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50800000032

第32章 冷月千山之骚雅名士姜白石(9)

“湿红恨墨浅封题,宝筝空,无雁飞”三句,用晏小山词意:“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薄薄香笺和泪写成,无限伤心往事尽在其中。相思之泪湿透了红笺上充满离情别恨的书信,墨迹变得模糊不清。更让人惆怅的是书已成却信难通。如今,那红颜知己和她那玉柱斜列如飞雁的宝筝也踪影全无。“无雁飞”有两层含意,一是指伊人不见无人弹筝。筝上有“雁形玉柱”,所以“雁”也指筝。晏小山有词云:“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二是指无雁传书,音问难通。亦即李清照词云:“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内心的刻骨相思之情又能向谁人诉说?

“俊游巷陌,算空有、古木斜晖。旧约扁舟,心事已成非。”当年曾经携手游历的巷陌,如今恐怕已物是人非,只剩下古树残阳。曾经有过泛舟江湖的约定,如今这一美好心愿已无法实现了。姜白石可能想到五年前最后一别时的相约,那合肥女子最后谆谆叮嘱:“第一是早早归来”,姜夔也表示:“怎忘得玉环分付”(《长亭怨慢》)。姜夔曾托当年合肥邻居回去时传言:“未老刘老定重到”(《送范仲讷往合肥》),结果始终旧约难践。

“歌罢淮南春草赋,又萋萋”两句,化用《楚辞》:“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悲歌唱罢,又是一年芳草绿。眼下冬将尽而草已青,春草萋萋归期何时?一种惆怅迷离之感弥漫心头,无人与说。结尾两句“飘零客,泪满衣”在怆然泪下中收绾全词。词客飘零天涯,泪湿衣襟。其中既恨有情人相见之难,兼以自伤身世飘零。

白石一生布衣,虽不乏名公巨卿与之交游,但仍多有寄人篱下,仰人鼻息之感。白石情词极少声色描写,反复倾诉一种难言的内心感受,蕴藉深挚,低徊不尽。

1197年春,姜白石回到合肥,作《月下笛》一首:

与客携壶,梅花过了,夜来风雨。幽禽自语,啄香心,度墙去。春衣都是柔荑剪,尚沾惹、残茸半缕。怅玉钿似扫,朱门深闭,再见无路。

凝伫,曾游处。但系马垂杨,认郎鹦鹉。扬州梦觉,彩云飞过何许。多情须倩梁间燕,问吟袖、弓腰在否?怎知道、误了人,年少自恁虚度。

——《月下笛》

这首白石情词多从细微处着笔,别有一番感心动魄的力量。

“与客携壶,梅花过了,夜来风雨。”可谓写尽风雨花残的凄冷。白石与客人携壶游饮,只见昨夜一场春雨后,梅花尽皆凋零残落。花期已过,落红满地。“幽禽自语,啄香心,度墙去”,“幽禽”当指黄莺,柳永《黄莺儿》有“幽谷暄和,黄鹂翩翩”之句。称黄莺为“幽禽”也暗示了词人此时心情孤寂、幽独。这几句写一只黄莺独自鸣叫,啄食枝头花心后,又飞墙而去。从黄莺鸣叫、啄食、飞翔细微处着笔,显出一种难得的清幽活泼,也有几分清寂落寞之感。《庆宫春》中句云:“呼我盟鸥,翩翩欲下,背人还过木末”,都以飞鸟的动势写词客心境思绪,各有妙处。

“春衣都是柔荑剪,尚沾惹、残茸半缕。”这几句写得分外温馨感人,是这首词最令人动情的地方。白石此时身上所穿的春衣,都是那双柔嫩白皙的纤纤素手当年精心剪裁缝成,至今衣服上面还残留着些许当年带着伊人馨香味道的残丝断缕。这种细微处表达的温情与体贴分外令人感动,让今天的我读来都难以忘怀。

“怅玉钿似扫,朱门深闭,再见无路。”所以词人深深叹息道,如今伊人头上遗落的玉钿都已被时光扫走化入泥土。当年她住所的红门也已深深关闭,人迹杳无。真是“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凝伫,曾游处。但系马垂杨,认郎鹦鹉。”站在故人旧居前久久发呆,凝望当年曾经多次前来游冶欢聚的地方,如烟往事如今历历在目。想当年,年少气盛的姜白石策马而来,系马垂杨树下,与意中人晤会相欢,连那鹦鹉因为相熟每次见了都会热情打招呼。那时的白石曾经是多么风流倜傥,神采飞扬!他和那合肥女子的爱情又是何等柔情似水,缠绵悱恻!

“扬州梦觉,彩云飞过何许。”如今这一切已成过眼烟云了。如同杜牧《遣怀》中所言:“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彩云飞过何许”出自李白《宫中行乐词》:“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晏几道《临江仙》也有句云:“当年明月在,曾照彩云归。”美好的情遇仿佛漫天彩云倏然幻灭,那浪漫爱情与青春时光如同绚烂的天光云影转瞬消逝,不知飘向何处。

“多情须倩梁间燕,问吟袖、弓腰在否?”此时此刻,多情念旧的莫过于那梁间呢喃的燕子,能否帮助打探一下那故人的消息呢?有道是:“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请问那梁间的燕子,当年那合肥女子如今还在这里吗?如果不在这里,那她究竟去了何方?“吟袖”即诗人的衣袖,此处是指白石自己。“弓腰”形容女子舞蹈时纤细弯曲的腰肢,这里是代指那舞腰柔软、色艺双绝的合肥女子。“弓腰”一语或出自段成式《酉阳杂俎》:“有土人醉卧,见女人踏歌,曰:‘舞袖弓腰浑忘却,蛾眉空带九秋霜。’”

“怎知道、误了人,年少自恁虚度。”最后的结局自伤自叹为多情所误、虚度了青春年华。这里既是自伤多情误己,更是叹息自己的多情误了佳人的青春。

当年郁达夫有诗云:“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姜白石的多情痴情,在迟疑和纠结中不知不觉绾系了两个人的青春时光。

这首词里,“春衣都是柔荑剪,尚沾惹、残茸半缕”最是令人感怀,这一个生动的细节会牵惹多少人相似的联想与感触?

“柔荑”出自《诗经·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是以柔嫩白皙的嫩草比喻美人的手指。“春衣都是柔荑剪”,这是多么温暖而优美的句子啊!美好温暖的“春衣”出自那美好温暖的“柔荑”,如今这春衣上还留有她的“残茸半缕”。其间所注入的情感细腻而深刻。而那香泽犹存的一点点“残茸半缕”,更成为了感情凝聚的焦点,成为过往岁月的残存念想。这美好温暖的感人句子,隐含了姜白石与合肥女子之间多少动人的情愫!

那种两情依依的缱绻,那种刻骨的温柔与体贴,让人在多年之后回想起来仍不禁涕泪滂沱。

也许,正是出于“春衣都是柔荑剪”的温存怀想,使得姜白石情不自禁地再一次来到合肥。

然而,从这首《月下笛》中可知,姜白石已是“怅玉钿似扫,朱门深闭,再见无路”。他没有见到合肥女子,也不知道她们的下落,可谓欲哭无泪。从此,一对情人生死两茫茫,终生再未见面。合肥城里杨柳掩映的赤阑桥成为姜白石抱恨终天的伤心地。

对于姜白石而言,他这一生可谓颠沛坎坷。1168年父亲病逝,让十四岁的姜白石从此失去依靠,少年孤贫;1176年姜白石初遇合肥女子,从此开始二十多年的相思苦恋;1186年白石在长沙接受千岩老人萧德藻许婚,从此与心中的合肥恋人渐行渐远。1191年,白石再回合肥赤阑桥边时,却发现那姐妹俩已不知去向。一场春梦终于最后落幕。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那杨柳巷陌里的低吟浅唱间,纤纤指尖飞出的琵琶声曾经那样令人心碎;风雨过处,那点点落红似相思血泪。曾经的风花雪月已经过往如云烟。再回首,他们可曾相忘于江湖?

爱情原本是人世间最纯粹、最干净的情感。然而就其本质而言,也是最为脆弱、最不可相信和依靠的。姜白石对合肥女子却怀有二十余年的持续爱恋,已经是一个时间上的奇迹。因此,姜白石与合肥女子虽历尽风雨沧桑,经受诸多不幸与苦难,但同时他们又是幸运的。他们都遭遇到了那种人间罕见的真正的爱情,都以真诚挚爱温暖过对方的心。

姜白石与合肥女子的初恋伊始于二十出头的年少时光,终其漫长一生都不曾泯灭过。在滚滚红尘中,他们一次次牵手又一次次分开,彼此爱得刻骨铭心、声泪俱下,却又始终无望成为美好眷属。

读着姜白石的那些深沉挚爱的情词,耳畔不觉会响起一首很多年前曾经深深感动过我的歌:

起初不经意的你,和少年不经世的我。

红尘中的情缘,只因那生命匆匆不语的胶着。

想是人世间的错,或前世流传的因果。

终生的所有,也不惜获取刹那阴阳的交流 。

来易来去难去,数十载的人世游。

分易分聚难聚,爱与恨的千古愁。

本应属于你的心,它依然护紧我胸口。

为只为那尘世转变的面孔后的翻云覆雨手。

来易来去难去,数十载的人世游 。

分易分聚难聚,爱与恨的千古愁。

于是不愿走的你,要告别已不见的我。

至今世间仍有隐约的耳语。

滚滚红尘里有隐约的耳语。

跟随我俩的传说。

——《罗大佑金曲100》孟欣

同类推荐
  • 心智的艺术

    心智的艺术

    她是故乡黄土原上一片深秋的柿树叶子,褪尽绿色素,薄得红得像一帧生命的请帖。是那方石磨,磨孔睁着深邃的眸子望着我,似在诉说那方旋转于日月下的热土。是那辆纺车,吱溜作响着,撩逗我一颗发酸的游子寸心。那叫做南凹村的向阳凹形的山原轮廓,常要把我揽入她朴厚、拙讷而温存的臂弯里去。
  • 曹禺探知录

    曹禺探知录

    《曹禺探知录》是作者田本相多年对曹禺研究的相关文章的结集,也是对曹禺及其剧作的探知的记录。《曹禺探知录》分为七个部分,即从相关曹禺研究的论文,曹禺剧作的演出剧评,与天津读者谈曹禺,曹禺学术会议开幕词,怀念曹禺,曹禺论作序言,到创作纪念曹禺的剧作《弥留之际》。作者详细阐述了曹禺研究的三个阶段,即曹禺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讨论他的现实主义戏剧创作的成就;诗化现实主义;纪念曹禺的百年诞辰时,以“伟大的人文主义艺术家”来概括曹禺的成就,以及纪念文章。
  • 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

    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

    《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是莎士比亚于1607年左右编写的罗马悲剧,它是源于古罗马历史学家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传》。
  • 怀旧和终结

    怀旧和终结

    西方全球化的胜利喧嚣,正在引起怀疑、反感、厌倦和愤怒。同这种喧嚣音调不和并且显示出深层持久力量的,是在反思中的怀旧。美国著名学者伊曼努尔·华勒斯坦在以他为主撰写的《自由主义的终结》的绪论中,半是惶惑半是嘲弄地提出一个令世界为之一惊的严肃问题:“我们这个时代这么快就进入怀旧的时代了吗?”一般地说,“怀旧”很容易被理解为倒退,在人类历史中未必是一个值得赞许的概念。但是西方全球化的进程却使它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被赋予一种特殊的含义:否定西方全球化的现实。
  • 我们误解了这个世界

    我们误解了这个世界

    《我们误解了这个世界》是著名学者周国平与济群法师的一系列深度对谈。两人从各自专研的领域出发,围绕内在自由与外在自由、命运的可变与不可变、人生的苦与乐、觉醒与解脱、无常与永恒等话题,展开深入的辨析甚至激烈的辩论,探讨正确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认识人生的智慧与哲思。在当下这个喧嚣迷茫的时代,两位智者的对话,为读者指引出一条保持天真自省、归于内心和平的途径。
热门推荐
  • 十二惊惶

    十二惊惶

    江湖中曾经一时出现过十二个年轻的绝顶高手,百晓狂生将其命名为「十二惊惶」,若干年后,曾经年少的惊惶们已经成长,在江湖中掀起一场风波。初入江湖的少年孙若愚,无意间卷入惊惶们的龙争虎斗,从此,他的一生将要改变……欢迎加入十二惊惶交流群,群聊号码:649125386
  • 九黎子

    九黎子

    桃花源?蚩尤炎黄部族?新的大陆不同的历史!
  • 我的超级老婆

    我的超级老婆

    据全球妇联协会曾公布的老婆排行榜,如下:初级,中级,高级,超级。而,主角的老婆就荣登超级行列。
  • 惹火狂妃:小萌夫,要听话!

    惹火狂妃:小萌夫,要听话!

    段樾整日撩天撩地、肆无忌惮,她就爱看小少年那害羞脸红,又乖乖听话的可爱模样。一朝风云起,她的小少年摇身一变竟成了搅动天下局势的枭雄。还扬言要以山河为聘,铺万里红妆,迎她进门!(女扮男装的将军vs腹黑贤惠小皇子,甜宠养成1V1)
  • 无限之罪乐园

    无限之罪乐园

    前方一切未知,他只能踏着鲜血成神。他明明是个独来独往的杀神,怎么突然变成所有人的信仰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青玉骨

    青玉骨

    一段离奇哀怨的尘封往事,一种无孔不入的森冷感觉,一个奇诡家族的惊世秘密!青柳镇首富沈家的小少爷在啐盘之喜时扔出一道吉凶难定的异卦,不久之后厄运降临沈家……有人离奇失踪,有人频频遇“鬼”,有人死而复生,重重迷雾之下究竞掩盖了怎样的真相?
  • 易幻幽径之断界语录

    易幻幽径之断界语录

    一段时光;一个空间,被定格,被无法更改。没能被拯救的命运,也许会到它想要的地方去,被其延续。美妙的是岁月所创造的故事,脆弱的是生命。心灵的歌声,永远是最真实的声音。我需要你;你需要这样的我嘛?-断界语录。-断界神所留!每个人都有一次再命运面前选择的机会;就看当事人如何去把握。这是一个关于时空与救赎的故事,敬请期待。-断界,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那是时神;也就是时间之神的居所。
  • 明伦汇编交谊典趋附部

    明伦汇编交谊典趋附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煊赫旧家声:张爱玲家族

    煊赫旧家声:张爱玲家族

    内容介绍我觉得有两个词特别可怕:一个“想必如此”,一个“理所当然”。这个世界说话的人太多了,应该少说,如果要说,就应该说些像话的话!——《张爱玲全集》主编止庵本书没有“想必如此”,也没有“理所当然”,作者从张爱玲的外曾祖父李鸿章、祖父张佩纶写到张爱玲个人成长的家族史,包括清朝末年珍贵的内政外交史料,参差对照张爱玲的作品,互征推敲,逐线追溯,铺展成这部百年家族史。张爱玲是张氏家族中最后的贵族,本书就是从她的豪华家族对她影响的分析中,打开一条能读张爱玲的新路,既是丰润张氏的百年家族史,也是从另一角度写的张爱玲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