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79100000003

第3章 稀饭变稠了,离大块吃肉还有多久?(2)

虽然是缓刑,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意味着年广九已经失去了经营自由,甚至连人身自由都受到了限制。幸运的是,就在这个当口,对此事并不知情的邓小平在南方视察过程中再次提到“傻子瓜子”:“农村改革初期,安徽出了个‘傻子瓜子’问题,当时许多人不舒服,说他赚了一百万,主张动他。我说不能动,一动人们就会说政策变了,得不偿失。像这一类问题还有不少,如果处理不当,就很容易动摇我们的方针,影响改革全局。城乡改革的基本政策,一定要长期保持稳定。”这无意间又救了年广九一次。

中国改革开放史上最重要的年头有两个:一个是开篇的1978年,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幕;还有一个就是1992年,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为标志。

邓小平南方视察发生在改革的关键时期,一方面经济改革已经全面铺开,但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指导,理论上也有待提升;另一方面,苏东剧变后,改革浪潮受到了影响,社会上产生了很多负面言论。当时,北京有媒体刊载了一篇《关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文章,认为:私营经济和个体化就是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经济根源。社会上也时常听到这样的讨论:改革开放要收一收,该抓抓阶级斗争了;乡镇企业是不正之风的根源,经营机制是资本主义的;中央要取消个体户了……

从当时的形势看,改革的动力在变弱,改革的阻力在加大,而且还有倒退的可能。面对日益严峻的形势,邓小平意识到危险,随即作出了南方视察的决定。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到南方视察。1月19日,邓小平到达深圳,在广东省委书记谢非和深圳市委书记李灏等人陪同下,全面考察了深圳的城市建设、政治文化、经济状况和精神文明建设。在此期间,邓小平很少讲话。这时候,全国的目光都在盯着深圳,因为从这里传出的任何声音,都会成为举国上下新的政策动向和指示。邓小平很谨慎,直到临行前,才在蛇口码头对李灏说:“你们要搞快一点!”

但对翘首以盼的人们来说,仅仅这一句话显然还不够。直到1月27日,邓小平在考察珠海的企业时才发言:“不是有人议论姓‘社’姓‘资’问题吗?你们就是姓‘社’。”

一言定乾坤。邓小平的南方讲话,第一次以官方的名义正式肯定了改革的成绩,并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为党的十四大的召开奠定了基调。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党的十四大在北京召开。会上,党中央正式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论断。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崭新的概念,也是个独创性的提法。在此之前,只有一种说法:社会主义运用计划调节经济,因此计划是社会主义的;资本主义用市场调节经济,因此市场是资本主义的。正因为此,邓小平在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时才会踌躇良久。

从这时候开始,中国经济改革的大幕才正式拉开。

3.救急经济“高烧”,全靠朱总理的“虎狼药”

就在邓小平南方视察的前一年,一位湖南人从上海转战北京,在中国经济改革最为关键的时段,力挽狂澜,上演了一幕荡气回肠的大戏。

改革有时候并不难,只要能抓住主线,保证政策的延续性,就能开展得轰轰烈烈。中国改革最关键的无疑是经济改革,一位懂经济的总理当然必不可少。邓小平曾经如此评价朱镕基:“我们党现在和将来都需要一批党性强、懂经济、思想开放、富于创新、任劳任怨的领导干部,这样的同志现在还不多,朱镕基就是这样一位同志。”

朱镕基曾陪同邓小平巡视上海,对邓小平的改革思想体会甚深。由此,邓小平也认为朱镕基能够将他的改革方略付诸实施,甚至发扬光大。最关键的是,中国改革正遭遇洪流,格局尚不稳定。在这种形势下,急需一位果敢勇毅、特立独行的大管家,为改革大业保驾护航。邓小平认为朱镕基无疑就是这样一位人物。

“经济沙皇”、“铁腕总理”、“铁血丞相”,这些朱镕基履职期间获得的外媒评价的称谓,足以印证了邓小平的慧眼识才与远见卓识。

事实上,我们从朱镕基上任伊始的言行也能看出他一往无前的决心。刚当选总理的时候,他在记者招待会上慨言:“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是这种直面困难、义无反顾、雷厉风行的领导风范,为他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尊重。

朱镕基在中国经济改革中的影响,早在他成为副总理期间就开始彰显。研究朱镕基的文章资料,通常将1993年至2003年这段时间,归结为“朱氏十年”,这是因为朱镕基总理实质上从1993年连任副总理的时候,就开始总管中国经济和金融,并成为继邓小平后的第二位改革设计者。

随着一系列有关市场经济的文件相继出台,中国经济像脱了缰的野马一般迅速蹿升,甚至还有继续蹿升的势头。发展是好事,形势看着也很喜人。但朱镕基毕竟是有经济学问的人,他当然明白经济发展是遵循周期性发展规律的,任何一个国家也不可能脱离世界经济体系而成为一枝独秀。事实上,他早就看出了经济过热的苗头。早在1993年之前,改革一度遭遇暗礁,经济发展中突显出来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思。

数据显示,1992年中国经济的增长率为12.8%,比1991年高出5个百分点。随着现金投放力度的加大,经济逐渐呈失控状态。到了1992年年底,商品零售价格上升了6.7%,一线城市甚至超过了13%。更让人担心的是基本生活资料价格的上涨,这可是关系民生的重要领域。那一年,粮食价格一度上涨了43%,让人触目惊心。世界银行驻华代表处在一份报告中披露: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急剧贬值,平均贬值幅度达到25%。

一切现象表明,通货膨胀的迹象已经越来越明显。1993年,问题变得更加严重。4月份统计局发布的报告显示:大城市的生活物价指数涨了17%,而原材料价格上升了40%。5月,世界银行忍不住向中国政府发出警告:“这些现象如不及时制止,当经济增长率放慢时,可能演变为一场金融风暴。”

事实上,当时不仅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率骤升,就连金融系统也出现了很多不良反应。下面这几件事能够说明当时经济问题的严重性。

中国农业银行衡水中心支行行长赵金荣和副科长刘淑红,仅4月1日愚人节一天,两个人就开出200份金额达100亿美元的备用信用证,交给了两个在美国纽约注册公司的骗子。而另外一个叫沈太福的人,以“年息24%”为诱饵,非法集资10亿元,不仅贪污,还向一些相关干部和媒体记者行贿。而著名的“苏三山”事件,则更为引人深思。一个姓李的湖南人,声称身份是某县物资局的干部,提出公款100万元,又在银行透支1000万元,在深圳买下15万股“苏三山”。然后在北海市街头小摊刻了一枚印章,用盖有印章的传真向深圳、海南两地的媒体宣布:已收购“苏三山”5%的股本,总计2503300股。媒体信以为真,当即发布了有关信息。随后,“苏三山”股值大涨40%。前面的经过虽然悬念迭起,后面的结果却四平八稳。李姓湖南人被揭发,跟着买进的股民被“苏三山”套牢。

经济改革大潮中,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对出现的问题当然不能等闲视之。

急病需猛药治,主管经济的朱镕基当然不会对此放任不管。降低物价,减轻通货膨胀,实现经济“软着陆”,就此成为政府工作的主旋律。为了搞清楚中国经济的现状和问题的本源,朱镕基向全国26个省(直辖)市派出了13位部长。这13位部长回来后每人写了一份汇报材料,共计13条意见。在国务院讨论时,朱镕基开玩笑说13条建议不吉利,就又加了3条。这16条就是影响深远的“中共中央六号文件”。原财政部部长项怀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个文件非常重要,为经济体制改革打下了一个比较好的基础,对于分税制的展开起了非常大的作用。1993年下半年,我们几乎全部精力都扑到了分税制改革上,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其中许多是非常紧急的。”

新一轮经济政策中,明确提出:要提高存贷利率和国债利率;收回超过限额的贷款;股份制公司挂牌上市;削减基建投资;削减行政费用百分之二十;重新审查开发区;改革外汇留成制度;停止用“白条”支付农民的粮款等。凌志军在《变化:1990—2002年中国实录》一书中写到这段历史时说:“党的方针具有如此鲜明的个性,实属罕有,一看就知是出自朱的手笔,但是可以肯定他得到了江泽民的支持。”

事实证明,朱镕基这次的确动了真格的。此前,国务院曾多次指示中国人民银行收回贷款,以便遏制经济过热态势。然而,这一精神始终未得到贯彻落实。现在,形势更加严峻了,朱镕基已经失去继续等待的耐心。于是,他以常务副总理的身份出任新一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以分税制为代表的一批新政策的相继出台。1993年7月,朱镕基第一次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身份,将全国各地的行长们召回北京面谈。这次再没有回旋的余地,连时间期限都作了说明,而完不成任务的代价则是被摘掉“乌纱帽”。

期限是40天,“逾期收不回来,就要公布姓名,仍然收不回来,就要严惩不贷。”

会上,朱镕基不怒自威:“自己不勤政,又不廉政,吃吃喝喝,乱批条子,任人唯亲,到处搞关系,把国家财产不当一回事,你还坐在讲台上面作报告,下面能不骂你?更不会照你说的去做。你也不敢处理一个人,就只能搞点福利主义,给大家发点奖金,形成一种庸俗的机关作风,这要害死人的……我在这里讲的,如果我自己做不到,我绝对不要求大家。如果你们发现我有不廉政、不勤政的问题,你们可以检举、揭发。”

面对讨价还价的债务人,银行行长们毫无讨价还价的余地:“我通融你,朱老板非把我的头砍了。”这话当然只能在私底下说,但严肃性不容置疑。到了7月底,银行收回了332亿元贷款,另外还增加了405亿元的储蓄。

同类推荐
  • 突围集

    突围集

    当下经济下行,未来的改革着力点在哪里,哪些领域有可能闯出新的改革路径?层出不穷的新事物,对当下的改革和未来的经济有何影响?从改革史上标志性的莫干山会议开始,周其仁教授就密切参与中国改革的每一步。他善于从现实世界出发,在《改革的逻辑2》一书中,用扎实的经济学功底和风趣、直白的文字,将当下的改革和经济发展做了逻辑清晰的梳理,让读者更加了解中国改革的逻辑和当下的问题所在,同时对未来提出了自己的独特看法。
  • 成渝经济区会展业发展研究

    成渝经济区会展业发展研究

    本书以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产业关联理论为基础,从理论角度深入分析了会展业在调整产业结构、助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方面的作用机理。同时,结合成渝经济区会展业发展环境,本书阐述了成渝经济区整体及各区县会展业发展概况,并对区域会展业发展趋势特征进行了初步总结。在此基础上,本书定量分析了成渝经济区会展业关联效应,并定性探讨了区域会展业在会展企业、活动、人才及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瓶颈问题。
  • 空中客车:一个真实的故事

    空中客车:一个真实的故事

    《空中客车——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述了空中客车公司如何从民机行业的小兄弟一跃成为行业翘楚这一奇迹背后的故事,生动地描述了公司如何克服多国合作伙伴之间的体制矛盾和政府压力,展示了公司在世界民机市场上挑战强者的百折不挠的精神。全书可以说是欧洲民用航空工业整合的发展简史,是欧洲航空工业与美国航空工业的竞争简史。
  • 柴米油盐中的经济学

    柴米油盐中的经济学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读完它,你会明白商家促销惯常的花招,你会解释生活中恼人的莫名其妙的冲动,你会理顺复杂的人际关系,你会经营好自己的婚姻爱情。
  • 大繁荣:大众创新如何带来国家繁荣

    大繁荣:大众创新如何带来国家繁荣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就业与增长理论全球权威学者数十年磨一剑,中英文同步出版经济如何增长?经济繁荣又来自何处?繁荣的源泉在今天为什么受到威胁?在本书中,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费尔普斯根据毕生的思考对此提出了革命性的观点。为什么经济繁荣能于19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在某些国家爆发?它不但生产了规模空前的物质财富,还带来了人们的兴盛生活——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了有意义的职业、自我实现和个人成长。
热门推荐
  • 写景·记事

    写景·记事

    听过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风声,见过和布克赛尔的云朵,抚摸天山神木园的植株,送走乌伦古湖的飞鸟。还有命名礼的盛大宴会、欢快奔走的毛驴车、每七日一集的巴扎。把在新疆的奇异风光尽皆写于笔下,满满的都是能看得见的情。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若梦书

    若梦书

    这是一个有着虚空造物能力的少女,祸害修仙界的故事。星荧香,诸天万界最珍贵的香料,指甲盖的一点就价值万块灵石?我都是点了当空气清新剂用哎。传说中极致美味的凤炎果,诺,地上那一堆就是了。法术、阵法、神通、符篆、法宝、灵丹、看过以后,只要一点点灵力就能凭空创造出来。就算男朋友...呃,好吧,这个要自己找...这世上总有那么一个人,他是属于你的。你们注定是要在一起的,哪怕相隔再远也总会遇到。就算偶尔一个人也不要难过,因为你孤单的时候,他也是一个人
  • 荆非昔笔

    荆非昔笔

    诗、书、酒、茶。人情、旧事。案子、死人。多么雅的事物,怎会染上血腥?你只知对酌高歌,却不知读诗的人也可以诗诛心;品茶的人或许看茶含恨;读书的人愿为书折命;饮酒的人只能用酒一搏。五篇古风探案,看酒鬼官家“侦探”荆非的身手,揭开大雅事物之下的秘密。岁月转眼过,善恶却难辨。真相的迷人之处,恰似酒后吐出的真言吧。
  • 女护士不断向前冲

    女护士不断向前冲

    鸿恩医院肿瘤外科护士金潇潇被杀后灵魂上天附身在一个由记忆细胞组成的僵尸(成天浩的前女友素真躯体)上,这些记忆细胞从已经去世的演艺界、形象师、舞蹈家、画家、歌唱家、钢琴家、心理医生、世界著名医院的顶级医护人员和在世界著名医院求医过的病友等脑部细胞提取,顶级的记忆细胞被天上提取培植,培植三年后细胞已复苏,金潇潇灵魂附身在复苏的培植体(成天浩的前女友素真躯体上)回鸿恩医院以殿云斗的身份生活。三年前,富家公子成天浩的女友素真出车祸意外身亡,却没有找到尸体。三年后,成天浩发现自己前女友出现在鸿恩医院肿瘤外科,却叫殿云斗,只是那耳朵的特征标志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菊花胎记才让成天浩相信那是她的前女友素真,只是失忆而已。成天浩的暗恋青梅竹马富家千金于婷被杀人不眨眼的女子特技队俱乐部囚禁,特技队老四冬恋易容成于婷,目的移产,在易容于婷移产过程中却爱上成天浩。之后恶魔借易容身份变化莫测接近天浩。上天创造拥有异能的殿云斗一切都接受各方考验和天意安排。她说:“哪怕我只有一副骨架,也要风生肌、肌生脉,脉生气,气生神,因为一切痛苦都敌不过生的机会。”有虐有宠,一切皆有道理,这是一本重生女护士的积极人生故事。
  • 低维入侵

    低维入侵

    世界的法则,总有尽头。或许,当我们洞彻这世间所有的法则之后,我们也可以创造世界。本书并非科幻文,请大佬们不要细究未来设定。
  • 两房一厅

    两房一厅

    小昌,80后新锐作家,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山东冠县人,1982年出生,大学教师。曾在《北方文学》、《黄河文学》、《延河》等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若干。现居广西北海。
  • 纪实故事

    纪实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Twelfth Night

    Twelfth Nigh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快穿:神秘殿下太嚣张

    快穿:神秘殿下太嚣张

    孤媛是被一个直播系统给吵醒的,灵魂签约,还要去执行任务,她对所谓的任务不感兴趣,但是,她对美男比较有耐心。系统对宿主做的事情终于忍无可忍了,默默地吐槽了一句:宿主,你能不能不要犯花痴,老想着睡男人,能不能有点出息,动不动就杀人。“再废话,本大人抹杀你。”蛇姬大人妖娆,霸气的声音响亮整个系统,一个破破的小系统,真不知道殿下为何要听它的,况且,你还没有资格让殿下与你说话。某系统瑟瑟发抖,迫使躲在小黑屋里,宿主大人的手下太暴力,当初怎么就契约了这样的宿主呢。“小蛇蛇,不要这么暴力,我家男宠会被吓到的。”孤媛懒洋洋语气道,心里有一些担忧道,这么大声会不会吓到自家男宠某男宠:“……”满脸黑线,还有一些懵逼,我是谁,我在哪里,谁能告诉他,他为什么变成别人的男宠。蛇姬:“…殿…下…”蛇姬撒娇,卖萌,打滚,殿下人家错了嘛,求您不要生气,殿下让人家做什么,人家就做什么。孤媛“嗯”轻声道,整个人依旧是懒洋洋的,她也就只有在男宠面前会有其他表情。某系统:碰到个强大有实力的宿主,怎么办,它也很绝望啊,还是保命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