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6300000018

第18章 被遗忘的角落(7)

显然,在这样的舆论气氛中,当时的学生断然没有可能去“一一自首”,学生的暴力,即使在当时,已经被全然忽视,甚至在传闻中被开脱:曹家的房子,是曹汝霖为了嫁祸学生,甚至是为了焚烧卖国文件,自己点燃的。公众和舆论关注的是另外一种暴力——政府对学生的暴力。火烧赵家楼之后,30多个落在后面的学生被捕,据彭明考证,被捕的学生一共有32人,其中北大20人,高师8人,工业学校2人,中国大学1人,汇文大学1人。学生被捕,当然不是因为“爱国游行”,而是放火打人,但是舆论不这么看。大家众口一词,学生爱国无罪,政府抓人无理。除了梁漱溟之外,所有的声音都是营救被捕学生的。第二天,名流汪大燮、王宠惠和林长民就出面保释被捕学生,5月6日,北京13所专门以上的学校校长,到教育部要求释放学生,北京农会商会,则开会议决,派代表“往谒当局,请将学生释放”。紧接着,北京专门以上的14所学校学生一起罢课。与此同时,人们风传曹家的火是曹汝霖自己放的,为了“烧死学子”,甚至还有传说,曹汝霖为了掩盖罪证,烧毁秘密文件才将房子点燃的,巧妙地将学生的暴力转变成了卖国贼的暴力。还好,没有把学生痛打章宗祥,变成章宗祥痛打学生。

不过,没有过了多久,学生挨打,甚至挨打至死的故事传开了。当时有个参加游行的北大预科学生郭钦光,原患有肺结核,可能是游行过于劳累,以至于疾病发作,挨到5月7日死了。然后,就传说他是被警察打伤致死的,甚至还有人说他是被曹家佣人殴伤致死。这种说法,据罗家伦回忆,是某些人有意制造的,“当时大家怕章宗祥和我们打官司,所以定下一个策略,硬说郭钦光乃是在‘五四’那一天被曹家佣人打死的。于是郭钦光遂成为‘五四’运动中唯一烈士,受各处追悼会之无数鲜花美酒吊祭,和挽幛哀辞的追悼”。不过,到了北京学生为郭钦光开追悼会的那天,由于被捕的学生已经被释放,空气有所缓解,所以,会上发的郭钦光事略,没有说他是被打死的,只说他见学生被捕,“愤而大痛,至于呕血”,然后不治。但是各地开的追悼会,却都不约而同地说他是被殴伤致死的。即使是讹言,传出去了,大家就会信那个比较邪乎的。这个虚拟的政府或者曹家的暴力事件,无意中成了运动最好的动员利器。

最有意思的是,过了很多年之后,当事人的回忆,在台湾和海外的人,跟在大陆的有很大的不同。在外面的人对于当时学生的暴力,多不以为然,罗家伦的回忆,我已经征引过了,颇多悔不当初之意。另一位台湾著名学者毛子水说:“我当时听见许多人乱打一个人,心里颇为不平,以为这种行为不是大学生所应有的,但我也没有力量阻止,所以只得大叫呼我常在一起的同学离开打人的地方,叫不到人,我便独自回校了。”一位当时的法专学生王扶洲的回忆,强调了游行的和平性,说他们根本无意去打曹、章、陆,而且到了赵家楼曹宅之后,喊了几句口号就走了。当年的北大学生田炯锦甚至对整个的游行都感到不满,说是“游行队伍零乱,谈笑喧哗,喊口号时,常作怪叫”,令他很是反感,当时就想脱离来的。而大陆方面的回忆,则不约而同地称赞学生的暴力,在他们看来暴力只有不够的问题,没有什么过火。因此,谁先跳进曹家,打开大门,谁先动手打人,都跟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第一枪一样,成为大家竞争的目标,也成了众说纷纭的一个罗生门。

当然,今天回顾当年学生的行为,在跟外国人请愿没有找到正主儿,又受了东交民巷的外国兵一肚子气之后,满腔怒火的学生肯定要找个发泄的地方。恰好,一些激进分子事先的准备,为这种发泄找到了最合适的地方,那就是赵家楼曹宅。既然大队人马到了曹宅,焉有不冲进去的道理?更何况,在场的警察根本不负责任,就算负责,估计多半也拦不住愤怒的学生,加上那时的警察既无电话,也没有汽车摩托,根本无法呼叫增援,于是悲剧就这样发生了。中国一向有纵容学生闹事的传统,不仅东汉以及北宋末年的太学生这样具有充分正当性的学生闹事,得到社会的同情,就连每年科考时节举子的胡闹,只要不太过分,从政府到民间都给予包容。在台湾的当年好汉50年之后的回忆,大概只反映了他们后来的心境,当时是不是也这样的“非暴力”,很难说。如果当时就这样清醒,为什么当时没有人站出来?包括罗家伦明明知晓有关郭钦光的“阴谋”,为什么当时什么都不说?这说明,作为运动的参加者,尽管都是大学生,每个人也非常具有文明意识,但是,在面临国家民族危亡的紧急时刻,在很多人心目中,暴力绝对是一种非常可能的选项。从这样意义上讲,五四之后一部分运动积极分子转向激进,是顺理成章的。

悲情制造

任何一个有规模的群体性抗议运动,都必须存在悲情。在表面上,五四的悲情源头是“中国要亡了”,这在五四当天的口号中就有反映。但实际上运动的组织和参加者不会不知道,其实,巴黎和会上所谓的外交失败,并不是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刻,相比起1915年日本提出二十一条以及最后通牒,此时的中国,处境已经大大改善了。人们的悲情,实际上主要源于战胜国期待的落空,期待和现实的落差,被人为地夸张为危机,虽说在逻辑上也可以说得通,但实际上亡国的危险,显然并非运动中人渲染的那样迫在眉睫。

但是,悲情是存在的,情绪落差导致的悲情,不见得就比真实的危机处境激起的情绪小,甚至,二十一条时的种种,也有可能被重新唤起,令人感同身受。段祺瑞政府亲日政策所带来的种种事件,这个政府对于日本在山东存在的默许和认可,都可能被人“揭发”,成为中国国家危机的证据。但是,仅仅有这种由于情感落差产生的悲情,显然是不够的。如果运动的假想敌日本方面再不加以“配合”,来点侵略的动作,没有多少新刺激,那么运动热情就有维持不下去危险。事实上,在运动中,人们就总是提醒自己不要“五分钟热血”。

因此,我们看到,五四运动在发动起来之后,存在着一系列的动员,新的悲情不断地被注入运动中,保持运动的张力。在中国,最大的悲情,莫过于死人,从来民间生事闹事,最毒的一招,对哪个不共戴天了,就一根麻绳吊死在哪家的门口,自家的亲属,自然会把那家闹得天翻地覆,不出大钱,根本休想了事。书吏衙役要想害哪个没有权势的富户,把具无名的尸体偷偷放在这家的门口,就能把这家破了。民间与官方,都对死人的事特别在意。民众打官闹事,不是因为有人死了,就是有人借死人示威聚众。把事情闹大,没有死人或者棺材,几乎是不可想象的。这样的文化传统,很容易会转化成近代群体抗议运动的某种资源,人们几乎是无师自通地就会利用死人进行政治动员。西方研究群体性事件的专家罗西尼·塔罗说:“把死亡作为集体行动的原因似乎有些令人惊奇。与其说这是人对死亡自身,不如说是对生存本身的反应,特别是暴力造成的死亡更是如此,这构成了发生抗议的直接原因。死亡本身具备激发暴力感情的力量。死亡能够迅速将本来毫不相关的人聚集在一起,但这些人都有着由死亡激发起来的愤恨,因而能够团结在一起。死亡能够为公开集会提供合法性,甚至连统治者本身也会犹豫是否禁止这种公开集会,或对其采取行动。”他还说,丧礼往往是某种集体行动的引子,在丧礼的仪式中,参与仪式的人往往会产生群体凝聚力。“在禁止集会的压制性政治体制里,葬礼往往是反抗开始的唯一场合。当死者的朋友、亲属感被认为是愤怒的群体,葬礼就可能成为产生骚乱的场所。”

在中国,大规模的群众性抗议事件,只要事件足够大,延续时间足够的长,死亡就会生出来,有时候并不一定非得跟抗议的对象有关系。但没有关系,只要是在这个时间段的死亡,人们都可以借此制造出来跟运动相关的悲情来。丧礼,自然可以转化为特意组织的大规模的追悼会,组织者通过追悼会这种充满悲情的仪式,实现进一步的动员。

在四川保路运动的时候,一个教书先生不知因为什么事情,恰好在运动初起的时候自杀了,于是,这个人的死就变成了为了保路而死的殉难者。这样的事情,在五四时又重演了。五四运动中死的第一个人,名字叫郭钦光,是北大预科学生。他的死,的确跟运动有关系,但却跟迫害或者镇压无关。他本来就有肺病,即肺结核,在当时属于不治之症,参加游行累着了,病情加重,不久便死在了医院里。郭钦光的死,在当时被做足了文章,开始的时候,据运动组织者罗家伦讲,是学生们“怕章宗祥和我们打官司,所以定下一个策略,硬说郭钦光乃是在‘五四’那一天被曹家人打死的。于是郭钦光遂成为‘五四’运动中唯一的烈士,受各处追悼会之无数鲜花美酒吊祭,和挽章哀辞的追悼”。但是后来发现章宗祥不仅没有跟学生打官司,而且请求释放被捕学生,哀悼郭钦光的调子稍微变了一点,北京的追悼大会上对于郭钦光的死,是这样说的:

四日之役,奋袂先行,见当局下逮捕学生之令,愤然大痛,呕血盈斗。至法国医院,已有不起势。时有告以章宗祥已死者,尚能大笑以答。乃太息曰,国家濒危,政府犹以狮子搏兔之力,以压一线垂尽之民气;日政府待我留学诸君之事,不图乃见于生斯长斯之祖国,事可知矣。因益呕血。延至七日,溘然遽然逝。

虽然说没有死于曹家人或者警察镇压那样惨烈,但依然暗示郭钦光的死,跟当局的镇压有关,惨烈不足,而悲壮有余。各地悼念郭钦光的追悼会,就没这样客气了,几乎异口同声地声言郭死于警察的殴打。北京的警察,百口莫辩。

追悼会是悲情制造的最好场所。北京郭钦光的追悼会,赴会者5000余人,各界送的挽联3000余副。“会场气象,异常严肃,人人面上,咸现悲戚之色。”追悼会的仪式感极强,时人记载,会议程序如下:一奏乐。二宣布开会理由。三读烈士事略。四奏乐。五宣读祭文。六演说。七散会。悲壮的音乐,一个接一个的演说,把追悼会的气氛推向高潮,“演说时慷慨淋漓,鼓掌之声不绝。最后某女士演说,悲怆泣下,全场大哭。”这样的大哭,不止是发泄悲愤,还是积累悲情。下面就该进一步行动了。有心人还记了一笔:“是日掷毁之草帽,达数百顶云。”在当时,学生戴日产的草帽,是一种时尚,这些被扔掉的草帽,无疑都是日本货。预示着抵制日货的更广泛的运动,就此登场。

上海的郭钦光追悼会,开得比北京还要隆重,最特出之处,筹备者预先由几所女子学校的学生,准备了2万顶“白色软制”的帽子,开会的时候,每人1顶。时人回忆,制作这样的帽子,是为了替代日本草帽,开完会,不用扔帽子了。该回忆还说道,“是日男女学生无一不戴此帽者,行列中复杂以联、额、徽、帜,远望直一片白云,神情非常悲壮。人数之多,行列之整,气象之庄严,可称稀有。”而据当时媒体的报道,追悼会召开当日,“其时天色阴沉,若为一种怨气所充塞”。与会者男女学生万余人,“会场中设烈士遗像,环以花圈,两旁分布军乐队”。各位代表演说完毕,全场举行追悼礼,“向郭君遗容馨折致敬”,女校唱追悼歌,歌曰:“黄河如带,泰山若砺,大好是中原;商献于地,督亢呈图,媚外无心肝;血性男子,爱国健儿,赤手挽神州;城狐未除,陈东骤死,一死警千秋。”这样的追悼会,对于激励士气,非常有效,堪称动员的利器,上海追悼会开完,学生们就直接整队涌向商会,促使商会同意开展三罢,立竿见影。

在武汉,追悼会开得更是气象森严,庄严无比,参加者须衣冠整洁,入场时签名,领受素花,入场后20人一排,到礼堂行鞠躬礼。会场奏军乐,声调凄凉。后来成为著名律师,二七大罢工烈士的施洋,在追悼会上宣读祭辞:

呜呼!胡天地之无知兮,令君等以偕亡。彼跳梁小丑兮,犹横暴以狓猖。岂忠鲠之诤言兮,于斯者而不能容。乃卖国之奸人兮,且负势而称雄。抱耿耿之孤忠兮,遂殉身以莫惩。苟死而有知兮,既愤赍志而能瞑。愧吾曹之碌碌兮,终因人而成事。愿□□□涉长逢兮,必继君之英志。叹物极而必反兮,喋血以指仁川。得奸人而寸磔兮,应含笑于九泉。既名传于史策兮,将植五人之碑碣巉巉。苟魂魄之归来兮,尚不弃而鏖旃。尚飨。报道说,“施君读时泪随声堕,继则咽不成声,至祭者亦均呼咷痛苦,声振全场。”

不仅学生动情,市民也动了起来,汉口市面,各个商家门口,挨户悬挂白旗,以示哀悼,更有一班道士,“邀集同业数十人,设坛在无常街后首,建醮超度,所有一切费用悉由道教同人捐助。早晨锣鼓喧天,布置颇形热闹,红男绿女前往观看者,极形一种悲天悯人态度”。

同类推荐
  • 伊恩·麦克尤恩小说成长主题研究

    伊恩·麦克尤恩小说成长主题研究

    本书以麦克尤恩的几部主要小说为研究对象,以“成长主题”作为研究麦克尤恩创作的切入点,解读其文本的意义和价值。伊恩·麦克尤恩被公认为英国的“国民作家”,是当代西方文坛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在麦克尤恩四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成长主题”贯穿了其大部分小说作品,重要性显见。本书认为,麦克尤恩的小说继承了西方小说“成长书写”的传统,但又呈现出其自身鲜明的特色。该书为学术类专著,适合英美文学专业的学生和研究者参阅,也适合普通文学爱好者阅读。
  • 蚂蚁部队:八一五后滞华日军覆灭记

    蚂蚁部队:八一五后滞华日军覆灭记

    1945年二战结束以后,驻扎在山西的侵华日军第一军六万名官兵惶惶不可终日。帝国大学毕业的高才生城野宏参谋以他无人能敌的口才,给处于绝望之中的第一军将领们描绘出了一幅充满希望的蓝图,使他们相信,日本战败了,只要第一军残留山西,控制山西的资源,就是对天皇,对日本最大的忠诚!六万驻晋日军只要能智慧地利用阎锡山对共产党不共戴天之仇恨,以及与蒋中央难以调和的矛盾,争取到阎锡山的庇护,便可以继续留驻山西,并将山西丰富的煤铁资源牢牢控制在手中,为日本未来的复兴,保存一个取之不竭的物资基地,和一支精锐的先遣军。
  • 冰上彩虹

    冰上彩虹

    张虹在索契见到了习主席!这个消息一夜间在解放军冰上基地传开了。本来张虹就备受战友们的关注,听到这个消息,战友们纷纷观看习主席看望中国体育代表团的视频。看着视频里张虹站在习主席身后合影留念的镜头,战友们觉得她是那样的幸福!当张虹代表速滑运动员向习主席介绍冰刀的时候,首先向习主席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这个军礼让官兵们备受鼓舞。习主席2月9日在俄罗斯访问期间,看望并慰问了参加2014年索契冬奥会的运动员和工作人员。
  • 世界帝国史话:波斯帝国

    世界帝国史话:波斯帝国

    本书包括:波斯帝国的兴起;波斯帝国的强盛;希波战争;波斯帝国的衰亡等四部分内容。波斯帝国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世界性大帝国,是世界帝国的领头雁。本书介绍了波斯帝国的文化和辉煌的历史。本书力求客观地反映波斯帝国由兴到衰的历史全貌,全书分为4章,用20多万字对波斯帝国整个兴衰史作了简明系统的全面叙述。
  • 老舍曲艺文集

    老舍曲艺文集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
热门推荐
  • 冰与火之歌—野人为王

    冰与火之歌—野人为王

    巨人是我们的战士冰狼是我们的宠物猛犸是我们的骑士巫师是我们的领袖当我们越过绝境长城之时,整个世界将为之颤抖——北境之地将是我们的牧场南境诸国将是我们的田亩夏日之海将是我们的澡盆瓦雷利亚将是我们的工坊这是野人称王,永不为奴的故事。“当维斯特洛大陆的诸侯贵族还玩着权利的游戏之时,从维斯特洛和索斯罗斯,从日落之海到夏日之海,从铁群岛到石阶列岛,从临冬城到君临红堡,一副横贯世界的铁幕已经落下,是时候全世界的人民一起联合起来,反抗来自绝境长城之外的邪恶势力,为了我们的文明,我们的信仰……”——龙母的铁幕演说“呵呵!来,我们杀头龙庆祝一下!”杰洛特如是说。权友加q群2012704279
  • 梦里乔木

    梦里乔木

    一夜穿越,误入光怪陆离的异世,谈情说爱,修仙战斗...从她踏入异世的那刻起,所有人的宿命都已注定。人族,龙族,人鱼族...都被卷入巨大的阴谋中。………………………………………………………………当他用极度冷漠的眼神看着她时,她想开口辩解,说出来的却是:“爱上一只海鲜,不是我本意。”“若这是梦境,醒来后,我希望什么都不记得。”………………………………………………………………他却不再看她,眼里尽是另一个女人:“我可以用千万年的时间等待她。”“作为记忆只有七秒的鱼,我却要用一生来追忆。”………………………………………………………其实我们都一样,只是更爱我自己。
  • 妈妈的心

    妈妈的心

    本书作者先后在内蒙古、西藏,新华社、原广电部、中国记协等多个领导岗位上任职,长期以来对包括邓小平等老一辈领导人,以及周惠、李贵、钱学森等长者的风范都有亲身感悟,多年以来,形成许多思考,诉诸文字而成此书。
  • 有多深爱,就有多美好

    有多深爱,就有多美好

    《有多深爱,就有多美好》一书,文章精选自美文作家张亚凌在国内外报刊发表的散文随笔,书中数十篇文章被选作中考真题及高考模拟,收录进寒暑假作业、地方语文精英教材及多种课程辅导资料,多篇文章被译为英文,深受读者喜爱。
  • 晴语修仙记

    晴语修仙记

    一个暖如阳,一个冰如霜,看性格迥异的姐妹俩,是怎样走自己的修仙路
  • 慧缘佛医学

    慧缘佛医学

    慧缘佛医学是慧缘上师数十年来对佛教医学研究应用和教学的总结,有很高的研究和实用价值。 慧缘佛医学的问世,不仅向人们揭示了佛教医学的奥秘和特点,其最大的愿望是给各寺庙有志研习佛教医学的僧尼法师们提供一本完善的学习范本,也给对佛教医疗学有兴趣的各界人士提供了一本参考书,书中较详细地介绍了佛医学的来龙去脉,佛教医学神秘的特点及运用方法,并将现代中西医学理论和方法与之相结合,使佛教医疗学更趋于完善,也使之更便于学习和运用。 由于本书是向人们提供一种古老而新颖的医疗保健和养生方法,其中许多方法对很多疑难杂病具有独特和神奇的疗效。
  • 温澜,你的潮生

    温澜,你的潮生

    遇见你温澜潮生.[挑战史上最简洁简介,有趣的灵魂终将在这里相遇]
  • 北京男子图鉴

    北京男子图鉴

    新书《互联网女子图鉴》已开始连载,欢迎收看。交流可加:883033761本书的剧情到此为止,后续内容请移步《北京男子图鉴—社会篇》观看!谢谢支持!什么东京,北京,上海女子图鉴的,为什么男子就不能有个图鉴呢?男主角是个无名小卒,他要如何跻身于北京这个大都市里?他要如何生存在人吃人的互联网行业里?他是如何看待周遭雄性的生活的?本小说会告诉你答案!(本故事纯属虚构,出现的地名亦真亦假。)现实主义小说,第一人称单男主,无女主
  • 通天仙路

    通天仙路

    风雪交加,霜寒刺骨,一个老工匠从街上收养了一个快被冻死的孩子。得军火,锻兵器,一身神技,引得八方相求。习武道,护家国,拳打乾坤,脚踏通天仙路!
  • 凰妃浅笑:废柴杀手逆天下

    凰妃浅笑:废柴杀手逆天下

    她是杀手界的“废物”,却没人敢轻视她。惊才绝艳,惊鸿一瞥,天下臣服。一朝穿越,竟成了一个只记得姓氏的迷之少女。也好,省得她与奇葩们费脑力斗智商。遇到他后,她立刻改主意:我靠,还不如宅斗呢!他是弑光之王,冷酷无情,一张黑色面具遮挡着他的绝美容貌,也压制着他的感情。当面具掀开,他又如谦谦君子,无数少女为其倾心。繁华城外月色凉,竹林湖畔初相逢。他与她相逢,自此天上地下,舍命相陪。他说涉过崎岖,只是想再看她一眼……她说逆转天下,只为此生与他一起……天命说,她与他注定为敌,永世都不可相爱……她轻笑,天是什么?命是什么?人在做,天在看,那还请这片天好好看着,看她如何一手逆乾坤,破这天定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