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54900000020

第20章 养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习惯

不要伤害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好奇心强烈,并不是一件坏事,家长应该保护孩子的好奇心,给孩子提供一个丰富多彩的认知环境,让孩子对大千世界充满向往。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好奇心是人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感到新奇而有兴趣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它是推动人们主动求异,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内部动因。

大量事实表明,发明创造往往萌芽于对某一事件或现象的好奇。对于孩子来说,好奇既是一种天性,同时也是一种十分可贵的心理素质。每一个好奇的孩子,都有探索周围事物的浓厚的兴趣,并在探索活动中不断丰富和积累知识、经验,能够使孩子成为一个创造性思维能力强的人。

好奇心是孩子学习兴趣的源泉。好奇、好问、好动,渴望通过自己动手做一些事情,这是孩子的天性,即使有一些事情是根本难以做到的。聪明的家长要学会想方设法地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在日常生活中,对有着强烈好奇心的孩子,家长常担心孩子好奇心惹事端,就会立即阻止孩子的这种行为。事实上,这种做法并不可取。正确的做法应该给孩子正确的引导,让孩子知道应该怎么做,怎么做比较好。这样,孩子就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成为一个有用之才。

儿童心理学家指出:凡是因好奇心而受到奖励的孩子,都愿意继续进行某种试验和探索,这既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又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正由于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特别注意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年仅三岁的爱迪生,经常会一个人静下来学着大人的样子思考,而且还时不时地用手指理一理自己的头发。

有一次,爱迪生问父亲:“为什么刮风?”

父亲回答:“爱迪生,我不知道。”

爱迪生又问:“你为什么不知道?”

父亲说:“你问你母亲吧。”

无奈,爱迪生只好去问母亲。幸运的是,母亲给了他正确的答案。

好奇、爱问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他们经常问大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如“世界上为什么会有人?”、“到了白天,月亮藏到哪里了?”、“我为什么长得像妈妈,而不像爸爸呢?”等。在生活中,孩子往往是一个破坏专家,他不是砸开收音机就是弄坏玩具机器人,想一探究竟,这一切都源于孩子的好奇心。

当孩子向父母提出“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的时候,父母要明白这是孩子好奇心的一种具体表现。应该给孩子一个合理的回答,或引导孩子自己思考寻找正确的答案。一旦孩子问的问题超出了孩子的年龄段,家长也不要指责。因为孩子毕竟是孩子,他并不知道哪些该问,哪些不该问。

有一个家长的做法值得学习,如果孩子问了无法给孩子说清的问题,她就会这样对孩子说:“我把这个问题记下来了,到了一定的时候,我就会回答你的问题。”是的,孩子问的这个问题,也许当孩子长大了,自然而然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根本用不着父母回答了。重要的是,父母的这种做法,能够让孩子感到他受到了成人的肯定与尊重。

可以说,无知的父母在无形之中把孩子的好奇心摧毁,相反,有爱心的父母也可以培养出来有好奇心的孩子。但是聪明的家长,一定要保持一颗童心,从孩子的立场来考虑。作为家长,要做到尊重孩子的好奇,允许他提问,并积极配合找到答案。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健康、自由地成长。

提问是开启智慧的钥匙

不要拒绝回答孩子的“为什么”,更不要简单粗暴地喝止孩子的提问。不要存有答不出孩子提问会伤面子的心理。一定要孩子学会提问,并且教会孩子去寻找答案,这个过程可以促进孩子的求知欲。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天马行空似地思考、打破砂锅似的探索是每个孩子的天性。现实中许多孩子已经失去了对事物的探索精神,他们变得不爱学习,不爱思考,这是为什么呢?很难想象问题的根源竟然出自家长,那就是家长很少问问题,甚至对孩子提的问题进行有意或是无意地扼杀。

事实上,孩子之所以问那么多的“为什么”,说明他们对身边的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他们问的越多,表明他们对事物的求知欲越高。这时父母应该及时给予答复,并从中提出一些问题给孩子,让他们自己思考。

一天,外面正下雨,芸芸便好奇地问妈妈:“妈妈,天为什么会下雨?”妈妈回答说:“因为天热了,身上就下雨了。”芸芸有问:“为什么下雨了天就不热了?”妈妈答道:“因为雨水带走了身上的热啊,就像咱们洗澡时水带走了咱们身上的热一样啊。”妈妈问道:“芸芸,还有什么可以带走我们的热啊?”芸芸这时思考着说道:“还有风啊,有风吹的时候我就很凉快。”这时妈妈又问到:“还有别的东西?”芸芸说道:“还有雪糕、(冷)汽水啊。”“真是我的好孩子,都知道这么多了。”妈妈高兴地说道。晚上看到电视里有鸟儿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飞翔,好奇的芸芸向在原地跳了起来,这时芸芸好奇地向爸爸问道:“爸爸,为什么我不能飞呢?”“因为鸟有翅膀啊。”爸爸答道。“那为什么我没有翅膀啊?”芸芸问道。“因为芸芸是爸爸的孩子啊,都是人,就没有啊。”爸爸这时问道:“芸芸,鸟和我们有什么区别啊?”芸芸认真地看了鸟,答道:“鸟有翅膀,有羽毛,而我们都没有。”……

你是否会像芸芸的父母那样认真地回答孩子的问题呢?并且还能给孩子提出问题呢?家长培养孩子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习惯,并对孩子的问题不厌其烦地给出正确回答,同时向孩子提出几个为什么,对孩子思维的开发,认知欲、求知欲的提高,都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在回答时一定要对孩子的提问表现出兴趣,并与孩子一起去思考,去寻求未知的答案。

“你怎么这么笨!”“你懂什么?”“别烦我,我不知道。”你是否曾对孩子的提问进行过如此简单而粗暴的答复?如果这样你可能就扼杀了孩子天性中对事物的求知欲,甚至可能扼杀了一个科学家的诞生。在伟大的科学史上,许多重大的发明和发现都与科学家小时候提的问题有关。如牛顿的苹果落地所引发的“万有引力定律”,瓦特的水蒸汽顶翻水壶盖到“蒸汽机的发明”等。

星期天妈妈带小明去逛公园,小明非常高兴。他指着游船问妈妈:“船为什么能在水面上飘啊,人为什么不能啊?”一会看见一只鸟问:“那个是什么鸟啊?”一会指着风筝问妈妈:“风筝为什么会飞啊?”……妈妈被他问的烦了,自己都不知道那些都是为什么,于是喊道:“哪来那么多的为什么啊!不要烦我,我也不知道。”

的确,孩子有些问题的确超前了些,但是做为孩子榜样的父母可不能简单地用“不知道”来敷衍孩子,这样打击孩子的求知欲,不利于孩子的发展。自己也不懂的,我们可以先不回答,等查到答案时再给予回复。而现今还无法答复的问题,家长可以给孩子一个任务,即让孩子在以后的学习中自己寻找答案。这样既不会丢掉父母的威信,又不会打击孩子的求知欲。

让孩子具有怀疑精神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适当给他们向权威质疑的机会,在锻炼其敢想敢问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孩子对待权威的正确态度。这是对孩子积极思维的鼓励,也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

人类每取得一次进步,和怀疑精神是分不开的。怀疑是创新的起点,怀疑是挑战的开始,怀疑是勇气的体现。只有怀疑才能判断和论定,也唯有怀疑才能思考和学习,以及发现事物现象背后的本质。只有在此之后,才会踏上解决问题的征程。如果没有怀疑,那么只能接受,接受的东西如果不是自己完全了解的东西,就可能导致一种盲目,也就可能无意中接受了一种谬误。

古希腊哲人德谟克里特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西方人认为,学习是以思考为基础,而思考应该由怀疑和问题所组成。经常怀疑,随时发问才是真正的学习。因此他们的家庭特别注重与孩子的思想交流,孩子们可以同家长讨论问题,偶尔父母还会和孩子们纠缠个没完,目的就是要引导他们投入到学习与研究上去,这样才能取得实质性的进步。培养孩子的怀疑精神,是创新乃至发展的基础。

蜜蜂发音靠的是翅膀振动——这个被列入我国小学教材的生物学“常识”,被一位名叫聂利的12岁小学生用实验推翻。聂利为此撰写的论文《蜜蜂并不是靠翅膀振动发声》荣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银奖和高士其科普专项奖。这一科学发现出自一名年仅12岁的小学生之手,确实难能可贵!无数生物学家没有发现的自然奥秘,小小的聂利发现了;成年人没有怀疑过的来自书本的“定论”,聂利把它推翻了。虽然这并非重大科学发现,但对中国的教育来说却意义重大。

《人民日报》的报道说,聂利的发现过程并不复杂:她先是偶然发现翅膀不振动(或被剪下双翅)的蜜蜂仍然嗡嗡叫个不停,然后用放大镜观察了一个多月,终于找到了蜜蜂的发声器官。

何骥是湖南零陵地区道县一中的学生,有一天捡鸡蛋的时候,不禁好奇地想:鸡蛋为什么一头大一头小呢?到底是大头先出来还是小头先出来呢?带着这个疑问,他每天一放学就立刻赶回家,蹲在鸡棚旁仔细地观察,有时甚至连晚饭都忘了吃。两个多月以后,何骥终于发现:鸡蛋是大头先出母体。为此,他写了论文,并得到了许多生物学家的称赞。他的这一发现,居然是鸟类文献中还没有记载过的新发现。

如同许多重大科学发现一样,发现过程本身也许并不曲折,关键在于发现者是否勇于向“定论”提出质疑,向科学权威提出挑战。体现在聂利与何骥身上的离经叛道和勇于怀疑的精神,比他们的发现本身更为可贵。

众所周知,孩子拥有怀疑的天性,并在其中开启心智。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质疑说明孩子在思考。多质疑,多批判,才可能多有创新。怀疑使孩子在有意无意中学会了思考,学会了辨别真伪,最终学到属于自己的知识。当今时代的家庭教育,目的就是要改变过去灌输式教育模式和孩子消极被动的地位,建立以受教育者为主体、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导学互动模式。只有做到了这一点,孩子才会具有怀疑精神。

不要总是让孩子做简单的事

作为父母,应该不断地培养孩子挑战难题的精神,而不是一味地让孩子做一些简单的事情。

以成人的经验来看,接受挑战并战胜挑战中的困难能给人非凡的成就感。孩子当然也不例外,他们也需要这种感觉。但是孩子还不独立,所以,作为家长,不要总是让孩子做一些简单的事情,要让孩子接受挑战,做一些不可能的事。因为平时总是做简单的事情,对孩子来说不一定能调动思维的积极性。作为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做他未曾想到的事情。

家长经常以孩子的年龄来判定是否具备干一件事的能力,他们认为孩子年龄太小,处理事情能力差,到了某个阶段才能做某种事情。然而,孩子却总是怀着“再难也敢试一试”的心理,敢于挑战难题。家长持这种观点,无疑是在减弱孩子的进取心,打击孩子挑战难题的勇气,对孩子来说,根本起不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岁的克里斯在一旁看着妈妈插花,玻璃花瓶的底部要铺上一层人造石做装饰。“妈妈,我来帮你。”克里斯抓起一把小石子。“不,你会所花瓶打坏的,在旁边看着妈妈摆,好吗?”“我不会打破花瓶的。”克里斯仍要继续,妈妈一下抓住了他的手:“到楼上去玩玩具,不然妈妈要生气了。”克里斯没趣地离开了客厅。

在妈妈的眼里,克里斯还小,根本不具有插花的能力,所以妈妈无情的拒绝他了。克里斯妈妈的这种做法,并不可取。要知道,克里斯主动要求帮忙是一种可贵的挑战精神,妈妈不应该用强硬的口气拒绝孩子,而应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告诉他怎么做才能避免打破花瓶。也可以对克里斯这样说:“一个一个地放,不要丢进去,轻轻的,这样瓶子就不会被打破了。”克里斯听到这些话后,一定会格外高兴地去做好这件事。

成长中的孩子,难免会遇到坎坷和阻碍。如果孩子走惯了平坦路,听惯了顺耳话,做惯了顺心事,那么,一旦遇到困难,他们就会不习惯,甚至会束手无策,这样往往导致失败,导致孩子向相反的方向发展。

要让孩子具有挑战精神,家长首先要做的是,对自己的孩子有信心,敢于让孩子面对困难。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主动为孩子设置障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每个孩子的实际能力不同,家长一定要根据孩子的能力,适当提高对孩子的要求,让孩子学会挑战,在不断挑战难题的过程中,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

同类推荐
  • 别烦,我也有个淘气儿子

    别烦,我也有个淘气儿子

    吕巧菱,一个十二岁男孩的母亲,一直摸爬滚打在青少年教育的第一线。兼之孩子从小“顽劣成性”,又练就了一身与特别淘气孩子相处、引导、教育的方法。现在孩子在重点中学学习,虽常常调皮捣蛋,但不管是学习、思维、性格都非常优秀,可见其独特家庭教育是成功的。曾出版书籍多部。
  • 孩子你慢慢来:中外精彩教育故事选读

    孩子你慢慢来:中外精彩教育故事选读

    紧紧围绕人生这个话题,精选古今中外有关佳文佳作、名人轶事、传说故事,均富教育意义,颇具收藏价值,可读可看,可思可考。将精彩哲理故事如颗颗珍珠贯串在人生这根红线上,每则故事后附加一二句短评,使历史故事变为生动教材,让古代中外名人“变活”。
  • 爸爸是孩子最好的教练(全集)

    爸爸是孩子最好的教练(全集)

    《爸爸是孩子最好的教练》一书,从全新的角度分析了父亲教育的重要意义,用全新的教育思维阐释了父亲教育的主要内容,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总结了父亲教育的方法、原则和技巧,是现代家庭培养优秀女孩的最佳指南,是帮助女孩的爸爸育女成才的最佳帮手!
  • 放在父母枕边的书

    放在父母枕边的书

    战元川主编的《放在父母枕边的书》是一部指导家长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实用性著作。《放在父母枕边的书》有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做支撑,使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有章可循;书中一个个鲜活的、来源于生活的家教案例,有很强的可读性;书中简单而又实用的操作办法,为家长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思路与方法。
  • 让孩子亲身体验的50件事

    让孩子亲身体验的50件事

    本书从孩子生活和学习的细节入手,撷取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必须让孩子亲身体验的50件事,以精辟的语言透视了孩子的内心世界,系统全面地总结和论述了让孩子切身体验生活、感知世界的必要性,以及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书中让孩子亲身经历的50件事能让孩子在实践中明白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什么品质是受大家欢迎的,什么行为是被大家所讨厌的……每一次的经历都会给孩子一些启示,或让他们明白自立的重要性,或让他们窥到为人处世的一些小窍门……而这些自身经历沉淀出的经验都将陪伴孩子一生,为孩子以后的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热门推荐
  • 一指流沙半世浮华

    一指流沙半世浮华

    “我与你从小一起长大,在夫人眼里我们是青梅竹马,外界看中的一对璧人,你被安排与我成亲,只于我并不招你讨厌,我懂你深知你一切…你说护我一生,却从未说过爱我一句...”
  • 禁锢之魂

    禁锢之魂

    “我有一些不可言说的秘密,它们象长在墙上的霉斑,日益恶化,总觉得有一天,它们会生出一种无法消灭的细菌,将我吞噬……”注:本故事纯属虚构!
  • 暮色潇潇春意暖

    暮色潇潇春意暖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终身幸福就这样被捆绑指定。她是丞相家的二小姐,他是将军家的公子,传言他傻她丑,皆不安天命,不信命运,各自追寻,却又阴错阳差,重逢宫廷。彼时他已非当日那痴傻公子,而她是女官,他高高在上冷眼嘲笑,她举步维艰如履薄冰。大婚之夜,他独自饮酒求醉,她陪新娘坐一夜哭一夜,他却一剑刺穿她的心口……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专家诊治血管疾病

    专家诊治血管疾病

    为您详细解答关于血管疾病的各种疑难杂症;本书尽选常见病、多发病,聘请相关专家编写该病的来龙去脉、诊断、治疗、护理、预防……凡病人或家属可能之疑问,悉数详尽解述。此书10余万字,包括数百条目,或以问诊方式,一问一答,十分明确;或分章节段落,一事一叙一目了然。
  • 新竹县制度考

    新竹县制度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阿Q狗流浪记

    阿Q狗流浪记

    别认为阿Q太阿Q,当下次面临挫折和失败时,何不找个好借口让自己阿Q一下,但是可别阿Q太久,试着消除心中的种种怨气。勇敢无畏地面对挫折,分析真正的失败原因,那么将获得的不只是精神上的胜利,而是更有实质的胜利,再次找回生活的信与勇气。心情苦闷的时候,遇到挫折的打击,看看阿Q狗的故事,学习阿Q狗的精神,才不会因碰到一鼻子灰 而丢了好心情。你准备好了吗?
  • 梦与世界之律

    梦与世界之律

    一本尘封的远古卷轴,揭开了一段梦幻的人生之旅。不存在的理想乡与现实的残酷悲壮,支撑着梦幻大陆的神秘彼方。这个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我想去带你一起探索!
  • 唇口门

    唇口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使高校:我不是天使

    天使高校:我不是天使

    我一向自认为是好人,结果不得好死,死的惨不忍睹,那只可恶的小怪物说搞错对象了!不会吧,我这么背.还阳,还阳!我变成了天使,只是人人有翅膀,就我没有,正当我在天堂里混的风生水起时,可一小小心得罪了上帝,那家伙小气的很,一怒之下把我跟圣焰这红毛怪扔到了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