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15700000002

第2章 “阳关道”还是“独木桥”(1)

所有农民都成年累月地过着贫困的生活,他们有经得住任何考验的耐心,有委曲求全的非凡能力。他们反应迟钝,但必要时却以死相拼;他们在任何场合总是慢吞吞地拒不接受新鲜事物,但为维持始终岌岌可危的生计,却表现出无比的坚忍。

——费尔南·布罗代尔(法国)

在中国30年改革开放的地理图谱上,发生于浙江的生动事例具有以下鲜明的特征:改革首先从无数个村落萌生,由千百万农民掀起惊天巨浪;他们文化水平不高甚至目不识丁,但执拗坚忍,前赴后继;农民始终是浙江改革故事的主角,并在乡村中国放射出最绚烂的霞光;更为幸运的,农民始终是浙江改革后累累财富的重要分享者。

30年前,浙江农民最初的改革冲动缘于“吃饱肚子”的强烈渴望。这一无可厚非的生理性需求,却遭受了走社会主义“阳关道”还是走资本主义“独木桥”的严格审视。

迟到的“包产到户”

曾经前来浙江考察的著名学者都普遍认同于“大胆探索、敢吃第一只螃蟹”所带来的显而易见的先发优势,是创造浙江改革奇迹的关键。

然而,在中国改革第一突破口——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上,至少从全省范围而言,浙江却显得有些千呼万唤始出来。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一堪称“拐点”的重要会议对以下论断作出了历史性定格:批判并抛弃了“两个凡是”;终结“以阶级斗争为纲”,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中国改革开放由此起航。

但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仍原则通过并下发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试行草案)》,重申“人民公社要坚决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稳定不变”,并在第九章中明确表示“不许包产到户,不许分田单干”。从1953年全面推行农业合作化开始,包产到户就被划作人民公社体制的天然公敌,你死我活,势不两立。

而事实上,变通与突破早已在离北京千里之外的中国各地乡村悄然萌动。

1977年11月15日,时任安徽省委书记的万里主持召开全省农村工作会议,通过了一个被称为“安徽六条”的文件。文件规定,生产队可以实行定任务、定质量、定工分的责任制,甚至可以责任到人。这就为农民自发地搞包产到户开了路。到1979年春耕时,包括安徽农村在内,全国已有200万个生产队的3亿社员公开或半公开地加入到包产到组的队伍中,距离包产到户仅一步之遥。

浙江传来的消息似乎就没有那么激动人心了。

1978年11月25日,《浙江日报》披露了一桩轰动一时的因黄豆苗引发的“犁豆风波”。

天台县平桥公社长洋大队地处丘陵,社员素有种植黄豆的习惯。这年年初,他们得悉国家规定,每交售100斤黄豆,可抵200斤稻谷,还能奖励20斤化肥。社员们合计,本队土地贫瘠,如果种早稻每亩可收四五百斤,但化肥用得多,成本高;如果种黄豆,撒些灰肥就行,既省工又省成本。每亩可收200多斤黄豆,折原粮四五百斤,又可得奖励化肥40至60斤。由于黄豆收获期一般比早稻提前,可以使晚稻抓住季节;同时,豆苗有根瘤菌,豆叶落土肥田,能使农田增加养分,通风透气,晚稻亩产五六百斤不成问题。

左算右算,怎么也是种一季黄豆划算。虽然此前县委领导早就在广播里苦口婆心地劝说,又上升到“动摇以粮为纲”的高度威吓,凡是能种水稻的田都必须种早稻,但小农的私欲一“膨胀”,就顾不得那么多了。他们决定,全大队清明前后种下80亩4分地的黄豆。

他们种下的不是黄豆,而是祸根。

清明之后的5月22日,县委一位副书记下乡检查工作,一眼就看见了长洋大队种在公路旁已经透出嫩芽的黄豆苗。他顿时拉下了脸,责成平桥公社党委:立即逐丘排查,可以种水稻的,一律把黄豆苗犁掉!

第二天,公社党委在长洋大队紧急召开现场会;第四天,又马不停蹄地召开全公社29个大队的生产队长以上干部扩大会议。主题只有一个:如何摆正黄豆苗犁掉还是不犁掉的大是大非!

长洋大队的贫下中农们紧张了,但又心存侥幸:再拖延拖延,说不准还能逃过一劫。

等待他们和80亩4分黄豆苗的,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暴风骤雨。26日,一辆拖拉机隆隆开进长洋大队的黄豆田,压阵的是一溜脸色阴沉的公社领导。40多名长洋男女社员不顾一切拥上前去——为了黄豆,斗胆拼了!他们手挽手坚决拦住了拖拉机:“长势这样好的黄豆,犁光了我们今年吃什么?”

一位公社革委会副主任对拖拉机手下了死命令:“冲过去,冲过去!”社员洪昌兴对30年前的这一幕至今铭刻脑海。他清楚地记得,当时自己乘人不备,悄悄过去关掉了拖拉机油门。队里另一名社员气愤地指着公社领导的鼻子大喊:“无法无天,伤天害理!”于是他立即被抓到公社关了起来。公社领导明确指示:这一恶性事件背后一定有坏分子在搞鬼,一定要把坏人揪出来示众!

贫下中农们不得不选择退却。这已经不是几亩黄豆的问题了,谁都清楚阶级斗争意味着什么。三天之后,62亩4分黄豆苗被齐刷刷犁平。黄豆没了,由于已错过了季节,补种的早稻也随之严重减产。

《浙江日报》在头版头条刊登了这一事件的长篇记者调查,还连续展开了近一个月的读者大讨论。《人民日报》对此事件也迅速作了转载并加了编者按。

“犁豆风波”传递给我们的一个十分清晰的信息是,在当时,浙江农村生产队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仍然被严重剥夺,至于以家庭为主体的包产到户则更是痴心妄想!

全国的风向标则依循十一届三中全会既定的改革目标继续艰难而坚定地前行——

1980年1月,安徽再次召开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省委明确表示,在现实特定条件下,包产到户是农业生产责任制的一种形式,这事实上宣布了包产到户的合法化。当年春耕前后,安徽农村23%的生产队推行了包产到户。

1980年5月31日,对包产到户的争论一直保持沉默的邓小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说:“农村政策放宽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安徽肥西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包产到户,增产幅度很大。‘凤阳花鼓’中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总的说来,现在农村工作中的问题是思想不够解放。”

1980年8月,万里调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农委主任,主管全国农业。9月,中央召开专门讨论农业生产责任制问题的省市区第一书记座谈会,最终形成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会议纪要,即“中发1980年75号文件”。文件规定,在那些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地区,“群众对集体丧失信心,因而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75号文件虽然没有全面肯定包产到户,存在历史局限,但它突破了长期以来“包产到户就等于资本主义复辟”这一根深蒂固的思想,是全党对包产到户再认识的重大转折。在此次会议上,围绕反对还是支持包产到户,黑龙江省委书记杨易辰与贵州省委第一书记池必卿展开了激烈的关于“阳关道”与“独木桥”的唇枪舌剑。11月,《人民日报》以两位省委书记的激辩为引子,用整版篇幅发表长文《阳关道与独木桥》。

春雷已然鸣响。

然而,1980年10月,在贯彻中央75号文件的浙江有关会议上,一些人士对浙江农村的基本判断仍然是: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穷困地区,在全省属极少数。全省绝大多数地方和社队,农业生产是持续发展的,集体经济是比较巩固的,不需要也不应该去推行包产到户。

此时,浙江农村基层的包产到户之风已是暗潮涌动,尤其以浙江南部的温州、金华、丽水为甚。

怎么看?怎么办?包产到户究竟只是少数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地区解决当地农户吃返销粮难题的短期救急之策,还是适应各地广大农村生产力现实水平的普遍真理?是万恶的复辟末路,还是“农村的曙光,中国的希望”?直面一连串的疑问,必须作出清晰的回答。

1981年1月4日,浙江省有关部门在当日的《浙江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了对绍兴县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长篇调查报告,题目是《沿着农业集体化的阳关道前进》。

调查报告写道,集体经济具有个体经济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这已被20多年来农业发展的历史所证明。为什么现在要重新提出在干部和群众中进行集体经济优越性的教育呢?这是因为真理的山峰被蒙上了一层薄薄的迷雾,使人们看不清它的本来面目。绍兴县的基层干部普遍反映,近年来,那些怀疑、动摇农业集体化方向的议论多了,宣传个人发家致富的言论多了,似乎集体经济不那么吃香了。“若要富,个人找出路”的说法,简直成了时髦的口号;分队、分田到户的消息,不胫而走,到处流传。于是有些干部和社员产生了误解,以为“分田单干,势在必行”,迟早要分,还是趁早分掉算了。大多数干部和社员对集体经济能不能坚持和发展很担心,特别是一些为集体经济奋斗了20多年的老干部、老社员,感到脸上无光,话也讲不响了。

根据绍兴的实践,调查报告得出的结论是:大家公认,农业集体化一开始就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和生命力,正是依靠集体经济的力量,农民的温饱问题才基本得以解决,并且逐步富裕起来。

为增强说服力,调查报告还浓彩重墨地描绘了一位“单干大王”的新旧两重天。

这位被推为典型的“大王”名叫占三九,绍兴县鉴湖公社行宫山大队社员。称之为“单干大王”可谓名副其实,此人直到全国人民公社遍地开花10年后的1969年才入社(全县最后一个入社)。占三九全家7口人,4个儿子、1个女儿,有3亩地、1条乌篷手划船。仗着自己家劳力多,他一直单干,靠捕鱼和种田谋生。

远离了集体的温暖,“大王”也只能沦为朝不保夕的草寇。占三九一家住的是4间破草房,4个儿子挤睡一张铺,“大王”夫妻加小女儿合睡一张用砖头搭起来的小床,全部家产顶多值500元人民币。自从被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大家庭“招安”之后,“大王”才第一次抖起威风来了。他的大儿子进了公社渔场,另外3个儿子成为队里的种田好手。1979年,全家集体分配收入2102元,年终余下现金1072元。几年间造起3间平房外加1间披屋,买了1只收音机、2只手表、3双皮鞋,添置了1条新划船。如今,女儿风光出嫁,大儿子也娶进了媳妇。社员们异口同声地说:“如果占三九不死脑壳黑灯走单干的独木桥,另外几个儿子的媳妇怕是也早就进门喽。”

典型开道,苦口婆心,为的就是“以正压邪”。“顶牛”与“拉锯”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早春快车在浙江尚未解冻的大地上一再晚点。

北京的天空愈显晴空万里,艳阳高照。

1981年冬,中共中央召开了全国农村工作会议。当时的国家农委副主任、党内最资深的农村问题专家杜润生在其回忆录《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中透露,会后不久,时任国务院总理的一位中央领导到东北考察,写回一封信,他说:关于农业生产责任制不要再强调不同地区不同形式了。要让群众自愿选择,选上啥就算啥,干部不要硬堵了。

根据这一精神,国家农委起草了《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下发了该纪要,即著名的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此后,中共中央围绕农业问题连续5年下发了5个“一号文件”,成为中国30年改革史上可圈可点的破冰之举。

1982年“一号文件”的关键词是:“目前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包括小的包工定额计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

这是党的文件第一次明确肯定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属于社会主义性质。近30年你死我活的激辩与抗争就此谢幕。

大江东去,春风浩荡。当年8月9日至17日,中共浙江省委在杭州召开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主题十分明确——“研究确定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措施”。会议的结论亦极为鲜明——“凡是宜于农民个人、一家一户或小组干的事情,都应该放手分包给他们去干”、“只要是有利生产、群众满意的,就不要轻率变动,更不要回到吃大锅饭的老路上去”。

此次会议之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被有领导、有组织地推行到农业生产水平较高、“集体经济不容动摇”的浙江中北部,半径涵盖杭(州)嘉(兴)湖(州)及宁(波)绍(兴)平原地区。

在浙江农业部门官员的记忆中,由于春耕秋收的农业节气之故,数十年间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的召开一直都在每年年末。只有1982年的会议,被破例提前到了夏季举行。唯一的解释是:已经迟到了,就决不能再迟到了。

同类推荐
  • 饭局门:十张餐桌上的政治大博弈

    饭局门:十张餐桌上的政治大博弈

    每一个饭局,其实都是人与人之间的较量。有恶性的,也有良性的。恶性的较量大概就是政治博弈,良性的就是大家有事无事坐在一起,谈谈人生观与宇宙观。春秋时期,齐国的晏子用“桃子”做武器,杀死了三个力敌万人的武夫,这是中国最出色的刺杀事件;专诸刺王僚的故事想必人尽皆知,显而易见,在饭桌上革别人的命远比在战场上兵戎相见来得直接,来得有效;赵匡胤用一顿饭就把武将手中的兵权轻松解下……毛主席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但从历史上著名的几场饭局来看,有时想要革命,还真得请客吃饭不可。因为往往要费九牛二虎之力都摆不平的事,一顿饭就搞定了。
  • 改革再出发,你抓住机会了吗?

    改革再出发,你抓住机会了吗?

    笔者始终认为财经评论员的社会意义在于第一时间以最接地气的方式与大众分享财经时政背后的投资发展信息。财经评论通常没有高深的经济学理论,而是要给读者一个定制化的结论思考空间。相比提供较参考性的评论信息,通过财经评论让大家点燃投资发展的自信心则更为重要。房子、车子、票子,这些只有在各位读者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投资价值观后才会离你更近一步。新常态,新心态,有一种希望叫做改革,改革不止,希望不灭。
  •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参政党建设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参政党建设

    黄利鸣、宋俭、王智、杨建国著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参政党建设》以贯彻十八大精神为主导,从中国政党政治协商的历史演进、协商民主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政党协商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政党协商与参政党实践,以及加强参政党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五个方面,探讨中国政党政治协商的渊源以及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语境下政党协商的理论与实践,旨在探求当代中国政党协商发展的合理化路径。
  • 社会主义所有制研究

    社会主义所有制研究

    《刘诗白选集》收录了刘诗白教授70多年来从事经济学研究的著述、论文、书法作品,包括未出版的哲学、经济学手稿,主要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产权理论、所有制问题、经济改革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研究等问题的见解和研究。在社会主义产权理论、转型期经济运行机制,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以及金融体制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和改革的深化,起了有益的影响,也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本选集以刘诗白先生经济学的研究为主体,突出其杰出的学术贡献,展现一代学者在中国关键历史时刻对中国经济发展做出的创新性判断和前瞻性研究,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卓越贡献和一代学人的治学风范。
  • 揭秘有史以来动荡世界的“超级阴谋”

    揭秘有史以来动荡世界的“超级阴谋”

    《揭秘有史以来动荡世界的“超级阴谋”》向那些具有常识的读者揭示了国内外盛行的阴谋论的历史、沿革;通过有理有据的分析思辨,指出了各种阴谋论长盛不衰的原因;并指出阴谋论的两个最显著的特征:不可证伪性和妖魔化。由此希望读者能更加理性地思考,不被妖魔化的思维所裹挟。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萌宝叛变:妈咪一个亿

    萌宝叛变:妈咪一个亿

    一场意外,她失去了她的老大,临死前老大让她要好好照顾一个男人,当晚她躲避追杀终于找到了那个男人,却稀里糊涂被他睡了……再次归来已是六年后——“妈咪,我已经给你找好了工作,是我爹地的公司”某只小糯米团子笑的一脸无害……--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神秘大亨的小甜心

    神秘大亨的小甜心

    传闻,斯科达集团的大BOSS不仅神秘,更有三个古怪的办公习惯。一,只在夜里办公。二,只穿黑色斗蓬。三,秘书三月必换。曾甜蜜姑娘带着自己的事业理想,到斯科达当了个小小装配工,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会三级跳,跳进了神秘大BOSS的私人办公室,发现大BOSS那令人发指的超级大秘密,沦为大BOSS的禁脔遭受各种粗暴、霸道、不要脸的涩情……折磨?追求?强婚?!PS:嘿嘿,真相绝不是你们想滴那样辣!【嘤嘤嘤~~大叔好粗暴!】没家没世的小草根曾甜蜜,第一天上班就迷路了,还“迷”到一个古怪神秘的黑斗蓬大叔!没错,就像《魔戒》里甘道夫穿的那种斗蓬,好大个尖帽子哦!小蜜(很礼貌):大叔,去一车间三科八组的后勤处怎么走呢?斗蓬叔:滚——小蜜(很忐忑):那个大哥,去一车间三科……斗蓬叔:滚——小蜜(很郁闷):呜呜,那个大帅……叔,拜托您告诉我……斗蓬叔:滚开——被粗暴大叔骂跑三次的曾恬蜜终于领悟到了“滚的精髓”,找到了组织。只是……【嘤嘤嘤~~大叔太霸道!】魔鬼总裁的火热八卦出炉了:三月肉秘又要换届,层层筛选新中标者竟然是根黑豆芽儿?!众人震惊:就这小身板儿,能经得住六星魔总的夜夜操持嘛?!!!!小蜜:BOSS,我完全不懂外语啊!BOSS:说人话就行。小蜜:囧~~~~(这是在鄙视我还是鄙视我还是鄙视我啊?!!!!)PS1:啥叫“肉蜜”、“六星魔总”,请看正文解释!PS2:特别申明,咱们斯科达集团绝对没有灵类生物,或外星异种哦!【嘤嘤嘤~~大叔好,好不要脸哇!】X月后BOSS:做我女朋友。小蜜:BOSS,我有喜欢的人了。BOSS说:你的表白我接受了。小蜜(呆,汗):人家根本不是这意思的好伐?!!!【嘤嘤嘤~~大叔好涩情哦!】XX月后BOSS:做我老婆小蜜:BOSS,我们有这么熟吗?BOSS:亲过,抱过,上过了,还敢说不熟。小蜜(泪):事实完全不是这样子滴呀!【嘤嘤嘤~~大叔太腹黑了有木有!】X年后BOSS:再生一个。小蜜:啊啊啊,家暴,我要离婚!BOSS:那就再生三个。小蜜:为什么啊?BOSS:离婚违约赔三倍!小蜜(大惊):这项目还能拓展到生孩子?!!!秋秋语:这是一个暖萌小甜妞儿,收服炼化一只深娇萌大叔的超甜蜜喜剧爱情大戏。这是秋秋有史以来最甜、最萌、最宠、最最最神秘的恋爱故事!
  • 天武战纪

    天武战纪

    万物苍生,寰宇苍穹,一切存在皆有其存在的道理。我必挥剑斩狂澜,还道天地间!
  • 医妃攻略

    医妃攻略

    她本是国公府嫡女尊贵无比,却因嫡女早逝,被人下毒一朝疯傻。庶姐伪善阴狠,未婚夫凉薄无情,丑颜嫡女惨死山涧。一场意外“魂飞魄散”,现代孤魂宿入原主身躯。当鬼才医学博士穿越成痴傻侯门丑女,疯傻少女素手逆袭。帝都一池静水,再次掀起滔天巨浪……【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守星记

    守星记

    或许人类就是个永不停下脚步,拼命追求真理的生物吧!越是在无法获知的时候,越是不断的追求。而至今最为令我们“兴奋”的,莫过于那深无飘渺的宇宙了。而随着人类不断深入,在如今我所生存的23世纪中,已取得重大突破,并且以前的许多猜想一一得到了证实。“在宇宙中是否存在着别的文明,而不同文明之间该怎么相处?”我国在八年前发射的“宇宙探险者”,探险航天员郑天宇,杨磊在距离地球约几千亿光年的地方探测到不明信号,传送回的信号经特殊部门处理解读后,证实了该信号是一个不知名行星所发出的,而且这行星和地球一样存在着文明。当我们为这结果欢呼雀跃时,人类已不知巨大灾难正在降临……而同一年“宇宙探险者”失去联系,不知所踪……
  • 绘之夜幕以晨曦

    绘之夜幕以晨曦

    他们相遇在安宁的时光,却走失在兵荒马乱的心。她的背叛,父亲的决绝,母亲的绝望,成了他三道扯不开的枷锁;他的背影,巷子里的噩梦,生母的摒弃,成了她三道越不过的鸿沟。抵死纠缠七年,七年后,他抱着她,躺在一片雪色中,手中的糖没有融化。她等来了她的晨曦,而他的晨曦刚刚离去。七年前的白夜:我永远不会爱你七年后的白夜:…铁骨铮铮白小夜,真香。这本书是作者闲暇之余写下的,就是一本单纯的不需要什么智商的言情小说,没什么精细的描写也没什么人生感悟,就是简简单单地叙述了一个故事,欢迎叩响这个故事的大门。
  • 快穿:宿主别怠工

    快穿:宿主别怠工

    系统5201314一直在深刻的进行反省,它当初怎么就会瞎了眼看上这么个宿主,别的系统家的宿主都在赚业绩,它却一直在赔,哦,它真的是瞎了眼。傅立桐一直很纳闷,她怎么就摊上这么个二货系统,别人家的系统都善解人意,她的系统却天天怼她,哦,把它扔回去回炉重造吧。男主:……虽欲言,却插不上嘴!
  • 佳偶天成之老公不好惹

    佳偶天成之老公不好惹

    业界出了个‘女神’,话说她妖娆百媚,听说她清纯可人,手腕惊人。可谁知,她只是个半路出家的事务员,接的也都是感情的案子,自以为对感情了如指掌,奈何真正在意的感情来了,从未有过初恋的她就被打的措手不及。起因:手贱的接了个后妈的单子,引来了老妈的不满,不想和她拉上一点关系的谪仙表哥被迫抓人,无奈,她被迫‘妥协’了一个月的约定!经过:本以为后妈的案子了解,求着黑道老爷子把自己神不知鬼不觉的送出去,奈何表哥太牛,无法逃遁,顺手就拿出多金暖男的KISS,搪塞了过去,结果。。暖男兽弟恋上了她。看他们矜持的样子,女主当局者迷的不懂了!便宜儿子心心念念的要找到她,弄死她!结果,一场聚会,暖男在怀,气质出众的安天染,迷瞎了便宜儿子的眼,“这。。是她?”神秘感太重,很容易出事,SO。。便宜儿子拿钱拿势,拿对自己对她的了解,开始诱惑她!谪仙表哥暗地里帮她惑男,但却越帮越不对自己胃口,为什么?。。结果:安天染是谁?没钱没势?笑话,你们的身家,怎么和她比?没品没德?笑话,她的闪光,又是几个人能得见的?于是:谪仙表哥对着被自己‘禁锢’的她说了:“安天染,我的家世,能力,染姨会同意的!”但奈何从小的恩仇,不是这一朝一夕能化解的!火爆儿子抓着她,也说了,“安天染,你不就是要钱吗?我给,你要一手遮天,我煌家就是你的,你的本性怎样,我们心知肚明,你确定,在别人的怀里,你不累吗?”但奈何她不要钱,也不要他煌家的天。多金暖男以退为进,“不管你喜欢什么人,我都支持你,如果你觉得累,我在这里,不论何时我都等着你!”‘内向’弟弟借傻逼近,博取同情,“你不是说要照顾我吗?你难道不准备对我负责吗?我只要一直在你身边待着就行!”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口罩新文,没什么经验,请多支持!
  • 你可知君子好逑

    你可知君子好逑

    “何为关鸠?”“古诗云,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