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64800000027

第27章 识万般人(8)

他明确指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就是说,德与才是不能分开的,德靠才来发挥,才靠德来统帅。从德和才两个方面出发,司马光把人分为四种:德才兼备为圣人,德才兼亡为愚人,德胜才为君子,才胜德为小人。在用人时,如果没有圣人和君子,那么与其得小人,不如得愚人。因为“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而愚者虽欲为不善,但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这就是说,有才而缺德的人是最危险的人物,比无才无德还要坏。司马光还说,人们往往只看到人的才,而忽视了德。自古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都是才有余而德不足。司马光是封建社会的思想家,自然有他的思想局限性,但是就德才关系本身的分析来看,论述比较深刻,有重要的历史学术价值。识人观人以德为先,次之才学。就是要防止重才而轻德的现象出现。有才而缺德,这样的人只能是奸才、歪才、邪才、刁才。当然,只有德而没有才也不是我们所需要的人才。缺才之德的人,是忠厚人、老实人、辛苦人、正派人,但才气没有了。这样的人是人,而不是我们所需要的人才。

按照识人学的基本原理,在处理和看待德与才的关系时,我们强调德应重于才,但在这前提下,又要注重量与才的问题,坚持德量才三者的统一。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不但本人是大德大才的旷古奇才,他选用人才,也以德才兼备为准则,正如他在《便宜十六策》里指出的:“治国之道,务在举贤。若夫国危不治,民不安居,此失贤之过也。夫失贤而不危,得贤而不安,未之有也。”因此,诸葛亮在治理蜀国时特别重视选用德才兼备之士。

亮死前,密表刘禅:“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亮死,琬执政,其人大公无私,胸怀广阔,能团结人,明知时势,做到国治民安。蒋琬病,荐费代之,费为人明断事,善理事,知军事,他在任时边境无虞,魏人不敢正窥西蜀。可以说,诸葛亮、蒋琬、费都是善识人之人。

刘备死后,有诸葛亮及其后继者蒋琬、费、姜维等辅佐,刘禅这昏庸之王才得安坐帝位达四十一年之久。而曹操死后,其子曹丕篡汉,魏立国虽有四十五年,但早在十七年前司马懿就发动政变夺取曹爽的军权,魏政权已归司马氏,魏已名存实亡,魏政权存在实际只有二十八年。孙权死后,孙亮立为吴帝,内部不和,国势日弱遂被晋灭,孙权后人掌权只有二十七年。三国相比,蜀汉政权较稳固,无内部互相倾轧、争权夺利之事,这是因有德才兼备的贤臣辅佐之故。

真正的诚实之人,真正的忠臣,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表现出他们优秀的品质。所以,以近知远,以微知著,也是识人之道必不可少的良策。

对朋友首先是识,然后才是交

拥有许多朋友,说明一个人的为人得到了众多人的肯定。但对朋友应怎样看待呢?他们都是可以肯定的人吗?

对朋友识是首要之事,而交还在其后。

俗话有“人生难得一知己”、“得一知己足矣”之说,不管怎样说,意见只是一个:人的一生如果只要有一个好朋友就够了。在此,我们不讨论朋友多少为好,我们只强调一点,朋友不管多少,“好”是关键,急则可相依,是主旨,而在危急之中或为名利而袖手旁观,或向你射出冷箭的朋友则以不交为宜。

《金瓶梅》的作者是谁,至今尚无定论,较可信的是王世贞为父复仇而作。

王世贞的父亲王抒收藏有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奸相严嵩得知后向王抒索要,王抒不敢不给,又不甘心给,于是找了一位画苑高手,临摹了一幅献给严嵩。严嵩不辨真假,看到赝品后连连夸赞,不料,翰林唐顺之一眼就识破了,严嵩因此恨透了王抒,找了个借口把王抒杀了。

王世贞深知父亲之死是因为唐顺之,他与唐顺之本是朋友,为了报父仇,朋友的友情也就无足轻重了。王世贞先后几次派人刺杀唐顺之,但都未得手,反而引起唐顺之的警惕。有一次,王世贞派出的刺客已把刀架在了唐顺之的脖子上,唐顺之从容不迫,说:“请让我给家人写几句话吧。”刺客同意。唐顺之拿起毛笔,笔头忽然掉了,唐顺之佯做修理毛笔,把笔杆在烛火上烤了一会——笔管内暗藏有一支毒箭,遇热即飞出,刺客因此丧命。

唐顺之用计杀死刺客,侥幸逃生,但他不知刺客是谁。更是作梦也没想到,所有这一切都是因为他点破《清明上河图》所致。

王世贞是明朝文坛的奇才,唐顺之很喜欢读王世贞的文章。一天,唐顺之偶遇王世贞,问王有无新作,王世贞信口应道:“正在写一部《金瓶梅》。”唐顺之连忙说:“老兄写好后让下人拿来,让小弟先睹为快!”

王世贞本是随口胡诌,根本连想也没想过什么《金瓶梅》。回到家中,想起在路上跟唐顺之说的话,觉得这倒是一个为父报仇的机会,于是,潜心写起《金瓶梅》来。王世贞找来几名帮手,一边写,一边印,印书之纸都是用剧毒之物浸泡过后又晾干的。《金瓶梅》印出来后,唐顺之立即派人取回家中。

由于是新书,油墨尚未干,一页与另一页常常粘连在一起,很不好翻揭。王世贞为吸引唐顺之一口气读完,故意把故事写得徘恻缠绵、奇峰迭起,因此,唐顺之不得不频频在舌上沾口水揭书。看着,翻着,翻着,看着,康顺之正看得忘乎所以时,忽然觉得舌头有些发麻,头脑也有些发沉,唐顺之打了个冷颤,连手也开始发沉了。他挣扎着拿起镜子,向镜中一看,口腔内全黑了,尽全身之力喊道:“来人,我被人暗算……”倒地而亡。

朋友间的反目为仇,任何时期都有实例,它所给予我们的思考不是如何去杜绝和制止这样悲剧的发生,而是要让我们去预知将要发生的朋友间的反目为仇,如果我们在毫无戒备的条件下受到曾经是朋友的伤害,那是一件非常悲哀的事。

世事是变化的,昔日的朋友经过了不断的社会环境的变动,心态、价值取向是否也变化了呢?这要重新认识。即使是对昔日最好的朋友也要保留心中的秘密,这绝不是世俗,而是理智。

不经患难,难见真情

朋友之间并不要求每个人都能达到“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境界,但至少学会随时体察一下别人的需要,时刻关心朋友,帮助他们脱离困境。当朋友遭到挫折而沮丧时,你应该给予鼓励;当朋友愁眉苦脸、郁郁寡欢时,你应该亲切地询问他们;当朋友身患重病时,你应该多去探望,多谈谈朋友关心的、感兴趣的话题。这些适时的安慰会像阳光一样温暖受伤者的心田,给他们带来美好的希望。

“患难之交才是真朋友”,人们对这句话可能都不陌生。晋代有一个人叫苟巨伯,有一次他听说他的一个挚友病了,于是前去探望。

偏偏在这时敌军攻破城池,烧杀掳掠,百姓纷纷带着家眷四散逃难。

这位朋友对苟巨伯说:“我病得很重,走不动了,活不过几天,你赶快去逃命吧!”

可是苟巨伯却不肯走,他说:“你把我当成什么人了,我远道赶来,就是为了来看你。现在敌军进城,你又病着,我怎么可以扔下你不管呢?”说完便去给朋友熬药去了。

他的这位朋友百般苦求,叫他赶快去逃命,苟巨伯却端药倒水安慰说:“你就安心养病吧,其他的你不要管,天塌下来我替你顶着!”

这时突然门被踢开了,几个凶神恶煞般的敌军冲进来,冲着他喝道:“你是什么人?如此大胆,全城人都跑光了,你们是准备反抗吗?”苟巨伯指着躺在病床上的朋友说:“我的朋友生病了,而且还很严重,我不能丢下他自己去逃命。”而且还正气凛然地说:“请你们不要惊吓了我的朋友,有什么事尽管找我。即使要我替朋友去死,我也绝不皱一下眉头!”

敌军听后愣在了那里,听着苟巨伯的慷慨言语,还有他所表现出的无畏态度,很是感动,说:“想不到这里的人如此高尚,我们还怎么能侵害他们呢?走吧!”说完敌军离开了这里。

患难时体现出的正义能够发挥如此巨大的威力,不得不令人为此惊叹。

和平时期的朋友间关系,可能看不出什么真、伪、诚、虚,显现得也不甚分明,只有在面临危难之际才能洞察清楚,也只有经过特别的、血与火考验过的朋友才是在任何时候都信得过的朋友。

提防“笑面虎”

笑脸一直是人们易于接受的,却不知有些人以笑脸做面具,给人和善、平易、朴实的感觉,却是一肚子阴谋诡计,所以,切勿被其所迷惑。

防范“笑面虎”式的人古代圣贤早有理论,更有其实践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便于操作的方法。这些方法体现着处世的人生的智慧。有道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笑面虎”式的人再伪装、再狡猾,总有让人可辨之迹。

西汉御史大夫张汤为人狡黠多诈,滥施刑罚,办事专门迎合皇帝的心意;对于皇帝不喜欢的人,就妄加诬蔑,任意诽谤;对于皇帝喜欢的人,就胡乱吹捧,极力美化。他利用自己御史大夫的职权,经常随意罗织罪名,弹劾大臣,残害同僚。

张汤对他的副手御史中丞李文怀有宿怨。张汤最宠信的小吏鲁谒居,为了替主子铲除政敌,邀功献媚,就悄悄地派人上书皇帝,用罗织来的罪名检举李文。于是,皇帝命令张汤来审理这个案件。张汤借机滥引法律条文,施以酷刑,终于诛杀了宿敌李文。后来皇帝偶尔问起案发原因,张汤假装自己不知情,故作吃惊地说:“可能是李文的仇家干的。”

其实,张汤做贼心虚。退出之后,急忙赶往鲁谒居家密商对策。

此时,正赶上鲁谒居卧病在床。当张汤看到鲁谒居的两脚红肿时,就亲自给他按摩双脚。这事正好被赵王刘彭祖看见了,心想,从没听说过一个主管长官竟然如此服侍一个小吏,判断其中必有隐情;加上刘彭祖素来不满张汤的残暴,于是,向皇帝告发说:“张汤身为国家重臣,竟然给一个卑贱的小吏按摩双脚,我认为其中有不可告人的勾当。”皇帝将此事交给刑部调查。调查期间,鲁谒居正好病死,事情牵连到他的弟弟身上,因而被囚禁了起来。一天,张汤恰好去监牢里提审犯人,看见了鲁谒居的弟弟。张汤本打算暗中营救,所以表面上假装不认识。这样一来,鲁谒居的弟弟误解了张汤的意思,心中既害怕又愤怒。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叫他的家人上书皇帝,揭发了张汤与他哥哥鲁谒居共谋陷害李文的经过。皇帝得到举报,命令立案审理。

这是见于《资治通鉴》的一幕官场上权力斗争的闹剧。这里引述意在说明赵王刘彭祖能够见微知著,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张扬为小吏“摩脚”一事,洞察其中的阴谋。这确是一种较为高深的识别“笑面虎”的谋略。

“笑面虎”善于察言观色,脸皮很厚,把自己当成商品,谋求在“人才市场”上讨个好价钱。这种人即使在工作上也好讨价还价,以使该公司的领导给他们以晋升或增加工资的机会。或者他们在工作上不安分,但却热衷于往上司那儿跑,为的是和上司套近乎,不是凭工作成绩得到上司的重用和提拔,是想通过和上司的私人关系去得到好处。

“笑面虎”一般嘴甜、心细、脸皮厚,他即使是做错了事,也往往会把责任转嫁和推卸到其他人身上去,而一旦有了功劳,他又会极力地吹嘘自己的贡献和成绩,生怕上司不知道。还有,上司在场和不在场,他们表现就完全不一样,上司在的时候,他肯定是最勤劳的一个,连脸上的汗水他也不会去擦,就是想给上司一个好印象;上司一旦离开,他准保就呆在一旁休息了。

领导者光凭自己的眼睛是很难发现的,因为这些人很会伪装自己,只有多听取其他人的反映,才能揭开这种人的真实面目。

对于这种人,无疑是不能距离太近的,因为其伪装老到,总以笑脸遮掩丑恶嘴脸,容易叫人轻信,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远离他。

不要一看到笑脸就放松了自己心里的防御,笑脸下往往潜伏着险恶的用心,他之所以以这样的面目出现,正是要你放松警惕,从而轻松地征服你,因此对人的认别要谨记原则。

通过外物识人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也和自身之外的万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就是说人的喜怒哀乐情感和意志都会凭借外物而有所渲泄,这就为我们通过与人接触密切的外物而了解其本人提供了可能。

根据调查,近十几年来在家中饲养宠物的人迅猛增长。家中饲养的动物当中,狗的比例最高,占全部宠物的21%,其次是鸟,占14%,猫占13%。不知从何时开始,猫、狗已成了受人喜爱的宠物。

人饲养宠物,是由希望有人追随的愿望而来的。于是,饲养动物便成了人类自我的延伸,亦即人类通过饲养宠物,表现了自己的各种愿望和最神秘、独特的自我,甚至内心所隐藏的欲求。

因此,饲养何种动物也可作为研究深层心理不可或缺的媒介。

也就说我们可以通过饲养的宠物来了解这个人。

前面提到过,宠物的代表是狗,而经常与狗形成对比的是猫。回溯它们的历史,狗住在平原,以群居生活为主,因而彼此关系比较友好,但是也因此比较缺乏各自的主张。猫住在高地,大部分单独行动,所以非常细心,独立性比较强。

因此,人也可以划分为狗型和猫型。这两种人具有完全相反的性格,即狗型人经常会依照他人的意思去做事,依赖性强,比较温柔,多半为外向型,能够很快和他人获得沟通,喜欢和大家愉快地吵闹,内心有什么感觉或想法,往往会立刻表现出来,外表看来具有社交性、开放性,人情味十足,敏感而给予人随和的印象,但综合言之,却以忧郁性格者居多。

同类推荐
  • 三十六计活学活用(1—12计)

    三十六计活学活用(1—12计)

    商场如战场,竞争即战争。在当今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竞争激烈,关系复杂,优胜劣汰的世界,人人者渴望事业成功,家庭幸福,人生顺遂。但想要在官场、商场、家庭和社会上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进而立于不败之地,没有一套高超的处世哲学与计谋是根本行不通的。三十六计是依据古代阴阳变化之理,以辩证法思想论述了战争中诸如虚实、劳逸、刚柔、攻防等关系,做到“数中有术,术中有数”。
  • 你活成什么样,什么就是生活真相

    你活成什么样,什么就是生活真相

    努力不一定有结果,但不努力一定没结果。如果你想拥有更好的生活,就必须比谁都坚信努力的意义!本书涉及学习、爱情、职业、人格等话题,讲述人生逆袭,告诉你如何通过行之有效的努力获得与众不同的人生。
  • 曾国藩大智慧

    曾国藩大智慧

    国学经典,包罗万象,深奥难懂。如何参悟?如何为我所用?轻松阅读国学丛书结合当今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思维习惯,利用古今中外的具体事例重新诠释经典的智慧;让您能够轻松领悟!它主要通过简单的故事,让厚重的曾国藩变得生动,用最短的时间将曾国藩的大智慧了然于胸。
  • 好口才看这本就够了

    好口才看这本就够了

    掌握了说话的本领,你就拥有了成功的巨大优势。一句恰到好处的话,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一个懂得说话艺术的人,一定是一个会做人办事的人。一本帮你训练口才技巧,让你快速学会说话的技巧和说话的艺术,瞬间拥有幽默口才、社交口才和魅力口才。
  • 有一种心态叫开放

    有一种心态叫开放

    天光之下,鸢飞鱼跃,青山妩媚,粉蝶翩跹,是何等美好的景色,但这总要打开窗子才能看得见,而清凉新鲜的空气也总要打开窗子才能流泻而入,把熏人的碳酸气赶走。打开窗子让封闭的空间开放,就是心地开朗,与人为善,汲取新知,创造希望,使自己的精神常新,生命力源源不竭。正如蒙牛集团创始人牛根生曾说:“凡系统,开放则生,封闭则死。人亦如此。”本书契合开放的时代,开启了一场意义深远的人生价值观讨论,倡导开放式人生。在这样一个变化的时代,要成就精彩人生就必须善于变化,不能因循守旧。我们应紧跟时代节拍,顺应时势,以变应变,及时调整自己的行动方案,寻找出路,不然就会处于被动地位。
热门推荐
  • 学校体育文化论

    学校体育文化论

    本书以文化为大背景,从体育文化的视角,论述了体育文化内涵,外延,要素特征,物质形态,精神形态,价值功能,建设与管理等多方面的问题。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名望手册

    名望手册

    一起案件,其结果令人绝望。一个故事,只为了追逐目标。如果有了可以改变的契机,是不是可以多留下一条道路
  • 快穿之撩汉之路

    快穿之撩汉之路

    酒吧里的一场宿醉使得她整个人生发生了改变,从此踏上了一个又一个明面上拯救世界暗地里撩汉子的旅途
  • 壶怪

    壶怪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这是清代诗人汪文柏在《陶瓷行》里对宜兴紫砂壶的赞美。几百年过去了,人们应该看到,这个赞美并不过分。但是如果古诗所传达的信息是可信的话,宜兴的紫砂陶在北宋时就与龙泉窑的青瓷水注或哥窑的笔架山一起摆在文人墨客的案头了。不过它一开始并没有以艺术的面目出现,而是像其它许多陶瓷器创始时一样,是作为日用品解决生活问题的。直至明代洪武七年,废龙团茶改散茶以后,它才逐步成为文士把玩的茗器或案头清供。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无双七绝(全4册)

    无双七绝(全4册)

    春秋吴越争霸,贤臣文种忠而被诛,绝世奇冤,终酿成千年后武林惊世之争。范蠡设下一局“国破山河在”,以悼亡友,却为武林留下了千古奇谜。宁勿缺一介文弱,却以满腹经纶,赢得绝世武学与奇物血蝉。几番山穷水尽,几番柳暗花明,终洞悉惊天阴谋,在功尽人废之时,凭其天赋奇禀,临阵悟出至高武学,力挽狂澜。
  • 心灵解密:走进典型初中生的心灵花园

    心灵解密:走进典型初中生的心灵花园

    本书遴选了16类典型初中生,每种类型的体例分为“典型案例”、“案例解读”、“理论拓展”三个部分。“典型案例”约占篇幅的一半,它情节曲折、语言简洁、叙述生动,有很强的可读性;它来自现实生活,材料鲜活,既有作者的亲身经历,也有同事提供的经验,既有城市的,也有乡镇的;“案例解读”是依据现代社会基本的价值观、教育教学理念、心理健康标准和以历史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等对案例中的学生、教师、家长的做法进行分析探讨,以利读者分清是非,吸取经验和教训,启迪自己的未来。
  • 神奇宝贝之智爷天下

    神奇宝贝之智爷天下

    小智屡屡屡得不了冠军,你看的下去吗?不用担心,由美丽少女化成系统帮助小智实现理想!系统少女的恶作剧居然让小智桃花朵朵绽开!大地震!!!小智的未婚妻居然是希罗娜!!!可是小智这个木头能开花到什么地步!?(以TV主线,加一些漫画和口袋妖怪元素。系统也绝不变态,只能查看神奇宝贝的资料,但会利用最大化的。)
  • 诸天辅助戒指

    诸天辅助戒指

    一枚神奇的戒指,一位倒霉的作家,两者相遇造就了不平凡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