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36600000012

第12章 师林闲话(3)

我说: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共工怒触不周山,那是为争帝位而进行的一场战争。战争与和平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从古到今,有的为争帝位而战,有的为争地盘而战,有的为争财物而战,古希腊与特洛伊城的战争竟然是为了争夺一个王后。因为有战争的存在就不允许人们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所以,即便最热爱和平的母亲,都会给她的小儿子买上一把玩具枪,这不仅仅是为了玩儿,更重要的是从小培养孩子的战争意识。战争是残酷而惨烈的,要应对战争就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和超常的毅力,而要培养这种意志与毅力,我们就不能把自己关在温室里,更不能被父母完全包起来,经不得一点风雨,而探险正是培养意志与毅力的最佳途径。但是,也有人不这么想,以为生命太重要了,失去了生命一切都将没有意义,探险中一定有冒险的成分,所以不主张探险。我们同学们这节课要分成两个团队,分正方、反方进行辩论。要求:一、辩论双方依次进行陈述,也可以抓住对方的论据不当进行抨击,但不能偏离主题;二、正反方都以小组形式构成,每小组站出来至少讲出一条理由,而且别人讲过的不能重复;三、每小组讨论形成自己的论证理由,至少要列上三条,防止别人把你要说的理由抢先说出,到时候抓瞎;四、每个人的陈述时间不能超过2分钟;五、不发言的同学注意听,不能起哄,保持安静。

由于我开场白的作用,大多数学生都要做正方,反方只有五六个人。针对这种情况,我给大家提示:正方人多,只能一个小组出一个人发言,反方人少,人人都有发言的机会。在我的“诱导”下,又有一些同学加入反方。但先入之见根深蒂固,反方最终还是没有超过10个学生。

我在黑板上划出两块来,用于依次记录正反两方的观点,接着,论辩开始了。

那是我想象不到的一场论辩比赛,同学们还在初中一年级,其认识的深度、视野的宽度、论点论据以及论证过程的周严程度、同学们热烈的参与程度都出乎我的意表。我原来还在一条一条地把大家的意见记录在黑板上,到后来他们踊跃争先的走马灯般的论辩已经让我应接不暇。特别是正方提出的“探险是人类创造力的源泉,没有探险就没有人类的进步,没有探险就没有科学发明、没有今天幸福与美好生活”的观点和反方“人类的探险已经给大自然带来了无穷的伤害,大自然也在以各种方式报复着人类,维持自然平衡应该是人类最积极的进取方式”的观点,让我对这群娃娃肃然起敬。后来当正方说到“我们还要探索外太空,为人类开辟新的家园”时,反方直言抗辩:“人类的欲望无法遏制,探索一个星球就等于毁坏一个星球。”

快要下课了,学生们兴致正浓,我几次试图终结这场论辩,都不忍心。最后三分钟,我把他们都请下讲台,制止住了他们脖粗脸红的辩论。我告诉大家:“不要试图说服对方。因为你们的论辩已经触及到了人类最敏感最核心的思想领域,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们思索的问题,也不外乎这两个问题,那就是入世和出世。这两个思想流派几千年都没有互相说服对方,我们也不要希望在这个问题上分清胜负。大家不必以为自己没有说服对方就没有成就感,那是预料之中的事情。不过,我告诉大家,中国的知识分子有一个最好的办法,就是审时度势,把握时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样,出世入世的问题,积极消极的问题,探险保守的问题便不再对立,而成了互补。或许这个问题有些深奥,但随着大家的成长,你会越来越感到中国人那种异乎寻常的智慧与聪明。”

这两节课没有备,因为有错在前,没有来得及准备。但是,一旦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学生积极观察、主动思考、结合实际、自由表达,学生们迸发出来的创造力的确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落实之后,他们的热情、积极性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能量绝不是做老师的能够提前预设的。

这样两节课后,我回过头来反观我们的备课与教学,是不是出力不讨好的事情做得太多了?特别是我们把教参当指南教材当圣经的时候,我们的心中还有没有学生?我们精心设计的教学,到底是为了让学生学还是让别人看?我们动的心思,到底是花到了激发学生思维上面了,还是花到限制学生思维上面了?与其这样,何如放手发动学生学习!

当一个偶然出现的教学事故引发诸多思考之后,我在想,语文教学,真的是应该回到语文学习的本真上来了。

读到听时始传神

平日自诩为书生,其实并不是在标榜自己读了多少书,而是喜欢与书为伴,以书为生。心念终日以读书、教书为业,终年与写书、读书、教书人为伍,好歹也算个书生了吧?但是倘若有人问,你读过多少书,什么什么书你读过吗?就立马窘迫起来——因为确实没有读过。

其实,我读的书并不多,而且读书也多数是被逼而做的。在中小学时期,那是没书好读,因为饥渴所致,见了书真跟饿狼见了肉似的。课本读完了之后,便读大哥上学走后留下来的一些破书—-大都是文革前中小学的什么汉语课本、文学课本、《少年文艺》之类。读书自然是有用的。读了些许的书之后,作起文来就不一样了。在老师表扬、同学羡慕的一片喝彩声中,到了可以写大批判文章的年龄。没有生活没有情感没有这方面的阅历,但作文写得好你就得出大批判文章,于是只好抄。从“两报一刊”到各类能见到的,抄着抄着,虽然也能做到文从字顺,但那文章真的如同抽干了血液的躯壳,没有了一点生机,甚至不会说真话了。明明我家是中农成分,解放前有30亩地和一应俱全的生产资料,而且听父母讲,农忙时我家还经常雇些个短工的——但写起“我的家史”之类的文章,总是“房无一间,地无一垄”,“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那时候不知道鹦鹉学舌这个成语,反正就这么做了。文革过后恢复高考,在师范大专班上学的时候,这个毛病让我栽了个大跟头。

师专教我们写作课的老师并不是个十分严谨的人,但他对我的影响却是刻骨铭心的。记得有一次他让我们自己命题写一篇议论文,我便以“论道德”为题写了一篇不足一千字的文章。交上去后,也没感到有什么不可以。直到有一天上写作课,全班同学人手一份刻印的文稿,文稿上是两篇文章,好文章的典型是谁的我已经记不清楚了,最差的文章便是我的那篇《论道德》。看到那个东西,我的头都大了,上涌的血液冲击得脑袋嗡嗡作响。依稀听得老师说这篇文章“题目大而无当语言空洞无物思想苍白无力”之类的话,剩下的都已经听不进去了。当一个经常被捧到云中飘飘然惯了的人猛然间被抽去巫师的扫把,那种失重的感觉,要不是当时年轻力壮,连心脏病高血压都可能被“激发”出来。从此之后,写作课的作业我再没有交过。

不过,在师专学习的过程中,虽然写作老师不喜欢,我也并没有把自己混成孤儿浪子。因为我喜欢古典文学,自然学习也比较用功,最典型的是曾经利用暑假在家看瓜的时候,一个暑假背了唐圭章先生笺注的《宋词三百首》。毕业之后到中学教书,我也知道自己古典文学稍强而西方文学薄弱——学校只发了课本却没有老师教。于是在市图书馆办了借书证,每周从乡下中学到市图书馆一趟,换一本书。一年时间,我把西方文学史中自己想看的名著换了一遍,而且还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看到写得密密麻麻的读书笔记,似乎感到了一种充实。但这些东西的阅读,只是拓宽了我对西方文学的知识视野,真正对于我的写作有重大影响作用的,还得说《小说选刊》。

教书第二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一本《小说选刊》,不经意的浏览之中,一下子被其中一篇小说那行云流水般的叙述语言吸引住了。那是一种无以言表的感觉,既没有二三十年代白话尚未成熟的那种生硬,也没有西洋文学被翻译家“欧化”之后的那种冗长,还不像当时部分知青作家那种简淡,似乎是既有民间英华,又有传统精萃,还有作者特有的那种潇洒风流、沉郁顿挫,既激越奔放又娓娓道来——总之是一种说不出来的味道。但这种说不出来的味道紧紧攫住了我,使我根本无法把它放下。一篇,两篇,读完了一本找人再借。下半年干脆订了一份。之后,《小说选刊》上刊载的小说,无论中篇短篇,一概全读,一篇不落,尽管不同作家各有不同的语言风格,我都欣欣然接受了。

我读书有个毛病,不会一目十行,只会一字一句地读,特别是遇到语言有味道的篇什,更是不惜字斟句酌。不仅散文是这样,小说也是这样,且无论短篇中篇都改不掉这个毛病。不仅读《小说选刊》时这样,以至于后来读李国文的《冬天里的春天》、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莫应丰的《将军吟》、古华的《芙蓉镇》,都是一字一句读下来的。我知道这样做挺笨的,但没有办法。直到有一次,看一部因思想激进遭禁的电视专题片,那精于思辨、文采富赡而又气势磅礴的解说词,在著名播音艺术大师张家声先生那顿挫抑扬、富于磁性的声音里,是那么令人震撼不已。我一集不落地看到最后,时而如坐春风,时而热血沸腾,多次为之感动得落泪。

此次不同寻常的经历之后,我读书字斟句酌的毛病逐渐演化为看着文字却像在听着声音——听张家声在朗读,听虹云在朗读,甚至听毕克、杨成纯、童自荣、刘广宁在朗读,久而久之,就连乡土气息十分浓郁的小说,除了叙述语言似乎是在听某个著名的声音在解说之外,中间的人物对白常常会让我对应到某个熟悉的影视画面里,感受的就是某个角色的声音。

由于有了这种感受,自己在写一些文字时也便不自觉地做了起来——似乎我不是在写,笔尖流出的其实是声音,或叙述,或演说,或高声朗诵,或慷慨陈辞。这样虽然误了些许的时间,文辞也未必华美,但至少出来的东西没有诘屈聱牙之感。到这个时候,我才真的摆脱被师专写作老师羞辱的阴影,在作文课上给学生写的下水示范文章也渐渐多了起来。偶尔有几篇像回事儿的东西见诸报端,就更加激起了我想写点什么的欲望。于是,一发而不可收。

后来细细地想,读出听的感觉,似乎也应该算是摸索到了阅读的某种门径。因为作者在写的时候,总是一字一句写出来的,不可能一句话十几一二十个字同时蹦出,你读的时候倘若不能循着作者的思绪一点点前行、深入,是很难真正进入作者并融入其中的。当然,我不反对浏览,也不反对一目十行,那种阅读对于概要式了解是很有作用的,省时省力,提纲挈领——你不会而别人会的东西千万不要武断地贬斥。但是,论欣赏,论品味,论咂摩,论体验,似乎非用这种方法不足以传神。

从学校出来到行政机关从事文字工作,这种方法也帮了我的大忙。给领导同志起草讲话稿,给自己起草发言稿,如果笔底流出的是声音,除了不会不顺之外,还会多一些人情味与人文关怀,多一些缜密与周严——说服不了自己的讲话稿我坚持不送给领导。这样一来,既提高了公文本身的质量,也降低了“东拼西凑”的难度。后来一些同道问我,公文怎么写,我就把这种感觉说给了他。结果他们恍然大悟,瞪大眼睛说我是机关里唯一一个“没有写烦的家伙”。

读书读到听读时,是我几十年的阅读感受。看到“白色月亮”的“读书方法大看台”,就有想写点东西的感觉,只是冗务杂遢,一直拖延至今。今天儿子参加高考,我回避在家,当后勤部长。做饭之余便把这些东西敲出来,或许于正在阅读摸索的后学者有一点点启发。

百学不如一教

从学生到教师,这样的经历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跟老师学东西,无论学得多么扎实,都不如教一遍掌握得牢靠。后来读陶行知先生的书,看到先生倡导的“小先生”制度,陡然感到从先生朴拙的字里行间,含蕴的是何等精深的教育思想啊!

小时候背“两个黄鹂鸣翠柳”,中学时老师教“两个黄鹂鸣翠柳”,到了师专讲师教授们讲“两个黄鹂鸣翠柳”,一遍遍地接触这句杜诗,感受的不过是两只鸟而已。直到师专毕业,走上讲台,自己要给学生们讲这首诗了,才真正品味咂摩,感受到这翠柳间两只宛转啁啾的黄鹂,映射出多少万物兴歇的自然之美,承载了诗人多少天地融通的愉悦。设若不是要给学生们讲,我会去细品这再普通不过的诗句背后那丰富的意蕴吗?

同类推荐
  • 青少年应知唐诗名句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青少年应知唐诗名句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青少年应知唐诗名句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青少年应知唐诗名句的故事
  • 中国义务教育政策地方政府执行情况研究报告

    中国义务教育政策地方政府执行情况研究报告

    义务教育在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地位,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关于义务教育政策的研究,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政策研究的重点。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作为教育主管部门重要的政策咨询平台,一直致力于跟踪义务教育政策的热点和难点研究,寻找政策的前沿问题,抓住典型的地方政策创新案例,为国家的教育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提供自己的视角。张兰春和刘亚荣等编著的《中国义务教育政策地方政府执行情况研究报告》正是近年来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
  • 吹牛大王历险记

    吹牛大王历险记

    1720年,敏豪森出生于一个最古老的贵族家庭。他喜欢行侠仗义、喜欢探险,曾经在俄国军队服过役、跟土耳其人交过战。他的眼睛会冒出火星打野鸡,他可以骑着炮弹飞行、在鲸鱼胃里跳舞、自拉辫子出泥潭……他的足迹遍布欧洲、非洲、亚洲和美洲大陆,他还到过人迹罕至的北冰洋,并遇到过许多稀奇古怪的事情。
  • 教你学习杂耍

    教你学习杂耍

    我们青少年了解一些曲艺知识,不仅能够增强我们的欣赏水平,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更重要是能够发展我们的兴趣爱好,还能广泛运用到各种文化娱乐的活动之中。表演是指通过我们的演唱、演奏或人体动作、表情来塑造形象、传达情绪、情感从而表现生活的艺术。我们通过表演,可以将我们的才能充分展示出来。因此,表演不仅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途径或方式。我们青少年常常要参加许多文化娱乐活动,我们只有懂得了表演,才能够积极参考各种活动,才能够欣赏各种活动。总之,口才、曲艺、表演是具有一定联系的,我们都可以通过学习不断获得提高,能够提高我们的素质和情趣。
  • 雾都孤儿(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雾都孤儿(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你的情局我的爱

    你的情局我的爱

    他为报复,亲手布下这情局,只待她步步沦陷。她认定他是一生所爱,付出真心,到头来遍体鳞伤。走向他,就走向痛苦,离开他,就离开幸福,所以,若能同他余生相守,要她飞蛾扑火也无怨无悔……
  • 每天读点《论语》

    每天读点《论语》

    《论话》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政治主张、哲学思想、品德修养、伦理道德和教育原则。全书共20篇。前10篇有9篇以记录孔子的言论为主,第10篇《乡党》记录了孔子日常的生活、琐事、态度;后l0篇中有8篇以记录孔子言论为主,第l9篇《子张》记录的是孔子弟子的言论。本书从《论语》申挑选出近百个影响深远、富有哲理的句子,分为处世的智慧、交际的魅力、为人的准则、做事的态度、成功的启示、心灵的超越、品德的修养、生命的真谛、学习的方法等章节,其中既有原文、译丈,还有后人评注、人生感悟,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孔子的思想,为自己的道德修养、立身处世找到一个可靠的途径。
  • 橙子味暴躁少年

    橙子味暴躁少年

    本文是重生文,但不是复仇的。有甜有虐,不小白。————————————————————言笑和顾城谈了两次恋爱,被他的三心二意伤透了心,觉得自己遇上了渣男。后来顾城跨越千里找到她,疯狂追求她,言笑还是拒绝了。直到车祸发生时顾城把她护在身下,言笑动摇了。年少的我们对待感情都是幼稚的,小气的。若是再来一遍,我们又会是什么结果?言笑晏晏,一顾倾城。
  • 逆风听雨

    逆风听雨

    本文为生活感受,希望读者们可以用更完美的思想,心灵,让自己不要失望。
  • 相爱无事

    相爱无事

    警队里滚过来的人都知道林熙的名号,一个铁骨铮铮的女汉子,敢和局长叫板,半夜凌晨将人拖出来查案子空手夺白刃也是小事,于是新走马上任的支队长赵清辉莫名被她当天打的鼻青脸肿。但实际上打完人后,林熙独自面对他时却哭的撕心裂肺。其实,二人早在十年前就是情侣了,只不过不知为何,赵队长在实习过了第二天就销声匿迹,留下林熙一个人饮恨苍天,十年后,今日再见就是冤家碰头,一个步步紧逼正面迎敌,企图绕出对方不翼而飞的踪迹过往,一个嘻嘻哈哈装傻充楞,就是咬紧牙关拒不坦白。当所有事情都摆在眼前,她的手铐套住赵清辉时,两人的感情该何去何从,再见面又要以什么身份面对彼此
  • 牧民政要

    牧民政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自由鸟与笨笨树

    自由鸟与笨笨树

    有的人一出生,高度就仿佛在金字塔顶端,如张木散。有的人一出生,能看到的极限却是金字塔的底端,如叶瑜舟。爱采花的叶瑜舟收了个花徒弟张木散后,发现自己的感情从朋友的层次上升到了自己不敢想象的地步。步步退却,却步步痛苦。确认心意之后,她勇敢地奋起直追,誓要打破门当户对的传统,与他肩平肩,游遍这个大千世界。社会的冷漠,人性的拷问,终将助长她的成熟。其中会发生什么有笑有泪的事情呢?欢迎收藏观看。
  • 金文与青铜时代

    金文与青铜时代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大楚离歌

    大楚离歌

    一本治国宝典,引起江湖上腥风血雨,搅得朝廷人心惶惶。幼时的相遇,成年后的敌对,秦蕙蘘从未想过,身为一个魔教中人,到最后会为他踏入正道,替他扛起这片天。“蘘儿,你要照顾好自己”顾揽茝在重伤之后死死地抓住秦蕙蘘的手说道,“我…我知道,你赶紧关心关心你自己吧,都快死了”女孩哽咽着,“你放心,在你再次醒来前,我会帮你守好你的江湖。”从那以后,江湖上少了魔教,朝堂之上多了一名辅政大臣,正邪两道之间的斗争消停了。这是一个男女主互宠的甜蜜小故事,男女主双洁,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