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36500000018

第18章 网络时代(11)

AT&T的商业化态度和做法让当时许多Unix的爱好者和软件开发者们感到痛心和忧虑,他们认为商业化的种种限制并不利于Unix产品的发展,相反由于封闭和利益驱使会导致产品出现诸多的问题。于是,这些怀着不满和反对的人开始有组织地结成“反抗联盟”以对抗“欺行霸市”的AT&T。这时,一位名叫理查德·斯托曼的领袖级人物出现了,他认为Unix是一个相当好的操作系统,如果大家都能够将自己所学贡献出来,那么这个系统将会更加的优异。他针对Unix逐渐商业化和私有化的这一事实,开始倡导开放源代码的新理念。为了这个理念,理查德·斯托曼于1984年创办了GNU,它是“GNUsNotUnix”的递归缩写,GNU计划开发一套与Unix相互兼容的免费开源的操作系统软件。1985年,理查德·斯托曼又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简称FSF)来为GNU计划提供技术、法律以及财政支持。尽管GNU计划大部分时候是由个人自愿无偿贡献,但FSF有时还是会聘请程序员帮助编写代码。GNU组织的建立,延续了当年Unix刚出现时的情形,并为这种情形建立了可靠的法律和财务保障。从那时开始,许多程序员聚集起来合作开发一些自由的、高质量、易理解的软件,这使得Unix社区生机勃勃,一派繁荣景象。

从20世纪90年代GNU计划发起以来,GNU开始大量地生产或收集各种系统所必备的组件,像函数库、调试工具、文本编辑器、网站服务器,以及Unix的使用者接口等,但由于种种原因,GNU一直没有开发操作系统的内核。正当理查德·斯托曼在为操作系统内核伤脑筋的时候,Linux出现了。

1990年,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一名学生林纳斯·托瓦兹,用汇编语言写了一个在80386保护模式下处理多任务切换的程序,后来他从Minix(安迪·坦南鲍姆教授所写的很小的Unix操作系统,主要用于操作系统教学)中得到灵感,进一步产生了一个狂妄的想法——写一个比Minix更好的Minix。于是他又写了一些硬件的设备驱动程序和一个小的文件系统,这样0.0.1版本的Linux就诞生了。但是此时的Linux仅具有操作系统内核的勉强的雏形,甚至都不能运行,你必须在安装有Minix的机器上对它编译以后才能运行。这时候林纳斯·托瓦兹已经完全着迷而不想停止,进而决定踢开Minix,于是在1991年10月5日又发布了Linux0.0.2版本,在这个版本中已经可以运行bash和gcc。从Linux诞生开始,林纳斯·托瓦兹就决定自由扩散Linux,包括源代码。因此Linux很快引起黑客们(黑客一词源自英文hacker,早期在美国的电脑界是带有褒义的,专指热心于计算机技术、水平高超的电脑专家,尤其是程序设计人员)的注意,通过计算机网络加入了Linux的内核开发。由于一批高水平黑客的加入,使得Linux发展迅猛,几乎一两个礼拜就有新版本或修正版的出现,到1994年初,Linux1.0终于诞生了!Linux1.0已经是一个功能完备的操作系统,内核写得紧凑高效,可以充分发挥硬件的性能,即使在4MB内存的80386机器上也表现得非常好,至今人们还在津津乐道。Linux的发展与传统的软件工程不同,它完全是通过网络集合世界各地的电脑高手合作而成的一套操作系统,这足可以见识到网络传播的威力,Linux也第一次让整个世界感受到了开源力量和网络力量的强大。有趣的是,Linux的标志和吉祥物是一只名字叫作Tux的企鹅,这是因为Linux的创造者林纳斯·托瓦兹在澳大利亚时曾被一个动物园里的企鹅咬了一口,于是便选择了企鹅作为Linux的标志。

从1983年开始,GNU计划致力于开发一个自由并且完整的类Unix操作系统,包括软件开发工具和各种应用程序,到1991年Linux内核发布的时候,GNU几乎已经完成了除了系统内核之外的各种必备软件的开发。于是,在林纳斯·托瓦兹和其他开发人员的努力下,GNU组件终于可以顺利运行于Linux内核上。虽然Linux整个内核是基于GNU通用公共许可,也就是GPL(GNU通用公共许可证)的,但是Linux内核并不是GNU计划的一部分。1994年3月,Linux1.0版正式发布时,马克·埃文成立了红帽(Red Hat)软件公司,成为最著名的Linux分销商之一。

严格来讲,Linux这个词应该仅代表Linux内核,但在实际使用中人们慢慢习惯了用Linux来形容整个基于Linux内核并且使用GNU工程的各种工具和应用程序的操作系统。后来人们把基于GNU组件的Linux操作系统,正式称为Linux发行版,也称为GNU/Linux。一般来讲,一个Linux发行版包含大量的软件套件,包括软件开发工具、数据库、Web服务器(例如Apache)、X-Windows、桌面环境(比如GNOME和KDE)、办公软件(比如Open Office.org)等。

1991~1995年,Linux从概念型的0.0.1版本内核原型,发展成为能够在性能和功能上均堪媲美专有Unix的操作系统,并且在连续正常工作时间等重要统计数据上打败了这些Unix中的绝大部分。1995年,Linux拥有了自己的杀手级应用,即开源的Web服务器Apache。很快,运行Apache的Linux机器以其稳定性和高效性成了全球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平台的首选,LAMP(Linux,Apache,My SQL,PHP)逐渐成为架构Web服务器的首选配置。

现如今的Linux又发展出了许多不同特性的发行版和衍生品,它们不但可以装在几乎所有的主流服务器上,包括个人电脑应用的X86系统,更被广泛地用于嵌入式系统,包括机顶盒、手机、游戏机、PDA、平板电脑、网络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Linux的出现,不仅仅给世界带来了一个免费的操作系统,更是对Unix自由、共享的文化的延续,它的出现带给了世界自Unix、GNU以来更为成熟的思想和文化。

3

(1)多媒体的来源

“多媒体”一词最早出现在1985年10月的美国《IEEE计算机汇刊》专辑上,十年以后,它已风靡世界,成为当今信息技术领域最热门的话题和研究方向之一。美国苹果公司前总裁约翰·斯卡利的评价是:“多媒体系统将像个人电脑在20世纪80年代那样,改变90年代的人类世界。”

20世纪90年代初,“多媒体”的桂冠就被奇怪地戴在了电脑头上。1991年拉斯维加斯电脑大展首次展出多媒体电脑产品,全球销售额仅8亿美元,到1993年洛杉矶首届多媒体国际会议后,市场销售额创造出72亿美元的奇迹。“多媒体”成为当时最热门的话题。

媒体与电脑有何关系呢?这个问题要从以色列的一次反劫机事件说起。1976年6月,以色列百余名公民被恐怖分子劫持到乌干达,关在恩德培机场。为了营救人质,以色列在本国建了一个模型机场。反恐怖部队在此进行强化训练,这使得营救行动大获成功。这件事情给美国军方留下极深的印象,希望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学习以色列经验,研究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来实现模拟战场环境,以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ARPA请求麻省理工学院支援,学院派出了教授级的电脑专家帮助他们试验。

1978年,美国科罗拉多州的阿斯彭市,一辆摄影车在大街小巷里穿出穿进,几台摄影机对着房屋和街道拍摄。到了转弯的路口和十字街头,摄影师们还走出车外,从不同的方向拍摄。这支队伍里既没有导演,也不见一个演员,只有一大批摄影师在不停地忙碌着,一连拍了好几个星期。拍摄完毕的胶片后来都送到了麻省理工学院,由电脑专家把影像合成在若干影碟上。

在阿斯彭拍摄到的影像经过电脑处理和后期制作变成了一种奇妙的电影,从屏幕看过去,就像是透过汽车的玻璃窗观看景物,置身于真实的市区街道。不可思议的是,观看者可以自由选择前进方向,一会儿来到了购物商店,一会儿又登上一架直升机,从高空俯瞰整个城区,各种建筑物飞快地向身后移去,无异于在真正的飞机上所见到的情景。在屏幕前足不出户,就能把阿斯彭的地理环境尽收眼底,模拟效果完全能够与人工建造的实体模型相媲美。阿斯彭计划要实现的目标究竟是什么呢?该项计划的主持人、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主任尼葛洛庞帝教授认真地说:“由此诞生的,正是多媒体。”

如果说多媒体就是因此而生,恐怕有点以偏概全,然而,从这个故事里不难看出多媒体的本质:电脑模拟游历阿斯彭街道的过程,操作者不仅可以观看,而且能够亲自参与,专家把这种特点称为“交互性”。看一场有声、有色、有文字、有动画的电影,哪怕情节再感人,你也只能在一旁观看。只有当观众掌握了航行控制权,在电影里任意游弋,可以停在某一点,也可以让它重演,甚至能够控制或改变剧情的发展,与电影故事交流和互动,才是真正具有了多媒体的特点。如今只有电脑才能具有这种交互能力,使人们主动地获取而非被动地获取或接受信息;当电脑具备了交互式多媒体功能时,它带来的将是人类信息表达、获取和处理方式的又一场革命。

1990年2月,美国著名的电脑杂志《拜特》就此为“多媒体”下了一个不太严格的定义:“多媒体技术是使电脑能够交互式地处理诸如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的一门技术。”

其实,人们直接接触客观世界时,感觉器官所接受到的外部信息,就是多媒体。人们调动眼、耳、鼻、舌、身,通过看、听、闻、尝、触,感知丰富多彩的信息。然而,当人们想遥知远处的信息时,自身的器官便有很大的局限性。于是,千百年来,无数的科学家为在人与外部世界之间建立信息沟通的桥梁绞尽脑汁。电报、电话、电视、广播、计算机等设备极大地延伸了人们的感觉器官,使人们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更加密切。

由于技术的局限性,过去的通信手段,只能传递单一的媒体信息。例如电报只能传递文字,电话仅传递声音等。而计算机,特别是微机和个人电脑的发展,给多媒体带来了新曙光,计算机不仅可以处理数据、文字、声音,而且还能处理图像。

多媒体计算机具有综合处理音频、视频、图像、文字等多类信息的功能,具有计算器、电视机、录像机、录音机、游戏机、传真机等许多电子产品的性能,从而真正实现了图文一体化、视听一体化。另外,它还可以形成人机互动、互相交流的操作环境及身临其境的场景,使人产生强烈的参与感、操作感。有了多媒体技术,计算机便朝着人类更易接受和处理信息最自然的方式发展,实现了人机的融合。

无论怎么说,负责阿斯彭计划的尼葛洛庞帝教授都是无可争议的多媒体先驱代表人物。1979年,在麻省理工学院院长魏斯纳的支持下,一个异想天开创造未来的媒体实验室诞生在该学院一栋楼房里,尼葛洛庞帝教授领着他的教研组闯进了未知的陌生领域。尼葛洛庞帝和他的媒体实验室,从来就被排斥在正统的电脑科学界之外。尼葛洛庞帝本人学的是建筑,却“不务正业”地整天埋在电脑里,反而说“未来关键的科技是人与电脑之间的互动”,甚至把这种“胡思乱想”与19世纪的钢铁生产和20世纪初的电力生产相提并论。在他的带动下,一批怀着同样梦想的科学家自愿加盟实验室,其中包括电脑专家、物理学家和数学家,还包括艺术家、音乐家、建筑学家、心理学家和大众传播专家,也不乏驰骋在科学前沿的最优秀的学者。

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学者们默默耕耘着,他们的研究涉及的领域横跨电脑、电视、出版、视觉和教育。为了开创人类未来新的生活方式,他们不顾多数人的嘲笑,超前地进行诸如摄像机眼球跟踪、电子乐器、虚拟现实等实验。今日被人们推崇备至的多媒体电脑概念和创新思想多数来自于这个媒体实验室。

由尼葛洛庞帝教授等一批先驱人物开创的多媒体思想,理所当然受到了全世界电脑用户,尤其是数以亿计PC个人电脑用户的拥戴。横亘在电脑与人之间的墙壁迅速地坍塌,个人电脑的功能从文字处理开始,扩展到诸如影片欣赏、点播电视、书刊阅读、可视电话、音乐作曲、卡拉OK、录像录音、照相摄影、美术创作、动画游戏……计算机将要融合或者取代从“随身听”到电视机、录像机几乎所有的家用电器,帮助人们在学校、办公室和家庭里更方便地学习、工作和娱乐。

同类推荐
  • 睡鼠说:个人电脑之迷幻往事

    睡鼠说:个人电脑之迷幻往事

    大多数记载个人电脑产业发展史的作品将个人电脑视为一种技术或者商业行为。但本书处处笔酣墨饱,深入探讨了催生第一台个人电脑的文化环境和思想氛围,即反主流文化和不断拓展的人类意识——有时甚至是在致幻剂作用下完成的。《睡鼠说》再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旧金山湾区社会风貌,当时当地的一些梦想家们开始对计算机进行重新定义。书中既有LSD先锋肯·克西和电话黑客“嘎吱船长”,有《全球目录》和LSD,也有自制电脑俱乐部和“黑客准则”——信息的自由流通才是计算机的存在意义。全书妙趣横生、针砭时弊、发人深省。阅读这部划时代杰作,我们不难看清人本主义与科学技术的碰撞是如何创造历史的。
  • 计算机:一部历史

    计算机:一部历史

    《计算机:一部历史》,给大众读者写的计算机科普读物,零门槛入门计算机科学。讲述计算机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普及关于计算机和互联网,你不得不了解的知识。在过去数十年里,除非你一直与世隔绝,否则就不可能不受到信息革命的影响。我们身处技术演进史上的计算机时代,无论你是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拥护者、反对者还是旁观者,无论你是否具备计算机专业背景,只要你使用计算机,这本书就是你的案头必备。
  • 一本书读懂大数据

    一本书读懂大数据

    本书是深入研究互联网思维的经典之作,从互联网思维的定义到互联网思维应用的具体案例表现。作者深入浅出、条分缕析,全面阐述互联网思维的内核与精神,逐一点评当前关于互联网思维的各种观点。本书从最初级的互联网思维应用到高端的粉丝经济,平台建设,自媒体营销的方法都有详细讲解介绍。让读者了解什么是互联网思维的同时还能学会把互联网思维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学习已经生活中。
  • 一本书读懂24种互联网思维

    一本书读懂24种互联网思维

    本书整合的改变世界的24种互联网思维,让我们对互联网新思维的认识变得立体、系统起来;同时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从技术和实践分析互联网新思维与传统思维相比较的优势,医治互联网焦虑症。未来属于既能深刻理解传统商业的本质,同时又具备互联网思维的人。
  • 体感交互技术

    体感交互技术

    本书提出了体感计算的研究,探讨了基于体验性认知的个性化电子学习方式,并且分析了面向儿童的艺术创造体验,在体感虚拟化身的帮助下,用户可以通过身体运动,促进情感心智的全面发展,
热门推荐
  • 你是我余生的晨曦

    你是我余生的晨曦

    他,富可敌国;她,霸气侧漏。那个传说中不近女色的枭爷却独宠她一人。愿意倾尽所有只为博美人一笑。“小汐,以后你做我的女王。”某傲娇女:“谁稀罕!”超甜1V1宠文;萌新作者初来乍到;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biu~
  • 我的双眼会采集

    我的双眼会采集

    (本书又名《我的灵气复苏有属性》。)杨澈望向阳光,获得炽热属性+1;望向青梅竹马的女友,获得颜值+10;望向班主任,获得脱发属性+2。杨澈不想掉头发,出售脱发属性,获得200元软妹币。望向哈士奇,获得智商属性-2。累积更多的智商属性-2,制作变傻喷雾,可进行降智打击。异能与灵气的时代,快乐的小人物谱写出温暖有爱的故事。
  • 限点

    限点

    宇宙诞生之初,皆是零维,后又为三维,然而宇宙之中依旧存在13个零维之点,那就是13个奇点,名为无限之点:限点。
  • 穿越后周当皇帝

    穿越后周当皇帝

    主角柴宗训是国防科技大学的大二学生学的是武器装备的相关专业,从小因为与历史名人后周恭帝同名,得了个周天子的外号。万万没想到历史会这么惊人的相似,活了20岁的他因为一次投弹训练意外身亡,额确切的说是穿越了。。。
  • 规则人生

    规则人生

    朱玫接到姐姐朱慧那个电话时,就隐隐猜到了是什么事。半小时后,她到了姐姐那里。姐夫高怀德也在。叮叮在睡午觉。姐姐为她冲了杯咖啡。其实她从不喝咖啡的,会胃疼。但她还是礼貌地拿起来,喝了一口。明明是在自己家,姐姐和姐夫神情却都有些拘谨,对着朱玫,像做错事的学生对着老师。“玫啊,”朱玫从来搞不清姐姐叫的到底是“玫”还是“妹”,”叮叮——”朱玫脸上带着笑,一颗心却提起来,看着姐姐的嘴。正如眼睛看到的东西会有叠影,此时此刻,姐姐嘴里说出来的话,也有叠声。—个字套着—个字,听着头晕。“叮叮——要不就给我们吧。”姐姐终于把那句话说出了口。
  • 部落冲突之首领有神力

    部落冲突之首领有神力

    李太白沉迷游戏:部落冲突,在路上边走边玩导致一脚踩空掉进下水道而穿越。早就对这个游戏有想法了既然上天眷顾那么我就以我这无敌的智商来带领我的部落走向辉煌吧!
  • 大家小书:诗境浅说

    大家小书:诗境浅说

    《诗境浅说》一书重“义韵之深,诗境之妙”,同时对其“声调,格律,意义及句法,字法”进行了仔细的推敲、分析。书中收录了王勃、骆宾王、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白居易、卢纶、柳宗元、刘禹锡、李商隐等数百篇名诗,从声调,格律,意义、句法,字法入手,阐释其精微细妙之处。
  • 通天武神

    通天武神

    通天武神,一路通天!落天涯从小流浪在洛水城,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上古血脉传承,逆天修行,踏上一条通天之路!
  • 全真大师兄

    全真大师兄

    开了本新书《王四雷聊斋记》欢迎大家品评!这本书较全真大师兄应该有所进步!
  • 三十而立

    三十而立

    好多年前,我在京郊插队时,常常在秋天走路回家,路长得走不完。我心里紧绷绷,不知道走到哪里去,也不知走完了路以后干什么。路边全是高高的杨树,风过处无数落叶就如一场黄金雨从天顶飘落。风声呼啸,时紧时松。风把道沟里的落叶吹出来,像金色的潮水涌过路面。我一个人走着,前后不见一个人。忽然之间,我的心里开始松动。走着走着,觉得要头朝下坠入蓝天,两边纷纷的落叶好像天国金色的大门。我心里一荡,一些诗句涌上心头。就在这一瞬间,我解脱了一切苦恼,回到存在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