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55800000020

第20章 “78班”毕业(9)

只有电影评论家钟惦裴和青年组的大师兄郭宝昌私下对我说:“《一个和八个》是部有创新精神的好影片,迟早是要通过的,你要坚持住。”我对于青年摄制组的年轻人是很看好的,也觉得自己作为厂长有责任为他们说话,于是豁出去了。在1983年11月21日的厂长会议上,对于《一个和八个》发表了我的几点不同意见,特别提到“对于这批有事业心又勇于创新的青年人,应该关心和爱护,肯定他们的成绩,有缺点和不足不要过多地指责,如有错误应当由厂领导承担,由我作为厂长的来负责”。发言后,批《一个和八个》的火气降温了,但影片还是没能通过,结果是拖了整整11个月后,即1984年10月16日,在社会上很多声音为这部影片叫好的压力下,才最终获得通过。

说我纵容青年胡作乱为我的那次发言被西安厂的编剧张子良全部录了音,后来张艺谋、何群和陈凯歌在西影的招待所准备去延安拍摄《深谷回声》(后改名为《黄土地》)时,张子良把录音带给他们放了,他们非常感动,给我写了信,这些珍贵的来信我一直保存着,也给了我莫大的安慰。虽然投资44.26万元没有收回成本,但他们的动情来信又鼓足我的勇气。后来上面对广西厂施加压力,使得陈凯歌、张艺谋、何群他们正在拍的《大阅兵》被迫中途下马。不久,文化部的人到区党委宣传部告我的状,说我不懂业务,纵容青年创作人员胡作乱为。

让我感动的是张艺谋来信说道:“尽管您‘乐以忘忧’在家,我仍愿意叫您厂长……1984年是广西厂历史上最辉煌的一年,1984年您是厂长……也许,我们将来可能成为艺术大师、名人、有所作为、出类拔萃之辈,但我们永远记着当我们年轻时,我们怎样起步,有人曾小心翼翼地搀扶我们。”的确,《一个和八个》、《黄土地》两部影片先后在国内外获得大奖,使得一个默默无闻的广西厂一举成为中外闻名的电影厂,1984年的利润收入250万元,是厂里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空前好的时期。

1984年“第五代”代表作《黄土地》诞生

革新电影叙事语言

1984年,陈凯歌32岁,那年他拍出了他的银幕处女作,一部对中国电影产生深远影响的电影《黄土地》。很多人不知道,《黄土地》原来的名字叫做《深谷回声》,陈凯歌还引用了老子的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来加以解释,这个名字也许更能表达导演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黄土地》是中国电影的双峰陈凯歌、张艺谋的“会师”之作,日后,两人分别延续了第五代美学取向并将之推广到全世界的作品风格。

在当时革新了中国电影叙事语言的《黄土地》无疑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给中国电影带来了新的可能。

黄土地上打起革命腰鼓《黄土地》很有些革命精神。首先给人们印象深的,当数它的电影感。这片子一出来,几乎是革新了电影说事情的语言。许多领导专家都说是看:不明白。钟惦裴老师也承认看三遍看不懂。钟老师说看不懂,一是坦诚,不端专家权威的架子,此外还有点谦虚和赏识青年的意思,隐隐地说后生可畏,有冲劲。

影片中的人物说话是有风格的,感觉他们很吝啬字,一个一个从嘴里蹦出来。后来发现那是导演的独特语感。说的大致就是两件事:一个是公家人的规矩,一个是有没有吃的。跟前面的这些无语、沉默、沉重、迟缓相连接、相比较,后面的打腰鼓场面才显示出它的力度,它的狂野,它的爆发。呐喊、自信、啥都敢想(撒尿就能做出好酒)、啥都想要(高梁地里的女人和秦王的天下),全在那个从地平线后面慢慢升上来的腰鼓队里了,全在安塞小伙脚下踏起的尘土里了,全在他们舞动的身影里了。后来,这个黄土地上打鼓的意象构成了今日中国的民族核心形象。

这鼓到亚运会上打成了黄绸子飘动的威风锣鼓,又打成了香港导演和张艺谋接替拍摄的万宝路香烟广告的大鼓。它是自信、豪迈、威风、美化的展示,又是简单、力量和不需要技巧的集体操练。看看今天的主旋律MTV就发现,打鼓的人从干瘦的陕北农民变成了脱光了膀子的职业健美运动员。这些健美的壮小伙正在跟奥运英雄一起宣告中国人的健壮和集体力量,他们正一起不断宣告中华民族的崛起,宣告国家意志的胜利。

这些就是我们今天仍然说“《黄土地》上有革命”的意思:它是上个世纪80年代那纷杂时代的思潮呼应,它是中国电影首次影像的自觉、语言的自觉,它是电影化叙事的开始,它用形式扩张完成重大的突破。

靠着影像不惊人死不休的精气神,他们成功地营造了形式冲击力,成功地让世界听到了自己的声音。

但是,《黄土地》中还有另一个革命元素一直是被读者忽视的:它在题材上、内容上乃至一些电影思维上是革命电影那红色叙事的延续。它在题材上和主题上更多的是言说那些革命叙事的道理,曲终奏雅唱出的是“公家人的规矩”。《黄土地》是从革命叙事的壳里脱颖而出的黑天鹅。

就技法而言,《黄土地》很得到一些革命电影的传承。那著名的求雨场面是典型的杂耍蒙太奇。趴在地上的农民,头上都戴着柳条帽子,像极了电影中准备打伏击的英勇抗日主力部队八路军或敌后武工队,其实那不是农人们求雨时的打扮,是张艺谋、陈凯歌、何群等一干人编造出来的时装秀。这编造出来的场景,用强化的人造画面来制造吸引力,正是爱森斯坦的思想精髓,他的杂耍蒙太奇学说就是极度想让电影表达政治意念。打腰鼓,陕北安塞也难得聚集起那么多人,排出那样的方阵。

这也是强化的人为设计场景。《黄土地》的内容也是红色叙事的精气神,故事还是八路军战士去启蒙不懂婚姻自由的小村姑。在黄河上空回响的是那年头延续到现在的经典主旋律歌词:“救万民靠的是共产党”。

对这部影片的言说,也是革命电影的思路和框架。在第五届金鸡奖评选中的争论首先是围绕它的思想。不喜欢的,说它“没有跟上‘火热的’时代步伐,没有正面表达‘沸腾的生活’,而是展示了中国蒙昧落后的一面”。赞同它的也是说它怎样具有真实性,怎样是现实主义的。

很有几位第五代导演秉持一个观念上的主旋律:对民族勃发的呼喊,对集体精神的归属感,对中华民族强力崛起的一种自信和精神上的胜利宣告。在《一个和八个》里,这就是那声让演员血脉贲张地喊出来的:“老子,中国人!”在《喋血黑谷》里,那些第一次出现在中国银幕上的黑色大反差影像是为了讲述我党领导人民齐心抗日的英雄故事。在《大阅兵》中,陈凯歌高唱集体主义的凯歌。陈凯歌在香港《影艺》上有过讨论:“我们民族千百年来饱受外来欺凌,就在于人民内部的不团结,……每个人只有聚合起来才能形成一个统一的力量和步伐……方队就是显示了群体的力量,表达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在《黄土地》中有复兴的力量,在《大阅兵》中又具体地表现出来了。”也许,这些大意义和强力影像是某几位第五代导演在90年代后期和新千年中先后拍出些古装主旋律作品的思想贮备?《大阅兵》中的整齐方阵,到《荆轲刺秦王》中变成了赵国被灭时那齐刷刷从城墙上跳下去的孩子,到了《英雄》中是否又附体到那些跟随秦始皇一起去为天下人着想的弓箭手身上了?(郝建)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魂禁:白发小新娘

    魂禁:白发小新娘

    她从未做过一件真正的恶事,却被视为“白发妖女”不容于世。一朝迫为帝君妻,从此日夜更难宁:他们是夫妻,却更象是仇敌!小语:从前世走到了今生,有些话,似仍开不了口,开不了口的,我多么想对你说:可以吗?活在我的视线内,陪着我,永不分离——
  • 二哈溜我见初恋

    二哈溜我见初恋

    《这个王爷明明超强却过分怕死》新书上路求收评推三连~ —— 这是一个日常短篇集,或轻松、或沙雕、或沉重、或励志……宋云深·你就是我的青山(励志、沙雕)现在快步追上他就可以很自然的打声招呼,可是打完招呼又该说什么?林序篇·这样就好(因人而异)我们学校在高中联赛拿了第一名,我被队友抛起,接的时候漏接我一条腿。直到我被送去医院,女朋友都没有出现。 薛潇雨·30号球衣(微虐,HE)林序今天穿的球服是蓝色的,号码是30,数字“30”上方的字母是LIN……LEI?路晓·二哈溜我见初恋(励志、欢脱)世界有时候就是这么小,被二哈溜……呸溜个二哈都能碰见初恋!
  • 孤剑江湖路

    孤剑江湖路

    萧伟凡揭开生世的过程,是他对生命体悟的过程,也是笔者追寻美,创造美的过程。
  • 三嫁惹君心

    三嫁惹君心

    一个是聪慧如兰的盲女,一个是爱财如命的公子。他屡次戏弄,她数次反击;她设计进取,他步步为营;他兴致勃勃地恶作剧,她只轻轻笑叹他的孩子气。别扭傲娇公子出奇招,淡定腹黑盲女弯弯绕。唉,小气男人惹不起,欢喜冤家宜结不宜解,姑娘一日不低头,公子一日不罢休。一盏清茶,开始了她与他的缘。一段琴曲,撩起拨动了他的心弦。他虽不懂她的琴,他却懂她的情,她虽无明亮的眼,却有明澈的心。徵羽宫商间,案情扑朔迷离,而他们彼此的心,却日渐明晰。一嫁搞笑斗气,二嫁互猜心意,三嫁齐心协力。盲女三嫁,只嫁一人。三娶三嫁,生死不离。
  • 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

    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

    史书中的刘邦,并非是失真的,却是局部的。通过司马迁的笔,后人得到了两个生动而典型的艺术形象:神威武勇的项羽、猥琐龌龊的刘邦,这两个冰火两极的对垒,尽管读史者疑窦重重,却始终难以摆脱。本书尝试对刘邦的思维进行全景扫描,讲述他从一芥草民步入天子殿堂的人生轨迹,还原其人性的复杂性。四十八岁厚积薄发,于乱世中拔得头筹,刘邦的成功,更多在于他对时局的把握,以及他的敢做敢言。成伟业者,多是有大气魄、大胸怀者,也是自大狂、被迫害狂与多疑症患者。
  • 女人受益一生的幸福课

    女人受益一生的幸福课

    幸福是一件大事,但要从小事开始!很多人都告诉你不要做什么,不要这样做,但没有人对你说要做什么,应该怎么做。卡耐基通过对女人的人生愿望、生活烦恼以及女性生理、心理的深入研究,以自己睿智的见解和精辟的人生感悟指导女人如何让自己快乐起来,如何培养一个幸福的婚姻,如何与他人交往……聪明女人善于聆听智者之音,既然幸福是一辈子的事,那就从本书开始揭开幸福之课的扉页吧!
  • 英雄监狱

    英雄监狱

    有些人注定要相聚,哪怕一个在天堂,一个在地狱。玫瑰监狱,现实世界第一监狱!这里关押着全球最顶尖的罪犯,带领这样一群人进入虚拟世界,会发生什么事情?英雄监狱,虚拟世界第一监狱!这里关着最传奇的英雄和魔兽,末日使者、远古妖皇、巨魔酋长、赏金猎人、甚至是强大的——神!随身带着这样一座监狱,会有多么强大?其实世界就是一座监狱,想要获得真正的自由,就要改变世界!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夺情娇妻

    夺情娇妻

    他是恶魔,他可以眼睛不眨地伤害她的家人,囚禁她在他身边,断去她高飞的翅膀,就算下地狱也要拖着她一起下去陪葬。“逃?能逃到哪里去?”他残忍地宣告着,“锦瑟,这辈子你没有资格,也没有能力逃开我。”他让她过得生不如死,她恨不得双手卡上他的脖子掐死他,可是她又欠了他,欠他很多很多,这辈子都还不清也还不了,所以他们之间,只能相互伤害着纠结着,不到黄泉不罢休地纠缠上一生……(本文开头有点慢热,但是后面绝对精彩,不一样的都市文,希望大家喜欢。)这文咳咳,很虐,大家要抗住!
  • 通鉴载道:司马光传

    通鉴载道:司马光传

    司马光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和经学家,所著《资治通鉴》为中华古史学经典绝品。他品行高洁,而为时人所赞叹。本传系统叙述司马光生平,突出其史学成就,文笔也较为清丽。——文史专家王曾瑜本传富有独特的个性视角,传人传事,客观真实。作者在短小生动的章节叙述中,见人见事见故事见性格见品德见作为,将传主的繁复人生给予公正生动的文学呈现,很好地写出了司马光在社会大变革时期行为“泥古”与道德坚守的性格形象。——文学专家李炳银《通鉴载道--司马光传》历史上的司马光不仅是一位私德高尚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本书以详实的历史资料和客观的视角,用生动幽默的文学语言为读者再现了一个立体的司马光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