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50800000028

第28章 冷月千山之骚雅名士姜白石(5)

正在孤寂忧思时,突然想到明天又是寒食节了。于是在恻恻清寒里,姜白石携琴带酒,伴戍角数声,踏过了柳枝飘摇的赤阑桥边,来到那个记忆深处的小桥宅。在寂寞里,去寻那此生眷念的红颜。这漫漫空城的画卷里便晕上一抹暖意。

然而此时此刻,姜白石心头却飘过一缕担心,深恐春光不驻、好景难留。怕那梨花纷纷落尽,变成秋天一样的颜色。燕子若再飞回来时,问春天在哪里?也许只有那池塘绿水如初,碧波依旧。

《淡黄柳》透出伤春悲秋的情景,体现出姜夔词骚雅清空的风格。

“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起笔便有一股寂寥冷清的伤感弥漫开来。垂杨巷陌,马上轻寒,边城春色,举目凄凉。这样的情景,也曾出现在他少年时的《扬州慢》中。那句“清角吹寒,都在空城”也是如此景象。然而,那个时候,白石与合肥女子初遇相识,何其温馨!如今回荡在合肥“空城”中的,却是一种情感无所归依的落寞。“马上单衣寒恻恻”,“寒恻恻”有着透骨的寒凉。在无人的街道上,马蹄不紧不慢,一声声敲打着青石板,每迈一步,就多敲出一份恻恻之寒。城中柳色“鹅黄嫩绿”,与江南何其相似!

下片显得神思几分茫然,几分凄迷。姜白石寒食携酒,去访赤阑桥边的小桥宅。却先是“怕梨花落尽成秋色”,后又以“燕燕飞来,问春何在”,隐隐写出内心的诸多矛盾。

姜白石的燕子之问似乎多余而无解。他将此淡淡一问丢给了读者,在白石内心深处却是黯然销魂。“唯有池塘自碧”是清冷的无语,难堪的沉默。“自碧”是对人生凋零现实的默认,也有内心深处那份情愫的顽强坚守。

可是,假如白石的心真的死了,又“强携酒,小桥宅”,却怎么禁不起燕子无心的一问?假如心中已春意全无,那池塘又何以悄悄地泛起碧波?一句“怕梨花落尽成秋色”,“怕”字里有一个男人内心负疚的闪烁目光。

是的,白石怕心中那一缕春光逝去,又怕那燕子来问他那些春意何在。是的,他怕那一份幽怨的目光刺痛他的负疚心灵。

爱她,为何又不娶她,却另娶他人?若不爱她,为何又强携酒来这故地重游,难道只是为了薄祭一下他自己那夭亡的初恋情愫,来释放一下心头负重已久的愧疚?

词中提到的“小桥宅”,在与赤阑桥相对的水西门内九曲水上旁。水上有座桥叫回龙桥。相传曹操与孙权争夺合肥,于此回马,故得其名。此桥之所以出名,还因为桥公曾在桥畔住过。桥公有二女,长曰大乔,次曰小乔,皆一代国色。孙策攻合肥得二乔,自纳大乔,孙策好友安徽舒城人周瑜纳小乔。姜白石在咏合肥诸词中常提到二乔。如《淡黄柳》:“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桥宅。”《解连环》:“为大乔能拨春风,小乔妙移筝,雁啼秋水。”大概因为姜夔与一对姐妹相爱,赤阑桥与回龙桥又相距不远,所以常以“二乔”喻他所爱的姐妹歌女。

三十四、钗燕笼云晚不忺,拟将裙带系郎船

辛亥正月二十四日,发合肥。

钗燕笼云晚不忺,拟将裙带系郎船。别离滋味又今年。

杨柳夜寒犹自舞,鸳鸯风急不成眠。些儿闲事莫萦牵。

——《浣溪沙》

1191年正月二十四日晚上,姜白石写下《浣溪沙》词,留下了一个独特而感人的离别场面。

这是一首直接写与合肥情人依依惜别的情词。本词序非常简短直接:“辛亥正月二十四日,发合肥。”辛亥正月二十四日,就是南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正月二十四日;“发合肥”是指姜白石离开合肥。此一别,很可能就是白石与合肥女子最后之别。

所以绍熙二年(1191)正月二十四日这个日期,可能说明姜白石与合肥女子共同度过了最后一个新年。

这一天晚上,合肥女子梳洗打扮了一番,送姜白石到肥水边的渡口。

“钗燕笼云晚不忺。”钗燕者,带有燕子形状装饰之钗。笼云即挽结云鬟。“忺”,高兴、适意。晚来梳妆,钗燕笼云,然而,她虽然用燕形金钗挽起蓬松如云的环形发髻,戴上平常不用的珍贵头饰,着装饰容十分隆重地前来送别,却掩饰不住满面愁容惨淡。

“拟将裙带系郎船。”那女子一路送白石来到肥水码头,意态更加难分难舍。也许是女子感到一种来自冥冥之中的某种绝望:自己痴爱的姜白石已经有家有室,如今一去何时再来?情急之下,她甚至要用裙带系住白石即将乘坐的行船。然而裙带如何系得住郎船?这一句用女子之物道女子之情的痴绝之语,令人感动。

“别离滋味又今年。”这种生离死别滋味,对于苦苦相恋多年的合肥女子与白石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但是每一次都像是刚刚发生过的一样。语意从李煜《相见欢》“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中化出。喃喃一语,辛酸何限。凄凉的情味,与美丽的容妆,自成鲜明对比,无限伤情尽在其中。

“杨柳夜寒犹自舞,鸳鸯风急不成眠”,你看那寒夜之杨柳,树欲静而风不止,柳枝参差飞舞,哪得片刻安宁?你看那水上之鸳鸯,哪怕疾风劲吹也不得安眠。

天下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又何止你与我?缱绻悱恻的合肥女子始终不忍放手,两人缠绵到深更半夜仍难舍难分。情痴凄迷的合肥女子,在正月午夜的寒风中,犹如在寒夜中临风自舞的杨柳树,以纤弱之力为爱抗争更似挣扎。

“些儿闲事莫萦牵。”也许离别不会太久,重逢仍旧有期,你不要这样难过啊!白石心乱如麻,只能执手反复宽慰她。

“拟将裙带系郎船”一句初读之下,就让人内心深深震动。慢慢回味中,渐感到有些鼻酸心痛。

1191年的农历正月二十四日晚上,南宋边城合肥的一个小码头上,曾经上演了一出多么感人肺腑的场景。

这是一个清寒的夜晚。肥水河道弯弯曲曲,深邃的夜色浸溶在盈盈一水间,天地间极幽极静,一望间便生出无数的缠绵与苍凉。扁舟在河水边轻轻荡漾。姜白石着一袭青色长衫,负手立在舟首,瘦削的肩线,飘飞的衣襟,目光哂然掠过那夜色中潦清的水色。

眼望秋水,弦拨春风。芙蓉般的红衣女儿执手而立,身姿窈窕,裙带在风中飘舞翻飞,仿佛要系住那即将远行的兰舟。河畔朦胧的芦苇随风摇动,那晶莹凄凉的霜露仿佛幻作清泪流淌。

“拟将裙带系郎船”,世上竟有这样的痴情女子,一整夜强作欢颜,此时却恨不得用飘飘的裙带系住即将远行的郎船。一个急切之下欲以裙带系住郎船的痴情女子,心境又是何等痴绝、无助!

女子是不忍心不甘心让情郎离开,却又万般无奈,不得不让他走;白石不想离开她却又不得不走。这种情境也许是每个情人都经历过的。那种复杂难言的心绪,人们常用一句“离情依依”或“依依不舍”以蔽之。而其中真实、丰富而细微的感受和滋味,也许只有当事人才能体会。这正是:“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最终,美丽善良的合肥女子还是让姜白石走了。白石和情人依依惜别,谁曾想此一别,遂成“此恨绵绵无绝期”。现在想来,词中“鸳鸯风急不成眠”一句实为离别时不祥之语,为后来诸多不幸的预谶,白石合肥情遇后来终成一生悲剧。

1191年,姜夔在自制曲《长亭怨慢》中又写到一次暮春时节的沉痛离别:

予颇喜自制曲,初率意为长短句,然后协以律,故前后阕多不同。桓大司马云:“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此语予深爱之。

渐吹尽、枝头香絮,是处人家,绿深门户。

远浦萦回,暮帆零乱向何许?

阅人多矣,谁得似长亭树。

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

日暮,望高城不见,只见乱山无数。

韦郎去也,怎忘得玉环分付:

第一是早早归来,怕红萼无人为主。

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

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春天,姜白石再次匆匆来到合肥,与恋人短暂相聚后就离去了。这首词大概作于离去之时。序中所谓“桓大司马”指桓温。而题序中所引“昔年种柳”以下六句,均出庾信《枯树赋》。

首句以现实中的柳树起,尾句以想象中的柳树结,让人联想到姜夔之所以情有独钟的合肥柳树,可能是姜夔策马初来合肥时第一眼看见的景物,也是姜夔乘舟离开合肥时最后一眼看见的景物。

每年暮春时节,正是柳絮纷飞之际。长风渐渐吹尽枝头的柳絮,合肥城的人家门户大都掩映在浓深的柳树绿荫里。即将远行的姜白石与送行的女子执手而行,只见远处河岸蜿蜒曲折。正是日暮时分,无数零乱交错的船帆不知道要去哪里。女子在长亭旁边的柳树下面依依不舍。李贺诗云:“天若有情天亦老。”那长亭边的柳树看尽了多少黯然销魂的伤离别场景。它们若是有情感的话,也许不会长得如此青翠。这正是:树若有情树不青。

“日暮,望高城不见,只见乱山无数。”这眼前的景象令人怆然伤怀。天色将晚,姜白石乘坐的船渐行渐远,慢慢就看不见那座边城了,眼前只有层层叠叠的群山。多情女子就这样消失在视野里。“望高城不见”化用唐欧阳詹一首赠别诗“高城已不见,况复城中人”。秦少游《满庭芳》中也曾写道:“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远望高城,不见伊人,自是一种惆怅情怀。词中“只见乱山无数”,一个“乱”字写出离人烦乱不耐的心绪,与前面“暮帆零乱向何许”的“乱”有着同样的情绪色彩。

一路上,姜白石都无法忘怀临别时恋人的叮嘱:公子可要早些回来呵,怕我这孤独的红萼花儿无人为主。最后那一声“早早归来”的叮嘱,足以让姜夔柔肠寸断、肝胆俱碎,纵使用天底下以锋利著称的并州剪刀,也难以剪断这千丝万缕的离愁。

“韦郎去也,怎忘得玉环分付”两句化用了《云溪友议》中记载的唐代韦皋、玉箫的爱情故事。韦皋年轻时游江夏云梦泽,爱上了好友姜使君家的侍女玉箫。两人分别时,“因留玉指环一枚,并诗一首”,相约五至七年后前来迎娶。玉箫痴心苦等,到了第八年仍未见韦皋来。最后玉箫叹道:“韦家郎君,一别七年,是不来矣!”便绝食而死。姜氏悯其节操,将玉环戴在其中指上一同埋葬。

姜白石在此以韦皋自指,但意思正好反过来,表明自己不会像韦郎那样负约。韦郎离开了,怎能忘怀那玉环的临别叮嘱?他永远不会像韦皋那样一去不回。

真是这样吗?

事实上,发生在公元1191年春天的这一次离别,极可能就是姜白石与合肥女子的最后一别。

就在姜白石转身准备上船的刹那,合肥女子仿佛感到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袭来,感到情郎的面容与身影一旦背过去,那种一辈子想等终未等到的东西,可能就永远地不会再属于她了。

是的,他可能永远也不会回来了!

一种宿命般的悲凉之感,让合肥女子突然有种酸楚、绝望以至窒息一般的感觉。那一句注定要感动历史、感动无数人们的痴绝情话终于脱口而出:

“第一是早早归来,怕红萼无人为主!”

当时,合肥女子想必是用哽咽颤抖的声音说出了这句话。我深信,这最后一别的情话一定发自合肥女子的肺腑深处,带着一个孤弱女子的全部柔弱和痴情,带着一个红颜知己对情郎托付终身的一往情深,同时也带有某种不祥的预感和凄绝心情。

女人的直觉常常是很敏感的。如果说“拟将裙带系郎船”是合肥女子今生今世最为痴绝大胆的惊人举动,那么“第一是早早归来,怕红萼无人为主”,则是她今生今世最为荡气回肠的痴情话语,也可能是她留给姜白石的最后一句话。这其中又何尝不是合肥女子发出的强烈暗示:郎君啊,妾身等了你十多年了。“思君令人老,轩车何来迟。”如果你再不来迎娶我,也许你将永远失去我了。

当年合肥女子“拟将裙带系郎船”是想留下姜白石,却最终没有留住。而合肥女子说出这绝望伤情的话语,就是想等姜白石却最终没有等到。最后,她终于沉痛地把背影留给了情郎,也留给了历史。

“第一是早早归来,怕红萼无人为主”,这句话足以让八百年前的姜白石为之心碎,也让今天的我们为之唏嘘感叹。

一个痴情女子的形象就此站立在我们眼前,久久挥之不去。

从小序看,这首词写于1191年,通常认为白石生于1155年,这时他三十七岁。根据夏承焘先生考证,这一年阴历十月,合肥女子已经另嫁他人了。姜白石是在二十岁左右认识合肥的这位女子的,这段缠绵悱恻的爱情长跑持续了十多年。

在这期间,姜白石多方求官不成,经济拮据,后来投奔千岩老人萧德藻,入赘为千岩老人的侄女婿。从白石词来看,他的婚后感情生活也许并不如意。靠着诗词才华和音乐修养,四处为幕府清客。当年合肥女子的裙带虽未系住白石的船,却永远系住了他的灵魂。姜白石虽然没有能回到合肥女子身边,他的魂魄、他二十多年的深深眷恋都化作了那二十多首催人泪下的情词,让合肥女子的美丽身影永远摇曳在历史与岁月的天际。

金兀术攻破合肥之后,姜白石再次来到赤阑桥畔遍寻那对姐妹时,却再也不知所踪。温暖的手指再未拨响琵琶琴弦,望穿秋水的疼痛抖落一地残红。

黄昏晚,琴停笔枯,尘埃落定,一切如镜悬空。爱断情伤的姜白石只能仰天长叹:“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三十五、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徵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石湖宅南,隔河有圃曰范村,梅开雪落,竹院深静,而石湖却畏寒不出。

同类推荐
  • 消失在镜子后面的妻子

    消失在镜子后面的妻子

    《消失在镜子后面的妻子》是李浩近年所创作的小说精粹,每一个故事都是一面镜子,每一面镜子照见的都是一种人生困境。李浩的小说带有独特的西方现代叙事笔调,注重小说的结构构造,风格冷静内敛又深蕴苍凉。在虚构中精心构建了一个现实社会的对照,巧妙地设计了种种矛盾、怪诞与虚无,叙写人生境遇中的困惑,反思人的种种生命状态。《消失在镜子后面的妻子》,共收入其7篇中短篇小说。
  • 终站之前

    终站之前

    作者在生命暮年,在与癌症面对面的搏杀中,对人生、生命和亲情有了很多不一样的感悟,这部自选集可说是一生的回顾和总结。作者乐观地在人生“终站”之前忆双亲友朋,细说往事,读者可窥其一生意趣心志,也可感受到作者豁达、独立而坚韧的品质。
  • 海明威诗集

    海明威诗集

    海明威以小说家知名,从来不希望被众人认为他是一个诗人,他把毕生的精力都用在小说创作中,一生仅发表过25首诗。本书收集了海明威生前发表的诗,每一首诗都有它独特的艺术价值。作者在诗中运用了多种概念与意象:性与欲望、战争与后果、猫、斗牛、杜松烧酒等,表达了对桃乐西帕克、埃德蒙威尔逊等人的愤怒与反感,其中部分诗诙谐地模仿了拉迪亚德吉卜林、乔伊斯基尔默、罗伯特格雷夫斯、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格特鲁德斯坦因……
  • 寂寞的春朝:郁达夫散文

    寂寞的春朝:郁达夫散文

    本书内容包括《一个人在途上》、《住所的话》、《立秋之夜》、《一封信》、《给一位文学青年的公开状》、《回忆鲁迅》、《杂谈七月》等。
  •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彩霞东来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彩霞东来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彩霞东来》是作者焦东海半生工作心血的结晶。《西藏岁月系列丛书:彩霞东来》既是一本历史教科书,也是一本人生教科书,书中涉及许多革命前辈以及曾为西藏的解放和建设做出贡献的人的事迹,纪念和励志“味道”十足,且其纪实性、史料性、哲理性、收藏性、可读性、教育性鲜明。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Legend传奇

    Legend传奇

    身为一个牧羊少年,罗德姆一直平静地生活在巴尔特小镇上,只是,这样的生活,被毁灭性的灾难彻底打破……
  • 余生赖定先生

    余生赖定先生

    温暖了顾柠的那个少年,叫肖子航。当顾柠受欺负时,他把顾柠护在身后,生怕她受一丁点委屈;当顾柠心情不好时,他为顾柠买来了她最喜欢的草莓味雪糕;当顾柠肚子疼时,他悄悄从超市里买来了红糖……肖子航把顾柠放在了心尖上疼。后来,肖子航终于向全世界宣布::“顾柠是我女朋友,还是我以后简历上伴侣那一栏的人”。在后来的后来,他们陪彼此走完了余生。他们很庆幸,故事的结尾不是擦肩而过,成为过客。而是可以在迟暮之年,牵着ta的手,走完这人生的漫漫长途
  • 我的外挂是聊天群

    我的外挂是聊天群

    一个普通人然后获得外挂聊天群。然后这个普通人就从此踏上了坑蒙拐骗之旅。什么坑蒙拐骗读书人的事情,能叫做坑蒙拐骗吗?搞笑~!对了,本文错别字很多,如对你的阅读带来不便,还请见谅。
  • 毓老师讲学记

    毓老师讲学记

    许仁图编著的《毓老师讲学记》乃总结一代大儒爱新觉罗·毓鋆在台六十多年来书院讲学之集大成之作,首次向读者阐述毓老的讲学,其拯世真文和不传之秘开启了中华文化的又一村。毓老读书百年,读出了活学问;教学六十余年,讲的都是实学。毓老之学重实用,实用当然要易知易行,讲学要讲到听者能懂。他说:向学子讲学,不是大师;跟老百姓讲学,才是大师。毓老讲学一贯遵循依经解经的方法,学宗孔子,接棒熊十力,讲述两千多年前的古人智慧,用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不仅历久弥新,而且玉润珠圆。毓老用其饱经世患的生命,启迪众多学子无尽的智慧。他强调,智慧无古今,要古为今用,我们读古书为的是存智慧,不要为古人化妆。
  • 朝云北郭录

    朝云北郭录

    还没想好写啥呢就乱编点吧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 至尊妖娆:邪妃扛上腹黑王

    至尊妖娆:邪妃扛上腹黑王

    【已完结】她,21世纪杀手,铁血无情,生杀予夺;他,异世王爷,冷酷腹黑,权倾天下。为寻灵石,绝色杀手只身穿越到到玄幻异世,成为代嫁公主,当铁血对上腹黑,凡人对上妖孽,注定惊涛骇浪。陷阱诡计,仙侠妖魔,她又何惧。沦为“棋子”?休想!且看她运筹帷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让天下男子诚服在她脚下。————推荐完结文《绝世萌货:玩转邪帝360度》,推荐新书《狂帝盛宠:狐妃de玩物》
  • 佛说慈氏菩萨誓愿陀罗尼经

    佛说慈氏菩萨誓愿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姑娘,你有权活得体面

    姑娘,你有权活得体面

    林一芙的观点:《打败爱情的,是我们的想象力》:因为“想象”而结束爱情的人,远比因为爱情本身已不存在而分手的人多得多。何必因为可能发生但尚未发生的磨难,去否定苦心孤诣经营而来的爱情?又何必因为内心缺乏安全感,就提前宣布爱情的夭折?《在爱里妥协,才不是怂呢》:强求他人爱屋及乌本身就是另类的“道德绑架”,但不爱亦可以尊重。但真正的爱情会成为契约,让相爱的人互相接受与理解。《如何才能拥有恋爱力》:有了“恋爱力”,你不一定马上能谈一场美好的恋爱,但可以收获一个在任何一种感情中最美好的自己。
  • 修心的人生幸福多

    修心的人生幸福多

    本书从九个方面入手,强调了人们入世生活该以怎样的心灵迎击风雨,以怎样的态度处人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