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6300000024

第24章 五四运动好玩的零碎(2)

在人类历史上,外人下毒,一向是跟排外风潮相伴而生的一种谣传,每当一个地区发生瘟疫或者其它灾难的时候,排外总是一个地区居民缓解焦虑的一种选择,而外来人下毒,则是排外行为的最好解释,它提供了人们疯狂排外暴行的合法性依据。在欧美历史上,这样的事情,也屡见不鲜。被怀疑下毒的人,依次为犹太人、吉卜赛人和中国人,或者其它东方民族的人,越是跟自己文化差异比较大的外来人,被怀疑下毒的可能性就越大。反过来,在中国近代的排外风潮中,西方人则成了当然的“下毒者”,在太平天国覆灭到义和团运动兴起的这30多年里,在众多的打教风波中,洋人下毒,成了一个永恒的主题,只要有瘟疫发生,谣言就会自动生出来。1892年,在广东揭阳流传的一份打教揭帖,专说洋人下毒,说是洋人会在“饼馃糕糖”里下毒,然后给孩子吃,会在东西里下毒,送给人拿了就中毒,会在钱上下毒,会在笔里下毒。后来发展到有瘟疫发生,大家怀疑洋人下毒,没有瘟疫,大家也认为洋人会下毒。总之,只要存在冲突和紧张,洋人下毒,是人们谈虎色变的一个永恒话题。义和团运动中,并没有伴随大规模的瘟疫疾病,但在许多义和团的揭帖中,都附有所谓的解毒药方,说是中了洋人下的毒之后,按方抓药,可以无事,比较典型的有“乌梅七个,杜仲五钱,毛草五钱”,或者“吉豆一碗,乌梅七个,大王麦七个,花生十个,白菜疙瘩七个,红糖一两”。有意思的是,前一个所谓解毒药方,在2005年的非典危机中,也出现并流行过。

五四期间洋人下毒的谣传,由于普遍的仇日情绪,理所当然单一地集中在日本人头上。从目前的史料看,恰是当时中国最现代化的大都市上海,这样的谣传最多。据英美公共租界工部局警务处的报告,自上海开展声援北京学生的三罢运动以来,有关日本人下毒的谣言就满天飞。尽管工部局警务处经过仔细的调查,发现所有的下毒事件都子虚乌有,但谣言却没有止息的意思。一些中文报纸,也“每天不断地刊登一些假想中的防毒案件,致使中国居民信以为真”。后来,工部局警务处采取了强制措施,迫使中文报纸撤掉这些报道,并不断发布工部局的辟谣公告,租界内的谣传才在逐渐平息。但事实上,谣言完全的平息,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即使租界内没人敢传谣了,但华界还在传。华界政府也出告示辟谣,强调这种谣言,“全系奸人捏造”,“捕风捉影,全属无稽”。但一点作用都没有。后来,连上海的周边地区,都在传,害得不明里就的人,神经过敏,平白生出很多事来。事实上,只有在运动本身平息了,谣言才会逐渐销声匿迹。

最吓人的谣传,是传说日本人在公共自来水里下毒,而且听说在法租界南阳桥附近,已经当场拿获了一个“置毒药于水筒之日人一名”,因此,华界的每个自来水水筒边,都已经加派“岗警防范”,云云。又有传说,日本人在旅馆的茶壶里下毒,被当场抓获。还传日本人拿瓶毒水,倾入居民区的井中。此后所有的饮水井,都加上了盖子。总之是风声鹤唳,一夕数惊。当年反洋教和义和团运动期间,有关洋人下毒的谣传,口传之外,主要通过揭帖流布,五四时期则有传单性的街头小报。当时上海有份小报《救亡雪耻报》,这个小报上就有关于日本人下毒的“亲眼所见”:

啊!中国人的生命!那里有公道!那里有王法!

最近城内外流传着关于某外国人在食物中下毒的消息,当我第一次听到时我想那是不可能有这样的行为的,只不过是谣言而已。然而后来我不仅听见这些事实,并且亲眼看见这些事实。

昨天上午当我走入城里侯家浜时,我看见一个小孩从小贩那儿买了一块糕来吃,这孩子觉得不对,便把吃过糕的一块从口里吐出来,立刻嘴唇上起了一个泡。当我在北海路,万年楼茶店时,我看见一人送蜜饯给小孩吃,旁一老人看了便制止说,吃这东西,而将此物投入水中溶解,这时水便沸腾起来。他要抓住这人,但被其逃掉了。

这是我亲眼看见的,决不是谣言。

这样的小报谣传,跟此前反洋教和义和团运动期间洋人下毒的同类揭帖,非常相似。都强调“亲眼所见”,前面提到的1892年传洋人下毒广东揭帖,结尾处也强调,这些事“盖系海丰秀才在南阳教书目见”。而义和团期间一份玉皇大帝下凡传谕灭洋的揭帖,也强调是“亲眼所见”,而且赌咒发誓,说是如果假造,“五雷将劈了我”。显然,这样的强调,无非是借以“亲见”强调揭帖的真实。

其实不用赌咒发誓,强调亲眼所见,“证据”自己就会冒出来。谣言满天飞,类似的“事证”,突然之间就满街都是了,自动出来证实这些谣言,不是空穴来风。首先,日本和朝鲜人的行为,在国人眼里,开始变得可疑起来,怎么看怎么有鬼。但凡见着有拿粉状药包,甚至牙粉,以及上药店买药、手拿药水的日本人,都会被人怀疑为下毒之人,弄不好,会被多疑的居民扭送警察局。有两个日本人上街买药,带着两瓶药水在街上走,忽然之间后面就跟了一大群中国人,而且越跟越多,大家哄传,这两人是前来下毒的。最后警察出面保护,总算没有出事。不仅粉状和水状的东西可以是毒药,连铜圆,也可能被人怀疑为带毒,如果有人碰巧把一枚铜圆掉到水缸里,即便这个人穿着打扮不像日本人,也会被视为乔装的日本人下毒。

“打酱油”是现在人特别的调侃性的网络名词,但早在五四时期,在洋人下毒的语境下,外国人打酱油则有了麻烦。有一次,一位高丽人到酱园打酱油,就遭遇了这样的麻烦,因为市民将他当成了日本人,非说他是借打酱油之机,在酱园的酱油缸里下毒,高丽人走掉了,但酱园老板吃了亏,最后他不得不把酱缸里所有的酱油都倒掉,众人才罢手。两个日本人,买了两瓶酱油,“因瓶上稍染污秽,在华法交界自来水龙头上洗濯”,有了更大的麻烦,众人非逼得租界的安南巡捕把他和酱油送到捕房验证确是酱油,才算了事。据目前掌握的资料看,上海是民众对日本人下毒过度敏感的地区。但不意味着其它地区就没有这样的谣言和相应的恐慌,北京游行请愿的学生,也曾担怀疑过一个日本记者下毒,将之扭送警局。

中国人和日本人朝鲜人,往往不那么容易识别,疑心一起,见到有人拿药瓶,尤其是带西洋字码的药瓶,民众就会生疑。一次一个西药房派人送药到某工厂,结果路人以为是送日本人支使前来下毒,逮着就一顿好打,结果受伤送了医院。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孩,只因带着两个药瓶在街上走,也被民众怀疑是受人指使下毒,将孩子扭送往警察局。下毒谣传,已经引起了相当广泛的群体性恐慌。这种时候,如果恰好有人因天气炎热而群体性中暑或者食物中毒,大家想都不用想,就会把账算到日本人身上。恐慌,因为有了“切实的”证据,而愈演愈烈。

跟群体性恐慌相伴而生的是暴力。尽管五四运动的发动者强调文明抗议,摒弃暴力,但在“下毒”威胁下的民众,处在恐慌之中,针对日本人的暴力事件,事实上很难控制,这一点,在上海,表现得相当明显,而上海恰是下毒谣传最为流行的地方。日本人在街上行走,不断出现遭遇袭击或者群众围观的事件,一个日本人骑脚踏车在虹口西华德路上行走,被一群小孩发现,“大呼‘东洋人’来了”,吓得他急避疾走,跌倒在地。上海罢市第四天,有两个日本人迷路,也差点被居民群殴,急往岗亭求助警察,方才得免。然而,去乡下的日本人,就没这么幸运,一个名叫片冈恒雄的日本人,乘一辆黄包车在沪西郊外,被乡人发现,误以为他是来下毒的,结果遭数百人群殴,以致重伤。如果有中国人这种时候穿日本和服出行,挨揍是肯定免不了的。

可是,误会也是难免的。被乡下人误为日本人来下毒的中国人挨揍的事,时有所闻,连上海驻军的现役军官,一个营副,也在城郊龙华附近被误为下毒之人而遭痛殴,惊动了上海护军使卢永祥。最严重的一个事件,是官拜淞沪护军使咨议官、陆军少将的官成鲲,居然也在行走城郊时,被乡民误会成前来下毒的日本人,而正赶上这位少将又言语不通,估计态度又不好,结果误会更深,一顿暴打之后,竟然殒命。

需要一提的是,在这种恐慌气氛中,整体上在运动中比较克制的日本侨民,也有人意欲斥诸暴力,对付中国人。公共租界警务处的报告说,在1919年5月27日,发现两个日本学生佩戴手枪,说是要“打中国人”。这种来自日本人的反弹,无疑加剧了空气的紧张与恐慌。

一场新式民族主义的运动,一场组织和参加者都在刻意避免不文明的运动,在一个类似巫术的下毒魔咒上,却出现了旧式种族排外运动的影子,从谣言的制造、流行、对运动动员的作用,都跟五四运动所要刻意避免的“盲目排外”的反洋教和义和团运动,有着非常相似的品相。从本质上讲,它们是完全一样的东西,都具有煽动民众情绪、加热运动气氛的动员作用。海外五四研究的大家周策纵认为,“尽管这场运动带有强烈的民族主义印迹,但它本质上并非一场排外运动”,而且五四运动“在相当程度上是一场西化运动”。甚至还说,五四的反日运动,不是针对日本人或一般的日本思想,“而是针对野心勃勃的日本****分子”。在周先生看来,五四的反日过激情绪,仅仅是支流而已。显然,周策纵先生对五四运动过于理想化了,没有看到这个运动弥散之后的底层反应,事实上很难说运动的参加者所敌视的日本人,仅限于“****分子”。尽管五四时的情景,跟义和团不一样,知识界对于文明和西方世界的认同,今非昔比,自戊戌以来,日本也一直是作为中国知识界学习西方文明的榜样存在的,但是,我们看到,这场文明的抗争,却依然将自己想当然的最不文明的巫术伎俩,安在了他们的头上。事实上,五四运动尽管表现了对西方的亲和,甚至在遭遇租界当局武力镇压的时候,仍然保持了这种亲和,但并不意味着运动就没有排外的意思,只是运动的参加者将排外的对象,限制在了日本一国,日本一国之民而已。后来的历史证明,中国的民族主义情绪一旦起来,这种限制往往是不可靠的。一场文明的民族主义运动,只要需要表达对列强的抗议,只要动员波及了社会的下层,对抗议对象的敌视,很容易转换成最古老的巫术魔咒。因为只有这种魔咒,才会真正激起下层社会的恐慌和敌意。若要广泛动员,就需要敌意,有了敌意,恐慌也就难免。在运动热潮中,尽管主导运动方向的学生和商人中,不乏明智者,但却很少有人会站出来辟谣,往往宁信其有,不信其无,有意无意,推波助澜。在日本人坏这个大前提下,运动的参加者,即便是有知识的大学生,其实对这种古老的巫术谣言,也没有多大的抵御能力。有知识的学生,在某个具体的下毒的事件中,也许有判断能力,但往往无法否认整体上日本人坏、日本人想要害死中国人的这个大命题,因此,洋人下毒的这个古老的魔咒,就这样在一场说起来很文明很西化的抗议运动中,流行开来。

从义和团到五四,中国人在列强压迫下的危机忧虑始终存在,虽然,五四运动发动和主导者对于缓解危机的方式,跟义和团的农民,有根本的不同,但运动一旦波及了下层社会,这种不同,也就看不出来分别了。反过来,下层社会特有的动员方式,特别是这种方式奇强的动员效果,也感染着运动的上层,使得那么多受过西式教育的学生和报界人士,对这种荒诞不经的谣传,采取默认的态度,有的人甚至不惜推波助澜。在“动”起来的群众面前,即便有头脑清醒的人,大概也很难会站出来给群众“泼冷水”,处在群体性运动的人,运动起来的时候,运动,往往就意味着一切。从这个意义上讲,义和团和五四运动之间,并没有一条可以截然分开的鸿沟。

租界里的镇压事件

我曾经讲过,在整个的五四运动中,发生学生游行示威,以及开展三罢运动的各个城市,基本上没有出现军警镇压的场面。即使学生采用强制手段没收日货,拘禁卖货人,押人游街,警察的干预也是温和的。没有军警开枪的记录,少数几例被军警刺刀伤到的事件,到底是学生自己找上去碰的,还是军警主动的还不清楚。在五四期间,总体上是军警怕学生,不是相反。就连皖系军人控制的省份,比如湖南和安徽,也没有发生镇压行为。一向名声不好的安徽督军倪嗣冲和湖南督军张敬尧,都表现出了相当的克制。同时,尽管运动是反日的,但由于学生的有意克制,除了福州之外,也基本上没有发生跟日本人的冲突。反过来,也可以说是在华众多的日本人,由于日本政府的限制,也表现出了克制。

一般来说,五四运动,是得到了西方人好评的。从国际形势而言,中国人在五四运动中表现出来的反日情绪,以及对段祺瑞政府亲日政策的批判,是应该受到西方人欢迎的。因为,毕竟在一次大战期间,日本趁欧战之机,在华的势力扩张,是西方不乐见到的。因此,无论西方的舆论,还是在华的西方人,尤其是英美人,对五四运动,大多抱有善意。反过来,参加五四运动学生和商民,也是把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视为盟友的。从运动伊始,就在竭力争取他们的支持。

同类推荐
  • 2016中国年度散文诗

    2016中国年度散文诗

    《2016中国年度散文诗》由王剑冰主持编选,选取耿林莽、许淇、曹雷等人的诗作,约八十余篇目。诗歌从个人心理幻想、往事回忆到对当下的描述,皆有涉及,题样广泛,思想丰富,语言优美,充满了艺术性与哲理性,是对2016中国散文诗领域的概括与总结。
  • 放弃旅行

    放弃旅行

    纪德是个真正做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作家,《放弃旅行》择取其游记的代表作品,纪德在其中严厉批评了法国的殖民政策,揭示出殖民制度不可避免的恶果。纪德的游记创作既有个人情怀的抒写,又富有饱满的政治热情和诚笃的人道主义精神,在其整个创作生涯中占据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译文华彩”是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的全新书系。主题明确,分辑出版,每辑五种,配以符合主题风格的精美封面,由新生代优秀设计师周伟伟老师操刀设计。内容上,充分利用上海译文出版社强大、受到广泛认可的译本资源,撷取其中的名篇成册,第一辑的主题定为“漫游”,收录纪德、海明威、劳伦斯、永井荷风、毛姆五位文学名家的游记文字,分别为纪德《放弃旅行》,海明威《巴黎永远没有个完》、劳伦斯《漂泊的异乡人》,永井荷风《荷风细语》和毛姆《国王陛下的代表》。
  • 枯荣家园梦

    枯荣家园梦

    本书内容包括:沉沦的国土、世纪末的忧思、倾听大地、温柔亡国、污染包围中国、谁在谋害大地母亲等报告文学及散文作品。
  • 荣毅仁的前半生

    荣毅仁的前半生

    全书分《荣毅仁的前半生》和《荣毅仁的后半生》两册。本书为《荣毅仁的前半生》,主要叙述荣毅仁从圣约翰大学毕业,正式进入家族企业任职后,道路曲折、险情重重的经历。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荣毅仁经受了深重的磨难,然而他和荣氏家族矢志不渝,出生入死,艰难图存,坚守民族气节。在历史转折时期,荣毅仁做出正确抉择,顺乎历史大势,为新中国经济恢复和工业化的启动出谋献策,竭尽全力。在公私合营中,荣毅仁率先交出荣氏二十余家企业,以振兴民族实业,表现了可贵的家国情怀和民族大义,被誉为“红色资本家”。
  • 辛白林(莎士比亚经典作品集)

    辛白林(莎士比亚经典作品集)

    《辛白林》是莎士比亚后期1610~1611年的喜剧作品。此剧描写不列颠国王辛白林,他的女儿与青梅竹马的恋人普修默私订终身,令辛白林大怒,一气之下将普修默放逐到遥远的罗马。遭放逐的普修默深信,妻子绝对会对他忠贞,但普修默的朋友埃契摩却认为公主铁定会改嫁。两人于是打赌,埃契摩若能取到公主手上的手镯,普修默便输,并将戴在自己手上象征爱情的戒指输给他。奸诈的埃契摩为了赢得那只手镯,使出各种谎言与骗术,甚至还厚颜向公主求爱,但聪明的公主化解了埃契摩所有的骗局,证实了自己纯洁的心意。
热门推荐
  • 江湖有余梦

    江湖有余梦

    余梦为执念,青锋断恩仇。江湖有剑与酒,执念是情与伤。每人心中都有执念,一个执念就是一个故事,没有系统,没有金手指,不喜勿入!
  • 二哥

    二哥

    二哥不是亲二哥。我看过家谱,我和二哥刚好是五服的本家兄弟。那天早晨,接到父亲的电话时还不到六点钟。那会儿,我还躺在苏州的一家宾馆里。我是跟单位的一名同事陪同法院的两名法官去苏州出公差的。接通了父亲的电话,父亲沉默了一下,唉了声说,立端死了。啊?我感觉血冲了一下脑门。我来苏州的前一天就在老家的,而且还遇见了二哥,跟他说了话。他整个人看上去精神头挺不错的,好好的怎么就死了呢?父亲说,他发病了,趴在稻田里让泥水呛死的。我心悸了一下,又沉默了一下,问,什么时候火化?
  • 独步天下:一怒为后

    独步天下:一怒为后

    痛失所爱,陆知离魂穿异世,成了戴府相貌奇丑的二小姐。世人都说天命不可违,唯她不信天命,偏要与之抗衡。当皇权更替,当兵临城下。逆犯余孽如何?乱臣贼子又如何?就是要让这天下人知道,她陆知离既可以在辉煌时载军功荣归帝京,也能在没落时反手颠覆江山!
  • 安得此生若繁花

    安得此生若繁花

    她穿越异世,却发现五岁之前的记忆全部丢失。她是个非典型的大家闺秀,别人都忙着琴棋书画,她却总是吊儿郎当。他是皇帝最小的弟弟,辈分上还是她的长辈。当两人步步靠近,在诡谲云涌的朝廷中,如何相守此生?
  • 当恶毒女配遇上穿越女主后

    当恶毒女配遇上穿越女主后

    当恶毒女配遇上穿越女主后,恶毒女配从来只有一个下场,不是被女主弄死,就是被男主,男N号弄死。许长欢见到女主第一眼,就被她头上的女主光环差点闪瞎了眼。她狡诈,嚣张,爱财,脾气爆,全城皆知,可偏偏,她就是比所有人都过的好。
  • 总裁二婚妻:秋遇东阳

    总裁二婚妻:秋遇东阳

    平凡女孩被白氏集团总裁看上,几经周折,她给他生了个孩子,最后却把自己的青春浪费在他身上……他利用车祸骗他三年,她精心照顾他三年,受尽他的暴打,最终,谎言被拆穿后,他和她离了婚“你连你维维的抚养费都不让我出?我至少是他的父亲。”“你还知道你是维维的父亲?”他,顾东阳,是世界跨国集团的CEO,从五年前就看上了她,却因为一次出差错过,如今她让他好心疼……“东阳?”“你认识我?”“不认识。”……“跟白逸天离婚吧!不要委屈了自己。”“不,我不会和他离婚的。”“因为我爱他”……“白逸天,你让我的女人委屈了这么多年,我这么能放过你呢?”
  • 引灯记

    引灯记

    初开天地时,一名手持灵柩灯的道人大战群魔,将光明归还人间,被后人称为燃灯道人,而那灯光散尽,化为人化为物永驻人间···这便是莲桐市的来由。这个小镇的许多秘密藏于光明之中,需要勇敢的人从黑暗中走出来去探寻。自卑的人,懦弱的人,狡猾的人皆为此而来,因为他们是还愿人,他们要用双手将每个亡魂送往往生之路,生者将亡灵送回家,而亡灵将生者引出黑暗,上演着一个个关于治愈的故事。高智商低情商的刺猬少女与老狐狸帅大叔联手捉‘萌鬼’,从初识的不待见到后来携手并进,与朋友,家人一起并肩作战,的爱情轻喜剧治愈文。
  • 这年头做鬼有点难

    这年头做鬼有点难

    这世界上应该没有比姜小佛更悲剧的鬼了,找不到去阴间路,久久的滞留在人间……忘记自己的前生,导致自己拿不到供奉,缺衣少食。不过,在遇上了一个全身泛着白光的男人后,姜小佛的鬼生就此改变。被这个男人带着去偷供品,让别的鬼给自己送钱,更是拥有一副美好的肉体,能让姜小佛感受到温暖。不过鬼终究是要离开的,姜小佛却发现自己舍不得了!
  • 清寒为卿

    清寒为卿

    十四岁前,我有月姑,有福叔,有师傅,有阿花。未曾想一夜之间一切都变了。揭开十四年前的伤疤——灭门杀父之仇。......都闻醉花楼来了个仙女儿,拔得头筹,夺得花魁。肤如凝脂,貌如天仙。就连七皇子颜卿尘都摆驾楼下。.......世人如何与我无关,我只要我的清寒。
  • 寂寞的安慰

    寂寞的安慰

    北京的四月啊,春机盎然。那时候的章子怡可能就是在学校门口表演的小短剧中的一个小女生,仅此而已。如果她还算够用功的话。有一个男生从墙内扯出来一根塑料水管,沿着矮矮的墙头,然后他顺着水管爬了过来,还有一个女生在声嘶力竭地哭着。我在愣了足足有十分钟之后才发现,这是在伪造一个滴着雨水的屋檐的镜头。算不上太夸张,女生继续忘我地哭着,嘴巴里念念有词。管不了那么多了,我继续眨巴着眼睛看她,有些嫉妒,很真实的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