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78400000018

第18章 午夜大火(1)

回忆总是痛苦的。为了散散心,清除往事的烦恼,将近老年的石依琳最近每天清晨都要出去锻炼一个小时,但回到家里总是感觉有些疲倦。一天清晨,她吃过早饭后,她躺在沙发上看电视,看着看着,竟然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把石依琳从沉睡中惊醒。她一骨碌从沙发上爬了起来,不知道自己怎么就睡着了,外面的天空还是阴沉沉的,雨越下越大了。近一年来,石依琳新增加了一个毛病,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经常出现打盹的现象。她心想,自己不会老了吧?

石依琳拿起话筒“喂”了一声,就听到电话里传出一个女人清脆甜润的声音:“是石依琳大姐吗?”

“我就是石依琳。你是哪一位?”石依琳疑惑地问。

“依琳姐,没听出来吧?我是邵红霞啊!”

石依琳想起来了,的确是邵红霞,她是当年同石依琳一起下乡的女知青。她的声音依旧很响很脆生,让人听了好像是二十几岁的女人的声音,实际上,邵红霞如今也是奔五十岁的人了。

石依琳惊喜地说:“是红霞呀!这么多年没联系了,你怎么知道我家的电话号码的呀?”

“依琳姐,我去年回国,在一次朋友聚会上,从一个凤阳插队知青那儿,要到了你的电话号码。一直没有时间打给你,今天终于有时间打给你了。”

石依琳有些感动,她情不自禁地热情起来:“哎呀,红霞!咱们都多少年没见面了?谢谢你还记得我。你现在在哪儿呢?”

话筒中传出几分得意的声音:“依琳姐,我现在在美国纽约呀!我这边已经是深夜了,你那边是白天吧。”

石依琳十分惊异地问:“是吗?我这边是上午。红霞,你什么时候去的美国?你现在在纽约做什么工作?定居了吗?”

“我到美国已经十多年了,七年前办了绿卡。三年前,我在纽约开了一个店,主要是给人修理指甲,美容等。”

“红霞,你的收入一定很高吧?”

邵红霞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语气里透出些许的忧伤:“依琳姐,不瞒你说,钱倒是赚了一些,可是太辛苦了!每天起早贪黑都在忙。依琳姐,你看过《北京人在纽约》那部电视连续剧吗?我刚到美国时的状况,比电视剧里的那个男主人公还糟糕呢!不过,都已经熬过去了,现在混得还行吧。”

石依琳能理解走出国门在外的打工族的艰辛和无奈,就真诚地说:“红霞,其实,我倒认为,干什么工作都一样,还不就是为了养家糊口嘛!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最主要的就是身体健康,别出什么事儿,平安健康就行了!你丈夫和孩子都好吗?”

邵红霞略微迟疑了一下说:“我儿子去年来了美国,现在在美国一所大学读书,我先生还在国内。等我儿子学成后有了工作,自食其力了,就不用我操心了。我大姐和我的小妹在国内开了一家婚纱影楼,经济效益还算可以。”

石依琳问:“你母亲还好吗?”

邵红霞说:“我妈身体可好了,她老人家今年都八十岁了,耳不聋眼不花,思维敏捷,生活能够自理。依琳姐,姐夫何维雄和你女儿芃芃怎么样?我记得芃芃三岁时候的样子,非常漂亮,眼球有些发蓝,像个欧洲的小女孩,她现在一定更漂亮了吧?芃芃做什么工作呢?”

石依琳隐瞒了自己离异和女儿失踪的事儿,只是简单介绍了女儿的情况:“芃芃大学毕业之后,认识了一个男孩子,就随那个男孩子到了滨江,在滨江日报社当一名记者,后来辞职经商,现在是在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工作。你什么时候回国?回国时给我一个电话,到时候,把当年在沙岗煤矿上班的知识青年都叫到一起,我们聚一聚,好好叙叙旧!”

邵红霞说话的动静一点儿都没变,还是快人快嘴,声音又甜又脆,她热情洋溢地说:“等我回国,一定给你打电话。去年我回凤阳和家人团聚了一次,给家人带了不少礼品。”

石依琳感叹地说:“是吗?你的儿子都到美国读书了,你说咱们能不老吗?你多大了?我记得你好像比我小了七八岁。”

“依琳姐,我刚过完四十七岁的生日,眼看着就是奔五十岁的人了。到现在我才真正体会‘人生如梦,转眼就是百年’,古人这句话的含义!细想起来,时间过得真是太快了,你看多可怕呀!”

石依琳颇为感慨:“我们分别的时候,你还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女。如今,一晃三十年过去了,岁月催人老啊!红霞,你在美国生活得好吗?”

邵红霞有些满足地说:“依琳姐,我刚买了一辆美国产的马自达小轿车,每天开车上下班很方便。我每月要给儿子交学费,他自己也打了一份工,也能赚到一些钱。”她停顿一下,接着说,“依琳姐,我现在有时感到很孤独,身边需要亲人陪伴。”

“你儿子和你住在一起吗?”

“我儿子住校,他和几个同学合租的房子。”

石依琳忽然好像想起什么似地问:“红霞,你在美国定居的绿卡手续好办吗?”

邵红霞沉思一会儿说:“不好办。不过,有两种情况好办。一种是‘政治避难’,另一种就是婚姻。和一个美国人结婚,就能拿到绿卡。”

石依琳略有吃惊地问:“那你……你是哪一种呀?”

邵红霞顿了一下,不好意思地说:“我和一个美国人结婚了,然后拿到了绿卡。”

石依琳吃惊地问:“那……你和你先生已经分手了?”

邵红霞急忙解释道:“不,不是!我和那个美国人结婚是假的,只是为了办绿卡……他有妻子儿女。”

石依琳试探着问:“你在美国待了这么多年了,美国人对婚姻家庭的看法,和中国人有什么不同吗?”

邵红霞郑重其事地说:“可以说是截然不同。美国人有半数人终生不结婚,结婚的这半数人之中,还有半数的人不要孩子。看人家生活得多潇洒!人家美国孩子长到十八岁,就出去自立,总统的女儿还到酒店打工刷盘子呢!不像咱中国,父母不但要抚养儿女,有的甚至还要抚养孙子,你说活得多累呀?”

石依琳关心地问:“是啊,这就是我们中国人传统的生活观念啊,我想以后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步改进的。红霞,你在纽约生活得怎么样?还习惯吗?”

邵红霞的语气又露出了得意的腔调:“生活得很好啊!每天都是大鱼大肉的,以后回国可能还不习惯了呢!”

石依琳笑着说:“红霞,看起来,你对自己国家的变化还真缺乏了解啊!现在国内有很多人,都不敢吃太多的大鱼大肉了,怕胆固醇太高啊!现在的人都讲究‘养生’了!说什么‘四条腿不如两条腿的,两条腿不如一条腿的,一条腿不如没有腿的了’。现在国人讲究科学饮食、合理搭配,多吃蔬菜和水果了。”

“美国超市里一年四季什么水果、蔬菜都有。”

石依琳不以为然地说:“红霞,现在咱国内的超市也是一年四季什么水果、蔬菜都有。这对于国人来说,已经是习以为常了,不算什么新奇的事儿了。”

“美国的彩电也很便宜,一千美元就能买一台。”

石依琳说:“红霞,现在国产的彩电也十分便宜呀!我去年买了一台二十九寸TCL高清彩电,才用了二千元人民币。”

邵红霞沉默了一会儿,好像想起来什么似的,突然问道:“依琳姐,你还记得张莹莹吗?就是那个长得美丽娇小,一直暗恋着北京知识青年王雨生的那个上海女知青!”

石依琳恍惚觉得,以往的记忆力只是一缕捉摸不住的、回忆不全的烟雾,脑海中出现了那张娇媚的面容:“张莹莹呀?当然记得。那个妩媚、娇艳的上海小美人,我怎么能忘记呢?怎么?你最近在美国见到她了?”

“依琳姐,这世界也真小,前几天,我在纽约一个中国人的聚会上,看到张莹莹了。她虽然已经六十出头了,可人家还是那么漂亮,皮肤还是那么白皙细嫩,气质风度比原来还优雅高贵呢,穿着打扮也雍容华丽。不知道她年龄的人,还以为她四十刚出头呢!”

石依琳说:“张莹莹天生丽质,再加上后天的保养,我能想象得出来,她如今仍旧是一个风度、气质俱佳的中年女性。你说起了张莹莹,不知为什么,我一下子想起了王雨生来,随之也就想起了那场大火!哎呀,一转眼已经过去三十年了!真是一场噩梦啊!王雨生一家三口活活在大火中丧生,真是太可惜呀!”

接着是一阵沉默。两个人的内心都很沉重。

石依琳禁不住感慨道:“回想起这些往事,历历在目啊!就好像昨天发生的一样。那段时光在我们人生的旅途上印象最深刻,永远不会忘记啊!那是我们最年轻的时候,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过去的往事还经常出现在我的梦中,有时候还会在梦中哭醒呢!咳,那时的张莹莹是多么漂亮啊!我头脑中的你,还是昔日那个美丽、聪明、伶俐的少女。时光流逝得真快,一转眼,我们都老了。”

邵红霞感叹地说:“我们这些在国外打工的人,为了挣钱来到美国,背井离乡,在美国当三等公民。有的女人在国外拼死拼活地赚钱,把赚来的血汗钱寄给在国内的丈夫和孩子,谁知,丈夫早就有了别的女人,拿着妻子的血汗钱,和妻子离婚,然后和情人结婚了。也有的丈夫在国外赚钱,国内的妻子拿着丈夫赚的血汗钱跟别的男人跑了。这样的悲剧我都习以为常、麻木了。”

石依琳暗自思忖:看起来,邵红霞心里一定有苦衷,也许是她的婚姻早出了问题?否则,她也不会一个人跑到国外去。她这次打来越洋电话,是想把苦水向我倾诉一下,可是又不好意思全盘托出,怕让我笑话,所以就吞吞吐吐地说了一些别人的事情,也许刚才讲的就是她自己的故事吧!”

看起来,邵红霞没有要放电话的意思,已经快到中午了,石依琳着急做饭,就只好说:“红霞,我们已经聊了快两个小时,快到中午十二点了。你也该休息了,电话费太贵了,再说明天你要上班的。我也该去做中午饭了,我吃饭一般是很守时的,否则对身体不好啊!”

“好吧,依琳姐,再见!”邵红霞还想说什么,她吞吞吐吐了一会儿却什么也没说出来,就不情愿地把电话放下了。

石依琳挂上电话,久久地坐着,两眼凝视着窗外,窗外的雨丝正斜斜地落下。不知道为什么,今年的天气很反常,不是阴天就是雨雪交加的天,令人郁闷。石依琳驻足窗前,向外望去。铅灰色的云层低垂着,渐渐地,窗外变成一片灰蒙蒙的世界。

石依琳把大米淘干净,放进电饭锅里,然后插上电源,按下“煮饭”按钮,红灯亮了。她离开了厨房,回到客厅就坐在沙发上发呆,就连平时最爱看的电视节目都忘记看了。

昔日的诸多往事一股脑涌上了大脑,她脑子很乱,理不出一个头绪来……蓦地,石依琳的头脑中出现了张莹莹那张娇媚的笑脸,紧接着,又映出了王雨生那张英俊、棱角分明的脸。她的思绪继续向前飘荡,眼前出现了那场惊心动魄、惨绝人寰的大火……

1979年正月初十这天晚上,浓厚的夜幕已覆盖了整个大地,到了深夜,天空刮起了西北风。没有月,也没有星。风力逐渐加大了,强劲的西北风呼啸着,卷着黄沙铺天盖地地刮了起来。

那时电视还没有普及。沙岗煤矿的知识青年们晚上没什么事儿,习惯互相串门。今天到张三家,明天到李四家,五六个人围坐在火炉前,喝着茶水,聊侃各自回城的所见所闻,自娱自乐。

这一天,吃过晚饭,石依琳对丈夫何维雄说:“听说王雨生和刘晓梅刚从北京回来了。咱们到他家串个门,听听北京当前有关落实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新政策。”

何维雄心里不太愿意去,但是又拗不过妻子,就说:“你想出去玩,总能找到借口。有关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政策,不是早就传达了吗?不会再有什么变化了,该回城的也回得差不多了。像咱们这种‘就地消化’的,就没有什么指望了。”

石依琳已怀有身孕,她听说怀孕时要多运动,分娩时顺利,所以,以前不爱串门的她晚饭后开始变得愿意出去串门了。何维雄又不想惹妻子不高兴,就只好硬着头皮顺从了。

石依琳和何维雄夫妻俩从大衣柜中拿出大衣,穿在了身上。走出房门,恰巧雷竹云和张莹莹从外面走进了大门。

“真不巧,看样子,你们是要出去?”雷竹云说。

石依琳一边系大衣扣一边说:“想去王雨生那儿看看。要不,我们一起过去看看。”

雷竹云马上赞同道:“这个主意好,咱们大家都过去看看。他们刚从北京回来,看有关知识青年回城的问题,有没有什么新的精神?”

张莹莹内心不想去王雨生家,她倒不是不想见王雨生,而是不想见到刘晓梅。不过,她没有表现出来,默默地跟在几个人的后面。

说笑间,一行四人就出发了。刚走进王雨生家的院子,王雨生就从屋里迎了出来,热情招呼大家说:“你们也都回来了?我和晓梅还正要看你们去呢!快都进屋说话!”

满面笑容的刘晓梅也迎了出来,谁知她一眼看见了人群中的张莹莹,表情马上发生了变化,她愣了一下,然后不自然地笑笑说:“哦,你们都来了?都请进吧!”

四个人一前一后进了屋,大房间里的炉火烧得正旺,房间里的热气喷脸。

矿工宿舍的房子是一排一排的,每排房子住有十户人家,每户人家两间房,一进门那间是厨房,里面那间是套间,大小两个卧室。厨房那间房子有大锅灶,里面的大卧室的地上放置一个铁炉子,铁炉子由炉子和烟筒组成,烟筒从房间的墙壁上伸了出去,一般人家的烟筒,距屋顶有二尺多高。

王雨生家住的房子,是三井的矿工职工家属第一排宿舍的第一家,这几排房子是沙岗煤矿刚组建时建造的旧房子。房子由砖瓦、木材、芦苇建成,房顶上有木质的房梁、檩子、椽子,椽子的上面是用芦苇编制成的席子,席子上面盖上泥土,泥土上面是摆放着整齐的红色瓦片。

同类推荐
  • 蒙古剔修改稿

    蒙古剔修改稿

    刘浪,生于70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五期高研班学员。若干诗歌、中短篇小说发表于《飞天》《文学界》《山花》《作品》等数十家期刊,多篇小说被《小说选刊》等报刊转载。
  • 冰血

    冰血

    冰面上的人皮面具,吊死鬼岛无头女尸,33具尸体的特大案件……本书是一部记述在东北公安干警、边防部队与罪犯进行殊死对决的短篇推理、悬疑小说集,书中描述了七个影响重大、离奇诡异的刑事重案的侦破过程,情节跌宕起伏,可读性极强。本书内容根据办案公安的回忆以及办案档案,刻画具体、真实,所有血腥、暴力、残酷的细节均为真实内容。因真实而寒彻骨髓,因简单而毛骨悚然!恐惧源于真实!挑战你的心理底线!
  • 故河口物语IV

    故河口物语IV

    这是一部有关一群拓荒者的小说。全篇以鹿女的“父辈之家”为主线,祖母贯穿始终。父亲的家大口阔之梦,母亲的粮食梦,小姑的读书梦,二叔的渔船梦……等为主要内容。糅合着鹿女及笔者的童年记忆与最初生活的体验。使之成为一部自然人情风物相结合的小说。更展示那个时期人不敌自然的悲惨,人与人之间诚挚忘我的的情感,与人对自然无限崇爱热切的矛盾心理。
  • 血泪

    血泪

    那个夏天,我再也写不出什么东西了。意识到这一点,是在一个热得出奇的日子,我坐在电脑前,手指不停地敲击键盘,把自己脑子里想的东西全印在屏幕上。过了很久,我实在撑不下去了。于是一股脑儿地把它们全删除了。接着我就意识到,我再也写不出东西了。天气真的很热,屋子里透不过气来。我走到街上,想去找点儿事做,要不然我就是好好地散散步也行。现在是下午,我走过一家又一家各种各样的铺子,喝茶的、吃饭的、卖烟的、卖酒的……夕阳照射着每一家小店,它们像穿上了血红色的外衣一样,很有光彩。最后,我走进了一家小酒馆,我想好好地喝上几杯,好好地忘记不该记得的事。
  • 死人的来信

    死人的来信

    这封寄到B报社“读者来信部”的怪信,是四月份的事。“读者来信部”是总编室下属的一个部门,专管选登读者来稿和答复查询事宜。这个部门较之社会部和经济部要冷清得多了。部里年长的居多。日常的工作,就是阅读桌上堆积如山的来稿,分门别类转给有关科室,再就是起草文件一类的文案工作。来信少的时候或是公务处理完后的闲暇,也可以到咖啡馆或弹子房里消磨片刻,也决没有别的部门的人会说什么闲话。但是作为一名记者,却也得不到机会发表独家新闻,出头露面。
热门推荐
  • 中国近代简史

    中国近代简史

    本书原名《中国近代史》,是蒋廷黻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经典之作,也曾是大学历史系的教材,影响广泛。蒋廷黻以冷静客观的态度,叙述了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这段时间的中国历史,对中国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以学术的形式表达了关切,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美国汉学家费正清称蒋廷黻“执中国近代史研究之牛耳。”该书与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三足鼎立。
  • 重生娇妻:老公,领证吧

    重生娇妻:老公,领证吧

    婚礼当天,她被妹妹谋害,命丧海底。一朝重生,成为身份尴尬的“私生子”。虽然真实性别被掩盖,但她雌雄莫辨的美貌,却让男人女人都为她神魂颠倒。被嘲笑卑贱的出身被,当她的真实身份揭晓时,尊贵到让世人震惊。面对这些事,她都可以一笑置之,直到莫明其妙惹上官司……某帅沉声对她道:“跟了我,我来替你翻案。”她神秘一笑:“我?靳少恐怕要不起。”
  • 哈尔罗杰历险记:海底寻宝

    哈尔罗杰历险记:海底寻宝

    以哈尔和罗杰两兄弟为贯穿整套丛书的主人公,每本书讲述一次探险活动。普赖斯塑造了哈尔、罗杰这两位勇敢机智的少年英雄形象。他希望青少年都能成为哈尔、罗杰那样的人:学识渊博,体魄健壮,正直、勇敢,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 斗罗之我弟是唐三

    斗罗之我弟是唐三

    【简介无力,请看正文。】唐霄,三生武魂:九爪金龙!紫薇帝瞳!昊天锤!个个都是先天满魂力!个个都是强大无比的武魂!天选神子!天赋神体!天生神力!他的弟弟是唐三,这一世,因为唐霄的存在!斗罗究极结局能否逆转?斗罗的轮回能否破灭?不必要的悲惨结局是否还会发生?普天之下,莫非皇土!率土之滨,莫非皇臣!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统一大陆只不过是起点,神界之外才是目标开始!毕竟我们的目标可是星辰大海!当浩瀚宇宙插满九霄皇旗之时!便是吾九霄大帝君临宇宙之日!企鹅书友群:5.8.0.3.1.2.1.0.5.声明:萌新一枚,全书免费!(PS:本书主要是为了弥补一下原著遗憾,顺便练练手,友谊提示,第一章可能对于某些读者来讲是剧毒!)
  • 距离幸福一光年

    距离幸福一光年

    张赫,一个阳光帅气的小伙子,却从小被父母抛弃,始终对父母有一种敌意。他努力奋斗,开创了自己的一片天地。英俊的外貌与杰出的能力,使它成为女生心目中的白马王子,为他倾情。云溪,雨红本是姐妹的她们喜欢上同一个人,三个人的爱情会有怎样的纠葛?和云溪长相相似的天雪最终情归何处……
  • 无尽劫

    无尽劫

    一个平凡山村看似平静的一天,忽然引来各种修行之人的光临,平凡少年将武者带入森林深处,他究竟有何目的?唯一可以确定的一件事,这一天,毕竟是不会平静的。
  • 盛世宠婚:傲娇总裁狠狠爱

    盛世宠婚:傲娇总裁狠狠爱

    阴差阳错的在拉斯维加斯相遇,他寻找了她五年,五年之后她竟然变成了好友的女朋友!原本想要忘记前尘往事,他却控制不住的想要重新得到她,把她追回到自己的身边。为了和她重新在一起,他不惜和好友决裂。柳佳莹没想到有过一面之缘的男人竟然霸道的说她是他的女人,为此还买下了当初的酒店,他们在一起的证据就出现在她的眼前,心爱的男人不是他,却被他紧紧的绑在身边,她该怎么办?--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学渣之对不起我爱你

    重生学渣之对不起我爱你

    重生前她是丧到家的大龄未婚女青年,惨遇妈宝未婚夫;重生后她是三等高中学渣,喜遇一等高校学霸校草;三十年的人生过得怎是一个丧字可以形容,既然上天让她重来一遍,她又怎么能浪费了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重生前,她只恨自己青春喂了狗,虚度年华,重生后,她不想爱情,只想奋发图强,从此走上康庄大道。只是,从他的眼里,是嫌弃,是战友,是讨厌,是喜欢,还是爱?不管了,谁也不能阻碍她获得不一样的人生。喂,说你呢,对,就是你,学霸!请你走开好不好,不要挡着人家发家致富的阳光大道。只不过,她没想到,这一次她还是会这样奋不顾身地爱一个人,即便多年之后,她依旧毫不后悔,只盼能笑着对他说一句:对不起,我爱你。
  • 一句顶一万句

    一句顶一万句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同名电影11月4日上映。从《手机》的真话之难寻与说谎之必要,到《我叫刘跃进》人际间的偶然与必然,鬼才作家刘震云费时三年创作《一句顶一万句》为生而为人,“觅知音”之必要。孤独无助的吴摩西失去唯一能够“说得上话”的养女,为了寻找,走出延津;小说的后半部写的是现在:吴摩西养女的儿子牛爱国,同样为了摆脱孤独寻找“说得上话”的朋友,走向延津。一个出走,一个回归,他们寻寻觅觅,与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试图表达内心的矛盾与无助。从荒野的乡村到繁忙的大都会,由20世纪中叶到新世纪初,不论是高高在上的县长、镇长,还是老师、理发师、屠夫、染坊工、传教士等寻常百姓,当说话成了唯一的沟通管道,语言又无法直达核心,孤独便永远如影随形!寻常人的事件,串连成不平凡的故事。刘震云说这是目前为止,他最满意的作品。
  • 忆暗香

    忆暗香

    “如今,你拥有了一切,你快乐吗”“我不会放过你,我会折磨你一生一世”在这个世道上,只有心狠手辣才能得到一切,不论做什么事,你都要不顾一切,哪怕遭人唾弃“我也有身不由己的时候,你为何不愿信我”“你那张恶心的嘴脸,我已经看够了”