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6300000033

第33章 被五四引爆的北洋裂变(4)

一个说法是,吴佩孚托人找到谭延闿和赵恒惕的好朋友童锡梁,从长沙来到衡阳,托他带话给谭、赵,表达休战之意。还有一种说法是,吴佩孚派后来成为他第一号谋士白坚武来到湖南永州,谭延闿的驻扎地,“暗示吴将按兵不进”。然后谭延闿派萧仲祁回访,据说吴佩孚“接待颇殷,饮酒和诗,意气殊洽”。交战的双方接上了头,休战就休得比较踏实了。一来二去,双方的主帅也见了面,吴佩孚就是在这个时候,跟湘军实际的统帅赵恒惕订交。赵恒惕也是湘中一员很有本事更有见识一个战将,吴佩孚钦佩他居然以数千收拢来的散兵,打败了张怀芝一个主力师,双方惺惺惜惺惺,彼此的友谊一直延续到两人生命结束。吴佩孚年谱的作者,对吴佩孚休战罢兵,跟南方合作这件事,描述得很有戏剧性:1918年“端午节前夕,接段祺瑞急电,饬进攻两广,并允以广东督军为酬,先生批一‘阅’字,明日邀全军团以上军官与湘军各将领驻衡代表高会饮酒,众大惊诧”。

吴佩孚按兵不动,急坏了段祺瑞和徐树铮。一面给了吴佩孚一个“孚威将军”的头衔,一面由徐树铮亲自出马,亲临衡阳前线,指望靠他的三寸舌,说服吴佩孚继续南下。孚威将军这类头衔,在级别上虽然跟督军一样,但属于空头衔,当然,这种头衔给一个下野的将军还是给一个实权的师长,意义是所有不同,但毕竟跟一省督军不能比。此时这种迟到的安慰奖,对吴佩孚根本是没有用的。时人有评论曰:

吴氏为识时之俊杰,胸中自有一定之主张,岂区区之虚荣,遂足以使之入于彀中哉!

不过,亲到衡阳劝驾的徐树铮,却以为自己的一番口舌功夫,已经打动了吴佩孚,大功告成。因为在劝说吴佩孚的同时,他以奉军副总司令的名义,调来了3个师的奉军,开到湘东,大兵压境。一向自以为智谋过人的小徐,一相情愿地认为,前有高官厚禄为引诱,后有虎狼之师督战,不愁吴佩孚不就范。安排停当,徐树铮给段祺瑞发了个电报,老段接报大喜,立马给吴佩孚发了一电,极尽笼络之意,开了总理给一个师长直接联系的先例。亲政府的《公言报》,也忙不迭地发表社论,批驳吴佩孚顿兵不前,是因为没有得到湘督,而心怀不满的言论。说是张敬尧做湖南督军,本出于曹锟的“推举”,因此,所谓曹锟、吴佩孚的不满,无非是谣言,“今吴氏奋斗如故,曹氏督率如故,则与中央发生意见,自非事实。”

没想到,几乎在顷刻之间,吴佩孚就给《公言报》一记耳光,他到了衡阳,按兵不动,并没有“奋斗如故”。小徐和老段的如意算盘,全都落了空。最糟的是,连已经向南开拔的奉军,也变了卦。原本他小徐能调动奉军,是因为在北军发动第二拨攻势之前,他策划让奉军从秦皇岛劫走了足以装备3个师从日本进口的军火,这些军火原本是北京政府以参战名义从日本订购的,小部分应该拨归山西陕西,大部分归陆军部统一调配。有种说法是,可能会拨给江苏督军李纯。徐树铮为了拉拢奉系,不惜破坏规矩,把军火情资违规给了奉系。在他看来,为了能调动奉军南下参战,必须出点血。下这招狠棋,他连段祺瑞都瞒着,老段知道真相后,也无可奈何。而小徐因此,得到了张作霖奉送奉军副总司令作为回报,徐树铮也就大着胆子,调动奉军3个师南下。不过,小徐忘了,作为军阀,土地和军队是命根子,如果这仗在华北打,有扩展疆土的可能,张作霖兴许还会同意,张作霖显然不可能喜欢自己的部队跨越数千里之遥,跑到湖南去打仗。这种打法,纯属于为他人作嫁,自己损兵折将,得不到半点好处。因此,南下入湘的奉军,到底能不能真的投入战斗,其实还很难说呢。接下来又传出徐树铮侵吞了奉军140余万军费的消息,这笔钱,明显是从西原借款中拨出来的。到底该不该给奉军,其实也不一定。但是有此一说,张作霖就可以拿着说事,不久,就借故把已经开到湖南的奉军调了回去,从此,此前一向跟着段祺瑞走的张作霖,跟皖系有了裂痕。

更可悲的是,与此同时,吴佩孚并没有被小徐说动一丝一毫。他有他的主意。吃败仗的张敬尧作了湖南督军,这一件事,就已经让吴佩孚看透了老段小徐这些人不仅不足于成事,而且赏罚不明。断然不可能再为他们火中取栗,南下两广,但掉头北上回家,暂时也不行,他要利用这个机会练兵扩军。一向目空一切的吴佩孚,根本没把进入湘东的奉军当回事。

吴佩孚是军阀之林的后起之秀,要想出人头地,必须得有实力。比起同辈的小旅长冯玉祥来,吴佩孚获取出头的实力,不仅有外面的阻碍,还有内部的阻力。冯玉祥虽然也是个小旅长,却是独当一面,上面没有直接管他的人,而吴佩孚则上面有个曹锟,虽说曹锟在湖南战事发生之前,已经让他做了第三师的师长,但其中的1个主力旅的旅长,还是曹锟的旧人,资格比他还老。说明曹锟还不想让他完全说了算。让曹锟彻底放手,只有战争,开战之日,就是曹锟这个憨蛋放权之时。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吴佩孚乐意打这场仗的缘由。打起来,一切就得服从战事的需要。果然,通过指挥作战,吴佩孚成功地让曹锟同意换掉了第五旅旅长张学颜,整个第三师,都变成了他的人。

一个第三师,远远不能满足吴佩孚的胃口,他还要扩军。在湘南期间,不仅手下的第三师和4个刚编成不久的混成旅人员得到了补充,而且又编了4个补充旅,达到近3万人枪。实际上,比别的省份一个督军所能控制的武力还要庞大。关键是,这些人马都听他的。按军阀的惯例,部下一旦坐大,就会反叛主公,自立为王。但是,吴佩孚不打算这样做,他不是一个满足于据地自雄的军阀,他有天下之志。为了这个目的,他有野心,重建民国以来西学东渐、礼崩乐坏的道德价值。那种架空乃至反叛上司的人,在他看来,不过是给自己的部下树立了一个学样的典范,他要跳出这个“冤冤相报”的循环,开辟一个新局面。因此,他架空了曹锟,却坚定地表示忠于曹锟。

扩军需要钱,钱从哪里来?当时的军阀,养兵大多靠自己盘踞的地盘,也有时可以从北京政府那里要几文。只要北京政府需要他们行动,就得出钱。此番“武力统一”就是这样一个机会。按理,当时的北京政府虽有中央之名,但其实财力不及一个富的地方军阀,最主要的收入,关税和盐税已经专门划出供给支付庚子赔款,田赋自然是各个地方军阀自己收,一毫也不会上缴。除了北京市的捐税和几条铁路的收入,主要靠扣除当年庚子赔款的关税和盐税的余额,所谓关余和盐余来维持。实在有大项开支,就得发行公债,但公债老是不还,后来也就没法再发。但是,我们知道,在皖系当家的这段时间,公债还能发下去。而且日本给了西原借款,正因为有了这大笔的借款,老段才有本钱“武力统一”,所有前线的军队,也就有了向中央要钱的借口。据统计,在对南方作战战事最激烈的1918年这一年,北京政府的军费开支达到2.03亿元,这些钱,应该说除去中饱、克扣,大部分都奔了湖南前线。当然,老段的亲信将领,张敬尧和张怀芝这些人,肯定要拿得多一点,但对“作战有功”的曹锟吴佩孚,也得给一些。同在湖南的冯玉祥,据说只能领到该领数额的40%,也许最前线的吴佩孚会多一点,但肯定不会足额,否则曹锟和吴佩孚不会总是理由充足地函电交加地向中央索饷。

吴佩孚扩军练兵的经费,一部分当然来自北京政府的拨款,只要老段和小徐还幻想着吴佩孚为他们打先锋,钱或多或少总会来的。还有一部分来自当地的赋税,占了衡阳,衡阳周围的地盘就理所当然由他吴佩孚做主。第三部分来自于西南方面,主要是广西陆荣廷的补助。尽管吴佩孚自己不想打,但西南方面为了更加保险,乐意出血,当然吴佩孚也就笑纳了。

当时的多数军阀拼命敛钱,除了用来养兵,多半都汇往租界,存在外国银行,或者开办产业,一旦下野,就躲到租界里做寓公,几辈子吃不完。连吴佩孚的主公曹锟,都是这样一个人,最无耻的像张敬尧,连自己手下的兵都养得半死不活,有了钱,自己和自己几个兄弟就都私吞,汇往租界,让自己手下的兵,自行“打谷草”,靠劫掠为生。但吴佩孚不这样,他也爱财,但弄来的钱,都用来养兵、扩军、练兵。自己不畜私产,也不允许自己的部下这么干,当时的军阀圈里的人都知道,吴佩孚和他的部下没有钱。所有的钱,都用来购买武器弹药,用来养兵。相对而言,吴佩孚养兵,用的钱要比别人少,他的部下,穿的都很差,吃的也简单,后来直皖开战,媒体报道,说皖军吃的是筵席,大鱼大肉,还加面包汽水的早点,而直军吃的不过是馒头咸菜。吴部从军官到士兵,都很简朴,而且很少见有喝兵血的现象。张发奎回忆,当年他在粤军做小军官的时候,部队军官要扣10—20%的薪饷,士兵不扣,但实际上,士兵每月能领到几毛钱的伙食尾子就不错了,各级军官,都吃空额,而且克扣士兵的薪饷。其他的军阀也类似,奉军士兵,在开拔的时候会发双饷16元,但到士兵手里,仅仅剩下6元。但吴佩孚的部队,这种事不被允许。他的军官和士兵也没什么钱,但省下来的薪饷,没有进军官的腰包,都用来购买武器了。这使得直军的武器,虽然比起用一色日式装备的参战军差些,但差距并不很大。德国制造的野炮山炮,马克沁机枪,都有,就是比参战军少点,汉阳造的步枪,虽说比不上日本的三八式,但也没差到哪儿去。

吴佩孚练兵也有一套,不仅练士兵的作战素养,而且着重约束士兵,严肃纪律。中国军队的纪律,传统就很糟。在明清两代,当兵的人有兵籍,属于准贱民,因此道德约束很差,打仗往往就是士兵发财的机会,所以,民间之防官军,甚于防土匪,所谓“匪来如梳,兵来如篦”的民谣,并不是空穴来风。自晚清以来编练的新式陆军,原本是打算矫正此弊的,但时间一长,故态复萌,北洋军的军纪,好评不多,而北洋军的第三师在北洋军中,有着民元北京兵变的坏名声,臭名在外。吴佩孚一主政第三师,就决心把名声挽回来。

在军纪这个尺度上,世界上有两种军队能打仗,一种是军纪严明的,一种是军纪不严匪气很足,但凝聚力很强的。显然,受过现代军事教育的吴佩孚,追求的是第一种。尽管进入湖南的北军名声很差,祸湘祸得全国舆论大哗,但吴佩孚的部队却保持了良好的声誉。据当时的媒体报道,吴军在湘南时,有一士兵入娼家抢了一个水烟袋而被枪决,部队的驻地,还有人办喜事。说是匕鬯不惊也许有点夸张,但当地老百姓可以正常生活是可以肯定的。在湖南人编写的《湘灾纪略》里,对北军深恶痛绝,唯独对吴佩孚的部队大加褒奖。吴佩孚进驻衡阳后,有一阵传说吴部将要移防,闹得衡阳人心惶惶,吴佩孚不得不出告示,说明自己的部队不会走。吴佩孚的这种独树一帜,给他带来了莫大的声誉,在那个时代,一个既能打仗,又善于治军,部队纪律良好的将领,实在是凤毛麟角。那年月,军人还有一个普遍的毛病,就是吸烟和赌博,吸烟吸的是大烟,当兵的人,有这口嗜好的,从军官到士兵都有,赌就更甚,从晚清到民国,士兵好赌成风,积重难返。但是,在吴佩孚那里,绝无吸烟赌博嗜好者的位置,只要发现,一律赶走。仅这一点,吴佩孚的军队就比那些动辄肩扛双枪的军阀部队要强。

好名声的吴佩孚,不像同样爱惜羽毛的冯玉祥是个老粗,他是北洋军将领中,为数不多的具有秀才功名的人,按陈独秀的说法,他是八股秀才,诗、文都行,不是后来的策论秀才。在衡阳期间,吴佩孚结识了后来成为他文胆的张其锽,一直到1927年吴佩孚失败逃亡,张其锽都一直跟着他,直到有一天遇到土匪袭击身亡。张其锽是湘桂知名的名士,诗文上佳,跟当时的湘军的统帅谭延闿是进士同年兼好友,因参与谭、吴之间的联系,跟吴佩孚相见恨晚,遂入了吴的帐中,后来的五四运动中吴佩孚一系列文采飞扬的通电,据说大多是张大名士的手笔。这些通电之所以一出来就天下传颂,跟张的生花妙笔不无关系。后来吴佩孚的帐下,不仅有张其锽,还有近代著名的诗人杨圻,杨云史。相传,杨云史做了吴佩孚幕僚之后,给他夫人的信上说:“三年择妇而得君,十年择主而得吴。”可见当时文人对吴佩孚的欣赏。

在湘南,吴佩孚掌握了一支3万人枪的劲旅,也基本上搭起了属于自己的文武班底,武将们虽然土了点,像他的谋士白坚武批评的那样,没有洋学生,但个个对他忠贞不贰。通过进军湖南,他得到了常胜将军和儒将两大头衔,一跃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小旅长,变成尽人皆知的名将。在他成为中国第一人,实现澄清天下之志的道路上,还缺一点道义的感召力,有幸的是,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给了他这个机会。

同类推荐
  • 解放运城(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运城(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运城的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 天意眷顾,我们终有一天会各得其所

    天意眷顾,我们终有一天会各得其所

    22个爱情故事,22种跌宕人生。他们一个个都爱得小心而慌张,一路情事,既有身体的坚守,也有内心的一片狼藉。原来,一次恋爱,一个手势,一句诺言,都是他们爱之人生的一种隐喻,不在此时,也在彼地,皆成未了之愿未尽之缘。他们,将拧巴、卑微、纠结和悲凉,一一呈现,又将你温暖打动。不为争执。不为解释。只求默默还原和追溯。
  •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文学理论批评研究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文学理论批评研究

    本丛书探讨中国社会文化转型背景下湖北文学发展的现状及与当代中国文坛的联系、荆楚文化文学传统和地域文化意识在世纪转型期湖北文学中的表现、湖北作家队伍的构成与创作质量的关系、湖北小说诗歌散文创作的基本特色与主要成就等问题。既注意到生活和创作在荆楚大地上的作家的某些与地域文化相关的共性,也充分正视其多元繁杂的特点。充分展示近20年湖北文学成就,指出其某些缺失,分析湖北文学未来的走向并对其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 第二父母

    第二父母

    这是一部反映教师生涯与人生命运的非虚构文学作品。作者记述了自己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所有任课老师的故事,有血有肉,性格鲜明,可亲可敬。作品细节丰富,情节感人,可谓一部教师列传,也是一部中国当代教育史。作者并非在传达那种司空见惯的师生情,而是意在展示独特的精神传承关系:无数品格超拔的老师,用他们的言行滋养了一个个生命;父母生育了我们的肉身,而老师给予我们灵魂。在这个意义上,他们是我们的第二父母。作者不为尊者讳,如实记录其跌宕起伏的人生、命运,因而也是一部深刻揭示老师生存状态的力作。
  • 坟(鲁迅作品精选)

    坟(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热门推荐
  • 民用航空法概论

    民用航空法概论

    本书主要涉及了与民用航空法有关的各个领域,内容更注重实用性,既包含了公法的内容,又包含了私法的内容。主要论述了空气空间的法律地位、国际性民用航空组织和公约、民用航空器、航空人员、民用机场、国际航空运输、我国航空运输法律制度、航空器对地面第三人的损害赔偿责任、航空保险法律制度、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法律制度等,并给出了一些参考案例,同时还附有现行的公约和航空法。
  • 屋顶上的猫大人

    屋顶上的猫大人

    本书由十三篇关于猫的小说组成,包括马克·吐温的《迪克·贝克和他的猫》、爱伦·坡的《黑猫》、巴尔扎克的《一只英国猫的苦恼》等。
  • 魔尊,女皇陛下又丢了!

    魔尊,女皇陛下又丢了!

    她,二十一世纪天才医学生,莫名其妙穿越到异世。当女皇、驭万兽、空间法宝捡不停,混的那叫一个风生水起。他,魔界至尊,天赋卓绝,偏偏对她一见倾心。“墨仟离,我想吃鱼。”“好,我去抓”“墨仟离,这房子真好看。”“打包,带走。”“墨仟离,你怎么对我这么好!”魔尊宠溺一笑“就是要宠到你非我不可!”
  • 余无言医案及医话

    余无言医案及医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凤霸天下:拒做帝王宠

    凤霸天下:拒做帝王宠

    他是名动天下权势滔天的大将军王,她是一心想要逍遥江湖的淡定小女子……他对她绽开了冰封的心,邀她一世宠,却原来不过是权谋之策。她可以爱上他,也可以忘记他,世上好男千千万,何必单单恋上他。公主曰:吾去也,王爷不见!……他绝色乌瞳映出的是她笑颜如花……对着另一个男人!他允许了么?他年,她剑指中原,他兵临城下。那是怎样一曲袖手天下!
  • 且听风生述你来

    且听风生述你来

    如果熬不过这漫漫长夜,且听一听我的故事,黎明前带着你的皮进入这本书吧...
  • 镇海歌

    镇海歌

    一片人与妖和谐相处的大陆,一个穿越来懵懂的少年,一段跌宕起伏的旅程,一首名扬天下的镇海战歌。
  • 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九颂精义论

    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九颂精义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菜鸟指挥官的M51之旅

    菜鸟指挥官的M51之旅

    邹燚发现自己穿越了,还成了一个星际驱逐舰小萝莉的指挥官。邹燚发现自己在即时战略游戏《家园》里,而且在沙漠行星卡拉克旁边。邹燚听到小萝莉说,她检测到了大量超空间信号(本文将会将家园系列三部全部过完。再之后,就暂时不确定了,有太多优秀的太空歌剧科幻作品了,分析一下武器体系,再慢慢设置吧)(反正目前也只是写着练笔_(:з」∠)_不过放心,不会中途跑路,本书一定会完结)(对了,作者是个萌新,写作水平有限,时不时会出现写两章,修改一个月的情况,希望谅解,我只想写出足够优秀的作品)
  • 浮生遇梦

    浮生遇梦

    始于夏,终于夏。于青春年华遇见你,不悔。在青春的旅途中,有你真好。不问结局,不问未来,只在乎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