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50800000023

第23章 生如夏花之白衣卿相柳三变(7)

这里笔锋一转,词人视线重回自身处境:“孤馆度日如年”,这一句又下重笔,极言孤独寂寞的环境里心情之不平静,以致度日如年。从黄昏日暮到深更夜阑,风清露冷,天气渐变,人声也已悄然。至此,情境又深一层。陇水关山是苦寒之地,风露清寒,月明夜静,柳永只身孤旅,深宵独坐。但见长空澄净,银河清浅,明月流光,心底那些绵绵情思竟恍然而至。他不禁遥想那些从前的流年往事,回首看看自己是怎么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在那功名未立时,自己曾流连徜徉于繁华巷陌与红楼香院,倚红偎翠,醉梦贪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如今再回首时,惊觉岁月忽已晚。

“帝里风光好,当年少日,暮宴朝欢。况有狂朋怪侣,遇当歌对酒竞留连。别来迅景如梭,旧游似梦,烟水程何限。念利名憔悴长萦绊。追往事空惨愁颜。漏箭移,稍觉轻寒。渐呜咽,画角数声残。对闲窗畔,停灯向晓,抱影无眠。”

孤独黯淡的驿馆中,风露深重的暗夜里,词人的眼前却忽然出现一片明亮的光色:“帝里风光好。”这是从他青春时代传递过来的亮光与暖色。那时在汴京城里的他正是青春年少,风流不羁。那个时候正是承平盛世,他那时是多么年轻潇洒,一如晚唐五代韦庄的“倚马立斜桥,满楼红袖招”。他与那些同样放浪不羁的“狂朋怪侣”们,成日里在罗绮丛中闻歌笑,倚红偎翠唱新词。然而,很快,这片光亮闪了一下便又消逝了:“别来迅景如梭,旧游似梦,烟水程何限。”时光穿逝如梭,而今追忆起来,不禁悲从中来,往事恍惚如梦,烟水般飘忽迷茫的人生前程不知何时是尽头!此时此境,柳永似乎悟透了一些什么,那些功名利禄不过是人生羁绊而已,徒然使人日形憔悴!追忆那些如烟往事更是令人愁颜惨淡。

想着想着,不知不觉间,“漏箭移,稍觉轻寒。渐呜咽,画角数声残。”“漏箭”为铜漏计时之物,随壶中水线升降移动。时间在不知不觉间流逝,此时稍感秋寒料峭。隐约间,传来了数声城头画角声,余音袅袅如轻烟一般消逝。词人柳永独坐窗畔,不觉天已微晓。熄了灯想睡去,却又“抱影无眠”,与自己的影子做伴更难以入眠?结句写尽伶仃独处的凄冷滋味,传神地勾画出一个愁肠百结的天涯倦客形象。

内心挣扎如柳永,一方面痛恨“名牵利惹”,向往那京城里的温柔乡,愿与心上人长相厮守。另一方面却又趋之若鹜,追逐不疲,“驱驱行役”。功名之于古代的读书人,就像穿上了传说中那双令人跳舞不止的“魔鞋”,起舞后就欲罢不能,只能在万般纠结中跳到人生最后一息为止。

这首词将羁旅情愁、身世之感写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后人视这首《戚氏》为柳永一生的缩影。是啊,在那个烟村水驿的孤独一夜,柳永心头百味杂陈,也许感到了人生的无限寒凉。

这一夜,柳永恍如过了一生。

皇祐元年(1049),年过六旬的柳永出任昌国州(今浙江舟山市)晓峰盐场使官,监督制盐。

现在他已不再是那个流连青楼歌馆、吟唱着“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翩翩少年。在舟山“煮海”的盐场,柳永在这里看的是完全陌生的另一个世界,亲自目睹了盐户的艰辛和痛苦。

北宋制盐主要有晒盐、煮盐两种,沿海地带一般煮海水为盐,俗称“煮海”。古老盐场里,春夏季节潮退之后的海涂上,一片片盐花在午后日光的晒照下白得耀眼。盐民把这些带白花的海泥刮下来,堆积成一个个“岛屿”。经过“风干日曝”,泥土中的水分渐渐蒸发了。再引海水把泥上的盐花溶解过滤成卤水。然后盐户还要深入虎豹出没的山林劈树砍柴,回来将这些盐卤水放到大锅里“晨烧暮烁”,煎到水干,最后制成了雪白的海盐。这如雪的海盐是盐民用辛劳和血汗换来的。

当面对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面露菜色的盐民,柳永感到十分震惊。他们上山砍柴,不论远近,不避虎豹,早出晚归,船载肩扛,运柴归来,他们又头顶炎炎烈日,忍受着火焰的炙烤,连脚下踩着的泥涂也在腾腾地冒着暑气。那些白花花的海盐是盐民们经历千辛万苦得来的。而这劳动的艰辛还不是主要的,盐民们的痛苦更在于官租私租的重重剥削。

面对这些为妻儿老小的生活而奔波劳碌的盐民,作为一个自幼熟读儒家圣贤经典的读书人,仁者应有的恻隐之心,肩担道义的责任感都让柳永不能冷漠视之。他终于从风花雪月中走了出来,写出了一首直面现实、痛快淋漓的七言诗——《煮海歌》:

煮海之民何所营,妇无蚕织夫无耕。

衣食之源太寥落,牢盆煮就汝轮征。

年年春夏潮盈浦,潮退刮泥成岛屿。

风干日曝咸味加,始灌潮波塯成卤。

卤浓碱淡未得闲,采樵深入无穷山。

豹踪虎迹不敢避,朝阳山去夕阳还。

船载肩擎未遑歇,投入巨灶炎炎热。

晨烧暮烁堆积高,才得波涛变成雪。

自从潴卤至飞霜,无非假贷充餱粮。

秤入官中得微直,一缗往往十缗偿。

周而复始无休息,官租未了私租逼。

驱妻逐子课工程,虽作人形俱菜色。

鬻海之民何苦门,安得母富子不贫。

本朝一物不失所,愿广皇仁到海滨。

甲兵净洗征轮辍,君有馀财罢盐铁。

太平相业尔惟盐,化作夏商周时节。

诗中对穷困劳苦的亭户盐民充满了同情,对盐民的艰辛劳作和困苦生活有完整而详细的描述。在诗末,柳永认为关键在于要对海滨之民减轻赋税,推广朝廷恩泽。国家不再发动战争,减少军费开支,减免盐民赋税。柳永寄希望于朝中当权的宰相,像《尚书·说命》所说,治国就像烹饪,宰相即为调味的作料,“若作和羹,尔惟盐梅”。认为只要宰相能够仁爱待民,恢复“三代治世”是指日可待的。那时,盐民便能安居乐业了。

在这首诗里,柳永不再是人们心目中那个风流才子,更近于忧国忧民的诗圣杜甫。这篇同情劳动人民疾苦的《煮海歌》,颇似杜甫的《兵车行》、《石壕吏》或是白居易的《卖炭翁》,体现出读书人为民请命的良知与儒生本色,使柳永无愧于一名“时代的歌者”。

元代冯福京《大德昌国州图志》把柳永列入名宦之中叙述,《余杭县志》中《名宦》也载:“柳永字耆卿,仁宗景祐间余杭令,长于词赋,为人风雅不羁,而抚民清静,安于无事,百姓爱之。”可见,柳永为官确能关心民生疾苦,从而博得了百姓的爱戴。

皇祐五年(1053),柳永在仕途坎坷、穷愁潦倒中离开人世,终年约六十七岁。

在词的发展史上,柳永是个里程碑。

在柳永之前词坛多小令而极少长调慢词,不过是士大夫们的歌筵舞席之消遣。在宋朝初期的半个多世纪,词几乎是处于停滞状态。据《碧鸡漫志》记载:“四五十年间,词作者不过十人,词作仅存三十三首。”直到11世纪上半叶柳永等词人先后登上词坛之后,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宋词开始逐渐步入辉煌。祝穆《方舆胜览》卷十引范缜的话说:“仁宗四十二年太平,缜在翰苑十余载,不能出一语咏歌,乃于耆柳词见之。”

小令的体制短小,一首多则五六十字,少则二三十字,容量有限。而慢词的篇幅较大,一调少则八九十字,多则一两百字。慢词篇幅体制的扩大,相应地扩充了词的内容含量,也提高了词的表现能力,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这点是非常了不起的,可以说,没柳永的创新开拓,后世的苏东坡、辛弃疾等所取得的成就是无法想象的。

在两宋词坛上,柳永是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他现存213首词,用了133种词调。而在宋代所用八百八十多个词调中,有一百多调是柳永首创或首次使用。现在,最有代表性的两种词谱当推清代万树编的《词律》和清代康熙敕撰的《词谱》,每一种中都有这样的说明:“此调唯耆卿有之,他无可考。此调只有此词,无别词可校。”

有人说,词从晚唐五代时开始诞生、成长,到温庭筠那里开始成为文人词。到了北宋柳永手中才真正成熟起来。柳永以他的文学音乐天才和毕生精力心血,将宋词发展定型成为一种真正成熟的文学体裁。张端义《贵耳集》卷上引项平斋之语也说:“学诗当学杜诗,学词当学柳词。”将柳永的地位与唐朝诗圣杜甫相提并论,可谓称赏无以复加。

所以有人戏称:“宋词这锅饭,是温庭筠生了火,是柳永把它煮熟的。”

应当说,柳永词的由俗化雅,柳永这一人格形象的出现,与大宋王朝的社会经济文化转型是有关系的。北宋商品经济繁荣发达,商人市民阶层崛起,他们的生活态度和审美趣味深刻影响了时代的文学审美风尚。

关于柳永和他的词,历来评价不一。当时的词坛“雅文化圈”不太认可柳永的词,认为他的词出语俚俗,浅近卑俗。与柳永同时代的另一大词人张先讥诮柳词“语意颠倒”。严有翼在《艺苑雌黄》评柳词是:“大概非羁旅穷愁之词,则闺门淫蝶之语。”王灼的《碧鸡漫志》认为柳词有“野狐涎之毒”:“尝以比都下富儿,虽脱村野,而声态可憎。”

当时的词坛领袖晏殊就对柳词有些不以为然。据张舜民《画墁录》记载:柳三变既以词忤仁宗,吏部不敢改官,三变不能堪,诣政府。晏公曰:“贤俊作曲子么?”三变曰:“只如相公亦作曲子。”公曰:“殊虽作曲子,不曾道:‘针线慵拈伴伊坐。’”柳遂退。

但是,柳永词的艺术影响力却是公认的。与晏殊相比,另一文坛巨星苏轼却是另一种胸怀。赵令畴《侯鲭录》卷七引苏轼语评价:“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如《八声甘州》之‘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

苏东坡曾经老是和柳永比:“我词何如柳七?”“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他总是忘不了柳永。可见苏东坡对柳永的词相当重视。他不赞成柳永格调淫靡一类的词,却认为柳永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于诗中不减唐人高处。既然苏东坡看到了这一点,他自己所开拓出来的“天风海涛”之曲也未必不受柳永词的启发。柳永词的开阔博大影响了苏东坡,苏东坡开拓发展为独树一帜的豪放风格词派。而柳永词中铺陈叙述的手法影响了周邦彦,周邦彦开拓为新的词作风格。

苏东坡在翰林院时,曾问一幕僚,自己的词与柳词有何区别。幕僚回答:“柳词只好是十七八岁的女孩儿手执红牙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而学士之词则必须由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哈哈大笑。可见,东坡是豁达的,也是清醒的。

柳永在当时“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的盛况,已代表了他词作的风靡程度,可见其并不缺少知音。据说宣和年间,有个叫刘季高的人,曾经在相国寺吃饭时和人谈论柳词,大肆诋毁,旁若无人。有一个老太监听见了,默然起身,徐徐取出纸笔,跪在刘季高面前请求说:“您以为柳词不好,何不自己作一篇给我看?”刘季高哑口无言,这才知道大庭广众间不宜轻论柳词是非,可见柳永的拥趸直到北宋末尚绵延不绝,也可知批评他的人,无论怎样,也是承认他的作品是难以胜过的。据《后山诗话》记载,宋仁宗其实也是很欣赏柳永词的。柳永的每一首新词出来,立即都能传入禁中,仁宗皇帝赵祯常常酒后命宫女们演唱消遣。

王灼《碧鸡漫志》卷二转引宋人评价柳永词《戚氏》:“离骚寂寞千载后,戚氏凄凉一曲终。”以《离骚》来比柳词,可谓推崇之至。

同类推荐
  • 序言集

    序言集

    本书为国务院研究室原主任魏礼群先生三十多年来为著作撰写的序言合集,共74篇。著作内容涉及广泛,既有论述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也有论述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既有专著论发展,也有专著论改革;既有探索学术理论的著作,也有建言献策的智库之声。因此序言是对这些著作来说,既是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阐释,也能起到导读的作用。结集出版这些序言,对作者而言是回首往事和重新学习的过程;对广大读者而言是迅速了解研究著作内容的权威解读,因此,该书的出版能够具有广泛的社会需求,也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
  • 论中国古代的知识分类与典籍分类

    论中国古代的知识分类与典籍分类

    中国古代典籍浩如烟海,是我国数千年知识的宝库,但如果读书不得其法,则势必一无所得。典籍分类正如书海里的指南,启示读书的方法,引导求学的门径。本书论述中国古代的知识与典籍分类,考索古代“七略”“四部”两主要分类的特征与嬗变,并追寻这种分类的思想文化渊源,为我们拨开求知路上的迷雾,指点入学的路径。
  • 布赫访谈录

    布赫访谈录

    本书是对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布赫的访谈录,内容涉及农村文化建设、产业化经营、西部大开发、农村小康建设、民主法制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诸多内容。
  • 这山这水这人

    这山这水这人

    采访的艰辛,写作的甘苦,发表的快慰,读者的反馈,获奖的惊喜……我们不是都曾经历过吗?借读他的作品来谈自己的感受,并有机会用这种感受来感染别人,那不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吗?
  • 无极较量:英国情报组织(绝密行动)

    无极较量:英国情报组织(绝密行动)

    它是世界情报组织的开山鼻祖。破解超级机密,使盟军反败为胜;“月亮女神”一纸密码改变二战进程;风靡世界的007詹姆斯·邦德就是它的代名词; 它是“鼹鼠”最活跃的谍报机构,叛徒层出不穷;它也是最笨拙的情报组织,北极行动损失惨重,黄金计划成为世人笑柄。迷雾重重,鲜花与阴影相伴,揭秘世界情报机构的开闪鼻祖。
热门推荐
  • 中外民间故事杂谈(下)

    中外民间故事杂谈(下)

    “中外民间故事杂谈”包括上下两册,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下册收录了尼西情舞的由来、佛教圣地的传说、天津城也叫算盘城、石林彝族火把节的传说、春节的由来、中秋节的由来、泼水节的由来、“爱鸟周”的由来、贴“囍”字的由来、生日祝寿的由来、“压岁钱”的由来、献哈达的由来、比萨饼的由来。
  • 娇妻难宠:顾少的心尖宠

    娇妻难宠:顾少的心尖宠

    上一世,楚衣歌识人不清,最终落得惨死下场。可是谁能告诉她,那个她最痛恨的人为什么跟着她一起跳海了??有机会重活一世,楚衣歌只有两个心愿:将恶毒继母和虚伪妹妹扫地出门,活的潇洒恣意……顺带再了解一下那个追着她不放的男人好了……*顾北爵看着眼前突然转变态度的小妻子,表示很不习惯,表示你说你的,我是不会相信的。事实嘛……脸好疼。楚衣歌一手拿着红本本,勾唇,“不是不结婚?”某人笑的一脸宠溺,“谁说的……”1V1,双洁+双向救赎。楚衣歌,“如果有来生,我愿成为你的太阳,驱散你心间所有阴霾。”推荐新书:《爱你是我的处心积虑》
  • 哎呀,相公你别跑

    哎呀,相公你别跑

    她一个新时代单身狗,惨烈牺牲后重获新生,还白捡一帅哥相公~没有比这个更爽的事儿了对吗?不,她相公有权有势还有颜,还独宠她一人~遇到这样的好事儿简直做梦都要笑出声来…只是,总有刁民来作死,她倒要看看这幕后推手是谁!害她就算了,害她帅哥相公?那就拿命来!管你是市井刁民还是位居高位,她明的不行来暗的,誓死保卫相公主权不受侵犯!男女主强强联手,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诛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无畏三藏禅要

    无畏三藏禅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婚浅情深:冷情总裁暖暖爱

    婚浅情深:冷情总裁暖暖爱

    她是人人眼中的弃妇,他是铁血手腕的霸道总裁。一次意外,两人恩怨纠葛,从此命运牵连......背叛,破产,险些失去至亲的痛苦终让她趋于崩溃。绝望之际,他逼她入墙角,声音冷冽:“白帆,做我的女人!”“凭什么?”“满足我,我帮你气死他们!”极度震惊之余,又会牵扯出怎样的阴谋与算计?为了她,他可以商界厮杀,亦可以安暖相陪,为了她,他可以与天下人为友,亦可以与天下人为敌,他不是冷,只是他想温暖的,从来只有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世界经典科幻故事全集:奇异幻想的故事

    世界经典科幻故事全集:奇异幻想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科幻故事全集》包括《太空环游的故事》、《星球纵览的故事》、《海底探险的故事》、《岛上猎奇的故事》、《科学传奇的故事》、《奇异幻想的故事》、《神秘人类的故事》、《远古寻踪的故事》、《机器大战的故事》和《古堡秘影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包括法国著名科幻作家、科幻小说之父儒勒· 凡尔纳和英国著名科幻作家威尔斯等人的作品近百篇,既有一定的代表性, 又有一定的普遍性,非常适合青少年阅读和学习。
  • 留学时代

    留学时代

    晚清“西学东渐”之风甫开,20世纪的中国恐怕就进入到了“西风烈”(冯友兰语)的时代。且不论留学东洋与留学西洋者的差异、隔阂,甚至门户之见,单就从容闳将第一批留美幼童送到大洋彼岸开始,百年来跨洋过海的一代代学人,都在我们的文明史上先后留下过自己求学求知的足迹。从大陆到海洋,中国人在“留学时代”中,形成了新的思想变锋,如巾西之辨、传统与现代、“冲击—回应”与“内在理路”等话题,都在他们的思想和行动中,得到不同程度的体现。这里面有无数的故事,有欣喜,有悲伤,有些被记录下来,而更多者恐怕已经永远被埋入历史的尘土。
  • 微行为解读学

    微行为解读学

    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是有踪迹可寻、有端倪可察的。就算他掩盖得再严实,各种微动作、微反应、微表情也会悄悄地泄密。《微行为解读学》的目的,就是以“客观地观察”为指导原则,发现隐藏在人们的微行为背后的秘密,了解对方的心理活动。通过阅读本书,你可以轻松捕捉到他人各种日常小动作、小习惯、细微表情、随口而出的三言两语,从而轻松读懂身边的人,也更了解自己。
  • 傅海传

    傅海传

    意外激活“神选者”身份,穿越至平行世界,帮助一个神秘的高级文明收集正能量,金手指是“强化功能”,看起来很牛逼,但却只有八岁……这里有家庭的温馨,也有超强的黑科技,平淡中透着非凡……第一次写故事,请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