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89100000038

第38章 我国会计准则对债权人的保护:基于《债务重组准则》(5)

在2006年准则之下,上市公司已经不会再利用资本公积来补亏,那么2005年公司法为了与2001年准则相一致而修改的“资本公积不可补亏”规定便陷入了法理与现实的双重尴尬。

事实上,无论是准则制定者、公司法立法者还是证券市场监管者,对于盈余管理,更应该关注的是公司行为的动机。不论是重组收益补亏,还是资本公积补亏,其目的无非是达到监管规定。当上市公司为了达标而不惜前赴后继以身试法,那么就要反思监管标准本身的合理性,而不是本末倒置地去追求手段的完善。如果这种手段本身又出现了逻辑问题,则更是一种遗憾。

本节小结

关于债权人保护,最为直接的是相关法律应属公司法和破产法。作为会计准则的法律实施环境之一,这两部法律的债权人保护力度均有了较大提高。由于我国最早出台的《破产法》在适用范围、内容完善层面都存在一些问题,而我国1993年《公司法》对债权人保护相对原则一些,于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债务重组准则》在相当程度上替代上述两部法律行使债权人保护的职责。

我国债务重组准则在1998年制定后经历了2001、2006年的两次修订。本文通过分析得出如下几点结论:(1)准则更多地照顾了作为债务人的上市公司的利益,而相对忽视了债权人的利益。(2)准则的制定和修改更多地体现了证券监管的意志与需要,而对准则本身应有的严谨性、科学性、稳定性重视不足。(3)几个版本的准则都引发了很严重的盈余管理,从虚假信息披露这个角度上侵害了包括债权人在内的所有投资者的利益。(4)要遏制盈余管理,应从引发盈余管理的动机入手,这比修改准则要有效且科学得多。

因此,尊重会计准则本身的学科逻辑、提高监管方法的科学性、加强法理建设并保持相关法规之间的协调、从而更有效地保护债权人利益、实现对债权债务双方当事人的公平保护,应当是我国债务重组准则及其他债权人保护相关法律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第二节从郑百文和深华源案看债务重组准则的不足

本节以郑百文案和深华源案为例,对我国债务重组准则所反映出来的债权人保护问题进行分析。选择这两个案例主要是出于如下几点原因:第一,二者在发生当时都极大地震动了股票市场,其影响至今仍存;第二,二者都围绕着《债务重组准则》展开,并且它们面对的是1998年和2001年的准则,而1998年准则与2006准则又如出一辙,因此两个案例有着相当的代表性;第三,二者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债务重组准则背后的故事,郑百文案以鲜活的数字表明了重组准则对于债权人利益的漠视以及由此引发的严重后果,而深华源案则通过重组准则透视了财政部与证监会因管理理念不同而产生的博弈以及由此引发的对监管秩序的负面影响,两个案例从不同视角对第三、四章的内容形成呼应与印证。

一、郑百文:被不堪忍受的债权人申请破产

郑州百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郑百文”)1996年4月在上海证交所上市,之后的两年中一直保持着绩优股的形象。但1998年年报显示,公司资产负债率高达97.85%,当年亏损5.02亿元,并以-2.54元的每股收益领跌当年沪深股市。1999年情形继续恶化,公司资产11.04亿元,负债却高达23.89亿元,当年净亏损9.57亿元,每股收益-4.844元。不过,实际情况可能更糟,因为即使是这样惨不忍睹的财务数据,天健会计师事务所还是出具了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1999年12月,郑百文的最大债权人中国建设银行与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信达”)签订债权转让协议,将其本金为19.36亿元、本息达21.30亿元(至2000年3月1日的本息和)的郑百文债权转让给信达。

64.89%的流动资产比例、216.39%的资产负债率(1999年底数据),使得信达作为债权人的求偿希望一片渺茫。如果信达实行债转股,情形又将如何呢?按照当时正在执行的1998年《债务重组准则》,如果要债转股,信达就必须一再让步:首先,信达要放弃一部分债权;其次,债转股的比例要按照股权的公允价值确定,这就意味着信达要以居高不下的股价(股权存在市场交易时市价就是公允价)换取郑百文每股收益已经是-4.844元的股票。这对于信达来说,无论如何都是不公平的。

于是,引发中国证券市场巨大震动的一幕出现了:2000年3月29日,郑百文发布公告称,已经收到信达公司向郑州市人民法院申请其破产还债的申请书副本。ST郑百文是第一家债务被银行转让给资产管理公司的上市公司,短短3个月之后又成为第一家被债权人申请破产的公司。这标志着无破产纪录的铁板一块的中国上市公司首次出现裂痕。

从法律角度讲,郑州百文被申请破产是很正常的。无论是按照“资不抵债”的标准还是按照“因经营不善导致严重亏损,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标准,郑百文都早已到达破产界限。但是,债权人申请债务人破产是一回事,债务人会不会破产又是另外一回事,因为除了市场机制外,还有其他力量参与其中。郑百文一旦破产清算,股票会一钱不值,社会公众投资者就会血本无归,引发的社会动荡是否仍在可控范围之内完全无法预知。并且,在当时的背景下,上市公司的壳资源对于经济尚不够发达的河南省来说弥足珍贵,地方政府自然也不希望其破产。在这样的市场预期下,净资产为-12.85亿元的郑百文被债权人申请破产的消息公布之后,股价不仅没有连续跌停,反而一时间成为市场的宠儿,不仅很多庄家仍在其中争夺筹码,公众投资者也继续将资金投向该股,导致股价在2000年6月连拉七个涨停,涨幅超过30%(中国经营报,2000)。但公众投资者没有想到:股价推得愈高,信达拒绝重组的决心就愈大(刘燕,2009)。

在利益各方的博弈下,早就该破产的郑百文的前景变得扑朔迷离。最终,在经历了一系列争议后,2000年12月,山东三联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与信达签订重组协议并最终实施,三联以3亿元买下信达对郑百文的15亿元债权并在入主郑百文后豁免,同时将旗下子公司三联商社投入郑百文,实现借壳上市,信达公司3亿元债权由郑州市政府负责清偿。

二、深华源:在证监会与财政部的博弈中游走

如果说,郑百文案例充分说明了债务重组准则规定对于债权人利益的伤害,那么深华源案例则集中展现了我国特殊制度背景下证券监管部门之间的监管理念差异及其带给市场监管秩序的伤害。

深圳华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华源”)1992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因1998、1999年连续亏损而在2000年被深交所ST,时刻面临被PT的命运。根据1997年7月深沪证券交易所制定的《股票暂停上市相关事项的处理原则》,上市公司连续三年亏损,其股票将暂停上市。暂停上市不仅直接面临终止上市的风险,并且即使此后恢复上市也需要面对大量的附件条件。因此,2000年能否扭亏为盈,对于深华源来说性命攸关。

2000年11月29日,深华源发布公告称,上市公司拟与第一大股东深圳市沙河实业集团(以下称“沙河实业”)及其全资附属企业进行重大资产重组。该项重组如果顺利完成,公司的资产质量和盈利水平将会获得根本性的改善。由于各种法律手续,该项重组无法在2000年实施并完成。但是,如果在2001年实施,重组带来的巨大收益将不会体现在2000年的年报中,从而无益于扭亏。

峰回路转。2000年12月23日,深华源发布董事会重大公告,称公司对深国投4558万元的债务本息已经于2000年12月20日被深国投豁免,该债务将由沙河实业旗下的沙河联发公司承担。按照当时实施的1998年债务重组准则,这笔巨大的债务重组收益可以记入营业外收入。这样,ST深华源2000年实现扭亏几乎已经毫无悬念。

风云突变。财政部在2001年1月发布了修订后的《债务重组准则》,规定将重组收益改为记入资本公积,并要求从2001年1月1日起施行。尽管深华源与深国投的债务重组已在2000年底完成,但按规定,对于该准则施行日之前发生的债务重组,其会计处理方法与2001年准则方法不同的,应予追溯调整。这样,按照2001年会计准则,深华源将因三年连续亏损而暂停上市。于是,深华源分别于2001年2月15、21日、27日连续三次发布预亏公告称,预计公司2000年将继续亏损。

从中,我国资本市场的基本监管秩序已经清晰可见:证监会制定标准(三年连亏要暂停上市)、上市公司力争达标(为了避免亏损而进行突击重组)、财政部通过准则来遏制盈余操纵(修改重组准则)。

同类推荐
  • 看见未来:改变互联网世界的人们

    看见未来:改变互联网世界的人们

    这是互联网群星闪耀的时代,巨人们用最尖端的技术和自成体系的哲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甚至影响了整个世界和人类的历史进程。在这个时代,没有人可以避开互联网的渗透。互联网早已不是简单的技术变革,人们正试图赋予其精神和内涵,以期互联网能更好地为人类所用。本书作者采访了多位来自学界、商界、技术界的互联网领域顶尖人物,带来了最前沿的互联网观点和极其珍贵的一手资料,深入探讨了包括互联网的发展契机、未来趋势、技术拐点等影响人类未来命运的重大命题。在互联网时代,唯有思考的河流永不止息。在思想碰撞间,本书为读者开启了一次互联网的精神之旅。
  • 北大管理课

    北大管理课

    当今社会,每个人都离不开管理学。不管是一个国家,一个公司,还是自己手边的每一件事,都需要科学的管理和规划。《北大管理课》传承上百年北大文化积淀,揭示管理学的真谛,让你从现在开始,学会用管理者的眼光思考和统筹。
  • 股神:沃伦·巴菲特的股票投资忠告

    股神:沃伦·巴菲特的股票投资忠告

    沃伦·巴菲特是当今股票市场最著名的投资大师,他在股市中创造了永不破灭的神话,成为全世界投资人仰慕的财富之神。他从小就极具投资意识,11岁的巴菲特购买了平生第一张股票。1947年,巴菲特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财务和商业管理。两年后,巴菲特考入哥伦比亚大学金融系,拜师于著名投资理论学家本杰明·格雷厄姆。在格雷厄姆门下,巴菲特如鱼得水。1956年,他回到家乡创办“巴菲特有限公司”。1964年,巴菲特的个人财富达至400万美元,而此时他掌管的资金已高达2200万美元。
  • 系统营销密码

    系统营销密码

    做营销,研习商道谋略好比是从源头撷取营养,精通商道智慧的营销者一定是内功深厚、有底蕴、有素养的营销高手。营销之法的核心在于理性地探寻其科学性。营销之法侧重于理论、知识和方法论,理论和知识是前人通过血与火的实践提炼浓缩成的精髓,它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研习营销之法有助于提升营销者的专业水平,培训职业感,营销之法的精髓在于营销战略、市场切分和营销定位。
  • 内圣外王话管理

    内圣外王话管理

    本书是酷6网CEO李善友的一部管理随笔,内容涉及管理之道、创业感悟、学习心得、职场故事、传统智慧五个部分,记录了李善友在管理和创业等方面的心得。作者从孔孟老庄等人中汲取营养,以期将中国的传统智慧用到现代企业管理中。同时告诉读者营造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而酷6网之所以能后发制胜,就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秉承的价值观。对于从事管理和创业者来说,本书是一本难得的参考读物。
热门推荐
  • 大家小书:史学要论

    大家小书:史学要论

    作品源于作者在北京大学的讲座,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是中国第一部将历史唯物主义与具体的史学研究相结合的一部重要史学理论著作。书中宣扬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历史就是人类的生活并其产物的文化;而人类的历史,乃是包括一切社会生活现象的广大的活动。本书为创立马克思主义的新史学指明了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Life and Letters of Robert Browning

    Life and Letters of Robert Browning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林晓芳的回忆

    林晓芳的回忆

    本书简介:林晓芳读初中时成绩非常优秀,理想是考上大学,今后当一名医生,父亲突然被检查出吸尘病,林晓芳不得不辍学去工厂顶班。进入工厂,遇见了油嘴滑舌,能说会道的胡利,一见钟情并以身相许。随之,工厂又招进大批美女,胡利要求越来越高,从最初的想找一位正式女工做媳妇,上升为要找一位坐办公室的媳妇,狠心与林晓芳分手。林晓芳经历了失恋的痛苦,到再次和成涛恋爱及其结婚后生了孩子与婆婆之间发生的无数矛盾,又经历了下岗后的艰苦生活,终于找到工作定居A镇后,成涛经不住生活的诱惑提出离婚,让林晓芳彻底醒悟,不能太依靠男人,感情是脆弱的,无论多么好的感情都有变质的时候,女人一定要自强自立,要有一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最终,林晓芳经营好了自己的婚姻,拥有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
  • 异彩纷呈的民间艺术(上)

    异彩纷呈的民间艺术(上)

    民间艺术作品的题材和内容充分反映了民间社会大众的审美需求和心理需要,造型饱满粗犷,色彩鲜明浓郁,既美观实用,又具有求吉纳祥、驱利避害的精神功能。
  • 再战天王

    再战天王

    在好多年前,有一个像神一样的组织。但是这个组织经历了一次神秘的战斗就再也没有出现了。
  • 逆修

    逆修

    被毁灭了所有的王诩在地狱般的地方生存下来后,重生的他冷血,淡然,整个世界没有他在意的东西。他所要做的就是完成他爹死去时的那句话,站在巅峰!可是他的命,却有那么多的人想来拿,他的命,他能留住几时?他的路,又能走到那一步?
  • 农说

    农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江湖横刀录

    江湖横刀录

    江湖庙堂争也争了这么多年,不累吗?当有人妄图连结江湖与庙堂,能成吗?朝廷有人看不惯他,江湖有人看不惯他,会怕?斩了便是。江湖的刀已经到了,诸位的酒可备好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