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50800000024

第24章 冷月千山之骚雅名士姜白石(1)

琴箫唱和、眉目顾盼之间,白石的心轻轻一颤,感到内心深处恍然有流水落花,有一种如云如雾般美妙的东西在悠悠地弥漫。

引子: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一提到自号“白石道人”的姜夔,在我想象中总是那么不很真切。

总感到他是那样刻意经营自己的形象,那样清,那样冷,那样逸,那么不食人间烟火。

特别是读过他的词《暗香》、《疏影》后,我眼前总会悠然浮起这样一幅画面来:茫茫雪夜里,寒水迢迢,桨声欸乃,一只小舟幽幽驶过吴江垂虹桥。小舟上,一位相貌清俊,风仪潇洒若神仙的男子捉箫在手,轻轻地吹奏着。他的身边是一位美貌可人的女孩子,满面含春,色若桃花。她随着箫声轻启红唇,歌声清越,在水面飞扬。

那男子大概就是襟韵飘洒、才华出众的才子姜白石了,人称 “体貌清莹,望之如神仙”。而那女孩子叫作小红,一位爱唱白石词的小歌女。

正吹着箫的姜白石看看小红,小红脸儿更红了,低了头去,而歌声益发宛转迷人。姜白石微微一笑:这小红低眉浅唱、善解人意的样子,煞是可人怜爱。于是,他放了箫,低声缓缓吟出一首《过垂虹》:

“自琢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箫音悠悠,歌声婉转,才子佳人对目相视,会心一笑。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

姜白石出生于书宦门第,幼年随父受教。故其人多才多艺,工于诗词,长于书法,吹箫弹琴,精通音律,作词调能自度曲。白石的词格律严密,清空骚雅,“襟韵高、风神潇洒”。

同时,姜白石相貌、身材和风度气质也很不错,自称是:“少日奔走,凡世之所谓名公巨儒,皆尝受其知矣。”世人都赞他人品秀拔,风采出众,说其人“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

他还有个奇怪癖好,遇到山水清幽处,喜欢独自穿山入林去游个痛快,却搞得人们往往不知道他去了哪里。有时在有星星有月亮的深夜里,姜白石一个人边走边大声吟诗,即使在冬天的寒风里、冰冷的湖岸边中也是如此,神态自若。时人谓其有魏晋名士风度。张羽之《白石道人传》载:尝遇溪山清绝处,纵情深诣,人莫知其所入,或夜深星月满垂,朗吟独步,每寒涛朔吹,凛凛迫人,夷犹自若也。

宋代陈郁在《藏一话腴》中如此评价:“白石道人气貌若不胜衣,而笔力足以扛百斛之鼎;家无立锥,而一饭未尝无食客;图史翰墨之藏,汗牛充栋;襟怀洒落,如晋、宋间人。意到语工,不期于高远而自高远。”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他:“苏辛,词中之狂。白石犹不失为狷。”狂者,志在兼济,锐意进取;狷者,独善其身,有所不为。可见“狷”者多为孤傲高洁、不同俗流之士也。

这样一个人,让我感觉是一个活在古代山水名画里的人。有梅花和杨柳为伴,他吹箫弹琴,吟诗作词,仿佛是神仙中人。

这样的人,好像是从魏晋时代的竹林走出来,好像是金庸先生笔下那东海桃花岛上隐居的世外高人。

其实这种不食人间烟火的印象是个十足的错觉。

这位姜白石虽然年纪轻轻就以才华闻名于世,却是少年丧父,孤贫无依,与姐姐相依为命。稍长后屡试不第,仕途坎坷,终生以布衣漂泊江湖。由于他为人清高,不汲汲于功名,但以诗词、音乐及书法与人交往,借此为门下清客,谋取生计,可谓是一生流离困顿。

关于“白石道人”这一自号的来历,还有段故事:姜夔平素为人清高,荦荦不羁。曾与抗金主战的大臣名将张浚之孙张鉴结为至交,并长期得其资助。张鉴死后,姜夔生计日绌,但仍清贫自守,不肯屈节以求禄。晚年多旅食杭嘉湖之间。

当寓居武康时,他的住处曾与白石洞天为邻。有位名叫潘转翁的人打趣地叫他“白石道人”。姜夔一笑,答以诗云:“南山仙人何所食,夜夜山中煮白石,世人唤作白石仙,一生费齿不费钱。”在饱经颠沛转徙的困顾生活后,姜白石病卒于临安(今杭州)水磨方氏馆旅邸。幸得友人捐助,始获就近安葬。

二十九、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扬州慢》

在姜白石清韵高洁的名士风度外表下,其实有一颗敏感、痴情的心,是一位“情圣”级的性情中人。

话说公元1176年,那一年是南宋孝宗淳熙三年冬天。姜白石正值二十二岁的青春年华,来到了当时南宋淮南合肥城。当他平生第一次踏上这座边城时,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会遇上一段深深影响其此生情爱所属的人和事。

这年冬至,年轻的姜白石路过扬州,写下了现存的第一首词。也是流传至今的姜白石编年词第一首,就是我们在中学语文课本里读到过的这首《扬州慢》。姜白石一登词坛,身手即不同凡响。

姜白石的词有一个特别之处,那就是通常有一段小序。有了这些小序,后人才往往清楚地了解这首词的大致写作时间、地点和背景。

这首《扬州慢》词调是精通音律的姜白石自创,即“自度曲”。这里的“淳熙丙申”是宋孝宗的淳熙三年(1176),这个时候白石是二十二岁左右。

他漫游江南,路过扬州,看到过去那么美丽的扬州城在兵燹后几成废墟,这引起他无限的今昔之感慨,怆然创作了这首词。词序里提到的那位“千岩老人”与姜白石关系可不一般。他就是南宋与当时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齐名的湖州名流、诗人萧德藻,字东夫,号“千岩老人”。姜白石曾向萧德藻学习诗法,颇受器重。这位萧德藻对姜白石的诗词才华很是欣赏,曾经叹息:“四十年作诗,始得此友”(《齐东野语》)。并将自己的侄女嫁给姜白石为妻。不过那已是后话了。

千岩老人所谓“黍离之悲”,出自《诗经·五风·黍离》,写的是周平王东迁之后,周大夫经西周旧都,见昔日宫阙之地已长满禾黍,诗人见此伤感不已,久久不忍离去。这里是说战争离乱中怀念故土的悲怆情怀。

《扬州慢》词意中满怀感慨沧桑时事、抒写身世之感。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和满城的“废池乔木”,还有日落黄昏时回荡在荒城上空的清角声,这一幕确让人心头生起“黍离之悲”。看来二十二岁的姜白石对风物变迁有一种诗人特殊的敏感,有一种少年老成的早熟笔调。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这几句点破词旨。“胡马窥江”指的是高宗建炎三年(1129)、绍兴四十年(1160)、四十一年(1161)和孝宗隆兴二年(1164)金兵屡次南侵。最近一次隆兴二年,距白石作此词时只十来年。焚掠蹂躏灾祸之惨重,至今令少年姜白石心有余悸,记忆深刻。于是,他便以如椽词笔永恒驻留了这历史时空的凄凉一幕。清代陈庭焯《白雨斋词话》评道:“数语写兵燹后情景逼真,‘犹厌言兵’四字,包括无限伤乱语。他人累千百言,亦无此韵味。”

扬州自古繁华,古人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之叹。姜白石目睹劫后荒废的扬州城,不幸深深缅怀它往昔的繁华,想到了曾经在扬州流连忘返的晚唐诗人杜牧:“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这几句写得清俊风雅,笔调渐露少年才子的心性与亮色。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这几句写得真是让人惊艳到发痴。记得当年在课堂上读到这里时,眼前便慢慢有了蒙太奇的感觉:月光清寒,直透那波光闪闪的最深处。二十四桥的背景也显得影影绰绰,如梦如幻。最后的“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却在荒芜和清寂的调子里,显出一抹暖红的旖旎气息。

是啊,“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充满时移景迁,物是人非之感。人们都认为这一句是表达一种感怀家国、哀时伤乱的惆怅之思。事实上,这“桥边红药”也许有姜白石年少时某种深隐的情思。而他写到杜牧在扬州时流连青楼歌女的旧事,也仿佛有某种自叹身世的缠绵味道。当年那“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的情致多么令人神往,如今却都化成了劫灰。美的破败与幻灭总是令人伤感的。

有道是:山河回首处,佳人已无踪,桥边红药,片片俱是断肠血。

那么,姜白石内心深处到底有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

如果说姜白石的词是一汪清幽澄明的深潭,那我们就一头扎进这潭水里,去打捞那八百年前的南宋爱情往事吧。

写这首《扬州慢》时,姜白石只有二十二岁。也许正是在这个年纪,他经常一袭青衫,一只长箫,匹马奔波往来于江淮一带。

那一年,也许是公元1176年一个柳树茂密的日子,姜白石牵着一匹喷着响鼻、耸鬃扬尾的青骢马,走进南宋年间算是边陲之地的合肥。

合肥位于巢湖之滨,下连东吴,上接荆楚。宋时属扬州西路,距扬州不过两百多里,也是当时人文荟萃的郡城,也是江淮一带游历者必到之处。

八百年前的合肥比不上那时已是繁花似锦的扬州城,民风却是淳朴。合肥南城赤阑桥附近,杨柳青青,屋舍俨然。在一条狭窄石板街道上,布衣书生姜白石茫然四望,不知夜宿何处。街上来来往往的都是素昧平生的异地陌生人。而此地人们投向这个一身风尘、清瘦英挺的少年人的,也多是诧异的目光。

这时,街边歌坊内忽然传来一阵悲凉而伤感的笛声。精通音律的姜白石对笛声十分敏感,驻足聆听片刻,听出是一曲《关山月》。

于是,他牵着马来到了歌坊门前,用缰绳把马系在紧靠门前的那棵颇有年头的古老柳树下,随手拿着一把羽扇走进坊内。在怨抑幽咽的笛声里,姜白石从此走进一段永生难以释怀的情缘。

进门后,他第一眼看见了一位身段轻盈、美艳清绝的红裙女子。身后还有位身量容貌相仿却稚气未脱的女孩子,那是她的妹妹。

“郎携羽扇,那日隔帘,半面曾记”,这是那女子后来的回忆。当少年姜白石手摇羽扇从门外乍进来时,那正吹着清笛的红衣女子从帘子后面看见了这个清俊挺拔的男子,顿时被少年书生那飘然洒脱的样子打动了,四目相对时怦然心动。而在姜白石的记忆里,她的腰身好纤细,好轻盈,她的声音也十分动听。正是“燕燕轻盈,莺莺娇软”。

姜白石,这位书剑飘零的读书士子,已经匹马单身跋涉千里的天涯倦客,忽然发觉自己遇到了今生可遇不可求的缘。

为了这个缘,姜白石仿佛已经等待了好多年,却在最没能意料到的时刻出现。他刚刚写出了传世之作《扬州慢》,其才情豪气如锥尖之锐,气貌之间难掩神采飞扬。很难有女子不会对这样的男子心魂摇荡。

当那红衣女子读到这少年所写的“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时,心儿有刹那间的轻颤。是啊,妾身这赤阑桥边的如花玉人,年复一年在为谁而盛开为谁而芬芳呢?她悄悄看了一眼那长身玉立的少年,脸儿微红。

于是,她抱起了琵琶,轻拢慢捻,一旁的妹妹低按秦筝,轻轻地弹唱起这位少年刚刚递给她的《扬州慢》。

她低眉轻弹浅唱,娇软美妙的歌声唱出了词中感怀伤时之意,几许伤感,一时触动了姜白石的平生心事。这少年书生不觉心神一荡:真真是两个美貌聪颖的妙人儿!他一口饮尽杯中酒,起身持箫助兴。此时的姜白石精通诗、词、书、乐,已然形神俊朗,气质高华。只听箫声响落,一曲《梅花三弄》吹得回肠荡气,满室无声。

此时的窗外,柳色正葱茏;坊舍中,春意却如梦。

琴箫唱和、眉目顾盼之间,白石的心轻轻一颤,感到内心深处恍然有流水落花,有一种如云如雾般美妙的东西在悠悠地弥漫。

人生若只如初见。姜白石在杨柳依依的合肥歌坊勾阑中,初遇的是一对善弹琵琶、调古筝的姊妹花。初见时,她们的一个眼神,一个笑容,一次不经意的脸红,都让人在刹那间动情,此情此景成为他一生都不能解脱的情结。

那时,合肥赤阑桥边的红衣女子姐妹也正当豆蔻年华,对此生情缘的到来可能也没有什么准备。她们红唇皓齿,眼波流转,笑容羞涩,娇颜如花,以为也许痴痴等来了生命中的真命天子。

一切都源于这致命的邂逅初见,如烟花般绚丽。岁月流光能够改变它吗?

1176年春夏的那个瞬间,当年轻书生姜白石系马于赤阑桥边歌坊勾阑门前时,此生便再也没能逃过牵系他一生的合肥情缘。

此后的现实是冷酷的,屡屡让少年姜白石感到难堪和窘迫。有道是:“少小知名翰墨场,十年心事只凄凉。旧时曾作梅花赋,研墨于今亦自香。”姜白石少年随父读书,诗词文章,音乐书画,无不精擅,年少时即名重一时。然而,命运偏偏在捉弄这位少年才子,一次次赴考应试都含恨落第。

本来,他决定在金榜高中后,即赴合肥与那红衣女子结成良缘。然而屡试不第后,他终于开始为衣食生计发愁。他往返于湖湘、江浙之地,在尘世中结交朝野名流,凭着诗词文章和音乐才能成为他们的门下清客。

同类推荐
  • 禅与物

    禅与物

    作品从自然物象中发现禅意,用禅的审美方式解读物象。启示读者在大自然中返璞归真,在喧器闹市保持禅心,并在生活中体味禅意。山川风物与哲学、历史相互交融,是一部以作者切身体验为基础的自然哲理散文集。
  • 杜甫诗选

    杜甫诗选

    杜甫的诗歌由于其思想内涵和艺术形式方面的典范意义,自宋代以来就广受各层次读者的欢迎,也引起注释家和研究者的极大兴趣。他的许多选注本都曾在普通读者中产生较为广泛的影响。本书的编选,就参酌清人及近代的选注本,选目力求包括杜甫最广为传诵、最有代表性的名篇,注释较简,但也力求稳妥可据,对读者理解原作有所帮助。
  • 镇安民间故事集(下)

    镇安民间故事集(下)

    我们镇安历史悠久,民间文学形式丰富多彩,内涵深厚。我作为一名老文化人,对于民间文学的传承当然责无旁贷。我喜欢民间文化,对于民间故事、民间笑话尤为喜欢。因此,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我就想为镇安的民间文化做点工作,但由于公务缠身,始终未能如愿以偿。直到退休之后,空闲的时间多了,于是,我便下定决心,在有生之年要为镇安的民间文学干出点看得见、摸得着的事。于是,从2013年初,我便开始搜集、挖掘、整理镇安民间故事、民间笑话、地名传说及风俗故事。
  • 愿有勇气去热爱

    愿有勇气去热爱

    从4亿听众金话筒到估值数亿的创业女CEO青音疗愈作品集。漫漫长夜中有一个声音,一段文字,点燃你对生活的热爱。当你有一天不再被这个世界给的标签所定义,而是被自己内心里的热情和热爱所定义的时候,你就自由了。
  • 红色禁卫军(一)

    红色禁卫军(一)

    1945年初春,几度延宕的中共第七届代表大会,终于召开在即,中央保卫部门决定从各部队抽调一批军事技能过硬,政治可靠的人员,以补充和加强会议的警卫力量。当时我们晋绥六分区忻崞支队,刚刚打完宁武县东南日军的一个据点,正在做战斗后的调整,我突然接到去军分区学习的通知。支队里和一起被抽调的,还有于旭伟同志,他来部队还不到一年,但表现很好。大约是3月20日前后,我们到了驻在兴县蔡家崖的晋绥军区,住进了政治部招待所。
热门推荐
  • 细节决定成败

    细节决定成败

    细节无孔不入,细节出神入化。对于企业,细节就是创新,细节就是机遇,细节就是财富,细节就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对于个人,细节体现素质,细节决胜职场,细节攸关幸福,细节隐藏玄机,细节具有决定命运的力量。本书结合精彩故事和典型案例,对企业管理、创业、人际交往、职场、面试、领导、会议、谈判、推销、演讲、礼仪、理财、家庭、择友、穿着、健康等方方面面的细节进行了深入浅出、细致生动的描述,内容兼具指导性与实用性。相信开启此书,您定会领悟到成功道路中细节的力量。
  • 石嘴山史话(中国史话·社会系列)

    石嘴山史话(中国史话·社会系列)

    石嘴山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最北端,是一座“因煤而兴”的工业城市。《石嘴山史话》以时为经,以事为纬,通过撷取石嘴山各个历史时期所发生的大事、要事、特事,提纲挈领地梳理出石嘴山古今社会发展之脉络,为广大读者呈现出石嘴山地区两千多年来社会发展的大势大略。本书对于热爱石嘴山、建设石嘴山的仁人志士来说,是一部良好的市情教材,对于从事地方史研究的专家学者来说,是一部便捷的信史和工具书。
  • 望东乡

    望东乡

    一塘秋水,两湘浮萍。你我尽在在咫尺,本该相扶相望;却犹如杨花落地,各自飘零,随波逐流。若初心仍在——江南水乡,漠北黄沙,你愿意陪我一起去嘛?
  • 天下无双之修罗鬼医

    天下无双之修罗鬼医

    她是21世纪古武世家呼风唤雨,无所不能的冷艳杀手。一朝穿越,成为定国侯府修为尽废,丢弃荒院无人问津的大小姐。他是南晋皇族惊才绝艳的皇长孙,手握重权的太子殿下,杀伐果断,智谋无双。是整个南晋,无数少女心心念念的的梦中情人。她冷血、冷情,却又妖娆惑人。他薄情、寡性,却又邪肆撩人。当,他遇上她,她碰见他。陈年旧事、昔日故人,无数意外接踵而来。这天下注定不会平静,六界纷争,硝烟再起,且看她如何用这纤纤素手,搅乱这盘天下棋局!简介无能,请看正剧。
  • 爱丫一秒爱

    爱丫一秒爱

    那年我们黯然离去,现在,你重新找到我是为了见我妈妈的坟墓吗,要我跟世界首富的儿子结婚又是什么意思,以为我是温顺的乖乖羊,还是可爱的SD娃娃!正当,你们闯入我的世界,我的世界开始一片混乱,选择,是爱你还是崇拜,琥楠江佑单纯的可爱,我又何尝能做到拱手让人,不明白,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去刻意得到。面对这样的爱,我要如何决定?是紧紧抓住天使给予的宠爱还是轻轻握住恶魔给予的无奈……
  • 学园都市的宝具使

    学园都市的宝具使

    带着fgo众英灵的宝具来到学园都市和史提尔怼卢恩,无名三段突怼神裂。拿着破尽万法之符和当麻对抗神之右席。(估计只会写旧约内容)欢迎加入学园都市的宝具使书友群,群聊号码:610991387
  • 予笙一梦

    予笙一梦

    许笙从未料到自己喜欢了多年的男人竟然如此讨厌自己,竟然讨厌让别人毁她清白,她对他多年的爱在他面前尽是一文不值,如此,也罢,可为何当她嫁做他人为妇,他却又纠缠不清?某夜,女醉鬼指着月亮破口大骂,“傅言书就是个王八蛋,”某男背着女醉鬼,淡定的点了点头,“嗯嗯,他就是个王八蛋~”“他就是个大骗子,”“嗯嗯,他就是个骗子~”傅言书:笙儿,回到我身边吧!
  • 星空下的迷茫

    星空下的迷茫

    在同一片天地,看着一样的星空,这是我的故事,我的迷茫
  • 韶乱风华

    韶乱风华

    夜陌安,因为一次任务中意外收获了一把匕首,赶时代潮流也穿了。好吧,穿就穿吧,好赖让她穿越的好一点啊!没想到,天赋异禀却遭人算计致死。好,既然我夜陌安来到了这里,那我一定会帮原主报仇,一雪前耻,就当用了她身体的报答吧。只是,为什么会穿越?为什么尘墨竹也会穿越到这里?为什么莫离会这样爽快的答应缔结契约?她又是谁?又是谁在操纵着这一切?看女主一步步变强,,走向大陆巅峰,解开一个个谜团。尘墨竹:“小安儿啊,其实......双修修炼很快的!要不,我们试试呗?”夜陌安:“......”某男华丽的挂彩了......本文男强女强,整文无虐,1v1独宠。男女主身心健康。(新人新文,不喜勿喷)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