁任公主持的刊物《新民丛报》,停了一个时期,不长,他又出《国风报》(东京出版),可以说是右派。左派是孙中山这派,叫《民报》。他们对国事互相辩论。一主革命,一主君主立宪。这两派有论战。两方面的言论,日本书商把两派言论合起来,出一本书,题为《立宪派与革命派之论战》,东京出版,传到中国上海、北京,我都有,旁人介绍我看的。这书很有意思。接着说到参加革命办报《民国报》。

(讲到这里,我提醒先生说,讲过了,改题讲。)

人生问题

17岁就有出家思想,在我根底很深。佛家有大乘、小乘。大乘是回世的,本身出世又入世,开化众生在迷执中,出而不出,要入世。这种思想与我的社会运动是相通的,同样救世。就人生方面来说,在政治方面,国家大事来说,要为社会尽力,尽自己的力量,必须从社会基层入手。我们年少时,那时这种君主立宪运动潮流很有力量,当然是受梁任公的影响。有一个人很有名,很怪,难测的人,就是杨度。这人活动力非常强。没法形容他,我们见过而且很熟。远一点说是本家的哥哥,也是湘潭人。他们很熟,那时湖南兵乱,族兄梁焕奎住在我家。杨常到我家来,他们相好,有来往,因而我认识。他的妹妹叫杨庄,嫁给王闽运儿子(名字一时说不出来了),称王四爷。主要提到是杨度,搞筹安会他是第一名。中国已经是民国,帮袁做皇帝,就是叛国了。

怪人也!很旧,很腐败,怪事不少。我知道,有些不说了。比如,他在这个房间里盘腿坐着,隔壁房间有人,他知道他在想什么,这还不奇怪?

帝制失败了,他是罪犯,跑掉了,在上海,又到什么地方,汉口?地点不一定。有一个人潘汉年,本事也很大。有这一件事。有个人叫夏衍,潘引夏去见一个人,商量什么事,有要事,去看杨度。潘没有说去见谁,谈了一些话协商。时间不长,不一会儿两人一起出来了。潘问夏,你知道我们来访问谁?夏说不知,潘说是杨度,把夏吓一跳。

还有一事,他通过一个故宫博物馆的吴重超,经吴手接济20万元交给周恩来。吴对周讲,有些人帮助20万,坚信你们的革命事业。谁?是杨度。(杨公庶告诉我的,1974年?)我看过一个薄本的书,这个书印刷的红字,是杨度的书。(其子杨公庶,杨公庶我们非常熟,政协开会在一起,住处也很近,汽车同坐来回,东四,新中街在辖口口外。)是杨度的诗,不多,很薄,红字铅印。值得一说的是,自称虎禅师。头一句是“我是禅宗虎”,署名是虎禅师。

(按:梁老讲完后,为山西《晋阳学刊》题签,应该刊高先生之请也。)

1986年3月5日

讲婚姻(未谈而扯到佛教上了。)

同类推荐
  • 十全天子:乾隆

    十全天子:乾隆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十全天子:乾隆》就是该丛书之一。它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乾隆皇帝。《十全天子:乾隆》文字优美生动,语言简明通俗,适合广大读者阅读使用。
  • 100美元到620亿美元

    100美元到620亿美元

    沃伦·巴菲特曾说:“恐惧和贪婪这两种传染性极强的灾难的爆发,会一直在投资界出现。这些流行病的发作时间难以预料,由它们引起的市场精神错乱,无论是持续时间还是传染程度同样难以预料因此,我们永远无法预测一种灾难的降临或离开,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其实,“一个人一生中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资自己”。
  • 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

    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

    把人当历史读,是毛泽东的一成功典范。本书收集了他对中国历史长河中众多人物的独特评述和精辟创见,读来令人睿智、发人深省,不但是我们读史习史的一把钥匙,也是毛泽东留给后代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 隆美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隆美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隆美尔是纳粹德国军队公认的天才战术大师,在北非的戈壁沙漠中成就其一世英名。他一身兼备“虎”威与“狐”气,当他率军冲锋陷阵时,像一只下山猛虎。当他施展各种诡计蒙骗对手时,又似一只狡猾的狐狸。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作者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热爱生活,珍惜生命。本书系统而完整地介绍了作者丰富、生动、真实而伟大的一生。在文中,作者希望在这假想的三天时间里,能看见自己的老师、朋友;能去参观自然史和艺术博物馆;能看看纽约城和日常世界;最后还要去看一场戏剧。三天的活动,内容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既表现了作者对生活中美的追求,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类创造的高度赞美。她还以自己的痛苦经历和美好渴望,劝诫世人要珍惜光明,珍惜光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自传,采用了白描的手法,无论是对往事的回忆,还是对自己内心的表白, 都是极平常的话语,真实而亲切,自然而流畅。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风华绝代之世子妃

    风华绝代之世子妃

    她,既是南江城首富沐家的孤女,亦是暗夜的王者。她欲无情无爱,奈何一句命中注定的预言,将她与一个陌生的男人绑在了一起。他,是大燕王朝地位尊崇的定安王府的世子,是世人眼中光风霁月,谪仙般的人物。“沐姑娘,我想我们有必要谈一谈”,他正色说道。“好”,她应道。“三年,只需要三年我就可以处理好沐家所有的事,到时便与世子和离,还世子的正妻之位”,她主动提议道。他闻言皱眉,莫名有一丝不喜,敷衍道:“以后再说吧!”殊不知,当揭下红盖头,看到那张清丽无双的容颜的那一刻,他早已动情。
  • 无风也无雨

    无风也无雨

    阿黎:我从没想过有什么以后阿笙:我一直想着以后怎么过阿黎:我现在想跟你有以后阿笙:我以后想一直和你过花楼的日子,荒唐又迷茫。这是一个嬉笑怒骂皆虚伪的青楼女子,和一个一本正经的夫子的故事
  • 摄政王总想掐掉我桃花

    摄政王总想掐掉我桃花

    女医博一朝穿越到险被姨娘害死的将府小姐身上,解决了刽子手,惩罚了恶姨娘,误以为是渣爹却是个十足的女儿奴,本以为小日子开启悠哉模式,突然发现,穿越而来根本不是意外!似梦非梦中,分不清的前世今生,她到底为何而来?他说:爷要给你独一无二的宠爱,护你一世周全。她说:不管何时何地你说的话我都相信。万丈山崖,他纵身跃下。他说:等我,我会回来!她笑着摇头,不等,随你而去!宠文宠文宠文,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一边拆穿阴谋阳谋,一边遍地撒狗粮的宠文,宠的不要不要的那种!
  • 佛说大白伞盖总持陀罗尼经

    佛说大白伞盖总持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赢在高考心情

    赢在高考心情

    世界本来就是一朵微笑的花,高考也是。但是偏偏有些人就将它们视作魔鬼、梦魇。懂得欣赏,才能有所得。当你对它们微笑,才能看到它们的美好。高考原本就不是什么炼狱,而是一场风景。也许终点并不是最重要的,当你享受这场磨砺带给我们的种种给予,你就会最终走到你想到达的地方。享受现在吧,享受这本书为你带来的心灵的盛宴吧!
  • 神兽养成计

    神兽养成计

    灵之大陆,这是一个遍地神兽的世界。“在这个世界,谁还用拳头打架?谁惹了我,招呼我的神兽上去乱拳打死他!什么?你说你的神兽比我的资质好!呵呵,不好意思,我天生自带神兽天赋点,点一点,就是一只泰迪,我也能把他点成神兽哮天犬!什么?你说你的神兽等级比我高?不好意思,我有无数的经验药水,别和我比等级!”苏凡如是说。
  • 不喝孟婆汤

    不喝孟婆汤

    在我看来,大学里的日子也无非就是三点一线:寝室、教室、食堂。周而复始的重复,虽然平平淡淡,但有一种慵懒的美,让人心安。然而,生活却总喜欢时时提醒人们,有些东西,其实是谁也无法掌握和预料的。
  • 试用期进行中

    试用期进行中

    程诚,一个光荣的试用期员工。自从入职后,非酋运气加持,脑细胞燃烧无数,幸好还能向大佬求助。今天的逻辑,不知又去了哪里呢。
  • 孑渡

    孑渡

    生的意义,死的意义。人若不在,道亦存在。那是痴一直以来喜欢的话。八年前她死在临安,八年后她在临安归来,她怪痴拿自己做实验,也怪烙在自己坠楼后救了自己,更怪自己的文彦哥哥最后伤害了自己,她说:“人的阴暗是被逼出来的,我唯一想要做的便是毁灭你们所有的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