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58700000015

第15章 泰人王国的兴衰

从泰国北部的中心清迈(Chiang Mai)坐4个小时的汽车,就到了北部的另一个重镇清莱(Chiang Rai),下车后在同一个车站乘坐汽车,一个半小时后就可以到达一个叫作清盛(Chiang Saen)的边境小城。

这座小城坐落在湄公河边,河的对岸就是老挝的群山。这里距离缅甸的边境只有几十公里,距离中国的边境只有100多公里。中国人熟悉的金三角地带就在清盛的西方,或者说,清盛处于金三角的边上。

小城不大,与大城市清迈和清莱相比显得寒酸和狭小,但这座城市对于泰人却有着特殊的意义:它在历史上被称为景线(请允许我在下文中用景线这个名字),而景线王国是泰人在泰国境内建立的第一个国家。

准确地说,这个王国最初只是位于一个边缘性的地方,它刚刚离开了云南境内的居住地,把国家建在了泰国的最北端,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在老挝境内。

到达景线时,已经是夜间,我坐在湄公河边吃了晚饭,寻找住处时,却发现几家旅馆都已经满员了,在一位好心老板娘的指点下,我找到了一个标有“家庭旅馆,每人100泰铢”标记的小院子,院子里有一个独栋的小别墅,别墅里灯火通明,却一个人都没有,老板也不知在哪儿。别墅的每一个房间里都放了一张小床,我找了一间睡了一夜,第二天清晨,老板还是没有出现,我只好把行李先放在这儿,游览景线城去了。等游览回来后,房间已经打扫干净,却仍然没有人收钱。我试着去了旁边的院子,终于找到一个躺在床上睡眼惺忪的伙计,把钱给了他。这样做生意我还是第一次遇到。

如今的景线城可以说是一座废墟,在泰国的城市中,保留了完整城墙系统的并不多见,就连清迈这样的历史文化中心,城墙也只保留了几小段,大部分都已经夷平了。但景线的城墙保留得却要完整得多,北、西、南三面的城墙都还在,东面由于临河,也许从来没有城墙,也许由于河流改道,城墙已经被冲走了。这里的城墙与我在其他地方见过的都不相同,它是砖结构的,但在城墙上又长满了树木,走在城墙顶端,看着那一棵棵的古树,就像看到了历史的痕迹。

城墙之外是长满了青草的护城河,当地人为了抄近路,在护城河上搭了几个简陋的木板桥。在城墙的四角还有几个小的堡垒。城门处往往是双重门(瓮城结构),这样的结构虽已坍塌了不少,却仍然能够看出当初的结构和防御工事。

景线城最多的是寺庙,在整个古城里,星星点点地布满了残缺的寺庙建筑,有的只剩下了一座佛塔,有的还保存着寺庙的墙基。由于泰国人的虔诚,他们曾经对有的佛像进行过重修,于是,有的寺庙后端只剩下了一座佛塔,而在前端,则是一座高高耸立的佛像,佛像所在的经堂已经不在了,就这样,露天的佛像与后面的佛塔孤零零地竖立着,执着地把景线城曾经的辉煌展现在人们的面前。还有的寺庙就连佛像也只剩下了一半,更给人一种沧桑的无奈感。

保存最完好的寺塔,也是景线最高大的寺塔叫作銮塔(Chedi Luang),这座佛塔建于1291年,如今的銮塔长满了青苔,在它的前方,寺庙已经坍塌,当地人用铁柱搭了一个巨大的棚子权当寺庙,里面供奉着佛陀的金身。

根据传说,景线这个国家是从高棉人(吴哥人)手中得来的,泰人的首领先从一对老夫妇手中购买了一块土地,建立了一座村庄,之后通过南征北战,建立了后来的景线城,并形成了一个小小的王国。

根据考古发现,在景线城的周围,还有一系列的遗迹,有的在老挝境内,有的在湄公河的上游,有的更靠下一些,它们或许是景线的卫星城,也或许说明景线王国曾经多次变迁。

在建立之初,这个王国随时处在南方高棉人和西方缅族人的压力之下,在他们的南面,还有一些隶属于高棉的本地小王国。泰族人战战兢兢,时时都有亡国的危险。

公元1080年,高棉人终于抓住机会攻陷了景线城,抓住了国王,将他流放到了一个偏远的小村庄里。在村子里,国王生下了两位王子。

两位王子在流亡中长大,但19年后,他们成功地回到了景线,赶走了高棉人,这个孱弱的小国家复国了。复国后的王子们为了纪念自己的胜利,将景线改成了庸那迦差也武里(Yonok Chaiyaburi),意思是胜利之城。

但不幸的是,两位国王瓜分了王国,一位继续占据景线,另一位则迁往了东南方的芳城,并定都于此。这时,西面的缅人又开始入侵了,缅人经过了7个月的围攻,占领并烧毁了芳城,迫使芳城的泰人向南方逃窜。

根据传说,这股逃窜的泰人又分成了两支,一支在一个叫素可泰(Sukhothai)的地方建立了一个小王国,另一支则与当地的王侯混合,并取得了领导权,建立了阿瑜陀耶(大城)王国。经过了几百年,素可泰和阿瑜陀耶又超过了景线王国,成了泰人最重要的祖先。

公元1288年,景线城建立了完善的城墙系统,也就是如今我们见到的城墙遗址。城墙是为了防止外来的入侵,使这里的人更有安全感,但事实正好相反,随着景线王国的泰人经受不住入侵的压力,他们不得不南迁到了清莱,并再次迁往了清迈,改称兰纳泰王国(Lanna Thai)[14]。

于是,泰国北方的中心也从景线变成了清迈,直到今天清迈仍然是北方最重要的城市。不过,随着这次迁移,泰人离中国的云南境内已经越来越远了,如果说之前的王国还有着云南故地的痕迹,那么以后他们就有了单独的文化,成了泰国(暹罗)文明的组成部分。

兰纳泰时期最后一次经历从中国来的威胁,是蒙古人建立的元朝造成的。当时的元朝人将兰纳泰王国称为八百媳妇国,据说是因为泰人的一位国王有八百个媳妇,每一个媳妇为他镇守一处要塞。

当蒙古人进军越南的时候,有一部分兵力是从云南沿红河进入河内平原的,在行军途中,他们第一次听说了这个奇特的八百媳妇国,其政治中心在清迈。当远征越南失败后,蒙古人开始打泰国的主意。

蒙古人的大军从云南出发,从如今老挝缅甸交界部分进入泰国境内,却无功而返。这次劳民伤财的远征使得元朝在西南地区的统治陷入了动荡之中。这次远征的失败也意味着泰人终于确立了自己稳固的政权,不再听命于别国。

当景线王国变成兰纳泰王国的时候,泰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三个王国都出现了,它们分别是兰纳泰、素可泰和阿瑜陀耶,这三个国家虽然仍然孱弱,却随着高棉、缅人势力的衰弱,逐渐占据了优势地位,泰国这个属于泰人的国家已经具备雏形了。

不过,在刚刚诞生时,阿瑜陀耶王国的实力仍然有限,当时除了兰纳泰和素可泰之外,还有一个叫作帕耀(Phayao)的小王国。到后来,兰纳泰吞并了帕耀,与素可泰南北对峙。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兰纳泰在艺术上还发展出了一种独特的装饰风格,称为兰纳风格。

与景线城里的寺庙大都残缺不同,在清迈,则有许多漂亮的兰纳风格寺庙。这些寺庙以华美的装饰见长。在清迈寺庙中行走时,最显眼的遗迹是一座也叫銮塔的高塔。这座塔的规模非常惊人,在很远的地方就可以看到这座如同小山一般的废墟。

銮塔建在一个广场的中央,在高大的平台之上,它的顶部已经没有了,中部也被削掉了一半,以至于看上去形状怪异,却更凸显了它的古老。关于这座塔之所以变成废墟,说法也不一样,有人说它毁于一次地震,而有人说,在一次缅甸入侵时,它毁于缅人的炮火。

在銮塔之内是几座镀金的菩萨像,塔外用大象、巨钟和神秘的那伽怪兽装饰着,显得神秘无比。

銮塔之所以著名,除了它本身庞大而残破的体形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则是环绕着銮塔广场的众多寺庙。这些寺庙都是兰纳风格的典范,寺庙的山墙上用五颜六色的宝石装点着镂空的图案,乌木制成的屋顶如同是房子优美的头发披散着垂下来。这是一种洛可可之美,又带着泰国北部的特殊风格,与泰国南部的金碧辉煌毫不相同,反而与老挝琅勃拉邦的寺庙风格更为接近。有人说,这样的寺庙如同是一只美丽的孔雀,将它最美丽的装饰展开献给世人。

在众多的寺庙里,菩萨的造型也都不一样。一个巨大的涅槃佛显得安详静谧,早已经参透了生死,另一个穿红衣的胖菩萨那肥硕的体形如同一个巨大的酒桶,胖菩萨还拍着自己的肚皮,仿佛刚刚吃饱饭。

在另一处城市广场上,三位国王的雕塑伫立着。这三位国王分别来自清迈、素可泰和帕耀,仿佛正在商讨着如何建立清迈城。国王雕塑不远处有一座小型的佛塔遗址,佛塔遗址旁边有一座小型的寺庙,也是由乌木建成,显得小巧玲珑,又古色古香。

在清迈城的西部,另一座著名的寺庙在等待着游客——帕辛寺(Wat Phra Singh),这里拥有着兰纳最美丽的佛像和最美丽的寺庙。一座小小的寺庙建在高台之上,从下面望上去,寺庙和背后的白云融为一体,显得空灵而又神圣。

在古城的周边,还保留着后人重修的护城河。护城河并不宽阔,河岸都已经用砖砌过,大部分的城墙都已经不存在了,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还保留了下来。但由于护城河的存在,古城的形状还是保留了下来,整座古城如同一个巨大的正方形嵌在了泰国北部的大地上。

迁到了清迈的兰纳泰王国,随后的走势却并不光明,它突然陷入了长期的衰败之中,与南方的邻居比起来显得毫不起眼,甚至比起老挝境内的泰人王国琅勃拉邦都不如。不过,它的存在却很长久,直到素可泰衰落之后,它又突然焕发了生机,成了阿瑜陀耶的劲敌。

它一直存在到1556年,才被缅甸的莽应龙帝国[15]吞并。缅甸人在泰国北部占领了两个世纪,最终,泰人赶走了缅人,但兰纳泰已经变成了微不足道的地方政权。

当兰纳泰正处于衰微期时,传承泰文化的历史重任落在了素可泰人的身上。

素可泰王国的建立,与反抗高棉人的统治有关。当泰人来到了素可泰,最初只是作为臣民居住了下来,然而,随着泰人与当地政权冲突加剧,一位叫作邦克郎刀(Bangklangtao)的人振臂一呼,开始了泰人的独立战争,这场小规模战争的结果,就是独立的素可泰。

到了第三任国王兰甘亨(Ram Khamhaeng)时期,素可泰已经成长为一个巨大的帝国。它的控制区域南到马来西亚半岛,甚至包括现在的新加坡,东至老挝,泰国本部除了兰纳泰王国占领的清迈之外都是它的势力范围,这些地区的土著首领莫不臣服于这个泰人的君王。

在泰国的历史上,有三大帝或者五大帝的说法,不管哪一种说法,兰甘亨王都是最早的一位。在三大帝中,还包括了赶走缅甸人复国的阿瑜陀耶国王纳黎萱,以及领导泰国走向宪政和开化的曼谷王朝国王朱拉隆功。五大帝则加入了吞武里王朝的唯一一位君主、中国人郑信(他在缅甸人灭亡了阿瑜陀耶之后,建立了新的王朝,延续了泰国的政权),以及朱拉隆功的父亲、也是首先提出要进行西化的国王蒙固。

兰甘亨大帝之所以如此受人称道,除了他征服了泰国本部之外,还在于他组织了数次远征。在他之前,泰人在缅甸和吴哥的夹缝中只能算一个不受重视、半开化的小民族,可是,到了兰甘亨时期,泰人已经做好准备接管统治权了。

公元1296年,他率兵攻打了强大的吴哥首都吴哥王城,再把战争一直推进到了越南东部的海岸线上,那儿是曾经强大的占婆国。公元1313年,他再次卷土重来,围困了占婆的首都。他甚至派出舰队远征印度尼西亚,炮轰了爪哇。这个泰人的国王仿佛有着无限的活力,强迫四方都服从于他的秩序。

兰甘亨还创制了文字,重新塑造了泰国的文化面貌,至今泰国的文字系统仍然得益于他。

在信仰上,这位国王大力推行佛教。国王和宫廷贵人都虔诚地信奉小乘佛教,这种佛教重新塑造了泰国、老挝、柬埔寨的风貌。在这之前,柬埔寨的吴哥国王大都信奉印度教,有的国王信奉大乘佛教,但到现在,这个拥有着印度教伟大古迹的国家已经风行起了小乘佛教,这得自于泰国的强烈影响。

兰甘亨时期泰国的佛教还掺杂了原始的精灵崇拜的成分,在素可泰南面有一座叫考峦山的山峰,据说上面住着一个叫作“山巅之主”的精灵,国王为了保证国家和社稷,每年都要去山上进贡。

在泰国,除了远古时期和吴哥时期的遗迹,最著名的历史景点就要数素可泰的皇家寺庙群了。

这座从兰甘亨时期就存在的城市至今保持着众多的寺庙遗址,它虽然没有吴哥和蒲甘的壮观,却无不透露出小乘佛教的优美。如果说吴哥和蒲甘像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那么泰国的素可泰和后来的阿瑜陀耶则是阴柔的美人儿。

我坐着火车从曼谷北上,一路上经过了阿瑜陀耶和华富里,最后到达了一个叫作彭世洛(Phitsanulok)的城市。彭世洛曾经是一个素可泰和阿瑜陀耶的附庸小王国,如今则是泰国北中部的交通枢纽,从这里南可下曼谷,北可上清迈,东可达泰国东北部的交通枢纽孔敬,而素可泰则在彭世洛的西面一小时的车程之外。

我参观了彭世洛的普拉西寺(Wat Phra SiRatana Mahathat),这里有一座巨大的佛像,由于佛像过于神圣,寺庙里挤满了从各地前来朝圣的人们。寺庙的规矩也颇为严格,除了进门必须脱鞋之外,即使想给佛像照相,也必须首先跪下来。

在素可泰车站下车后,距离新城的旅馆区还有一两公里的距离,当我走路的时候,当地的一位宋苕车司机突然停在了我的身边。“你要住旅馆吗?我给你介绍个便宜的地方,免费搭你过去。”

他报的价格很合理,几乎是当地的最低价,于是我上了车。在一个小岔路口他把我放下来,示意我一直向前走。他并没有跟着我过去,也就是说,他免费搭载我并非是为了从旅馆拿提成,这让我感到很惊讶。

开旅馆的看上去是一位东亚女孩,她热情地接待了我,果然是最低价,还有免费的自行车。后来,我才知道这位女孩来自日本,她嫁给了当地的一位司机,开了个小旅馆,并有了一个孩子。我始终不知道搭载我的司机是她丈夫本人,还是她丈夫的朋友。

在路上遇到日本人总是很欢乐,他们的男孩都很能吃苦,女孩则非常活泼。遇到韩国人也不错,他们总是在不经意间流露出幽默感。在曼谷时,和我住一个宿舍间的有一位是韩国的建筑师,他第二天就要离开曼谷,于是提前把旅馆的押金500泰铢要了回来,决定晚上喝酒消费掉,并邀请我一块儿去。我们在街边坐下喝起了畅(Chang)牌啤酒,随着酒瓶的增多,我们说话声音也越来越大,动作开始变形,到后来,我俩站在大街上拉住每一个路过的游人询问有没有韩国人或者中国人,最后只找到了两位日本姑娘。于是这张桌子上凑齐了东亚三国,可我们大部分时间用英语交流。日本姑娘在香港学习,会一点带广东味的普通话,也会一点韩语,而韩国人对于金庸的小说了解得滚瓜烂熟,他用韩语发音说出每一个主角的名字,再让我用普通话说给他听。只有我惭愧地发现,我既不懂日语也不懂韩语。

素可泰遗址在新城的十几公里外,到达素可泰新城的第二天,我搭车去了古城。古城的城墙和护城河痕迹犹存,却显得破烂不堪。所有的寺庙几乎都成了废墟,却仍然是泰国保存最好的遗址群之一。在成片的佛寺遗址中,一尊尊巨大的佛像或坐或站置身于林立的柱子之中,它们仿佛是从上一个劫数中逃脱出来的。

由于旅游经济的发展,泰国政府也专门针对外国游客进行了提价,针对素可泰和阿瑜陀耶这两个最著名的景区,都设置了分区购票政策。比如素可泰的遗址群虽然是连成片的,但被泰国政府硬生生分成了五个区,每个区都要购买100泰铢(约20元人民币)的门票,另外还有一种通票,350泰铢将所有景点囊括在内。由于便宜了150泰铢,游客们纷纷选择通票。

后来,泰国政府又取消了通票制,游客们如果要游遍五个区,必须购买五次门票。泰国政府这样做是为了增收,没想到游客们一见没有了通票,几乎全都采取了紧缩政策,只选择景点最多的中区,最多再加上北区,实际花费减少到了只有100到200泰铢。泰国政府的门票收入锐减,游客们的不满意度也增加了。

由于我还要去另一个和素可泰相关的城市甘烹碧(Kamphaeng Phet),在素可泰也只选择了中区进行游览。进了大门向右走,就看到了泰国素可泰时期最著名的国王兰甘亨王的雕像,国王头戴泰式的高冠,右手拿着一本书,象征着他制定的文字系统;左手做着演讲的姿势。在他的左边托盘里放着一把短剑,象征着他的南征北战。

据说,泰国人按照雕塑佛陀的手法塑造了国王的面容,他仿佛在安详地望着前来参拜的人们。他的名字必将和素可泰共存。

在国王雕像的附近延伸着大面积的遗址群。素可泰遗址最大的特点是佛像,当寺庙都变成废墟之后,佛像却由于人们的虔诚保护、甚至重修,总是保存得完整无缺,甚至像新的一样。

在整个遗址区的中心,是那座叫作玛哈泰(Wat Mahathat)的寺庙,这座寺庙连同它的附属建筑群,除了是宗教中心之外,还是行政中心。寺庙外面有围墙,围墙外面还有独立的飘着睡莲的护城河系统。据说,玛哈泰寺有近两百座大小佛塔,以及无数的菩萨造像。这些佛塔、围墙和护城河都有着象征意义,象征着泰国乃至宇宙。

游人们穿梭在遗址群巨大的菩萨像下,望着已经近千年的古迹仿佛回到了兰甘亨王的时代,那时候一切是金碧辉煌的,一座座贴满了金箔的造像熠熠发光,那座巨大的塔楼也是金色的,反射出的太阳光让人不敢直视。兰甘亨王和他的家人前来参拜完毕,正顺着护城河散步,孩子们在玩耍,大人们或者在操练,或者在城外那成片的田地中收割着庄稼。在城里一定还有着市场和商店,泰族人虽然信奉佛教,但一直是一个重视商业的民族。

当朋友们问我,泰国人和柬埔寨人都信奉佛教,但他们有什么区别时,我回答:佛教让他们都心地善良,他们唯一的区别是:柬埔寨人由于没有摆脱贫困,没有足够的财力来帮助别人;泰国已经形成较为发达的商业社会,但人们并不贪婪,对于财富看得并不重,赚了钱之后总是乐于助人,或者供奉寺庙,或者施舍给穷人。

泰国的寺庙系统实际上也具有慈善机构的特征,僧人们化了缘,一部分供自己使用,另一部分则通过他们的手交给了最需要的人。比如,中国的旅行者习惯于到寺庙去寻找食物和住处,不管是吃的还是住的,都来自于人们的捐赠。

当兰甘亨于1317年去世的时候[16],从表面上看,素可泰王国已经到了鼎盛时期,但当一个国家表现得过于冒进,接下来就是它付出代价的时候。当他的儿子吕泰(Lerthai)继承了王位,却发现这已经是一个千疮百孔的帝国。庞大的军费支出和王室的奢华已经影响到了帝国的财政,以至于他除了收缩,没有别的办法。有一个碑文上写出了这个国王的仁慈和宽厚,甚至带上了一丝尊重财产、抑制权力的意味:

国王遵守王者的十诫。他以仁慈对待一切臣民。在看到别人有大米时,他并不贪羡;在见到别人的财富时,他亦不因此而懊恼。……如果他发现有人犯欺诈或者傲慢的罪过,即使有人在国王的食物中放毒,因而使他得病或者死亡,他也总不去杀死或者鞭挞这些罪犯,而是宽恕所有对他自己犯了罪行的人。他之所以抑制自己的感情,克制自己的怒气,在本应大发雷霆的时候也并不发怒,原因在于他希望成佛,并且希望将一切众生度脱轮回的苦海。

吕泰虔诚地信奉佛教,甚至放弃了王位,到佛寺出家,他写了一本叫作《帕銮三界》(Traiphum Phra Ruang)的著作,阐述他关于佛教宇宙论的理解。

内乱也开始困扰这个国家,当吕泰去世后,围绕着王位出现了一系列的篡夺阴谋和战争,当胜利者登上王位的时候,却发现另一个泰人的国家——阿瑜陀耶王国已经崛起了。

兰甘亨死去不到100年,阿瑜陀耶吞并了素可泰。

在素可泰的西南几十公里的地方,还有一个叫作甘烹碧的城市,这里也有一片巨大的遗址区。这里的佛寺建于素可泰时代,当素可泰衰落之后,阿瑜陀耶王国控制了这片区域,并继续修建着佛寺和宫殿。因此,甘烹碧是一个见证了两代王朝起落的地方。

这里至今还耸立着城墙系统,城墙外的护城河里长满了芦苇,城墙边上兵营仍然保留着地基,在城墙以内的寺庙群里,一座巨大的菩萨涅槃像最能吸引人们的目光。佛陀安详地躺在三段圆柱叠成的枕头之上,等待着永寂的来临,根据传说,当释迦佛寂灭之后,未来佛弥勒佛仍然在等待着降临。这种新老交替,或许也适用于泰国的政权。

相比泰国境内一系列的泰人王国变动更替,在老挝境内的泰人王国却表现出极大的稳定性。老挝由于地处山区,人口稀少,比起泰国来显得更加落寞。

法国人谈到老挝人的时候,总是为他们的听天由命和懒散感到吃惊,他们再也找不到任何一个民族能够和老挝人相比了。

老挝人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性格,源于它的人口和地理环境。这个国家总人口不过600多万,甚至不及越南的一个零头,比起柬埔寨也少得多。但老挝的国土面积却并不比越南、柬埔寨少多少。这里资源丰富,充满了茂密的森林、密集的河流,使得人们不需要费多大力气就能存活。山区也阻断了外界对老挝的征服,使得这里的人能够过一种安适、顺天的生活。

当泰族人最初到达泰国和老挝之后,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老挝的泰族人在生活上与泰国的泰族人区别开了。景线、素可泰、阿瑜陀耶依次强大,并压缩吴哥、对抗缅甸的时候,老挝的琅勃拉邦王国却闲适地建造着它的首都。这个首都也充满了安静的色彩,在皇宫是一片片的寺庙,看不出刀兵的痕迹,也看不出忧国忧民的悲凉。

如今到琅勃拉邦最多的游客群体,除了中国人之外就是法国人。由于老挝是法国的殖民地,法国人对于殖民地往往带有很深的怀旧色彩。在老挝,我碰到了一位法国来的厨师Nikko,在我们相遇时,我已经接近旅游的尾声,显得懒散无比,而Nikko也已经转完了整个国家,闲下来等航班。为了省钱我们住在了一个房间,每天的生活就是在吃饭、喝酒,以及望着饭店外面的湄公河中度过。到最后,我们都已经懒到不想离开了。“这才是老挝人的生活情趣。”直到Nikko走后,我还在想。

除了琅勃拉邦之外,在琅勃拉邦南方的川圹平原上,还有一个小小的王国叫川圹,一直依附于大王国。

琅勃拉邦在历史上也称为澜沧王国,中国则称之为南掌。

当素可泰王国强盛的时候,老挝的泰族人选择了依附于素可泰。当素可泰衰落的时候,澜沧王国乘机崛起,变成了一路豪强。

但这一路豪强并没有称霸的野心。它的对外政治更多是使用外交手段,在与邻国的关系上也更加复杂、更加多元化,它有时候贴近吴哥人,娶了吴哥的公主,有时候又和阿瑜陀耶联合,而在某段时期,又成了缅甸的属国。越南也经常骚扰边境,甚至把川圹都变成了越南的属国。最后,它还一直作为中国的附属国存在,就这样维持着多重朝贡关系。

通过这样的国际外交手段,这个王国一直维持着“平衡的摇摆”。

公元1694年,澜沧王国分裂成了三个小王国,分别是琅勃拉邦王国、万象王国和占巴塞王国,在更多的时候,它们是作为暹罗(泰国)的属国存在的。

同类推荐
  • 面具与鳄鱼

    面具与鳄鱼

    《面具与鳄鱼》为著名诗人杨炼的自选诗歌作品集,其中包括《面具与鳄鱼》《水薄荷叙事诗》《彼得大帝的海鸥》《空间七殇》等篇章。杨炼的诗歌清新、浪漫而意味深长,极具艺术想象和冲击力。在NicerOdds的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赔率榜上,杨炼榜上有名。
  • 捕鱼者说

    捕鱼者说

    《捕鱼者说》收录了《终于能管你一回》、《心境》、《失眠》、《张山的相好》、《后妈》、《女人》、《捕鱼者说》、《福婶的心情》等近百篇微型 小说作品。
  • 纸上的伊比利亚

    纸上的伊比利亚

    编者从众多西班牙文学名家的作品中,按照“爱”、“死”、“眼睛”、“声音”、“梦”、“夜”等主题编辑而成。这是一本适合在寂静得像永恒的夜里捧阅的书,它们有着“竖琴的旋律,笛子的旋律,小提琴的旋律,流水中的旋律,女人口中的旋律……”
  • 天路长虹:“劈山开路先锋连”纪实

    天路长虹:“劈山开路先锋连”纪实

    《天路长虹:“劈山开路先锋连”纪实》一书讲述的是劈山开路先锋连的纪实故事。
  • 瞿秋白文学精品选

    瞿秋白文学精品选

    本书收录了著名散文作家瞿秋白先生的众多文学作品,其中包括诗歌、散文和报告文学共计20余篇。读者能够从作品中,窥探到一位二十世纪最具代表性的知识分子在追求真理和探索中国光明未来时的心路历程。
热门推荐
  • 落跑娇妻:司少,请自重

    落跑娇妻:司少,请自重

    五年前,她遭人算计,一夜荒唐,怀了他的孩子。十月怀胎,她生下一双儿女,他派人抢走儿子,溺死女儿,弃她于不顾。母亲被害,父亲失踪,她成了陆家弃女,被撵出家门,更被困死在火场中。人人都道,陆家大小姐不检点,害死父母,这是她的报应,却不知那一场大火,是让她彻底封口的阴谋。侥幸逃生,四载蛰伏,她强势归来,只愿手握财富权力,向害她的人讨回公道。“我要红,我要司总你亲自捧我做一姐!”她找上那个权势滔天,如钻石般耀眼的男人,却忘记了他们之间的一夜荒唐。“做一姐不如做司家少奶奶。”她是他眼中攻于心计贪钱怕死的坏女人,他是她就算前尘忘尽再相见也会一眼看穿的渣男。一场你情我愿各取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宠物小精灵之再创辉煌

    宠物小精灵之再创辉煌

    看!我的荣耀很多!但!我的梦想不多!荣耀与梦想都离不开宠物小精灵这个神奇生物。请跟随我,一起经历强大,一起品尝快乐。本作无虐主,无敌向,品生活,爱冒险,战痛快。最后让我们回到那个温馨的日常。
  • 闪婚老公是初恋

    闪婚老公是初恋

    十五年前,五岁的林浅言抱着两瓶酒闯入了顾安然的世界。七年后,她由林家第一千金,变为落魄女,人人避而远之。唯有他将怀抱给予。八年后,人人都知宁氏集团总裁已婚,却没人见过那神秘总裁夫人的真容。原来十五年前的初次相遇,守护的种子便已在心中生根,十五年后,他早已长成参天大树。“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可以与你相约到白头。”(本文宠文)
  • Letters to Malthus

    Letters to Malthu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猎魔烹饪手册

    猎魔烹饪手册

    当夜晚降临,耳边响起了呢喃声,阴影中的怪物开始躁动的时候,杰森饥饿的胃袋开始发出轰鸣,他不由吞咽起了口水……饥饿,就是最好的鞭策。
  • 重生嫡女之神月大陆

    重生嫡女之神月大陆

    前世入宫,妹妹作恶多端、狠辣善妒,做姐姐的代为受过;今生,说什么也要搅黄妹妹和狗皇帝的婚恋。别人重生在奋斗,我重生是为了养娃,呃,养白菜?养妹妹?——咸鱼的人生就是这么废柴。但,这真的是我的前世吗?为什么有这么多东西我不知道?什,什,什么,桥德麻袋!灭世杀神,混沌战神,神月大陆......我,到底是谁?
  • 陌上晚斜阳

    陌上晚斜阳

    情落红尘为情伤,浊酒一壶苦断肠。此生惟问佳人意,天涯两隔泪情伤。她——前世未享有的亲情,在这个世界拥有了,然而却在一夜之间家破人亡!!是谁,夺走了她温暖?让她又再一次回到了前世的孤独。他——梁国的熙王,未来最有实力竞争皇位的皇子,却不料被亲兄弟抢了未婚妻,设计陷害,最后只能在轮椅上度过残生。欲相守,难相望,人各天涯愁断肠。爱易逝,恨亦长,灯火阑珊人彷徨。前世孤寂,今生情缘,红尘轮回梦一场。"
  • 云城风雨

    云城风雨

    20岁不甘心在山村一辈子,父亲逝去,牵扯出爱恨情仇,都市生活的繁华,身世的神秘,改变这个平凡的山村姑娘,继续实现自己的梦想还是返回山村,坎坷经历,注定孤独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诡秘世界之旅

    诡秘世界之旅

    “小和尚,你在佛前干什么?”“听佛讲皈依。”“三皈依吗?”“四皈依。”……佛度众生,我来度你。【诡异秘闻交织氛围中的一段青梅竹马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