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79100000002

第2章 稀饭变稠了,离大块吃肉还有多久?(1)

弹指一挥,沧海桑田。30多年时间,中国GDP达到58790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1978年的3624.1亿元到现如今的58790亿美元,短短30余年时间,中国经济总量翻了上百倍。

这样的变化,只能用“翻天覆地”来形容;这样的发展,只能用“日新月异”来描绘。所有这一切,都源于1978年的体制改革。那一年,从中南海吹响的改革号角,掀启了中国经济腾飞的崭新篇章。

1.改革号角:要富就要勇吃第一口螃蟹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新闻报道中,描写中国新经济起航的原点时,最常用的一个词就是“一穷二白”。

毛泽东在1956年发表的《论十大关系》一文中早就对“一穷二白”这个词进行了阐释:“我曾经说过,我们一为‘穷’,二为‘白’。‘穷’就是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白’就是一张白纸,文化水平、科学水平都不高。”

这篇文章发表22年后,中国又一次从一穷二白的状态开始了新的经济起航。

中国古语说得好:穷则变,变则通。战争和错误的思想斗争的破坏力毋庸置疑,但正因为由此而来的“一穷二白”,中华民族才有了崛起的紧迫感和使命感。进入20世纪70年代,世界政治格局和形势趋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新的时代主题。新形势下,军事、政治退居“二线”,经济、科技走向前台。面对咄咄逼人的资本主义经济强国,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站了出来,振臂疾呼: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

这是振聋发聩的呼喊,整个民族都为之振奋。1978年12月18日,在这个注定要在中国历史上烙下印记的日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帷幕。此次会议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并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由此,一场自上而下掀起又自下而上得以推动的改革大潮,在神州大地上奔涌而起。

中国革命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中国建设同样走了这条路线。改革的号角虽然由上层吹响,但真正的实践还是由农村开始的。从来就没有闭门造车能诞生的理论创新,也没有脱离实际而有效的方针政策,一切都源于群众的首创精神。

时势造英雄。历史转折关头,总有一些人会以先行者的姿态走出来。他们或为先驱,或成先烈,但无一例外地会成为人们缅怀的对象。1978年冬天,从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开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在农村生根发芽,成为改革之初最璀璨的一道风景。饱受贫穷生活的人们,压抑不住创富的冲动,18位农民以“托孤”的形式在协议书上悲壮地摁了手印。至今,在小岗村的展览室里,依然保留着这份弥足珍贵的史料。

历史证明,人民群众才是创造历史、建设国家的真正英雄。要想打破体制的桎梏,寻找新的出路,就必须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改革的浪潮从农村兴起,取得成效后开始向城市蔓延。城镇人民的嗅觉更加灵敏,但也更为谨慎小心。农村火热的改革气息撩人心弦,城里的人早就按捺不住热情。市场刚刚开放,商机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只要敢为天下先,即使是贩夫走卒,也能够赚得盆满钵满。

改革一时间风起云涌,“下海”成了时髦的名词,“经商”成了时代的强音。于是出现了很多令人难以置信的经商传奇:原本手无缚鸡之力的知识分子,放下书本拿起算盘,成为改革的风云人物;原本游手好闲的“懒汉”,手握秤杆成了诠释政策的代言人。

在很多反映20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生活题材的小说中,我们很容易发现这样的故事:一个生性懒散又好高骛远的人,自己不屑于也不会侍弄庄稼,是大家眼中的败家子和懒汉,甚至连个媳妇都娶不上。身上有点偷鸡摸狗的劣迹,偶尔做一些投机倒把的事,成为乡领导、村领导眼中的投机分子,频频遭到打击和批判。然后,此人一度消失,几年后的某一天,居然衣锦还乡。在电视剧《我的孩子我的家》中,林建设就是这种形象的代表。知青林建设下乡返城后,一直找不到工作,只能寄居在哥哥家里。林建设除了维护家人尊严偶尔打打架、砸砸人家玻璃外,每天游手好闲,无事可做。后来迫于生活压力,林建设离开哥哥家,消失得无影无踪。几年后,林建设突然回来,摇身一变成了一家工厂的厂长。

那时候,经商虽然有政治风险,但市场空间极大,既不需要渠道,也不需要走关系,只要有货源,就不愁没有销路。今天,很多人说在国有企业老总的椅子上放一头猪,企业也照样正常运转。这话有点戏谑的意味,但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时候,只要是敢于下海的,赚不到钱的人很少。

天津有“帽子王”之称的王德强,年轻时支援边疆建设,1979年年底返回家乡小城,1983年踏上创业之路。其实,说创业可能有点夸大其辞,事实上有点倒买倒卖的意思,只不过开始时规模很小。创业之初,王德强只有200元资金,从朋友那儿借了400元钱后,才凑够了做第一笔生意的本钱。

那时候,王德强一家三口只能挤在一间17平方米的地下室里。然而,一旦下定了决心,王德强就将借来的钱投到了帽子生意上。回忆当年的情景,王德强说:“我把帽子拿到河北任丘去卖,果然旗开得胜,小小的帽子打开了我生意的大门。后来我又去卖服装。凌晨5点拿货,花1毛钱买个红薯边吃边走,赶到任丘正好9点,开始卖货。当时就我一个人,不能去喝水、不能去吃饭,更怕上厕所。直到下午5点多钟,货卖完了才能放心地吃一顿饭。”

凭600元起家,两年后王德强已经积累了数千万资产,成了当时最让人羡慕的“万元户”。之后,生意越做越大,牌子也越做越响,被评为天津市著名商标。王德强的下一步目标是打造中国帽业第一品牌。

像王德强这样的“生意人”很多,他们初期的目标通常并不远大,赚点小钱,改善生活条件,是大部分人的初衷。但还是有一批商人受够了体制内的压抑,希望在商海中搏击,捞一桶金。

1979年1月,被誉为“改革开放第一人”的袁庚,在中央的指示下,率领招商局在深圳宝安县开发蛇口工业区,真正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在“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口号的呼吁下,一大批企业家昂首登上舞台,开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那时候,后来成为TCL董事长的李东生还没有接触电视和手机,而是与香港人合作生产录音带,在农机仓库里开办起工厂;后来成为中信泰富集团董事局主席的荣智健那时年少气盛,只身前往香港,虽然大赚了一笔,但经历磨难的他最终选择了跟随父亲荣毅仁从商这条更为轻松的道路;而后来成为万通集团董事局主席的冯仑那时不再愿意被体制束缚,果敢地离开了国家体改委,前往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海南创办了“万通”;而步步高集团董事长段永平那时也早就对国营企业的沉闷心生厌烦,虽然研发“小霸王电脑学习机”还只是浮光掠影的想法,但是他还是离开了北京电子管厂,希望真正做点事。

这些勇吃第一口螃蟹的人,大都怀着“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情怀开始创业历程,但却无一例外地成为中国现代企业家的先驱,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史册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然而,改革毕竟不是请客吃饭那样简单。改革意味着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意味着既得利益者的挑衅和反抗,甚至意味着流血和牺牲。1981年,国务院先后下发两次文件,措辞严厉:对严重破坏经济秩序的罪犯,不管是什么人,不管他属于哪个单位,不论他的职务高低,都要一律追究其责任,严惩不贷。就这样,人们身处风云激荡的时代,身前可能是暴风雨,身后也不代表阳光灿烂;昨天还是媒体上的“人民”英雄,今天就可能成了阶下囚。

早期的创业者中,女性企业家很少,金燕静可以说是其中少有的几朵“金花”之一了,在北京商业圈子里更是大名鼎鼎。她和好友于1984年创办了信通公司。她身上有着多数男性企业家的果断决绝,很有领导魄力。在她的带领下,信通迅速发展,很快就名列中关村最负盛名的“两通两海”之列,比联想的名气要大得多。

金燕静魄力惊人,在1988年的时候,她就与一家美国公司达成协议,共同生产286微机。在她的运筹帷幄之下,这次合作还得到了国家教育委员会的支持,并获得世界银行贷款。要知道,联想直到1990年才获得微机生产许可证,开始286微机的生产。这就是说,信通的国际化腾飞比联想整整早了2年。

那时候,通讯业还不发达,只有国家级别的新闻才能覆盖全国,然而信通这家创业仅4年的公司却因为被列为当年中国计算机界的十件大事之一而闻名全国。同年,金燕静作为4名获奖者之一,成为“首届全国科技实业家创业奖”的金奖获得者。此后,金燕静先后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信通则成为“中关村优秀新技术企业”。

或许得益于女性企业家的独特身份,金燕静一时风光无限,成为北京企业家圈内的明星人物。然而,1991年,信通公司却因为涉嫌走私被海关缉私处查处,金燕静也因此身陷囹圄数年。

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机遇,让一些人在追求商机的过程中迷失了自我,像金燕静那样触犯了国家政策或法律的底线。如今,温州人心头依然难以抹去当年“八大王”事件的阴影。面对当年严峻的政策形势,“八大王”有的不知所措,有的试图救赎,有的则逃亡他乡。“矿灯大王”程步青是“八大王”中最年轻的,但也是第一个被逮捕并接受批斗的乡镇企业家;“目录大王”叶建华在遭遇变故前一无所知,正在给孩子洗脚的他,以被邀请谈话的名义进入了监牢;“五金大王”胡金林是“八大王”中较有远见的一个,他闻风而动,扛着一整袋6万元的现钞上门向工作组交代,补缴了一年多的税款。但问题并没有解决,精明的他在被捕前走上了逃亡之旅。两年后以为风声已过,没想到刚回家就被送进了监狱。

事实上,当时涉嫌走私的企业很多,联想也曾一度遭到调查。

记忆清晰而恍惚,很多童年在20世纪70年代度过的人,一度对改革充满了不屑。改革前,他们经常有机会端着成人用的大瓷碗,趁着夜色到“大队部”分食肉汤;改革后,这样的场面成了关于童年的回忆。虽然炉灶里的火比以前旺了,锅里的稀饭比以前稠了,但要想随心所欲地大块吃鱼、大碗吃肉,还要耐心地等待一段时间。

2.开放市场:一言定乾坤

这是一个关于春天的故事,但依然有着丝丝寒意。

第一代企业家大都对邓小平心怀尊敬,年广九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出生于改革发源地安徽的一户满族人家。当很多个体户还在为几十元的小买卖折腾时,他凭借炒瓜子手艺和6万元原始资本,打造了“傻子瓜子”的品牌。凭借灵活的经营手段,他将产品迅速推向全国,在北京、上海和南京等一线城市全面铺开。短短几年,就成为中国最早的百万富翁之一。

市场刚刚开放,财富之门才打开一条微小的缝隙,人们能够接受生活富裕者,却无法容忍大富翁的存在。官方有人建议“动”他,但被邓小平制止了。1984年,在中顾委的一次会议上,邓小平冷静地说:“前些时候那个雇工问题,相当震动呀,大家担心得不得了。我的意见是放两年再看。那个能影响到我们的大局吗?如果你一动,群众就说政策变了,人心就不安了。你解决了一个‘傻子瓜子’,会牵动人心不安,没有益处。让‘傻子瓜子’经营一段,怕什么?伤害了社会主义吗?”

邓小平的坚持稳定了局面,也让更多的精英人物走上了经济舞台的前沿。

因为邓小平的干预,年广九在1984年侥幸脱身。但他的噩梦并没有因此结束,很多双眼睛还在盯着他的一言一行。1989年,改革似乎遭遇了十年之“痒”。这年元旦,《人民日报》社论中写道:在改革的第十年,我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问题,最突出的就是经济生活中明显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幅度过大,党政机关和社会上的某些消极腐败现象也使人触目惊心。事实上,风声从1988年就开始响动,在1989年则达到一个高潮。

作为改革的桥头堡之一,温州依然首当其冲。在1989年5月14日的《人民日报》上,一篇名为《温州的畸形消费》的文章,将温州形容成声色犬马、攀比成风的城市。在全国政协七届二次会议上,浙江省政协委员不惜自曝家丑,当面对温州企业的举动进行指责。于是国务院采取了行动,研究室主任袁木派出四人调查组赴温州调研。

这一年,不仅温州的改革遭遇了寒流,全国各地都是如此,安徽也不例外。上次侥幸脱身的年广九,再次成了检察院调查的对象。芜湖市人民检察院以贪污受贿罪将年广九送上法庭,理由是年广九在与芜湖郊区政府联营期间贪污挪用了大量公款。然而,法院调查的结果显示,年广九在联营期间虽然存在账目不清等问题,但并不构成贪污罪。在经济问题调查无果的情况下,年广九的私人生活也被列入调查范围。最终,中级法院以流氓罪判处年广九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

同类推荐
  • 低碳经济时代的四川产业发展战略

    低碳经济时代的四川产业发展战略

    本书借助低碳转型的强大压力和动力,探讨了新形势下四川的产业发展战略。本书共分8章,其中第一章低碳经济的时代背景,第二章四川产业实现低碳发展的战略思考,第三章四川能源的低碳发展战略,第四章四川农业的低碳发展战略,第五章四川制造业的低碳发展战略,第六章四川建筑业的低碳发展战略,第七章四川服务业的低碳发展战略,第八章四川交通的低碳发展战略。
  • 创业:我们创什么

    创业:我们创什么

    这本书不仅只谈创业项目,你可以看到创业者在创业之前或过程中,如何寻找合伙人、如何准确切入市场、如何得到天使的青睐、如何建设人脉关系圈……如果你还不知道做什么项目,这本书能为你带来启发。
  • 农村美好家园读本

    农村美好家园读本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 古典经济学原则与《国富论》

    古典经济学原则与《国富论》

    本书阐述了如何运用古典经济学原则促进国家经济繁荣的方法。作者的讲解深入浅出,善于把看似复杂的概念变成易于理解的语言。本书内容简练,既明白无误地阐述了使国家经济繁荣的经济原则,同时也说明了背弃这些原则的后果。格涅茨基博士在经济学研究和金融顾问领域的卓越履历使他成为撰写这部《古典经济学原则与〈国富论〉》著作最合适的人选,他希望通过这本书再次重申那些让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的经济学公式。
  • 用经济思维看懂世界格局

    用经济思维看懂世界格局

    从美国的“大中东计划”,到欧盟的“地中海联盟”,再到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世界格局的演变,遵循的其实是一套经济学的逻辑。被广大读者誉为“一本真正接地气的财经奇书”。了解大国博弈、世界政治经济的必读书。中国的当家人为何在十八大后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倡议特点和优点是什么?中国的经济增长有没有持续性?中国经济的机会在哪里?中国经济奇迹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本书精彩地回答了罗振宇在“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中提出的这些问题。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小职员的童话

    小职员的童话

    广告公司小职员杨林无意中邂逅了读书时校花许云梅及美女表妹雅晴。并且成为她男友,同时雅晴加入了杨林他们公司。小说当中同时穿插了杨林身边各种风趣的故事,包括同事郭清枫和她男朋友,前女友安萌萌和月月,杨林的好友李涛,冰冷的慕容雨,性感的凤姐,健身房的林雅和杨林之间有趣的故事。---------------------------------------本书开始解禁,每周星期二和星期五更新。这是我的第一本书,写的不是很好,错误的地方我也不想改了,本人在主站写了本新书,叫《女友爱上我》,喜欢的去看看,主角和本书主角的名子一样.
  • 风云剑侠谱

    风云剑侠谱

    江湖风云再起波澜,一代武林新秀纷纷走向台前,踏上这一条前途未知的道路。
  • 明末达人秀

    明末达人秀

    贾亦韬,一个年轻有为的历史学者,对于明史极有研究,因缘际会之下,在生与死的挣扎之中,成为了崇祯皇帝。作为一个明史专家,尤其是明末时期,贾亦韬有着极深的研究,他相信,由他当皇帝,无需过多的辛劳,不需像崇祯皇帝那样日夜忙于勤政,更不需要过着艰苦的日子,凭着自己的历史知识,只需将历史上的人物放到合适的位置,当一个甩手掌柜,就能让大明王朝中兴!总之,就是一句话,以他贾亦韬作为主办人和策划人,在明末来一个达人秀,让名臣名将尽情地施展才能,聚拢那个时代最为前沿的科学家。而贾亦韬自信的来源,不仅是他丰富的历史知识,主要还是明末时期,中国的强大,不管是军事,亦或是科技,还是经济方面,都是世界遥遥领先的存在。
  • 神医嫡女之王妃姑娘多娇俏

    神医嫡女之王妃姑娘多娇俏

    慕容卿璇,二十世纪鬼手神医,却莫名在十三年前穿越成一个奶娃娃。她心狠手辣,手下无数天资过人之人,拥有一张倾城之容,原本以为她已经很无耻了,结果只是没有遇到个更无耻的。“璇儿你这是就准备拍拍屁股走人了?”“你这是在瞎说什么大实话。”某日王爷正在书房内看书,一人走进,“王爷,王妃把库房都搬空了。”“再去买。”“王爷,王妃把陛下揍了。”“哦?不错。”“王爷……王妃带人去……”“什么?”那还得了。
  • 太子胤礽

    太子胤礽

    历史上,胤礽是清朝最后一位明立的皇太子,从小就受尽恩宠,太子聪慧好学,文武兼备,后被幽禁而死,真如传说中品行不佳,艺恣行事?但身在高位,真能做事无巨细?康熙都夸赞这个嫡子,四阿哥都是他的支持者,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与皇位无缘,从另一种角度看太子胤礽的人生传奇......
  • 救世从入门到精通

    救世从入门到精通

    救世神没有战斗力,在新手下的建议下,他召唤了异界玩家来拯救世界。异界玩家在救世神的完美引导(利用)下,很开心的肝着这款名为《救世神》的游戏,感受着剑与魔法的魅力。直到他们第一次遇到魔族,发现魔族正在他们占领的国家中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他们还有一个六年计划的口号。“把铁路,铺满这片魔土!”——(魔族前期摸鱼)
  • 相思不可说

    相思不可说

    明媚之光沈先生??艰苦奋斗小作者夫妻日常小甜饼注:全文虚构,没有借鉴人物请勿代入。
  • 不可思议之一年

    不可思议之一年

    适读:25岁以上。形式:剧本。我们每一个人,有多少人在偷偷抱怨着自己的家庭,或好或坏,总是不能满足。又有多少人,离开那个或好或坏的家庭,却什么都不是。我们最难摆正的,永远都是自己的位置。
  • 东宫春深锁玲珑

    东宫春深锁玲珑

    他是高高在上,玩世不恭的九王爷。她本是一个花魁身份差异的爱情本就是不公平的。爱情面前这个卑微的女子能和这个高高的九王爷有什么样的结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