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2200000019

第19章

锻造自我,炼就落实的卓越本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磨砺自己能力的刀锋,才能在行动中更有效地落实和执行。把“刀”磨快了,才能砍到更多的柴。

1991年,陈思勇刚进东方汽轮机厂,分配到机修分厂后最开始从事的是起重工。他一直铭记着进厂时父亲的教导:要自强上进,勤学技术。 他知道精品的产生不仅靠的是经验、精心,还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虽然没有读过技校,直接进了工厂,但陈思勇平时非常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他总是买很多的专业书籍回家,潜心钻研。 1997年,陈思勇在东方职大进修了机械制造专业,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在生产中遇到技术难题,他总是先静下心来理好思路,翻阅专业书查找有关资料,并与同事交流经验,总结以前的加工方法,确定如何攻克难关、保证质量的办法。不管干什么活,陈思勇都把它当做艺术品一样来打磨加工,每个尺寸都精确无误。

在央企职工技能大赛车工决赛的实践考试中,陈思勇提前半个小时就完成了,第一个交卷,如此快速令在场监考的所有专家都感到惊异。当他们仔细看了陈思勇交上来的工件时,又不由得对如此漂亮的答卷赞不绝口。最后,陈思勇以优异成绩获得金奖。

能力是关键,能力是本领,能力是落实的基本支撑:如果没有与之相适应的能力去贯彻落实,就会在落实中大打折扣。

很多员工都在兢兢业业地努力工作,不敢让自己有丝毫的停歇,这样的人,我们不能说他们不够忙碌,也不能说他们不够敬业。但是无论他们怎么努力都无法取得好的成绩,无法高效的落实,这恐怕与他们没有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有着很大的关系。

“磨刀不误砍柴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提升能力如同磨刀之于砍柴,不仅不会浪费时间,而且还会大大提高自身的各项素质,从而达到充实自我、提高自我、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在很多人眼中,一位当红的中国台湾新闻女主播来到中国人民大学攻读大众传播博士学位,是件十分让人不解的事情然而,崔慈芬却将其当做自己人生的又一次突破。用她自己的话来说,个人核心价值需要不断突破,“不应让自己只成为当下的明星”。

崔慈芬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着一种近乎偏执却又理性的规划。她为自己拥有这样的性格和经历感到庆幸。第一次磨难就源于她对新闻事业的痴狂。为进入大学的大众传播系学习,崔慈芬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联考失败,后来她干脆只身去到台北,边打工边备考。可即使这样的努力,也没能达成心愿,只得另选专业,迈入大学校门。但她对新闻的痴迷从来没有减退,辅修、选修的课程表上排满了大众传播学课程,她从大三开始参与儿童及社教类电视节目,并成为中国台湾第一个获得金钟奖电视节目最佳主持人的在校学生。

校园里的成绩让崔慈芬此后的道路通畅起来。儿童类、社教类,甚至妇女类节目的电视主持成为她毕业后的主要工作。可没过两年,她有了新的想法——去美国深造。因为她已经意识到新知的力量,自己若想长期维持良好的口碑和知名度,必须不断进修。

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磨砺自己能力的刀锋,才能“恢恢乎游刃”于问题之中,才能行动中更有效的落实和执行。

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精通,成为自己职业领域的专家。与其他有能力做这件事的人相比,如果你是工作方面的行家里手,你就能轻松地创造出他人无法创造的业绩,就能赢得良好的声誉。

无论你从事的是什么工作,不管你所在的公司条件是好是差,只要你静下心来钻研业务,坚持不懈地努力,你就能达到专家的境界,在自己的岗位上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所以,我们在工作中一定要努力锻造自我,炼就解决问题的卓越本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落实,做到高效执行。

专业能力,锻造过硬的业务素质

过硬的业务素质,是职业生涯的脊梁,是落实工作的根本。一个没有过硬业务素质的员工,既无法独当一面解决工作中的障碍,也无法真正有效地落实工作。

落实效果与专业能力是密不可分的,没有过硬的专业能力和业务素质是无法保证工作的质量,更无法解决棘手的难题。

有记者问俄罗斯总理普京的业余生活是如何打发的,普京说:“我的业余时间不多。我会利用不多的业余时间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因为所有的爱好,都会体现在工作成果中,也同时展示出本人的性格和作风。一个人要有良好的工作表现,就要有良好的个人素质和能力。”

在现代社会里,很多人随便读几本法律书,就想处理一桩桩棘手的案件,或者听了两三堂医学课,就急于做外科手术。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精通它,下决心掌握自己职业领域的所有问题,比别人更精通。如果你是工作方面的行家里手,精通自己的全部业务,你就拥有了落实工作的秘密武器。

德国的一家工厂的电机突然间坏了,顿时停电了,一大帮技术人员围着电机团团转,就是找不出毛病,他们使尽了浑身解数仍未能解决问题。正当厂长打算另请高明时,电机组有一名基层员工毛遂自荐。

这是一个身材瘦弱矮小的年轻人,脸还带着稚气未脱的神色,穿着沾满油渍工作服,他用一种请求的语气对厂长说:“我可不可以试试?”

许多人都瞧不起他,刚来厂里不到一年,平时闷着头也不吱声,能有什么本事?厂长也带着一种怀疑的口吻问道:“你几天能修好?”

这位矮个子员工想了想,说:“三天时间吧。”问他用什么工具,他说只用一把小铁锤、一支粉笔就行了。

白天,他围着电机转,这儿看看,那儿敲敲,晚上,他就睡在电机房。到了第三天,人们见他还不拆电机,不禁怀疑起来,他的同事让他别打肿脸充胖子了。

一位跟他最要好的朋友对他说:“修不了就赶快撒手吧!”

可是他笑着说:“别急,今晚就可见分晓。”

当天晚上,他让人们搬来梯子,他爬到电机顶上,用粉笔在外机壳上画了一条线,说:“此处烧坏线圈十三圈。”

技术人员半信半疑地拆开一看,果然如此,电机很快就修好了,并恢复了正常运行。有人相当不解,问他为什么会做到如此神奇,他神秘地答道:“精通,精通能让你解决一切问题!”

像这样的事例在这家工厂不只是他一个人,还有很多人被破格录用,他们都是自己所在顶级的专家,能为企业减少开支,增加效益。

这个技术人员能够高效率地落实问题,这与过硬的业务能力是分不开的。若你不能在某一专业上做到熟练地掌握专业技能,就无法落实工作。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在中国农业大学的讲座上对在座的年轻人提出了一个忠告:不管你将来从事什么职业,不管你从事职业的难易程度和薪水多少,重要的是,你一定要成为这个职位上一个不可或缺的人。

过硬的业务素质,是落实工作的根本。一个没有过硬业务素质的员工既无法独当一面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也无法真正地有效落实工作。

那些业务精通、素质过硬的员工才能在有问题时冲上去啃难题,才能打硬仗、打恶战,完成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中铁一局电务公司高级技师窦铁成只有初中学历,自学掌握了大量电力学知识,记下了60余本、百万余字的工作日记。工作28年间,提出实施设计变更6次,解决技术难题52个,排除送电运行故障310次,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及节约成本1380万元,被工友们称为“电力专家”。

1979年,23岁的窦铁成终于圆了一个美梦,步入了中铁一局电务公司电力工人的行列。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当一名好电工。

1980年9月,窦铁成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中铁局电力技术培训班。仅仅用了一年时间,窦铁成就成了一名熟练的电力工人。窦铁成自学了《钣金工艺》、《钳工技术》、《机械制图》等与电力相关的专业书籍。为了当一名知识渊博、技能高超的合格电力工人,窦铁成又开始自学与电力相关的书籍,如《电磁学》、《电子技术》、《电机学》等。

他虽是一名普通的电力工,却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高超技能,28年间,负责安装的铁路变配电所38个,全部一次性验收通过,一次性送电成功,且全部评为优质工程。他对进口设备设计合理性大胆提出了质疑,成功排除了变压器故障,让法国专家惊叹不已:“中国工人了不起!” 陕西省电力工技能大赛的状元,窦铁成带出的高徒包揽了全省前三名,获团体冠军。28年间,他为企业培训青工、大中专生180人,将知识与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300多名工友;培养的徒弟35人成为技师、5人为高级技师,被大家尊称为“工人教授”。

窦铁成能够解决技术难题,为企业挽回损失,与他过硬的专业能力是分不开的。下决心掌握自己职业领域内的所有问题,成为行业内的顶尖人才,才能更好地落实问题。

招商董事长马蔚华认为,银行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招行要下百分之百的力量去争取人才。马蔚华坚信:“只要招行的服务不比外资银行差,只要我们能满足客户对产品的需求,我们的客户就不会背离我们。”

人才说到底就是拥有一项过硬的专业能力和业务素质,能够解决一般人所无法解决的问题。企业花大力气吸引外面的优秀人才,培养自己的人才,就是为了储备业务素质高、落实能力强的员工。

沟通能力,扫除落实的信息障碍

我们处于一个沟通的时代,我们必须主动和别人沟通,主动了解他人。这样,才能消除落实中的障碍,与他人更好地合作。

同类推荐
  • 青年领袖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青年领袖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亚太地区学生事务委员会常务理事,北京毕业生就业工作协会监事长,就业问题专家李家华从共青团干部的发展探讨了青年领袖的生涯设计与发展,亦从如何做好学生工作探讨了发展性学生工作和大学生发展辅导的问题。
  • 财富背后的传奇

    财富背后的传奇

    在这个世界上,人人都向往财富,但是人人都清楚要获得财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为拥有大量财富的商界精英,他们是如何成功的呢?他们如何赚到第一桶金?他们如何妙算计赢得优势?他们如何忍辱负重走出事业的低谷……
  • 心灵鸡汤2:阳光下的守望(精粹版)

    心灵鸡汤2:阳光下的守望(精粹版)

    春天,缕缕耀眼的阳光冲破厚厚的乌云,给予万物以新生的希望;夏天,斑斑热情的阳光穿透了茂盛的枝叶的缝隙,给予人们片片舒爽的阴凉;秋天,丝丝柔和的阳光折射熟了枝头的果实,给予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勇气;冬天,捧捧温暖的阳光融化了坚固的冰雪,给予人们不怕困难的信心。有阳光的地方就应该有我们自信的笑脸;只要有阳光,就必然有希望。阳光,充满爱意;阳光,充满生机;阳光,充满力量。当阳光成为一种品质与气质,我们的守望就会显得从容与殷实;当阳光成为一种指示和能量,我们的守望就是一季沉甸甸的丰收。阳光就是一剂良药,它能够排除我们体内消沉的因素,让我们感受到快乐,并且充满自信。缕缕阳光如希望。
  • 优秀员工要有好心态好方法好素养

    优秀员工要有好心态好方法好素养

    全球500强企业奉为圭臬的理念和价值观,是为你造就优秀员工的第一思想准则和行为指南。帮助员工纵横职场,实现员工职业梦想;提升员工自身素质,成就员工卓越人生。心态决定状态,方法决定效果,素养改变命运。良好的心态+有效的方法+一流的素养=优秀员工。
  • 提高社交礼仪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

    提高社交礼仪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

    社交礼仪是指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具备的基本素质,交际能力。通过社交,人们可以沟通心灵,建立深厚友谊,取得支持与帮助;通过社交,人们可以互通信息,共享资源,对取得事业成功大有获益。并且社交礼仪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自身修养。本书讲述了很多在社交礼仪上需要注意的方面,内容详尽,通俗易懂。
热门推荐
  • 葬经

    葬经

    魏晋时期,随着朝野上下笃信风水,风水观念深入人心,郭璞所著的《葬经》一书则堪称风水第一书。《葬经》诚如吴沉所说,明白简易。全书虽仅两千余字,并且只是专论阴宅术,但却提出了一系列风水术最基本的观念和原理。
  • 奇诡秘境

    奇诡秘境

    父母忽然离家,邻居行为诡异,小镇青年楚太平为了追查真相,进入重重秘境,经历种种危险,却发现真相远超想象!
  • 老苏家的二胎故事

    老苏家的二胎故事

    苏向东是一位一心想要男孙的退休老头,几经周折,在全面放开二胎的政策下,实现了抱男孙的愿望。但在这个过程中,老苏家两代人之争、城市与乡镇之别、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之冲,在这个大家庭中纷纷扰扰扬起与调和,最终各人找到自己的乐子。
  • 历史见证(走进科学)

    历史见证(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诸天电话簿

    诸天电话簿

    穿越异世的夏宇,意外获得了一个诸天电话簿,拨打电话簿上的号码,可以与其他位面的人进行对话!他从张无忌那里学到了绝世武功,也从古一法师那边领悟了神奇的魔法;他劝伏地魔要善良,告诫波罗斯不要去惹一个叫埼玉的光头……
  • 恰好你是我的命中注定

    恰好你是我的命中注定

    温玉在二十九岁时被家里催婚,被逼无奈下和隔壁家的亲戚家的女儿相亲,恰巧,她是他的命中注定
  • 茶馆命魂师

    茶馆命魂师

    茶馆里有杯“无忧茶”茶馆里有个少年老板,来的客人都是故事,而代价只是一缕魂。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绝世冰妃

    绝世冰妃

    本文已入半折书库。人若无心,便什么都不放在心上,周围的一切都入不了她的眼;一切声音都入不了她的耳;即使哪里死了几百人几万人,也都入不了她的心底。常欢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她短暂的一生是如此悲哀,即使死了也要被人利用。‘如果无心就能避免这样的伤害,那我愿生生世世不再有心!’这是常欢临死前唯一的愿望,从此她只沉浸在自己的虚无牢笼里。阎王殿上,小阎王命她投胎转世,她不理会望乡台上唯一的依恋,毅然喝下孟婆汤,却仍化不去她心中的怨气。某个朝代鲜花满布的山谷里,她出生了,接生婆在她的臀上拍了数十下,她没有哭;面对这一世的娘亲因产后出血芳魂故去,她没有哭;看着父亲殉情跟随,只给她留下一个冷若尘的名字,她仍没有留下一滴眼泪。此后,跟着姐姐过的她,每天的任务只是望着天空发呆,不会哭、不会笑,就连人最基本维持生命的吃饭,她也毫不在乎。三岁前,她是最没有存在感的存在;三岁后,因为前尘旧怨,引来灭门之祸,姐姐、姐夫为了保护她和两个年幼的双胞胎,死了。看着尚在襁褓的两个因为失去父母而哭泣的小侄女,三岁的小女孩毅然从自己的虚无世界中醒来,从此只为了这一对儿小侄女而活。嗨,从9月14号起,《相见不相识》改名为《绝世冰妃》,还望大家多多照顾新人我的文章!
  • 居里夫人自传:不虚度的一生

    居里夫人自传:不虚度的一生

    我们应该不虚度一生,应该能够说:“我已经做了我能做的事。”爱因斯坦最为推崇的女科学家,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一人。北京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著名翻译家陈筱卿译作,经典作品权威呈现。居里夫人用一生诠释:把人生变成科学的梦,把梦变成现实。比成功更可贵的,是一个纯洁而高尚的灵魂。本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语言直白、坦诚,是一个普通女孩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顽强奋斗走上科学之路的真实写照;第二部分是由居里夫人撰写的丈夫皮埃尔·居里的传记,通过居里夫人的记叙、两人的书信和日记、他人的评价等多个角度展现了皮埃尔·居里的高尚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