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54900000019

第19章 学习“活知识”(2)

苏洵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小时候非常顽皮,不思学习。苏洵经常教育他们,但收效甚微。有一天,苏轼和苏辙在院子玩耍打闹时,苏洵故意“躲”在他们能看得见的一个角落里聚精会神地看书,看到兴致时还会放声大笑。受好奇心驱使的苏轼和苏辙急忙跑过来看父亲看的是什么,而苏洵却故意把自己所读的书“藏”起来,不让他们发现。这可把苏轼和苏辙好奇心都给调过来了,忘记了院子里的蟋蟀,忘记了小蚂蚁搬家,在他们心里只有父亲的那本好看的书。当父亲把书放回到书架时,苏轼和苏辙连忙跑到书架去找那本书,可是书架上那么多的书他们没办法,只好商量哥俩一起找,看看是哪本书那么好看。渐渐地,他们发现读书成了他们的乐趣,开始走向了他们的成才之路。

孩子可能不喜欢读书,这时就需要家长站出来引导孩子读书,并且让他对读书产生浓厚的兴趣。如何做到这一点?关键就是父母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孩子读书。

王献之自幼聪明好学,他七岁开始师承父亲王羲之学习书法。有一次,王羲之看到儿子正在练习书法,便悄悄走到背后,突然伸手去抽儿子手中的毛笔,可没抽动,才发现儿子握笔非常牢,他高兴地夸道:“以后你会很有名的。”为了王献之的字更好看,王羲之鼓励儿子苦练基本功。献之就这样每天模仿父亲的字体,光练习横、竖、点、撇、捺,就足足用了两年时间。当他把自己写的字给父亲看时,父亲没有说话,母亲在一旁说道:“有点像铁划了。”王献之又用了两年练各种各样的钩。当他再次给父亲看时,父亲仍然没有言语,母亲在一旁说道:“有点像银钩了”。王献之这次花了四年时间练整字。当他把写好的字捧给父亲看时,王羲之只是在儿子写好的“大”字下面加了一点,成了“太”字。母亲看到王献之写的字时,叹了口气说:“孩子你练字好几年了,只有这一点像是你父亲写的!”王献之至此更加苦练写字。后来,王献之通过不断地努力,终于成为了与父亲齐名的书法家。

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首先要求家长做到学习。案例中的王羲之夫妻都是书法家,王羲之的妻子素有“女中笔仙”之称,从专业的角度指导儿子书法练习,更有利于王献之书法的成熟。虽然大多数的家长不可能具有专业的水平,但父母可以和孩子共同学习,有利于促进孩子的学习。

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医师、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巴甫洛夫的求学之路,正是从父亲的藏书中开始的。巴甫洛夫的父亲虽是教士,但热爱科学。在他的藏书中,不仅有宗教神学的书籍、民主主义者的革命刊物,还有各种自然科学的著作。父亲的藏书成了巴甫洛夫接触社会知识与学习自然科学的起点,父亲经常从书架中拿出书本让巴甫洛夫阅读,要求她每本都读两遍,并且自己思考书本知识、提出问题、思考答案,只有在巴甫洛夫不会的地方才会指导他。到十四岁时,巴甫洛夫已经把父亲的藏书都阅读完了,这让他知识大增,思想开放。他开始怀疑宗教神学,崇尚自然科学与民主精神。巴甫洛夫在晚年常常带着感激的心情回忆起父母对他的培养与教育。他说:“我总是感激我的父亲与母亲,他们教会我过简单朴素的生活,使我受到高等教育。”

通过共同学习,家庭成员能获得精神生活的充实和享受,提高生活的质量。

构建学习型家庭关键在于家长,如果家长能带头克服自身的障碍和困难,坚持不懈地努力,孩子一定会受到影响和感染,和家长一起努力学习。在这一过程中,重点在于家长营造学习的氛围,身体力行地培养战胜困难、拼搏到底的精神。因此,在学习型家庭里,父母只有起到旗帜的作用,才会引导孩子不断去努力,不致使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让孩子与书结伴而行

书是知识的源泉,是开发儿童智力的钥匙,请让孩子与书结伴而行。

书,没有美丽的外衣,却凝聚着智慧;它价值无限,一直被人们视为精神食粮。读书是美丽的,读一本好书,就像与一个高尚的人谈话。高尔基曾说过一句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最诚挚的朋友。”

孩子的生活离不开书,读书可以为孩子搭建与名人对话、与经典为友的平台;读书能够开阔孩子的视野,让他明白做人的道理;读书可以帮助孩子获得成功,让他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纵观古今中外,几乎每个有所成就的人,都与书有着很深的渊源。。

比尔·盖茨自幼酷爱读书。大多数孩子在比尔·盖茨那个年龄段时,最爱看的莫过于童话书和小人书,但比尔盖茨却更钟情于一些成人作品,他7岁时最爱看的书是1960版的《世界百科全书》,经常一读就是几个小时。

盖茨出生在一个和睦、向上的家庭中,家人非常重视他的智力开发和培养。小盖茨一出生,母亲便辞去了教师工作,全心全意地操持家务、教育孩子。她经常陪着孩子一起玩耍、读书,用自己所能想到的一切办法激发孩子的潜质;盖茨的外祖母一直鼓励他尽量多读书,并经常向盖茨提出一些“麻烦”问题,借以开导他的心智。

盖茨的父亲拥有很丰富的藏书,内容涉及到历史、法律、商贸等多个方面。盖茨自幼与书为伴,是书开启了他通向理智世界的大门,为他“以观念制胜”的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即便在功成名就以后,读书依然是比尔·盖茨最大的爱好。

犹太人在教育孩子时,大多会给他们讲这样一个故事:

大学问家希勒尔自小就有一个伟大的愿望——专心致志地研究《犹太教则》。然而,由于生活的贫瘠,希勒尔没有时间、也没有钱去上学,虽然他为此做了不少努力,但始终未能得偿所愿。于是,希勒尔便悄悄爬上屋顶,躲在天窗上听课。安息日前夕,天寒地冻、冷风刺骨,为了听课,希勒尔在天窗上整整躺了一夜,待到人们发现他时,他已经被冻得半死了。从此以后,每当有人以“没时间”、“贫穷”为借口不去读书、学习时,人们就会质问他“难道你比希勒尔还穷吗?比他还没有时间吗?”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8年的一次调查表明,在以犹太人为主要人口的以色列,14岁以上的人平均每月要读一本书;在人均拥有图书和出版社以及每年人均读书的比例上,以色列超越任何一个国家,位居世界第一。

美国前第一夫人芭芭拉·布什曾撰文说,让孩子读书是一种最好的教育方式,它是家长送给孩子终生受用的礼物。让孩子读书既能养成孩子热爱学习的好习惯,培养他的健康人格,又能为孩子提供一种快乐的生活方式。

莫妮可在女儿丽莎刚出生不久,就开始读书给她听。刚开始时,这个小家伙总是喜欢玩弄书皮,揉搓书页。但莫妮可毫不在意,她甚至还让丽莎抱着书睡觉。丽莎长到1岁时,便对图书着迷了。她特别喜欢依偎在妈妈怀里,静静地听妈妈给她讲《雪人的故事》、《快乐的小熊》……丽莎开始学走路以后,她常常喜欢手里歪拿着一本书,佯装着给家里的小狗巴比讲故事。教育学家指出:像丽莎这样样的孩子,她的阅读和学习能力,可能要比其他孩子提前两年半形成。

哈佛大学的研究表明,如果孩子随时都能接触到书籍,那么他的阅读兴趣就很容易被激发。在孩子身边摆放不同种类的报纸、杂志、书籍、辞典……是帮助孩子爱上读书的一种有效方法。所以,请诸位家长不要将书束之高阁,而应该将它放在孩子们伸手可及的地方,譬如餐桌、床头、沙发等等。久之,阅读就会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

孩子是未来的希望,为孩子提供充足的“精神食粮”,是每一个家长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人父母的我们,理应为孩子创造一个“读书”的环境,一个“爱读书”的家庭,对于孩子的成长,将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外国学者高柴尔斯基以700名科学、文学、艺术、商业领域成功人士为对象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这些人都具有大致相同的家庭背景:他们大多出生于中等家庭;多为长子或独生子女;父亲多为学者、科技人员或文化界人士;家中有着丰富的藏书,父亲或母亲大多具有文学艺术方面的兴趣。

莎士比亚曾说过:优秀的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如同没有了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如同鸟儿没有了翅膀。书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基石。帮助孩子亲近书籍,在书的世界里畅游,这些带有灵性的字眼就能为孩子插上翅膀,带着他们去认知世界。

同类推荐
  • 好父母 教能力

    好父母 教能力

    《好父母·好素质:好父母 教能力》主要内容包括:能力比分数重要;智慧做事的能力;高效学习的能力;自我管理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独立生存的能力等。
  • 一本书读懂孩子心理

    一本书读懂孩子心理

    《一本书读懂孩子心理》从心理学的角度,以全新的教育理念、鲜活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的表述方式,让家长更好的去理解。只有走进孩子的心里,你才能在应对孩子的问题时游刃有余,才能教育好你的孩子。
  • 诺未门:犹太人的家教圣经

    诺未门:犹太人的家教圣经

    通过一个个生动典型的故事和精辟独到的点评,全面系统地揭示了造就犹太奇迹的根本原因,告诉世人:犹太奇迹并非神秘莫测、不可超越的神话,而是建立在教育之上的。只要像犹太人那样重视教育、抓好教育,我们的孩子完全可以像犹太人一样优秀,我们也可以创造出比犹太奇迹更辉煌的中华奇迹。本书通过各种案例和实例展现了犹太家庭的“真正的教育经验”,可以说是每一位父母都需要学习的知识。通过此书,您会更深刻的理解“教育是一门艺术”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 食物圣经0—6岁完全食物手册

    食物圣经0—6岁完全食物手册

    可以帮助父母们解决下列问题 :·如何避免宝宝经常出现的饮食问题, 如偏食、挑食以及一系列因为吃得不 当导致的疾病,为宝宝一生的健康打 下基础。了解宝宝0~6岁每个阶段的营养需求,并 获得最实用、最有效的建议,而不至于被铺天盖地的广告所误导。 提供最新的食物营养信息,帮助父母 了解每种食物的营养价值,学会每餐的食物搭配,让宝宝吃得开心,吃得 健康。 当你的宝宝喜欢吃一些没营养的食物 时,你要学会一些特别有用的技巧。
  • 培养孩子的领导力

    培养孩子的领导力

    在领导者的能力中,大多可以通过培养获得。从小锻炼孩子的领导才能,让他们能够在群体中脱颖而出,使他们能够带领一班人完成更大的事业,这对社会、对个人都非常有帮助。任何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佼佼者,那何不行动起来呢?
热门推荐
  • 斗魄星辰

    斗魄星辰

    少年英雄万紫红,穿越至斗魄大陆,闯狼界,抷救吸血鬼,一步步地强大起来,他统御界力,成为斗魄大陆最巅峰的斗魄帝神,挥军扫荡三界,统一大宇宙志在可得,一切精彩尽在“斗魄星辰”求推荐,求订阅,求一切.......“—将军开印:“书质量好坏,是我的能力问题!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相信写作实力会真正进步起来的,一定能够写出让“你们”看着感觉有意思起来的小说。本人向读者承兑,无论从前、现在、以后,不管写任何小说,只要不是本人身体条件不充许写作的原因,出现非人力所抗的因素,一定会做到一日不断更!亘古不变!”(感谢所有支持过俺的书友,会不断努力地,谢谢!)
  • 一代女皇:武则天

    一代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624年—70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唐高宗时代曾出现另一个民间起义的女皇帝陈硕真),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67岁即位),又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唐高宗时为皇后(655—683)、唐中宗和唐睿宗时为皇太后(683—690),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0—705),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并号其为“神都”。史称“武周”或“南周”,705年退位。武氏认为自己好像日、月一样崇高,凌挂于天空之上。于称帝后上尊号“圣神皇帝”,退位后中宗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武则天也是一位女诗人和政治家。《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一代女皇:武则天》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一代女皇武则天的传奇一生。
  • 图南志(全集)

    图南志(全集)

    她是皇朝的长公主,他是高高在上的昭王,他们是一对相依为命的姑侄。风雨飘摇的华唐末世,这一对姑侄在皇权中心步步为营,历尽艰辛……于是,从没完没了的政变中全身而退,远离险恶朝堂,从头拓业,收拾破旧山河,便成了他们一生的事业。她除了是他的姑姑以外,还是他一生的倚仗,是他立命的根本,更是他所有感情的归依。她的身影贯穿了他的生命历程,直到人生苦海的彼岸。皇图霸业,江山在握,都是空的,他真正想伸出手去握住的,不过是她的手而已。他们的一生爱恨交织,千回百转,他要怎样才能再次握住她的手,与她比翼齐飞?
  • 梦中行走

    梦中行走

    却吉玉措的眼睛呈现出一种迷离而柔美的状态,像杏仁一般的眼眸,那么真挚而朴实,偷偷微笑的嘴唇恰似一钩新月。我的心加紧跳动起来,双腿不禁稍微往后挪动了一点,而她,却靠我更紧了,并且很自然地将满是发辫的头颅深埋在我的胸前,似乎是想要听到那些真切的心音……
  • 上清琼宫灵飞六甲左右上符

    上清琼宫灵飞六甲左右上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盐商天下

    盐商天下

    柴景穿越了。宿主居然是一个即将被送到邻国去和亲的皇子,代价是……换取一座盐矿?他离开自己的国家,踏上一条未知的路。他发现自己拥有能与某些开智动物沟通的能力。他看到这个世界并不像它表现出来的那样太平,危机四伏,人人自危。苍穹将倾,风云再起,柴景手执一柄双刃剑,扑入乱局之中。
  • 一念执着之颜瑶

    一念执着之颜瑶

    帝业如画携手浪迹天涯青丝染成白发敌不过似水年华那年有高官过寿,不知是谁送了一份贺礼,这也没什么,毕竟是过寿嘛,可让人奇怪的是,那份贺礼是一只螃蟹,众人不解。
  • 广场

    广场

    张冬梅急急地乘坐火车从老家瓦县回到罗城时,已经是傍晚五点,火车站站前广场挤满人流、车流,女儿乌丽丽在单位临时加班不能来接她,出租车又打不上,连平时像苍蝇一样老在旅客身边转悠的“黑头车”也没一辆停下(后来才知道当天恰逢全城运管大检查,“黑头车”不敢出动带人)。她咬咬牙,背起体量足有她大半个人高的大编织袋,一步一步挪到公交站台。
  • 快穿系统之独自旅途

    快穿系统之独自旅途

    很多时候你身边总是有人陪伴,但是如果有一天这旅途只剩你一个人,你又会如何,是死亦或者沉睡,还是等待,还是踏上一场无休止的征途,一切都将改变。这篇小说没有男主,是女主一个人在各个世界穿梭,到最后又会发生什么呢?不知道呢~
  • 傅先生,你我情深意长

    傅先生,你我情深意长

    傅遇川和温雨柔是一对“狗男女”。一个抢了朋友的女朋友,一个背叛了自己的男朋友。有人说:“朋友妻不可妻”,这样会遭报应的!傅遇川:哼!我偏要不客气,看谁能敢我怎么样?后来,傅遇川果然遭了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