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50800000029

第29章 冷月千山之骚雅名士姜白石(6)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却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暗香》

1191年岁暮,姜白石离开令人心碎的合肥,经过苏州时冒雪前往著名诗人范成大的石湖别墅。

范成大原是南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的进士,别号石湖。他不仅在诗坛上声名显赫,在仕途上也极为显达,曾官至四川置使,参知政事。宋金议和后,曾以政殿大学士身份出使过金朝,为改变接纳金国诏书礼仪和河南“陵寝”地事,慷慨抗节,几近被杀,终是不辱使命而归,并将使金过程写成《揽辔录》。孝宗继位后,因政见不和便辞官回乡,隐于家乡石湖。晚年他更是结交文士、一心问诗。范成大对诗坛才俊姜白石非常欣赏,诗词往复,互为酬答,成为忘年之交。

范成大也爱梅,曾在石湖买地种梅,曾著《梅谱》。他又在城中住宅之南买王氏旧舍七十楹,拆除后建范村。以其地三分之一植以梅树,并构以亭台堂榭。范石湖将此圃名为范村,取意于唐人杜光庭的《神仙感遇传》。范村里花木扶疏,“梅曰凌寒,海棠曰花仙,酴醿洞中曰方壶,众芳杂植云露,其后庐庵曰山长”,营造出一个四时鲜花不断的锦绣天地,吸引了无数名士酬唱往返。

姜白石去时,年已六旬的石湖老人正生着病。白石便常常悠悠踱步漫游于范村。此时正好是冬末春初,范村里冬雪飘洒,梅花在雪中绽放点点红艳。范成大便授简索句于姜白石,欲求梅园之新词别调。姜白石应请创制了两首“音节谐婉”的咏梅词《暗香》、《疏影》。

其中这首《暗香》是我最爱的一首,每次读的时候都会有一种莫名的感动。

起句即是一段美好醉人的回忆。曾经不知有多少次,姜白石沐浴在月光下,在梅边吹笛赏花。这悠悠一缕笛音,唤起了那玉人,不顾清寒相携采摘梅花。如今白石我已渐渐老去,如同那南朝以爱梅著称的诗人何逊一样,失去了咏梅的灵感,整日在梅树下徘徊也写不出咏梅诗。大概因为年事渐增的缘故,如今也找不到写出春风辞章的得意之笔。想不到,竹林外梅花幽香随风飘入酒宴座席间,顿时让我引发了咏梅诗兴。

此刻江南水乡正是清寒冷寂的季节。想折梅寄给远方的心上人,可叹路途迢遥,落满夜雪,无法寄达这思念之情。端起碧绿酒杯时禁不住潸然泪下,悄然相对那面前默默无语的梅花,难以忘怀往日相伴相知的情景。永远记得当年两人曾经携手走过的地方,仿佛西湖边千万树盛开的梅花,映照着湖面上寒冷的碧水,那么清冷,那么令人惆怅。可惜如今梅花又片片在寒风中吹尽凋落。哦,我心中的梅花女神,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到你旧时的容颜。

显然,姜白石触景生情,怀念心中那梅花一样美丽的恋人。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劈头一句“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读后即感到有一束月白色的寒光穿越无数时光的记忆,自高空射落下来,笼罩了人的身心,幽寒凄怆。而一句“梅边吹笛”唤起我们多少浪漫的诗性记忆,想起了山阳闻笛的魏晋风流往事,想起了“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的美妙意境,甚至还想起了那位桃花岛上对潮吹笛的黄药师。“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月色下,笛声中,一位玉人轻轻摘下梅花,境界何其清空幽雅!

明月梅花之时,江国正寂寂。白石手持一枝梅花,却无从像当年陆凯那样寄赠远方的恋人,只为路遥雪积。他只得对酒暗泣,望着那一树梅花遥忆当年。“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长忆曾携手处”一句打开了岁月闸门,当年与情人携手同游梅林的情景一一都到眼前来。千树梅花,无尽繁英,映照在寒碧的西湖水面之上。这一片繁梅亦如邓尉山的“香雪海”。词境在幽冷清空之中竟生出一派明艳热烈的景象。然而,白石的内心激情又节制地沉落下去:“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词笔顿时跌落,一片梅花凋落飘零的肃杀景象。“几时见得”当是一语双关,梅花落了何时才能再开?恋人分别已久何时才能重逢?

《暗香》中透出的是对往事的追忆,而《疏影》则以梅花清幽孤傲的形象,寄托对青春、爱情的珍惜。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疏影》

苔梅枝梢缀着梅花点点,如玉晶莹,两只小小翠鸟儿在梅花丛同宿双飞,人却孤单无伴。客旅他乡时见到她的倩影,像绝世佳人倚着修长的翠竹,在夕阳斜映篱笆的黄昏中默默守望。当年那擅弹琵琶的王昭君远嫁匈奴,不习惯北方荒漠尘沙,暗暗怀念着江南江北的故土。月下那环佩的叮咚响声也许正是昭君魂魄趁月夜由塞外归来,幻化为眼前梅花的幽魂,缥缈孤独。

还记得南朝时寿阳公主“梅花妆”的深宫旧事。寿阳公主在“人日”那天,睡在含章殿檐下时,梅花曾经飘落到她的额上,拂之不去。宫女们竞相仿效这美丽清绝的“梅花妆”。不要像吹落残花的春风,不怜惜这盈盈可人的梅花,依旧将它风吹雨打去。要及早像汉武帝金屋藏娇那样,在梅花盛开时就呵护备至,让她有一个好的归宿。若是因护花无力任那梅花随波飘零,却又怨那玉龙笛吹奏出《梅花落》那样的哀曲,到梅花落尽时再寻觅她的幽香,恐怕只能在小窗梅花图中见到她的芳容了。结句“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写月色日光映照在窗纱上的竹影梅影,是一种“天然图画”。

《疏影》融合了几则典故,以美人喻梅,又以梅花寓人,写出梅花的仙气和灵气,绝非人间凡品。“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描绘了一株古老的梅树,树上缀满晶莹如玉的梅花,与翠禽相伴同宿。苔枝,长有苔藓的梅枝。缀玉,梅花像美玉一般缀满枝头。这三句用了一个典故,讲的是隋代赵师雄在罗浮山遇仙女的神话故事,见于曾慥《类说》所引《异人录》略谓:隋开皇年间,赵师雄调伍广东罗浮,行经罗浮山,日暮时分,在梅林中遇一美人,与之对酌,又有一绿衣童子歌舞助兴,“师雄醉寐,但觉风寒相袭,久之东方已白,起视大梅花树上有翠羽剌嘈相顾,月落参横,惆怅而已。”原来美人就是梅花女神,绿衣童子大亮以后就化为梅树枝头的“翠禽”了。

“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三句引出第二个典故,即诗人杜甫笔下《佳人》一诗中的佳人形象:“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这位佳人是诗人理想中的艺术形象。姜白石先写了“客里相逢,篱角黄昏”,透出一种漂泊风尘遇故知之感,又显出被冷落与年华迟暮的情感色调,再以“无言自倚修竹”来喻梅花品性高洁,绝尘超俗,孤芳自赏。

“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写梅花原来是昭君精魂所化,化用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环佩空归月夜魂”,昭君的月夜归魂“化作此花幽独”,化为了幽独的梅花,为昭君漂泊的魂灵找到了归宿。这一句隐写那位合肥女子在乱世飘零中已不知何处。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用寿阳公主典故。“蛾”状眉形细长;“绿”指眉色青黛。均以形容词作名词指代女子眉毛。《太平御览》引《杂五行书》云:“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看得几时,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竞效之,今‘梅花妆’是也。”“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写出了寿阳公主娇憨之态,也写出了梅花随风飘落的轻盈之貌。这个景象可能唤起白石对过去和恋人在一起某个情境的美好回忆,字里行间有了一种活泼松快的情调。

“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这里用到汉武帝“金屋藏娇”典故。《汉武故事》载,汉武帝刘彻幼时曾对姑母说:“若得阿娇作妇,当做金屋贮之也。”“盈盈”是仪态美好的样子,这里借指梅花。“莫似春风,不管盈盈”,则是殷切的呼唤,“早与安排金屋”,更是热切的希望。可是到头来,“还教一片随波去”,花落水流,徒有惜花之心而无护花之力,梅花终于又一次凋零了。“却又怨、玉龙哀曲”,可以看作是为梅花吹奏的招魂之曲。马融《长笛赋》:“龙鸣水中不见己,截竹吹之声相似。”故“玉龙”即“玉笛”。李白诗云:“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哀曲”当是《梅花落》那支古曲。

“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疏影》中所出现的梅花的形象,梅花的性格,梅花的灵魂,梅花的遭遇,寄托了作者身世飘零的感叹,其中隐隐见出白石心中仍珍藏着那一份美好的情感。那梅花清姿宛然就是他心中高洁美好的倩影。那样一位寂寞的绝代佳人,那么美、那么好,引人不禁生起及早珍爱呵护之心。

柳树影里,赤阑桥畔,擅弹琵琶的合肥歌女从初遇起,在那小小的宅子里等了白石十几年。终于,当姜白石再次来到这里时,她们的身影已经彻底消失了。往事已成空,少年情事老来悲。这正是:“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那一刻,姜白石黯然神伤,欲哭无泪。赤阑桥边,只有那几枝梅花依然年年吐蕊开放。

这也许正是惊艳词坛的《暗香》、《疏影》的情感背景。南宋张炎在《词源》中对这两首《暗香》、《疏影》给予高度评价:“词之赋梅,惟姜白石《暗香》、《疏影》二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立新意,真为绝唱。”李佳《左庵词话》云:“石湖咏梅二词,尤为空前绝后,独有千古。”

可见,这两首词不是笔法功力独擅,而是融入了自己的身世悲感与时代的深刻悲情。姜白石一生始终对梅花情有独钟,除了文人风雅秉性的缘故,主要还是因为梅花与合肥情缘有着某种关系。

白石在咏梅词中多次用“红萼”来指称梅花。如“红萼未宜簪”(《一萼红》)、“怕红萼无人为主”(《长亭怨慢》)、“红萼无言耿相忆”(《暗香》),这里不仅用“红萼”表示梅花初开,还明显以“红萼”代指那位赤阑桥边的初恋女子。“怕红萼无人为主”一句是拟女子口吻的话,极可能是合肥女子本人特别喜爱梅花,曾经自比梅花,或她的名字就有梅花寓意。梅花初开时的“红萼”,不怕寒冷,清香幽静,风姿素雅。其品质、风姿令人神往。

白石在创作《暗香》、《疏影》时,想到自己一生的身世沧桑,内心充满了对往事的怀念,借梅花清逸高洁的意象一吐胸中块垒,写出了梅花的魂魄与神韵,成就了这两首词在文学史上独特的艺术地位,成为姜白石的代表作。

石湖老人范成大读过这几首词后,大加赞誉,称其“翰墨人品皆似晋宋之雅士”,词间意象自是有一种才情风流。于是,范石湖依词度曲,吩咐家中的青衣歌女小红传唱。这小红不仅长得俏丽,还有一副甜美的歌喉。她非常喜欢唱白石所作的词曲,心里对这位姜白石也十分倾慕。

姜白石在范石湖家中盘桓经月,每日对雪赏梅,饮宴赋诗。那红唇皓齿、语娇声颤的小红在一侧檀板清歌,倩影如那雪里的一枝梅花。此时,姜白石听了小红所唱的《暗香》、《疏影》,不觉怦然心动,依稀如见故人,如坐春风。

范石湖看出了白石眼中的深意,也明白小红的心思,高兴之余便让小红从此跟随姜白石。一位是美貌伶俐的歌女,一位是气格高华的词人,这才子佳人倒也是十分般配和谐。

时间已至岁末,除夕那天下着大雪,姜白石携小红向石湖主人范成大揖别,然后挂帆向着湖州方向飘然引去。那一只小船从苏州石湖启程,过吴江垂虹桥时夜色正苍茫。其时,雪已自悄然停了,两岸房舍林木萧疏,渔火影影绰绰。那江面映着雪光,笼着一层淡淡寒雾,天水浑然一片,莫辨分际。见此景象,白石心间自有一种清旷寂寥之感。他与怀中的小红执手依偎,相视一笑,心中温暖无限。

水面烟波浩渺,月光雪色冷寒,小船向前徐徐行驶。在这天光雪影中,舟中两点人影益发朦胧模糊。

小红望着周遭景色,不禁轻轻唱起了新曲。姜白石哂然一笑,取出一只洞箫放到嘴边。歌声清亮悠扬,洞箫幽婉相和,随那水波轻轻荡漾开去。岸边林中,一只孤鸟扇动翅膀扑棱棱地直飞向空中,似有碎雪从疏枝间纷然落下。那飞鸟在半空中划了一个悠长的弧线,飘然远去不见踪影。天地间,顿时静如蛮荒,只余白石、小红二人。看着身边眉目如画、冰肌雪肤的佳人,白石眉宇一轩,吟《过垂虹》诗一首:

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同类推荐
  • 传声筒

    传声筒

    莫言、余华、王安忆、梁文道推崇备至的作家、华文文学奖得主西西的私人书单,万字长文逐句解读略萨,一本书读懂西方现代文学经典。本书是香港作家西西继《像我这样的一个读者》之后的又一本读书笔记,在形式和写作上依然延续了上一本的风格,重述了西西心目中最优秀的西方现代小说代表作,包括马尔克斯、略萨、米兰·昆德拉、伯尔等大师的经典作品,这是一本小说家的读书笔记,更是一位优秀的汉语写作者以个人风格改写西方文学的大胆尝试,读者既能读到西方内核的故事,又能体会到中文叙述之魅力。全书最后一卷,西西更是以万字长文逐句分析略萨经典小说《潘达雷昂上尉与劳军女郎》的第一章,让我们得以从小说家的视角阅读另一位小说家。
  • 小说艺术技巧

    小说艺术技巧

    这是一本探索小说艺术规律的专著。本书对取材、立意、语言运用、形像塑造、情节结构、环境描绘、典型细节选择以及小说创作和阅读中必然碰到的主要问题,都作了深入浅出的探讨剖析。对小说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规律,中西小说的异同等,也有精辟的论述和独到的见解。
  • 西堡子

    西堡子

    范亚利著的《西堡子》将以朴实的文字、清新的文风,带领您了解一座城堡、两个家族、三代人之间的恩怨情仇,走进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感受陕西关中文化的博大精深,分享西堡子人半个多世纪纷纷扰扰的人生际遇。
  • 游历岁月

    游历岁月

    《游历岁月》是一部散文游记集。作者冯燕新行走于国内外各旅游胜地,根据真实感受,加入自己的想法进行多角度地观察问题,同时采取夹叙夹议等方式,表达对当下社会热点问题的观点。本书将旅游胜地的美景、生活的质朴与哲思融为一体,具有一定的深度,可读性强。
  • 工匠精功

    工匠精功

    该作品为长篇报告文学。在党中央的倡导下,“工匠”和“工匠精神”成为当下热词,更在广大企业中掀起热潮。笔者试图透过对精功集团的描写,来说明和印证:中国需要工匠精神,中国现实生活中充满着工匠精神,中国历史上的工匠精神在当下得到了传承,中国某些领域或局部的工匠们甚至比美德日瑞等国的工匠们做得更好。作为民营企业的精功集团就是一个佐证、一个缩影。
热门推荐
  • 皇后天然呆

    皇后天然呆

    什么?我穿越了?什么?我穿的还是个皇后!还有,谁说当朝皇帝天天醉心政务无暇光顾后宫的!这个天天在自己面前耍流氓的男人又是什么!范婉婉欲哭无泪,谁来告诉她,以她这种只适合穿小清新种田文的智商,怎么能在宫斗文里活到第二集!
  • 白宫智囊的读心术

    白宫智囊的读心术

    为什么你在职场上的专业表现突出。却不招领导待见?为什么模仿对方的语速,可以让你更容易被接受?其实很多时候,身体语言透露出的弦外之音和蕴藏的巨大魔力,才是实现目标的关键所在。只是我们经常忽略了,或是还没有参透其中的玄机。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首席谈判顾问杰勒德·尼尔伦伯格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联手国际著名读心术大师亨利·卡莱罗、美国著名身体语言专家加布里埃尔·格雷森,倾力撰写此书。
  • 国宝之谜

    国宝之谜

    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古代人民用智慧创造了无数辉煌的瑰宝。经过岁月,的沉淀后,它们变成了现在人们所见、所闻的历代传世国宝。每一件国宝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背后是一个个不为人知的故事,散发着神秘而悠远的气息。 不同时代、不同的先民为人们留下了不同的具有各个时代特色的国宝,有些因为时代的久远、文字的缺失变得扑朔迷离。人们在欣赏它们的同时不禁忍不住想知道这些国宝的创造者是谁?它们都有什么奇异之处?在它们身上都发生过哪些奇事?现存的国宝目前状况如何?下落不明的国宝消失的原因是什么?现在又在哪里呢?只有清楚地知道了这些问题,才能够让人们更加了解国宝、珍惜国宝。
  • 豪门换换爱:傲娇男攻略

    豪门换换爱:傲娇男攻略

    一个不擅言词,却心系旧爱;一个油腔滑调,却用心良苦。一个是一见钟情,一个是日久生情。他说:“我自此只知道你是乔嘉榆,没有谁的影子。”他说:“记住,你远比其他事重要。”爱情有先后,也永远充满变数,最重要的,不过是遵从自己的心意……
  • 超级响指系统已部署

    超级响指系统已部署

    没有什么是一个响指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再打一次!
  • 学生会生存指南

    学生会生存指南

    私立翎哲学院,曾是为了贵族和豪门所设立的教育机关,历史悠久的名门学校,甚至废除了贵族制的现在,多是生于富豪名家,将来背负国家命运的人才们在此就学。然而在这个顶尖学府里,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群体:学生会!欢迎加入宅san书友群:524588046(本作非辉夜大小姐同人,作者是根据辉夜大小姐开始剧情的设定想象的另一种校园故事,男女主角非学生会会长or副会长,本作青春恋爱喜剧,菜鸡互啄,段位不高)
  • 思考与成功

    思考与成功

    马登的一生都是积极向上的,他不但获得了财富和成功,而且将其传播出去,点亮了数以亿计年轻人的生命。当代成功学家诺曼?文森特?皮尔说:“我读过马登的所有著作,是他促使我发展了‘积极思考’的人生哲学。在我看来,马登与爱默生、梭罗、卡耐基一样,都是伟大的作家,都是积极思想的倡导者。”马登除了生前出版的多达45部的作品之外,去世的时候还留下了超过200万字的手稿。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一生的资本》、《高贵的个性》以及《思考与成功》,我们可以从中看到马登的全貌,也能够提纲挈领地把握其思想的精华。
  • 宁花雾

    宁花雾

    2004年到2015年这段时间,宁花雾小学升到初中,然后便开始躁动不安的校园开始;宁花雾和她遇见的那些人,帮助宁花雾“破罐破摔”,走哪毁哪儿;谁都不想做坏学生,她当然也不想,宁花雾是被逼无奈;老师回答“这道题你还问,刚上课才讲过!”数学把她难哭了,她看着变透明的试卷真的认命了!04年的校园没有手机,微信,移动qq,宁花雾以为她带动了变革,老师却说“你就是我们村的恶魔!”女生宿舍楼下,高三男生为主的嘲讽大军乌泱泱一片,“宁花雾,我爱你!”齐声响起,宁花雾“煽风点火!”的罪名宣告成立!被逼无奈,身不由己还是命中注定与众不同!
  • 仗剑江湖:丽人剑客

    仗剑江湖:丽人剑客

    丽人仗剑江湖,英雄也曾末路?她本是农家弱女,天生丽质,奈何天降洪灾,家室被毁,卖入官宦人家为婢,险些丧命,幸得奇遇,练就一身绝学,呼朋引伴,一时恩仇快意,行侠仗义。她无意间救了当朝太子,结缘皇室,卷入皇权纷争。多少刀光剑影,多少腥风血雨,多少阴谋诡计,多少情长儿女。有情有痴,有恩有义。彼岸红尘路远,此梦堪与谁共?平叛虽立奇功,来去却是难抉。继续仗剑江湖,还是留在皇宫……
  • 现代女性应该注意的100个健康细节

    现代女性应该注意的100个健康细节

    在这个“她”世纪里,衡量现代女性的标准,不再是一张脸定全局的概念,越来越多的女人们开始追求生存的情调、性情的品位。可是,辛劳地工作和放纵地享受正在慢慢透支现代女性的健康帐户。这个世界没有什么事是我们不可以失而复得的,惟有一样是不可以的,那就是健康。上帝在造女人的时候,并没有对女人的施予偏爱,所以女人虽然以自己的勇气和能力洗脱了“弱者”这个称谓,但在与男人的身体对比上,却并无任何优势可言,因此,女人更没什么理由不珍惜自己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